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值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8 22:13:01

劳动值周总结

劳动值周总结篇1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来源;方差分解

[中图分类号]F592.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4-0008-02

一、引言

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核心之一,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来源是什么?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冲击是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经济波动主要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造成的;投资过度理论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投资过度;货币主义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导了经济周期的发生;金融经济周期理论认为银行信用是经济周期的最主要原因。

二、数据获得与处理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并进行计算整理得来。

三、从需求视角考察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来源

(1)由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以拆分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加权增长率,即:

(2)如果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加权增长率设为三个变量,则这三个变量之和的方差可以拆分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个组成成分的方差及成分间的协方差。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各成分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方差的总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周期中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各成分加权增长率的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方差的贡献,以及1979―2010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各组成成分加权增长率的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方差的贡献,结果见表1。

表1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各成分加权增长率的波动对其增长率方差的贡献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来源,外需则是经济波动的平稳项。这已为标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阐述:消费、投资等国内需求的上升,导致进口增加,因而净出口与消费、投资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进入21世纪后,外部需求则业已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来源,净出口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上升且波动较大,从2000年的2.7%上升至2007年的8.8%,至2009年又大幅下降至4.3%。其对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波动的贡献率在2000―2009年的周期中达到77%,这是前所未有的,反映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以及进出口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贡献增强的事实。

进一步将21世纪前10年与20世纪最后10年进行比较,可发现方差贡献率下降最明显的是投资而不是消费,这表明投资增长的平稳性提高了。

四、从供给视角考察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来源

假设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

整理上式得:

总产出增长率可以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加权资本投入的增长率(权重为)及加权劳动投入的增长率(权重为)之和。

表2 内涵增长与外延增长的波动对总产出增长率方差的贡献

由表2中数据可以得出,改革开放至今任何一个经济周期都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波动密切相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方差贡献率远大于要素投入增长率的方差贡献率。

对这一结果的解释,可从两个视角出发,一是从科研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支出增加中寻求解释;另一个方向是结合上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将大量农村劳动力吸纳到农村轻工业化过程,之后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城镇转移。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农村部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缓解了人口与耕地的矛盾,留下来的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也会有所提高。不过由于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性原因及外需疲弱等外部需求因素,导致农村劳动力周期性回流。

本文通过采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分城乡就业人员的统计数据,估计出自1996年始,每年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新增劳动力人数,将其除以上一年的城镇就业总人数,得到新增进城农民工占上年城镇就业人员数比重的时间序列,如图1所示。

人员数比重与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比较

经计算,新增进城农民工占上年城镇就业人员数的比重与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6816,属中度相关。就业人员所属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可能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一个主要原因。

本研究得到201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生专项资助,项目编号:11ZYXS53。

劳动值周总结篇2

科学诊断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状态,是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有关赛艇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诊断的研究较多,其方法主要是依据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来完成,但很少将其变化与训练负荷的变化进行对比评定。由于许多生化指标对负荷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诊断缺乏客观性,大大降低了诊断结果的有效性。为此,本研究拟在探讨训练负荷量化方法的基础上,对赛艇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诊断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科学调控运动训练,提高赛艇运动水平提供有力依据。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

通过MEDLINE网址、全国中文期刊网(1993-2008)检索相关文献,走访赛艇生理学权威专家Hartman博士及德国、荷兰和中国国家队教练员,全面了解掌握赛艇训练负荷强度的分级、负荷诊断的敏感指标和方法,为负荷的量化、诊断指标的选择和方法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1.2实验法

1.2.1研究对象

河南省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12名,均为运动健将,具体情况见表1。

1.2.2样本采集与测定

分别在冬训第二、三阶段记录、统计、计算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并每周抽取安静时晨静脉血进行测试。BU、CK的测定由上海产XD-811半自动生化仪完成; Hb的测定由日本光电MEK-6318K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完成;T、T/C的测定由美国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完成。

1.2.3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负荷的度量方法

负荷强度。外部强度一般是以比赛最大速度的百分比确定,内部强度是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或血乳酸确定〔1, 2〕。国内外赛艇训练强度的分级也大多以此为依据,但这些方法只能对某一种练习进行度量和评价,对具有多种强度练习的课、单元及阶段整体训练强度很难度量和评价,这些强度的度量并非简单的算术累加。为此,本研究引用早期评价心理紧张程度的公式对负荷强度进行度量〔3〕。通过公式一可精确计算出课、单元及阶段整体训练强度,但该方法需测试每种练习的强度,较为繁琐。

公式一:I=∑Ii·ti / ∑ti

(I—平均强度,Ii—单次训练强度,ti—单次训练时间)

赛艇专项训练强度一般分为6级,分别为无氧—Ⅰ级,氧运输—Ⅱ、Ⅲ级,无氧阈—Ⅳ级,氧利用1—Ⅴ级,氧利用2—Ⅵ级。此外,还有放松恢复、力量训练和柔韧训练。本研究分别记录这些强度训练时的心率,再除以100,以相对心率代表某种训练的强度,通过公式一计算便可得出课、单元及阶段整体训练强度。

负荷量。适用于外部负荷量度量的指标很多,如训练距离、时间、次数等。由于赛艇训练水面并不确定,训练的实际距离难以测量。为此,本研究采用训练的持续时间对负荷量进行度量,只要将每种练习的持续时间累加就可计算出训练课、单元及阶段的负荷量,其度量方法相对简单、可比性强。

总负荷。许多生化指标受负荷强度及负荷量的共同影响〔4, 5〕。单独使用负荷强度或负荷量并结合生化指标的变化来探讨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难免出现偏颇,因此,总负荷的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认为总负荷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存在指数关系,通过公式二可计算出总负荷,使其量化。

公式二:L=T×I

(L—总负荷,T—负荷量,I—负荷强度)

2.2承受训练负荷状态的诊断方法与指标

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的诊断,实际上就是对在训练负荷作用下运动员是否处于适应、疲劳和恢复状态的诊断。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多数研究并未与负荷结合。本课题在前人研究和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运用生化指标,结合总负荷度量方法对这几方面进行诊断,具体方法见表2。

2.3实验结果与分析

由公式二计算的总负荷变化如表3所示。在冬训第2阶段(1~7周),总负荷的变化波动很大;在第3阶段(8~16周)虽有波动,但总体明显小于第2阶段。由于冬训以强化量为主,强度变化相对平稳,因此,总负荷的变化与负荷量的变化非常相似。

2.3.1肌酸激酶的变化

CK的变化见表3,在第2阶段初,CK变化与总负荷的变化并不一致,但阶段末随总负荷明显下降;在冬训第3阶段,总负荷呈锯齿形上升,而CK的高点呈锯齿形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

许多研究报道CK是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敏感指标〔6,7〕。本研究结果是,CK在总负荷波动较大时变化较为明显,而在总负荷波动较小时无明显变化,其变化也与总负荷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如果从2个阶段末期CK下降的结果来看,运动员机体对训练负荷产生了适应、疲劳消除甚至出现超量恢复,但与运动员在冬训第2、3阶段后期出现大面积疲劳甚至过度疲劳的事实相左却无法解释。分析原因,只能解释为CK对评定负荷强度和肌肉的损伤程度较为敏感,而对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太不敏感。因此,运用表2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进行诊断时,应密切关注其他指标的变化。

2.3.2血尿素和血红蛋白的变化

许多研究报道,BU的变化常常与负荷量同步,而Hb常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8,9〕,也有研究报道Hb与BU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10〕,但两者随总负荷的变化却鲜有报道。本研究结果是,两者经常会出现相互靠拢及背离现象。BU常常在大负荷训练后的第2周有明显下降或基本不变,如第3、6、9、12、15周;而Hb也大都在这个时间或一周后升高,如第6、10、12、16周。此时,它们的相关度高,运动员机体有一定恢复,疲劳减轻并对负荷产生一定适应。本研究还观察到,BU随负荷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只发生在BU值处于相对低位时,在BU值处于高位时,这种变化并不明显,如第8、13周;而且在BU值处于超过临界的高位时,无论是负荷的增加还是减小,BU值的变化都不明显,如第5~8周和第11~16周。分析原因可能是:在负荷增加时,BU值本已处于高位,机体处于应激的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产生了保护性抑制,使训练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导致BU值不再升高;而在负荷减少时,由于机体长时间训练消耗过大,体内糖原储量不足,造成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仍很旺盛,此外,也可能与训练调整不足有 关。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在负荷大幅降低的调整周后,BU值几乎都处于上升,如第4、7、10、13和16周,而此时Hb降。此时,运动员机体表现出恢复很差、疲劳积累以及对负荷很不适应。提示负荷一旦产生严重的累计效应,仅调整1~2周是不够的,在调整周出现BU值上升,可能是过度训练的征兆,这应引起充分关注。

