单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9:40:37

单元

单元范文篇1

【关键词】主题意义;教材;活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新时代的英语学习不仅要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更要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我们在课堂上设置的活动大多符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符合记忆规律。周期性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刷新、激活已学的知识。笔者在复习时尽可能调动以前的知识,扩大单元复习的范畴,增强复习的意义,并在长期的复习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五个关键点供大家参考。

一、聚焦主题

教师要综合利用单元的材料来进行整体单元复习,课堂上操练语言时要紧紧贴合主题,强化、突出和深化主题意义,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生活经历或人际交往联系起来时,教师往往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成果,这也将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内容。每次做到这一点,学生的学习会稳步向前走,不会出现掉队的情况。复习时,教师要适度拓展,不能偏离主题,更不要频繁变换主题,使主题意义集中。如果教师把一个东西讲多了、讲复杂了,学生就记不住了,印象就没那么深刻,如吃饭,一大桌菜吃下来,不知道哪样好吃,但如果只有一个主菜,其他都是配菜,那就能说出什么好吃了。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Helpingourparents为例,做家务只是为了帮助父母吗?不单单是这一点,最后,学生能从课文中感知到可以improvemyself,可以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养成勤劳善良的品格,在做家务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让自己更能干,成就了betterself。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精心准备。如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Seasons这一课文中给出的春、夏、秋、冬这几个句子,第一句都是点明季节和特征,接下来两句都是体现季节特征的活动。春天:flykites,goboating。夏天:goswimming,eaticecreams。秋天:havepicnics,goclimbing。冬天:makesnowmen,goskating。这里面也包含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我们有踏春、踏秋的习俗文化,如重阳节时,我们可以登高游玩。教材中文本最后给出的是情感,这些情感是和前面的活动有关联的。在小学阶段,能够让学生模仿或者仿写就达到了复习效果,仿写的要求是要把文本解读到位。所以,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让他们形成自己的东西,不要轻易调整文本的顺序。单元复习的目标要和单元的整体目标一致,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7Summerholidayplans这一课为例,教师询问信息,设置表达信息和礼貌的问答。注意,这一课重点不在如何制订计划上,也不仅仅在travel这一点上,还有去探亲访友、和父母亲一起游玩等。教材中Checkouttime这一板块,也只是简单让学生叙说“Iwill…”句型。课文学的是什么,教师就要强化巩固什么。

二、关注整体设计和架构

有时候,教师给学生的东西很多,学生却得不到教师最想给的,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一幕。整合教学时,教师要有机、有序、自然合理、有层次地把各个年级的教材看作一个整体,在一个单元的新授内容教完之后,设计一节集本单元目标与内容于一体的单元复习课,以求达到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按课本上的顺序,操练一下Checkouttime就算完了,教师要从整体性去设计,体现单元大概念的整体教学。设计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活动的关联性、层次性和语言学习的规律。上一个活动一定是为下一个活动做准备,活动要由浅入深;语言学习要注意语言的准备,要多方面拓展,从输入到输出;复习环节要及时更新,从speaking到writing,先打开思路讨论,再来写。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必须认真倾听、尊重学生的想法,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不要一味地要求他们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走下去。教师还要注意任务和活动的要求不要过高,任务不要成人化,要以学生的眼光、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还有一个注意点是小组活动,不要一个活动只有一个学生动嘴或者动手执笔,小组内成员都要动起来。对于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多给一点时间,不要还没真正开始就结束了。

三、关注人文素养的无痕渗透

人文教育是多方面的,有道德层面的,有审美层面的。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Helpingourparents这一课体现了“百善孝为先”的思想,让学生做些事情帮助父母,教育活动集中并且无形,不会很强势地说教,自始至终都在helpingourparents这一点上,对比家务分担与不分担,没有用视频或者PPT去进行道德说教,而是设计到语言活动里去。在师生交流里、在师生对话中,课堂是真正交流的场合,而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渗透。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教师机智且毫无痕迹地对话,也可以利用课文板块图片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营造sweethome这一氛围。有的学生说自己洗自己的衣服,教师就及时追问:“有没有洗爸爸妈妈的衣服呢?今后也可以洗洗爸爸妈妈的衣服。”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追问:“Howdoyoufeel?”让学生能够产生积极做家务的情感态度。又如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Seasons这一课,教师用四季的图片展现了季节的美。接着,教师用小鸟、蝉等自然界的声音,让学生去感受季节,然后提问:“什么样的音乐让你感觉是春天?什么样的音乐让你感觉是夏天?”自始至终,学生都是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复习知识。

四、努力践行“语境化学习”

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是三年级起始的,在运用中注重巩固夯实语言。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根据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语境交流活动,采用主题式故事、闯关比赛、分组对抗、趣味游戏等形式,串联单元各部分要复习的内容,有机整合单元中不太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在活动中获得自信与快乐。课堂教学的活动要有趣、有意义、有重点,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来判断,以学生为主体。有意义,不一定是道德高尚,而是真实,符合生活的真实,贴近学生的真实,在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真实。这样,学生才会有感觉、有共鸣。语言的功能是交换信息,如何询问信息,如何表达信息,如何回应,有问有答。交谈的时候要注意关联性,就是要会聊天。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7Summerholidayplans这一课是一般将来时的运用,要求学生要会用“Iwill…”句型。教材里面有两段对话,谈的不完全是travel,travel只是summerholidayplans活动之一。教师不要一厢情愿拉着学生去讲有关旅游的话题,要设计plans,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五、努力做到“真实、扎实和平实”

单元范文篇2

[关键词]应急救援;帐篷医院;野战

X线车;数字化重大灾害与战时救援时往往会出现批量伤病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因此放射单元一直是应急医疗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2018年执行演练任务的两支应急医疗队中不同的放射单元,在装备组成、机动性、使用性能以及防护方面进行评价分析与改进探讨。

