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基础课程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9 00:38:29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篇1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第三批示范校建设单位。会计专业是学校的一个传统老牌专业,开设于1986年,2008年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确定为市级重点专业,2012年确定为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专业。虽然学校在会计专业建设中,对会计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但现有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会计职业能力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笔者认为,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应立足学校实际,本着服务重庆市经济的转型,重庆市中小企业和供销系统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技能人才。

一、重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变革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现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缺乏职业特性

学校现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是从学科派生出来的。在我国,从事课程设置开发的人员主要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来自企业界的人士很少,所以从课程设置上看,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在课程编排上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际操作训练,课程设置很难满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业务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

2.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就业趋向之间存在矛盾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初级会计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包括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中小企业就业,主要从事会计、出纳、收银员、统计等相关工作。而现行的中职学校会计课程大多是依据大中型企业的要求,按照《会计准则》,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大纲编写的,无法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实际工作要求,因此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下降。

3.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结构不合理

课程设置只侧重于学科的某一个方面,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应有衔接,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之间、章节之间比例失调。如《税收基础》中没有涉及有关税金分录的编制,财务管理也只是进行有关经济模型的计算,没有跟企业内部的管理结合起来。

4.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未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助理会计师证书考试融合

从业资格证书及会计专业技术职称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得基础,但是目前学校会计课程设置中,《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有一定的脱节,不能把学生考证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

因此,必须对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适应培养社会所需会计人才的课程体系。

二、新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一)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主要面向中小微型企业、供销社行业企业、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会计服务机构,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照小企业会计准则从事出纳、会计核算及相关财经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应成立由行业、企业和高校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组织会计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会计人才需求调研,广泛听取行业、企业财务专家、学生就业对口企业人事主管对会计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的任务描述和职业能力分析,以职业所需能力为主线,形成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再将相关知识、技能、素养转化为课程,按照会计岗位职责、会计岗位能力要求,制订课程标准,研发相应岗位教材,形成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以达到教学内容 “实际、实用、实践”的要求,既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又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

(三)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三模块三融合”的课程体系

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要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要求,在对会计行业及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企业专家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提出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三模块三融合”的课程体系的构想。其中“三模块”包括基本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三融合”是指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融合、课程教学与跟岗实践相融合。

三、未来选择:中职会计专业“三模块三融合”课程体系

(一)“三模块三融合”课程体系内涵

“三模块”包括基本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

基本素质模块为公共文化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公共基础知识,以学生“够用”为度,主要包含了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音乐、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指导、公关礼仪等。该类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适当增加选修课。该模块设置的课程包括:企业登记管理实务指南、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财经基本技能、出纳实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资产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权益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损益篇)、成本会计、企业会计综合实训、纳税实务等。

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学生在学习公共文化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外,还应该多学习一些专业相关的课程,如财务管理基础、经济法基础、审计学基础、管理学基础、财经应用文写作、市场营销等课程,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三融合”是指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融合、课程教学与跟岗实践相融合,建设由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财会人员共同参与开发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就是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建构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技能认证、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个对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如《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体现了课程教学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融合,就是制定岗位模块课程标准,开发岗位课程教学资源,实施模块化教学,开展岗位实训,如《财经基本基本》、《出纳实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资产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权益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损益篇》、《成本会计》《纳税实务》、《审计基础与实务》等课程与会计实务中的出纳岗、财产物资会计、往来会计、销售会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报税员、审计员等岗位紧密结合。

课程教学与跟岗实践相融合,即在每一岗位课程学习中或学习后进行跟岗实践,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环境开展手工岗位实训、会计电算化岗位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沙盘模拟实习、代账公司的真账演练、暑期拜师跟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初中级会计技能人才。

(二)构建“三模块三融合”课程体系

“三模块三融合”课程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特点:开放性、具体性和激励性。“三模块三融合”课程结构使会计专业课程结构由传统的知识本位型向知识与能力兼顾的方向发展,使培养出的会计人员具有创造性与管理渗透性的知识结构。

基本素质模块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经济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商务礼仪等课程。

专业技能模块包括专业核心课、技能方向课和综合实训课。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资产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权益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损益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税法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基本技能等;专业技能课程(企业会计)方向包括出纳实务、成本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实务、纳税实务、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企业会计)方向包括收银实务、统计学基础、库管员实务、会计从业基础、企业登记管理实务指南、ERP沙盘基础等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包括:企业会计综合实训、ERP沙盘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课程,

拓展能力模块包括:市场营销、经济法基础、管理学基础、财务管理基础、审计基础等课程。

(三)教学时间安排得基本要求及教学建议安排

按照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采用理实一体、学训交替方式,增强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专业教学执行计划。教学计划安排的设想是,一年级完成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学习后,二年级进行专业技能模块的课程学习,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对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学习更多相关的专业课程。三年级主要是学生在企业行业对口专业、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引进的记账公司等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具体教学建议与安排如表2所示。

1.教学时间安排基本要求

(1)本教学时间安排针对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含复习考试和集中实训),假期16周。周学时平均课时为29。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168(3132)。

(2)公共基础课中的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为必修课。学校也可根据需要,开专题讲座(活动)。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30%,累计总学时将近一学年。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能满足第3年参加技能高考需要。