许多研究报道,清晨安静时血尿素达7~8 mmol/L时为过度训练〔1,8〕。从本研究结果看,在第2阶段后期,连续3周血尿素值在7.0 mmol/L以上;在第3阶段中后期,血尿素值连续3周在8.0 mmol/L以上,连续5周在7.0 mmol/L以上。表明运动员对这两个阶段的训练负荷很不适应,恢复能力较差,出现了疲劳,尤其是在第3阶段出现了过度疲劳。运用BU评定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时,不仅要结合负荷的变化,还应结合其疲劳阈值。

有文献报道,当Hb的水平较训练前下降了10%时,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大多不好,比赛成绩不佳〔11〕。从本研究结果看,在整个冬训过程中升降都不到10%,且无显著性差异,这与上述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历,赛艇运动员在某一阶段训练中的Hb变化一般都不会超过10%,但其低点多与BU值的高点对应,基本上反映了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因此,运用Hb评定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时应与BU等其他指标结合。

2.3.3血睾酮和皮质醇的变化

冬训第3阶段T、C测试结果见表4。从中看出,在训练的第7到第10周T、C无明显变化;在两周较大负荷训练后,经过第13周的调整,T和T/C明显升高;在随后两周大负荷训练后,虽经调整,但T和T/C仍明显下降。

血睾酮是体内主要的促合成代谢激素之一,具有抑制肌糖原分解,激活糖原合成的作用;并促进红细胞生成、合成蛋白质。皮质醇(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异化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使蛋白质分解转化为糖,保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促使脂肪分解 〔12〕。

Maestu(2005)研究报道,赛艇运动员3周的大负荷训练导致T/C有较大幅度降低,后经过2周以大负荷量一半的训练量调整后,T/C又恢复到训练前水平,并认为调整后可连续进行3周的每周超过1000分钟的大负荷训练。大负荷训练后T/C降低是由于T值的降低而C值的变化不大所致〔13〕。本研究的训练负荷大致与上述研究相仿,连续2周的大负荷量训练都在1200分钟左右;而调整周的负荷量在600分钟左右(见表3);T和T/C的变化也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只是在第16周的调整后明显降低,显示此时运动员的合成代谢减弱,恢复较差。分析原因可能是之前连续进行两周大负荷训练后的调整幅度不大所致(见表3)。

3小结

本文在充分探讨赛艇训练负荷量化方法基础上,初步研制了生化指标与负荷变化相结合的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诊断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赛艇运动员进行了为期16周的诊断与监测,初步验证了该方法能较为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训练负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CK的变化与总负荷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不是评定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的敏感指标; BU基本随总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但在BU处于高位、运动员处于疲劳状态时,并不随负荷的变化而明显变化;在调整周BU值处于上升,则是疲劳产生的征兆。Hb与负荷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其低点虽基本与BU的高点对应,但相对滞后,应用Hb评价负荷量时应与BU结合起来;T和T/C基本上能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总体上讲,应用生化指标评定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时一定要结合负荷的变化和运动员身体状态才更为客观、准确。

参考文献

〔1〕林文弢.运动负荷的生化评定〔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哈特曼.赛艇运动生理学导论〔J〕.赛艇技术资料,1996,1:21-31.

〔3〕武福全译.对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的监督〔M〕.北京: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出版社,1981.

〔4〕冯炜权.运动训练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5〕冯连世.运动与血浆酶活性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10(2):88-94.

〔6〕刘振玉.运动训练与肌酸激酶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1):30-32.

〔7〕杨翼.男子赛艇运动员冬训期间血清酶活性及心电图的变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6):46-49.

〔8〕冯连世.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9〕葛新发.血尿素在划船训练医务监督中应用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30(4):54-56.

〔10〕陈重,王昌波.血红蛋白的生成与大运动量训练的关系〔J〕.赛艇皮划艇资料,1993,1:19-31.

劳动值周总结篇3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7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44-02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做好饮食治疗对于轻型患者不需要服药或少量用药,血糖尿糖就会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对于中重型患者可减少用药,促使病情稳定,减轻或预防并发症[1]。所以,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但目前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教育中还没有一种公认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2],以往的教育方法有座谈、讲座、病友联谊会,糖尿病饮食治疗卡,烹饪实践课等,我院自2006年以来应用糖尿病饮食周食谱对患者进行饮食教育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

1.1糖尿病饮食周食谱:我院糖尿病治疗饮食周食谱,参照“中国居民平衡饮食指南”,“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制定饮食结构,“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专家系统”软件统计营养素含量。周食谱每餐营养素含量:蛋白质15~20%,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60~65%,蔬菜瓜果总和不少于1斤。热量1200~2300千卡,每份食谱热量以100千卡递增;每日以三餐为基础,每周7天内等值交换。

1.2等值食品交换表:等值食品交换表包括谷薯类、肉蛋类、大豆类、奶乳类、油脂类、蔬菜类、水果类。每类包含日常食用食物,每份以90千卡热量的重量食物互换。

1.3糖尿病治疗原则: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基本内容为控制总热量;三大营养素摄入比例;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食物纤维、胆固醇、乙醇对病情的影响,劳动强度与摄入热量关系等。

2.方法

2.1周食谱计划制定。患者入院后一天内完成。①饮食治疗重要性宣教。患者入院由营养护士对其进行饮食教育,讲述饮食治疗重要性,提高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识,增强其遵医行为[3]。②掌握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实际体重、劳动强度、病程、并发症、对本病的认识和饮食治疗知识掌握情况、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③发放并讲解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和等值食品交换表,使患者基本掌握。④计算全日总热量。根据患者一般情况计算患者住院期间所需一日热量。计算公式:全日热量=标准体重(kg)×热量〔kcal(kg体重・d)〕,极轻体力劳动25~30kcal,轻体力劳动30~35kcal,中体力劳动35~40kcal,重体力劳动40kcal以上;肥胖者酌减,消耗及需要多者酌加,使患者体重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左右。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2.2周食谱实施。贯穿在患者住院期间,是糖尿病饮食治疗教育的关键。①评价前次教育内容。检查了解患者对前次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必要时进一步讲解复习巩固。②发放讲解周食谱。发放患者住院期间所需全日热量周食谱并详细讲解,使患者理解掌握能够使用;讲解时把一日食物分为蛋白质为主类、碳水化合物为主类、油脂类、蔬菜瓜果类(为方便记忆归为一类)四大类,先告诉患者一日所需四大类各是多少,再用周食谱示范安排一日饮食。目的使患者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③教会患者使用等值食品交换表。教育患者正确使用等值食品交换表,使患者学会应用同类等值食品进行兑换。用周食谱七日重复示范讲解。④教会患者掌握灵活的饮食制作和分餐方法。在四类食物固定的基础上,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爱好,可煮可蒸,可煎可炒,或米或面,或吃捞面条或吃煮水饺。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一日的餐次,并教会患者随病情变化自行增减餐次。

2.3周食谱效果评价。患者出院前三天完成。对患者运用周食谱的程度进行调查、评价、总结、针对不足再讲解。计算患者日常生活劳动需要热量,并发放相应热量的周食谱。告知患者复查复诊时间,定时进行血糖检测记录。

3.优点

3.1方法简便、易学易懂。糖尿病周食谱使用电子技术一次性计算,省去了为患者反复计算的繁琐,节约了大量时间,更符合平衡饮食的原则,使更多的患者享受高科技成果;把一日所食食物分为四大类进行讲解条理清楚,周食谱七日重复等值交换示范,患者易学易记。

3.2动态调整、科学灵活。每次教育前都检查前次教育内容,对前次教育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在讲解中和患者互动、因人施教,既有利于患者掌握饮食知识,有利于教育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又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保证患者或家属掌握教育内容;使用等值食品交换表,便于患者长期灵活地动态调整。

3.3举一反三、值得推广。糖尿病食谱教育法规范了饮食教育的操作体系,落实了糖尿病饮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样,食谱教育法可应用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正常人的平衡饮食教育等,使饮食教育得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蔡东联,史林娜,主编.临床营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70.

