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3 17:32:52

管理学教育

管理学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走向研究;信息化

21世纪是一个新纪元,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在朝着新方向不断前行的途中,必将出现全新的研究成果。教育工作者应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促使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简述

建国初期,教育工作者将教学管理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教学管理学研究成果的发展情况,可以将我国的教学管理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前期阶段

1949年~1977年。建国初期,在历史因素的作用下,国内教育体制完全参照苏联,而我国为了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大部分资源都投入经济建设方面,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漠不关心。总体来说,由于受到政治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内鲜有探讨教育性质和特点的文字发表,导致教学管理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2.初步发展阶段

1978年~1989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同时,各类学术研究也在这次思想解放的运动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教学管理学也在此时有了初步发展。在这发展初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就是制订教学计划并建立出初步的教育体系,以推动教育工作步入正轨,进而完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因此,在这一时期,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是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经验性的学术研究和初级的理论研讨,同时,各地也陆续成立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组织,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研究论文。

3.稳步发展阶段

1990年~1999年。随着改课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国人民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学术研究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高涨。在这个阶段,学术研究工作者对教学管理学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用科学的方法来解答教学管理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取得了重大成功。研究成果不但可以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意见,还为教学管理学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4.飞跃式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教育事业更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学管理学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大批专业人才,建立了专业的研究团队,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研究的主题也越发多样化,促使教学管理学更加繁荣发展。

二、近年来教育管理学完成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教育管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地的教育研究组织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著。对这些学术论著的研究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近年来教育管理学完成的主要工作。第一,完成了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工作;第二,完成了针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建设反思性研究工作;第三,完成了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数学的研究工作;第四,完成了教育管理学范式的整体研究工作;第五,通过借鉴外国的研究成果充实国内研究的主体。

三、近年来教育管理学发展的主要特点观察

近年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情况,对于学术研究的主体已经不再单一,而且研究的成果、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主体等内容也极具时代性。总结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存在这些特点:第一,丰富多变的研究主体;第二,研究成绩显著;第三,专业人才数量不断增加;第四,研究的视野不断扩宽;第五,研究的方法趋向多元化。

四、国内教学管理学未来发展的走向

尽管近年来国内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硕果累累,值得庆祝。但是,教育管理学依然存在可以优化的地方。第一,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并强化教官管理的基本理论探讨;第二,致力于完善教育的管理体制,改善教育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某些难题,进而推进国内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五、结论

新纪元就应该有新气象,为了推进教学管理学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突破自我、抓住机会,为教学管理学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不断奋斗,寻求一条适合当前社会大环境的教学管理学发展道路,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袁圆 单位: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傅飞翔.探讨新世纪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走向[J].赤子(上中旬),2014(13):181.

管理学教育范文篇2

管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能有效、高效地进行管理活动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学模式重在实际操作能力,与一般的理论教育是有区别的。

管理学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真正接近甚至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大量的实践已证明,案例教学对于确保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阻碍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本科生管理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管理学起步较晚,管理案例教学相对落后,因此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碍与问题,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是“校门”到“校门”,没有实践经验,教师又不能长期深入企业,各商学院又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因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情况下实施案例教学,只不过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2、学生的知识面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师要求较高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广泛的背景和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此阶段的大学生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尚未涉及,社会阅历较少。此外,对于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很深的大学生来说,尽管对案例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束手无策、答非所问,不能利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参与较少,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3、选择管理案例质量不高。目前,管理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于一些著名大企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中提炼出来的经典案例,经典案例往往篇幅过长、背景过于复杂、问题的难度过大,而教学对象是没有工作经历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因其知识储备不足可能会无从下手,丧失参与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另外,管理案例有的来自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改写的实例。此种案例内容较新,学生感兴趣。但这些新闻、报道的材料,由于缺少加工,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且带有偶然性,很难用正常的理论分析出来。

4、案例教学时间比例把握不好。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类课程中,大多数课程都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而且案例教学课时数所占计划课时数的比例较高,有的课程高达90%以上。而在我国的管理学教学中,由于把握不好运用案例教学的时间比例,总感觉理论讲授的时间不够;同时,案例教学也未能深入开展,以致运用案例教学时好似蜻蜓点水,针对案例往往只能一带而过。

5、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学案例教学不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而是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然而,现行的管理案例教学中,除少数高校的案例教学设施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高校至今仍缺乏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缺乏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高质量的课件等。不仅教学经费投入少,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不可能达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要求。

