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1 21:5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1.心理咨询工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系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中每项工作也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大力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同时,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或面临不同生活挑战的时候,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是正常现象,是一个发展问题,不能武断或一概解释为“病”和“心理素质低”,所以,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直接影响到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和有效性。

2.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

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协助学生获得和谐的发展,也要面向全体教职员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协助学校进行教职工职业耗竭的预防和调整工作,还要包括校园心理安全维护和危机管理中发挥专门的作用,整个工作架构需要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考量。

从三级预防体系的角度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既有初级预防的功能,也有次级预防的功能,即在问题出现之前或最早出现的可能时机立即介入(初级预防),和在特定问题开始恶化(问题扩大化)或变成持久困扰的最早时间点上给予处置(次级预防),适当承担问题持续存在,此时介入以降低问题的严重性,与治疗类似(三级预防)功能;在此意义上,初级预防功能的发挥与学校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有密切联系,次级预防功能的发挥是这项工作的重点,三级预防功能的发挥要在这项工作发展到较为理想状态时,在学校心理咨询系统中依靠基层学校和基于系统中跨校的专门学生咨询机构与医学心理合作/配合承担。

3.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中的定位

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的最主要对象是儿童青少年,不同于成人心理咨询,必须重视这种带有性质不同的差别;

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是在学校体制中开展的,不同于在独立于学校体制的医院和社会咨询机构中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有独特的资源和限制;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是相对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和医学心理治疗部门的心理咨询工作的区别并不只是一个病人与否和严重与否的问题,完整的学校心理咨询系统,需要包括对一些较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的心理治疗工作;

学校心理咨询可以和医学心理诊治部门配合工作,但不承担医学心理诊断、精神科诊断和药物、医学心理物理治疗。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绝不是在学校和教育系统内开设一个小型心理医院,或专业心理医院在学校中的延伸或初级诊所,也不就是孤立地解决常规新健康教育,或班主任、任课教师解决不了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

(二)总体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总体目标在于根据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化发展的实际状况,从专业规格、工作机制、网络构建、队伍建设、工作模式、质量管理,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综合考量,建构合理、务实的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体系。

二、学校心理咨询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心理咨询的专业性质、专业规范和伦理标准的研究

考虑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特点,学校教育机制的特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系统的要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家”专业特质,界定学校心理咨询人员的角色特点,坚持正向和发展性,建构我国中小学心理咨询专业、伦理标准。

(二)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及模式的研究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包括:心理健康资料采集与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普及与宣传、专门心理健康活动、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教师心理保健、危机预防与干预等。

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不能是心理诊所式的封闭模式,要解决目前存在的“治疗师化”的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学校心理工作者/学校心理学家)应善于与学校其他教育资源合作,结合“学校社工”的视角和工作方式,采取“合作模式”开展工作。

(三)中小学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资格和培训方案的研究

根据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和规范,建立符合实际的专业资格标准和系统培训方案,以及考核办法,还需要考虑咨询人员和督导人员的区别。

(四)中小学心理咨询网络建构及管理的研究

分层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与管理是重点;学校咨询人员的继续教育、督导机制和团队建设,需纳入质量管理;形成一些制度。

1.省/市级网络建构及管理的研究。

2.区/县级网络建构及管理的研究。

3.校级网络建构及管理的研究。

(五)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的政策保障的研究

按1:800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并建立绩效认可与考评机制,纳入教师职称晋升渠道。

三、学校心理咨询专题研究的实施与分工

本专题的研究在整合了各地优势资源,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的基础上,要保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坚持专业性和伦理规范,以行动研究为原则,研究与实务并重,考虑地区差异,形成分类系统模型,形成典型,便于辐射推广。

(一)课题组组成及专题分工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篇2

关健词:职业生涯咨询 就业形势 课程改革

职业生涯咨询(career counseling),也译为职业咨询、生涯咨询、生涯辅导。罗伯特qCq里尔登(Robert C.Reardon)(2005)认为,所谓职业咨询(career consultation or counseling),主要指针对咨询对象(来访者、咨客)在职业选样、事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平等交往、商讨的方式,运用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的理论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启发、帮助、引导咨询对象正确认识社会需求、正确认识自己、从心理和行为上更好地完成学习、工作与生活角色转变的过程。[1]著名台湾职业生涯规划大师金树人定义为:生涯咨询在于通过一对一或团体的方式,由专业生涯咨询人员协助个人克服与生命准备、生涯试探、生涯选择、生涯适应等有关的困难与问题,清除情绪与认知障碍,达成生涯、工作角色与各种生涯角色之间的融洽和谐,以增进个人的生涯发展与适应。[2]

由此,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可以引申为由高校的职业咨询辅导教师协助大学生澄清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困惑和问题,清除情绪和认知障碍,帮助其解决与职业生涯有关的心理冲突,最终促进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适应能力。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工作是随着个体自我发展意识的加强和社会的发展而提上日程的。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期望越来越高,期待更好的了解自身竞争优势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与此相应,求职者和用人者都需要规范和系统的职业划分和相关职业标准,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笔者日前整合的材料和调查结果分析,之所以要加强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工作,主要基于如下几点考虑:

第一,高校大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咨询工作的需求。通过相关学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显示,高校学生迫切需要得到实践经验丰富者的指导,以提升自身能力,增长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不少学生认为高校开设职业咨询室很有必要。

如南京师范大学学者张金玲,通过选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一年级至研究生三年级在校的400名涵盖理、文、工、医、经济和管理各类学生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得出:1,大学生对职业咨询和职业生涯规划尚不熟悉,他们中间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2,大学生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渴望得到专业机构的帮助。3、大学生认为开设职业咨询室、举办讲座和开设课程能有效促进职业指导工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校开设职业咨询室很有必要,而且对学生应该免费。4、绝大多数学生对咨询结果持灵活变通的态度。[3]

另有学者基于对浙江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有明确需求,愿意参加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课程,主要希望多参加“求职技巧与说话艺术”、“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大学生倾向于面对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35.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没有专门的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就业指导服务,39.8%的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指导表示一般或不满意。[4]

广州的学者则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职业咨询形式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特别面对逐年增加的大学生就业大军与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高校简单化与单向性的职业咨询形式已受到挑战。[5]

也有学者通过调查高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咨询的需求情况发现:1,高职学校大学生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时间明显迁移,渴望学校给予指导。2,高职学生希望通过职业咨询广泛获取职业信息,进一步了解自我与社会,使自己的职业自我概念能得以准确定位。[6]但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的在思想重视、内容辅导、咨询的操作模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高校学生已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就业的压力等不同因素,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渴望得到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可是相比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咨询的需求而言,高校的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做的还是不足,甚至有的根本不重视。

第二,高校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有五大嬗变: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演变为供求失衡,人才筛选标准由惟“学历论”向“能力论”演化,就业歧视呈上升趋势,专业冷热不均,就业取向由一元转变为多元。[7]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8]2014年,大学毕业生727万,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9]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在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业难”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已成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一项能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措施,大学生职业指导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如沪教委学(2007)106号文件指出各高校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须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要充实职业发展教育教师和咨询室、完善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必要工具、场所的基础性建设。[10]《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中指出,要“建立就业咨询室”,“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个性化职业咨询和辅导为辅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一样,是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需要产生的。以上海这个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为例。根据2008年对上海市60所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看,高校通过职业咨询专业认证人员达500人,[11]大部分高校依托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安排开展了职业咨询工作,并提供咨询预约服务。但目前状况来看,我们想达到职业生涯咨询科学化,专业化,全面化,普遍化,尚需要努力做到:职业咨询日常化,完善指导教师队伍,完善机构建设等方面的配套工作。[12]

第三,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要求。

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提出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纲与教学计划,并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文件中要求“学生要按照课程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要求教学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高校开展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团体咨询和个人咨询服务,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与职业探索,训练其不断提升职业决策能力,从而让职业生涯咨询作为一种有高度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辅助方式发挥作用。

但目前来看,我国大学教育中,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涵理解仍有偏差,使得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存在缺乏教育性和人文性、指导思想欠成熟、目标模糊性、内容的功利性色彩很浓、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13]职业生涯咨询工作的进展,有益于加强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研究,促进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的发展。

第四,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的现实需求。职业生涯咨询在我国起步较晚,主要源于人才测评运动。而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走出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化下的“双向选择”模式之后逐步展开的。发展到现在,职业生涯咨询已成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职业生涯咨询工作虽然不是万能的、一劳永逸的,但是有效的职业生涯咨询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其职业自我概念,明确职业方向,能够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降低求职成本,缩短择业时间。

但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职业咨询工作在咨询内容,咨询形式,咨询师队伍等方面还面临极大挑战。[14]在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内容方面,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其对职业咨询的不同需求,分阶段设置不同的咨询内容;要根据咨询对象的不同,考虑分类设置咨询内容,加强针对特殊群体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咨询服务。在咨询模式方面,高校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职业咨询活动,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相结合,同时也打造职业咨询网络服务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在职业咨询队伍建设方面,高校职业咨询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所必需的知识与技术,而且需要通过自学、交流、培训、实践等多种方式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成长,确保咨询的服务质量。

总之,从对学生内部自身需求,外部客观就业环境的严峻挑战,以及职业生涯课程改革和职业生涯咨询本身发展需要等四个方面来观,加强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力度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方翰青,谭明.我国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

[2]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

[3]张金玲.关于高校学生对职业咨询态度与需求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4]姜明伦,李战国,颜小芳,莫佳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探索.2015.(2).