劳动值周总结篇4

关键词:经济周期 就业 GDP增长率

经济周期与就业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

按照“谷—谷”法划分,将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至2012年的经济波动周期进行划分,结果表1所示。

从周期长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平均每6.4 年发生一次,前三个周期时间较短,此后的周期长度逐渐拉长。从波动位势看,第二个周期波动位势最大,近两个周期的波动位势都在10%以上,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明显提高。从波动幅度看,第三个周期的波动幅度最大,其他周期变化不大,最近三次周期的波动幅度逐渐变小。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较大,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整体上呈收敛态势。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

1.就业增长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增长率(%)如图1所示。

2.GDP增长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如图2所示。

通过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GDP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化并不一致,整体上就业周期要滞后于经济周期,这是由于劳动要素从产出波动到就业的传导会经历一定的时滞。处于萧条时期的失业者虽然能很快实现再就业,但这种再就业很不稳定,很容易陷入再次失业,而使真正找到工作的时间延后,这中间的时间差造成了就业的时滞。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上,确实有部分就业者抱有骑驴找马的心态,一旦有了更好的工作立即更换,这样其实加剧了就业的波动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出波动对就业波动的传导能力会发生变化,在每一轮周期中就业波动与经济波动的数量关系也就不是一一对应的。

经济周期与就业增长机制分析

(一)影响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教育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1.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变化幅度较大,相比之下就业的增长率波动不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具有一定的顺周期关系。这种顺周期关系也意味着两者共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加大了。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依靠必要的经济增长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无疑是经济工作中的重点之一。理论上,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但经济体、历史时期、政策的不同也会使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效应产生差别。这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及由此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体制转轨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速的特殊时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扩张效应要受到经济系统之外的很多因素制约,这便是宏观经济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2.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技术进步会从一个部门率先开始,该部门应用新的技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带动经济发展。这个主导部门会影响与其相关的其他部门,带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导部门不断更替。在这一过程中,技术进步是关键,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证明了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经济进步的不竭动力。社会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数量的增长都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技术进步通过带动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就业的作用。此外,技术进步还改变了就业模式,互联网与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就业时间与就业空间发生了巨大转变,越来越灵活的就业模式被应用于更多领域,购物、缴费都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3.教育与就业增长。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体力劳动,社会对脑力劳动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的时代背景给劳动者指明了新的方向,即提高劳动素质才能找到价值更大的工作。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育和培训,只有当教育培养的劳动力在数量结构和质量结构上与经济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基本吻合时,就业才能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对教育的投入可以缓解高技术劳动者供不应求、低技能劳动者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失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因此,应调整教育结构以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以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的关系

经济周期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可以通过总量关系和产业结构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总量关系。经典理论将失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待业人口多,就业总量一直处在供大于求的状况。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的人数和范围无法解释我国严重的失业情况。王诚(2000)认为,我国的失业特征是总量性失业,亦即“由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非充分就业均衡所引发的失业”。总量性失业是一种长期失业,劳动力人口增加后不会在短期内减少,总量性失业也是一种非自愿失业,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雇佣者会优先录用有资格、有经验、高技能的劳动者,激烈的竞争造就了一部分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找不到工作的劳动力,还有不愿意接受更低工资水平的待业者。我国目前的失业情况是由于总量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根源没有得到解决,这是一种长期现象,这类失业在不同经济周期中一直存在。

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总量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向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一产业中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的比例关系逐渐趋于合理。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撑,制造业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口。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太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可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从长期看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共同的变动趋势。经济增长是社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体现,而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合理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之一,就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生产率大大提高,富余劳动力转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又使部分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吸纳了大批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产业间的收入差异、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差距,对就业人员有着不同吸引力,从而产生不同的就业导向,形成不同的就业结构。因此,加速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国经济周期中的就业政策演变

由于经济周期中就业波动存在滞后现象,我国的就业政策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按照不同的时代背景及经济状况,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就业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劳动就业制度与其他经济体制一起,开始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牢笼。改革开放初期,就业政策的制定首先考虑到安置带来的待业人口,然后由外到内地促进创新,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就业模式,对新增劳资关系实行双向选择,全面促使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最终做到剥离企业富余人员。1980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了“三结合”就业方针以解决就业问题。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要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出发点。自此,劳动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就业政策与劳动制度同步,企业雇佣行为逐步市场化。

(二)市场经济初期的就业政策

1994到1999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政府在就业工作上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下岗职工和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登记失业率达到改革以来的第三次高峰,下岗职工的数量迅速增加,年均增长率超过40%,城镇实际失业人口和失业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且隐性失业率极高。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就业,包括“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三条保障线”的建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等。这些政策多是临时性的,用以缓解当时的就业压力。

(三)现阶段的就业政策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就业政策目标逐渐清晰。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的就业政策正式出台,主要包括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合理匹配劳动力与就业需求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减少失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就业带来冲击,中央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国自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采取的具体办法,主要包括职业培训、岗位创造、中小企业扶持、创业扶持、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开展创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就业机会、改善创业环境、残疾人就业保障、积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问题等。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导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旧不乐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仍是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结论

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受经济增长、技术变革、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很大。本文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和就业问题进行了理论和机制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总体上看,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是大致对应的,但就业周期有滞后性。我国的就业形势面临诸多压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扩大就业的根本举措,提升劳动者素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应对失业问题的长期解决之道。把握我国所处的经济周期对就业政策的制定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茹,王朝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李瑞娟,夏青,蒋志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

劳动值周总结篇5

一、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尽管各劳教所、各大队、各中队都制定了民警值班制度,但由于诸多原因,其执行力度和效果却不尽相同,特别是少数领导和部分民警在思想上不重视、值班巡查走过场、值班不尽职和不作为等问题,是造成劳教人员打架斗殴、逃跑、所内复吸、自伤自残等事故未得到及时有效发现并予以制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各劳教所应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民警值班情况,通过查漏补缺,及时修改完善所部、大队和中队民警值班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值班职责,特别是所领导、大队领导、中队领导均要按规定轮流值班,实行“七统一”,即所部、大队、中队统一值班时间,统一交接班时间,统一按规定规范填写值班登记表簿册,统一佩戴值班标志,统一值班报告制度,统一值班督察制度,统一在每周一上午分别召开所部、大队、中队值周例会(即总结上周值班情况,安排部署本周值班工作),着重解决部分领导和少数民警在值班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的问题,坚决纠正个别单位和少数民警在值班工作中安全巡查流于形式、对隐患熟视无睹、对问题整改不力等问题,建立起全所上下人人都参与值班、人人都尽职尽责值班的长效机制,形成全所上下齐心协力、常抓不懈、扎扎实实搞好值班工作的良好环境氛围。

二、逗硬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1.凡领导和一般民警在值班期间,不认真履行职责,如睡觉、玩游戏、打牌等,虽未造成事故的,一经查实,前3次均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戒勉谈话,第1次罚款人民币50元,第2次罚款人民币100元,第3次罚款人民币150元。其中,中队领导及一般民警由大队长和人事警务科科长一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戒勉谈话,科大队领导由分片所领导和政治处主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戒勉谈话,所领导和调研员、副调研员由所党委书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戒勉谈话。

2.凡领导和一般民警在值班期间,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劳教人员群体性斗殴、逃跑、流入所内、群体性闹事等事故的,对其实行先下岗后查处。

3.对领导和一般民警在值班期间,不认真履行职责,但未造成事故的,由当天白天或当夜值班的科室领导通报其具体情况,所部值周例会研究决定对其处罚的具体意见,所考核办公室负责执行;如造成事故或重大事故的,由当天白天或当夜值班的科室领导通报其具体情况,所部值周例会讨论研究后提出处罚意见,报所党委审定后执行;触犯刑律的,移交当地司法机关处理。

三、点面结合,全方位巡查

1.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劳教人员宿舍、生产劳动车间、食堂、学习室、娱乐室等集体活动场所,极易发生劳教人员群体性哄闹、打架斗殴等事件;劳教人员厕所、宿舍后面和生产劳动车间后面的围墙等,是劳教人员逃跑、所外人员投递违禁品到所内的重点部位;深夜及值班民警早晚交接班时、雾大能见度低时、全所性劳教人员集体活动时等重点时段和遇到停电、安全设施损坏等异常情况时,是各类事故频发的高发时段。因此,所部、大队和中队值班民警一定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大对以上重大部位、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和事故苗头,及时果断依法处置,坚决避免重大事故和严重后果的发生。