三、跨越案例教学模式阻碍的对策建议

1、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师资力量。案例教学是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理论提升,能使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教师应加强培训,尽快更新观念,并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与技巧。为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亲自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经营环境,了解企业运作程序,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使教师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2、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更新学习观念。为了改变学生总是习惯于教师单方面在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听,希望教师能够为每个案例提供一个唯一的绝对准确的答案,对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理解的现象。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就必须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改变他们老套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学前,必须进行积极准备。学生应大量储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论知识,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境中寻找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应以案例中“扮演者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能够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求学生认真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必须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解决方案。最后,把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表现情况纳入最终成绩,并占较大的比重。

3、重视案例的选择。一是教学案例的内容应尽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论知识,达到管理学的课程目标;二是确保所选案例应该是真实的,是管理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工作中常见的、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才有研讨价值。否则,就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也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三是问题的难度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渐进,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使学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多选择贴近生活和我国企业实际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边的案例,如本单位、本地企业,越是学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这样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4、合理分配案例教学的课堂时间。原则上,确定并掌握合理的时间比例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差异。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首先,它的发展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的出现是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学习方法的反叛。其次,案例模式在管理教学培训上的应用,主要基于这样的一种逻辑:管理的成果靠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靠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靠正确的生产,所以学习应以实践为基础。正是基于这种以实践、经验的方式和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的管理学中被广泛地使用,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案例模式的使用往往是有限的,体现在效果上也是有差异的。二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案例教学并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管理学教学中,讲授、演讲、实践教学等都可以综合安排使用,尤其对于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而言,还有一个转换思维方式的适应过程,因而采用案例教学计划数的50%左右,高年级学生可适当提高比例,研究生的案例教学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完全的案例教学。

5、配备好必要的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的安排。

管理学教育范文篇3

教育管理的深化改革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中,已经居于核心地位。以教育部2010年3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容为例,第三部分的六个章节和第四部分的五个章节的实质,都是阐述未来10年为实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发展任务所要采取的制度政策和措施,从教育管理学角度看,可以视为教育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范畴。这就是说,在国家教育总体战略、发展任务确定以后,涉及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实现的政策和策略保障。

二、教育管理要善于从管理学探寻管理学规律

从教育管理的学科属性看,有归属教育学或归属管理学的不同观点。认为属于教育学的学者指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都属于教育学范畴”。离开教育,教育管理就是一个“空壳”,教育管理应属于教育学。认为属于管理学的学者指出,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各种社会活动如何适合社会生活的理论,它包括社会一切领域,也包括教育领域。教育管理学就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而不是教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管理学基本概念,都可以与管理学概念通话。[1]笔者认为,把教育管理学归属于管理学科,可以充分借鉴管理学理论,吸取管理学研究成果,认识教育管理现象,揭示教育管理规律。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总体看,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如运筹学、统计学等定量定性分析)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从社会科学体系看,管理学是国家12个学科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一个边缘交叉[2]和综合应用学科。国务院学位办对国家社会学学科管理及学位授予规定显示,教育管理并没有列在“教育学”学科门类中,而是列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中,从学术分类讲,教育管理应归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现实国家教育科学规划管理中,教育类科学研究作为国家社会学学科管理中单列的学科,划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一并归为该办公室管理。这就是说,在学科分类上“,教育管理”归为“管理学”,在现实管理上,“教育管理”划在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因此,无论是职业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都应当更多地汲取管理学理论,能动地从国内外管理学理论宝库获得管理规律理性认识,探索中国职业教育管理规律,规范我国职业教育管理。

三、世界管理理论主要流派与特征

职业教育管理从管理学角度追溯,它的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古代及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发现,世界管理理论的许多经典理论,对当今职业教育管理仍具有启示意义。

(一)行政管理理论

行政管理理论是研究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世界现代管理的行政学理论有两大源流,一是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二是美国的行政管理理论。