(3)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专业拓展能力课以及综合实训课。

专业技能课学时占总学时的70%,其中顶岗实习(含认识性实习实训、教学实习实训、专业综合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

(4)课程设置中的拓展能力课程教学课时占总学时比例的10%,以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的连续性。

2.教学建议与安排

基本素质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安排在1、2学期,体育与健康总学时144且前4个学期每周2课时,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办公自动化总学时144且每周4课时,其余公共基础课程每周均为2课时。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篇2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二、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建议课程实践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和整个过程。课程结束时总结得失,并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感受,思考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对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则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既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行为的开端与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结束为终止的所有表现如实的记录。以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展的程度来综合评定其学习成绩。美术教育课程的设计、构成与实施并不能如此简单的归纳与梳理便得以完整和清晰的。它基于对现代教育理念、国情特色与人文素质发展的需求而来,这些因素相互矛盾、互相磨合且互相妥协。

三、结语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

高等院校是培养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培养方案设计科学性、合理性、质量及培养过程监控的影响。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质量,就摆在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分析、探索并付诸实践。

结合我校“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如何让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有质量,有科学性、合理性呢?为此,我们在国内外相近专业培养方案概况、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市场对人才素质需求等方面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探讨并得出了有益的思考。

一、国外大学培养方案分析

国外专业设置与我国的专业设置情况有所不同,与我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相近专业名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学科专业,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属于三级学科专业。首先以被调研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等部分国外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对象,深入分析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学分要求等特点,从而探索并改革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所调研的学科专业具有范围大的特点,未被细化,该专业包括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三级学科专业。因学科专业没有设置具体方向,所以其课程内容范围宽广,涉及专业知识面宽。

威斯康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如表一所示,通过该表主要分析其课程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联。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它们之间关联度较大,有不分家之说,是学科基础的基础,更是专业基础的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类课程,是专业课程的理论模块,注重材料的结构、组织与性能间关系的原理或理论知识。材料性能取决于其组成结构,如原子、分子、离子等。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或制备影响材料性能,只有了解其内部组成结构,才知道应用数理化相关知识分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规律,才懂得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方法手段对材料改进结构、改变性能、加工、成形和应用。这类专业基础课包括材料科学(固体中材料的结构和属性关系、材料科学)、固体相变学、材料相变学、材料力学。专业课程包括材料设计类、材料加工类、材料性能学类。材料设计类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导论、材料体系、设计项目规划学。材料加工类包括宏处理材料、材料微加工、固体(塑性)变形。材料性能学包括材料的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能。材料选修课包括材料体系设计、各类材料学,这类课程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个人发展而选修,主要培养个人专业特长、创造性以及研究能力。工程类课程包括工程导论、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基础等,主要培养具有材料工程理念或观念,强调材料工程设计、组织、管理、经营、质量控制等。

通过培养方案中各学期课程安排,可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各学期学分分布比较均衡,各学期负担不重,学习压力不大,这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学习,不会打疲劳战。

(2)反映了知识、能力培养过程,其特点是课程安排与其间的衔接先后有序且紧密,课程内容复杂程度由低到高,内容由浅入深。先学基础课,接着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最后材料体系设计与材料工程项目设计综合。

(3)注重个性发展,依学生兴趣选修课程,激发其创新能力,这主要通过选修课程实现,包括科学类选修课,如化学类、物理类、土壤、生物类,自由选修课。

(4)注重人文社会素质的培养,主要依据文学研究类选修课程。

(5)注重交际能力培养,主要依据基础交际、专业技术写作课程。

(6)注重工程观念或理念培养,通过工程导论、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基础选修课的学习。

(7)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通过走进跨国工厂或国际学校锻炼或实习环节来实现。

二、国内大学培养方案分析

国内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学校定位不同会导致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现以吉林大学、上海大学、

常州大学等三所高校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例分析其

特点。

通过高校培养方案可以分析出各课程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课程依据其性质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普通教育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专业教育)课程等三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思想政治、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含工程图学等机械设计制造类课、电工电子类课、计算机软硬件类课及材料科学类课。专业(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表面工程、复合材料、凝固和组织控制、功能材料、粉末冶金、热处理、腐蚀与保护、焊接等方向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

如同国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样,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同样也要注重各类及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因此,各门课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也要符合科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并应用之学习与掌握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从而为发现金属材料工程中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服务。

三、分析与思考

通过分析归纳与总结,可以将国内外的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归类并将其所占理论总学分的比重进行统计,结果如表二所示。

从表二中可以分析得出以下思考:

(1)理论总学分与国外相比,国内大学理论总学分因大学定位不同而差异较大,常州大学的与国外的相近,而985、211类的大学达200学分甚至300学分。理论总学分不同,对应学时数量也会不同,总学分多,则总课时量也多。然而总学分多,则表现为各学期学分平均量也多(国外每学期平均约16学分,国内三所大学每学期

平均约为25、38.9、18学分),周课时量也多。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大,致使学生疲劳应对修满学分,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充分培养课余时间思考与创造性思维。

(2)科学类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三类课,国外三所大学这类课所占比重约为23.4%~26.6%,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程所占比重约为18.8%~15.9%,但是数学与化学两类课程所占比重差异非常大。

