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7 02:59:41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篇1

实验教学用书为《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电子版),是《临床免疫学检验》(康熙雄主编)的配套教材。我们根据教学重点应该落实在实用性上,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目的,尽量按照临床免疫实验室常用的技术操作方法来设计实验课程。首先实验内容要突出本学科的基本实验技术;其次,从医学检验学生的特点和大部分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和基础研究工作的需求出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术上;另外,根据免疫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科研领域中的特点,增加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项目。综合考虑这几个方面,我们将实验分为:(1)验证性实验,包括经典抗原抗体反应技术、免疫标记技术、免疫细胞的分离;免疫球蛋白的提取;血清补体活性的测定;(2)设计性实验,包括ELISA法的建立;临床相关实验:包括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临床实验室不断地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全自动分析仪的操作在实验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定期带学生到医院临床实验室见习,让他们了解临床免疫学检验动态及最新的检验仪器、检测方法和发展趋势。这样不仅解决了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落后,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的难题。

2精确分配实验学时

《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我们根据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考察和分配,每次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之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9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45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2:1。

3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充分利于临床医院的资源优势

良好的实验室与仪器设备条件是实验教学的最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临床免疫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免疫学技术的成熟,以及基因组和蛋白组学的发展,医学的各个学科均与此学科发生广泛的交叉和渗透。相应技术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实验教学要为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我们的实验课充分利用旧有设备,同时也争取了新的投入。近年来,实验室增加了教学设备包括显微镜、离心机、自动酶标仪、洗板机、水平电泳仪、分光光度计等。另外,由于自动化的进程加快,很多高精尖的设备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这些设备价格昂贵,教学实验室无力购买。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各个教学医院检验科的资源优势,将部分实验课和见习课设置于教学医院的检验科,用临床资源优势来弥补实验室设备的不足。

4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讨论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等。对于设计性较强的实验,我们运用了PBL教学模式,比如“ELISA检测AFP方法的建立”,由教师提出与本次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教师只是起导向作用,不直接回答学生问题,维持实验小组向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对于相对复杂的实验内容采用LBL教学模式,如“免疫细胞的分离”等。对于相对简单的实验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模式,比如“凝集反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并完成实验内容。在各种教学方法中加入讨论式教学模式。针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或实验结果,在教师指导下,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交流,相互探讨,以求得真知。由于我们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实验课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我们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变得形象。在实验教学中,将实验操作、实验仪器拍摄成录像进行播放。不仅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所用的仪器等,还能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将科研融入实验教学

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提高,对实验教学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学校及医院越来越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各等级的科研项目数逐年增加。我们也尝试将科研融入的临床免疫实验教学中。比如“ELISA检测AFP方法的建立”就是我们教师自己正在研究课题的部分内容。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前沿。

6建立完善的实验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的实验技能考核制度,全面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把实验技能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加大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实验操作中掌握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有意识的纠正错误的手法;在撰写实验报告时能认真思考,讨论实验成败的原因,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学生对实验课的内容感到有兴趣,并加以重视,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也得到实习医院指导教师的认可。当然,在两轮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1)实验资源的相对不足:在实验课时我们一般将三名学生分为一组进行实验,有的同学主动性不强,不能参与每一次实验的操作,而是看同组的其他同学操作。我们应该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手来。(2)实验内容不够充实:免疫实验总会有反应和等待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总感觉无事可做。教师应该丰富实验内容,比如增加多媒体动画,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等等来丰富实验的内容,让等待的时间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3)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要固步自封。临床免疫学检验日新月异地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教师也要多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7结语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篇2

任现职以来,本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路线,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的各项政治时事学习,不断加强自身职业修养。认真学习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各项业务知识,力求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以及有关畜牧兽医法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坚持订阅《广西畜牧兽医》、《中国兽医学杂志》等学术期刊,通过不断学习,思想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完善,及时掌握畜牧兽医科技的新进展,新动向,积极探索新理论,研究新方法,使本人工作业务有了很大进展,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还立足本职,切实做好了职责范围内的畜牧兽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动物防疫工作

自2002年机构改革以来,本人一直在XX镇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坚持按照上级春秋两季突击免疫、常年补针的工作要求。几年来本人分片包干的XX村、XX村、XX社区三个村委的动物防疫工作在村防疫员的协助下实现了“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保护率达85%以上”的防控目标,通过努力,本辖区内的动物防疫工作连续几年处于全镇前列。今年初在大家还沉醉于浓浓的春节气氛中时,我们已经忙于进村入户对家禽进行禽流感免疫工作,大年初二自治区检查组到我镇对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在本人所管辖的XX村委进行了详细检查,免疫密度达100%,对本人的禽流感免疫工作竖起了大拇指,并在全县禽流感防控检查工作总结会上特别表扬了本人的禽流感防控工作。

