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自我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30 20:03:36

个性化自我总结

个性化自我总结篇1

[关键词]群体;辩证经验;辩证理性;总体化

[中图分类号]B505;B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1-0003-04

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以大量篇幅讨论了惰性实践与物化社会场域的形成的内在关系,在这种物化的实践场域中,人们不可能形成对社会的辩证经验,更无法建构反思性的辩证理性。在社会结构的意义上,与这种惰性实践相对应的就是集合体(collectives),这是以物为中心的总体。[1]对于萨特来说,其理论意图是要超越这种物化的社会结构,以实现对辩证经验的重建。这种辩证经验的建构何以可能?萨特认为,虽然惰性实践体现了集合体的建构,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内在压力可能导致一种新的关系结构的形成,即群体(group)的形成。群体体现了个体的自由实践和实践的创造性,是对集合体的否定。在群体中,个体的实践摆脱了惰性和“我”的无能状态,并在个体的实践建构一种积极的多元复合关系。只有在这个全新的基础上,才能建构出辩证的经验。

一、从集合体到群体:外部压力与总体关系的转化

在萨特看来,群体源自于集合体,它既有集合体的一些规定,又体现了对集合体的否定与超越。从集合体到群体的变化,是一种物质性的变革,因为集合体本身是以物为统一性的存在,而群体则体现了个体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在集合体内部是不可能的。“在集合体的维度上,实在是根据它的不可能性来确定自身的。实际上,我们所谓的实在性的意义在原则上是被禁止的。因此,当不可能性本身是不可能的时候,变革发生了,或者说,当综合的事件揭示出变化的不可能性是生活的不可能性的时候,变革发生了。其直接的结果是,如果想继续生活,就需要超越这种变化的不可能性。”[2]对于集合体而言,群体是一种不可能性,但群体的产生正是让不可能性成为可能性,个体不再处于外在的孤立关系中,他们有对事件的共同要求。但个体如何能从系列与集合体中超越自己,以促成群体的产生呢?

萨特认为,群体的形成,首先是对系列的否定。在集合体中个体处于相异性的外在关系中,即系列中,他们相互模仿着他人的行为,在自身中作出对这种行为的反应,这是一种既逃避自己又逃避他人的行动,是惰性实践的重要特征。但当这些活动受到外部压力,而这种压力又塑造出对个体而言的共同的反对对象时,就易形成否定系列的机构性群体。比如当某个村庄受到土匪的袭击,人们组织起来进行反抗时,村庄中的个体存在方式,就从过去的集合体转向了机构性群体。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集合体中也存在着形成群体的契机,这种契机需要外部的压力来引发。另外,这种压力也可以来自于集合体内部,比如在革命活动中,敌对的反革命的力量是惰性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正是集合体内部具有“群体”性特征的力量压力,使另一部分集合体的成员组织起来,形成群体。在这种情况中,每个个体都呈现出一种新的方式:它既不是作为个人,也不是作为他人,而是作为共同体的个体呈现出来,这是相互性的重新内在化,正是这种内在化,才为群体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当然这个新的东西,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它体现了集合体的解体过程,但还处于无定形的状态,是处于合并中的群体。萨特将形成群体的契机时刻称之为“世界末日”(Apocalypse)。“在系列关系中,作为系列的理性的统一总是在别处,而在世界末日中,虽然系列性作为即将消失的过程至少还存在,甚至它还可能重新出现,但综合统一却总是在这里。”[3]在合并的群体中,外部的压力变成了一种群体内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行动,这是对惰性实践的逆转。

在惰性实践的场域中,个体的自由实践被异化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异性关系。作为联系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纽带的,是消极的物化力量,萨特称之为既定物对个体自由实践的控制。惰性实践的集合体是一种物化结构,也是一个物化的总体,即以多元复合性的系列关系为基础的矛盾总体,个体的存在与个体的自由实践之间、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物化环境之间的关系都体现为一种矛盾状态,并体现为既定物所控制的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在这里,统一存在于个体与他者之外的第三者,自由的关系在这里消失了。在系列中,第三者构成了异化总体结构的中心点,真正的危险并不是发生在孤独的个体层次,而是作为已经总体化的总体的这种已成形的事物。受第三者控制的个体,已无法将自己同他人区别开来,正如当犹太人被当作劣等人来加以消灭时,个别的犹太人之间的差异已不再重要,他们都是作为第三者关系即一个总体来对待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无法个别地反对这种屠杀行为,他必须作为被总体化的总体的具体部分来自卫,每个个体没有别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团结众人的行动摧毁总体化的总体力量。在反抗这种具有威胁的总体力量时,个体虽然还处于一种与他人的惰性关系中,但由于他将自己的行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群体中,使自己的行为变成了一种共同的、有组织的、有目标的行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个体意识到应该自我控制,使手段和目的相配合。这是从惰性活动到群体行动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是自由的,但这个变化又不是个体的有意为之,“在这个时刻,他是独立自主的,也就是说,通过实践的变化,他成为共同实践的组织者。这并非因为他希望自己这样,他只是变成了这样;他在自己的逃避中实际上实现了众人在他之中的实践统一。”[4]这是“我”参与其中的总体化过程,群体并不是存在于我之外的客体,而是个体行为的共同体结构。个体构成了群体活动的条件,群体从个体活动中建构出来,个体与群体、群体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构成了一种内在性的相互关系。萨特将群体看作一种三元关系,而不是一种二元关系。二元关系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直接的相互关系,而在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通过第三者实现的,但与集合体形成中的第三者不同,群体的第三者体现为一种总体化的共同结构和行为,每个人都对其他人的相互性进行总体化,在这个相互总体化的过程中,群体构成了这种关系的实践环境,萨特称之为“中介相互性的人类关系”。“这种中介是双重的:它既是第三者之间的群体的中介,也是群体和其他第三者之间的每个第三者的中介。”[5]中介是一种群体关系的规定性,它不再是惰性实践中的消极中介,而是积极的具有转化作用的中介。

中介的转化作用创造出从系列向群体转化的契机。第一个契机在于从崩溃的系列化中转向群体的共同行动,这是在集合的总体化时作为第三者产生的。比如受到敌人威胁时的个人逃跑,这是系列化惰性实践的结果。但在逃跑过程中,个体看到了另一个共同体,即抵抗群体,通过对参与这个群体的风险的估计,个体加入到这个群体之中,成为抵抗群体中的一员,这就是从系列崩溃中走向另一个第三者的过程,群体构成了这个过程的中介,推动了个人的总体化。与个人在集合体中的无能相比,参与到群体之中使个体获得了能力,即第三者作为个体的能力来到个体那里。在集合体中,也存在着第三者,但这是外在于个体的第三者,是已定型物的先验统治,而“在群体中,就我将另一个第三者和他者一起总体化而言,它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客体意义上的第三者,即一个超越我的第三者。作为个人,他超越我而走向他的计划,正如我超越他一样:这是普遍的相互性。”[6]这种相互性并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外在的相互作用,而是内在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时第三者也不是外在的统一体,而是被我内在化了,我并不在作为他者的他之中,而在作为我的他者之中来理解这个对象。这种中介结构的存在,就在于它不是一个外在的既定物,而是一种实践,一种行动,在行动中我希望把自己加入到共同实践之中去的,自由成为这种群体实践的根本特征,也是这一第三者的根本特征。在自由的行动中,作为行动结果的对象化,不再是一种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内在于个体的自由实践之中,这是多元复合关系的内在化。第二个契机在于,由于每个第三者都会成为群体和任何其他第三者的中介,这使得个体不是在孤立地行动,而是处于众人的行动之中,个体是作为一个因子介入其中,在总体化过程中形成共同实践,实现有调节的总体化。正是在这两个契机的作用下,集合体转向为合并群体。

二、合并群体、共同实践与个体实践

在合并群体的共同实践中,众人把外在的压力变成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对于个体来说,他的实践既体现了自己的内在性,又通过他旁边的他人作用于自己,当个体遇到他人时,个体也会以他人的方式一样行动,将自己和他人都看作是总体化过程中的个体。个体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处于一种复杂的多元复合关系之中,并将这种外在的多元复合关系确定为群体的内在结构,个人的自由实践通过总体化的情势,在被总体化的客体中由每个人对象化为共同的自由实践,并通过总体化来体现自己。在群体的共同实践中,实践的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我,而是表现为作为内在化多元复合的我的自由的普遍存在,是多个“我”的统一。自由既是个体的独特性,又具有一种普遍的规定性,因为这里没有超验的第三者的统治。总体性也不再是个体之外的强制性力量,它被体验为一种在个性之中、依靠个性才能实现自己的一种实践维度。

这并不是说不存在外部的物质环境,而是说这种外部的物质环境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发生作用,外部的力量已经统一于实践过程之中。在共同实践的辩证作用下,总体目的统一了惰性实践,并推动着客体的总体化。合并群体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这是一种在外部压力产生下的共同行动,即当外部压力消失时,群体可能就会解体。为了防止合并群体的解体,就需要一种东西起到联系作用,这就是誓言。“在盟誓行为中,第一个环节是通过中介了的相互性让多数他人宣誓,也就是说,这是为了确保自己能杜绝人们作鸟兽散的可能性。宣誓的第二环节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中的自己的伤害。”[7]誓言虽然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制性,并对第三者起到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的基础是暴力,即对违背誓言之人的处罚,从而将个人的恐惧转化为群体的恐惧,因此誓言的结构是“博爱―恐怖”。但由于誓言的存在,合并的群体具有了过渡到有组织的群体的契机。

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誓言虽然保证了群体的内在一致性,但如果群体只是处于这种状态,它不是会停滞不前吗?如果合并群体停滞不前,就无法继续总体化以摆脱临时性的状态。萨特认为,誓言是重新建立变异性的基础。按誓言建构起来的群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形成了共同个性,但由于这个目标还具有一种抽象的特性,这决定了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群体具有变异的能力,即成为他人的能力。这种成为他人的变异性与系列中的他人是不同的。在系列中,他人是一种外在的规定,我们不知他人何以是他人,而在誓言中,他人是根据与实践一致的规划来确定的,他人与我处于共同实践之中,在这里,行动和理解取得了一致性。在这个意义上,誓言是能动的施动者之间的一种相互性的内在关系,这种相互性不只表现为在场的两个人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为不在场的群体内部的个体之间的联系。