1.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

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着眼于国家和国家特性,研究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行政学者施泰因。施泰因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1865年施泰因撰写的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用行政法观点阐述行政问题。施泰因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理论,二是行政学与教育行政学及其理论。他的《行政学》主要强调以下方面:(1)行政学的政治属性。行政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社会性。行政学揭示的是行政组织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规律。行政学一方面为统治阶级服务,另一方面它所揭示的管理规律又被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倾向的管理者接受和共享。(2)行政学的原理。行政学的原理或原则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行政学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3)行政学的学科性质。行政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的基本原理广泛运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法学、财政学、系统学、信息学等学科。但是行政学又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一门独立的学科。(4)行政学的变化发展。行政学所揭示的国家行政管理规律,诸多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带有规范性。决定行政管理科学规律的是行政环境、行政主体和行政客体等多元因素。行政学处于不断变化中,行政学也要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当代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马克斯•韦伯(1864-1920)曾提出,官僚制度就是要在组织中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立系统的组织制度,运用制度来管理。官僚制度就是理性制度管理。官僚制度理论重心是组织制度的科学化和体系化。

2.美国的行政管理理论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美国的行政管理理论是研究行政工作合理性和效率性的理论。美国行政管理理论代表是泰勒。泰勒管理理论提出,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科学管理内容分三个方面:即作业管理(工作定额原理)、组织管理和管理哲学。泰勒认为,工人的工作定额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地加以确定。泰勒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去掉多余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减少疲劳,提高生产率。泰勒通过对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工作环境等标准化设置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提出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指坚持以工作选工人,每一岗位都挑选一流工人,确保较高工作效率。泰勒认为,要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定额部分按单价计酬,超额部分按比正常单价高出25%计酬。如完不成定额,则按低于单价的20%计酬,泰勒的差别计件工资制提高了工人劳动积极性,同时对雇主也有利。[3]泰勒认为最佳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泰勒提出新管理任务:一是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三是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四是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泰勒的科学管理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核心问题———精神革命。精神革命是基于雇主和雇员双方利益一致。雇主追求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事业发展,事业的发展不仅会给雇员带来较丰厚的工资,更意味着充分发挥雇员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事业使雇主和雇员联系在一起,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产出更大利润,使雇主利润增加,企业规模扩大,雇员工资提高,满意度增加。科学管理的实质就是思想革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几乎所有管理原理、原则和方法,都是经过自己亲自试验和认真研究提出的,都是以前各种管理理论的总结,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看,在所有的管理理论实践中,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最成功的。从20世纪初提出,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9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发挥着巨大作用。直到今天,科学管理的许多思想和做法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2)威尔逊的行政管理理论美国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其行政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行政学研究》(1887)一文。威尔逊开辟了从行政学角度研究政府管理的科学领域。威尔逊的研究,是基于当时美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暴富起来的工业资本巨头利用手中的财富进行“权钱交易”,收买拉拢国会议员以图操纵国会的决策,各级立法机关因此而声名狼藉,美国受到“腐败”和“低效率”政治困扰,迫切呼唤政治改革,扩大政府职能,强化行政权力,以制约国会权力。威尔逊从对欧洲几个重要国家的政治制度详细深刻的分析出发,得出美国式的行政规划布局,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旁征博引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内容,对行政问题有深入探讨和突破性的贡献。威尔逊主张政府官员应具有的素质是:良好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绝无官僚作风。威尔逊提出通过高薪、激励等手段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认为“在美国展开行政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到最佳方法以建立下面这样一种文官班子:他们受过足够的教育,具有充分的自信,工作起来既有见识又有分量,通过选举和经常向公众咨询,与公众思想保持密切联系,以使专断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美国一百多年行政实践证明,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对文官制度的成长和完善,起到了无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威尔逊的行政学理论把行政研究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项独立的学科。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成功地承担什么任务,其次要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行政学应当把“行政方法从经验性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根于稳定的原理之上”。后人把这一思想概括为“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政治与行政的分野是威尔逊的最大贡献。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架设了沟通19世纪和20世纪行政学演变的桥梁,架设了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德国行政研究学与美国行政学研究的桥梁,还架设了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等交叉的桥梁,使行政学研究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威尔逊的行政监督思想是他的行政学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二)人际关系理论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1949)与罗特利斯伯格在美国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经过9年的霍桑试验提出“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人们的行为动机除了经济因素,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心理因素,后者更为重要,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人才是企业当中人、财、物三大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人的创造性发挥是有条件的,只有具有满意心理的员工才有创造力。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研究为行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际关系理论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为首要资源,高度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际关系理论提倡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工人,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工作生活质量;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通过民主管理,激发企业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进而提高劳动效率。人际关系理论的这些思想有利于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多年多位专家的研究,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一次跨学科会议上,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行为科学对管理学贡献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从对事和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来,管理者通过对人行为的预测、激励和引导来实现对人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实现管理预期目标。二是引起了管理方法的转变。由原来的监督管理,转变到人性化的管理。梅奥等人创立的人际关系理论得到流行。