(3)工程基础与专业(学科)基础类课程,国外三所大学这类课所占比重约为36.%~32.9%,而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的比重约为37.8%~34.3%,由此说明这类课程的差异不明显。

(4)专业类课程,国外三所大学此类课程所占比重约为3%~18.8%,而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的比重约为9.9%~12%,这表明专业方向或特色课程因设置情况而发生变化,专业方向或特色越明显,则专业课所占比重越少,如威斯康星大学的专业课主要限定在专业特定某方向。

(5)交际类课包括写作、交流等课程,国外比较重视此类课,所占比重约3.1%~3.9%,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程体现得不多。由此表明,学生的写作与交流交际能力及各种表达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应该在这方面促进与提高。

(6)人文学类课程,国外此类课所占比重约为11.7%~12.5%,而国内这方面课比较欠缺,文学修养类素质培养在国内三所大学的培养方案中表现不足。然而思想政治类课程是我们非常重视的,约占8%~11.1%,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两种素质如何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好好思量。

(7)英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等类的课程,国内大学优势较明显,约占16.4%~22.8%,尤其是体育、计算机、英语三门课程所占学分比重较大。英语是美英等国的母语,也是国际交流的必备素质之一,课程安排非常重要。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学习,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利用,如何发挥英语工具的作用等等一些课题,值得我们深思。

(8)其他类

包括个性发展或兴趣类型课程,是大纲规定专业课程外的一类课程。国外所占比重约为3.9%~4.7%,国内所占比重约为4.2%~9.3%,在个性发展或兴趣类课程相差不大,国内某些方面有优势。但是,国内在国际视野培养方面存在不足,我们仍要加大与国际高校或跨国工厂间合作交流,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注:伦敦帝国大学培养方案只有总学分要求,课程学分情况不详)

四、结论

综合上述调研分析与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等要全盘考量,使其具有数学、化学、物理、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特色、国际视野、交际、人文、思想政治、英语、身体素质等方面素质与能力。

(2)培养方案中总学分要求可适当减少,以促使各学期学分分布均衡且学习负担不太重。

(3)课程类型设置方面可适当增加,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得到加强,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知识间关联性强,要突出重点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以达到各种素质的养成。

(4)课程体系方面,国内培养方案存在一些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有待加强学分比重的课程包括数学与化学类、工程基础类、交际类、人文类课程;继续保持(最好能优化)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体育、自由选修等方面课程所占学分;适当精减学分或突出专业特色学分的课程,应当在办学过程中凝练专业优势,进而突出各校的专业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纲领性文件,所有教学、监督、管理等围绕它开展活动,高等院校在制订该方案时充分结合专业特点与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斟酌知识要素、组成及其关系,通过上述分析与思考,以便我们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中借鉴,在人才培养道路上少走弯路。上述结论有不妥之处,还请读者不吝赐教。

基金项目:厦门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JG201013)。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篇4

论文摘要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目前状况的基础上,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目前状况进行探究,并提出整体优化策略,以促进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的边缘交叉专业。由于多种原因,开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各院校之间在整个专业的建设上交流很少,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专业建设还不够规范。通过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探究,可以使我们在借鉴其他院校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专业建设方面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目前状况

首都体育学院姚鸿恩教授等曾对我国12所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探究,结果表明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新问题摘要:

1.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偏低,外语、计算机、科研方法等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2.选修课的比例偏低。

3.必修技术课不够重视。

4毕业实习的学期和周数布置不够合理。

二、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及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是由思想政治理论、交流和表达、健康和体育和国防教育、计算机技术四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平台按六大板块构建。总共50学分,904学时,和原培养方案比(43学分,758学时)加大了理论学时的比例,同时,也增加了形势和政策、就业指导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基础教学的内涵,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共61学分,其中,选修课学分占学科基础课总学分的1/3左右,总学时为1098学时,共26门课程。比原培养方案(67学分,1206学时,22门课程)虽然在总时数上有所减少,但课程门类增多了,增加了内科学基础和外科学基础、运动练习学、运动心理学概论等课程,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1098,共61学分,加大了选修课比例,提供专业辅修平台,增设了如细胞生物学、体能练习法、身体锻炼原理和方法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新的培养方案还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和技能培养模块。

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布置在第八学期,共16周。能够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而且,可以有效地和毕业求职挂钩,并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提高论文质量。

三、加强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的策略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⑴加强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学,可以通过推迟学生转入专业方向学习的时间和是在学分的配置上加以控制。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减轻专业学习分化过早、基础薄弱的不良影响,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加强。⑵课程结构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必修课以确保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同时,也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选修课,以便为学生知识能力的组合提供多种可能性,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⑶对于外语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给予充分的重视。

2.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依附于理论课的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建立和理论课相协调、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把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新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3.完善运动人体科学教材体系。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借用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教材,而本专业的教材建设却由于多种原因而相对滞后。由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课时的限制,对学生在医学知识方面的要求较医学院校有所不同,教材在借用过程中,难免造成了课程的不连贯,影响教学质量。当前,专业教材建设新问题已成为所有院校共同关注的新问题,所以,我院将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编写出适应本专业特征的精品教材,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还应适当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组织编写“双语”教材,以把握国外相关专业的动态,介绍国外学科探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并推动本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摘要:

[1姚鸿恩摘要:《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目前状况的调查探究》《体育学刊》,2006.1。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篇5