[5][14]李燕冰.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咨询的对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6]方翰青.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咨询需求的调查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7]李光红,亓晓庆:嬗变、现状与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跟踪调研(1982―2012年) [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8]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9]瞿振元,罗维东,荆德刚,薛庆国,文东茅.把握形势 精准定位 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4.(7).

[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8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年12月18日.

[11]夏人青,陆文龙,樊军.2008年上海市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总报告[R].上海:2008.上海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状况调查课题组.2008:6.

[12]孙佳峰,王林跃,郑学健.高校职业咨询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1.(4).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篇3

1 完善组织管理机构

组织管理机构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运行机制,逐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机构。

首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由校级领导担任负责人,资深的专业老师担任副职主抓全面工作。各院系设立分机构负责人,主要负责本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在每个班级设心理委员,及时掌握班级同学心理发展动向,随时向辅导员或院系汇报。学校要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和长期从事德育工作的老师中精心选拔,形成一支业务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其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机构:一级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二级为办公室、心理咨询室(包括治疗室、侧量室、团体心理辅导室),心理协会;三级为院专心理咨询室;四级为班级。每个机构都有其主要职能,上传下达、左右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要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而设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精神,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成科学、全面、系统的内容体系。内容包括基本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是全校学生。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可将教育内容分为两大类:发展教育和健康咨询。前者是普及教育,覆盖面广,起到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通过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后者是健康咨询,主要针对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学生,通过各种专业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新回到健康心理状态。具体内容如下:发展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一新生适应问题、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未来职业规划、恋爱与学业等。健康咨询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个案咨询主要针对由于学习、交往、情感等原因而产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精神和行为障碍;团体心理辅导是面对有共性问题的学生集体做心理疏导,如自我觉知、减压放松等。

3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

3.1 发展教育方式

发展教育可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教育部要求将此课程作为大一本、专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在全校适当开设几门心理学选修课,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同时,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题讲座,如大一学生环境适应问题,大二、大三学生人际交往和恋爱问题,大四学生择业心理调适等等。此外,与学生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比如每年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月)开展系列活动,有心理健康知识竞争、经典心理影片欣赏、心理剧和心理健康教育征文等。

3.2 健康咨询方式

心理咨询按性质分为发展心理咨询和健康心理咨询。根据求助者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咨询方式。第一,个体咨询是以求助者个人作为对象的一种心理咨询方式,是由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通过专业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第二,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团体心理咨询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第三,电话心理咨询是通过电话这一现代通讯手段,运用有关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技术,及时、迅速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恢复心理平衡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第四,网络心理咨询是以网络为媒介,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求助者以恰当的方式解决其心理问题的一种方式。主要有QQ聊天,ICQ、电子邮件(E―mail)、电子布告(BBS)、个别或团体交谈等。网络以平等交互、虚拟隐藏性的优点特别受到学生的青睐。学校学生管理部分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站,在网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经典案例分析、心理困惑答疑、心理辅导等内容,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第五,朋辈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有需求的同学和朋友予以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因为同龄人之间有共同语言,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比较相似,很容易形成同理心产生共鸣。朋辈咨询有时比专业辅导老师的咨询效果更快捷有效,是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

4 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效果评估机制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

首先,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测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疏导有问题的学生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依据。主要方法是通过各种问卷和量表进行,如SCL―90,智能测量、人格测量、临床测验等。其次,对预警学生进行预约访谈。根据对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分析,筛查出预警学生,并将他们按问题和程度进行分类,及时与他们所在院专的负责老师联系,对预警学生进行约谈。约谈之后再对确实有问题的学生根据严重程度做出相应的辅导方案。

4.2 个案心理咨询效果评估

对于日常接待的个案咨询效果评估可以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心理咨询前评估。辅导老师根据来访学生的自述和询问进行诊断,需要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进一步分析。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为咨询前后效果对比提供参考数据。其次,心理咨询过程评估。主要从学生与老师的配合互动、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以及每次咨询后的感想、行为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最后,心理咨询后评估。一是咨询结束后对求助者再进行测量,将咨询前后两次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咨询的效果;二是自我评估,让学生评估自己通过咨询后的变化;三是辅导老师定期跟踪服务,应与咨询过的同学保持一定时期的联系。因为很多来访学生的问题会出现反复,所以老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提高咨询的时效性。

4.3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效性评估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有效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过程评价,这个环节多偏重于教师方面,主要是通过活动内容、活动的设计、活动的筹备、活动的开展、操作技术等方面;二是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从不同层面进行反馈。包括教师对活动的总结、学生的满意度、自我体会及日常行为等。此外还可以从辅导员及家长等渠道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进行评价。

4.4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与反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观察、收集、组织、储存、提取、整合和实际评价的过程。这项工作非常必要,它可以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学规范,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一方面通过评估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理论上有了更深入的探讨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丰富教材内容和活动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同时,通过评估反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变化,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服务,逐步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大学生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5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首先,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团委、学生工作处、武装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医院等单位负责人担任。其次,坚持预防为主,重在教育的原则。学校相关部门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列教育,如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等,引导他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善待人生,培养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再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及时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危机干预,症状较轻者,可在校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于症状较重者和特别严重的学生,学校还应派人协助保卫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有必要时还要及时转介到专门医院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

6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是氛围。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形成校内校外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全方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立体化整合构建

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仍然匮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学生群体的需要。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我国高校中开展时间长,从事人员广,研究管理体系健全,在学生中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两者的合理整合为基础,构建一套卓有成效的立体化工作模式是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思路,具体可以概括为“一项基础,两个主体,三股力量,四种结合,五级体系”。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为基础

1.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在已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中逐一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为方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渠道,努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广泛吸纳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核心和骨干力量进行培养。鼓励他们积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和心理咨询辅导工作,有效弥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人员匮乏的不足。

3.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展班集体党团建设

利用班集体党团建设的有利平台,以班会、年级大会为实施契机,团体心理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为主要方式,提升班集体凝聚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渗透,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二、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和教研室为工作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事务主体,它负责了规章制度的建立,日常心理咨询的开展,专业心理网站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选拔与培养,心理普测与危机干预的实施等各项工作。只有切实抓好中心工作,从学校自身情况出发思考工作方向,做好全局统筹安排,才能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研室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研主体,是教学科研的基地,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主要力量。只有在高水平教学科研的支持和引导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育德的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完成“成人、成材、成功”的最终目标。因此,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教研室的作用,鼓励教研室成员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提高其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实践促进教研,以教研促进管理,以管理促进工作,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循环。

三、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中心教师”三股力量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心理自助的方法,因此大学生群体一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既要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长在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成为最前线的宣传站、排头兵;更要让学生心理社团成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的主力队员,成为心理工作顺利深入开展的有力支点。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党团组织培养、班集体建设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做到“助人自助”。

辅导员直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模式,虽然很多专家学者还就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着研究和讨论,但就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言,它有效弥补了专业心理咨询教师数量和精力的不足,对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和教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辅导员大多有教育学和思想政治专业背景,有第一线接触了解学生的巨大优势,长期从事学生工作也给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都是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利条件。只要给辅导员进行系统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正确的工作方法指导,他们就能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心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拥有专业的心理学教育背景,又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教学工作,因此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他们担负着最重要的责任。他们既要负责中心和教研室两个工作主体的运转和建设,还要对辅导员和学生群体进行专业指导。

“学生、辅导员、中心教师”三股力量支撑起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学院-学校”的基本工作体系,它们互相影响互相配合,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真正实现多元立体化的职能分工,确保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四种结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

1.心理课程教学和心理专题活动相结合

(1)开设科学合理的心理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因此从开展心理课程教学入手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要影响。学生掌握的心理知识丰富了,心理“免疫力”提高了,心理异常和心理危机者人数自然会下降。因此在课程安排上要根据不同种类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①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如在低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学》等基础课程,在高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学》等高层次课程。

②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开设不同课程。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犯罪心理学》、《法制心理学》;为思政及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为管理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专业心理课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助人自助的方法。

(2)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相关活动

①以五月心理健康活动月为平台,通过大型现场心理咨询、散发心理宣传小手册、播放心理音乐和愉悦心灵的美文、以及心理电影展播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构筑一个珍爱自己的心灵家园,搭建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形成“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的校园氛围。

②针对特定时期和特定需要开展相对应的活动。如军训期间抒发新生对教官队友祝福之情,培养新生感恩之心的“最美的祝福”活动;为让新生感受学校和谐如家的氛围,在新生入校后,开展的“相识相知”团体辅导活动;为假期留校学生排除思念之情,开展“成长与感恩”活动等。

③开展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的活动。如与戏剧相结合的心理剧大赛;与辩论赛相结合的心理辩论赛;与管理培训相结合的素质拓展活动等。

(3)举办不同主题的专题心理讲座

根据当前学生关注的话题和社会现象,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题心理讲座,从人际关系、职业规划、恋爱心理、新生适应等各个方面去充实课程教学的内容,既可以活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氛围,也促进了学生人格健康的全面发展。

2.多种咨询方式紧密结合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多样化,单一的咨询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传统一对一面谈咨询的基础上还需要衍生出多种咨询方式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1)将咨询空间“虚拟化”