群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在共同目标的促动下,个体行动借助于工具以及获得的能力、权力等,通过对象化自身走向更高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异化的形式,但这种异化的形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实践的自由。“实际上,这种异化只是一种表象:从共同权力出发的我的行动指向共同目标;权力的实在化和实践的对象化的特点的根本契机,是自由的个体实践的契机。但是,异化将自身确定为共同权力和共同目标之间的短暂中介;它在客体中实现自身时,为了正在完成的共同对象化,不仅将自身作为有组织的行动来废除,而且这种客观性的废除使它发现了共同实践。”[8]这是一种朝向自由的异化。这种实践结构既体现为一种分化的过程,同时又体现为一种综合的过程,通过进一步的分化使有组织的群体得以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萨特区分了总体与总体化,总体是已经固定了的东西,这是一种惰性存在,而总体化则指向多元复合过程,使个体通过共同实践走向对象化。在总体化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已经固定了的总体,这就是“异化”,但这种“异化”是总体化过程的客观基础,这是萨特将群体实践中的“异化”看作是走向总体化的必要条件的原因。在萨特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核心问题是共同实践与个体实践在群体之中的内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尽管也存在分化,存在某些惰性的特征,但在发展的过程和前景中,它们是内在一致的,两种实践之间得到了相互的理解。这是何以可能的?在萨特看来,这需要对理解进行界定。他认为理解并不是一种沉思性的直觉,而是存在于实践之中,它根据在实践场域中的行动来定位自己,所以理解处于直接的实践关系之中。这也意味着共同行动和个体实践呈现一种真正的同质性。如果共同实践的结构和个体实践的结构不是同一类的,个体就无法从群体的总体化实践出发来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共同行动,也无法理解自身之外的群体的共同行动。虽然群体也具有一种超个体的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是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化力量发生作用,它必须通过个体的自由实践才能实现自己。从个体实践的角度来看,就是将外部客体总体化、群体化,把内在化多元复合的统一看作达到自己目标的手段,这样才能把共同体真正地内化于自身的实践之中。这不仅是一种人与人关系的内在化,也是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内在化,是人、物、工具、环境等各种关系的总体化,这是个体实践群体化的过程。在萨特看来,群体的这种实践是一种新的实践,他称之为“有机实践”。

有机实践是指个体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所负有的共同任务有着明确的了解,并将共同任务在个体实践中对象化,总体关系的结构构成了个体行动的内在结构。在有机实践中,虽然存在着个体的相异性,但相异的个体通过他的实践行动重新构成同样的人,因为这种行动对于这种内在化的多元复合性来说是同样的东西。这既不是形成一种超有机体的东西,也不是将多元复合性重新分解开来形成一种集合体,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使相异性的个体变成同样的人,消解任何由相异性导致的异化。由于个体在总体化中被一体化了,个体的活动建立在同一个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所以个体的自由变异不会转化为惰性关系,反而构成为总体化过程中的积极自由。在这个过程中,群体的实践使自身不断地走向总体化,实现群体与个体之间的深层相互依赖关系。

这种相互关系具有两个层次的影响:第一,这种相互关系统一于社会并通过加工物质的中介而产生出来,其不断地总体化使群体具有世界的深度。第二,由于群体想利用当代技术和工具同惰性实践的扩散力量作斗争,它就更需要在自身之内产生中介、控制和检查等组织机构,这些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建立次群体之间的联系,这使得任何任务的完成都以组织为中介,并不断地得到自我反思和修正。这种修正既可以通过增加各个部门的劳动者之间的接触时强化一体化,也可以通过理论教育保证每个人对共同实践的理解,使每个劳动者在看到其他任务的意义时,理解他的功能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使得共同实践既体现为一种行动,又体现为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才能走出惰性实践场域。组织化的共同实践一方面不断地对组织进行再组织,另一方面对实在化的客体不断地再总体化。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内在的自我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种自我理解,组织的再组织化和客体的重新组织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萨特说:“存在、行动和理解是一回事。”他把这看作是总体化的辩证理性的普遍性模式:“这揭示出一种普遍性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被构成的辩证理性,因为这种模式支配着对某种我将称之为实践―过程的具体实在的实践理解,因为这种模式既是这一过程的构建原则,也是我的理解原则(也就是说,是我理解自身的原则,也是在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展开实践过程的原则)。作为客体和作为被构成的辩证法的主体,群体产生于一种完全的可理解性,因为人们可以看到,惰性中的每个决定是如何在它之中并通过它变成反合目的性或反结构的;这种可理解性是辩证的,因为它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实践的自由和创造性的发展。”[9]只有这时,个体与群体才能真正地成为历史中的主体。

三、辩证经验、辩证理性与辩证法的重构

按照萨特的思路,个体在群体实践中对自身、他人及外部环境的理解,是建构辩证经验与辩证理性的基础,这种辩证理性构成了辩证法的核心。这是以个体与群体实践的内在相互性为特征的辩证法,也就是他所理解的以个体实践为基础的历史辩证法。

在辩证法的建构中,辩证经验构成了重要的起点。为了更加深入地讨论经验概念,萨特区分了总体性(totality)与总体化?穴totalisation?雪。在萨特看来,总体性是已经生成的结果,它不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惰性的、消极的存在。总体化虽然也表现为多样性的综合统一,但这种统一是正在进行的统一。正是总体化的作用,才形成了个体的社会实践场域,才造成了可理解性。在总体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构成了其他要素的中介,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总体的生成。总体化的过程与实践不可分离,正是实践的作用使一个总体从另一个总体中区分出来,形成新的总体化过程。辩证经验与辩证理性并不存在于总体性的场域中,而是存在于总体化的运动过程中。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则是这种总体化对认识的渗透,使认识过程总体化,认识变成了对存在论意义上的总体化的一种自觉,它本身就构成了总体化过程的一个契机。处于总体化过程中的经验,正是辩证理性视域中的辩证经验,即一种批判经验。

批判经验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批判经验发生于总体化的内部,它不是直接的感知经验,而是反思性的经验。第二,这种反思性的经验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感知经验,而是具有总体化的意识结构。第三,批判经验是实现总体化的契机时刻。在总体化的过程中,个体的实践总会在特定的时空规定中凝结为惰性总体,但批判经验具有个体体验的独特性,个体在总体化过程中体验到痛苦、不满,这使得个人不得不检视与他个人命运相关的理智、情感和意志力,从而为新的总体化过程提供契机,从而将人从惰性总体中提升出来。辩证经验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上升为辩证理性。

对于萨特来说,辩证理性是辩证法的核心。辩证理性具有如下特性:第一,辩证理性不同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综合理性,也不同于先验理性,辩证理性根据辩证经验和辩证知识来阐述可能的人类世界应该是什么。第二,辩证理性同时阐释历史现实的运动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的运动,并使得这两者可以相互阐释。因此,辩证理性能够将世界引入到理性之中,并在理性的辩证构成中实现对当下世界的超越。第三,辩证理性不断体现为历史和认识的运动,而且是一种自由的自我批判。只有在辩证理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构新的辩证法。

相对于传统的辩证法,萨特强调一种构成性的辩证法。在构成性的辩证运动中,思想受制于既定的世界。但思想并不只是对世界的刺激与反映,而且是对世界的认识与计划。将辩证法只是看作外部世界的辩证法,萨特认为这是异化的人的异化认识,并将这种异化的认识推到了世界的普遍必然性这一高度。因此,如果存在着辩证法,存在着辩证理性,这种辩证理性应该是在人的实践中建构起来的,他认为这才是马克思辩证法的真实规定性。因此,需要发现的是存在于历史实践中的辩证理性,发现实践内部的辩证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辩证法。萨特认为这种辩证法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作为合理性的辩证法必须向直接的、日常的经验开放,它既是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同时也是认识和确定这些联系的方法。”[10]这个界定与萨特关于哲学的理解是一致的,这是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这既是对教条主义辩证法的批判,也是对先验唯心主义的批判。但这种批判还是具有黑格尔哲学的特征,即是从主体―客体的相互作用出发来理解辩证法。这种辩证法自卢卡奇开始,就开始成为解释马克思辩证法的一种理论范式。

第二,存在与认识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作用意义上的肯定性关系,而且也存在着相互的否定关系,正是这种否定关系展开了辩证可能性的空间。承接上面的讨论,即存在不能简化为感知,那么存在对认识就具有否定作用,但认识又不是简单地服从于存在,它也否定存在,开启了批判存在的理论空间,也只有这时,认识才可能具有改变存在的既定情境的能力。

第三,辩证合理性必须被看作是必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萨特认可马克思哲学中人类只能在先前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创造历史的思想。在他看来,这是对人的制约,没有这种制约就没有历史的发展,但同时人又在这种制约条件下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没有人的创造性,这个世界对人而言,就只是一个梦。“一方面,人像服从敌人一样服从辩证法;另一方面,人造就辩证法;如果辩证理性是历史理性,那么这个矛盾本身就以辩证的方式存在,这说明,人必然受辩证法控制就像人造就辩证法一样,正因为他造就了辩证法,所以他才必须承受辩证法。”[11]可见,萨特反对孤立的个人,他讲的是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个人,处于特定社会关系情境中的个人形成了一种总体化的运动,辩证法就是这种总体化运动的法则。

第四,辩证法体现的是一种物质关系结构。萨特区分了两种物质结构:一是个体实践直接所面对的物质关系;一是个体实践中面对的他人实践的物质关系,而个体与他人正是在这双重物质关系中相遇的。在这一相遇中,一个个体可能还是另一个体实践的客体。萨特在这里展示的是一种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主体际关系,因为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纽带上,还附带有更多的物质条件和其他因素,形成了一种较复杂的网络。个体的经验正是在这样的复杂网络中建构的。

第五,辩证法必须是一种理性,它必须证明自己是不可超越的可理解性。萨特将辩证理性置于崇高的地位,认为这是历史与认识的最高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是先验的,也不是已经完成的,他总是通过个体的经验以及无数个体的具体实践在总体化过程中实现的。这种总体化的辩证理性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存在与认知的理性,它在总体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处于总体化进程中的个体能够获得一种辩证的经验,这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这种经验正是对总体化进程的理解。这种辩证经验在各个层面发展自己,以便发现实践的所有结构。结合萨特关于惰性实践的分析,萨特关于个体生存实践的辩证法体现出个体实践的内在否定性。由于匮乏的存在,个体的实践在直接的意义上成为惰性实践,与之相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就是系列与集合体,这正是个体与集合体在实践中的异化存在状态。但萨特同时也认为,在这种异化的实践中存在着重新回到总体化的过程,也就是重新回到个体的自由创造与群体的自由创造的历史过程中,这就是本文所讨论的主题。虽然同样是在讨论个体的存在境遇,但与《存在与虚无》相比,此时的萨特的确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成果,特别是关于社会存在的诸多思想。因此,他在讨论辩证经验与辩证理性时,更为关注个体在实践过程中的认知建构过程。在我看来,这正是马克思历史性的认识论所讨论的核心点,即任何认识都有其历史性的情境规定,这是《存在与虚无》中所缺少的维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个人认为,萨特的讨论对于加深历史性的认识论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个性化自我总结篇2

一. 实践与总体化

在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辩证理性批判》中, 萨特探讨了实践与总体化的关系,他认为,实践就是总体化,反之,总体化也就是实践。实践活动的一切成分,诸如计划、目的、选择、手段等等彼此是内在的。由于它们彼此间内在的关系而构成了辩证统一的有机联系的总体。在实践活动中,人在自己的计划中成为创造者和活动的主体,实践的每一个步骤和人所采用的每一种手段,都在他的预设中,他站在未来的角度致力于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把自己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纳入总体化的过程。实践活动着的人自身就是动因、目的和手段,当他在实践活动中将自己展开时,就造成了总体化的纯粹形式。