1装备组成

两支应急医疗队分别为帐篷医院和野战医疗所。帐篷医院使用的是箱组化放射单元,野战医疗所配置的是S2001型野战X线车。帐篷医院将放射设备实现箱组化,由X线主机箱、X线附件箱、防护装置箱、卧位诊断床以及立位胸片架组成[1]。主机箱内为TMS300RDR立式机架,底座,高压发生器。附件箱内为球管,瓦里安DR平板,一体化医生诊断工作站,采集工作站及相关附件。防护装置箱内包括折叠支架和折叠铅帘各一套。S2001型野战X线车为车载式X射线机,配置西门子OPTILIX154/30/50R球管,西门子POLYDOROSLX30高频高压X线发生器,西门子Sirecon影像增强器,S2001-WZ6.0影像信息处理系统以及WYS2002-96/22野战洗片机[2]。

2机动性

机动性是应急医疗救援的基础,快速到达救援地点是首要要求。箱组化放射单元采用独立制式包装。主机箱体积1200×800×800mm,重量145KG,附件箱和防护箱体积800×600×600mm,重量75KG,平常为卡车运输,特殊情况下可人工搬运,亦可依托其它各种运输工具,具有很强的机动性[1,3]。野战X线车由于是将X线设备固定于卡车上,因此机动性能完全取决于卡车的机动性。在常规情况下,二者的机动性能均取决于卡车的通行能力,因此在一定距离内路况良好的情况下二者无明显差别。但是在洪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战时条件下,路况往往会遭到破坏,通行能力减弱。受路况的限制,野战X线车往往不能到达救治最需要的地点。而箱组化放射单元可实现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运输,便于快速转运,到达救治最需要的区域。

3使用性能

3.1装备展开。箱组化放射单元常规展开在帐篷内,特殊情况下可展开在空地或房屋内,甚至坑道内。帐篷由医疗队及配属人员搭建。放射单元展开过程包括组装机架、固定球管、摆放胸片架及检查床、固定防护支架并悬挂防护帘、开启设备。见图1。首先展开野战X线车并调平,然后在车内展开放射单元,安装固定球管及影像增强器,配制显影液、定影液,开启设备。经过两周左右的训练,两种放射单元均能在10分钟内展开,展开时间差别不大,对救治流程无明显影响,但是野战X线车对展开地域要求较高,而箱组化放射单元对展开地域适应性强,适合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展开。3.2检查过程。检查过程是救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要求检查迅速、流程快。演练过程中,2小时内两组放射单元均通过伤病员10余人次,包括胸片、脊柱及四肢检查,伤病员通过时间均为2.5分钟。箱组化放射单元从接诊到完成诊断约3分钟,野战X线车接诊到完成诊断约6分钟。两组放射单元从接收申请单,输入检查信息,为伤病员摆体位,选择检查条件,进行曝光,二者耗时接近。但是箱组化放射单元采用的是DR系统,曝光后数秒即能在医生工作站获得高质量图像,立即进行诊断,同时也根据病情即刻判断是否重照或加照。而野战X线车采用的是屏-片检查模式,曝光后胶片需要经过显影、定影流程后才能获得检查图像,诊断时间相对较长,重伤员不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伤情,只能先行离开,检查结果由担架员或卫生员传递。当伤病员较集中时,野战X线车采用检查与洗片同时交叉进行,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伤病员的平均通过率,但每个伤病员获得检查结果的时间仍相对较长。此外帐篷医院尝试建立了局域网,箱组化放射单元使用的是DR系统,获得的是数字化图像,可以直接进行网络传输。实际应用中,箱组化放射单元从检查到医生获得检查结果约3分钟,图像与诊断结果直接通过PACS传至医生工作站,医生获得检查结果信息,能立刻对伤病员进行处置。对应情况下,野战X线车的检查结果需要人工传递,从检查到医生获得检查结果约10分钟。二者对比,X线检查数字化的优势非常明显。在重大灾害及战时条件下,时间就是生命,在紧急救治时分秒必争。传统的屏-片模式由于检查时间长,已经不太适应重大灾害及战时条件下的检查要求。3.3图像质量。清晰的影像图像是准确诊断的保证。在快速完成检查的基础上获得高质量图像才能真正对救治起到有效的保障。帐篷医院箱组化放射单元采用的是DR系统,直接数字化成像,演练过程中所做检查均为甲级片。而野战X线车采用的是屏-片检查模式,在演练过程中出现两张乙级片,虽能勉强做出诊断,但图像质量不佳。分析原因,野战X线车屏-片检查模式受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洗片过程中,受显影液、定影液配制时间、使用程度的不同,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甚至胶片的储存时间都有可能对最终的图像质量产生影响,图像质量难以保证[4]。所以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洗片的时间,有时需要尝试数次才能调整到最佳匹配时间。由此可见,实现X线检查的数字化是获得高质量影像的保障。同时屏-片检查洗片时配制显影液、定影液需要大量洁净水,在重大灾害或战时,洁净水是非常珍贵的,因此其来源也需要考虑,还有洗片后产生的废水也需要妥善处理。此外,实际检查过程中发现,箱组化放射单元还解决了伤病员需要上下登野战X线车检查不够方便的问题。只是箱组化放射单元防护舱由于是固定于立位胸片架和卧位检查床之间,空间相对较小,伤员在内摆体位不够方便。

4辐射防护

由于X线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因此防护方面也不容忽视。野战X线车采用舱体嵌入铅板,检查时关闭舱门,通过铅玻璃窗户隔室操作曝光,因此对操作者与周围环境均达到有效防护[2]。箱组化放射单元以卧位检查床和立位胸片架为支撑搭建矩形防护支架,然后悬挂铅帘,边缘粘合,构成防护舱。经实际检测,防护舱外辐射剂量远低于公众年辐射剂量限值[5]。因此两组放射单元均达到放射防护要求。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箱组化放射单元防护舱铅帘悬挂架有轻度变形,变形度约1.5厘米,短期使用没有问题,但长期反复使用还有待考验,建议在材质和结构上进行一定的改进。

5供电野战

X线车工作时需外接380V电压,野外应急救援条件下只能依靠配套的30KV电瓶电车为其供电,其油耗高、噪声大,隐蔽性较差。而箱组化放射单元采用220V电压工作,应急救援时可统一供电,兼容性好且便捷。野战X线车是目前大部分野战医疗所配置的放射单元,曾经在多次抢险救灾、医疗救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通过对比发现,目前野战X线车的屏-片检查模式已不适合战时需求,实现放射检查的数字化,甚至网络化是刻不容缓的。通过对野战X线车改装,还有很强的用武之地,尤其是平战结合,短距离快速机动还有一定的优势。而箱组化放射单元所展现的优势在应急医疗救援,尤其是在恶劣条件下(重大灾害、战时)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平,伍瑞昌,孙景工,等.野战帐篷医院系统影像诊断模块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6):19-23.