在学校心理网站上开通网上咨询功能,采用QQ、MSN、网络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心理咨询。既给咨询老师提供了方便,可以在家在外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学生也能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可以畅所欲言。

(2)将咨询信息“及时化”

开设“心灵热线”、“生命关爱热线”,24小时安排人值班,学生有任何的烦恼与困惑都可以直接用电话和短信的方式和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交流,缩短了咨询前期的时间,自身心理问题的扩大也能及时得到控制。

(3)将咨询来访者“团体化”

针对有相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咨询,通过这些团体心理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我成长和心理自助能力。

3.心理普测和心理危机预防相结合

心理普测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掌握学生基本心理情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一个主要渠道。在普测结果的基础上,排查筛选出心理异常严重的学生编录进“心理危机预警库”,组织中心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对其进行跟踪干预辅导,以减低这部分学生心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使“介入式危机干预模式"转变为"预防性危机干预模式"。当学生心理危机爆发时,还能以预警库资料作为心理危机评估的原始依据,根据心理危机评估结果迅速做出应对方案,集结校内各方面力量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使危机当事人安全度过危机,情绪症状得以缓解。

4.教师专业引导和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相结合

朋辈心理互助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烦恼等各种问题时,他们往往求助于他们的朋友寻求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指导,以及情感上的关心、安慰和鼓励。朋辈心理互助不等同于普通学生心理社团活动,它是一种半专业的心理工作模式,要求十分严格,更强调专业教师对学生的素质选拔和指导培训。一般在教师推荐和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测验和面试,确定朋辈辅导员候选人后,还要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最后根据他们培训表现择优组成正式的朋辈互助人员。朋辈心理辅导不仅是对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足的良好补充,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自助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在降低心理问题产生和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五、五级危机干预体系

通过构建学校、学院、年级、班、宿舍五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降低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率,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由寝室长随时掌握全寝室同学的心理状况,将寝室同学的心理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班级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发现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所在年级辅导员报告。

辅导员深入学生之中并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学生干部等学生骨干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负责人坚持每周一次向学生辅导员了解全院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各学院每月填写《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交中心进行汇总评估。

各学院发现有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迅速以电话的形式将该生的情况上报,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中心报告。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发展性心理咨询 模式构建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国家教育和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独立学院是20世纪90年代末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母体学校)教育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本科高等学校。由于相对宽松的招生政策和学生差异显著的家庭背景,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其特殊性,心理问题也更为棘手和突出,这无疑是各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内涵及意义

(一)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内涵。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心理学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通常有两种模式,即障碍性咨询模式和发展性咨询模式。前者指为各种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预、治疗,以消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障碍,促进其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后者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1]。

发展性咨询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心理咨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由重障碍、重矫正的咨询模式转向重预防、重发展的咨询模式,由服务于少数人转为面向多数人,由少数专业人员从事的工作发展为众多医务、心理、教育和社会工作者可以参与的活动,内容由障碍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目的由消除心理障碍转变为促进心理发展,从而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为心理咨询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二)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意义。

发展性咨询模式是我国学校心理咨询模式的现实和必然的选择。发展性心理咨询不仅是学校心理咨询,而且是整个心理咨询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世界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看,心理咨询已逐步由职业指导、学业指导、治疗心理疾病等方面转向对人的心理潜能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有助于规范学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转变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水平,使学校心理咨询真正服务于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有助于我国心理咨询与世界心理咨询的接轨,有助于规范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促进心理咨询健康、快速的发展,真正使心理咨询成为帮助他人、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性心理咨询也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拓展,充分体现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地贯彻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地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二、独立学院心理咨询的现状

(一)独立学院心理咨询的现状。

我国的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专业化水平较低。尽管我国心理咨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需要,推动了心理咨询的发展。几十年来,心理咨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已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我国独立学院最早产生于1999年,借助母体高校进行办学,因此独立学院的心理咨询在很大层面上照搬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模式和思路。独立学院心理咨询工作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对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进行培训。

为了满足学生心理咨询的需要,大多数学院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解决了学院心理咨询所需人员问题。目前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引进心理学系或相关学科毕业生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二是对拟从事学院心理咨询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进行短期培训。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和培训机构已为心理咨询教师举办了多期培训班,为推进高校心理咨询发展准备了骨干力量。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独立学院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工作和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各有特色: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设适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学课程等活动。大部分学院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日常教学。

3.开展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相关研究主要有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塑造与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心理、职业生涯辅导与教育、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术、网络心理与辅导、挫折应对与危机干预、心理咨询机构与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等。联系实际开展的研究多是有关学院心理咨询模式、途径、课程设计等方面。还有一些学院针对学生中明显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的研究。此外,自编或修订了一系列的量表,并采用量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

(二)独立学院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

1.学院重视不够,定位不准,经费投入少。

目前个别独立学院由于主管部门和学院思想上重视不够,投入的经费少,心理咨询工作没有普及,职责不明,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求助方式,没有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学院、家庭、社会三级网络模式没有有效开展工作,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心理咨询工作等同于德育工作,认为心理咨询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用德育的方法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忽视了心理咨询功能的发挥,即心理咨询德育化,把心理问题当做思想政治问题,对心理咨询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没有积极的预防措施,心理咨询停留在口头上、形式上,工作形式化,没有真正落实到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行动上,软硬件设施不到位,缺乏实际效果。

2.独立学院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健全。

目前一些独立学院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心理咨询机构设置混乱,隶属关系不统一,有的归学工处(部)、工会、团委或校医院,有的归院系管理,如教育系或心理系,也有独立设置,由院党政领导分管。由于名称、隶属关系不一致,制约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管理体制不健全,权责不清,部门之间不协调,缺乏科学的有效的评估机制,工作随意性大,效果不理想,甚至还有的学院根本就没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3.实际操作中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心理专业教师匮乏。

一些学院对新形势下学生身心特点,心理咨询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心理咨询对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求高。国外心理咨询人员必须有硕士以上学位和心理、教育方面实践经验,通过资格考试,才能从事此工作。相比之下,国内独立学院咨询人员还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咨询人员大多是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心理咨询队伍主要由德育、心理学、医务工作者三方面组成,其中多为兼职人员。据调查,医务人员占17.4%,德育人员占55.4%,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教师占20.8%[2],这些人通过资格认证的寥寥无几。咨询队伍中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缺乏,专业化程度低、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低,缺乏系统的心理教育理论和方法,不能妥善处理复杂的心理问题,咨询效果差,工作水平无法提高。长此以往,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失去信赖,这将会对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4.心理咨询遵循医学模式,重治疗轻预防。

目前独立学院心理咨询仍遵循医学模式,重障碍、重治疗,轻预防、轻发展,教育对象面狭窄,工作重点放在少数患有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大学生的咨询、辅导和诊治上,而不是针对所有的学生的健康和发展,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咨询与指导的需要。

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知识结构不系统。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大多数学校已开设,但课程程体系不够完善,知识结构不全面、系统;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未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独立出来,没有真正地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从而造成咨询方法西化,方式单一,工作目标盲目,效果不佳。

6.对心理咨询业存在误解与偏见,对心理问题存在不科学的认识。

由于我国心理咨询业发展时间短,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咨询业存在误解和偏见,导致有了心理问题和疾病,不愿进行心理咨询,或知道有问题,但害怕受到歧视,不愿走进心理咨询室咨询。不少学生认为心理咨询中心是治病的地方,进心理咨询室就是有精神病或神经病,对心理咨询机构敬而远之,有心理困惑时会选择朋友或同学帮助,很少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咨询,甚至宁愿忍受心理疾病的煎熬,也不愿找心理老师。

三、独立学院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模式构建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如何避免因各种压力造成的心理危机,增进身心健康,健全人格,成为高素质人才,建立完善、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咨询预防体系,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独立学院心理咨询的现状和特点,独立学院心理咨询应以学生发展中的普遍障碍为目标,建立长远的、联系的、整体的发展性咨询体系,把心理咨询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未来发展联系起来。

(一)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准确定位,确立心理咨询新理念。

除主管部门支持外,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心理咨询工作得以持续、稳定、有序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学校和领导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回归实践教育的理念,切实落实心理咨询机构人员编制、职能、经费和场所等,提供政策和物质上的保障;专人分管,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心理咨询人员的思想也要转变,应充分遵守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则,积极主动、真诚负责地为大学生服务。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真分辨是思想还是心理问题,发挥两者互补作用,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提高咨询者的专业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咨询队伍。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在各个方面趋向专业化,所以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心理咨询是指导者综合素质的展示,指导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人文综合素质。要搞好专业队伍的建设,就要提高专业素质。应建立和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按国际惯例配备专业人员,建立以专职心理咨询员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数量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使心理咨询师持证上岗。对兼职人员进行系统的心理学培训,开展教师的全员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整体业务能力及工作水平,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推进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三)建立健全三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规范“五位一体”的心理咨询、治疗程序。