2.认真细致,周密严查

对劳教人员亲属来所探视时捎给的物品和通过邮局邮寄的包裹等,特别是对吸毒劳教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物品和包裹等,一定要由值班民警亲自打开,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并做到检查时,必须要有2名以上民警同时在场;对劳教人员宿舍、厕所、娱乐室、学习室等公共场所,值班民警一定要不定期经常进行安全大检查;对进出劳教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区的外来人员及车辆等,值班民警必须认真做好登记和验证检查,一旦发现违禁品,立即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理,严防违禁品流入所内,严禁发生吸毒劳教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所内复吸等情况的发生。如发生此类事件,一定要认真调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责任人,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不留死角,全方位巡查

一是对生产劳动车间的厕所、库房、管理区围墙转角处等死角,对打扫管理区公共卫生特别是管理区墙下卫生的零星分散劳教人员、值夜班的劳教人员等重点人员,对路灯、红外线报警装置、摄像头、隔离网和围墙等各种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正常等地方,一定要加强巡查,发现问题或隐患,必须立即逐级上报,迅 速纠正和整改;二是值班民警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对劳教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早晚点名、晚上按时巡更、定期与不定期巡查劳教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寝室并清点其人数等制度,使全所民警值班工作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天候、全方位,周密严谨、不疏漏。

四、人防技防并重,形成科学高效的值班防控体系

劳动值周总结篇6

 

一、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货币需求量和商品价值总量基本平衡

 

马克思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作为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其需求量与商品价值总量应基本平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货币本身不是再生产要素,当社会资源存在闲置或者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利用时,短期通过适度增发货币,可把闲置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要素有效利用起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但长期使用往往导致货币在实体经济外“空转”,形成经济泡沫,无疑是饮鸩止渴。在当前货币超发严重、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已空间不大的情况下,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就是避免货币超发,通过扩大需求有效应对和化解短期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

 

(二)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平衡

 

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是实物形式的运动和价值形式的运动的统一。马克思在价值规律中阐述,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同种同质量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商品的价值量实现决定于为社会所需要的该种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必要劳动时间,其实该规律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指商品生产与商品需求的平衡与对接问题。“在需求方面,看来存在着某种数量的一定社会需要,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市场上有一定量的某种物品”[1]“既然社会要满足需要,并为此目的而生产某种物品,它就必须为这种物品进行支付。事实上,因为商品生产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所以社会购买这些物品的方法,就是把它能利用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用来生产这些物品,也就是说,用该社会所支配的劳动时间的一定量来购买这些物品”[2],这实际上说明了社会生产必须实现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的有机平衡。也就是说,满足社会需求的总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平衡比例关系,应指社会总产品供给的价值量与需求的价值量实现匹配和相对均衡。要实现上述匹配和均衡,必然要求社会总产品的生产或供给是有效供给而非无效供给,即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同时也是满足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的产品。

 

(三)社会总资本按比例再生产

 

马克思在《资本论》有关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论述中,将社会生产分类两大部类,既分析了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平衡,也分析了社会生产两个部门的比例关系,即两大部类的生产和消费的匹配关系,其实也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量的总量平衡和比例平衡的关系。马克思在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中,把社会总产品价值划分为c、v 、m 三个部分,建立了三个平衡关系:

 

公式1,说明了第1 部类提供的全部生产资料应与两大部类所需的生产资料在总量上一致。公式2,指出了第2 部类提供的全部消费资料应与两个部类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在总量上一致。 公式3 说明了两大部类提出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之和应与两大部类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之和一致。公式1,说明了供给与需求必须总量上实现平衡,公式2、3 进一步说明了两部类不但要在总量实现平衡,而且在比例关系上也要相对平衡。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包含的总量间平衡关系以及结构和比例间的平衡关系,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要按照客观比例实现再生产。联系到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再生产结构性失衡问题引发的,表现为社会总供给的生产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匹配。

  二、供给侧改革的动力

 

(一)市场失灵理论

 

马克思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必然会使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分离,社会资本运动过程使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难以统一,社会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客观比例关系失衡,已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实物构成上同社会需求不一致,导致市场失灵。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周期进行干预。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市场盲目性,不可避免也会出现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出手,强力干预,推动建立新的供求平衡。一方面,政府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加强市场监管,降低交易成本、结构性减税、减低融资成本、和社会保障成本,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为企业减负。另一方面,要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调动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二)利息及转移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是利润及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的本质是,职能资本家与借贷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劳动的关系。他分析资本出于追逐利润的需要,在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不同部门之间相互转移,导致资本在高利率部门之间不断流动和转移。当利率高于或等于平均利润率时,将促使职能资本向借贷资本转移,如利率大大低于或等于平均利润率,则相应导致借贷资本向职能资本部门转移。在市场利率与经济周期的变化关系中,他阐述了社会再生产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产业资本与借贷资本的联动机制。在经济周期萧条阶段,生产过剩产业资本收缩,借贷资本需求减少,利率下降,“在经济周期开端,低利率和产业资本的收缩结合在一起”[3]复苏阶段,由于产业资本扩张,对借贷资本需求增加,利率相应提高。

 

(三)地租和地价理论

 

马克思指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分离的结果,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土地所有者从产业资本家那里获得的“一定货币税”,是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后,上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额利润。土地价格,马克思指出实际上,这个购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因为土地的稀缺性和垄断性带来垄断者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地租收入。马克思地租和土地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租和土地价格的一般规律。对当前我们开展房地产去库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地租理论,地价高企压缩了各行业利润空间,提高营商成本,导致实业发展不足。

 

三、供给侧改革坚持的原则

 

(一)满足需要原则

 

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时指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活资料的价值表示的,而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构成具有层次性,包括劳动者自己和家属所需要的生存资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表明,我们的生产是以“满足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要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助价值规律来满足需要,但这不妨碍满足需要理应成为指导我们各项经济工作的重大原则。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化解产能过剩,可以以“满足需要”为原则制定相应政策,比如化解商品房过剩,可以采取政府购买、百姓廉租的形式;化解钢铁、水泥等过剩,可以考虑增加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可以考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差异性等因素。

 

(二)共享发展原则

 

共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追求的理念,这一理念与以劳动者为本理念一脉相承。马克思在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运动规律基础上,指出了共享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制度特征。我们党从强调共同富裕到强调共享发展,在理念上是一个新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强调先富带动后富,这在一定历史时期有其必然性。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共享发展意味着在微观企业领域,不能一味把降低工人工资作为提高企业效率的口实。影响企业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技术高低、生产资料的性能好坏、企业管理的先进与否、工人积极性创造性的高低等。尽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新创造的价值是V+M,二者之间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降低工资就可以提高利润。这是一种静态认识,马克思这一公式揭示了劳资之间的对立关系。但利润和工资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因此不能用线性思维套用马克思这一思想,认为降低工资就能提高利润,即提高企业效益。

 

(三)公有主体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把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及由其决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资本主义所有制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可以与不同所有制相结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是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资源配置方式上,也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原则,意味着要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原则,不能因为产能过剩,就轻易消灭国有企业;也不能简单认为产能过剩就是政府干预过多的结果,那种把化解产能过剩完全交给市场的说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没有“有为政府”的强大力量,以人为本、满足需要、共享发展,都可能变为空话。

 

四、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一)生产力快速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他指出: 劳动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能缩短生产某种商品社会必需的劳动时间,从而能运用较小量的劳动量生产出较大量使用价值的能力。通过变革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使得生产方式本身也得到变革。“大工业创造了像蒸汽机和其他机器那样的手段,使工业生产在短时间内用不多的费用便能无限地增加起来。”[4] 说明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生产过程的技术及要求组合方式的改革,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丰富市场产品量的供应。另一方面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档次、性能更加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减少无效劳动。当前,正在推进“大众创新”,就是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创造更多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推动供给跟上需求快速变化的步伐,不但实现供给与需求相适应,而且通过供给引领需求。

 

(二)复杂劳动等于简单加倍的劳动

 

马克思在考察商品价值量决定时,认为劳动要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认为复杂劳动是加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创造了较简单劳动更多的价值,复杂劳动相应应该得到加倍的简单劳动的报酬。马克思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原理对于深化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劳动者在体力和智力上仍存在差别,他们的劳动质量和成果有较大差别。复杂劳动者接受过专门的较高层次教育和训练,一般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较高,能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复杂的产品,他们在分享劳动报酬中可以分享到更多成果。可以激励他们更多掌握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创造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时间为个别劳动时间,但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以及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要想追求利润,必须使自己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导向在某种程度上发挥利益导向的作用,市场主体对物资利益的追求,加上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导致其千方百计使自己生产的商品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追求超额利润。为使自己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大力开展创新,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

 