二、检疫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在对猪的检疫执行中,从宰前检疫到宰后检疫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细致,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几年来,经本人检疫检出有问题的生猪4头,有问题猪肉280斤,并对这些问题猪及其产品的屠主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且按有关规定做好无害化处理,减少和避免了病死猪肉的上市销售,保证了群众吃上放心肉,从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三、技术推广工作

随着畜牧兽医事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吸收应用国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和掌握畜牧兽医科技的新动向,及时向广大群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并与有关科技人员和养殖户共同探讨最佳生产方式,促进科学饲养,同时开展畜禽养殖环保达标治理。使自己在业务方面有长足的进步。独立承担了二元母猪繁育技术、生猪高热病防治技术等多项推广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学习和提高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篇3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05-02

对免疫学检验实践教学的改良势在必行,本文就免疫学检验实验课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内容与临床脱节

免疫学检验的试剂、仪器价格比较昂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大多数教学实验内容还停留在验证型的经典免疫学技术,新的免疫学技术仍然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另外,教学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更新速度比较慢、实验室条件相对落后,造成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临床检验工作的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融会贯通,在知识的应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就显得非常薄弱。

(二)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较差

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对学生的兴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先进行讲解和对于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学生简单和被动地对教师的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式的操作,这个教学过程直接导致学生的被动式的接受,对于整体实验过程缺少预见性的思考和分析,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使学生失去了对于实验的兴趣。同时,学生亲自操作的过程被缩短和模式化,降低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课缺乏独立的考核体系

免疫学检验的实验课考核缺乏独立和科学的体系,仅仅把实验报告作为最终成绩的辅助,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到课堂,只是在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或者在最后的实验考核时敷衍了事。

二、免疫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1.实验设备的更新和实验内容的改进。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投入下,更新了一批实验设备,并对免疫检验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大大提高了免疫检验的硬件水平,客观上强化了免疫检验实验的教学实力。将一部分临床已经淘汰的非经典实验内容进行删除,同时对一些经典的试验进行组合和优化,形成新的实验项目。如将补体溶血试验与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进行组合,增加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免疫荧光抗体的标记等。让学生直接接触临床检验科常用的检测方法,使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与临床实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增强对课程的整体性认识,既开阔了眼界,又提高了对免疫检验试验的兴趣。

2.实验环节中对于实验前的准备过程,通常是由教师完成的,实验人员直接将实验所需的设备和各种实验试剂准备完毕,整个过程中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学生只是简单的通过添加、加热、冷却等操作完成实验,使实验过程缺失了趣味性和科学性,把实验变成了“生产流水线”。同时,实验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又让学生觉得无事可做,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克服上述弊端,实验教师按照实验内容只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材料和试剂,指导学生自己完成配制和标本采集等实验准备活动。在实验准备中,提醒每组同学合理分工,相互协作,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实验课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整个实验的操作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每次实验课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并不写在黑板上,而是在上实验课之前先告诉学生实验的题目,学生自己分组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法。在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写在黑板上,并按照自己的设计实际操作。当遇到问题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如课堂上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则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查阅文献和资料,在下一次实验课上讲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由教师进行评定。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和修正,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实验的主体,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并做出决定和处理。讨论的时候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多问学生为什么,让学生自己思考,启发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直接将结果告诉他们。实验结束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让他们明白严谨的实验设计、良好的操作习惯、实验仪器的合理利用都有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使学生对整个实验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记忆。

4.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电教、幻灯及模拟实验等综合运用于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播放本次实验相关影音视频文件,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找出自己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加深学生对每个实验原理和过程的印象。对于一些没有条件开展的实验内容,可利用虚拟实验软件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验兴趣。

5.我们将《免疫学检验实验》从理论中完全独立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将每次实验课的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与最后的实验考核成绩相加为学生的最终成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每次实验课的实验报告都规定统一的书写格式,每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必须在报告中有所体现,使实验报告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实际操作情况,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记忆的更加深刻,还可有效避免相互抄袭和敷衍了事。在期末,通过统一的实验技能操作考试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考核体系,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6.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好的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际操作、结果分析、问题处理,了解整个实验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以不同角度考虑来寻求实验结果。

三、结束语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要按照科学的方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拥有其自身特点,使学生更好、更快适应未来的临床实习和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念华,沈富兵,陈曼.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及考核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2):103-104.

[2]凌芸,顾兵,杨瑞霞,蒋理,王芳,黄珮珺,潘世扬.案例式教学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01):165-168.

[3]周秀萍,刘志杰,李争鸣,阳大庆,李树平.PBL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

(07):886-887.

[4]卞勇华,崔蕾蕾,崔玉宝.双师制在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17):105-106.

[5]邓念华.科研型教学法在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8(18):130-131.

[6]罗红,杨光,孙文平,刘辉.改革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三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02):84-85.

[7]杨大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民康医学,2009(24):3208-3209.

[8]张霞,王明华.改进本科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02):207-208.