[2]陈鹏,梁慧,吕剑波.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诊断车的性能评价与改进设想[J].医疗装备,2013,26(2):60-61.

[3]陶学强,伍瑞昌,郭立军,等.机动医疗分队卫生装备模块化集装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4):22-24,77.

[4]许树林.野战X射线车存在问题与改进设想[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3):145-146.

单元范文篇3

单元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单篇教学,它摒弃了以单篇为基本单位的教学形式,而要以单元整体来教学。这种形式可以精简教学环节,缩短教学过程,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面就所做的几个方面,谈些初浅的看法。

一、完善知识传播过程,树立单元教学整体观。

语文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使语文知识传授系统的诸要素都发挥作用,按教学程序办事,老老实实完善知识传授过程。

从大范围说,首先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仔细推敲每堂课的教学目的、难点、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课外结合点。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就无法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必须要有知识、能力和方法,才能对学生有所给。其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再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训练目标、易误点等)再作指导,返回给学生。这样,才能说基本完成知识传授过程。

从小课堂讲,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是教学之关键,要使对象和内容和谐统一,就必须按程序进行,在教学中按教师→学生→教师→学生过程进行传授。就学生自身而言,要使之能学(给知识、方法)→激发其愿学→引导其会学→指导其自学。就读写讲,也要阅读(观察在内)→写作→阅读(实践)→创写。只有按一定的程序落实每个环节,才能完成教学。

进行单元教学,就必须树立整体观念。首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形式,不能只着眼于孤立的单篇教学,而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组织教学。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对于每篇课文内容,可根据教学要求、学习重点以及单元知识和训练等项目敢于取舍,决不求全。而对施教过程中的具体模式、方法、手段、速度等,则要从实际出发,恰当选择,以利于单元教学的整体效应得到最理想的发挥。

另外,它还表现在每个单元的教学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训练过程。它包括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效果检测,经验总结和补救措施等方面。因此,我们进行单元教学时,一定要认真制定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方案,规划具体的实施步骤,力求实现单元教学的全程控制。

此外,进行单元教学时,也应注意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阅读、写作、听说能力训练以及语言训练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学中就一定要注意训练系统中的纵横联系,要弄清本单元与前后单元的联系,使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言训练服务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使阅读和写作读书与听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

二、有目的培养各种技能。

作为一名初中生,他正是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阶段。他们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存在巨大的潜能。进行单元教学,应该做到“三准”,即摸准学生的能力水平,选准训练材料,定准训练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避免不系统、不集中、重复等现象。

例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写作能力。应先摸准观察水平,是不懂观察方法,还是不会写作。以全班衡量是属于中等,还是下等。再根据学生的实有水平,选准训练教材,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等单元进行训练,并使之成为一个系列。因为它能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当然,教学应有目标,在定单元的基础上,确定目标非常重要,这样便于检测,也有利于向更高目标追求。

三、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检测系统。

要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过程,就必须建立一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检测系统,认真落实各个训练点,教学模式应切实可行,要注意它的科学性、有效性。

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检测系统进行单元教学,可采用“按布点分单元;按步骤分课型;按目标分水平,灵活进行教学。

(一)按布点,分单元。语文教学有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进行单元教学时,要使学生在脑中建立起一定的思维模式,须按布点、分单元进行强化训练。

进行单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诸如“六课型”,“单元导读法”,“单元自学法”,“单元比较法”。纵观单元教学的各种形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通过单元类型来体现,应该说单元教学的类型是单元教学形式的具体化。单元教学的布点类型多种多样,总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1、知识点相连型:即根据单元目标,每篇突出一个知识点,点点相连就形成单元知识的链条。

2、知识迁移型:即根据单元目标选择有共同属性的文章进行组合,教学中精读一篇,运用在一篇中所得知识,学习其余几篇,实行单元知识迁移。

3、多篇丰富一篇型:精读单元内的一篇课文,使单元要求落实在一篇课文中,然后通过其它篇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学习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加深或拓宽。

4、专题比较型:围绕单元布点,设计几个专题,在各篇文章中进行教学,分别加以比较,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在综合中获得知识。

5、问题穿元型:根据某种需要,从一定的教学目标出发,抽出某些单元的篇章组成新的单元,或讲授新的单元时,借助其它单元有关篇章,进行纵横联系,作归纳、分析、比较的研究。

(二)按步骤,分课型。根据单元的不同布点对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步骤,分不同的二课型教学。

以单元整体来说,可以“读一,比二,合议,写一”消化迁移,如对第四册散文单元进行全面阅读训练,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此类文章的基本特点,象征物(托物)抒情(寄意)的写法,培养读写能力,我们教学时就可根据布点以及教学需要,教读(讲解分析一篇,然后求同求异成横向纵向的角度进行比较阅读(比二),这样既可使学生的知识加深,又能了解此类文章的特点,强化知识,紧接可合议,仿写一篇,完成单元写作训练,以达到巩固掌握的要求,使之消化迁移。

以单篇教学说,可按定向指导、阅读分析布点训练、消化迁移目标检测等几种课型进行教学。当然,对于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方法,不一定就该按步就班,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对于教学的步骤可增可减,应该定而不死、灵活多变。