五、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一)相对生产过剩

 

着力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研究制定系统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地通过市场化自主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化解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消化过程,需要企业来调整资源配置,压低过剩产能,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方向,寻找新的市场需求,改变经营模式。这就要求推动“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行动计划,促进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发挥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供给升级的倍增效应等。为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必须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与国外产品形成良性竞争发展格局。

 

(二)市场出清理论

 

马克思描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描述危机发生时,工厂开始关门歇业,厂主破产倒闭,工人失业挨饿。社会到处出现了各种极度贫困的现象。但一段时间之后,过剩的产品逐步得到消化,工厂开始重新开工恢复生产,工人工资相应开始提高,生意也渐渐地开始好起来了。但这种好的局面不会长久的,市场上很快又会生产出过剩的商品,新的危机又会随之而到来,并且这种新危机的过程和前次危机完全相同。这是市场通过对生产的强制性破坏实现市场出清。要走出经济危机,必须经历供给的破坏性变革,这个阶段就是市场出清。社会主义条件下,为避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盲目性,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国家根据经济发展主动进行干预,也会通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消解旧的市场供求关系,在新的供给基础上构建新的更为健康的市场供求关系。

 

(三)供求关系的重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是旧有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破坏,同时也是新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建立过程,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新的供求关系建立的机会成本。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资基础进行研究时,指出生产过剩危机的重要特点是以固定资本更新为基础的周期性,永久的危机是没有的。他认为“危机是以固定资本的生产过剩,是以流动资本的相对的生产为基础的”[5]从中可以理解为,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可以为新的供求关系建立释放空间。当前,我国的经济调整,既有供给与需求双方总量的矛盾,也有结构上的矛盾。一方面可加快固定资本的更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和优化供给结构,为市场创造更多符合需要的产品; 另一方面,运用市场的作用强行去杠杆,通过关门、重组、破产等方式淘汰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落后产能,改善产品供给总量和结构,为在新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开辟空间、铺平道路。

劳动值周总结篇7

1.概述

XX房建项目是我公司海外特大级项目,由于前期各种因素影响,单周产能较低,工程按期履约,形势严峻。为了加快进度,创造进行变更索赔工作的有力条件,减少违约风险,项目部编制了最新的房建部分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2010年第四季度人员及设备进场计划。为了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制约进度的因素,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制约进度的因素采取经验科学方法,进行了结构化分析,并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验证。

2.目标产能与当前产能的比较

2010年6月份以前,项目部周计划产值平均为125万当地币(折合人民币600万左右),而项目部周实际产值峰值仅为80万当地币,与计划产值相距甚远,项目部的实际产能与目标产能有较大差距。

3.问题的界定

项目部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单周产能稳定的提高至目标产能,以满足进度要求?”为便于分析,可将上述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1)如何将单周产能提高至目标产能?2)如何保持单周产能的稳定性?即影响单周产能的因素有哪些?也即是在劳务人数一定的前提下,影响人均月工效的因素有哪些?

4.分析框架的提出

4.1框架

制约单周产能的因素如下图所示。该框架在调研过程中得到了项目部的认可,认为涵盖了制约因素的主要方面,可以将制约因素清晰直观的展现出来,利于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其适用于项目部 。图中蓝色十字形的因素,代表可以被观察到的、可用事实进行验证的影响因素,是对项目部制约因素进行考察的落脚点,也是项目部采取措施提高产能的落脚点。

进度制约因素框架图

4.2框架提出过程的说明

该框架的提出,采用逐步逐层提出问题,进行解答的方式。

4.2.1怎样提高单周产能?

影响单周产能的因素从第一个层面来看,有两个方面:1)人数;2)人均月工效;

在将人数提高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后,增加单周产能的途径就是提高人均月工效。

4.2.2怎样提高人均月工效?

最直观的看,每周各种材料的用量越大,转换成的实物量(房屋)就越多;实物量越多,单周产能就越高。

4.2.3怎样提高每周的材料用量?

1) 材料充足;2)关键工作面充足;3)工人的工作效率较高。

因市场供应波动,为保证大宗材料充足,必须加大材料存储,如水泥市场经常波动,需要有足够的水泥罐,存储足够数量的水泥。影响工人工作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劳务制度、工种结构及机械数量。能兑现的、合理的劳务激励机制是决定工人工作效率的根本因素。

机械数量主要指与砼浇筑及墙体砌筑有关的机械设备,如砼泵车,搅拌车,拌合楼,大型制砖设备等。其中泵车及大型制砖设备是关键设备。即项目部要有充足的材料、工作面及较高的工作效率,工效才能提高,要保证这三点,需要项目部提高管理能力。

5.各制约因素的分析及评价

该框架虽然适用于对项目部的分析,然而如何确定制约项目部单周产能的主要因素,这就需要利用该框架及项目部的人均月工效进行设计问题。项目部的人均月工效峰值曾达到并维持在6000当地币左右。为到达目标产能,只要项目部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工效,人均月工效达到6000当地币完全是可行的。项目部也认为这个工效水平是可以达到的。因此,问题分析中将项目部的目标人均月工效定为6000当地币,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

6.根据分析框架及以上说明对项目部进行了问题设计,展开相应分析,并提出项目部的回复及对策,以及对回复的评价。

6.1问题的界定

主体结构进度相关:1)项目部为达到单周产值125万当地币的目标,在人均月工效6000当地币、工种搭配合理的前提下,劳务数量应为多少?中外籍工人的比例为多少?何时进场?2)为什么单周产值波动较大,标准差达到700,如何稳定?3)劳务数量满足要求后,现有能力是否可保证人均月工效较为稳定的维持在6000当地币?若不可以,制约因素是什么?打算采取何种措施?

6.2问题的分析、回复及评价

项目部为达到单周产值125万当地币的目标,在人均月工效6000当地币、工种搭配合理的前提下,劳务数量应为多少?中外籍工人的比例为多少?何时进场?

6.2.1项目部分析:

在人均月工效6000当地币的条件下,为完成125万当地币/周的目标,根据项目部人员进场计划及经验,所需劳务人数在1000人左右; 根据项目部及其他中资公司的经验,在劳务制度合理的前提下,中方劳务与外方劳务的比例为1:2时,人均月工效完全可以达到6000当地币;考虑到劳务引进的实际速度及年前不易招工等实际情况,项目部必须利用10-12月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人员引进工作。

6.2.2项目部提出的解决办法:

项目部根据最新的进度计划,编制了10-12月份人员、设备进场计划,各月底的劳务人数计划分别达到680、755及902人。其中中方劳务与第三方劳务的比例满足1:2。如果项目部劳务管理较好,工资发放及时,达到人均月工效6000当地币是可行的。劳务数量基本满足要求;进场时间基本满足要求;中外籍人员比例满足要求。

7.为什么单周产值波动较大,标准差达到700,如何稳定?

7.1项目部分析

项目部近期工效在不断提高,这是标准差加大的原因。其单周产值维持在60万当地币的水平。根据对其现有人员、设备等方面的分析,其工效已基本达到最高水平。

7.2项目部提出的解决办法:

再引进30名中方瓦工、40名第三方木工,现有设备的潜能就发挥到极限,约为85万当地币/周。

7.3劳务数量满足要求后,现有能力是否可保证人均月工效较为稳定的维持在6000当地币?若不可以,制约因素是什么?打算采取何种措施?