[9]石云,罗萍,郭刚,张卫军,鲁东水,邹全明.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在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2):3511-3513.

[10]李慧玲,邬剑,张吉生,辛华.综合性实验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05):70.

[11]唐洁.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中国营养保健,2013(01).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篇4

我校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改革后,于2010年开始启动“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于2011年起正式实施,根据学生自愿和考核的原则,在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遴选学生42人单列“卓越医师班”,尝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本文以免疫系统功能与疾病为例,总结以结构功能与疾病模式进行课程整合的优点,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优势

1.1充分整合学习资源,有利于临床医专业学生培养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模块,整合临床和基础课程,系统讲述各器官系统正常结构与功能、病理生理、药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使医学生在结束学习后,能对整个器官系统的知识有系统了解,更适合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3-5]。

1.2减少各学科知识的重复,增加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各学科间内容重复较多,基础理论与临床脱节。以免疫系统课程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下,基础知识分散在《解剖组胚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等课程,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分散在《内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学》、《外科学》、《儿科学》等课程,时间跨度在一年级至到四年级。各学科知识内容难免重复讲授,导致学生压力较大、容易遗忘,效率不高。而"以器官系统为巾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能系统学习免疫系统结构、功能、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将免疫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临床辩证思维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的认识[3-5]。

1.3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其有更科学更完整知识体系、更高临床技能的医学生为目标。本课程在学习《医学免疫学》前提下,学习免疫系统组织学、免疫性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统一;马上又进入到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基础,学习免疫系统疾病(重点在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的体格检查、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内容;接着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的改革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认为缺乏配套教材和知识体系融合度不够是器官系统教学模式中现存的最主要的问题。

2.1配套教材亟待编写 目前国内还缺乏权威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系统教材,这是目前“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中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在免疫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课程教学中仍沿用以学科为纲编写的教材,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和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教学大纲。学生在学习时必须先后看组胚、生理、医学免疫学、内科学、儿科学等多本教材,没有一本完整系统的教材和参考书指导他们复习和临床实践。随着改革的推进,对配套教材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在教材的编写上,要打破学科界限,突出为临床服务,内容少而精,坚持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体现知识新、内容精、学科广。在基础部分编写免疫系统器官组织学、免疫系统功能、免疫调节等,临床部分主要编写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免疫缺陷病等,对内科、儿科、影像学诊断、体格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内容按照增新删旧的原则进行教材重组,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增加2009年ACR分类诊断标准。

2.2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融合 由于教研室原因,《医学免疫学》安排在第三学期,本课程整合时,仅将免疫组织学、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科学免疫系统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安排在第五学期上课,故在免疫系统器官功能与疾病的整体性有所欠缺。由于目前处于教改的初级阶段,在缺乏配套教材的情况下整合内容时难免会出现只是形式上把基础和临床学科的内容“拼合”在一起,缺少基础与临床的内在关联而达到内容上的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上的分散或脱节。因此建议在学校统一组织协调下,本课程最好能将医学免疫学和免疫组织学和免疫系统疾病有机融合。

“器官系统为中心”教改中从管理层到教师都高度重视,在课程整合和教学实践中力争做到内容上的“融合”。在管理上采用了教改课题立项和课程负责人的形式。每个系统遴选一位临床教师作为课程总负责人,每个学科选一位教师作为该学科负责人组成课程组,参与教学的教师都是具有"整合"理念、知识渊博、综合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免疫系统课程组在教改课题立项后立即召集基础部、临床学院和儿童学院三个院系课程组教师反复讨论、商榷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始前、课程中、课程结束考试前进行集体备课,并与学生进行沟通,共同讨论不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教学内容。

2.3加强师资是关键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三段式”教学,大多教师的思维方式是以学科独立的授课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教学活动,临床疾病严格按照概念一病因一病理一临床表现一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一诊断和鉴别诊断一并发症一治疗一预后一预防的思路实施授课,方法过于死板,没有系统性、边缘性和交叉性。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和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媒体、道具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及时与多个教研室教师沟通,有效实施教学内容的重组,解决学科之间的脱节和重复现象,以培养符合新世纪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学生,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篇5

一、动物防疫工作

自机构改革以来,本人一直在镇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坚持按照上级春秋两季突击免疫、常年补针的工作要求。几年来本人分片包干的村、村、社区三个村委的动物防疫工作在村防疫员的协助下实现了“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保护率达85%以上”的防控目标,通过努力,本辖区内的动物防疫工作连续几年处于全镇前列。今年初在大家还沉醉于浓浓的春节气氛中时,我们已经忙于进村入户对家禽进行禽流感免疫工作,大年初二自治区检查组到我镇对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在本人所管辖的村委进行了详细检查,免疫密度达100%,对本人的禽流感免疫工作竖起了大拇指,并在全县禽流感防控检查工作总结会上特别表扬了本人的禽流感防控工作。