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概况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一般由八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学生、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成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支持等。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课程设置,为了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我国各高校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可达性。因此各高校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提出了各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做法和经验。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清江等通过调研我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发展历程,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与其他已获得资格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国际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中的要求,从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专业特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现状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合现代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认证的新方式、新方法,并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注意的特性进行讨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会强等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任红卫等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姜理英等人基于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的国际比较,结合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从培养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师资队伍的提升四个方面,综合系统地提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的路径。张秋根等人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要求,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其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规范的探讨。为了重视国际认证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办学品牌建设,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的航空航天办学特色,紧跟国内能动专业人才需要,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从而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开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南航能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通过对国内外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对中国近几年的专业认证与评估成果的调查与研究,对其进行梳理,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要求,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动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特色,以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培养要求为基准,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本科培养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而实现培养目标。确定能源与动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总学分数不能少于180学分。

2.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是指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大学物理(6.5学分)、大学英语模块(10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等方面共六门课程,总共30.5个学分。因此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17%,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

2.2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而专业类课程主要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其中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电工技术(5学分)、理论力学(3学分)、材料力学(3学分)、工程图学(4.5学分)以及机械设计基础(3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8.5个学分;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力学(3学分)、工程热力学(3学分)、传热学(3学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2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1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必须要修满至少29.5个学分。对于专业类课程,由于能源与动力专业具体有两个培养方向:方向一为热能动力方向,主要陪养就业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等相关单位;方向二为能源利用方向,主要培养的就业方向为电厂、新能源以及制冷等相关单位。因此其专业类课程既有相同的专业课程,也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其中燃烧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原理与构造(3学分)、热能综合利用(2学分)、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2.5学分)以及热工测量原理与方法(2学分)等,总共12个学分,这些课程为能源与动力专业两个培养方向都必须学习的专业类课程。另外每个培养方向又有其特定的专业类课程必须选修,其中热能动力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叶轮机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控制原理及应用(2学分)、燃烧技术与分析(2学分)、内燃机原理与构造(2学分)、工程传质与应用(2学分)等共9门课程;能源利用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泵与风机(2学分)、供热工程(2学分)、锅炉原理(2学分)、制冷原理与技术(2学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2学分)以及热力发电技术概论(2学分)等共10门课程。无论学生学习哪个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类课程与特定选修的专业课程之和必须要修满至少28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必须要修满的学分数为:29.5+28=57.5学分,因此该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32%,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30%的要求。

2.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能源与动力专业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力与过硬的身体素质;(2)各种课程的课程设计,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对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际应用能力;(3)工程训练,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方面的车、磨、铣、刨、铸造以及焊接等金工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下厂实习,大三暑假期间,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去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企业或电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下厂实习,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能力;(5)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开设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都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大四下半年开展为期半年的本科毕业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源与动力专业要求学生在实践能力与毕业设计方面修读的总学分不低于42.5,占总学分的23.6%,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20%的要求。

2.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能源与动力专业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适教育课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通适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形式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共19.5个学分;(2)国防军事模块,包括航空航天概论、军事高技术概论等,至少修满1.5个学分;(3)文化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文化历史、艺术鉴赏、科技基础、哲学社会等课程,至少要修满6个学分;(4)创新创业类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基础以及经济管理等课程,共5.5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总共需修满3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8%,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2.5航空航天特色类课程的设置为了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的航空航天特色,在开设的课程中,如国防军事模块、专业类课程以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中,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浓郁的航空航天特色,由于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都是来自于国防工业集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因此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课过程中,所列举的实例都是以航空航天为背景的工程问题,特别是毕业设计和下厂实习,因此在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优化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特色。

2.6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直观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积极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类竞赛,如:流体力学大赛、节能减排大赛、开设卓越班等,并且科技竞赛获得奖励的同学在保研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2)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让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好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

2.7学习进程大学生本科期间的各门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因此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匹配与衔接,如图1所示。学习进程主要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二是学科基础,包括结构和流体力学、热学和电学方面的课程;三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了热能动力和能源综合利用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条线:第一是流体和热学相关的课程,如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第二是结构力学方面,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第三是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期上需要考虑上述课程衔接问题,从而最终制定出合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3结论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篇6

1 引言

随着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发展,过去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如今的大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而富有趣味性的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计算机教师普遍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论文主要结合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现状,深入探讨基于项目教学模式为主导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以期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新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手段和应用模式及思维方式,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中极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学时设置欠合理。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普遍在32-40学时,而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授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等在内的大量基础知识,很明显对于诸多计算机教师而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么挑着章节讲,致使学生前后知识无法连贯,要么就一味赶进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屡见不鲜,学生学习了无兴趣,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使得教学进入恶性循环。2.2 课程教学手段单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实践操作要求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求教师要边操作边教学,但是实际情况往往相反,教师为了赶课时进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甚至纯粹是理论教学,引起学生反感;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安排在机房上课,但是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很多学生利用机房电脑玩游戏或者做其他事情,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差强人意。2.3 课程考核方式教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因此一般的考核方式都是传统的出勤率+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而在很大程度上,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对于这样一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纯而机械的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太过教条,无法体现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真正掌握能力,而只是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书本知识死记本文由收集整理硬背的能力,因此,教条的考核方式也成为了让学生逐渐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2.4 教师自身水平有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任教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决定了该门课程是否能够吸引学生并引起学生共鸣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一般,那么显然是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的。

