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有效利用申论给定材料突破公考樊篱

时间:2022-01-29 10:05:00

合理有效利用申论给定材料突破公考樊篱

公务员考试中申论题目的重心是多达8000字的给定资料,快速的阅读资料无疑是成功作答的基本保障。而在阅读给定材料的过程中,考生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外,还要理解相关的材料的含义,摸清出题者的意图,分析材料里面包含的意义,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实效、快速作答。

一、理解给定材料

在阅读过程中对相关文字的认知仅仅是第一步,阅读的关键还在于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上,这种所谓的理解是对材料内容的抽象理解,是全面、深刻的理性认识,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有一个对材料从形式到内容、从外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悟意明理的过程。那么如何理解给定材料呢?

1.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

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对于考生理解给定材料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考生对材料组合的逻辑理解不清,无法掌握材料的总体框架,往往就无法全面理解材料的内容,无法掌握给定材料的所包含的意义。

无论申论的给定资料多么复杂,总是围绕一定的社会现象或热点问题拼合而成的,所以它们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理清这种逻辑关系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只有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才能够分清层次,明确对象,正确分类,从而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一般而言,考生应该利用第一遍阅读的机会,通过快速阅读全文掌握给定材料的总体框架和逻辑关系。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专家认真整理历年真题后,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可按事件发展时间顺序来梳理材料内容。如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卷中,其给定材料的中心事件是“一桩复杂的噪音扰民诉讼案”。对这些给定材料,可以按出现的时间按顺序排列如下:1997年2月~1997年6月~1998年9月~1998年10月~1998年12月~2014年6月~2014年10月。从时间上把握给定材料里面所反映的问题,就容易理解材料在时间上的逻辑关系,对其包含的内容的理解也就不难把握了。

二是可按“现象—问题—危害—原因—已做的工作—未来对策”的逻辑来梳理材料内容。比如2014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卷的主题是“食品安全问题”,对其给定材料的理解就可以按照下列的逻辑来理清关系了:(1)现象:近年来,“苏丹红”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2)问题:一些不法商贩为谋取暴利,对食品进行有毒加工,将各类有毒食品销售给消费者;(3)危害: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造成严重危害。(4)原因:食品问题之所以严重:一是由于相关部门的执法检查流于形式;二是由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内容不配套;三是由于部门职责分工不明,执法监督体系混乱;(5)已做的工作:针对上述情况,国务院下发了相关文件,加大了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6)未来对策:相关人士指出,政府部门应统一立法,并加大监管力度,出台新的安全标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

三是可按对立的逻辑来梳理材料内容。如按照正面和负面、积极和消极、经验和教训等逻辑关系来理清关系。例如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卷中,给定材料的1-8就可以按照“主张开发怒江”和“反对开发怒江”两方面来理清逻辑:(1)主张开发的主要观点:我国水电利用率,水电又属于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好,能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开发是解决当地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开发能够解决当地人的贫困问题,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开发之后将有资金进行生态移民,避免人为破坏植被。(2)反对开发的主要观点为:根据云南省“十一五”规划应对怒江等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要求,开发不具有政策上的合理性;开发在经济上将得不偿失;如此大规模的开发必将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对国家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给人类文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开发之后能否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能否解决好移民的生活、能否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都没有一个系统的规范和保障;在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上,开发水电并不是唯一的办法,贫困问题其实可以通过发展旅游等其它途径来解决。

2.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

如前所述,公务员申论材料包含着十分庞杂的文字,给定材料中除重要材料和有用材料外,也包含着许多干扰考生阅读的次要材料或无用材料。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把握给定材料,考生就必须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区分哪些是重要材料和有用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和无用材料。一般而言,考生必须首先弄清楚给定材料的主题,哪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关系紧密的材料,是主要材料,是阅读的重点;哪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材料,对其应作一般了解;哪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没有关系的材料,是无用材料,阅读时应一眼带过。

3.正确领会主题及出题意图

正确领会出题意图是确保申论答题高分的关键。一些考生由于对材料中所透露的出题意图理解不清,把握不好,导致在答题中出现观点上偏差,可能会使其答卷大大失分。领会出题意图方面一般有几个方法:

第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后面的题目及作答要求。一般而言,题目及作答要求大致透露了出题者的意图,考生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并从中猜测材料的主题及出题意图。

第二,认真研读给定材料的语气及正反逻辑。一般而言,材料里面所持的肯定语气表明出题者对某些个问题或做法持肯定看法;而否定的语气或给定材料里所提出的负面材料较多,则表明出题者对于某个问题和做法的否定态度。

第三,认真研读给定材料里面的经验与教训。给定材料里面所给出的典型经验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些问题做法的所持的赞成性的意见;而给定材料里面所给出的教训则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个问题做法所持的否定态度。采集者退散