独立学院应构建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与预警干预机制,一级由专业人员构建校级心理咨询中心;二级是经过系统培训的心理辅导员组成的院系心理辅导室;三级由班级心理委员,负责在学生中进行心理知识宣传。建立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及时报告的反馈制度及学校、班级和家庭的心理危机干预支持系统,通过三方形成合力,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家庭共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和干预危机事件的发生。此外要规范“五位一体”的心理咨询、治疗程序,即规范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机制,做到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班级心理委员的观察机制,对需要关注的同学重点观察,及时汇报;辅导员的初选机制,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初步判断,及时介绍到心理咨询中心;专职人员的咨询机制和治疗机制,由咨询中心进行专业诊断,及时解决问题。另外,应坚持点面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3]。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心理学公选课。

独立学院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特点与规律,系统地、针对性地传授心理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科学的、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学公共选修课应以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知识,使他们对自身的心理能够得到科学的认识。在完成普及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学概况的教学基本任务的同时,渗透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形成崇尚人格健全、注重心理健康的意识主流。

(五)采用多样化的心理咨询形式。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保证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单一的方法通常会削弱心理咨询的吸引力,不利于其发展和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心理咨询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开展多样性和新颖性的活动,采用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多种咨询形式,将心理咨询和健康辅导相结合,吸引学生关注心理咨询工作,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心理咨询模式。例如,新生入学团体辅导、毕业生求职团体辅导、考试焦虑团体疏导等。

(六)成立心理咨询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学知识专题讲座。

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协会,推行朋辈辅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测量、咨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心理咨询工作网,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网络心理咨询途径。定期开设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不仅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和重要性,加强对心理疾病的科学认识和防治,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从而挖掘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七)有效利用高校班级辅导员的作用。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班级辅导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距离学生最近,往往是伴随大学生四年的直接观察者,所以也就最容易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专业人士反映,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根据现状,要对辅导员进行有关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培训,提高其洞察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虽然要实现班级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联手制还有许多实际困难,但它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八)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大心理咨询知识的宣传力度。

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缺乏正确认识。学院应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同感,大力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广播、校报和其他刊物等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学知识宣传与普及。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介绍心理调节方法和心理咨询服务资源等,扩大心理咨询机构的影响力,使学生需求与学院服务紧密衔接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唤起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主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还可以根据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或某些热点问题发放宣传手册。总之,学院应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心理素质教育方式,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九)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学院掌握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情况,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学院要高度重视,改善心理咨询和档案管理工作条件,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和治疗。对于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选择最佳的时间和形式,对咨询学生进行跟踪观察与辅导,不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四、结语

发展性心理咨询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主要模式,它能把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是解决目前高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不足的良策,它同障碍性心理咨询一并构成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整体结构。发展性心理咨询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知识,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发展性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1998,(5):7-11.

[2]芦朝霞,冯秋燕.浅谈高校发展性心理咨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2.83-85.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篇6

曾经有人预测,21 世纪将是IT 和咨询的时代。

这一朝阳产业正在我们身边遍地开花,勾勒出阳光普照的未来。《职业》分别从传统和新兴的咨询业中挑选了几位代表,他们代表了这一行业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企业管理的外包让以管理咨询为首的传统咨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对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让更多一对一的咨询走进了个人的职业和家庭生活。

近日,在全国17 个城市高薪招聘教育咨询师,年薪高达10 ~ 50 万元。“教育咨询师”这一新职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MBA 是许多职场人士趋之若骛的热门培训,但至于在MBA 的具体方向中,自己是选择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还是市场营销管理,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北京太奇培训学校的副校长王秀丽女士指出了一条寻找答案的道路:“工作、学习、生活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三个组成部分,所有的教育产品都应服务于职业目标,才可能少走弯路。”

王秀丽女士从事了六年的考研培训工作,其间一直都在兼做教育的咨询。她说,要成为教育咨询师,首先要成为一名职业规划师。因为,咨询中的第一步是要为咨询者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应用职业规划理念与方法进行职业探索,分析目前社会上可以提供哪些适合的职位,他现在具备的技能是什么,欠缺的是什么。而光规划方向是不够的,教育咨询师会提供具体的指导,与咨询者共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介绍途径和方法,引导咨询者在众多的教育品种和品牌中作出选择。这就需要教育咨询师对整个教育体系、教育市场非常了解,对社会上各类教育产品有较强的把握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咨询是实施职业规划目标中的一种具体的指向。

王秀丽已经参加了美国咨询师管理委员会(NBCC)在全球推广的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认证培训, 此培训专门用来培养专注在职业规划领域的专业人员。目前正计划单独成立事业部,为学员提供教育咨询。在教育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她,非常看好在学习型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这一职业光明的发展前景。但她也指出,作为一个单独的职业来说,教育咨询师毕竟是一个非常新的职业,目前创业的条件并不成熟。最好的选择是到培训机构就业,从招生顾问做起,在教育行业内不断积累经验。而在职业测评中属于社会型的,愿意助人,愿意通过个人沟通技巧对他人产生影响的人,会更适合从事教育咨询工作。

职业最新探报

老人咨询师

从1999 年起,中国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由于我国还是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方式,所以如何照料老人、老人如何照顾自己,成为许多家庭的难题,老人咨询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目前,在台湾地区已经出现了专业的老人咨询师,主要是为老人及其家属提供咨询服务,咨询范围包括心理情绪支持、养护和医疗机构选择、老人公寓选择、医疗护理、社会福利和救助、保健、维权等,还可提供长期看护服务。

随着老龄社会带来的压力日益显现,老年人市场无疑会涌现出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老人咨询师的就业前景也是一片光明。

形象咨询师:让你美丽一百分

洛石

从业者档案

姓名:孙一兵

从业时间:三年

从业根据地:北京

从业经历:已经为上千位客户提供了形象指导,举办

了上百场形象讲座。

三年前,也是在炎热的夏季,一兵参加了西蔓色彩形象顾问的面试选拔。在面试之前,她特地在车里穿上丝袜,换上了Office 里的标准套装及船鞋,以职业化的形象出现在考官面前。如今,在千变万化的形象和风格间,她优雅地行走着,让更多的人由内而外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从室内设计转行到个人形象打造,一兵说,这是一个美丽而又艰苦的职业,你可以感性地进入,但必须靠理性才能坚持下去。

工作

形象顾问的标准工作流程,包括沟通、色彩规律分析、风格诊断、场合着装指导等几个步骤。沟通一般二十分钟左右,一兵需要仔细了解客户每天相处最多的环境、来咨询的目的、客人的年龄、身份、性格等因素。在之后的步骤中,一兵会运用各种诊断工具,不厌其烦地尝试各种设计方案,大到整体形象、场合着装,小到配饰、发型和化妆,都必须

全情投入。

俗话说“相由心生”,在形象顾问的词典中,外表的改变并不等同于形象的改变。作为一名形象顾问,一兵追求的境界是为客户提供由内向外的指导,将他们潜藏在内心的气质、优点激发出来,以形成最适合自己的独特风格。

挑战

在西蔓色彩形象顾问的面试中,一兵的演讲题目是“美丽如何产业化”,十分钟的演讲不仅是考察面试者的口才,更是在考验其文化积累。虽然在演讲中拿了最高分,成为那次招聘的唯一被录取者,但一兵发现――挑战只是刚刚开始。

一天,一家银行找到了一兵,请她为高层管理者打造形象。客户的高管两个月前去德国谈判,一进会议室,就见德方的几位先生虽然都是身着笔挺的西装,但每套细节处的差异搭配让普通西装看起来不仅很有品位,而且可以一眼辨认出不同职位。而再看看他们自己――统一的工作西装,没有任何特点,那一刻立时感到比外方矮了半截。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兵先做了几次普及讲座,然后为每位高管逐一咨询。根据每人的外形、肤色、职位、喜好等综合因素做出了十几套方案,通过一次次试搭,挖掘出每人不同的搭配要点和对比度。现在这些金融精英的衣橱里,已经存放了好几套适合不同场合的服装,包括袜子也在精心搭配之列,他们再也不会为衣服而犯愁了。

三年中,一兵已经做过上千位客户的形象咨询,在积累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她总说,对美的追求没有止境,形象顾问的自我提升也没有止境,不仅包括对时尚的把握,更要时刻进行文化的修炼。她不断参加公司的各项培训,读社会学、心理学、沟通技巧方面的书籍,随时随地不忘仔细观察,连看韩剧的时候,也在分析画面的美感和演员的造型。

秘诀

35 岁的一兵,依然年轻、靓丽得耀眼。她有三个原则,不化妆不出门,不戴配饰不出门,身材不能走样。因为对于形象顾问来说,不管在什么场合,自己都应该是形象的楷模。

问到工作的小诀窍,一兵说了四个字――勤能补拙。如果第一次没有达到目标,她会和客户多沟通,甚至让对方把自己已有的衣服都带过来给她分析。她笑着透露,最笨的方法就是商场实践,带着客户到商场里去试穿,一件一件衣服、配饰地分析,以把握准对方的形象规律。

对于一兵来说,工作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把他人打扮漂亮。对每一次工作结果她总是充满着好奇,又感到责任重大,而这也正是她能够将美丽进行到底的动力所在。

【入门指南】

进入

需要参加专业学习或培训。目前西蔓色彩以及吉米专业形象设计学校、东田造型等知名造型机构,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培训。

发展空间

目前,色彩咨询业刚进入发展期,已经度过了艰难的准入期,竞争激烈的兴盛期还没到来,所以现在是最佳进入期。这个行业在北京以及华中、华东、华南发展比较好,西南、西北地区要稍微欠缺一些。