(三)按目标,分水平进行检测。按目标分水平进行单元检测是单元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学的补救措施,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搞好单元整体教学,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其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个明晰的单元教学目标,有目标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检测。

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重点的突破,力求集中完成一两个重点教学任务。当然也应兼顾相关的综合性的教学任务。例如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2、说明的方法。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应着力抓住这两个重点来进行知识教学和能力的训练。此外还要兼顾描写和说明,词句的理解,修辞的作用等,故检测中也应兼顾。

其次,进行单元教学时应根据大纲要求,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训练序列,从而找到某一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独特位置,及特有的教学功能。在具体确定单元目标时,必须仔细探求每个单元中所选课文的共性和相关性,以便明确共同的内在联系,并根据有关的提示,课后思考、练习、知识短文、综合练习及课本附录、注解等,准确的归纳出各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具体明确的检测目标,使它落实到具体教学中。

当然,目标的制定和检测,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制订目标的差距,考虑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检测方式和过关要求,以致对预定目标作适当调整和补充,从而使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原有基础上循序渐进,激发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

要使检测与达标能正常有效进行,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向学生讲明单元教学目标,并说明其具体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具体体现,以及它的上下联系,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使单元教学目标成为学生主动追求的学习目标,使检测能顺利进行。

四、正确布点,合理分配,灵活运用。

语文知识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等方面来分,可分成若干知识、能力训练点,只有通过对各个知识、能力训练点的消化,才能使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形成各种能力,使之逐步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系统。

正确布点,合理分布能使教学更加有效,但是布点应该注意到它的合理性、集中性、渐进性和层次性。

(一)合理性:即根据大纲,定好目标,注意适度、适时。

适度,适合大纲要求,适合学生水平,注意转换、调节。抓住课内消化巩固。

适时,布点要符合年龄、年级特点,另一方面要注意合时特点(特别写作训练),灵活运用。

(二)集中性:“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断其一指”才能达到长期记忆,即对于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类知识点或技能进行集中训练,使学生在一时期内建立较为巩固的思维模式,更有效系统的获得知识。

单元范文篇4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复习工作中要么简单重复,画线圈点,要么题海淹没一切,缺乏创造性的复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漫延。为了更好地搞好单元复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单元复习质量,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加强。

一、加强教师责任感,保证复习教学正常进行

崇高的责任感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矗只有一个教师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并且学生为这种投入感动且自发学习的时候,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才能正常进行,被教育者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者的示范和训诲。崇高的责任感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教学风格、心理特征、觉悟程度和身体素质的各个教师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就能变成具有多方面能力的教研群体,“群体互补效应”又会产生新的力量,这是取得复习成功的必要保证。

二、找准基点,对准差生,普遍提高质量

实践表明,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中差生。对中差生采取适当的教法,帮助他们快速提高,让他们每一节课都有成功的喜悦。对中差生要摸清底子,找出症结之所在,对症下药。对中差生,我们主要依靠“三多”(多提问、多指点、多鼓励)和“五时”(备课时想到他们、讲课时针对他们、批改时面对他们、辅导时找到他们、表扬时不忘他们)进行拉、帮、带。但同时,也要保证优生的复习,他们毕竟是老师希望的寄托。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在布置习题时采取分层次指导。同时,也利用好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来带动中差生的学习,但要防止负面作用。

三、加强学法指导,减少无效劳动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教学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教学的根本任务并非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其中包括教授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做现代科学知识的消费者,而是让学生做科学知识的创造者。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期间,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将自己今后一生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到手。就拿化学来说,每月发表的文章数以千计,即使把每月发表的文章读一遍,半年时间恐怕也不够,这就迫使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而能力则是一个合格高中毕业生进一步成长的依托,是在不同道路上成材的充要条件。在复习中,我们重点突出一个“导”字,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知识,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同时要求学生吃透书本和记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发挥家长—科任—班任三位一体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齐抓共管,全面推进

作为科任,要充分利用家长和学生接触时间长、熟悉学生个性和对学生的殷切厚望,调动家长参与复习教学,弥补家庭教育这个盲区,加强和完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此外,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取得班主任的支持,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五、精心组织课本知识,善待外来题

单元复习课不能是知识的单纯重复,更不能是教师的灌输加题海。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复习,我们要努力培养和充分相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总结知识的潜能。在复习工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学生不想学习、厌倦学习,将使教师为教学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课本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的过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规律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最好同时形成对习题的评价能力,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也要求教师兼容并包。必要数量的习题是复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习题重在质而不在量。有人统计,复习中演练过的习题有60%是重复的,有300个左右题目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复习内容并能取得理想效果。我们除了建立自己的题库之外,还有选择地选用外省或外校的习题,但老师应严格把关,不要图省事,不要为高额回扣所诱惑,争取把学生负担减小到最低限度。

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辅导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各方面都即将成熟,又尚未成熟,这是一个心理多变的时期。学校、老师、家长都对学生寄予很高的希望,学生也为自己树立了奋斗目标,在趋向目标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产生应试焦虑,老师应正确认识和估价学生的心理焦虑,适时地给予鼓励、指导,有条件还可以请心理专家讲一讲心理卫生,帮助学生稳度难关。此外,也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减少焦虑的诱因,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七、研究高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在当前情况下,回避历年高考试题导向作用是错误的。高考题是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和重点,又展示了题型和特点,是复习教学的重要参考。每位教师都应认真研究高考题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主线作用,突出高考题的示范作用,以此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树立高考信心,稳定考生情绪,保证复习的完成。

八、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复习效率

单元范文篇5

一、依据课标、教材,提炼三角函数单元大观念

数学单元大观念指的是反映数学知识单元本质及其特殊性的,构成单元知识框架的概念。如果说数学知识具有“内核+环绕带”的洋葱结构,那么,大观念就位于其靠近中心的圈层,是联结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具体知识的纽带。

(一)课程标准分析

三角函数课标的内容要求指出:“三角函数是一类最典型的周期函数”。由此可知,周期函数是反映三角函数单元本质及其特殊性的,构成单元知识框架的上位知识。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章前语中列举了其丰富的周期性变化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可以用三角函数来刻画,这进一步强调了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