二、检疫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在对猪的检疫执行中,从宰前检疫到宰后检疫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细致,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几年来,经本人检疫检出有问题的生猪4头,有问题猪肉280斤,并对这些问题猪及其产品的屠主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且按有关规定做好无害化处理,减少和避免了病死猪肉的上市销售,保证了群众吃上放心肉,从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三、技术推广工作

随着畜牧兽医事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吸收应用国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和掌握畜牧兽医科技的新动向,及时向广大群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并与有关科技人员和养殖户共同探讨最佳生产方式,促进科学饲养,同时开展畜禽养殖环保达标治理。使自己在业务方面有长足的进步。独立承担了二元母猪繁育技术、生猪高热病防治技术等多项推广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学习和提高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篇6

一、切实增强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认识

动物防疫是预防动物疫病发生的有效前提条件,是畜牧业的保障措施之一。动物防疫工作做不好,引起疫情发生,直接给广大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关系到农民增收,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动物检疫工作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防止动物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当前,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因动物移动引发的疫情时有发生。为确保我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必须加强动物防疫和检疫,使我县的动物抗体水平保持在有效期内,严格动物调入调出,控制因动物移动带来的疫情传播。

二、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方案

(一)动物防疫工作

1、查找问题。召开乡镇兽医站长会,安排当前的动物防疫工作,要求各乡镇做好自查自纠,排除疫情隐患。积极做好畜禽的补免工作。完善防疫档案,按要求打耳标和填写免疫证,做到“一畜一标一证”。局成立防疫工作组,对重点乡镇、重点场做好检查,找出一切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环节,立即整改。

2、普查疫情。发动县内所有动物防疫员,利用5天的时间,对全县所有的养殖场、村开展一次全覆盖的动物疫情普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3、培训学习。要组织力量对防疫员和重点养殖场开展集中培训学习,重点培训《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疫病防控知识,增加防疫工作实施者的防疫意识。

4、抗体监测。除完成市里的采血送样监测计划外,我们要对13乡镇防疫质量进行抽血化验,及时掌握畜禽抗体水平,为补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科学地指导防疫工作。

5、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局成立3个防疫督导检查组,根据整顿工作的开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监督整改。

6、消毒灭源。向县、乡政府申请专项资金,更新物资储备,把原来储备的消毒药品全部发放到场到户,开展一次彻底的消毒灭源活动。

(二)动物检疫工作

1、加大对检疫员培训,切实提高检疫员素质。要吸取任城区动物检疫违规检疫事件的教训,对全县动物检疫员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学习,把省市局《关于加强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要求落实到每一位检疫人员,督促检疫人员认真学习,执行文件要求,并与每一位检疫人员签订责任书。培训学习以《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0年6号)和动物检疫规程为重点,让所有的检疫员知法、懂法、守法、执法,按规程检疫出证。加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纪律意识。

2、查找问题,整顿队伍。结合学习让每个检疫员都深刻反思,认真总结,从工作作风、检疫程序、违规违法行为等方面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杜绝不检疫就出证、只收费不检疫、乱检疫的行为。

3、严格证章管理。加大动物检疫证的管理,特别是出境动物、动物产品检疫证的管理使用。对动物检疫证明的申领、使用和出具加强管理,从严撑握,对所有检疫证明进行一次详细检查,详实记录。做到对出具的每一张检疫证明可追溯到持有人和动物品种、来源。

4、严格禁止倒买倒卖检疫证明和不按规定出证等行为。对因违规出证造成疫情传播或经济损失的,由出证人及出证单位进行经济赔偿,并对违法违纪人员及相关领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5、摸清动物来源及免疫情况,严格实行产地报检制度。

报检的本地饲养动物要认真查看饲养档案、免疫证明和免疫标识,做好免疫标识和畜主信息登记,动物要在免疫有效期内并监测合格。对来自非本地饲养的动物报检时,要在查清来源的基础上,登记相关信息,按逃检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并按照省局4月23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的紧急通知》进行严格隔离检疫监测。

6、严格检疫程序。严格执行农业部关于奶牛、种牛禁止调运的规定。检疫员必须亲自到现场检疫并签发检疫证明,不得将检疫证提前发给协检员等非执法人员,要按照新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执行。牛羊按照《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生猪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禽类按照《家禽产地检疫规程》、马属动物按照《马属动物产检疫规程》实施严格检疫。

7、严格动物及动物产品移动的监督管理。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要提前3天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持证检疫员要在白天装车前进行现场检疫,并按照《省现场动物检疫纪录表》的规定详细记录所检动物的相关信息,严禁装车后检疫和夜间检疫。检疫并监测合格的出具检疫合格证明,不合格的,按照《动物防疫法》及《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对调出省境的牛羊及生猪,检疫员要报动物卫生监督检验所所长同意并由所长在检疫单存根上签字,对所检牲畜耳标号要逐头(只)登记并附在检疫证明存根背面后,方可出具检疫证明。对出省境的动物产品,除按规定检疫外也要将所贴验讫标志的号段登记在检疫证明存根的背面。