可以自己开业,做SOHO 一族,可先与已掌握客户资源的美容院、俱乐部等合作,也可在美容美体、演艺、休闲等行业就业。

经过两到三年的积累后,形象顾问的年薪可达10 ~ 20万元。

基本素质要求

富有责任感;对色、形的感觉比较敏锐;有创造型思维;掌握良好的沟通技能,对口才有一定要求;文化底蕴越丰富越好;善于学习。

管理咨询师:为企业健康把脉

洛石

工作两年,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和机票、行李箱暂时说再见;去年一年,在网上就花掉三四千块的书钱;从东北到华南,一路做项目,一边玩篮球。这就是宋炜作为

一名管理咨询顾问的生活。

研究生毕业后,宋炜如愿进入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工作,他的专业领域是人力资源与流程。

工作

管理咨询一般实行项目制,当项目组进驻企业后,宋炜和他的同事就像上紧的发条,立刻开始高速运转了。

连续好多天的时间,项目组都在企业内部“上窜下跳”,和有关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正式的访谈或非正式的聊天,开展问卷调查,这是每一个项目的必经程序。此外,大大小小的沟通会上,也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参会员工是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但咨询顾问则“隔岸观火”,他们不参与评论,更不可有情绪上的偏好,要做的就是冷静地甄

别出企业内部真实有效的信息。

当客户企业员工计算着下班时间归心似箭时,咨询顾问的工作却刚刚进行到一半。晚上,宋炜和同事们挑灯夜战,对白天的访谈和会议记录、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出企业的现状、特点,完成管理咨询流程的第一个环节――诊断,这在三个环节中工作量最大,强度也最大。宋炜介绍说,在一些非常出色的管理咨询项目中,基本解决思路在诊断结束后就已经形成了,所以诊断阶段非常关键。

找到了症结所在,咨询顾问的工作就推进到了第二个环节――制定解决方案。“内讧”开始在项目组上演,要想平息争端,“秘笈”就是尽可能把隐藏的逻辑挖掘出来,做出一个滴水不漏的方案,用严谨支持自己、说服同伴。

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都要求第三个环节――辅导实施,刚结束的一家天津企业的项目,就让宋炜忙活了十个月。因为更大的挑战就摆在项目组面前,客户期望渐涨、新问题不时冒出、员工意见越来越多,宋炜和同事们随时都保持着“高度戒备”,与客户及时协调,原有的方案在时时调整、修补中,逐渐为企业带来管理效率和市场效益。

宋炜是这样定位自己的职业的:“管理咨询顾问不是帮企业做决定,实际上企业的重大战略变化往往发端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建议,因为他们对企业更熟悉,与市场和客户更贴近,所以顾问要做的就是去粗取精,从多条建议、多个设想的千头万绪中发掘出解决办法。”

生活

管理咨询业有三高――高强度、高压力和高薪水。宋炜曾经连续一个月,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高压下,宋炜的减压方式有二――玩篮球和不断学习。

在实际咨询中,客户的问题不会局限于咨询顾问所擅长的领域,企业家也不会满意与自己沟通的咨询顾问的陈词滥调,所以宋炜的原则就是学习知识尽可能广、尽可能快,管理、人物、政治、历史统统都在搜罗之列。他总说,做这样一份职业,是在不断挑战自己的知识面,也在不断挑战自己的惰性。于是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绝对挑战”每一天都在上演。

【入门指南】

进入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工商管理、经济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管理咨询公司工作;二是积累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后,转行做咨询。行业进入门槛较高,相当多的从业人士兼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学历背景。

发展空间

做过管理咨询的人,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高强度的锻炼,个人成长较快。但这也是一个对体力和脑力要求都很高的职业,所以业内有这样的一种流行做法,趁年轻时辛苦几年,做好职业和经济上的积累后,寻求其他发展途径。发展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做中国最优秀的咨询顾问;二是成为管理咨询行业的管理者;三是到企业中去实践自己的管理思想,做职业经理人或自己创业。

基本素质要求

沟通能力,包括与客户及项目组内部的沟通;快速学习的能力,管理系统中各个方面的问题纠缠在一起,要及时应对就需要快速掌握新知;商业敏感性,能够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判断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兼具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儿童阅读咨询师:让孩子终生爱上书

孙雁

相信不少人在第一次听说“儿童阅读咨询师”时都会有这样的反应:“阅读?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阅读还需要咨询吗?”是的,儿童阅读不仅需要咨询,还是一个需要深入和探讨的问题。现在,许多父母面对市面上品种繁多、良莠不齐的童书时都面临选择的困惑。同时如何培养孩子终生阅读的习惯,如何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读合适的书等等,也不是想当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专业人士才能解答。

阿甲,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始人,中国为数不多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地提供儿童阅读咨询的专业人士之一。四年间,已经为几百名儿童家长提供了跟踪咨询服务,更为不计其数的儿童家长提供了网上或电话咨询服务。

阅读咨询是件严肃的事

坐在红泥巴花花绿绿的童书前,阿甲显得格外神采飞扬。每天阿甲都非常繁忙。除了图书经营上的事务,还要被邀请去进行儿童阅读的相关讲座,以及写各种有关儿童阅读的文章。当然接受儿童阅读问题的咨询也是阿甲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

大多数咨询者孩子的年龄都在学龄前到小学之间。咨询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于一般的持卡会员,无论是电话咨询还是登门造访,或是在网上提问,阿甲都认真地给予回答,提供一般性导读导引建议。对于购书在一定金额以上的VIP会员,阿甲为他们的孩子建立档案,开通VIP 热线,并根据会员孩子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推荐个性化阅读书目和

阅读建议。

首先阿甲会要求咨询者填写《VIP 会员调查表》,并回答《早期阅读培养自测题》和《起步阅读自测题》以及报告自己的购书记录。在与咨询者多次进行沟通后,阿甲会召集红泥巴的几位阅读专家一起讨论咨询者孩子的情况。这种讨论看起来更像是学术研讨,非常认真和严肃。有时为了一个特殊的个案,甚至会连续两天开会进行研究。最后研究和讨论的结果会形成一个类似报告的《阅读建议书》,提供给咨询者。

光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阅读咨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学儿童文学的人要来回答这些问题至少得花一到两年的时间,而且前提还是:他(她)要特别有献身精神和好学。”阿甲如是说。

做阅读咨询首先要对所有的童书比较熟悉,然后知道它们如何针对不同的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做出推荐。这其中涉及很多专业,但最重要的是儿童文学、心理学以

及教育学的专业知识。

除了专业以外,一定的社会经验也非常重要。因为涉及儿童阅读的许多问题跟孩子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都有很重要的关系。阿甲打了个比方,“比如孩子怎么管,他出现什么问题,是什么症状,光学专业知识的人就只会根据书本来看是什么症状;但是有社会经验的咨询师则首先会考察孩子平时由谁带,家里情况怎么样。我们知道父母自己带、爷爷奶奶带以及保姆带对孩子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如果一个儿童阅读咨询师连这种常识都没有,他怎么能回答问题?回答一个就会赶跑一个。”

另外阅读咨询往往还会遇到一些涉及印刷学、出版学上的问题,如到底孩子应该看哪个开本的图书,哪个版本的书更好,哪些材质反光对孩子眼睛不太好等等。

目前不适合单独开业

阿甲的咨询是不收费的。而在国外,付费找专家咨询儿童阅读问题是很普遍的事。

“在中国目前这不大可能。”阿甲认为很多人都认为阅读是人人明白的事,即使咨询一些问题,也不会愿意为此付费,所以儿童阅读咨询师单独开业的可能性比较小。但随着儿童图书资源越来越丰富,儿童阅读咨询必将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咨询会成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增值服务,所以这一职业会成为图书馆、图书销售、出版机构的商家必备武器,会有不小的人才需求量。

【入门指南】

1、热爱孩子,有耐心和亲和力。

2、具有教育学知识背景。

3、懂得儿童心理学专业知识。

4、了解儿童图书市场最新情况

婚姻家庭指导师:帮你经营幸福

洛石

为了照顾孩子,Lisa 从公司辞职,做起了全职太太。最近她发现丈夫有了另外一个“她”,他和“她”几乎每天都要发几十条短信。Lisa 也尝试过改变自己来缓和与丈夫的关系,还想过再出去工作,但夫妻之间仍然越走越远。苦恼的Lisa 想到了婚姻家庭咨询。

婚姻家庭指导师首先告诉Lisa,婚姻中出现冲突和矛盾是必然的,没有问题的婚姻是不存在的。经过有目的、有步骤的结构性访谈后,指导师为Lisa 指出,因为孩子,她对丈夫的欣赏少了、关心少了,认真沟通少了,但这并不完全是她的错误。之后,指导师给出了四条建议,一是与丈夫真诚沟通,先接受他的问题,再让他跟你倾诉;二是多多注意、关心自己的需要,不要把自己完全埋没在家庭和孩子的事情里;三是你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去影响他人;四是家庭关系里要多讲情,少讲理,情才是夫妻关系的剂。