7.3.1项目部分析:

劳务数量满足要求后,项目部现有的施工关键工作面充足,基础开挖、基础承台及拉梁分别为239、136及64套;水泥储存能力基本满足要求;需再引进一台泵车;小型制砖设备随时面临监理勒令停产的风险,要求引入大型制砖设备。

7.3.2项目部提出的解决办法:

项目部根据最新的进度计划,编制了10-12月份设备进场计划。要想达到目标产值,需中方劳务300人,配以600人的第三方劳务,总人数达到900人,需再购买一台小型泵车,需购进大量周转材料。总之,要再配备一整套完整的生产线。评价:项目部按照其人员与设备进场计划引进相应资源,在其现有管理体系下,完成单周产值125万当地币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

8.结语

项目部在利用经验科学方法,分析以上各制约因素后,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提高管理效率。目前,效果显著,进度明显加快,在利比亚中资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得到监理、业主各方的一致好评。

劳动值周总结篇8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反映了该国在该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这一成果可以用几个主要的综合经济指标表示出来,借以考察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情况,并可用以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进行对比,以分别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等。这些综合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物价指数、利率、工人就业率、进出口贸易额、政府支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一系列总量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

①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经济活动的成果的最概括、最主要的指标。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其内容为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是指明在统计期内所生产的总值如何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分配和使用的,它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第一,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它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不计算作为以后生产阶段投入的中间产品,仅考虑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例如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中,按产品流动法计算可将其国民生产总值表示为下式:

GNP=A+B+C+D-E

式中A代表个人消费支出,

B代表私人总投资,

C代表政府支出,

(D-E)代表净出口。

第二,所得法(收入法)。所得法(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它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生产中所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起来,即把雇佣人员报酬、非公司企业的业主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租金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和间接税相加而求得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物质产品与提供劳务的所有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所以也称为生产法。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所增加的价值。

以上三种计算方法中,产品流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所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标准。如果用其余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与用产品流动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不一致时,则应按产品流动法所得出的数字进行调整。

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同时计算另外两个与之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样的,即产品流动法、所得法和部门法。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收入概念,后者则是一个生产概念。所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的净值。这个指标表明了国家可以用于社会消费和净投资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它等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以后的产值。

②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情况的另一个主要的综合指标,它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等于工资、利润、利息、租金与政府津贴的总和,也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再加上政府津贴,用公式表示为: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津贴

与国民收入密切联系的也有两个重要的总量指标,即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与所得税,加上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与政府向居民户支付的利息。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交纳的所得税、财产税等,表示一国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又可分为个人消费支出与个人储蓄两部分。

③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来表示的,因此,它的变动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产量所发生的实际变动,另一种是价格所发生的变动。

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是正常的,而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则是虚假的。为了准确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使得各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就要按某一不变价格进行调整,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同样,对于国民收入也应作如此的处理。

利用不变价格折算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首先要把某一年确定为基年,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调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就得到按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便于进行比较。

物价指数是各单个商品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之比,通常表现为百分数。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种方法所需的数据资料很难寻找,因此并不适用。实际上,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的有关资料同样也可以求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例如,我国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8,531亿元人民币,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45,006亿元人民币。以1990年为基年,由《中国统计年鉴》可查到,1994年对1990年的发展速度为158.5%,用它乘以199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可以得到1994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9,372亿元人民币,比1990年增长58.5%。而如果用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其增长率为142.9%,二者的差距约为85%。存在这样大的差距表明利用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显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关于国民生产总值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平均指标,它等于某年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当年人口数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反映经济运行的侧重点与国民生产总值

不同,后者主要是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前者则有助于了解一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

因此,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补充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形势。

投资者基本上明了并掌握了上述几个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的资料后,通过对它们的水平高低、增长速度、部门构成和地区差别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大体了解当前国民经济形势的基本状况。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增长情况、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在各个部门与行业间的分配情况,以及国家在各个时期的投资情况等,就可判断现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气候对投资将有何影响,为选择投资对象、投资时机和解决如何投资打下最根本的基础。

(2)经济运行变动特点

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情况只能对国民经济形势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要深入掌握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还必须对经济运行的变动特点进行分析。与对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分析相比,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说明增长波动的特征,即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二是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三是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说明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与通货膨胀状况,并联系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等,说明物价变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运行主要方面的影响。

①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实际上就是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与判断。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里,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反映了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每个周期由大量经济活动几乎同时的扩张与随之而来的普遍的收缩、萧条与复苏等阶段组成,并且这种波动重复出现。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时期,即经济活动扩张的或向上的阶段;衰退时期,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萧条时期,即经济活动的收缩的或向下的阶段;复苏时期,即由萧条转为繁荣的过渡阶段。判断整体经济处于哪一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规模、工业产量、销售量、资本借贷量、物价水平、利息率、利润率与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动。

对经济周期的研究经历过两个阶段,即传统经济周期阶段和现代经济周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市场经济各国的经济周期表现为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因此,经济周期统计和分析基本上建立在绝对水平的统计指标基础上。但是本世纪30年代西方大萧条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较少出现原来那种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据此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消失了。然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虽然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在消失,但相对水平即经济增长的经济波动却存在。为了区别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周期,定义了传统经济周期和现代经济周期的概念。传统经济周期,又称古典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收缩、萧条、复苏是在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过程中循环的。现代经济周期,又称经济增长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在相对水平即增长率指标基础上来测度反映和分析的经济波动过程。

在现代经济周期中,其四个阶段的区分已经不很明显,不过繁荣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对前面所讲的几个指标的动态比较,可以发现在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都各有其典型的表现:繁荣阶段,国民经济活动发展到比较高的状态,各行业都欣欣向荣,新行业、新企业纷纷建立,老企业进行更新、开拓,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产品种类、产量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总体市场需求也大大增加,商品销售量猛增。工商业企业迅猛扩张,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信贷规模趋于膨胀,资本借贷量增大,利息率上升;另外,在对资金的需求扩大的同时,对另一生产要素--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扩大,因此,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下降。企业盈利增长,利润率提高。

衰退阶段,整体经济收缩,各种经济活动都开始衰退,市场需求锐减,产品滞销,各企业被迫缩减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工业产量与销售量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资金与劳动力的需求的相应减少,资本借贷活动收缩,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率普遍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倒闭关门。

经济运行这种潮汐般的涨落对投资者的影响非常大。对投资者来说,能否识别整体国民经济处于哪个阶段,能否预测经济循环将在何时转到下一阶段,这对于其资金的投入方向、规模等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各种行业受经济周期循环作用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有些行业受其影响很大,当循环处于繁荣时期时,它们随之繁荣,而在循环转向衰退时它们也随之衰退;有些行业受循环的影响则较小。前者一般包括生产奢侈品、装饰品或一些耐用消费品的行业以及旅游业等需求弹性较大的行业,因为对这些行业的消费主要视收入状况而定,收入高时就多消费,收入低时就少消费或不消费。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该行业的需求就高,该行业的利润率也高;而衰退时期需求减少,行业利润也降低。投资者在经济繁荣阶段或由复苏向繁荣的过渡阶段中就应该选择这些行业投资,以分享其在繁荣时期的丰厚收益;在衰退时期或由繁荣转向衰退的时期则应及时抽出资本转向那些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增长型行业,即由于新技术应用或新产品开发所形成的行业,其产品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因而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功能强大或用途广泛,价格也不一定很贵,易于为一般消费者接受。而且,作为新生事物,这些行业更有发展前途,具有很强的行业增长能力。投资于这类行业可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并且可以分享由于行业增长带来的利益。第二类主要是一些生产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如饮食业、服装业、医药业及公用事业等,其产品为人们生活所必需,需求弹性很小,即使收入大幅度减少也不能因此而缩减对此类商品的需求,因此,在衰退时期投资于这些行业是比较稳妥的选择,可以少担风险。

当然,投资于这类行业,在繁荣时期很难获得像前面所讲的奢侈品业等与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行业那样的高额利润。因此,如何妥当地安排投资资金,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在尽量少担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利润,仍需投资者把握实际情况,依据形势的不同做出安排。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技术与技巧将在以后章节中谈到。

②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物价总水平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国民经济运行的状态、国民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等,都要通过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表现出来,而反映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的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一旦经济运行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观察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为判断经济形势的好坏提供了重要依据。

物价总水平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经济变量,从变动的可能性而言,无非有三种:上升、下降和稳定。从实际变动情况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价格总水平具有不可遏制的上升趋势。因此,分析物价变动不能不联系到通货膨胀。

一般在没有价格管制、价格

基本上由市场调节的条件下,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同义语。但是需要指出,一次性或短期性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或者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都不能算作是通货膨胀,只有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普遍的上涨才能算作通货膨胀。

既然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那么,对通货膨胀的衡量就可以通过对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的衡量来进行。一般说来,常用的指标有以下三种: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第一,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又称为消费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零售物价指数是由一国政府根据本国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文娱等费用编制计算而得,用以衡量一定时期生活费用上升或下降的程度。

第二,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指数,反映一国商品批发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例如,我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45,006亿元人民币,而若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29,372亿元人民币。设1990年平减指数为100,则1994年的平减指数为45,006F29,372×100=153.2,说明1994年物价比1990年上涨53.2%。

以上三种指标在衡量通货膨胀时各有优缺点,而且,由于这三种指数所涉及的商品和劳务的范围不同,计算口径不同,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各种指数所反映的通货膨胀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指数。一般说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零售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根据对以上指数的衡量,可将通货膨胀按程度不同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即缓慢而持续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率不超过10%;第二类是奔腾的通货膨胀,即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水平;第三类叫狂奔的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率达到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这类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崩溃。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一般以两种方式影响到经济: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影响经济。