3 项目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3.1 项目教学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①有效提升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通过项目引导学生加入到教师的课题组中,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而特别的,因此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兴趣浓厚,如果能够适当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②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好。在实际的项目锻炼中,寓教于乐,学生既能够锻炼实际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对于书本上所学习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有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俗语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这个道理,通过项目引导所取得的效果远比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效果要好。③有助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跟着教师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不仅仅锻炼了个人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与人相处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等,有助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并不是不上课,跟着老师去做项目,而是通过教师在课堂的引导,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不同的项目开发研究,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执行步骤上,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去实施:

①设计项目。首先要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章节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小型的项目或者软件作业,这些所设计的项目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进行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项目的趣味性和实用性。②理论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引出项目,激起学生的兴趣,并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从而完成项目的理论研究阶段,使学生具备开展项目所具备的必要知识和理论基础。③开展项目。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答辩,操作演示及互相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开展实际项目,并在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再一次讲授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④项目总结评价反馈。项目结束后,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价,自我总结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是否掌握,如何应用等等。通过总结评价和反馈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差别。

3.2 项目教学模式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1)项目设计应当难易适中。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因此项目在设计时不能设计的过大过难,相反,应该结合实际讲授的章节内容进行设计,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相关的知识点和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将项目教学的实际效果落到实处。(2)注重将项目从课堂引到课外。对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教师应当注重项目对学生吸引力的持久性,因此要想方设法将项目从课堂引到课外,保持学生对项目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学生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对项目的反复查找资料及探索实践,也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课堂教学的效果所无法比拟的。(3)注重项目结束之后的评价反馈和总结。项目结束之后必须要重视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和反馈,尤其是对于学生反馈回来的有关项目设计方面或者知识点引导方面的问题要加以总结,在日后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避免,从而将项目教学法日益完善,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际教学效果。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粮食加工技术 本科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涂向辉(1970-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辽宁 沈阳 110034)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本科层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途径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ZXY11035,课题主持人:曲洪山)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42-02

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进行探索的一个新的职业教育层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与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相比,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术应用性”特征。本科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即技术工程师。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本科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来实现。

一、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词典》中的解释是:“根据教育的不同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性质任务而制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及其实施方案。它包括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等内容。它体现了国家的要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本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应由以下几部分要素组成:修业年限、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环节、毕业与授予学位、教学计划等。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特色最为直接的体现,是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素质、能力”目标的综合反映。

二、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

1.协调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我国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坚持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处理好德育与智育、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以掌握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依托行业,校企互动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开放式办学是本科高职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由之路。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积极依靠行业企业力量,聘请一线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评价等相关环节,从职业(群)、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知能结构的需求出发,构建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同时积极引进企业的标准与技术,企业的技术环境和培训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是成功构建本科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

3.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的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交叉职业不断涌现,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综合化趋势,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才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由培养狭窄的“单一岗位人才”向适应社会发展的“宽口径人才”转变。既要加强学科基础,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奠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要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综合性,拓宽基础学科范围,淡化专业方向,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时代特点,为打造宽口径人才创造条件。

4.优化知识结构,必选修课互补的原则。要坚持整体优化原则,构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程设置中必修课、选修课要知识互补,尽量拓展选修课程门数,扩大学生选择和发挥个人特长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课程内容不仅要直接着眼于学科知识,更要着眼于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不求全、细,重在精、新,要注意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配合及衔接。

5.突出技术应用,实践、理论并重的原则。技术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是将技术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并有效地组织企业员工进行生产与操作。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参与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因此技术应用性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本科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以其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学生在生产真实情景中的体验,为学生将知识的掌握与领悟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并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

6.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人才培养计划要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要考虑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特长、能力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重视优秀学生的选拔和培养,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采取各种具体措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依据

1.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本科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基本特征是“技术应用性”,即要求培养的人才能够运用较深的技术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因此,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该目标为宗旨,突出培养特色,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2.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保证人才培养规格。本科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既包括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基本要求,又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即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体现“学术性”和“技术应用性”兼容的特点,并以突出“技术应用性”为人才培养特色。因此要求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技术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人才培养规格。

3.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智能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由一系列课程及教学环节构成,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智能要求主要通过各种类型课程的学习来达到,因此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智能要求,在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正确确定相应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排序。

4.兼顾本科高职学生的职业长远发展需求。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人们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要为他们奠定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理论,实践教学方面也要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取向和学习相关技术的需求。

四、本科高职粮食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厘清本科高职与普通本科、专科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是正确构建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把握好两个基本点:首先,本科高职教育人才类型与层次定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同,但在知识结构上,对技术知识除要具有普通本科要求的相应的“学术性”外,本科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术知识“应用性”的培养;其次,本科高职教育与专科高职教育相比,本科高职人才从事的工作更为复杂,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也更宽泛。

为此,我们将本科高职粮油加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适应粮食行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粮食加工、油脂加工企业生产第一线,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掌握粮食加工、油脂加工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工艺设计能力、工艺调控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本科高职粮食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构建。本科高职粮油加工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以“技术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工作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满足专业理论要求的基础上,开设针对性强和实用性强的课程,并引入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前沿技术;实践教学应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课程体系中应占有较大比例,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达到使学生掌握某一岗位(群)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能力,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特点。