8、加强动物交易场所和动物交易经纪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动物交易场所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督管理,严防不符合检疫条件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加强对动物交易经纪人的管理,搞好经纪人登记、注册和备案等信息管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严励打击非法收购、加工、贮藏和贩卖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动物源性产品卫生安全。

9、加强档案整理。规范各类档案,按规定分类整理,检疫记录表格和监管日志齐全,达到全面建档的要求。

10、做好化验检测。按照检疫程序,需要化验室检测的项目必须进行化验室检测,县级实验室检测不了的送上一级检测。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成效

为了切实做好全县动物防疫检疫整顿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防疫检疫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抓好该项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二)明确责任

各小组和各乡镇兽医站要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做好动物防疫检疫整顿的各项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三)完善应急措施

各乡镇兽医站、各小组要围绕动物防疫检疫整顿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有关突发重大动物疾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质的储备,并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扎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

(四)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篇7

一、牲畜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了“五强制两强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狠抓了两次强制免疫大会战工作。根据省防五指挥部的安排和部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牲畜口蹄疫强制免疫大会战。集中对猪、牛、羊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接种,全区出动130人,其中兽医65人,防疫员65人,对猪、牛、羊进行免疫接种,共免疫牛14343头,羊43351只,猪34578头。除仔、弱、孕、病畜外免疫率达100%。为了搞好强制免疫工作,在4月18日地区召开了由县、区畜牧局主管副局长(兽医站长)参加的县、区防五会议。会上按省2010年牲畜口蹄疫强制免疫大会战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了我区强制免疫工作。地防指强调了强制免疫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一定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扎实实搞好。要落实好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和指标,逐级分片包干确保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要加强领导、确保强制免疫工作的顺利实施,并要求各县、区必须做到:

1、充分认识强制免疫工作的重要性,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本次工作。

2、明确责任,确保疫苗接种质量,免疫密度达100%,做到“乡不漏一村,村不漏一户,户不漏一畜”。

3、认真准备做好疫苗接收发放工作。疫苗的运输、保管、使用一定要在冷链中循环。

4、按省要求实行免疫标识制度,对免疫接种的牲畜实行一畜一证一标识并登记造册。

5、加强监督检查,派人到基层指导实施强制免疫,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地区防五办和各县区防五办签订了责任状,责任状明确了强制免疫工作的各项任务和责任。全区各地成立了会战领导小组,制定了会战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部署、一级对一级负责完成这项工作。塔河、漠河、呼玛、加区等地,召开了强制免疫紧急动员大会,并对强制免疫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为确保免疫质量各县、区畜牧总站对乡镇兽医进行了认真的培训,要求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注射,确保免疫接种工作安全有效。在整个免疫注射工作中,各县区都强调了必须严格执行牲畜口蹄疫免疫证制度,做到一畜一证一标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冷链运输、保管、使用疫苗,确保免疫接种的安全,并认真向畜主交待注意事项,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由于各地坚决贯彻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通过强制免疫,保护易感动物群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加大了疫情监测力度,保证了免疫效果,目前我区没有牲畜病的发生。

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1、加大力度,抓好基础免疫工作。我区的动物防疫工作,首先抓队伍的建设,巩固和进一步完善了三级防疫网。为加强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呼玛县、塔河县已将乡镇兽医站三权上收,加区在白桦、加北两乡各村均配备了专职防疫人员。防疫工作中,加大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养殖户进一步地认识到防疫的重要性;加强了防疫工作的领导,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成立了领导机构,使动物防疫工作能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学习班,狠抓了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掌握了防疫灭病的最新技术,使畜禽防疫工作达到了规范化、科学化。全区共培训防疫人员138人次。春季防疫工作,是全年动物防疫的重中之重,全区都将此项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为了保证工作的按时开展,地区站和各县、区、局兽医站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购入防疫用的疫苗、器械、药品等,并及时下发到各县、区、局、乡镇、林场和村屯,抢前抓早地安排好春秋防疫工作,保障了春防疫的时间和质量。,以确保免疫效果。疫苗管理上按农业部2号令的要求,由各级兽医卫生防疫站统一采购、统一供苗。结合兽药药政检查,对全区兽药经营企业(个体)进行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共检查兽药经营企业(个体)22个次。主要疫病常规免疫情况为:猪瘟免疫67337头,免疫率97%;猪丹毒免疫67337头,免疫率为97.5%;口服肺疫苗65016头,服苗率94%;接种鸡新城疫I系疫苗536239只,免疫率97%;雏鸡L系免疫接种221368羽份,免疫率99%;鸡马立克氏病接种157000只。

2、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寄生虫的防治,以牛羊肝片吸虫病、畜禽线虫、蝇蛆、螨虫为重点进行药物驱虫。在4—5月集中对畜禽进行了驱虫,牛、羊、猪的驱虫率达85%以上,马、禽类的驱虫率达60%以上。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篇8