当人的需要作为有机体的环节展开时,人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实现在自然界中继续维持自身的生命存在的。维持自身的存在是在对自我的超越中实现的,即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己的有机体指向未来,把未来和现在联系在一起。萨特说,总体化的活动“勾划出了一个现实的范围,这个范围作为原始实践的相关物,是需要加以融合的形式上统一的总体,当实践在这个范围中产生了最分化的多样性之后,就会试图作出最严密的综合。”[1]因此, 人的实践就反映为综合活动的创造,是在对他的环境、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综合,并在综合中创造他的本质,追求他的存在与本质的统一。

萨特认为,人是作为物质实体的实践主体,人的存在就意味着进行着改变世界和改变自身的活动,这种改变世界和改变自身的实践活动就是世界趋向于人而使人总体化的过程。他说“实践就是由于内在化而从客观到客观的过渡;作为从客观到客观的主观扬弃而在环境的客观条件和可能性的领域的客观结构之间展开着的‘计划’,在它本身上面表现着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运动的统一,表现着这些的主要规定性。”[2]在实践活动中, 主体的人不断地把物统一于自己的主观活动之内,使物成为人的一部分,这就是使“外在的内在化”。在内在化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超越纯粹存在的形式,得到“获得性”的质。但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并不仅仅实现“外在的内在化”这一单向运动,而是同时用自己的身体作用于物质世界,创造出以人为中心的物质世界的各种结构,实现“内在的外在化”的运动。这种“外在的内在化”和“内在的外在化”的统一就是一个总体化的运动,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进行的总体化运动。所以,当实践已经成了我的实在的生活的时候“也就是一种总体化的运动,它把我的邻人、我自己以及我的环境条件集合在正在进行的一种客观化的综合性的统一之中。”[3]

但是,萨特所考察的是个体的人,而这个个体的人的活动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才能称得上是实践活动呢?比如,儿童求哺或戏耍能称得上实践活动吗?─- 这显然是不能为人所接受的;或者,人的实践活动是由他领得的第一份工资而开始加以确认的,那么结论就会是在这个人未领得他的第一份工资时,他还不是人,─-这也是荒唐的。萨特强调指出, 我们不是在我们挣得工资那一年出生的,因而对人的研究决不应忘记他的童年。研究人的童年并不是回到他童年求哺、戏耍之类的活动中,而是回到他在童年中遭遇到的总体,而这个总体正是他的家长和一切与他相关的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构成的。毫无疑问,人在拿得第一份工资之前并不是停留在总体化过程之外的,既使他并不直接是实践、劳动活动的主体,其他人的实践、劳动活动也造就着他的总体化。当然,这并不能证明总体化可以脱离实践活动,相反,这个人在拿得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之前所不断生成着的本质正是根源于实践,只不过是他的家长和一切与他相关的人的实践。所以,总体化是根源于实践和从实践中获得动力的。

在实践活动中,“随着计划通过周围世界而朝着实现自己的方向前进,该计划就把它周围的工具性领域统一成一个总体,使其服务于有计划实现的个别对象。所以,实际上周围世界是各种资源和手段的被构成的统一体”。[4]一旦人开始了自己的实践活动, 人与周围世界的对立就开始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转化为人与物之间的“内在的”总体联系。在这种总体联系中,人与物相互作用。一方面,人赋予物以意义,使自然的自在之物变成一种人化的、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另一方面,人也使自己外化和物化,使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既体现为目的又体现为工具。从表面上看来,这是一个人与物都针对自己的原始状态的分离过程,当人使自在之物变成一种人化的、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时,是在把为我之物从原始的自然中分离出来。因为任何实践都不可能把整个自然存在的自在之物一下子全部转化为为我之物,而是在实践的无限持续过程中,把自然一部分一部分地转化为为我之物的,所以,自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是被分割之后而为人所内在化的。同样,当人在使自己外化和物化时,也是一个渐近的实现过程。尽管人在实践活动中是把自己的整个机体都作为外化和物化的工具,但外化和物化根本不会在任何人的一次实践活动中就宣告完成。所以,从形式上理解,人在实践活动中也只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将自己外化出去的。

然而,如果从人的角度和人与物的关系方面来看这个问题,而且考虑到人在实践的起点上是一个纯粹的存在的话,那么形成的认识则完全不同。

首先,从人的角度看,自然界的自在之物并不是一个总体,它只是作为人的环境和对象的,针对于人而存在的存在物,它自身原本并无什么意义,因此对于它来说无所谓什么被分割和分离。只是当人赋予了自然以意义之后,自然才开始具有总体的性质,但这个自然已经是人的自然了,这个从自在的自然到人的自然的转变,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的,人的自然的总体性质所证明的恰恰是人的实践的总体化功能。

其次,就人与物的关系而言,在实践尚未开始之时,人与物处于一种分立的状态,人对于物和物对于人都是一种外在的存在,随着实践活动的开始,人与物之间也开始了综合统一的过程,一种人与物之间的总体联系开始生成。可见,人与物之间之所以能够出现一种总体的联系,完全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总体化所造成的结果。

最后,由于“存在先于本质”,人在实践的起点上,仅仅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形式而存在着的,这种纯粹的存在是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可以被分化的。因为,他尚不是一个可以被分化的总体。纯粹的存在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片面的形式。人只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把环境和对象“内在化”才获得自己的质,才开始实现存在与本质相统一的总体化过程。所以实践活动对于人自身来说也是一个总体化。这样一来,实践活动就是总体化,而异化、物化、外在化等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或者至多也只是总体化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所以,人的总体化也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当然,总体化不能被归结为个别的实践活动或这些实践活动的简单总和,但是,每一个别实践活动都整个地表现着全部实践,以全部实践活动的缩影的面目出现的,因而具有总体性。每一个别实践活动都是形成着的总体,而一旦这一实践活动具有充分的总体性质,即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也表现为总体时,它就成了惰性的总体。这个时候,这一实践活动就必然要被另一实践活动否定或超越。作为总体化的实践活动既在每一个别的实践活动中,又否定和超越着每一个别的实践活动,因而它不断地打破实践的总体状态,使实践表现为不断更新着的和调整着的总体,或者说表现为一个无限趋近于总体的过程。

二. 通过中介实现总体化

在总体化的过程中,人与物是互为中介的。萨特说:“辩证研究的关键发现是:人被物‘中介化'和在同样程度上的物被人‘中介化'。”[5] 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有机体是物质环境总体化的中介,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而使自己成为“物质世界各部分的中介”[6]。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原本孤立的物质事实被纳入到人的对象和对象工具的统一体中,发生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在人的需要的驱动下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仅在形式上改变了物质世界,而且改变了物质世界存在的性质,实践着的人每时每刻不仅在行动上而且也同时在观念上把物质世界变成“被加工过的物质”,人把属于自己的“一种生物学的规定加予无机物”[7] 使物质世界从一种自然的自在之物变成一种人化的、为了人的存在。而人的这种为“我”的活动则造成了一种客观结果,即不自觉地使自己成了物的中介,使物质世界的各个部分联系为人的对象性的总体。

另一方面,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规定物的同时,物也规定人,人的需要、目的、手段是在与物建立起了联系之后才具有了质的意义,才作为一个统一的总体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人不能离开物,物是人的总体化的中介。

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使物内在化而实现自己的总体化,而且也在实践活动中建立起人与人的联系,通过“他者”来实现“我” 的总体化。萨特说:“每个人都是他人存在的理由。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回到了物质的外在性,这不足为怪,因为系列是由非有机的物质决定的。另一方面,从系列是由某种实践所履行的、以及这种实践包括交互性的意义上来说,它包含了一种真实的内在性:因为正是在他的真实存在中,以及作为从外部使自己总体化了的总体性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得在他的实在性中依赖他人。”[8]

虽然,在匮乏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人的关系,但是,这种“人被人的否定乃是人被物的否定”。[9]因此, 匮乏条件下的人与人的对立和斗争并非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在于“每一个意识都追求他者的死”,[10]面对普遍的匮乏和共同遭受着的物的否定,人与人之间也包含着组织起来的可能性。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这种可能性就完全转化成了现实性。尽管萨特的总体化运动是从分析个人实践开始的,认为个人实践是一切形式的实践的基本形式,但他同时也承认一切现实的实践活动都不是在个人那里孤立地发生的。萨特认为,在现实的社会中“不存在孤立的个人”,[11]每个人都是处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当不同的实践主体各自按照自己的目的在同一个实践领域中实现着总体化时,当他们把物变成自己的对象和工具的时候,物也就成了这些实践主体之间的中介者。

所以说,在个体的有机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中必然包含一个“他者”。而且,在实践活动中由于物的中介“我”与“他者”也会必然被统一为一个总体。萨特说:“现实的交互关系总是诉诸于第三者的中介作用,并且最终表明三元结构是它的基础和实现。”[12]在“我”与“他者”之间,物就是以这个“第三者”的面目出现的,物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彼此发生相互关联。也就是说,由于物的中介作用,本来相互孤立的个人就在实践活动中联为一个总体,物是他们共处的环境和共同的对象。进一步地说,处于共同环境中的人面对着共同的对象。个体的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已经不足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和达到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这时,在实践的计划中,就必须把这个共同环境中的他人,也谋划到实践的主体之中。既使各实践主体是分立的,也会因共处于同一实践领域、与同一对象发生关系,而构成为统一的总体,或者,他们的行为是彼此关联在一起的。萨特说:“在一定条件下,个人之间的直接关系是取决于别种特殊关系的,这些特殊关系之所以为别种关系,还因为在具体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客观的强制;造成这种的强制的,并不是别人的在场,不是他们的联合,却是他们的分散。”所以,“集体对象的现实性是存在于循环性之上的;它表明着总体化从来没有完成过,而且,总体至多只存在于化整为零的总体的名目之下。”[13]

由于他的出现和三元结构的形成,总体化的情况则变得复杂了,也就是说,在这种活动中,个体的人则具有了二重性:一方面,个体的“我”和“他” 由于把环境和对象内在化而建立起了彼此内在的关系,因而,在共同的实践范围内都是作为实践的主体而存在的;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这种彼此内在的关系,“我”和“他”彼此都在实践活动中相互以对方为工具,这样一来,“他”就是“我”的客体,同时,“我”也是“他”的客体。在这个同一的实践活动中“我”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所以,萨特说:“每一个人在凭借自己的活动去规定一个辩证领域、从而进行总体化的时候,他也在这个领域中被别人的总体化所总体化。这就是说,每一次的总体化都是多元性的。”[14]

对于“我”来说,当“我”的总体化被“他人”的总体化所总体化时,就会产生两种可能的情况:其一,“我”的总体化与“他人”的总体化是一致的,因而形成了一种总体化的合力,使“我”的总体化在事半功倍中实现;其二,“我”的总体化与“他人”的总体化是矛盾甚至对立的,这样一来,当“我”的总体化被“他人”的总体化所总体化时,实际上所意味着的是“我”的片面化。事实上,在匮乏的环境下,总体化往往是表现为第二种情况。因此,萨特又指出:无论是相互性,还是三重性关系,都不能实现总体性;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复合性依附,这种依附使社会保持在一种胶粘状态。”[15]