本科高职粮油加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分为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均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其中通识课程模块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等15门课程共653学时,学分为42学分,占总学分的24.1%。选修课程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8类素质教育课程,最低修学学分为10学分,占总学分的5.7%;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无机与分析化学等9门课程共518学时,学分为25学分,占总学分的14.3%。选修课包括市场营销学、概率统计等10门课程,最低修学学分为9分,占总学分的5.1%;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必修课包括油脂制取与加工技术等技术专业课程12门共646学时,占理论课程总学时的22.5%,学分为38学分,占总学分的21.7%。选修课包括粮油技术标准、粮食机械与维修等23门课程,最低修学学分为13分,占总学分的7.4%;实践教学模块除军训外,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设计、实训)、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共计54个实训周,38学分,占总学分的21.7%,与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比例相当。

2.课程体系特色。第一,课程设置模块化。粮食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构成,四大模块中不同性质的课程相对独立,但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知识和能力紧密结合,有机统一,能力培养循序渐进,在必要知识的支撑下,完成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能力训练过程。

第二,课程内容综合化。通识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按学科大类打通,淡化专业方向;在第一学期将经济类、管理类课程以选修课形式引入,在基础和人文教学中渗透工程意识、工程精神、工程文化教育;在第五至第七学期,进行专业课程内容整合,重视知识的“精、新”,通过大量的选修课程引入专业前沿技术,课程内容呈现出跨学科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实践课程必修化。在本科高职粮食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践学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共计570学时,38学分,占总学分的21.7%。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必修,突出了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注重以实践活动项目为主线,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学期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学生在实习期间,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并帮助他们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提交实习报告并进行答辩,同时企业还要为学生开实习证明。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仅增长专业知识、锻炼实践技能,而且通过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工作,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四,选修课程多样化。在学科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中,开设了23门选修课,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通过修读专业选修课确定自己未来工作领域的专业方向,并掌握该专业方向的知识前沿和技术前沿,为学生扩大专业视野、培养职业爱好和创新能力以及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了基础。

第五,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化。毕业实习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实习质量的综合反映,也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评价方面。毕业设计(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与毕业实习紧密结合,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真实课题为主,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确定选题项目,在相应岗位上进行实验探索,最后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

第六,职业资格证书强制化。按照国家目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要求,在第六、第七学期开设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课程。粮食加工技术专业属于国家特有工种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是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认证。本科高职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学生完成相应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课程的培训,将学术课程、技术课程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模拟实训和生产实际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并将此作为毕业生完成学业的一项必要条件和强制要求,大大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篇8

关键词:能力本位;导游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方 霞(1980―),女,汉族,湖南岳阳人,湖南省岳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旅游教研室主任,旅游管理讲师,旅游专业市级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学校教研教改。

一、“导游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

“导游基础”作为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其教学目的如下:一是服务于考证需要;二是服务于专业课程需要;三是不断满足旅游业岗位对导游员在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上的要求;四是充分考虑岗位转换和工作内涵变化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导游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各职业学校“导游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如下:①课程目标忽视技能;②课程内容庞杂琐碎,内容晦涩,覆盖历史、文学、建筑、民俗、风物特产、饮食、宗教、园林等学科;③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均较单一。

三、“导游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以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思路

首先,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明确“导游”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基础知识、职业素质的要求,把工作岗位要求转换成课程教学目标;其次,了解为“导游”起支撑作用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从而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学生能够“做”的工作内容,结合课程内容体系和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设计课程项目;再次,结合如何完成项目任务,设计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课程评价方法,重点突出学生的项目成果评价;最后,创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成果展示的课程平台,为学生学习导游基础课程提供条件保障。

(二)围绕培养导游岗位能力,全面推进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主题模块设计:

1)文化、民俗与宗教。

教学项目:中国历史文化、中国主要民族民俗、四大宗教;项目任务:旅游资源编写、民俗资料收集成果、宗教景点导游词设计与创作。

2)自然与人文景观。

教学项目:中国自然景观、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项目任务:本地自然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故宫导游词创作编写、苏州园林特辑。

3)饮食与风物特产。

教学项目:中国饮食流派、著名工艺美术品;项目任务:风味流派资料成果展、特产展览及导游词设计。

4)湖南导游和综合实训

教学项目:各个地级市主要景点;项目任务:全省旅游线路设计与全省5A级旅游景点的模拟讲解。

2.改革“导游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1)一条主线: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以导游职业能力为主线,将“知识总结、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构建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导游考证相结合,实践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人文素质与创业特色课程(校园导游、洞庭湖君山农家乐旅游与管理)有机结合,全面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2)两个特长:合格+专长+特长。

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特长明显、情操高尚、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即思想情操高尚,内外关系和谐,塑造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和健康人格,能力结构清晰,专业技能娴熟,突出职业标准和岗位内涵需要。

3)三大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能力训练环节、专业实践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贯穿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理念。

能力训练环节,在学校导游模拟实训室,开展情境性、体验性学习和能力训练;同时,结合景点调查、考察、参观、实地讲解等形式,达到熟练掌握导游基础知识并能对其进行运用的目的。