(三)三角函数单元知识结构性分析

三角函数单元,包括知识、技能和相关资源等,是教材专家和教师挑选出来的最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具体的知识概念,处于外层的位置。任意角和弧度制为建构三角函数模型奠定了基础,“三角函数概念和性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三角恒等变换以及函数y=Asin(ωx+φ)”建构了刻画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三角函数的应用体现了知识的迁移应用。这些观念是三角函数具体知识的上位知识,是构成三角函数单元知识框架的学科小观念,详见图1。

(四)提炼出三角函数单元大观念

由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不管是具体知识内容还是单元学科小观念,都集中指向“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性变化规律的一类最典型的周期函数模型”这一单元大观念。

二、三角函数单元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教师要充分领悟教材中各个知识点蕴含的核心素养,基于学科内在逻辑规律,使数学核心素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科依据教材知识内容呈现的主线“背景—概念—图像与性质—函数y=Asin(ωx+φ)—应用”,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规划时要突出数学建模素养,重点提升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三、以大观念来组织数学单元教学规划

单元范文篇6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生活单元;空间设计;使用者;人性化

幼儿园建筑的使用对象是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制约儿童心理成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遗传因素正常的基础上,环境因素决定着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1]。幼儿生活单元(班级教室)作为幼儿在园长期停留的建筑空间,是教育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其设计应注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努力营造卫生、安全、舒适的环境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场所。目前,多数幼儿园建筑设计都已将幼儿的活动及心理特征视为重点,但往往忽略的教师在幼儿生活单元空间中的活动和需求。根据教育部印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全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或配备3名专任教师。实际上,教师正是这一空间使用真正的引领者和维护者,教师的使用需求和活动也必须同样加以重视。本文拟以佛山市高明区梅沙幼儿园设计为例,从幼儿和教师两个使用者的角度对幼儿生活单元进行研究分析。与幼儿园管理方(以下简称园方)共同探索当下最符合现阶段教育理念及实际需求的幼儿园生活单元空间构成:包括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家具布置、细部处理等。

1项目概况

佛山市高明区梅沙幼儿园位于高明区西江新城万科美的西江悦小区西南角基地内,按省一级幼儿园标准建设,设12个幼儿班,学生人数在360人左右。幼儿园占地面积5401.9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992.85平方米,建筑层数为三层,高度为13.7米。幼儿生活单元是为了合理、科学地对幼儿进行保育、教养,达到方便管理以及预防疾病的要求,将幼儿日常中的主要房间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每个幼儿班自成一体的格局。其特点是每班独立使用一套用房及家具、设备,强调各班自成体系,之间互不干扰,有利于严格按卫生防疫要求进行隔离,避免幼儿之间的交叉感染。按年龄特点对各年龄段的幼儿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启蒙教育,是我国多数托儿所、幼儿园采用的方式。[2]作为幼儿园中最重要的空间单元模块,园方希望在此项目中,能为教育集团其他已建成幼儿园在建设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找到最好的解决策略,并充分结合幼儿和教师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研究和策划,形成一个幼儿生活单元空间设计标准模块,以便在集团其它幼儿园建设中推广应用。

2幼儿生活单元空间组合的类型及选用

我国幼儿教育规定,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根据幼儿活动的属性,把幼儿园一日活动划分为四种类型:生活活动、体育活动、自主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1)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幼儿入园、进餐、饮水、盥洗、如厕、睡眠、离园等环节。(2)体育活动主要是指在运动场地上,通过器械运动、自然因素锻炼、操节等形式开展的日常运动。(3)自主游戏活动是指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4)学习活动是指教师采用游戏、谈话、实验、操作、实地参观、听赏、表演等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除体育活动外,幼儿从入园到离园一天的时间里,大部分活动都是在幼儿生活单元(以下简称生活单元)空间内进行,包括了全部的生活活动,大部分的自主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在此空间内幼儿主要的行为和活动为:进餐、饮水、盥洗、如厕、睡眠、游戏、学习。使用者的活动决定空间组合方式,由此,生活单元从使用上可划分为两个区:活动区由活动室和寝室空间构成、服务区由卫生间(含厕所和盥洗间)和衣帽储藏间构成。根据活动区与服务区的位置关系,生活单元常用的空间组合型式有三种,详见图2:a.侧置式:服务区位于活动区的一侧,并列垂直于走道布置;b.点置式:服务区占据活动区的一角,位置灵活可变;c.并置式:服务区位于活动区上部,平行于走道布置。a.侧置式b.点置式c.并置式图2幼儿生活单元常用空间组合型式为给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活动室应有充足的日照和均匀的天然采光,应优先选用双面采光。根据多年的保教使用经验,园方要求寝室与活动室布置在一个连通的大空间,仅用布帘等轻质材料进行分隔,寝室的小床在需要时可以收纳起来,有效扩大活动室空间,可以灵活适用于各类教学活动需要;考虑到父母的心里感受,希望家长每天放学时从走道进入活动室接孩子,能看到孩子快乐游戏的良好状态。因此,侧置式和点置式布置更为有利。两种布置对比,服务区布置于活动区一侧,使活动空间更加完整,整体通风对流和采光最优,尤其服务区通风更加优良,对活动区造成的影响最小,最终决定选用侧置式。