对于“我”的总体化被“他人”的总体化所总体化这一点,不能只作被动的理解。因为,“我”的总体化并不仅仅被“他人”的总体化所推动或阻遏,而是在被“他人”的总体化所总体化中保持着自身的主动性。萨特说:“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从某种现状超越,在于他能做到对别人在他身上所实现的东西反过来有所作为。”[16]也就是说在“我”的总体化与“他人”的总体化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和相互规定的关系。“我”的总体化被“他人”的总体化所总体化的同时,“他人”的总体化也被“我”的总体化所总体化。这也正是我们在实践主体的考察中已经看到的关系;他人是在我自己作为手段的程度上成为手段的;当我把他人作为对象包括在我活动的总计划中的时候,也就承认了他人的实践活动,而且这个实践活动是一个行进着的总体化;在我奔向目的的运动中,我也发现了他人朝着他自己的目的的运动;在他人成为我的活动的对象的领域中,我也同时是他人的对象。实践主体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决定了人必然会超越自我,使他们互为对方的手段、工具、对象的情况转化为奔向目的的总体化活动的手段、工具、对象。

但是,由于萨特在个体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中看到的依然是个体的实体,所以,个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并未造成纯粹统一的总体,而是在总体化的过程中重现着个体的实践主体间的互相制约、互相规定等辩证关系,说到底,总体化就是个体的人的总体化。

三. 总体化的主体是个人

当然,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萨特也希望不仅仅根据“从个人到社会”的线索去理解总体化,他也希望“从社会返回个人”。不过,在萨特那里,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毕竟是轻重有序的,个人的领域是一个需要进行哲学探讨的领域,而社会的领域则只是一个需要加以解释的领域。萨特探讨个体的人的总体存在和总体化过程,只是为了解释社会和历史,为这种解释提供根据。所以,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所表现出来的是存在主义的性质,即把个体的人的存在与发展作为本体论的核心,而不是象马克思主义那样,把人的存在与发展看作社会历史运动的结果和体现。在萨特的眼中,社会无非就是亿万个的个人的实践活动的现实形态,因此,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谜底就在个人的总体化中。

萨特认为,个人的实践是惰性因素最少的实践,在个人的实践中,人能够从自己的计划中明晰地感觉到自己是创造者、建设者和活动的主体。而且在个人的实践中,他的每一个步骤、举动、手段对于他自己来说都是清楚的,他看到了自己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能够从未来的方面认识现在,去设计自己的总体化的“规则”,详细地规定他的整个实践过程及其每一个组成环节。因此,个人在自己的总体化过程中使自己同时表现为动因、目的和手段。萨特之所以推崇这种个人实践或总体化,是因为他在这种实践中看到了人对物质必然性的摆脱。认为,在“惰性”因素最少的个人实践中,物质必然性只是一种从属的因素和可以被自由地克服了的因素,是不被作为“摆脱不了的命运”而加以承受的因素,而是人在实践中不可遏止地把自己总体化。因此,人能够驾驭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萨特认为,与个人实践相反,社会实践只不过是惰性的人的复多性的总体化,是结合在“实践集合体”中的多数人进行的统一实践。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仅仅存在着实践活动的行动统一,而本体意义上的实践主体则不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物。

当然,社会实践具有着可以与个人实践相类比的特征,比如根据共同的意志制订计划、知解目的、选择达到目的的手段,包含着客观化、劳动、克服物质必然性、根据具体情况对未来加以规定等等。但是,萨特认为,社会实践并不因此就有了自身的可理解性,在他看来,社会实践无非是由于共同目的和观点结合起来的个人实践,是个人实践的综合形式,虽然不能把社会实践看作个人实践的简单扩大,但社会实践却只能被合理地理解为个人实践在共同活动范围中的展开。

个人实践是社会实践不可克服的界限,共同活动是受个人实践所规定的,没有个人实践就不可能有共同活动。既然如此,那么社会实践的功能也就会在一旦与个人实践发生矛盾甚至冲突时而大打折扣,事实上,循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在社会实践中所看到的必然是处处都存在着与个人实践的不一致和不协调,因而对社会实践就只好持保留的态度了。但是,实际情况与萨特的构想恰恰相反,个人实践无论在对世界还是对自己的改造中都表现出了其有限性,在极其强大的客观世界的力的面前,个人实践是很少具有萨特所津津乐道的那种自由的,因而个人的总体化也只能是一种空想。

注: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萨特:《辩证理性批判》

伦敦1976年英文版,第46页,第87页,第79页,第95页,第81页,第263页,第151页,第113页,

个性化自我总结篇3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总供给总需求

一、引言

在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不振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受到了挑战。从短期来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呈现一个较为明显的下行趋势,这种趋势突出表现在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减缓上,2015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仅有6.9%,创近20年的最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急需寻找到有效的经济调节方式,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同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一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愈显重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针对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文献综述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界有以下几种认识:其一,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的供给学派能给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的启示,为中国经济注入一泓清泉。因此,应该发展“新供给学派”,并从供给管理的层面,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其二,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还在于需求侧,利用消费、投资、出口这“三架马车”促进经济增长还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中国未来可能会面临经济风险,我们要准备好合理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总需求,保证中国在短期内的经济利益;其三,目前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极为明智的,但我们要警惕改革“穿上新自由主义的外衣”。

面对以上经济学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同认识,本文利用宏观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和推进途径进行了分析。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

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供给侧”,一个是“结构性”。“供给侧”指的是我们改革的入手点在供给端,即强调从产品的供给层面入手来调节经济。“结构性”指的是我们改革的目标是解决我国现有的结构性问题,优化产业结构。

由此,很明显,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从供给端调节经济结构,通过优化现有的资源配置,解决我国现有的结构性问题。从根本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现有结构性问题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不妨直接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利用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总需求来重新认识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中,最常见的模型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它往往是在解释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时使用,但本文认为,利用这个最常见的模型,就可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处的地位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利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本文认为,对经济的调节往往分为以下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利用需求管理调节经济。在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小于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时,说明经济体内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还存在过剩。这时,通过需求管理的方式,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可以扩大产量,使产量不断的趋近于自然产量。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调节经济的方式。我国的需求管理,往往是通过消费、投资、出口这“三架马车”来实现的。

第二个环节,利用短期供给管理调节经济。在由于短期总供给缩减,导致出现滞胀的情况时,通过减税、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扩大短期总供给,将经济从滞胀中拉回正常水平。美国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现象便是如此。

第三个环节,利用长期供给管理调节经济。当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已经达到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时,说明经济体内的资源已经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存在过剩的资源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促进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调节长期的总供给,也就是说,扩大现有经济体的潜在自然产量。至于如何扩大现有经济体的潜在自然产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加经济体所具有的资源量;一种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第四个环节,对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当经济中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时,由于经济体内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所以可能会出现虽然资源已经全部被利用,而不存在过剩,但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并没有达到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本文认为,在现实经济的调节过程中,由于经济现状的复杂性,这四个环节往往是并行的,也就是根据现有的经济状况同时对这四个环节进行调节,而不是单纯的选择一个环节进行调节或者几个环节以一定顺序进行调节。但也必须指出,这四个环节在逻辑上是存在一定的序列关系的。

这4个环节的序列关系表现在: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第四个环节)――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

一开始,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小于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说明经济体内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可以通过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促进资源的利用,来使产量不断逼近潜在自然产量。

此后,产量达到潜在自然产量,这说明经济体内的资源已经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存在过剩的资源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三个环节,扩大现有经济体的潜在自然产量,使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再次小于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从而经济体重新可以通过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来调节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虽然资源已经全部被利用,但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并没有达到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的现象。这是由于经济体内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第四个环节对其进行调节,优化资源的配置。

五、利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看我国的经济问题

利用上述我们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经济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兼顾这四个环节的同时,是将重点放在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上的。

一方面,我国存在结构性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内部的“供需错配”上。因此,需要优化现有的资源配置,将更多的资源从效率低的企业中释放出来交给效率高的企业,即需要在第四个环节上进行调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过剩现象将不复存在,原有的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促进增长,已经无法作为主要手段用于在第三个环节上进行的调节。即促进潜在自然产量提高,已经无法将增加资源量作为主要手段,而需要在技术进步上做文章。于是,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完成的是两方面的任务:优化资源的配置、促进技术的进步。

由此,我们可以指出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里根时期的“里根经济学”是有差异的。里根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着手的是第二个环节的调节,目标是缓解当时的滞胀问题。而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着手的是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的调节,目标是解决现有的结构性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六、结论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兼顾这四个环节的同时,将重点放在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上的。对此,我们认为,我国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兼顾这四个环节,不能因为改革的重点在于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就忽视第一环节和第二个环节在经济调节中的重要性。

第二,在第四个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中,由于市场是通过竞争,以优胜劣汰的方式在配置资源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失业问题等社会问题,政府不能任凭这些问题的出现,而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第三,促进技术的进步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注重对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并通过政策优惠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

参考文献:

[1]张弛.读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导刊,2016年2月.

[2]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3]赵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两点论”.成都日报,2016年4月13日.

[4]张云.从供给与结构两个角度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3月.

[5]王元地等.“供给侧改革”解读及其政策影响下的企业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个性化自我总结篇4

关键词:班级管理 开放 自主 个性

一、开放的班级观

关于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大多数人采用了美国工程师戴明提出的PD―CA循环学说,称之为“戴明环”。他认为,管理过程是一种不断循环往复、呈周期性向前发展的过程,在第一个周期中,它又是由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环节构成的。下面,谈谈班级管理过程中对总结这一环节的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班级管理工作总结不是例行公事,而是为了找出经验和教训,研制出今后改进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因此在总结过程中,必须广泛调查,认真思考,反复研究。

2.总结要以计划为依据,以检查为基础

总结是针对计划的内容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确保管理过程的顺序性、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总结也要基于检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数据材料和典型的人与事,确保总结工作的客观公正。

3.总结应具有教育性和激励性

总结的目的不是奖惩,而是促使人们反省自己的行为,增强搞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总结也应发挥出激励人们向更高目标前进的作用。

4.总结应有理论性

总结不是管理过程的终结,而是向更高管理水平的迈进。这就要求我们把经验和教训提高到理论高度来分析,探索班级管理的规律性,这样就发挥了总结对全程班级管理工作,特别是下一个周期的班级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自主的管理观

班级管理分班主任直接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两种形式,这两种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二者不能偏废,应当有机结合。以前,班级管理特别是中小学的班级管理非常强调班主任的直接管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的自主能力得不到培养,而自主能力恰恰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极其可贵的素质之一。因此,目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改革的趋势之一就是“放权”,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之一,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领导、班主任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从理性上认识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学生自我管理的范围和程度应随年级的提升而逐步扩大和增强。