1 把握全局,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的内容为绪论,在整个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讲好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整个免疫学的学习情绪。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人们只要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因此,笔者在首次授课时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事先准备数个分别在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需要接种疫苗,通过多次接种后为什么可以预防相应病原体的感染?同学们在以往的体检中“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代表的是什么含义,其阴阳性有何意义?再有为什么个别同学在食堂打饭时不买虾或螃蟹等我们大家均喜好的美味?通过以上数个例子使得同学们对免疫学在临床实践的实用性产生浓厚的兴趣,迫切通过在往后各章节的学习找寻答案。在接下来的免疫学课程教学中除要坚持系统性和完整性之外,在首次授课时注意把握全局,进行免疫学的概要介绍,使同学掌握免疫学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在初步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同时,认识到免疫应答可分为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两大类,这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适应性免疫又根据参与的细胞类型和效应机制的不同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两种类型,通过树枝状总体框架结构的介绍,让同学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始终把握这一全局观,进行扩展和深入,起到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成为常态,如何充分利用好该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确是一个需花费大量精力思考的过程。多媒体课件是将动画、图像、声音等形式结合在一起,以清晰、生动的画面将抽象的问题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抽象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这一手段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直观、易于理解,减少信息在大脑中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表达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免疫学中较多内容前后联系紧密,其机制复杂而抽象,如果仅是通过简单的线条图进行口述讲解,学生往往会感到抽象,理不出头绪。笔者在制作免疫学多媒体课件时,通过多种手段把这些过程制成动画,或采用英文原版书配套的flas以及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形象生动的机制图,将这些元素重新整合,力求使讲授内容更生动活泼,更形象具体化,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解到淋巴结的功能时,如果只是根据教材从头到尾将功能叙述一遍,学生常难以理清其发生部位及相互关系,甚至感到茫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能够清楚地显示T、B淋巴细胞如何以淋巴结作为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进行应答:即抗原通过什么途径进人淋巴结,APC在何处捕获、处理抗原,并提呈给Th细胞,效应性T细胞到何处发挥效应,以及效应性Th细胞如何协助B细胞活化,进而产生抗体。该动画从时间与空间等几个方面描绘了T、B细胞应答的过程,提醒同学们通过动态的观点去理解问题,并使复杂的过程变得一目了然,能有效地将前后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的兴趣,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对学生掌握淋巴结的功能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教学

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困难之处是其理论深奥,机理复杂,专业知识横向面广、纵向面深,相互交叉形成复杂的网络知识结构。长期以来“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初次接触者难以掌握其基本知识和理论。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些错综复杂的免疫学知识,把握住根本,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灵活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着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本来的科学思维活动,使由单纯讲授知识本身转向同时启发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前后多联系、多引导,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而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答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超敏反应”前,先对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知其机理的现象进行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吃海鲜后会腹痛、腹泻?为什么给不同血型的患者输全血后会发生输血反应?为什么右眼贯通伤后需及时摘除,否则左眼也会发炎?应该如何进行防治?这些启发性提问方式会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带着问题进入新内容的学习,迫切地探知这些现象背后的奥秘。同时也引导学生整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分析、阐明现象的本质,从而使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讨论式教学则可以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由于医学免疫学抽象深奥而且逻辑性强,较难理解,为此笔者在每次课结束前预留部分时间,对已学知识提出问题,在课堂内进行针对性讨论,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掌握。例如在学习完“免疫应答”后,布置一道综合讨论题,“细菌感染人体后如何引起细胞免疫应答,详述其过程?”由于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同学们去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在基础免疫学所学的内容去思考、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讨论。针对同学们的答案,教师逐一分析讲解,指出答案的立论依据,分析其优缺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去思考、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设计、思维引导、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基础性知识展开联想,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潜能,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质疑批评和发表独立见解,教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将学生引入“会

学习”的境界,对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紧密联系临床,构建通往临床的桥梁

医学免疫学虽然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但其内容与临床各学科联系尤为紧密,归根结底还是要为临床课程服务,要与临床相结合。在教学中,应注重在讲授免疫学各章节时适时与临床实践、与自身机体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免疫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意义,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为以后走上临床岗位打下基础。例如,讲到“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时,可以结合临床上异型输血所导致的溶血现象进行讲授;当讲到“异嗜性抗原”这一知识点时,可联系临床上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所导致的肾小球肾炎或心肌炎;针对“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这一知识点,提问为什么血清中检出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并且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而对于“细胞因子各论”的教学,提出为什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用于肿瘤化疗后的辅助治疗,其机制是什么等与临床联系紧密的例子。由此,使教学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通过联系以往所学知识给出相应答案,也许有些想法过于简单或机械,但是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同学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热情,不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启发研学生用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问题。医学免疫学其内容相对枯燥抽象,其知识环环相扣、难以理解,通过联系临床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同时相关临床内容本身又是对教材的说明和补充,临床实例具有鲜活的真实性,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临床实例分析,会对学生产生强化和巩固基本知识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5 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篇9