3从使用者角度进行生活单元空间细部策划

使用者是使用建筑的专家。幼儿是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其活动及心理特征是设计的重点,但不能忽略了教师是空间使用的引领者和维护者,其使用需求和体验也尤为重要。本次设计策划从幼儿和教师两个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3.1从幼儿角度的策划。3.1.1更衣室(衣帽储藏间)。更衣室是幼儿每天从户外进入教室的过渡空间,放置书包,更换衣鞋,适宜设置在班级教室入口侧,并按照幼儿的书包、鞋帽尺寸定制收纳柜,温馨而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幼儿顺利进入新一天的入园生活,有利于幼儿从家到幼儿园环境心理上的调整和过渡。3.1.2活动室与寝室。在现代儿童观和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当下的教室已逐步转化为一个容纳着不同的学习中心或者游戏区角的地方,促使幼儿自主自发的学习活动的发生。包括美工、阅读、科学、益智、积木建构、角色扮演、音乐表演等等可以在活动室里灵活布置的空间。在这样的概念下,更需要的是具有开放性质的活动室空间。应考虑寝室空间的灵活使用,活动室与寝室之间不设固定的隔墙,采用灵活隔断,例如布帘等,非午睡的时间,可将幼儿的小床叠放收纳起来,这样,寝室与活动室就连通为一个进深更广大的活动空间,可以满足多种游戏活动布置的需求,例如区域最大的活拉圈做游戏动,或者区域游戏如角色游戏(讲故事、过家家等)、表演游戏(音乐、舞蹈游戏)、建筑游戏及小型智力游戏等。3.1.3寝具收纳区。幼儿午睡床的尺寸一般为1.4米长0.6米宽0.17米高,考虑8张小床叠放,一组床的收纳空间尺寸为1.500长0.6米宽1.6米高,在寝室一侧靠墙部位可以可按此尺寸预留好可容纳4组小床的空间,1.6米以上空间可以设置吊柜,放置幼儿的被褥等寝具。设定专用的收纳空间,教师使用起来轻松便捷,从而使寝室空间得以高效利用,成为活动室的扩充空间。3.1.4饮水区。幼儿健康从饮水开始,3-6岁幼儿一日饮水量为400-600ml。净化饮水机、消毒杯柜是每个生活单元的标准配置,设置独立的饮水区,并布置在方便取用的布置,将更有利于鼓励幼儿自主饮水,同时便于教师进行归整及清洁。饮水区采用隔墙嵌入式的设计,消除外凸边角,从细节上更加保证幼儿的安全。3.1.5卫生间。卫生间由盥洗室和厕所组合而成。良好的卫生间布置能使孩子们通过如厕行为,养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每天使用盥洗台的次数最多,达到(6~7)次以上,使用时间也比较集中,因此设置的位置需与幼儿活动场地紧贴,并应在交通最直接和通畅中部区域。幼儿使用厕所的次数也相对频繁,平均每天(3~4)次,园方考虑培养幼儿的性别意识,要求采用男女分设厕所间。对于侧置式生活单元布置,卫生间为居于活动室和寝室一侧的长条形空间,可将盥洗室布置在该区域中部,男女卫生间分设在盥洗室两侧,通过盥洗空间分别进入,既方便使用又起到分隔男女厕所的作用。这样的布置,靠外墙一端的厕所可以直接采光通风,另一端的厕所也可有效的通风设施直接引出外墙。考虑到幼儿使用的便捷安全,保证良好的视线贯通,盥洗室和厕所均不设门,仅用装饰造型进行隔断。3.2从教师角度的策划。3.2.1教师工作区。为了向幼儿传授知识及技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教育大纲”规定,幼儿园应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及体育等课程。结合教师使用体验,应在活动室一角划分较独立的教师工作区,设置一张专用工作台及配套文件柜,配置电脑,用以备课和进行多媒体教学等,尺寸宜为0.6米深1.0米宽,可以结合活动室与寝室之间的隔断进行一体化嵌入式设计。3.2.2手工材料收纳空间。手工制作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手工活动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幼儿思维和肌肉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会设置专门的手工课程和活动,教师也常常自行制作手工教具和环境布置创意手工,因此每个教室需要存放一定量的手工材料,如手工刀具、各种纸材、粘胶、画笔颜料等,种类多而琐碎,在更衣室设置专门的收纳空间,做到专区专用,可以方便教师保持空间环境的整洁。3.2.3小型布餐台。进餐作为幼儿园生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和发展。进餐时,保育员会观察幼儿的情绪和食欲,必要时给予帮助。对生病的、个别食欲不好的幼儿会根据具体情况暂停进食,不会强迫他们一次吃掉全部的食物,待幼儿状态稍好时再继续进食。为应对这种情况,冬季饭菜易凉,要有措施保证幼儿始终能吃上热饭热菜。因此每个教室需要配置食物加热设备-微波炉,以保证食物的温度。幼儿园的营养师会按照幼儿“膳食搭配营养表”,并根据季节为幼儿制作每日水果加餐,分装和餐后的果盘和桌面,需要教师进行快速的清理设置专用的清洗食物和餐具的洗涤池,可避免与盥洗间洗手池混用,有效保证食物的安全卫生。微波炉和洗涤池可以整体设计为一个小型布餐台,布置在教室一角。3.2.4快捷淋浴池由于项目幼儿园均为日托班,不设专门的淋浴间。但由于幼儿的生理特点,便溺在裤子上的情况时常发生,此时保育员需进行快速清洁处理,帮幼儿换上干净衣裤,在卫生间设置一个能够快速进行基本冲洗的淋浴池非常必要。快捷淋浴池应为浅池设计,地面凸起翻边应低矮,方便幼儿快速抬脚进入,不设淋浴门,用浴帘进行分隔,使用起来安全迅捷。

4生活单元标准模块的建立及实施效果

根据设计策划,并综合项目用地条件等因素,得出幼儿生活单元模块平面布置,如图3。单元模块为侧置式布局,建筑面积153.4平方米,面宽12.5米,进深13.0米。活动区面宽9.6米,活动室和寝室为连通设置;服务区面宽2.9米,衣帽储藏间布置在教室入口处,盥洗间设置在中部,从中间分隔开男女厕所,衣帽储藏间进深3.5米,卫生间进深9.5米。为室内主要装修材料选用:幼儿生活单元选用主要室内装修材料为:活动室墙裙采用木色木饰面,配套白色木塑踢脚线,墙裙以上为白色内墙涂料PVC,地面采用PVC仿木纹地胶,天花为150*150铝格栅;卫生间墙面选用黄白菱形墙砖,地面采用灰色防滑地砖,洗手台台面采用黄色亚克力石材;阳角处用木色实木收边条,门防夹条采用PVC透明软垫,细部处理上保证幼儿安全。建成后空间环境效果见图4。