第三,学生的自我管理必须在班主任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

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是实施班级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成功的措施。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初,选一批品学兼优,在学生中威信较高的学生干部,建立一套以他们为中心的班干部管理制度。然后,以他们为骨干具体组织班级的各项达标和管理活动,班主任监督、协调和帮助他们完成各项任务。待班级稳定和干部成熟后,就放手进行干部轮换,这样就使更多的学生在班干部这个岗位上得到自我管理的锻炼。还有一个与此类似的做法,是让班里每个学生都有“职务”,都不是“普通群众”,既然在班上是有“职务”的人,那么就有一种无形的自我约束力在起作用,从而培养了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当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达到相当水平时,班级管理就更加接近管理的最高境界――“不管”了。

三、个性的发展观

班主任在管理方式上,要遵循个性原则,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因为人的因素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在当今时代如何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已被提高到崇高的地位。班主任要发挥教育的主要功能也是促进个体社会化,把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能适应社会专业化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人。增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也是对人的选择权的尊重。

个性化自我总结篇5

关键词:历史主体;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总体性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85-02

历史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推动历史车轮的主体无疑是人。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已经指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阐发了这一观点并进行了延伸,他认为阶级才是主体,真正的历史主体是由无数一无所有但却充满新生力量的人组成的无产阶级。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重视历史主体的深刻内涵,继续凝聚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历史有内在的发展规律,但人始终是发展的主体,如何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推动历史前进而不是使其倒退,卢卡奇在其总体性视域下进行的探讨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作为历史主体的无产阶级的历史内涵

(一)无产阶级是历史总体的推动者

“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的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1]213卢卡奇引用马克思《导言》的原话来展开自己的观点,认为无产阶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担当着特殊的历史角色。无产阶级是推进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主体,它的基本立场就是旧的社会制度,构建起富有生命力的世界秩序。作为历史主体的无产阶级发挥着异于资产阶级的作用,这实际上是新式的主体―客体的同一。具体说来,主体是无产阶级自身,客体是旧有的世界制度;新式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实现了的历史主体,新式的客体是彻底旧世界后建立起的新世界。无产阶级旧的世界秩序的时候,也同样暴露出了自己存在的本质,即旧有的世界秩序、宣告新世界的来临。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作为主体的自身实现与旧世界作为客体的彻底是同一的。事实上,无产阶级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客观发展的目标,因为它是历史的总体发展的真正主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新生力量。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无产阶级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它必须不断地与资产阶级及其私有制度进行不断的斗争,以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并在这种阶级意识的基础上完成对社会本质的客观理解,对历史达到总体性的把握。卢卡奇指出无产阶级意识必须得到重视,因为如果没有无产阶级这种正确的自我认识的参与,任何高远的目标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或者只是保持着那种为人们所期待的可能性却难以真正实现。

(二)作为历史主体考察客观现实

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产物,不可避免带有资产阶级的一些毁灭性的残余,这表现为生活中各方面的“物化”。即便如此,无产阶级是社会历史的代表,它只有无条件地坚持客观现实性,才能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对社会和历史的正确认识。“具体地说: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就其直接性而言,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同样的’。”[2]233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对任何人来说其直接性都是一样的。我们本可以从的直接现实性,达到真正的客观现实性。但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于经济地位和立场的不同,采用的特殊中介范畴必不相同,因而得出的客观现实性也不相同,对其认识也就各不相同。就资产阶级而言,其思想的根本问题是“自在之物”的问题,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问题,因为它没有采取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立场所具有的制约性,尤其是没有看到社会存在对它的制约。这样,资产阶级产生了两个极端:一是认为从直接性到客观现实性,不过是一种主观的认识和评价,卢卡奇指出这实际上是把客观现实性冠以自在之物的特征;二是通过把这种评价看作是主观的判断,并声称自己并没有触及事实的本质,以表明自己其实是在一步步地逼近真正的事实,卢卡奇认为这又是一种掩人耳目的说辞。无产阶级的立场与资产阶级的立场无疑是正相对立的,其作为社会历史总体的代表,只有克服资产阶级的劣根性,才能把握到真正的历史总体,成为推进历史发展的新生力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成为历史主体的条件

(一)社会存在的差别决定无产阶级具有破坏力量

卢卡奇已经指出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主体,不仅推动着历史总体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分析和把握客观现实,形成科学的理论指导,实现对历史的总体把握。“这就是说,资产阶级在理论上必然囿于直接性之中,而资产阶级相反能超越这种直接性……主要反映了这两个阶级的社会存在的区别。”[2]251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由于社会存在的差别,在思想上发生了重大的决裂。第一,对资产阶级来说,历史主体和客体始终存在两种形式:在意识方面,作为认识主体的个人,对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把握能力是有限的,只能产生片面的理解;在现实方面,个体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却能够超出个体意识的限制,从而达到虚假主体所不能达到的自觉意识。我们可以看出,卢卡奇对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分析,实际已经揭露出资产阶级的二律背反,而这种二律背反体现出了历史主体与客体的辩证运动。但是,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仍然是一种外在的、静止的、凝滞的关系,其辩证法是一种不自觉的、僵化的方法。第二,对无产阶级来说,它的社会存在不像资产阶级那样始终存在双重形态的历史主体和客体,而是主客体的统一,但起初它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历史的真正主体。在较长时间里,无产阶级眼里的工人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都是客体,即便它会发生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变化,并不是质的变化。这样,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在工人身上得到了更为直接的说明,不仅“物”被“人化”,“人”也被“物化”了,在这种相互转换的过程中,资产阶级积聚了一种针对物化结构的破坏力量。

(二)阶级意识的决裂促使无产阶级拥有新生力量

资产阶级的社会存在决定着它从直接性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和历史,这不过是一种假积极、真旁观的意识和态度;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由商品包装的光怪陆离当中,不过是一种区别于农奴(限制于土地)的无限制的奴隶,是生活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的乞丐。无产阶级必须揭露资产阶级的意识和方法论的局限,从资产阶级的这种直接性当中解脱出来,从而掌握真正的历史力量,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一方面,“只有当工人意识到它自己是商品时,它才能意识到它的社会存在。”[2]257这是因为资产阶级单纯从直接性、从量变来理解当前的生活,无法解决如何从盲目达到自觉地认识社会存在,即如何从纯粹直接性发展到可认识的客观实在性这个难题。无产阶级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意识到自己本来是主体―客体的同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被迫分裂,被客体化为商品。另一方面,社会性的劳动能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只有通过这种劳动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总体的推进。无产阶级的社会存在是间接的,但是它的意识却是直接的,即存在是“属人”的,意识却是“属物”的,二者是辩证的关系。资产阶级眼里看到的都是物,但是无产阶级基于商品的自我认识,不仅看到了工人作为“本质的人”,还看到了工人作为“现在的物”。工人起初仅仅把自己放在客体的高度,没有放在主体的高度,所以它的意识只能是商品的自我意识。一旦工人认识到自己是个社会的人,不只是自然的人,商品拜物教的制度就解体了。所以,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成为历史主体的另一个关键条件就是达到阶级意识,从而与资产阶级发生彻底决裂,获取一种变革社会制度的新生力量。

三、如何促进无产阶级向历史主体实现真正嬗变

无产阶级在社会存在和阶级意识上与资产阶级发生决裂,获得针对资本主义物化结构的破坏力量和变革社会制度的新生力量,体现了“它有能力把整个社会看作是具体的、历史的总体;有能力把物化形式把握为人与人之间的过程;有能力积极地意识到发展的内在意义,并将其付诸实践。”[2]294这为促进无产阶级向历史主体实现真正嬗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一)唤醒无产阶级意识,理解嬗变真谛

无产阶级向历史主体实现什么样的嬗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嬗变?卢卡奇告诉我们,要理解嬗变的真谛,必须先唤醒无产阶级意识,因为只有在无产阶级意识中,隐藏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背后的非理性成分才会暴露出来。“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破坏性结构,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都必然遭遇这种直接现实性。在物化结构里,资产阶级看到的不是人,只是物,它无法深刻认识到是人与人的关系支撑了整个历史总体。资产阶级的直接性认识落后于客观的发展,仍囿于商品拜物教的泥潭之中,结果人的关系的产物变成一种僵硬的、不可摧毁的、永恒的东西。无产阶级必须克服资产阶级的这种矛盾性,“不断地、一再地努力通过与具体表现出的全部发展矛盾具体联系起来,通过认识到这些矛盾对于全部发展所具有的固有意义,从实践上打破存在的物化结构。”[2]295当无产阶级能够规划出促进社会与历史发展的具体步骤时,才真正达到阶级意识。达到了这种高度的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才能真正与资产阶级决裂。只有与资产阶级决裂,才能深刻理解向历史主体进行嬗变的真谛,即实现历史的主体―客体统一。那么,无产阶级在向历史主体嬗变之前,必须有进行这一历史变革的方向性指导,这首先体现在意识层面的觉醒。无产阶级作为统一了主体―客体的历史主体,不仅要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阶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也要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体,这样才能真正发现人的本质;还要看清当代世界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物化结构的客观性,以批判的态度揭露出社会发展衍生的各种矛盾,联系这些矛盾考察其对社会和历史的意义,才能真正接近现实,把握到历史总体,实现真正的角色嬗变,推进社会与历史的进一步发展。

(二)把握辩证法总体性,获取嬗变方法

无产阶级作为历史总体的主体―客体的同一,也是理论―实践的统一,这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卢卡奇认为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体并不是个人,而是阶级。无产阶级要理解向历史主体实现嬗变的真谛,必须唤醒自身的阶级意识,这就要求它把自己从个体的立场上升到阶级的立场,这样才能达到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意识的统一。无产阶级要担当好自己的历史角色,掌握向历史主体实现真正嬗变的方法,维护自身历史主体地位,就必须把自己作为主体―客体的总体来认识,必须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把历史当作一个总体来理解。但是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主体与历史总体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历史总体的全部内容都能被无产阶级纳入它的阶级意识当中,“重要的是要以总体为目标,也就是行动要实现自己在作为总体的过程中,我们在上面已经描述过的作用。”[2]296无产阶级作为历史总体的推动者,要向历史主体实现真正的嬗变,在把握历史发展的形势、体察社会的各事各物时,必须根据它们在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辩证法来把握其本质。卢卡奇还指出,社会事实原本就属于总体的范围,我们只有把它放在总体性的视域里进行考察,才能真实反映出它的本来面目和内在本质。也就是说,社会事实只有在总体中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现实,但是人们往往难以透视这一点。实际上,随着历史总体的不断发展,许多个别的因素已经被结合到整体当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个转变是在辩证法的总体性中得以实现的。按照卢卡奇的思路,历史总体和社会发展的真正主体不仅仅是个体,更明确的主体应该是阶级,在当代则发展为无产阶级,那么个体转向阶级并形成无产阶级的力量,也需要在辩证法的总体性当中得以实现。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把握了辩证法的总体性,也就掌握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能够从资产阶级的“量变”中挣脱出来,产生真正的“质变”,真正嬗变成历史主体。