专业实践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灵活应用导游基础知识和掌握导游基础技能。

4)“四段式”教学过程:课堂导学―情境体验―项目实践―总结提升。

(1)课堂导学。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变“灌输”为“领悟”,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推荐相关书目和文章资料,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进一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2)情境体验。在此基础上,创设工作情境,组织开展参观考察、模拟训练等体验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旅游情境或事件,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经验。

(3)项目实践。以“工作项目”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实现理论内容与实际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体化安排。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知识要素来设计教学实训项目。项目力求切实可行,具备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代表性。项目设计采用分总式的教学方式,由小项目来带动整个章节的学习,通过项目训练提高能力。

(4)总结提升。经过以上三个环节后,最后通过综合项目实训――著名景点景区(如岳阳楼、君山、张谷英村)实地旅游考察与导游实训,以佛、古建筑、民俗、历史、地理及土特产知识的综合强化,加深印象和反馈(课外见习、调查、课内交流、综合报告),将所学的知识点、素质点和能力点进行总结提升。

(三)创新课程考核方案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结果,设计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项目式的考核方式。参照“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综合部分与素质部分的要求,实施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性项目式考核和学习过程的全程化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教学、项目教学中的表现等);平时考核、项目考核、期末考试各占总分数的20%、50%、30%;并确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展现、笔试、口试、现场演示等。

全面推行能力本位课程教学,以“导游”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主线,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充实课程的能力目标,改进教学项目和教学方法,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遵循“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理念,将会使该课程教学取得显著成效,相信无论是学生的导游证考试合格率,还是学生的技能比赛、技能抽测等,均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提高质量,是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而将“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1],是将这一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步入“十二五”,我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2],体现了前瞻性、全局性和务实性的改革精神,标志着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时隔一月,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首次整体规划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向着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目标迈出了坚定的一步。笔者有幸参与上述文件的研制和起草工作,本文从分析当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任务入手,回答“为什么改”和“改什么”两大问题,以期给基层学校学习文件、领会精神,进而有效实施提供一些帮助。

一、为什么改: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凸显中职基础性

(一)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是党中央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确定的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性目标和核心任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个要点之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这是职业教育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时,需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因为只有良性、协调的自身系统,才能整体性应对外部要求。目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仍然存在脱节、重复、断层的问题,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和成才渠道不畅和效益不高等现状,已严重制约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因此,中高职协调发展已成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做好这一项基础性工程,首先要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并保持合理比例,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需要明确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应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3]同时要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中职学生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没有中高职的协调,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就很难建立协调融合的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不相适应。

(二)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以十个衔接为切入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4]其中,课程体系和教材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对上承载着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对下规约和引领着教学过程,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同时涵盖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学制阶段,架构了中职与高职相互贯通和有机衔接的“立交桥”,促进了职业教育内部系统的有效协调。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需要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高中及专科阶段的能力体系和素质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内部协调运转的系统,避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因专业方向偏差和教学内容重复所造成的浪费,从而增加有效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

(三)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

《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组长周稽裘曾提到“职业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从职业教育的总体上来讲现在是高中阶段教育,所以它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所以我们都承认搞好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这是给职业教育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职业教育跟普通高中教育是同一层次的教育,它们共同承担着普及我国十二年教育的光荣任务,因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都承担着开发我国人力资源,进一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共同的光荣任务”。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改革方针前提下,我们不能忽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和特定使命。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它属于基础职业教育,是面向每一个有中高等技能需求和就业愿望的人的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内,它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是面向社会未成年人的学历与职业生涯教育。

基于以上认识,我省在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框架下,调整中职和五年制高职现有课程结构和学时比例,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比确定为4∶6,与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原则意见保持一致。进而由评价促教学,我省将首次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办法,测试课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编制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目录,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学业水平专业技能测试相融通。”[5]不同于高考选拔人才,实施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是保证基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教学能使全体学生均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

二、改什么:与上一轮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的比较分析

(一)文件比较

(二)主要变化及依据

1.培养目标从区分人才等级转向人才类型,体现人人平等理念。与上一轮相比,视角从人才转向社会,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必须要加快实现与产业的对接。基于此,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优化布局中高等职业教育,根据不同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我省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中职和五年制高职有分有合、错位发展,有利于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同时又积极与产业对接,保证了自身持续发展的活力。

2.规范课程类型,适当增加公共课学时比例,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课程类型的划分至少有两个维度:一是按照课程内容,可以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二是依据课程形态,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除此之外,还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等不同划分方式。“意见”统一了课程类型的划分维度,体现了规范性和科学性。在不增加总学时的前提下,我省调整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回归至上一轮规定的比例。这不是对1∶2的简单否定,而是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理智选择。同时,这也不是简单的回归,在课程设置上优化原有分科课程,又开设了人文类、技能类综合课程,不同课程有机整合,共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课程注重横向与纵向联系,有效解决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两张皮”的问题。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适当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5个学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9个学期。纵向上,全学段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符合螺旋式课程学习的要求。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学生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宽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横向上,两类课程同时开设有利于统整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使之相互照应、穿行,从而相辅相成、有机整合。