5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次空间策略探索,依托实际项目,过程涵盖了从策划到最终实施完成,和园方一起共同用心构筑幼儿生活单元空间环境,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幼儿和教师创造了适用、好用、温馨的人性化的班级教室空间,并为其它幼儿园的建设提供指引与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单元范文篇7

在九年义务教育里面,物理课在八年级开设.物理课不但对知识进行介绍,重要的是希望学生经由系统学习,运用物理问题来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科学态度进行培养,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八年级学习物理时,学生都是初次接触物理,初中物理教材里面的内容一般都容易理解,而且不缺乏趣味.因为初中物理里面的教材内容一般都处在很抽象的状态,因此很多教材单元有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生产和科技活动,这些内容不但将一些物理学的材料引入,并且在生活里面有很多物理现象需要研究的材料.初中生都是年龄比较小,经验缺乏,接受能力也处于初级阶段,这些复杂的特征会使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物理教师需要对这些复杂现象之间的联系引起注意,这些联系其实就是单元需要学习的“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尤其是复杂现象里面的内部联系,需要学生将节点进行掌握,进行系统地学习,完整的知识结构都需要构造,这样学习的目标就能够实现.例如,在讲“物态变化”时,课本里面有着许多融化、凝固、升华等知识,这一系列都有着相应的规律.教师要将其中缘由进行联系,将他们的规律转换进行图例结合,如图,物质的形态在固、液、气之间转化,而且还存在融化、凝固和升华,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几类现象的联系进行总结,从而将单元的难点和要点进行深刻地掌握.

二、在定量计算里面推理节点

有着社会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只要提到计算方面的问题时都会避之不及,谈到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推断不够了解,这样学生肯定不容易将结果计算出来.这些推理的难点也将成为物理教学里面的一个“节点”.例如,在“机械做功”单元里面的难点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定义推理里面,初中学生数学能力不够,推理的过程通常比较烦琐,而且物理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数学基础,因而物理教师不能将该推理过程复杂化,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章节里面的内容.

三、实验单元中易错细节就是单元节点

单元范文篇8

工具性是语文教材的基本特性。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文体的写作是技校生语文能力的体现,技校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也主要通过应用文写作来展现,但是,近两年针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近七成的技校毕业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低下,无论是日常文书还是作文,学生连最基本的格式都写不好,写作内容文不对题。有些用人单位曾对技校生的素质提出质疑:“技校毕业生为什么连请假条都写不好?连最基本的写作都不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就必须把写作训练和应用文写作作为一个重点来把握。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就业中所涉及的应用文体编入一个单元模块,组成“应用文体模块”,专门对学生的应用文能力进行着力培养,在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2)够用。

于漪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性训练与人文教育的总和。”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但由于技校生基础差,底子薄,造成他们语言上贫乏,写作上欠缺。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夯实他们的语言基础,从基础知识抓起,建构“基础知识模块”和“口语交际模块”,以促进他们基本功的形成,从源头上改善,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3)人文。

人文性是语文教材的另一特性。《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因此,在编写单元模块化教材时,主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关于选文功能的研究”,用“定篇”标准去衡量,并且要选取那些传统的、富有文化底蕴的文章来建构“阅读鉴赏模块”,教学中融入人文情感的教育,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思考”的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领会———收获”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4)趣味。

一位作家曾经说:“有趣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一切伸往未知领域;无趣是个封闭的空间,其中的一切我们都耳熟能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兴趣还是最好的创造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作用。因此,作为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语言形成最基础的语文教材,提倡趣味性、呼唤趣味性,我们更要重视教材的趣味性。以“趣味”的标准去组编“阅读理解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以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源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

(5)和谐。

单元范文篇9

语文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单元教学不再停留在一篇课文的挖掘上,着眼点是“单元”,更注意思维的立体性、整体性。进行单元教学,语文教师不能仅仅熟悉单篇课文,而应熟悉一单元或整册教材的联系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形成宏观的蓝图。

单元教学,教师不再局限于单篇课文教学的一课一得上,而是把整体知识传授给学生,使知识的信息在学生头脑这个“加工厂”里,与旧知识相交接、相撞击,而融合、理解,再形成能力,运用于读写实践中去。如此,知识将是链条,或网状的整体系统。

例如,教授初中第一册中第一单元时,教师要设计出一个单元的整体思维目标:

①初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本单元反映的是家庭生活),从课文中得到生活的启示。

②学习抓人物形象特征,在叙事中结合抒情的写法。

③体会用朴实的语言叙述平凡的事件,抒发浓郁感情的特点。

④理解关键字词、语句的含义。

⑤根据重点段,把握中心的写法。

⑥精心选材和倒叙的手法。

⑦写散文要选择既新颖又独特的最佳表现角度。

这样确定本单元的整体目标,学生获得的信息是丰富的,不再是单一孤立的。

教师在单元教学时,先将本单元的整体目标交代给学生,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具体操作时,教师抓住讲读课文的知识系统,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思维规律,处理单元中各种知识的层次性、联接性,拓宽学生的思路。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的重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思维。

①讨论法。《这不是一颗流星》可以让学生讨论课文多次写阿婆的手及熊皮手套的用意。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将问题延伸,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美德,也突出了单元目标的知识点。

②揣摩领悟法。揣摩《这不是一颗流星》中的“眼泪洒在记忆的门里”这样的语句。学生可以通过揣摩,明白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格,并理解了句子的含义。

还有《背影》的题目别具匠心,也可以让学生揣摩,从中抓住作文命题要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特点。