(三)官僚组织理论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首推官僚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在19世纪盛行于欧洲。韦伯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具有下列特征:(1)组织中成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2)组织结构是由上而下逐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3)强调人与工作关系,成员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4)每一职位均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5)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并不断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6)成员按职位支付薪金,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韦伯认为,具有上述六项特征的组织可以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化,其成员的工作行为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组织目标也能顺利达成。韦伯管理思想最大贡献在于,为官僚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准则,韦伯官僚组织理论的生命力至今尚存,韦伯依然是今天管理理论大师。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环境的不安定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世界企业经营成败压力剧增。以理性为本的管理科学理论获得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理论界将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战略管理,形成了“战略热潮”,并促成了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诞生。

(四)世界管理理论流派的局限性

世界古典管理理论代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已经延续了一个世纪,至今其科学管理思想和做法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但20世纪初,泰勒的研究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范围较小,内容较窄。他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纪律性,但对管理中人的因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人性假设仅仅是一种经济人,曾经造成劳资关系紧张。泰勒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没有涉及,具有一定局限性。梅奥等人创立的人际关系理论高度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劳动效率,得到流行。但人际关系理论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技术等方面作用,有其局限性。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为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准则,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盛行于19世纪欧洲。但韦伯理论“忽视人的行为因素,缺少民主性质,鼓励成员固守具体规章制度,容易导致行政权力膨胀”。韦伯的组织形态以牺牲人们自由和有意义的私人关系及全面发展为代价,使感情世界极端冷漠,显示出其局限性。受时间、地域及条件的制约,世界管理理论经典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限性,尽管如此,其所具有的不少理论亮点至今仍对世界各国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改革具有启迪意义。

四、世界管理理论对职业教育管理改革有启示作用

管理学教育范文篇4

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置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目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专业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本专业应设置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个平台课程组,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四个方向。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根据自身教学资源及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课程体系各有偏重,有的细分了专业方向,还有并未做专业方向的细分。

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的定位缺乏核心特色

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培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学生,为相关工程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但是通过对学生就业情况的回访和网络资料的收集,我们发现在施工现场管理相关的工作中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同时在工程相关领域具体经营管理工作中,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相比优势也不明显。从课程体系定位的角度来分析,很多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与相近专业相比并无明显的差异性,这样就使工程管理专业在就业及职业发展方面处于尴尬地位。因此,有必要在满足《专业基本要求》对课程体系构建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细化和特色定位。

2.课程体系的内容松散,结构生硬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技术、经济与管理相结合,跨学科性的专业。其理论基础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全面性,还应保证很强的系统性、连贯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需两个或多个院系共同承担,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容易造成各类课程自成系统,缺乏联系融合的情况,使原有四大平台课程简单合并,缺乏进一步的系统优化。加之各类课程的内容性质、知识特征、学习方法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使教学和学习环节增加了障碍和难度,最终对完成培养目标造成不良影响。

3.实践环节教学设置不合理

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内容,是理论教学与工作实践联系融合的必要环节。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就更加突出。在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实践教学时间较短。由于理论课程设置缺乏优化,理论课程教学重复现象严重,从而压缩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同时,由于有些院校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限制了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2009年3月28日教育部作出新的规定,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内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使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时间较短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相对孤立,系统性不强。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一对一设置,比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课程实训对应《工程经济学》、招标投标文件编制实训对应《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装饰装修工程造价实训对应《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在这种情况下,实践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相对孤立,相互联系被削弱,整体性差,使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处于一种事倍功半的状态。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改进建议

1.对理论课程进行梳理优化

(1)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特色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按照“技术是基础,管理是核心,经济是目的,法律是保证”的总体思路构建的。在此前提下,各个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和人才市场需求状况,通过合理调整各个平台课时的比例,对课程体系进行特色定位。工科院校特别是以建筑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应以土木工程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课程设置偏重于土木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即人才定位于土木工程管理;交通类院校可以偏重于道桥工程管理;水利水电特色院校可偏重于水利工程管理;而一些财经类院校的工程管理则偏重于房地产经营管理和基本建设管理等。对于全国及地方各重点院校,由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激烈,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加强基础课程特别是管理类基础课程的比重,为学生职业生涯提供厚实的拓展基础。对于地方性普通院校,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定位依据,对专业课程进行细分定位,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特色,如造价管理、房地产评估、国际工程管理等。