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影响经济表现在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一方面固定收入阶层、抚恤金与养老金的领取者以及债权持有者将因此而蒙受损失,因为其货币所得并未随物价上涨而增加,这意味着他们的实际所得或实际债权将会应之而减少;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工商业企业及债务人、投机者等将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企业将因产品价格比成本价格上升更快而增加盈利,债务人将因货币贬值而减少其实际债务,投机者则因其预测到通货膨胀的来临而进行的投机活动而获得收益。

通过改变产品产量影响经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物价持续上涨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如果这种成本的升高不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那么企业就不愿生产,总体产量将会下降;另外,在较剧烈的通货膨胀情况下,进行产品或原材料的囤积比进行投资更能获得利润,因而将刺激企业进行投机活动,阻碍工业生产的发展。二是不同商品价格上涨速度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地说,需要最迫切、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价格上涨最快,如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往往快于非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这就造成了投资主要流向那些价格上涨较快的部门,而非必需品生产部门等价格上涨较慢的部门尽管因物价普遍上涨而导致成本上升,但由于产品价格上涨速度慢而使得利润下降,因此,投资就不易流向这些部门。

正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有这样大的影响,那么投资者要进行投资就不能不考虑到通货膨胀,就必须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可能及其程度有一个大约的预测。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知道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

对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传统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所谓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存在过度需求所造成的结果。这种理论认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由于存在过度的需求"拉上"的,具体而言即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量的增长率而引起了通货膨胀,或者说由于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产品导致了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产品成本上升导致的通货膨胀。持该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某种垄断力量而促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将一般物价水平往上"推进",造成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即由于货币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导致的通货膨胀;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即垄断经济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人为地抬高物价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一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却有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因此,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时,就给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部门形成了一种增加工资成本的压力,因为尽管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但各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是一致的,在成本加成的定价规则下,这一现象必然使整个经济产生一种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一理论实际上仍是对前两种理论的修改与综合。

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的最初成因可以是成本推进或需求拉上,有时也可能是其他因素。一旦通货膨胀起动之后,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就互为因果了,一定条件下二者甚至会同时出现,因果关系也不复存在。因此,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用需求拉上与成本推进的理论就不合适了。

冲击与传导理论是一种关于通货膨胀成因分析的新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冲击是一种力量施加于经济系统上,这种力量可以来自于经济系统内部,也可来自于经济系统外部;可以是经济力量,也可以是非经济力量;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非确定的。例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可以视为一种来自外部的冲击,利率提高可视为一种政策冲击等等。一个冲击发生后,将会对经济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一影响过程称之为传导。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必将影响到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这一影响的具体途径,就是一个传导过程。

冲击与传导理论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是否完全合理,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运用这一理论的确有助于解释一些前述三种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分析时,用这一理论比较容易把握问题的重点。

理论与事实都证明: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时,必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可见,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视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冲击因素。那么,这一因果关系体现在哪里呢?大致地说,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阶段有关,如果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水平之下时,其对应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当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增长水平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二是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同的经济增长率可对应不同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而言,对应于扩张时期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对应于收缩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则较高。

依据上述两个结论,我们可以看出,要正确把握通货膨胀可能的发展变化,必须把它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比较结合起来考虑。例如,当前经济增长率处于较高水平,通过种种分析后我们认为下一年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呈下降趋势,那么根据前面的结论,同一经济增长率在收缩时期会对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又依据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阶段的关系,因为经济增长是向潜在增长水平下降,所以这一通货膨胀率将会降低。

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冲击因素,如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转变、战争、国际收支状况以及一些突发的不确定性事件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因素可能会超过经济增长而成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例如,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的顺差,那么一方面意味着国内市场上商品可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因出口换回的外汇或流入的外国资本在国内市场上不能流通,需要兑换成本国货币,就会迫使政府大量投放本国货币。在这两方面原因之下,通货膨胀将会显著上升。可见,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握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必须注意全面观察各种可能的冲击将对通货膨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能否及时判断各种冲击的产生与传导,对投资者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

③经济结构变动的动态比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活动中各种比例关系的总称,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最终需求结构等,这里只介绍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因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中心。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于优化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指标是产业结构变化率。对于产业结构已达到高等级的国家来说,这一指标不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但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需要逐步升级,因而产业结构变化率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这一指标的具体化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变化率,即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相对比重变动状况。计算GDP变化率时可用现价或不变价,如果要用于反映现状可用现价计算指标,若要反映变化规律时则必须用不变价计算。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项产业在整体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的比例应该是在保持绝对量增长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农业)的GDP相对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工业与建筑业)与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才能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变,经济增长才能更有效率。

(3)政策措施影响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运行,通过价格杠杆与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或由于经济运行中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使其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因此还必须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局势,采取一定调控措施使市场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出来。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各种经济政策与经济措施,因此,对政府政策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就成为宏观分析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这方面的具体介绍将在本章第三节中展开。

(4)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

经济运行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因此,对政府来说,应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解决,促进经济良性运转;对投资者来说,也应对此认真分析,预测政府可能采取的调整措施,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依其形成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很明显,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资源的锐减和自然灾害的发生等,都会引起经济的严重波动,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第二,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际间政治、经济关系等的变化而引起的大的经济波动,这些变化包括战争、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国际封锁和经济制裁等。

第三,由于国内非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变化对国内经济的严重干扰。例如,发生政治动乱、发生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事件等,都会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劳动值周总结篇9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低值易耗品; 财务管理

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 (2 000元)以下或使用年限比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物品。施工企业低值易耗品主要是过程中的周转使用,单个价值不大,总体价值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相对其他成本所占的比重较低,而且还不像材料那样构成产成品的实体,不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太大影响。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发现各施工单位对固定资产、材料物资、周转材料等的管理都非常重视,而对低值易耗品大都不是很重视。从低值易耗品的实际开支情况看,尤其是现场使用的消耗性比较大的小型机具、工具备件等,虽然单个价值相对不是很高,但由于品种、数量多,认真统计起来金额也很大,因此,如何加强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对施工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低值易耗品的分类

(一)按低值易耗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可将低值易耗品分为:

1.一般工具。它指生产中常用的工具,如刀具、夹具、量具、装配工具等。

2.专用工具。它指用于制造某一特定产品,或在某一特定工序上使用的工具,如专用模具等。

3.替换设备。它指容易磨损或为制造不同产品需要替换使用的各种设备,如轧钢用的钢辊等。

4.管理工具。它指在管理上使用的各种家具,如办公室的各种用具等。

5.劳动保护用品。它指为了安全生产而发给工人作为劳动保护的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各种保护用品。

6.其他。它指不属于上述各类的低值易耗品。

(二)施工企业低值易耗品分类

施工企业的低值易耗品分类比较简单,大体分为三类:工具备品、劳保用品和管理用具。

新会计准则将“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按新准则《应用指南》的讲解,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单设“包装物”科目、“低值易耗品”科目或“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科目。

二、施工企业低值易耗品管理的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足

相对于固定资产而言,低值易耗品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针对施工企业每项工程的造价来看,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所占比重非常小;相对材料来看,低值易耗品不构成工程实体;从施工工期来看,每项工程工期在三到五年,低值易耗品的剩余价值不是很大,因此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相对淡薄。

随着施工企业承揽工程任务标的越来越大,以一个20亿的工程,工期三年,架子队管理模式来看,工程大致需要设置1个项目部,6—7个分项目(按六个计算),每个项目5个施工队(班组),每个队伍20名工人估算;每个项目配备打印机10台,每台按照 1 000元计算,就需要支出6—7万元;按每个施工队伍配备手推车5台(不考虑损耗),每台300元计算,需要投入3万元;再以最常用的手钳为例,假设每个队伍每年20把考虑(假设更换一次)、每把12元计算,按两年考虑,需要1.44万元。以此类推,小到钳子、螺丝刀、铁锹、翘棍,大到手推车、捣固机、抽水泵,管理用的办公桌椅、文件柜,劳保用的安全帽、防护服,品种多,个别物品消耗数量大,汇总起来所占用资金数量也很大。

(二)施工企业低值易耗品财务管理的普遍做法

1.直接摊销

购入时直接摊销进入成本,如管理用的桌椅板凳、厨房用具等。

2.材料式管理

购入后按照材料管理方法,计入库存材料,发出后计入成本,工程完工盘点,如有完好的冲减成本,或者形成账外资产,以翘棍、精调爪、劳保用品等为代表。

3.卡片式管理

建立低值易耗品卡片,通过卡片管理;财务管理是通过周转材料的低值易耗品科目,购入后入库,计入低值易耗品,领用(发出)时一次摊销,直接冲减低值易耗品科目账面价值,以小型机具、工具等为主。