[关键词] 医学检验; 仪器设备; 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90-01

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由于疾病的发生与细胞和分子水平有关,医学检验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准确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检验工作者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更准确、更经济实用的检验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协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贡献。

医学检验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有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微生物及免疫检验、寄生虫检验学、形态学、临床检验等。人体致病因子中,既有外来的微生物因子,也有体内代谢和免疫系统过程产生的各种因子。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研究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致病因子,通过这些因子及些活性物质的量和活性的变化而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疾病,这是医生的主观经验和各种物理检查方法都无法查明的诊断依据。之所以因,医学检验项目的结果是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学习检验的相关知识已经成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和判断预后的有效途径。

医学检验在临床如此重要,因此卫校检验学科的全体教师开展了这次县乡医院检验科走访调研的工作。调研对象主要有:伊宁县人民医院;伊宁县中医医院;愉群翁乡医院;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站等五家医疗机构,主要检验设备、检验项目及对毕业生、实习生的反馈调查如下:

1 仪器设备的情况 仪器方面较为先进,检验项目很广,开展的检验项目生化、临检、免疫较多。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方面各家医院均开展常见病毒、细菌感染检测的免疫学试验,痰检。县级医院主要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常用的仪器,见表1-5。

表1 伊宁县人民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 专职检验人员:7人

表2 伊宁县中医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 专职检验人数:7-8人

表3 伊宁县愉群翁乡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 专职检验人数:6人

表4 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 专职检验人数:9人

表5 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站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 专职检验人数:7人

2 开展的检验项目 主要开展生化检验、微生物及免疫检验、临床检验等项目。一般生化组的检验项目35项,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方面各家医院均开展常见病毒、细菌感染检测的免疫学试验等操作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析仪来进行操作。痰检、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e抗原、乙肝表面核心抗体、尿检、医院感染等项目主要手工操作。县级医院主要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今后的目标是普遍都要计划要开展细菌培养鉴定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3 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 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科室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现在检验技术要求高,而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素质却得不到提高;技术门类复杂,工作人员配备不够,设备配置日益先进,但是对于设备的准确使用率偏低。各医疗结构对我校学生的评价是:在我们调研的五家医院检验科的80%以上的人员毕业于我校检验专业,他们的总体素质良好,但是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主要是质量控制和形态学方面的知识;有些学生对采集末梢血、静脉血不熟练等,虽说现在仪器自动化,但是检验人员还是应具有了解各项检验原理的知识体系以及不断学习的精神。

检验免疫实习自我总结篇10

在我校,以往免疫学是作为兽医微生物学的一部分内容来讲授,近几年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免疫学从兽医微生物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本教研组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体验,发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各相关学科缺乏沟通,内容重复;在教学体系上,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满堂灌,与学生缺乏互动;在考试方式上,形式单一,以分取人。上述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对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对进一步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满足广大考研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本科教育来讲,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传授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这个根本出发,需要优化教学内容,而不是教的越全越好。由于免疫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同兽医微生物学、家畜病理学、家畜传染病学等多门课程都有内容上的关联,为此,我们首先通过交流与研讨,确定出各相关课程内容的界限,将交叉内容找到了归宿,避免了各课程讲授内容的重复。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由于受到学时数的限制,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在修订大纲时主要考虑实用性,例如在有关免疫学新技术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选择了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内容作为讲授的重点。修订后的大纲既体现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又突出了课程特有的内容,做到了概括全面,重点突出。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二、因地制宜,精选教材

教材是连接师生教与学的基本工具,是学生赖以领会、接受理论与技能的重要手段。虽然所用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杨汉春主编的第二版动物免疫学),但考虑到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免疫学新的发现、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因此,我们的授课内容没有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看到目前所学知识的延伸,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通过留作业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新知的兴趣。

在实验教材上,我们没有选择包罗万象的实验教材,毕竟本科生涉及的只是免疫学的皮毛。我们根据教研室的实际条件编写了一本实用的免疫学实验指导,其内容涵盖了凝集实验、沉淀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12个常规的免疫学实验。每个实验包括了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思考题五部分内容。这不仅保证了对学生实验的指导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实验后的思考。

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一)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课堂学习效果如何,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缺乏兴趣,课程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也根本不可能学好。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就是听众,有时为了紧跟教学大纲,力求完成每一堂课的授课内容,教师一堂课不停歇地讲下来,学生毫无思考余地。诚然,从完成教学任务来说,这样的教师还算负责任的,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就要大打折扣了。教与学本来就是有机的统一体,缺少了沟通与交流,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1.提问式教学。提问式教学是针对学过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可以在讲课前提问,也可以在讲课过程中涉及到相关内容时提问。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