经过几次心理治疗后,Lisa 恢复了对自己和对婚姻的信心。在跟踪评估中,Lisa 告诉婚姻家庭指导师,自己和丈夫重又找到了幸福的感觉。

乔实和胡宏是第一批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2000 年他们创办了北京心灵之约心理咨询中心,专注于婚姻家庭方面的心理咨询。仅去年一年,“心灵之约”就接受了2700 多例咨询。今年,他(她)们的职业有了一个新名字――婚姻家庭指导师。现在,除了处理个案,乔实和胡宏还担任了“婚姻家庭指导师”的培训教师,与这一新职业的新进入者分享咨询经验和从业感悟。

值得投资的新职业

做了六年的婚姻家庭咨询,乔实深刻感受到,虽然婚姻家庭指导是从传统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出来的,但由于婚姻带有社会属性,在咨询中会大量运用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同时融合生物医学、民俗、伦理等各方面知识,比传统心理咨询所涉及的范围更广。

胡宏笑称,这是一个劝和不劝离的职业。“婚姻家庭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找不到的办法,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是帮助个体提升能力、找到解决办法的一群人。让来访者达到自我和谐从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起的是预防和修补的作用。和传统心理咨询只是提供咨询相比,又前进了一步。”

在现代社会各种价值观的交战中,家庭首当其冲,个体也面临更多的矛盾和挣扎。按照每500 个家庭就需要一名婚姻指导师计算,中国至少需要三十万名婚姻家庭指导师。

第七项修炼

要做一份职业不难,难的是做好,而做一名优秀的家庭婚姻指导师则难上加难。因为在婚姻家庭咨询中面对的是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指导师自己就是咨询工具,所以时刻不能忘记提高个人修为。

除了在理论层面上不断提升以外,婚姻家庭指导师首先是要自助。尽管工作繁忙,乔实和胡宏都非常注意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因为对于婚姻指导师来说,最重要的修炼就是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实现平衡和协调,这样才能用成熟、平和的心态来指导他人。

胡宏还强调,案例的积累也是重要条件之一。通过了培训和考试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有500 个个案的积累,才能有大的提升。

学会放下

如果来访者的问题和自己目前的家庭状况相同或类似,指导师应该怎么办?

乔实的回答是做好角色转换,工作结束后放下,工作开始时再捡起。针对每天接收到的负面情绪,婚姻家庭指导师还可以通过成长小组以及更高位咨询师的督导来调整。另一方面人们的一些理念与传统婚姻家庭模式的冲突越来越激烈,指导师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必须为来访者重塑一个新价值观,以便其在社会中多一些适应的模式。

在“心灵之约”工作室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爱情需要100% 地用心灵感受,婚姻却需要100% 的心灵感受加上100% 的大脑去分析,再加上100% 的实际行动!”乔实和胡宏说,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幸福,都能学会经营幸福。

【入门指南】

进入

目前,全国妇联人才开发中心与中国国际婚姻家庭协会联合推出了“婚姻家庭指导师”研修证书和国际注册证书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各个方面。

发展空间

可以在心理咨询室、妇女维权机构、家庭教育机构、社区、婚介就业,也可自己单独开业。目前单独开业的婚姻家庭咨询收费在每小时300 ~ 800 元之间。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 中职卫校 网络心育模式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4.082

Build Secondary Vocational Medical School Network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Model

HE Likun[1], LIN Yongkang[1], WEI Yumin[2]

([1] College of Nurs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Guangxi 530022;

[2]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Lijiang Colleg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aid to education. For status quo of network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medical school, combined with the line of work practices, building systems, standardized network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model, publicize and popularize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nd guide students to use the network platform to improve self-awareness, strengthen peer support,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line under inadequate consultation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build a new platform.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medical school; network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model; thinking

1 中职卫校网络心育现状

当前,我国各高校对网络心育的运用已十分普遍。盛鹏飞(2014)对某省具有ICP 备案的113 所高校网站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113 所高校中建有专门平台的高校有81 所,平台拥有率为71.7%。从学校类型来看,本科院校的平台拥有率最高,为97.0%,主要是专题网站;高职院校的平台拥有率为68.9%,主要是专题网页。①相比之下,中职学校网络心育尚处起步阶段。课题组对广西区23所中职卫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区23所中职卫校中,仅15所学校设有可查阅的学校主页,占总数的65.22%;其中设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栏目的学校仅有5所,占总数的21.74%;从可查阅的学校网页显示,所有学校均无专题网站,更无网络测评系统和在线心理咨询。据调查结果分析,我区中职卫校网络心育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1 缺乏网络心育意识

许多中职卫校缺乏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识,原因可能是担心学生在线交流占据学生学习时间,或导致学生上网成瘾;或学校进行网页建设是并未考虑将网络心育纳入其中。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局限于线下宣传和咨询。此外,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校根本没有设置专职心理教师,无心理相关学生社团,网络心育根本无法开展。

1.2 网络心育功能单一

在实践中发现,不少中职生性格内向,羞于表达,不愿或不敢在课堂上表达,也不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然而,在5所设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栏目的学校网页上,其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学生心理调适技巧、学生心理社团介绍等,其中含简介或提及学生心理社团的学校有4所,无在线测评和在线咨询栏目。我区中职卫校网络心育功能单一,利用率低,单纯依靠线下面询,不利于学生及时提问及获得帮助,也不利于部分不愿意或不敢到心理咨询中心面询的学生获得帮助。

综合上述两点可见,我区各中职卫校网络心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2 构建中职卫校网络心育模式的优势及理论依据

2.1 构建中职卫校网络心育模式的优势

将网络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匿名性可以降低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掩饰性,弥补线下心育的不足。因此,各中职卫校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可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引导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加入到同伴互助的队伍中,使学生不仅能体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还可以在实践中提高沟通能力,广泛交友,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2.2 构建中职卫校网络心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1)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及心理咨询实践,网络心育之同伴互助模块,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尊、自信、亲社会行为等,使学生在同伴互助中取得良好的效果。②(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老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③因此,学生学习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意义构建。网络心育则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心理课堂、论坛、投稿专栏等多个版块中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讨论,并提取适合自己的内容。

3 构建中职卫校网络心育模式

针对我区中职卫校网络心育现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题组进行了初步探究,提出以校园网为平台的网络心育模式(如下图所示)。该模式主要包括网络宣传、测评和咨询,实现预防、筛查与预警和干预三大功能。网络宣传主要由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指导下的心理健康协会成员负责,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汇总;网络测评由各班班主任组织测评、筛查结果和反馈;网络咨询主要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心理卫生员进行同伴咨询,并由心理咨询师指导和监督。此外,所有网络硬件、软件均需学校支持网络中心进行购买、开发、管理和监督。

图1

3.1 网络宣传

3.1.1 目的:预防

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达到预防的目的。

3.1.2 项目

(1)资料库:从内容上,可在网络平台上传文字、图片、影视类等资料。如,文字类含心理学基础知识、哲理故事、心理调适技巧等内容。图片类含生理心理学图片、心理学趣味图片、心理漫画等;影视类含心理学微电影、歌曲、诗词赏析等。从版块分区上,可分为“心灵鸡汤”、“心理课堂”、“‘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专题”等三个版块。“心灵鸡汤”以转载资料为主;“心理课堂”版块以教师上传心理学相关课件、授课现场录制视频为主;“‘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专题”版块以上传学校历届‘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精彩剪影、学生作品等,及当届活动中各项赛事内容。(2)交流平台:该平台含论坛、投稿专栏等,旨在为学生提供交流心理问题及解决途径的平台,使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其实他人也可能会遇到。最后,在投稿专栏中,学生可以写上传分享自己的心得,形式不拘,图文均可,亦可为影视类作品。

3.1.3 负责人:辅导员、心理健康协会

论坛、投稿专栏由辅导员进行监督和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总由心理健康协会成员负责。由辅导员对心理健康协会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审核,开设后台管理权限,或移交网络中心进行上传。

3.2 网络测评

3.2.1 目的:筛查与预警

通过学生在线测评,即时筛查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并及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服务。

3.2.2 项目

(1)在线测评:需购买心理健康相关在线测评量表,并设置学号为用户名,便于各班班主任了解测评的学生。(2)建立数据库:于在线测评的基础上,将学生在线测评的数据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统计,保存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形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数据库。

3.2.3 负责人:班主任、心理咨询师

在测评系统中设置班主任管理权限,由班主任到后台查看学生测评情况,对测评数据异常的学生进行关注,可适时进行访谈和了解,如有需要可及时转介至心理咨询中心,由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辅导。此外,心理咨询师应主动与各班班主任进行沟通,及时给予帮助。

3.3 网络咨询

3.3.1 目的:干预

在预防的基础上,结合筛查结果和在线咨询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3.3.2 项目

(1)在线咨询:在线咨询含心理咨询师邮箱和同伴互助平台。(2)网络预约转面询:学生可通过网络预约面询事宜。

3.3.3 负责人:心理咨询师、心理卫生员

心理咨询师邮箱由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心理教师于工作日进行查阅和回复。值班教师主要负责在线预约面询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同伴互助平台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心理卫生员于每天下午6点至7点间在线回复,期间由心理咨询师进行监督和指导。同伴互助团队应注意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工作。

综合上述,针对中职卫校网络心育中现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情况,调动全体师生投入网络平台建设,为学生创建便捷、有效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积极参与在线交流和学习。

*林永康为本文通讯作者

项目基金:2014年度广西中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卫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XJG006)

注释

① 盛鹏飞.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实证分析――基于对某省113 所具有ICP 备案高校网站的调查[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6):98-102.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罪犯心理矫治;现状;问题;发展构想