(三)结合理论与实践,保证嬗变实现

如果无产阶级唤醒了自己的阶级意识并且把握了辩证法的总体性,就是在意识和方法上掌握向历史主体实现真正嬗变的武器,那么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发挥这一武器的作用?“归根到底,这个问题就是‘最终目标’和‘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也就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2]393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就是战胜资产阶级成为历史总体和社会发展的真正主体,这决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一是变革社会制度,不断克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桎梏,拆解资产阶级社会制造的物化结构;二是改善社会关系,取消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僵化的、不人道的直接性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社会交往关系。这一“运动”就是指把变革社会制度和改善社会关系付诸行动,把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形式进行现实的完成。虽然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能给无产阶级进行社会改造提供条件,但是社会改造这种无产阶级自身的行动是自由且不孤立、不僵化的,它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改变现实。卢卡奇已经告诉我们判断社会各事各物以及历史总体的发展趋势,必须在总体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法进行评价和把握,因为历史和社会的种种矛盾始终处于一种辩证运动的关系当中。那么,我们在判断一个行动是否可行或一种实践方式是否正确的时候,也必须将它纳入总体性的视域进行考察,判断它在总体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这需要兼顾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必须依靠无产阶级意识将行动步骤或实践方式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形成最终目标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必须将最终目标实现于历史总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并在已形成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推进运动的开展。总之,无产阶级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向历史主体的嬗变,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总体的发展。

四、结语

卢卡奇总体性视域下对历史主体嬗变的探讨,对当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我国正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为保证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不断地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以指导社会新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上,全球化与我国社会全面转型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价值碰撞和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革才能彻底消除私有制残余和各种资本主义物化结构,才能实现人民群众向历史主体完全嬗变,不断推进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个性化自我总结篇6

一、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及其内容

年终总结(含综合性总结)或专题总结,其标题通常采用两种写法,一种是发文单位名称+时间+文种,如《铜仁地区烟草专卖局2004年工作总结》;另一种是采用新闻标题的形式,如松桃县大兴访送部的卷烟零售户诚信等级管理专题总结:《客户争等级,诚信稳销量》。正文一般分为如下三部分表述:

1、情况回顾

这是总结的开头部分,叫前言或小引,用来交代总结的缘由,或对总结的内容、范围、目的作限定,对所做的工作或过程作扼要的概述、评估。这部分文字篇幅不宜过长,只作概括说明,不展开分析、评议。

2、经验体会

这部分是总结的主体,在第一部分概述情况之后展开分述。有的用小标题分别阐明成绩与问题、做法与体会或者成绩与缺点。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让人抓住要领。专题性的总结,也可以提炼出几条经验,以起到醒目、明了。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合力,共同说明基本经验。

3、今后打算

这是总结的结尾部分。它是在上一部分总结出经验教训之后,根据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今后的设法、打算,成为新一年制订计划的依据。内容包括应如何发扬成绩,克服存在问题及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以展望未来,得出新的奋斗目标。

[编辑本段]五、工作总结文字表述的要求

1、要善于抓重点

总结涉及本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不能不分主次、轻重、面面俱到,而必须抓住重点。什么是重点?是指工作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或发现的主要问题,或探索出来的客观规律。不要分散笔墨,兼收并蓄。现在有些总结越写越长,固然有的是执笔人怕挂一漏万,但出有的是领导同志怕自己所抓的工作没写上几笔就没有成绩等等,造成总结内容庞杂,中心不突出。

2、要写得有特色

特色,是区别他事物的属性。单位不同,成绩各异。同一个单位今年的总结与往年也应该不同。现在一些总结读后总觉有雷同感。有些单位的总结几年一贯制,内容差不多,只是换了某些数字。这样的总结,缺少实用价值。陈云同志在50年代就强调:总结经验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自己一套不同于别人的方法,经验体会也各有不同。写总结时,在充分占有材料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比较,找了重点,不要停留在一般化上。

3、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

总结中的经验体会是从实际工作中,也就是从大量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体会一旦形成,又要选择必要的材料予以说明,经验体会才能“立”起来,具有实用价值。这就是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但常见一些经验总结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如同毛泽东同志批评的那样,“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就不好。

4、语言要准确、简明

总结的文字要做到判断明确,就必须用词准确,用例确凿,评断不含糊。简明则是要求在阐述观点时,做到概括与具体相结合,要言不烦,切忌笼统、累赘,做到文字朴实,简洁明了。

六、撰写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总结中,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好大喜功,搞浮夸,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另一种是将总结写成了“检讨书”,把工作说成一无是处。这两种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的特点之一“回顾的理论性”,正是反映在如实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工作上,对成绩,不要夸大;对问题,不要轻描淡写。

(二)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谈存在问题,都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

[编辑本段]六、范文

范文一

在XXXX工作一年时间了,在这一年里,在领导的指导、关心培养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密切配合下,我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较为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工作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执行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系统地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要契机,加强对马列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现代经济、科技、法律、办公自动化等与工作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都有了新的提高。

二、工作方面

本着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努力学习各项业务知识,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2、做好中长期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

3、积极申报国家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

4、做好年度管理计划工作。

三、学习生活方面

在工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一是向书本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广泛汲取各种“营养”;二是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主动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学习他们任劳任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三是向实践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自己,防止和克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倾向。

作为一名机关工作者,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和人格品质的锻炼,增强奉献意识,把清正廉洁作为人格修养的重点。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生活中勤俭节朴,宽以待人;工作中严以律己,忠于职守,防微杜渐。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一年来,我在组织、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政治理论基础还不扎实,业务知识不够全面,工作方式不够成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戒骄戒躁,坚定政治信念,加强理论学习,积累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成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请组织和同志们考验。

范文二

2008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文:晓旗

各位同事,大家好!<IMG style="WIDTH: 165px; HEIGHT: 136px" height=128 src="t12.baidu.com/it/u=3268547406,830750153&fm=0&gp=30.jpg" width=340 name=pn17>

今天,我们在团结奋进、紧罗密彭的热烈气氛中为上半年度总体工作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这半年怡逢一年一度的风扇旺季,也许大家都在忙于旺季的投入,而忘记了时间的原因,总感觉仅是弹指一瞬间,08年整整过去了一半。总体来讲,这半年,我们百利丰人,是忙碌的同时又是充实的,是团结拼搏的又是成果丰硕的。我们会感受到农民丰收的喜乐,品一品滋味,忙点累点,也是香甜的。

回顾这半年度工作,我依然是在困难与学习中成长而来,学习指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困难是指随公司经济业务的拓展而财务核算工作量的加大,例如商场数量的增加(市场较上一年度增加十余个)加之风扇旺季使得日常工作超出饱和度。不过不管如何,一路上还是蹒跚走过来了。记得年初针对我所涉及的财务工作为自己定下的计划一是细化工作,二是不断进取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下面,请允许我围绕这一年之计向大家做段简要的工作总结。

一、 细化工作:

工作的细化是我过去乃至未来永久不变的追求与方向。我总认为,为事者,求细求真为之首,只有端正自己的思想才会被现实世界所认同。

1. 细化工作先从个人工作范围扩充谈起

百利丰是一个有目标、有思想、的进取性团队。那么要保持前进的步伐,首先要考验团队协作力。当然,各司其职,我们做的都很好。要谈协作力,也许很难轻松做到。其实很多岗位职工作范围不是一个固定值,应该是随经济业务的开展而变化着的。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工作态度,很多时候也能完成基本的协作,维持现状也许足已,追求更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意思的协作是真心真意投入到我们共同的事业中来,做一些表面上看来并不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事,比如帮助新同仁完成一项新课题,协助一位与你工作性质完全不同的同事做一件他较困惑的事。相互渗透,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协作,看似份外,实为份内,仔细一想,是有道理的。这些事情和自己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同事的困惑追溯根本,因自己昨日的一点小疏忽而起。或者,没有今日的份外协作,也许自己明天的本职工作就不能更顺利或者更完美的开展。

我曾反思过这样一个问题狗不应该去拿老鼠吗?寓言里说,曾有一人亲眼见过狗认真的抓来一只老鼠,拿来与猫分享。它们同为一个园林,虽工作性质完全不同,但却共有一个忠诚的态度,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这个园林明天会更好。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狗就应该去拿老鼠。” 关于工作范围,我就是这样想的,这是我的长期方向,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也需要长期的改进与提升。每逢参加庞大的促销队武例会时,我就会主动通告大家,只要遇到库存有变动的业务,就可以与我及时沟通,在特殊状况下,如果需要我来帮忙或协助,也包括要货,及其他我权力与能力范围之内的事,请拨打6205,我愿为大家服务!在此还是肯求大家,多多配合,多多支持!

2. 细化工作还要谈到狭义上的岗位职责

我本人即为财务部一名员工,并非管理千军万马,只求管出一本账实相符的好账,我想成本会计这一块也需要细中加细。像是绘画,仅是粗枝大叶简单勾勒出来的作品,也许连自己也不会喜欢。如果我们投高价配置的财务系统,最终如果不能提供一个可靠数据给公司,那就失去了意义,针对这一点,我想首先要健全商品收支管理制度,二是引导货物出入仓真正走向现代化管理。

在做旺季功坚战的紧张时刻,从数据中分析,我发现这样一个突出问题-------也许是有时出于不知情或是没办法,没时间的考虑而做出无手续性交接。我们都是百利丰的主人,在货物收出发生的当时,可否反思以下两种被喻为颗粒归仓的方案,A种方案,现有一堆不知名,记不清具体数量及详细名称的货物,由不确地点,已捆好,平移至你处。算是颗粒归仓。B种方案,今有具体时间,具体经手人确认签字并与实物相符的单据连同货物一并交于专项负责人处,请负责人确认签字。也算是颗粒归仓。

我们常会看到小孩子间相互拉勾的情形,这并非在教师与家长的督促下,自发的一种交接,表面上是情感交接,但在童年来说,这比签字还重要,还有力度。看来连孩子尚且能做到拒绝情感交接。再比如,我们在自己小家庭里,借给他人财或物时,很少会这样去说:“我现在借给你几张人民币,但具体多少我不知道,反正你到时候你还我就行,具体还几张你看着办吧,无所谓。”这样看来,显然选择B方案会是事半功倍的事。A方案日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深的,可能要经过大规模审查,核实,即劳民伤财,又加大工作难度,降低工作效率,近尔影响经济开发运行速度的恶性循环,还很有可能为公司造成严惩的经济损失。在当前,单凭觉悟的提升也并不会解决问题,而细化管理工作,不断健全管理规定,从而运用科学管理方案,去引导全方面工作走向正轨,是一切管理问题之首。

总之,工作的细到程度是无止境的,是每个人无休止的追求。而这一点做为财务工作者更为重审核的细致程度,管理的细致程度,无尽无休。还是那句话,财务管理绝对可以代表公司的形象,我们对此者有责任去为之做些什么。

二、 不断进取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以全面提升自己。

数据分析是财务工作从单一记账工作而分支出的一项学问,是继财务监督与管理之前的初级升华,也是合格财务工作者的基本前提。数据分析能力是我的欠缺项目,这一点我很有紧迫感。我常常拿来管理会计学上的案例来分析自己工作上的实例,或多或少对我的工作有些提示吧。但研究并不透彻。所以说实话,这一计划我完成的不好,客观理由是旺季分身无术,无睱故及,本质是,自己努力不够。

我提出自我批评。我喜欢来自于自己的指责,从而多从自身找差距,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百利丰这进取性的团队。

时间的关系,在此仅谈这些。最终还是一句谢谢,一句肯求。

谢谢大家的是过去的默契,肯求大家的是,请继续做我的朋友,帮助我,支持我,也在多多赐教的同时理解我的不足,我们携手同行!