2.对比式教学。这是一种要求前后内容联系记忆的方法,比如在讲到抗体的分类时,提示学生考虑抗原的分类,那么学生就很自然地可以根据抗原的分类列出抗体的分类,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3.启发式教学。在讲授一个新内容之前,先讲一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在讲到免疫排斥时,可以联系到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这种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方式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听有兴,学有趣,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4.拓展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理论性较强又比较抽象的内容。比如在讲到T细胞表面标志时,提到CD4/CD8比值是评估机体免疫状态的依据,正常状况下为2/1,偏离此值,说明机体免疫失调。这样讲学生听了可能似懂非懂,如果说艾滋病患者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了T细胞,使CD4/CD8比值偏离了正常水平,这是评估艾滋病患者免疫状态的重要依据时,问题就简单明了了。任何一位教师如果能把自己的授课内容与大家熟悉的生活现象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提上来了。

5.归纳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既适用于对一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串联,形成一张环环相扣的网,使学生有化零为整的感觉,也可用于新内容的学习。比如在讲到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时,如果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模式图说出其组成,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效果就比教师一条条地列出来要好得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了,动脑了,自然印象也就深刻了。

6.讨论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可以针对一些已经学过的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归纳出几个题目,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查阅资料,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由教师总结。由于经常给学生有针对性地留一些思考题,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通过实践,学生对课堂讨论反映很好,认为“经过自己组织过的东西,理解深刻,记得牢固”。

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有疑问时可以随时提问,这样不但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为今后的讲课积累了经验,明白了重点和难点所在,真正达到了与学生的心意相通。总之,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使学生的知识学活,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养成。

(二)使用形象化教学手段

免疫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对诸如免疫机理等抽象内容单纯靠机械讲授,往

往难于理解,为此,我们把大量免疫学图片和相关视频通过屏幕展示给大家,图片和视频的演示使讲授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而生动,形象化教学手段不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我们还把一些重要的免疫物质结构(如抗体的结构)和免疫现象(如抗原的递呈)制备成放大彩色挂图,悬挂于实验室四壁。这样,学生在做实验的空隙都可以去浏览。通过这些直观的图片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为了方便学生的课外学习,我们教研组正致力于免疫学网络课程的制备。该课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图片库、实验操作库、专业动态、专业词汇库、免疫学成果介绍、交流信箱等内容。届时,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浏览课件内容和链接相关免疫学网站,查看免疫学新动态,与课堂学习相得益彰。

四、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实验课是免疫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免疫学实验,学生应该掌握从事免疫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技能。传统的免疫学实验课,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不参与,只参与正式实验的操作,不了解全过程。整个实验按预定步骤进行,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很小。针对这些弊端,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

1.增加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知识。每个实验开始前先给学生讲解一下本实验的技术或方法的产生过程、使用范围、使用意义以及应用前景等,使学生对本实验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2.开设综合实验。学生的实验技能得不到充分锻炼,其中限于学时和经费,教师包办偏多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在做“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时,最省时省力的办法是买来现成的试剂盒,让学生照着说明书做,一个实验做下来也不过1个小时左右,但是这样做下来仅购买试剂盒的费用就几千块钱,而学生也只是依样画葫芦地机械操作一遍,做完了也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到了临床应用时,照样不会应用。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我们把该实验设计成综合实验,只给学生提供猪瘟病毒、兔抗猪酶标抗体和待检血清等必要试剂,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种合理的ELISA方法来检测待检血清中是否有猪瘟病毒的抗体。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必须先弄懂原理,理清思路,设计好实验过程,并且所有试剂都是自己动手配制,这就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融会贯通能力,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综合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大程度挖掘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即使学生想的和做的不是很完美,也远比按照教师预定的方案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3.开放实验室。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我们在非教学时间也开放了教学实验室,配备了必要的仪器设备,满足有兴趣的学生进实验室锻炼的愿望。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帮助老师搞科研达到锻炼的目的。

五、改革考试考核方法

以往,笔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手段,这也给一部分学生造成了误导,平常不认真对待学习,临考试前突击一下,往往也能拿个好成绩,学生变成了死记硬背、考完即忘的“考试型人才”。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把笔试成绩所占比例降为70%,增加了实验考核(20%)和平日考核(10%)内容。实验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实验技术的重要手段。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免疫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也改变一部分学生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附属的观念,我们将原来单纯通过实验报告来评定实验成绩的考核方式改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考勤综合评定的方式,这样不仅保证了考核的科学性,也使学生提高了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了能满足从“一壶水”中倒出“一杯水”,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从提高自身素质人手,不断利用各种方式“充电”:认真备课,及时查新;积极投身科研和教研;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所有这些方式方法让我们的素养和教学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此外,为适应免疫学发展的需要,我们教研组一线教师还把双语教学作为教改的一个新目标,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授课内容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口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