(2)对课程体系中的四个平台课程组进行梳理和优化。

在四个平台课程组中应首先确立工程技术课程的基础地位。工程管理专业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相比具有技术性强的特点,工程技术知识是工程管理人员了解管理对象,进而实施管理行为的基础,离开基本的工程技术知识,工程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在经济、管理以及法律等三个平台课程的设置中,除需开设《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基础》以及《法律基础》等理论性课程外,大量的课程应是与工程管理紧密相关并带有专业技术性的交叉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经济》、《运筹学》、《建筑法规》等,增加四个平台课程组的横向联系。

从整体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如《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组织》及《工程进度管理》三门课程中均包含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内容应合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讲授。《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工程定额原理》三门课程中均包含建筑面积计算的内容应合并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讲授。

(3)根据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方向性课程进行及时调整。

工程管理工作是建设领域的一个先导性工作,对该领域的转型性和政策性的变革反应也最为敏感。因此,我们在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方面应紧随建筑市场的发展,做出适时性、前瞻性的调整。以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为例,该领域计价模式的变革对整个造价管理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企业迫切的要求建立“企业定额管理体系”,这样就会对定额编制和管理人才有一个趋势性的需求。因此,在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增加《定额原理》、《定额生成软件操作实训》等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增加学生对专业发展的适应能力。

2.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调整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机房或专业模拟实验室利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如PrimaveraProjectPlanner、MicrosoftOfficeproject等)、工程造价软件(广联达、神机妙算等)对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二是通过一系列的实习来获得感性、直接的认识并获得第一手实践资料。根据以上两个方面,学生的能力培养应该通过认识实习、课程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4个阶段来实现。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构建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管理学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育管理学课程;运用研究

在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案例教学受到了许多老师以及教学实践者的好评,案例教学以及举例子的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经典的形式来真正的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及价值,真正地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中案例教学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1案例教学在教学管理学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案例教学能够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保障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管理者的处境以及工作环境,从而积极的配合教学管理者的工作。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能够通过情境设置的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真实且直观的学习情境,保障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情景能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不断地突破个人在学习实践管理工作之中所面临的各类重点以及难点,真正地意识到管理工作的核心以及精髓[1]。其次,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授课效率的有效提升,保障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一定的协作精神。其中管理主要以合作为基础和前提,许多的现代管理学家强调,管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管理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共享,所以要想充分的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先需要注重信息的优化利用,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以及配合,只有具备这几个条件才能够保障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另外,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来更好的达成共识,保障整个团队成员实现相互交流以及相互帮助[2]。

2案例教学在教学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2.1加强对案例与教学组织者的培训工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的内容及形式更为复杂,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组织者必须要立足于时展的现实条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其中传统的授课模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同时也难以真正的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以及发展,教学管理者需要积极结合目前教学管理学课程的应用情况,不断地推动案例教学的有效落实,加强对案例教学组织者的教育,保障其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有效地突破传统教育理念所存在的各类不足,真正地掌握案例教学的精髓以及技巧[3]。结合实践调查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以及教学任务。作为老师以及教学管理者自身来说,除了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之外,还需要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通过对教育管理学课程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更好的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来提高学生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对案例之中的理论知识能有更加深入的感知以及掌握知识。2.2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以及学习习惯。案例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完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还能够更好地符合学习者的个性化以及多样化需求。在推进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配合以及互动,其中学生个人的实践以及主动配合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案例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老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实践。首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主要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导致许多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在落实案例教学时老师感到困难重重,同时一些缺乏管理经验的老师没有在课堂教学上并未与同学进行经验的讨论以及探讨。因此,教学实践者个人需要有效的突破这一观念上的不足,主动与学生探讨案例,总结问题中的相关要求,从而得出最终的答案。通过不断地延伸以及质疑来更好的保障案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在改变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观念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将教育管理学课程的实践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通过对不同教学环节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更好的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观念,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地意识到教育管理学的重要性以及价值,不断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接受老师的引导,在参与各类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综合管理能力及水平的提升。

3结束语

在教学管理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其中老师需要积极了解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要求,分析案例教学法在不同发展阶段之中的操作标准。结合目前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采取情景教学以及小组教学的形式真正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以及价值,实现不同教学模式之间的互动以及配合,更好地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利用。

参考文献:

[1]吴磊,孙莉莉.案例教学法在《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的实践与应用[J].学理论,2014(15):217-218.

[2]马池香,刘辉.《安全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2):158-163.