以上管理方法过于简单,不利于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首先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由于低值易耗品可以周转使用,且可以长期使用,一旦低值易耗品跨年度使用,则成为账销案存资产,很可能会造成企业资产流失;其次,单纯的卡片管理缺少严密性,不利于使用人员增强保管责任心;最后,我国的施工企业大部分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参与施工的人员比较多、比较杂,而且更换也比较频繁,单纯的卡片管理,由于人员的变动很可能造成资产的流失。

三、如何加强施工企业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一)提高认识

在施工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降低成本是企业必行之路。虽然低值易耗品的单个价值低,但由于施工标的越来越大,低值易耗品的总数也会越来越大。

施工企业应该根据低值易耗品数量的多少,设立专职或者兼职管理员,完善购买、发出、保养、回收制度,定期盘点、定期养护、残值回收或者修旧利用,降低低值易耗品的日常损耗,减少非正常损失,加强低值易耗品日常管理,也是企业降本增效的一个途径。

(二)完善低值易耗品账务处理

结合现场实际,施工企业低值易耗品还是应该通过财务账务处理来加强管理,按以下两种情况核算:

1.卡片管理

为了核算方便,项目成立以后针对管理用的、单位价值较低,或容易毁损的低值易耗品,这部分资产由于比较固定,一般都有专人保管使用,利于管理,而且项目结束后残值收入不会很大,这部分资产应该通过卡片管理,一次进入成本。以项目部购买的办公用椅为例,每张椅子50元左右,由于可长期使用,单位价值较低,应该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间接费——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货币资金(应付账款)

2.财务账面管理

针对项目管理工具、施工过程中使用工具、备件以及劳保用品等,通过财务账进行管理,使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工具备品(劳保用品、管理用具)”科目,下设“在库、在用、摊销”四级科目。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购入时,凭采购发票和点验单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工具备品(劳保用品、管理用具)——在库

贷:货币资金(应付账款)

(2)领用时,凭领用签收单据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工具备品(劳保用品、管理用具)——在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工具备品(劳保用品、管理用具)——在库

领用的同时,或者于月末,结转(摊销)领用低值易耗品成本:

借:工程施工——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工程项目

(工程施工——间接费——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工具备品(劳保用品、管理用具)——摊销

(3)低值易耗品不使用交回时,填制入库单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工具备品(劳保用品、管理用具)——在库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工具备品(劳保用品、管理用具)——在用

(4)工具用具经鉴定毁损,不能使用,或者可以报废时,必须由经办人员填制低值易耗品报废申请单,经鉴定人员鉴定,单位领导批准后,财务人员根据报废(毁损)申请单,减少该资产账面价值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工具备品(劳保用品、管理用具)——摊销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工具备品(劳保用品、管理用具)——在用(在库)

如果有残值收入:

借:原材料(货币资金等)

贷:工程施工——材料费(机械使用费)——**项目

在低值易耗品没有申请报废之前,该资产将作为账面资产管理,年末各科目余额结转下年;按照资产管理办法,会计期末对账面资产应该进行实地盘点;人员变动需要办理相应手续;由于采用一次摊销法,资产的账面价值对冲,不会造成资产虚增等情况发生。

四、结束语

低值易耗品采用以上两种办法管理后,第一,做到物资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双重控制,才能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第二,由于账随物销,在低值易耗品没有报废之前,领用部门对资产的完整和安全负责,可最大程度地避免非正常损耗;第三,能够方便核算,清晰管理,低值易耗品的整个变动情况做到有迹可循;第四,对于低值易耗品的保管能够责任到人,整个流程由于要进入财务账,可以完备手续;第五,虽然低值易耗品单位价值较低,但如果使用的数量大、品种多的时候,相对资产总额并不是很小,采用以上办法,财务账面价值足够大也能够引起企业负责人足够的重视;第六,能够完善低值易耗品报废手续,对于加强资产的管理、避免企业资产流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劳动值周总结篇10

关键词:城市化;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根据最新的政府调查统计数据,现将江苏省仪征市马集镇劳动力就业数据梳理如下: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马集镇地处仪征市城区北部,下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农业人口25813人,劳动力12900人,劳动力转移人数11050人。其中男性6625人,女性6275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51.3%和48.65%。

劳动力年龄结构:男性18-35周岁有2026人,36-45周岁有2151人,46-55周岁有868人,56-60周岁有1580人。女性18-35周岁有1842人,36-45周岁有2276人,45-55周岁有2157人。

劳动力文化结构:小学及以下人数1993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15.45%,初中文化人数8144人,占劳动力人数的63.13%,高中文化人数2562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9.86%,大专及以上人数201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56%。

劳动力从业结构:从事第一产业的有2843人,占总劳动力的22.03%,从事第二产业的5323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1.26%,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305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7.86%。其他从业人员572人,占劳动总人数4.43%。农村富余劳动力1850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4.34%。

劳动力从业地点:本镇内5842人,占总劳动力的45.2%,镇外市内5089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39.45%,市外国内1917人,占总劳动力人数14.86%,出国劳务52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0.4%。

调查结果显示,马集镇的工业总体水平不高,数量不多,大小企业不足400家,本镇在企业动作人员的数量不足6000人,工资待遇不高。企业主要以活塞环及相关的配套企业、玩具加工为主,没有大型企业和特色产业。在镇外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建筑业和运输业占较大比例,从事管理的人员很少,高收入人员极少。

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人员主要是老人和妇女,他们农时下地,闲时闲着。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种主要是水果、花卉、水产、养殖等。规模基本不超过1000亩,也没有形成产业化,品质不高,更多的是种粮,种藕、茨菰、玉米等。部分在家富余人员为他们做工的有200多人。

由于在镇企业及承包土地的产品不是高新产品。产值和效益都不显著,所以工资收入都不高。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工资过低,也不愿做工,这对乡镇企业和土地承包户带来新的问题和困难。

面对这些现状,要想帮助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

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学习和培训,让他们学习一些技能。能够自主创业。学习农副业,让他们既能够顾及家庭又能够创收。学习与地方高新产业相关的技能。如汽车制造业相关的叉车培训等,自己有了一技之长,不仅收入高出双倍左右,还不易被淘汰。

二、提高乡镇企业的品质,增强吸纳地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

一个地方的经济真正发展迅速,真正发达。就从劳动力转移上看出,本地劳动力不外出,能被吸引在本地就能说明。

当前,马集镇企业吸引劳动力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招商引资。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培训,提高素质结合起来。相互吸引,共同提高收益。

三、城镇化的发展,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走进集镇,从事服务业

服务业一旦活跃起来是个互惠的结果,不仅在本地产生经济效益,还可以发展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其价值和意义不可估量。谁先动,先做好,就占先机。这方面主要是餐营业,家政、家教、婚庆礼仪、建筑装修等。

综上认识,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是从现在的传统农业和土地小规模经营上解放出来。实现收入大幅提高,应该注重这几方面: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技能培训,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认识提高。观念更新,主动学习,主动求职,不在留恋老屋老家,意识不更新,认识不提升,收入不增加,越久越落后。这就要求镇村各级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都要宣传和引导农民,改变认识,不断传播新知识、新信息的广播,文艺宣传,发放资料和组织开会,组织就近参观典型等形式进行教育宣传。

(二)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服务体系。地方政府从招商引资开始,就要看准企业是否有后劲,帮助镇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使企业始终在市场上占据优势,效益明显。职工收益才有保障,企业才能留得住职工,形成良性态势。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在已经完成大规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我市各地应深入研究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定位;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定居,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和开发;在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专业市场、道口经济、信息中介、房地产,以及农机、畜牧、植保等农业服务业,既为小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又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四)加快农村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制度建设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撑保障作用,赋予农民长期稳定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通过转让、转包、互换、入股等形式,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积极开展村级社区股份制改革,把集体资产的产权量化到农户,明晰产权关系,并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对每个被征地劳动力免费提供一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加大乡镇企业的职工养老金与医疗保险金缴纳力度,使乡镇企业的职工逐步纳入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从各个层面构筑保护农村劳动力利益的框架,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参考文献:

[1] 应风其 张中根,农民进城:动力、阻力及制度创新,农业经济,2002.10,32―34 .

[2] 齐艳 卢天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农业经济,2002.5,3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