③系列比较法。教师可以将《这不是一颗流星》和《背影》进行比较。两篇课文的相同点:通过对人间真情的描写,抒发浓郁的情感。再理解倒叙、人物描写、精心选材等知识点。通过比较,既找出文章的共性,又发现它们的个性,克服单篇教学的孤立性,使学生学会分析综合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④遗貌取神法。也就是将整个单元有代表性的知识点提取出来,统领整个单元教学。像本单元的“选择新颖而独特的最佳角度写散文”的特点,就需要教师提取出来,教会学生深入体会。“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写文章选择最佳角度的重要性。《背影》的最佳角度是三次写了父亲的“背影”,形成了艺术焦点,深深地抓住读者。而《这不是一颗流星》则用倒叙的方法,从看戏熊引出熊皮手套,新奇而行吸引力。

单元教学的整体思维中,还有一个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即自读课文的学习。

自读课是学生实践的园地,学生经过教师的点拨,将讲读课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

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教师再布置写作训练,进行单元检测,就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迁移,也使单元教学的整体思维更加完整。

单元范文篇10

一、总领

总领是单元教学的第一阶段,它起着导入的作用。其任务有三条:1、确定教学目标;2、粗读全单元内容;3、扫清文字障碍。

确立教学目标是发挥单元教学高效率的首要原则,它在单元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控制信息输出和接受的范围,决定了教和学的具体内容。

作为教师,必须明确远期目标(整个中学阶段应达到的要求)、中期目标(学段要求)、近期目标(年级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施单元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和教材编者的意图去恰当地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在确定目标这个环节中,要注意紧扣“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和“训练重点”,因为这些“要求”和“重点”直接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明确规定了教些什么学些什么。在整个教材中,它们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渐进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依据学生的实际,将这些“要求”和“重点”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单元教学目标应当在单元教学起步时就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攻方向。为强化学生的印象,许多教师常把它板书出来。

预习全单元,让学生粗知单元内容,对单元的整体脉络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是总领阶段另一重要任务。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由学生通读,有时也可由教师概述。有必要布置通读要求,可适当提出思考问题。

扫清文字障碍,往往与通读全单元同步进行。

二、教读

教读是单元教学的第二阶段,属典型引路阶段。基本任务是通过教师解剖一两篇课文,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到阅读同类体裁文章的方法。

教读必然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性。仅一般地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把重点放在揭示认知的规律上,要指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般是把讲读课文拿来作例文进行教学的,也有人根据实际需要将个别自读课文改为讲读课文。

在这个阶段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可以由教师精讲课文为学生阅读分析文章作示范,也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进行阅读分析。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研讨,实现揭示规律的目的。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教读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必须受教学目标的控制。任何一篇课文,无论其内容或形式,可供学习的地方都较多,若都拿来分析讲解,势必游离教学目标,占用教学时间,加重学生负担。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大胆进行取舍。

加外还要注意,在教读阶段,必须让学生经历“读”的尝试和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切实领会阅读同类文章的决窍,才可能形成依靠自己力量排难解疑的心理素质,才可能为自读迁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自读

单元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自读。这里主要指学生在有教师陪伴和指导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课内自读。

让学生运用在教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方法,仿照教读课的格式和步骤进行自学阅读,独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适移和能力的培养,是这个阶段的目的。

自读的内容是单元中的课内自读课文。

如果说在教读阶段学生主要是接受知识,那么在自读阶段则主要是在运用知识;如果说教读是“举一”,自读则是“反三”;如果说教读是“解剖典型”,自读则是“融会贯通”。由教读到自读,形成了两个层次体现了由教向不需要教迈进的过程。

自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有意强化学生独立认知活动的作用,并努力扩大这种活动的范围。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扶”着学生走,切忌越俎代庖。

学生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自读提示”,仿照教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去阅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题。

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有启发性的思考题作为自读提纲,以引导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过程中,应帮助他们解决疑难。这时的教学形式不宜统统采用全班授课制,当以小组讨论、个别辅导为主。每个学生的自读方式也不必整齐划一,可因人而异。

为保证自读效果,教师可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检查,如巡huí@①辅导、抽查阅读笔记和课堂练习等。

四、总结

单元教学的第四阶段是总结。在此阶段,主要任务有三:

1、系统整理

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课文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异同点,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尤其要注意对带规律性的东西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学生掌握得更为牢固。

教学形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师生讨论归纳,可由教师作画龙点睛式的结论,也可由学生自己进行梳理。

2、综合训练

通过训练来巩固本单元所学之知识,促成语文能力的形成是这个环节的目的。重点是进行作文训练和听说训练。

在教读和自读中,中心任务是阅读教学,虽然间或也有听和说的训练,但表达方面的训练,尤其是书面表达的训练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有必要在这个方面加以强化。

在单元几篇课文后面,有的安排了作文训练或作文片断训练的内容,有的安排了应用文练习或听说训练,我们可以按教材内容进行训练。

3、达标检测

检测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反馈,评价教学效果,基本形式是书面测试。检测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去确定,一般只检测本单元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两大块,至于听说和写作能力情况的反馈,则在自习和作文训练中进行。如果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则要及时采取措施矫正补救。

无论系统整理、综合训练或达标检测,活动的主体都在学生,活动的实质则为通过各种形式的演练,强化和巩固单元学习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就时间分配来看,总领阶段用1——2课时,教读阶段用2——4课时,自读阶段用2——3课时,总结阶段用2——3课时,每个单元大体用10——12课时即可学完。

“总领——教读——自读——总结”是我们进行语文单元教学的基本程式。这个基本程式反映了单元教学的科学程序:确定目标——整体感知——典型示范——触类旁通——知识归类——以读带写——检测反馈——课外延伸。它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知识的系统性、训练的连续性,也反映了教学进程的动态性,做到了教读与自读、阅读与写作、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教法与学法、学习与检测的有机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认知事物的规律,符合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中概括出来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反馈原理,也得到了体现。

单元教学是求得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组织结构形式,它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博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诸如讲读法、教读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比较法、朗诵法、自学法、暗示法、发现法、评点法、图表法等等,无一不可为之所用。

至于课型,根据四个阶段的不同任务,大致有预习课、教读课、自读课、讨论课、写作课、训练课、测试课、总结课等。

任何教学都有相对的程式,但任何教学都应当防止程式化。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和手段的不同,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适当变通基本程式,不但允许,而且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