监狱系统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起步较早,但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参差不齐,有些省份经过十多年的理论探索以及实践总结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且心理矫治队伍的建设也处于系统内前列。总体而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对稳定罪犯情绪、维护监管秩序、提升罪犯改造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应看到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本土化以及特色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困境

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具体开展中,一些问题成为影响该项工作长远发展的障碍,需要不断修正。监狱目前的心理矫治工作在设施、设备以及经费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大,以某省为例,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规范化达标建设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监狱系统的前列。而在人力方面,监狱民警获得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以某监狱为例,监狱现有民警四百余人,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人数有一百四十余人,约占总人数的35%,而有些监狱的人数比例相对更高。然而尽管如此,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发展却还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各单位真正投入到该项工作的民警数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保障性问题

1.专业化保障缺乏

监狱心理矫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仅靠一次咨询师考试不能满足心理咨询本身专业化以及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实践化的需求,需要更好地发挥个人专业兴趣、调动工作热情,抓住一切可以学习、提升的机会提升业务水平,将工作和个人兴趣相结合。例如:可以推荐优秀人才开展继续教育,鼓励青年民警做好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等等。

2.咨询师队伍建设面临困境

监狱的心理咨询中心作为职能部门,在发挥其自身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缺少独立建制,专职心理咨询师还同时担任监狱其他工作,如监狱督查、值班等,其中相当部分工作是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角色相冲突的。监区心理咨询员或兼职心理咨询师同样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另外,怎样将监狱现有心理咨询师进行资源整合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不要求人人都去做心理咨询,但应鼓励监狱拥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民警对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建言献策。监狱应定期举办心理咨询师个案督导、理论成果交流、心理咨询师论坛等,最大程度地对监狱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在系列活动开展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打造典型、培养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专家型人才。

3.制度措施亟待进一步跟进

由于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一些工作开展缺乏约束力,部分工作仅仅依靠民警的自觉和热爱,工作开展较为被动。同时,从事该项工作的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很好地被调动,应根据各单位工作实际逐步出台《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罪犯心理咨询须知》《心理测量工作规程》《生物反馈仪治疗实施细则》《监狱心理咨询师考核、奖励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制度,以进一步指导、规范以及激励监狱心理矫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存在的误区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目前在认识上也仍然存在一些可以避免的误区,这使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走了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1.将团体心理咨询等同于团体游戏

查阅大量有关团体心理咨询的开展的实践信息报告,笔者发现,大部分监狱开展的团体咨询严格而言并不是团体咨询,而更像是团体活动或拓展训练、团体游戏,这种形式虽然也重视参与成员的相互作用,但充分利用团体互动以改善适应和促进成长的发展性团体、治疗性团体还不是很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团体治疗(分为团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并不排斥团体活动,因为团体活动可以相对容易地调动成员的参与热情,为良好团体的创建铺垫较好的条件与氛围。但团体治疗并不等同于团体活动,否则团体治疗就仅仅是活动,而非治疗实践,活动可以成为一期团体咨询的开始(或载体)而非终结,活动、游戏之后还有许多事情要继续开展下去。

另一方面,团体咨询的次数不应该只有一次,短短几十分钟,而应该根据具体的咨询情境以及团体成员面临的问题开展,少则六七次,多则十几次、几十次。团体咨询是否结束应根据团体成员的问题解决情况或咨询目标的完成与否而定。

第三,心理咨询团体的成员不应该是全部罪犯,而应该针对罪犯所面临的不同问题有程序地选择团体成员,而不是随便找几个人就组织一次团体咨询活动。团体成员可以是面临相似问题的一类人,例如,人际关系问题、婚姻问题、改造信心不足等问题;也可以是面临不同问题的一类人,即异质性团体。当然,也可以针对一般罪犯开展成长性团体辅导,但也应该遵照团体咨询的程序招募成员、开展面谈等。

2.罪犯心理矫治与个别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易混淆

虽然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很早就被提出,并得到一定的重视,但目前监狱系统内相当部分的民警对心理矫治工作还存在误解。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监狱民警没有很好地发挥心理矫治的作用,当然,从事该项工作的民警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咨询本身不是无所不能的,不能认为罪犯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心理咨询来解决;另一方面,在目前情况下,部分民警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缺乏基本常识。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与传统的教育改造罪犯的手段相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理论依据不同、工作内容不同、人员素质要求不同、影响技术不同、评价标准不同。而这样的误解也进一步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氛围还不能真正地形成,外部工作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3.过度依赖心理量表或心理测试

心理量表本身是否能真实反应被测试者的内心世界,这一问题本身在心理学界就一直争论不休、有待商榷,而监狱系统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心理量表都是由国外引进或国内学者修订的,且年代较早,大部分都与当前罪犯改造的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另外,在监狱组织量表测试时,大部分时候罪犯不能较真实地根据自身真实想法作答,往往试图掩盖本意。第三,部分罪犯对心理测试存在误解,测试中往往为了通过测试而测试,为了测试而测试。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相当部分的民警对心理测试不接受,或持怀疑态度。

(三)咨询师的专业操守与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操守与民警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从事心理矫治工作的民警的自身角色冲突引发出来的。警察是代表国家行刑、实施惩罚与改造的权力主体,将罪犯置于被管教的一方,习惯于用强制性手段管束、教育(往往是灌输式、说教式)罪犯;而后者则要求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是一种平等、尊重、理解的关系,要对罪犯做到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接纳来访罪犯的各种不合理的信念,让罪犯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拥有充分选择的权力,自主决定自己的改造生活。简而言之,一名心理咨询师越专业,其对罪犯人性中的各种黑暗、恶的一面就会越包容。

另一方面,作为罪犯的来访者本身对民警心理咨询师也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抵触,很难在短时间内从对民警的排斥、对立、不信任和怀疑中走到与民警相互信任、敞开心扉和吐露心声的轨道上来,他们更多地已经习惯于被教育、被选择,这本身也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长远发展不利。

二、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发展构想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还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激励一代代监狱心理工作者为探索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努力。

(一)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工作的常态化

1.健全工作机制

心理矫治工作是否能够落到实处,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作为保障,需要着力完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监区心理辅导站―监区罪犯心理信息员的三级工作网络。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应负责全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试、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团体咨询、出入监评估等工作,对这些工作给予指导与管理;配备以工作团队为单位的专职心理咨询师队伍(专职心理咨询师的其他民警职能工作应有所减少,如有可能应当取消);监区心理辅导站应当配置两名以上心理咨询师担任监区心理健康辅导员,专职或兼职承担监区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心理疏导(广泛意义上的)以及心理测试等基础性工作;监区罪犯心理信息员承担监区罪犯心理状况等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汇报;三者逐一对上级负责,上级指导下级工作;形成职责明确、组织有序的心理矫治工作机制。

2.完善考核机制

当前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考核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考核应更加细化,更贴近于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际、罪犯改造的实际。首先,需要对咨询师的咨询工作量进行考核。民警心理咨询师在一定时间内做了哪些心理矫治工作,量的积累是必要的,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次数、课时数,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咨询的次数,出入监评估档案建立的覆盖率,参加心理矫治学习的次数,发表心理矫治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其次,在完成了相应的工作量的同时,要注重工作完成的质量,只有质量才是衡量整个心理矫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例如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个案评比,个案矫治现场观摩;通过播放案例视频或录音的形式进行案例督导;开展优秀团体辅导现场观摩;举办心理咨询师论坛进行理论与实践成果交流等形式对监区、监狱心理咨询师进行考核;等等。

3.创新激励机制

在对监狱心理咨询师矫治工作进行考核的同时,还需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即把考核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和价值导向,对心理咨询师坚持精神激励、政治激励、经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将考核结果与咨询师的优先培训、评优评先等挂钩,可以在监狱层面制定《监狱心理咨询师奖励实施办法》等指导性措施,进一步提升咨询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其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时,重点将咨询师的个人兴趣与监狱工作相结合,探索咨询师的个人专业成长与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相辅相成的工作新路径。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的实效性

心理矫治工作专业性、应用性较强,需要遵循其原则,突出重点,不断丰富工作形式,充分发挥心理矫治在培养罪犯健全人格、提升罪犯心理健康水平、解决罪犯心理问题、提升罪犯改造质量以及维护监管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1.全年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性(全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即面向全体罪犯宣传和教授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启发罪犯自觉调整心态,增强自我适应能力,消除心理困扰,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播放教学视频、现场互动式教学、自编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发放心理卫生知识小手册、心理剧现场巡演、团体拓展训练、趣味心理运动会、心理漫画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征文比赛、播放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影片、开展矫治作业相关主题讨论、优秀矫正作业巡回展等。

同时,也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专项活动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项教育活动,如每年春节开展精神疾病全员大排查,高温季节开展“情绪夏令营”活动,以及重大节假日开展心理专题辅导。

2.不间断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群体性心理问题开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主要针对具有相似心理问题的人群开展。如部分新入狱罪犯的入狱适应问题,部分即将出狱罪犯可能面临的家庭人际关系问题、婚姻问题、就业焦虑、情感问题等,以及改造中期部分罪犯面临的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婚姻问题、自身成长问题等。此类罪犯都可以通过遵守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工作程序,组建相关主题的团体或小组,甄别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借助团体心理辅导的载体,进一步增强罪犯应对、处置生活事件的能力,提升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