二、给定材料的分析与利用

1、案例的分析与利用

一般而言,给定材料中提供的案例、事例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涵义,但必须明白,出题者给出这些事例、案例是有目的的,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某种社会问题、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原因,等等。也就是说,出题者给出这些事例、案例所说明的东西是有用的,是有意义的。考生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事例、案例,通过对这些事例及案例的分析,深究其中的意义,为后面的答题服务。例如,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中就首先列举了一系列事例: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14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1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14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链球菌事件,今年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这一系列的事例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当前我国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的频率非常高,因而提高政府预防和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十分重要。

2、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与具体案例和事例一样,数据本身可能没有多大的涵义,但数据所说明的信息却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给定材料中列举的消极数据可能说明某种情况很糟糕,积极的数据可能说明某些方面的情况非常好,而某些差距较大的数据可能说明某件事情往好的方面的进展非常快,或者某件事情往坏的方面发展非常快,等等。例如: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试材料中就提供了很多数据,其中有如下几个数据: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仅6月22日一天就群发短信88万之多,一个江苏用户,一次就发了18万条。发一条短信只挣一分七,那么十万条就是1700元,100万条就是17000元。

上述数据“一个江苏用户,一次就发了18万条”说明现在手机短信泛滥,也反映了运营商对手机垃圾短信基本上没有限制;而“发一条短信只挣一分七,那么十万条就是1700元,100万条就是17000元”,则说明非法短信广告的利润可观。

3、某人观点的分析与利用

申论试题的给定材料中经常出现一些他人的观点,如“某某指出……”;“某某认为……”。对于这样的他人的观点,要高度重视,并进行分析利用。一般而言,出自专家或政府官员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定要充分阅读和理解这些人的观点,并借助对这些观点的理解来分析材料中所反映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如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卷中就列举了如下观点:

云南大学E教授说:“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的确不是解决当地群众贫困和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怒江州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怒江地区生存条件的恶劣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水电开发,至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

某经济研究所F所长认为,只有开发怒江才能有资金进行生态移民,也才有可能使植被不再被当地百姓出于生存需要而破坏,怒江水电建设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上海某大学地理研究所G所长指出:“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

云南省政府某研究室H主任说,滇西北的怒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至今仍是云南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该地区72万亩耕地大部分是挂在陡坡上的“大字报”地,每亩地的产值回报仅33元,10亩地养活了1口人,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云南大学E教授、上海某大学地理研究所G所长、云南省政府某研究室H主任的观点,这三个人都是涉及水电开发方面的专家学者,他们的谈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必须加以分析和理解。云南大学E教授、某经济研究所F所长和云南省政府某研究室H主任均认为开发怒江是发展怒江社会经济的要求;而上海某大学地理研究所G所长则认为开发怒江应该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通过对这些他人观点的分析,在对怒江开发的问题上,就必须采取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开发怒江的态度。

4、外国、外地、外单位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的利用与分析

给定材料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些外国、外地、外单位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这些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实际是透露了出题者的一些倾向性意图。莫永波教授提醒大家,一定要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摸清意图,并为自己提出对策奠定基础。如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中就有如下材料: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干流全长约1050公里,地跨费吉尼亚、密西西比、田纳西和肯塔基等7个州。在20世纪20~30年代,该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由于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加之交通闭塞、水运不通,环境恶化,疾病流行,文化落后,成了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933年,该流域人均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会立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enresseeValleyAuthority,通称TVA),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田纳西流域治理工程,从在田纳西流域建设水电设施开始,到40年代末,TVA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者。目前,TVA电力经营年收入达57亿美元。TVA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洪水泛滥,扩大灌溉面积,通过航道建设,形成了1000多公里的水运通航能力。1945年以来,水道吸引了30多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加速了地区工业的发展。沿河两岸的工厂为当地居民直接提供了44000多个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服务机会。

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建设,田纳西流域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综合和合理的开发,区域经济得以振兴。到1977年,全流域平均国民收入比1933增加了34倍。可以说,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开始,TVA改变了田纳西人的生活,把一个贫穷的田纳西,建设成了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田纳西。水电工程带动了田纳西流域农、林、渔、煤矿、旅游等行业全面发展,彻底改变了这里的贫困落后面貌,使其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之一。

上面材料提及美国对于开发田纳西流域的先进经验:成立统一的开发管理机构,采取综合开发的措施,利用水电工程吸引投资,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等等。这些经验性措施可以为考生在提出怒江开发的对策措施时提供借鉴。

5、政府已做努力/工作的利用

申论考试中的给定材料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关于当前政府、或相关部门已经做出的工作/努力的一些描述,比如介绍相关政府出台的应对某个社会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的进展情况,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规划、方案、思路,等等,以及在解决某个社会问题上的工作实绩和进展。以此来说明当前在解决某个问题方面的进度、实绩,以及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一定程度上的成熟做法。

对于政府已做努力及政府已做的工作的利用上,一是在概括内容时要尽量把其概括进去,二是在提出对策时要在这些已有作为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完善提升和查漏补缺,提出更有高度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