4.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实习实训课程,有效解决校内校外实习“两张皮”的问题。校外顶岗实习由一年缩减为半年,不是弱化顶岗实习的功能,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改革思想。顶岗实习不仅应从管理上进行规范,更需要从课程上进行总体设计。将顶岗实习纳入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学生经过见习、基础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习实训课程,逐步建立岗位意识、训练职业技能、优化职业素养。因此,校企合作不单单是共同承担顶岗实习教学,而应整体设计三年或五年学习期间的实习实训课程,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创设一切条件。构建整体性的实习实训课程,从源头设计就有效解决了校内校外实习断层甚至矛盾的现实问题。

5.加大选修课比重,增设综合课程(即任选课),弥补分科课程的局限,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认知能力。“大一统”的课程设计和“一刀切”的统一要求,不能满足不同地区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修课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激活了课程编制的竞争因素,总体上有助于课程科学水平的提高。我省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了选修课的比例,将不少于总学时的10%划为“任选课”的设置,并规定为综合课程。综合课程跨越了学科的界限,联结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到训练学生思维结构的转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5]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篇10

关键词: 任职教育 《电工学》课程 教学改革

1.引言

《电工学》课程是任职教育培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关于电路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电路实践基本技能的课程,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目前,《电工学》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模式主要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理论学习为核心,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分析推导为主,实践教学为巩固强化理论学习而服务,课后作业、辅导均围绕着培养学生理论基础与分析能力进行,课程结束考核也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理论分析能力,整个教学组织与实施模式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因此有必要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使该课程的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

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论证,探讨并提出对该课程实施以“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组织考核相互融合,技能培养目标为主,培养学生任职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教学改革,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现实条件,本次教学改革先在一个实验班进行。

2.条件准备与前期调查

实验班的全部80学时《电工学》课程进行全程实验室教学,教学地点为电工综合实验室;任课老师由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担任;教学所需实验设备、器材、演示板等将首先满足该教学班需要;教研室对该门课程进行全程跟踪调查、效果评估。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改革,课程组对现有教学演示板进行整理,重新制作一批轻便且实用的实物演示板,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

开课前,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欲望情况调查。学习欲望是学习的动力源,在学习中作用巨大。开课前,对学生必须进行学习欲望情况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欲望的程度,针对不同的程度实施必要的思想激励,让学生带着饱满的学习欲望进入学习过程。第二,学生的文化基础情况调查。学生的文化基础关系到课程开设的质量,必须对文化基础进行调查,摸清情况。调查的目的是掌握每一名学生的文化基础,为制定不同的培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以后提高《电工学》课程学习质量奠定牢固的基础。

除了基本情况调查之外,还组织行教座谈会,进行开课前思想状况了解,开课前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做到学习《电工学》课程前,将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

3.教学实施与管理跟踪

采用实验室授课的方式实施教学,并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对课程教学进行管理跟踪。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分析探讨,并反馈到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前预习阶段。每次下课前,布置预习下一次课的内容,并对预习情况进行记录、跟踪、评价,督促学生提高预习质量。教研室每周设置固定的时间开放实验室,供学生预习、实践使用。第二阶段,授课阶段。采用理论与实践活动在课内共同存在的方式授课,让它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定律,达到对理论的掌握。第三阶段,课后辅导阶段。及时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化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学习问题和思想问题,提高学习的质量。

具体的管理跟踪措施有三种。第一,课程预习管理跟踪。主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管理跟踪,对人员进行管理,对预习的状况进行评价,以达到预习的良好效果。第二,课堂纪律管理跟踪。课堂纪律设立成绩记录表,用以对学生课堂纪律进行管理。第三,课后自习管理跟踪。课后自习主要对学生巩固加深课内所学知识进行督促指导,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记录。

4.考核评价与总结报告

平时成绩分为立理论平时成绩、实践平时成绩和课堂纪律成绩三块,做到全部课次都有记录,为学生的总评成绩提供依据。考试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课程结束后实施。免考项目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素质,突出技能特点,获学院、地市、省级以上电工电子竞赛等级奖励,取得国家电工职业证书者,就可免考,直接获得优秀。不符合免考条件的学员必须参加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课程结束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又可以细化为平时表现成绩和作业成绩,平时表现又可细化为纪律遵守情况、实践操作表现和理论学习状况等,作业包括实践操作作业和理论学习作业两部分。课程结束考核也分成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两部分进行。

注重评价效果,积极开展评价活动,将《电工学》课程评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开展日常评价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对老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情绪问题,二是解决学习理论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老师授课情况评价,可以及时地修正授课方面的偏差,使授课始终有好的效果。第二部分,实施课程结束评价。总结课程教学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电路综合能力做准备。

教改后的课程总结报告分为多阶段双向进行,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阶段性总结报告。按照教学节点,让学生把这一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等总结出来,老师再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学习状况,以及授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下一步计划安排,撰写阶段性和总结性报告。二是课程结束总结报告。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教学情况、个人学习得失,以及意见建议等进行总结报告,任课老师写出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报告,课程组根据整个教改情况再进行总结分析。

5.结语

“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组织考核相互融合,技能培养目标为主,培养学生任职能力”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够使得学生的电路连接能力、电路测试能力、电路理论应用能力、电路故障判断与处理能力等五种能力同时得训练。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路工程素质和任职能力,从而为学习后继课程和积累工作经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