3.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危机干预

个体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主要是针对个体罪犯而言,如罪犯面临深层次的心理困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很好地调节,或者心理调节仍不能解决或不应该、无必要去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咨询师严格筛选评估、罪犯主动申请的条件下,就需要对其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或长程或短程,视其问题严重程度以及咨询进展而定。

而危机干预主要是针对个体罪犯面对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而开展的心理咨询工作。危机干预在针对发生危机事件的个体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危机事件中的个人所在的群体开展工作,做好相关心理疏导、心理抚慰以及后续心理状况跟踪,减少危机事件对相关人群的伤害度。

(三)注重心理矫治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监狱心理矫治工作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去开展工作,应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地选拔优秀心理矫治民警,整合优秀社会资源,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心理矫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1.专业化的心理矫治队伍建设

专业化的工作队伍需要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心理矫治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不断涉猎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监狱需要组建一支专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其成员需要能力超群、独当一面、业务精湛、工作敬业,力争使监狱专职心理咨询师成为监狱的特色品牌,使人人有基本功、个别有特色、个别有专长。

兼职心理咨询师是监狱创新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可以调动对心理矫治工作有兴趣的民警主动参与到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当中来,同时也需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以更好地调动兼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外,专业化队伍建设还可借助社会有效资源,依托大中院校和科研机构,采取聘请、有偿指导等形式,建立外聘专家、学者进监开展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也可以对监狱心理咨询师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和督导。

2.心理矫治专业技术的多样化应用

目前的心理矫治工作在专业咨询与治疗上还没有形成规模,在技术的运用上仍旧处于摸索阶段。没有一种方法和技术能够包治百病,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个理论流派、方法技术以及最新的咨询技术谙熟于心,方便运用。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意向对话技术、沙盘技术、认知疗法、行为技术、来访者中心疗法等已经被证实在罪犯个别咨询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而当今一些新兴的咨询与治疗技术也应当应用起来,如叙事治疗、完形治疗、聚焦取向的心理治疗等治疗方法或技术。

3.心理矫治理论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目前,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理论研究水平普遍偏低且面临发展瓶颈,需要进一步激发民警的理论研究热情,切实提高民警的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推动心理矫治理论工作的创新发展。

监狱可以通过搭建心理咨询师的教育培训平台以及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外出参观、参加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等),给予广大民警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组织广大民警深入开展心理矫治个案的研究。同时,鼓励有独到见解、理论功底扎实的民警不断深入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相关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化人才。

三、总结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维护了监管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也促进了罪犯改造质量的提升。但无论是在其自身发展的某些方面,还是在区域发展上仍旧存在着不平衡性,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似乎面临着发展上的新的瓶颈,还需要一代代从事心理矫治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们继续探索,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1]章恩友.中国监狱罪犯心理矫治的现状和趋势(上)[J]. 中国司法,2002,8.

[2]王国昊.对加强监区心理矫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江苏警视,2012,8.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篇9

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与结合的文章比较多,他们主要从涵义、内容、方法、目的、工作对象等多方面进行论述,有关两者的关系在研究中也逐渐显现一致性。本文主要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互动与结合,其中重点是当前大学生心理现状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结合,把握联系,认清差异,发挥互补作用,才能有效解决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众多问题。

【关键词】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受到众多高校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的辩证关系理清,一些高校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忽视心理咨询教育,认为心理咨询教育不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附属品,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咨询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个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受到了巨大冲击,环境的复杂化引起价值观的扭曲,价值观的扭曲导致道德“下滑”,在价值观的冲突下引起内心困惑。引发了高校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许多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大学生政治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行为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教育。第二,思想教育。主要是针对随机性的日常出现的思想问题进行教育。第三,品德教育。主要对高校学生进行一定道德行为准则教育。第四,个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帮助高校学生认清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具体问题,通过发泄和释疑,以化解等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上面的四个部分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

高校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青年大学生帮助、启发和指导,从而提升他们心理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心理障碍咨询。帮助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挖掘病源,找准对策,解除痛苦。第二,心理适应咨询。对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适应者提供帮助,帮他们树立信心。第三,心理发展咨询。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增强自我认识、社会适应、心理调适和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挖掘自身潜力,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心理咨询的范围非常广泛,大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决定了心理咨询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比如刚跨入大学大门的新生,面临着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克服多种困难和挫折,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等多种心理问题。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90后”大学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与完善;改革开放历经十多年呈现出明显成绩,各个领域变革如日中天,东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交叉碰撞,网络信息化的真正来临,大众教育向精英教育的转变;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所以,就有着90后以下两方面的心理特点:

(一)自我主体意识增强

“90后”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强,但有时社会责任感淡薄,偶尔会忽视自己应尽的义务、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不能正确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缺少为国家、民族发展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民主平等意识增强

“90后”的大学生们在我国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的环境影响下,他们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平等意识比别的年代的大学生更强,他们渴望自己得到更多的民主和公平,希望在生活的领域中体现自己的民主和权利。

以上心理特点影响和决定着“90后”如下的行为特征:第一,自信、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自我。“90后”大学生追求独立与自由,乐于证明自己,渴望表现自我。他们生活趋于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在服装、衣着、言行等方面显出自我个性。第二,善于运用并依赖互联网。网络时代是“90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因特网的便捷性、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使得“90后”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偏向多元化,网络自然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第三,思想独立,早熟而又叛逆。互联网的发展,大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他们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讨论问题时观点深刻、逻辑严谨、善于表达,喜欢用成年人的思维思考问题。他们思想比较独立早熟,崇尚个人奋斗,认为具备了独立自理的能力和初步的社会涉世能力,做事情有时会叛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为目标,以马列主义、思想等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的防治。新时期大学生精神世界出现的新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属于精神领域工作,二者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很多的契合点。充分挖掘这些结合点,对于两者工作思路的拓展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一)在思想认识上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人,在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既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片面的夸大哪一方面,也不能把两种问题简单的当作同一性质的问题来解决,要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掌握更多的具有说服力的心理学知识;为了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必须以塑造学生好的思想政治修养为前提;只有这样,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互相渗透,才能做好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和健康的人格。

(二)在工作机制上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设立专门的教研室,通过课程讲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心理咨询教育工作通常是以学校的某个教室为单位,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普查、心理知识宣传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则还没有被重视起来,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互动的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两个部门之间要资源共享,互通情报,要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要及时向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通报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评奖评优等方面的工作细节等,以便于心理咨询中心老师面对学生因为评奖、评优、入党、处分等引起的问题,不至于与学校有关政策要求做出不一致的解释。心理咨询中心也要及时向学生工作部门通报有关数据以及一些规律性、周期性的问题,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两支队伍要实现双重角色,专职学生工作干部要承担起“教育管理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身分,必要时能及时转换角色。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以心理咨询的方法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为此,专职学生工作干部要钻研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对于心理咨询人员而言,“心理专家”的角色更重要一点,心理咨询者可以不是“管理者”,但应是“教育者”。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交叉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两者互动,相得益彰,起到“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功能强化作用,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克鲁捷茨基著.心理学[M].赵璧如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9.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1.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教育咨询主管工作总结篇10

中专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是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针对广大中专生,建立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心理协会、学生工作部门的定期联系制度,及时提示与预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期果断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来预防中专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保证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一种机制。要建立心理预警信息网络,将现有的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高效的体系。基层网络系统以班级为单位,具体工作由学生干部负责,主要工作是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状况;高层网络系统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协调学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主持全体学生心理普查与咨询,从事心理教育内容研究;信息网络系统负责各个网络间心理健康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工作,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并将其纳入到加强中专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统筹安排。

中专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功能

中专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功能主要有3点:1)预防,以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2)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的方式,实施学生心理危机行为预警防护;3)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的手段,应对、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并在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

第一,要积极对中专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每学年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多种心理测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总结带有群体性的问题,及时向学生工作系统和相关部门反馈,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防范个别突出心理问题的加剧。

第二,建立和健全学校、班级、宿舍、学生个人四级中专生心理健康网,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工作职责,建立学生中发现心理危机或隐患的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防止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与帮助治疗,把危机解决在萌芽状态,将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真正做到将工作由事后控制转向事前预防。

第三,针对中专生心理危机进行追踪与反馈。对渡过心理危机的学生,中专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可以发挥进一步预防功能。班主任、学校和家长密切配合,继续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关怀与帮助,使其尽快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在危机多发群体中,建立长期定时反馈机制,对危机人群进行特殊照顾,预防心理危机重发。

1)健全制度,优化管理,搭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制度体系。要把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学院学生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其重要地位。在中专学校逐渐建立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研究总结,注意借鉴有效经验,总结先进工作模式,将工作实践总结反思,上升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积极推广有效工作模式,建立科学适用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2)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有相对稳定素质的优良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专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丰富专业知识,积累教育经验。定期举办有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班,逐步建立培训制度,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意识和对心理疾病、心理危机的预防能力。

3)提供高校心理预警机制发展的必需条件。学校在人员、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加大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支持力度,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场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施建设,营造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文化氛围,进一步确立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学校要积极支持心理教育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科研活动。

4)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预警机制要力图改变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事后管理补救为事前的防御,积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范围,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与形式,提升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从每个学生主体出发,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