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度保障措施

时间:2022-04-17 05:26:00

公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度保障措施

转变发展方式不仅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都具有配置资源和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但其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政府是一个集中决策、层级管理的组织体系,而市场是一个分散决策、自由竞争的组织体系。市场和政府在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有所不同。市场机制通过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消除资源环境利用方式不合理和企业内部效率低下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问题。政府通过法律、制度和补偿机制,创造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消除外部性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由于市场体制在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滞后性和局限性,竞争和淘汰落后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并造成不可逆和难以挽回的损失。解决上述问题,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领域,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障碍主要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不健全,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在当前尤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关系,把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解决好资源有限和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确保资源和环境能够持续地为人类和工业发展所利用。当务之急是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等外部成本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信贷优惠和国家投资与补贴政策,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硬化资源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约束。资源领域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开采、有偿使用制度,加快用水、用地、用电和排污全价交易制度建设,使利益相关者和受影响者共同分担由于资源开采所带来的影响。环境领域要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污染物和废弃物有偿排放制度、污染排放权交易制度。在控制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污染控制的目标。

第二,加强竞争制度建设,处理好垄断和竞争关系,优化竞争环境。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竞争,而且需要公平和有效的竞争。“十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市场化进程向前推进,我国关于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的法制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在放宽市场准入、监管体制改革、纵向结构重组、引入非国有资本、建立特许经营制度等方面取得进展,地方保护行为有所收敛,竞争在促进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为人们所重视。我国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仍然面临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垄断性并购、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滥用以及行业自律限制定价等难点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颁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为契机,改变长期以来重视产业政策、忽视竞争政策的倾向,将竞争政策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政策,防止并依法惩治各种损害效率和公平的限制竞争行为。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分配制度,逐步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这20年间,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党对我国收入分配的认识逐步深化。十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上表述表明,我们党历来重视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问题,十七大更加重视公平并进一步明确了处理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既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也要调整财政支出,政府要把自己所支付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集中投入到治安、司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确保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均等化,为社会的有效运行提供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安全、稳定、预期和公平环境。

第四,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现代化的目标和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偏低,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需要继续提高。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但是,在国内需求扩大尤其是人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的同时,要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基本原因在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是他们在特定时期和条件下产生的。从资源禀赋尤其是人均水平看,我国不具备那样消费的条件,从华夏文明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看,我国社会也不应该接受不健康、不文明、不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与引导生产的政策及实践相比,我国规范和引导消费方面的工作还相当薄弱。落实中央提出的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另一方面要注重运用正确有效的经济法律手段,矫正过于奢侈和浪费资源的消费,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和绿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