总结完毕,谢谢大家。

财务部员工:晓旗(原创百利丰)

2008.7.27日晚

范文三

仓库年终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弹指之间,2008年已接近尾声,透视即将过去一年,工作的风风雨雨时时在眼前隐现,但我们却必须面对现实,不仅仅要能做的到,工作时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还要能在回过头的时候,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检查核对,对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从怎样节约时间,如何提高效率,尽量使工作程序化、系统化、条理化、流水化!从而在百尺杆头,

更进一步,达到新层次,进入新境界,开创新篇章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必将有利于自己的前行。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现将我们仓库部门的工作也做个年终盘点:

1 我们正生活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已渗透到生活中的诸多细节,每个人既是享受服务的“客户”,又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个体。客户享受服务的经历多了,对我们的客户服务质量自然会有更高的期待,这就给我们的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因如此,我们的工作也应该更完善以客户服务为中心,来为客户提供更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实实在在做人做事,是我们秉承的理念,尽我们的全力去满足每一位顾客的要求,给我们一个机会还您一份满意!“质量是生存”我们会一如既往,无微不至地做的更多更好。

2 能严格执行公司仓库保管制度,防止收发产品差错出现。入库及时登帐,手续检验不合要求不准入库;出库时手续不全不发货,特殊情况须经有关领导签批。做到以公司利益为重,爱护公司财产,不监守自盗。

3 合理安排产品在仓库内的存放次序,按产品种类、规格、等级分区堆码,不得混和乱堆,保持库区的整洁。 能真确掌握产品的进,出,存的工作流程,,同时也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

4 积极配合财务部和业务部,对库存呆滞物品的积压进行整改,避免了原材物料的浪费。负责定期对仓库产品盘点清仓,做到帐、物、卡三者相符。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做好仓库库存的盘点、盘亏的处理及调帐工作,保证库存报表的上交时间和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每天的工作中都有很多问题发生,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去解决,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总之,08年所做的工作,离不开各位领导的悉心关怀和指导及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挥手昨天的时刻,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对过去取得的成绩,将不骄不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对过去的不足,将不懈的努力争取做到最好,我们将会用行动来证明我们的努力,我们更加清楚获取不是靠辉煌的方式,而是靠不断的努力。为了公司发展得更加壮大,并跻身于国内先进企业行列,让我们携手合作,创造出辉煌的明天!2008年,是全新的一年,也是自我挑战的一年,我们将努力改正过去一年工作中的不足,把新一年的工作做的更好,为公司的发展前景尽一份力。

[编辑本段]工作总结的写法及注意的问题

工作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总结的标题大体上有两类构成形式:一类是公文式标题;一类是非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如《××村2008年度工作总结》、《××镇2008年党建工作总结》,有的只写《工作总结》等。非公文式标题则比较灵活,有的为双行标题,如《增强体质,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有的为单行标题,如《推动人才交流,培植人才资源》等。

(二)正文。总结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1、前言。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例如:“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干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能否选配好支部“一把手”,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在工作中,我们积极围绕支部班子建设这个重点,紧紧抓住配好支部书记这个关键,着力走好“选人”、“育人”、“用人”这三步棋,努力把工作引向深入。

2、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重,全面性总结其主体包括两个层次,即成绩和经验,存在

的问题和教训。对于一般的工作总结,重点放在成绩和经验上。

总结正文的结构,主要采用逻辑结构形式。全面性总结根据过去一段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或者经验和教训的内在联系去组织材料。专题性总结以经验为轴心去组织材料。

3、结尾。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改进意见。例如:通过上述工作,促使支部书记和班子整体作用的发挥。不少村支部书记提出“任职一届、致富一方 ”,也出现了一批“舍小家,顾大家”的支部书记先进典型。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标题中已有署名,这里可不再写。

五、撰写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总结中,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好大喜功,搞浮夸,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另一种是将总结写成了“检讨书”,把工作说成一无是处。这两种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要在如实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工作上,对成绩,不要夸大;对问题,不要轻描淡写。

个性化自我总结篇7

在市委教育办的领导和市委巡视督查组的具体指导下,**市科技局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严格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进度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第二阶段工作总结和第三阶段工作计划呈上,能否转段,请予审批。

附件:

一、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二、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三阶段工作计划

附件一:

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市科技局机关自3月15日开始转入“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先后完成召开第二阶段动员会,开展警示教育,制定本单位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广泛征求和梳理、反馈群众意见,党员个人对照总结,民主评议、党内测评、群众测评、组织审定党员格次等项工作。我局机关参加教育活动的支部七个,党员总数66人,在教育活动期间,二位退休后定居外地的党员转走组织关系,实际参加测评党员64人,经党委审批确定优秀党员8人,合格党员56人。主要做法:

一、继续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3月16日,市科技局机关党委召开第二阶段动员会,党委书记徐建成和巡视组组长**同志分别作动员,讲清第二阶段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须把握的关键环节及达到的基本要求,对第二阶段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会后,各党支部又以支部为单位进行了再动员。通过层层宣传发动、组织讨论,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既是对前阶段学习培训工作效果的检验,又是解决突出问题,搞好整改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阶段;同时明确了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和目标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精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必读篇目中的有关内容,学习了、邓小平、、等同志有关党员先进性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掌握了思想武器。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二是明确《》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明确机关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从而为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认真研究讨论,制定具体要求

我局各支部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市直机关党员先进性标准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经认真研究、反复讨论,提出了本单位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细化,可操作性强。在各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基础上,针对科技部门的职能特点,局党委进一步梳理提出《**市科技局机关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共六条,使科技系统的党员明确了保持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和努力方向。这六条要求是:

1、模范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全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解放科技生产力,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推动全市科技进步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增强科技主动服务经济的意识,在加强科技管理、促进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培植科技产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大力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市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维护科技人员合法权益,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4、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掌握国内外科技动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全市工作大局,强化科技服务,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提供科技论证和智力支持,当好参谋和助手。

5、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实施科技发展规划,贯彻落实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优惠政策,在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6、带头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自觉弘扬科学精神。勤奋工作、无私奉献,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和各项任务,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三、坚持开门教育,广泛征求意见

在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我局各支部把广泛征求意见作为增进同群众感情,加强与群众联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一次极好机会,努力创造群众畅所欲言的气氛,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采取四种方式搞开门教育:一是深入基层主动征求意见。市科技局局长徐建成,副局长王继跃、欧阳圣分头深入10个县(市、区)和20多家企业,倾听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市科协主席罗豫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提出改进科协工作的思路和意见。二是发放征求意见表。各支部按基层单位、服务对象、本单位党员、离退休老同志、非党干部五个层次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群众对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意见。据统计,自教育活动以来,我局各支部共征求到各种意见建议85条,其中:对单位的意见建议39条,对党员个人的意见建议46条。三是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市科技局召开派人士座谈会,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非党干部座谈会;市科协召开市直部份协会秘书长、县(区)科协主席及老同志座谈会;各支部都采取面对面或背靠背的形式听取意见,进一步扩大党员和群众对这场教育活动的参与权。四是开展谈心活动。各支部结合反馈群众意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并做到突出一个“真”字。即讲真话,动真情,亮真心。巡视组同志深入各个支部,找单位主要领导谈心;各单位的主要领导、机关党委委员和各支部负责人分别找党员干部和群众谈心,党员之间也开展了交心活动。通过开门教育,广泛征求意见,党员干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群众的意见进行认真的分析、反思,找准并抓住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党员的个人对照总结奠定了基础,增强了针对性。

个性化自我总结篇8

关键词:分形理论;商业银行;管理策略

一、引言

我国银行业已于2006年年底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即履行加入WTO的开放承诺,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至此中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快速抢占国内市场、与国内金融机构直接竞争,国内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可预测,导致各家银行不得不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何提高银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提高战略管理和决策管理的成效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分形理论以非规则和非线性物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和揭示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所隐藏的规律性、层次性和标度不变性,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新学科,是探索复杂对象的一种新方法。分形理论自诞生以来先后应用于数学、物理学、地质学等学科,后又渗透到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近年来开始延伸至历史、文艺、语言、社会结构、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成为非线性科学的重要前沿分支,并正处于迅猛发展中。

本文结合分形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分形特性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银行业实行分形管理应采取的措施,以期获得在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环境变化的管理策略。

二、分形的概念及其特点

1973年,美籍法国数学家曼德尔勃罗特(Mandelbrot)首次提出了分形(Fracta1)一词,其原意具有不规则、支离破碎等意义。曼德尔勃罗特分别从数学和更通俗的角度为分形进行了定义:

1.若集合A满足Dim(A)>dim(A),则称之为分形集。其中,Dim(A)为集合A的Hausdoff维数(或分维数),dim(A)为其拓扑维数。

2.部分与整体以某种形式相似的形,称为分形。然而经过理论和应用的检验,人们发现这两个定义很难包括分形如此丰富的内容。因此至今为止也没有一个对分形全面的、确切的定义。本文中我们使用英国数学家Falcomer按照生物学给出“生命”定义的类似方法对分形所进行的特征描述,将分形看成是具有以下所列性质的集合F:(1)F具有精细结构,即在任意小的范围内包含整体;(2)F是不规则的,以至于不能用传统的几何语言来描述;(3)F通常具有某种自相似性,或许是近似的或许是统计学意义的;(4)F在某种方式下定义的“分维数”通常大于F的拓扑维数;(5)F的定义常常是非常简单的,或许还是递归的。受分形理论的启发,德国学者瓦内克(Warnecke)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分形企业管理。分形企业的每个组成部分(分形元)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同时又能正确处理它们在整个企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每个组成部分都有自我优化、自我设计、自我创造和自我组织的自由,但都受到整个企业任务这大环境的制约。这种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显著提高,能及时调整其结构以应付外部变化,这对处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显然是十分有利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下面我们结合商业银行谈谈分形企业的特点:

1.自相似性。自相似性是分形最重要的特性,即系统局部与整体之间在空间或时间尺度上具有相似性,局部含有整体的信息,整体与局部之间的信息是“同构”的。对分形企业而言,这种自相似性包括组织结构的相似、目标的相似等方面,甚至每个职工的理想、思维及行为方式都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把分形企业看作是由若干个小“分形企业”构成的。不难看出,相似性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同一层次上分形元之间的简单相似关系,如分行与分行、支行与支行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自相似性,指不同层次上分形元之间的嵌套关系,如总行与分行、分行与支行之间的关系。

当然,自相似性不是绝对的,这种相似性是允许有误差存在的。这就意味着,对于某一个问题来说,对于同一家商业银行下属的不同分支机构可能会有多种解决办法,这时各分支行就应从当地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每个分形单元(分支行)都将自身当作整个企业(总行)来看待:完整地实现既定的业绩与利润,尽可能独立地完成任务,全面考量质量、数量、资源投入的节约、可靠性及进度等内容。如果分形单元不能独立地完成有关的工作任务,就需要寻求外部支持,就是从其他分形单元得到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分形企业的所有辅的设施和手段对于全体分形单元而言都是共享的,尤其是对共有的而非垄断的信息就更是如此。除结构的自相似形外,自相似性的概念还体现在目标方面,分形企业的目标和其分形单元都保持一致并能正确地对待各自的目标。

2.自组织性。分形单元可自我形成符合有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战略和战术。分形单元中的组织结构能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其生产和经营过程易于突现直接和快捷的改良,优秀的思想和方案易于付诸实施。它在动态过程中认识和形成其目标、内部关系及外部关系,可以改自己,从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在分形单元之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常在现场进行决策和处理,各分形元实行自我规划、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目前各商业银行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纷纷紧缩银根,加强对贷款的审核力度,那么分支行就可以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政策、人口、环境等各项因素,制定出符合总行总体目标的存贷款政策。

3.动态特性。与传统企业相比,分形企业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活力。具备这种活力的企业可以在干变万化的环境中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快速调整已实施的方案。对于商业银行来讲缺乏活力总是与其利润停止或下降、市场份额减少或竞争能力减弱相联系的,正如当前各家银行都大力推广个性化产品,就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进一步抢占市场。因此企业的中心任务就是能持续不断地适应外部环境对它的要求。

三、商业银行的分形特征分析

1.商业银行业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的开放性是分形理论进行研究的-个基本前提,只有开放的系统才具备有物理学的分形特性。在加入WTO、全面开放银行业业务后,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金融交往更加的密切,国与国在经济金融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本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看,开放带来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国内金融业在世界金融业的波动冲击下不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的金融业将更多的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给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将银行系统看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认为它具备了分形特性的基础。

2.商业银行的结构分形。商业银行的结构分形首先表现为结构层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结构层次一般分为4层体系,依次为总行———分行———支行———储蓄所。较高层次机构对较之低一级层次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而在同一家商业银行的体系结构内,各类业务都应汇总统一经营管理,这就要求较低层次机构必须要沿袭较高层次的组织结构、企业制度、战略规划、业务发展和计划财务等企业特征,因而各个层次之间具有结构良好的自相似性。而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相关的政策不一致,对于同一层次的分支行而言,如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和工商银行青海分行,就会受到当地各方面具体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分形结构上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性。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它由若干个部门组成,如信贷部、风险管理部、营业部、稽核部等等。总行对分支行实行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管理,而分支行又具有高度的自治,享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限,涵盖了计划、运营和客户关系管理等职能。这些具有复杂精细结构的职能部门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分形单元,它们在总行的规定下相互协作,具有共同的总体目标,即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同时,每个职能部门又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与外部环境和内部其他部门的交流而进行自我调整,最大限度地完成和优化总体的目标。

3.商业银行的功能分形。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商业银行结构上具有规范的分形特征,层次分明、任务明确、目标统一。那么除了结构分形外,商业银行还具有功能分形。这里的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是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次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总行、分行和支行对分行、支行和储蓄所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而处于分行、支行和储蓄所都必须服从总行、分行和支行的组织目标。

4.商业银行分形元的划分。通过对商业银行结构分形和功能分形的分析,不难看出商业银行应包括两种性质的分形元。对于分支行、储蓄所分形元而言,它在总行的统一领导和整体规划之下,负责某个区域的银行业务,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对于同属于同一分支行或储蓄所的分形元(即行内各职能部门)而言,一方面它们负责某个特定业务,如信贷、投资等,享有较大的决策自;另一方面,它们必须在总行的整体目标约束下实行跨部门的协作,因而其自主决策权又受到一定的限制。

除由商业银行本身特点决定外,分形元的划分还应按照前述的相似性原则划分,应在总体目标、结构体系、战略规划、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体现相似性的特点。

基于上述原则划分的分形元可以保证各自的活动空间具有相似性,这样一旦发生各分形元之间的协调作业可以保证成本最小化,进而使整个银行部门间协调成本最小化,形成竞争优势。例如,对于农村金融体系而言,各商业银行的基层储蓄所就是最小的分形元,可以看作农村金融体系的缩影。

四、商业银行的分形管理策略

根据上述商业银行的分形特征,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进行分形管理的一点策略建议。

1.建立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层次减少有利于信息迅速透明地传递,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损耗和变形,使得高层决策周期缩短,提高决策质量。二是可以推动信息观念在纵向和横向的迅速交换,解决因层级过多而造成的信息堵塞问题,增进部门间知识的交流。三是中间管理层被大量精简,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四是组织内部利益冲突减少,命令统

一、指挥一致,信息流的畅通使企业能灵敏、快捷地对顾客需求做出反应,增强了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五是同时按多重管理目标建立管理和汇报关系,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并不统管所在地的业务经营,仅以地区负责人的身份起协调和后台支持作用,克服了单一管理带来的风险。另外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理论、认识科学等融合,发展出的一种全新的组织概念。现代企业所欠缺的就是系统思考的能力。系统思考能力是一种整体动态的搭配能力,缺乏它而使得许多组织无法有效学习。之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现代组织分工、负责的方式将组织切割,而使人们的行动与其时空上相距较远。当不需要为自己的行动的结果负责时,人们就不会去修正其行为,也就是无法有效地学习。因此我们建议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具体地商业银行未来的组织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信息化、结构开放化,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为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

3.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分形元可共享的基础平台越多,基础平台的共享程度越高,则意味着分形元之间越容易降低信息重复收集的成本,大大降低资料的收集与组织成本,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开阔员工的视野,有利于人们创造力的提升,发现新机会,新问题,因而也越容易进行重构以获得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适应能力。

个性化自我总结篇9

长期坚持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学的“长善救失”,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长善救失”,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教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长善救失”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第三.有利于复习借鉴,起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政治学科的课程设置及考核的特点,决定了高三年级复习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能力考核要求高,时政性和思想性强;既要精讲精练,又不能猜题押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借鉴平时笔录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从中可以判断出哪些方面的知识、能力、觉悟平时授课中落实很好,学生掌握得扎实;哪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学生掌握得也不够理想。通过对照分析,复习辅导时做到了心中有数、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有较多的课时抓重点、搞热点,有较多的精力从事“培优、提中、补差”,以达到提高成绩之目的。所以.借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既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又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之实效。

一个虚心好学的青年教师,应当把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视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扬长避短,自我鞭达,尽力追求教学的完善。我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l)必须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毕竟属于主观的东西,要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有实用价值,必须如实地反映教学的客观性。这里所说的教学的客观性,是指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必须忠实地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方而和不足方面,切忌随心所欲,随意夸大成功经验,或只记成功之处,不足方面竭力遮盖;要克服露短揭丑心理。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具有实效和生命力。

(2)必须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般地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内容应以公开课的评价要求为对照标准,落实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要求。从知识角度看,应检查新授课的科学性,检查对教材重点、难点的落实情况,总结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的信息(情绪反映),核对数据、材料等;从政治课德育功能看,应检查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当堂课后的分析、运用情况。此外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应检查的。标准和要求的高低一般与教师成长过程相联系,新教师可以低一点,以后逐步提高。切忌标准和要求的过高或过低。总结的形式一般是在每一节课后进行,以书面文字进行笔录,并依据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侧重,或注重知识体系、或注重能力方面、或注重觉悟方面,或三者综合。切忌流水帐式,缺乏理性分析,或每次记录都是老面孔,单调无味,否则会失去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个性化自我总结篇10

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证券研究部工作:

年初加入证券研究部后,在总的提点与总日常的教诲中,让我对证券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基本面分析的要点与方法,改变了原有对市场的简单认识,建立了正确的视角去看待市场的变化:

一、由原来单一的关注个股,开始向关注宏观经济变化,关注行业变化的方向转变。

以往个人只关注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没有深入的去思考背后的根本,以及现象可能引发的变化,对于行业的关注也脱离了宏观经济的变化,所以导致对于行业的变化把握不够。经过这半年的学习与工作,我认识到了证券分析必须从大的背景出发,由面到点的去一步一步进行,而不是单一的从k线形态出发进行凭空想象。

二、从简单的关注个股形态与基本面,向形态与量能结合,关注资金流向方面转变。

过去个人总是通过k线形态结合公开资料进行分析,相对而言比较片面,对于资金流向分析不太关注,且不得要领。近期在郑总的指点下,开始对于这个方面进行关注与学习。虽然目前盘面对于量能变化的敏感度还十分缺乏,对于资金流向的把握还十分欠缺。个人意识资金流向是行情的根本,这个方面将是我下一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开始端正自己的投资操作理念与心态

过去心态相对比较容易波动,同时投资操作理念相对简单。经过这半年的工作与学习。个人认为个人心态有所提高。以往个人只在意于结果,对于造成结果的原因不太深究。现在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个人操作中,比较注意过程,对于好的结果或坏的结果,个人都进行一定的总结。心态较以前平和许多。投资理念操作方面,个人十分赞同公司关于“跟从主流资金“的理念,虽然对于市场节奏把握的能力目前还十分欠缺;有时候还犯过于使用静态眼光看待市场以及个股的错误。但目前个人在日常看盘分析操作中已经有意识的去纠正与改变。

四、日常工作

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帮助公司关注相关的行业以及个股。个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方面作的还很不够。虽然,每周对于自己关注的行业及个股,自己都会收集公开资料,及相关的分析。并在总结文字时,尽量多加入自己分析与思考,少照搬网路上现成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认为,由于对分析的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程度。如医药行业,由于公司之间差异很大,对于医药行业个人比较陌生,虽然对于产品,自己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了解,但对于具体公司的变化,还是停留在盘面和量能的基础上。因此,个人的分析比较简单而肤浅,往往只能简单的提及一点要素而缺乏全面,下一阶段工作中,这个方面将着重改进加强。

日常工作中缺乏主动深入发掘的精神。近期、新股中步步高走势比较强,新华都与其比较类似,虽然,个人曾经在收盘总结时,向领导提及两股行业比较类似。但是事后自己没有主动没有深入分析与挖掘。下一阶段工作中,在工作主观能动性方面需要着重加强。

下半年工作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总结,让我静下心回顾了半年来的进步与不足。

个人认为不足在于:

1、自身知识结构仍需要进一步理顺。

虽然平日自我学习、看书、看资料中,每日与郑总的交流中,吸取了很多的经验与知识,但个人认识到,还没有很好的理顺与发展。如,在分析宏观经济中,自己就感到由于缺乏对“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深入认识,导致看到现象后,分析的比较片面,对于未来经济政策的预见性不够。又如在个股分析中,虽然运用了简单的财务分析,但是缺乏全面性,分析的比较肤浅。下半年的工作与学习中,个人打算对于基础知识进行回顾与加强。

2、提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虽然每天都了解市场、个股的,但是个人一定的惰性使我看观察信息时不够仔细与敏感。对于市场的变化,由于主观能动性的不够,导致分析不够。同时,对于其他行业的关注,也缺乏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