管理学教育范文篇6

1.管理课程与创业教育整合的理论必要性。布迪厄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这个场域是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的场所,在这个场域中,不同的社会个体进行社会活动,是一种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场域的个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独一无二,一个单独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维能力、内含力量以及自我感知,进而产生属于自己的惯习,从理论上讲,创业教育与管理类课程有着共通之处,不同分工下的个体与整个社会空间关系存在着必然性和逻辑性的客观现实,同理而言,创业教育是管理学专业的惯习,两者也存在逻辑性和必然性的客观现实,有着天然的整合基础,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具有深切的关联度,帮学生培养竞争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有自己的个人策略。2.管理课程与创业教育整合的实际必要性。在实际教育中,管理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人力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让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可以适应经营管理岗位,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熟练掌握营销技能,并可以用开拓的思维可以解决在不同情况下导致的不同问题,培养管理课程的只是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开拓,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管理课程注重灵活运用,和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一致,且在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变化的环境中,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企业也会对管理人员有创新素质的要求,创业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管理类课程同样重视学生操作实践性,同创业教育有异曲同工之用,对于管理活动本身,注重在岗位上开拓进取,思维不拘泥于生产营销,创业教育可以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思维策略,增强自身的操作实践能力,二者在培养方向上大体一致。传统教育方式大多都是重理论、轻实践,没有正确的理念为主体,教学成果不显著,应采取适用于艺术类的特色计算机基础教学。

二、管理类课与创业教育的整合改进方式

1.整合课程制定规划。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学习中弥补自身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目标和发展规划,制定创业计划书,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计划活动,以真实案例向学生讲解创业知识,并拓宽校内外资源,在管理学课程融入创业计划课程,邀请学校创业成功学生或知名创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向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心。学生如规划在管理岗位上积累经验,可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可自主创业,为学生讲解优惠政策,并帮助学生多争取优惠政策,对管理课程而言,学生在学习管理知识的同时会涉及企业的发展史,对学生结合管理知识讲解创业历史,激发学生兴趣,有别于传统教学中被动的接受知识,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创业。2.明确教育理念与管理课程的统合。首先建立应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对管理学类课程知识的梳理,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正确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学生为主导,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升专业素质为保证,采用理念先进、适用性广泛、可操作性强、教学成果显著的的特色教学措施。3.整合教学课程。教学课程决定着教学成果,参考美国商学院的教育模式,应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将创业过程作为教育重点,丰富学生创业知识,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心理模块应多增加管理学科目,开拓学生创业精神,管理类涵盖了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管理等,可以用管理类内容丰富创业教育,增强管理类缺乏的创新精神。4.整合教学方法。管理学是建立在管理活动的基础上,应注重实践,避免偏重理论,应在管理学课程的实践中贯彻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宗旨,可采用情景模式模拟,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被动的灌输知识教学成果偏差,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宝贵的职业知识,可以完善学生的策略思想。5.实施有特色的教学。实施有特色的教学,可与企业联系,让学生对实践项目进行考察、调研,不只以理论考核来评价学生,应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创业方案评价等,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整体能力为评价标准。并采取师生互评的方式,优化评价体系。

三、结语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对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成果并不好,不应只以理论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只是在学习中验证理论,更从自己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拥有丰富的创业知识。以学生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能力,增强整体素质,从根本上施展创业教育。让学生带着问题从实践中获得成长,为创业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改变以往灌注式的传输知识,利用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使学生达到快速理解并从中开拓思维联系自身,在特色类的教学模式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提高,不拘泥于传统的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可通过独立实践与思考规划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永波,周柏翔.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9(1):62-64.

[2]朱国华.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图绘布迪厄教育社会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5):173-189.

管理学教育范文篇7

通识教育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该思想不仅强调人的理性的发展,更为突出的是强调人的身体和思想的自由不受拘束。美国的帕卡德教授最早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他认为,“通识教育,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的内容。”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先驱们在早期就对通识教育有很好的见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1918年就曾提出:“为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之某种,习理科者,不可不兼习文科之某种。”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更明确提出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办学理念和“诸育并进”的教学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采用的是“专才教育”,专业教育占据主导地位,而其它方面的教育,如生活教育、道德教育等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逐渐发现“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明显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通才型”人才。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逐渐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加强通识教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2独立学院《管理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大体起步于2003年,由于缺少时间的积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目前还不甚完善。一是课程开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非经管类专业《管理学》课程没有统一的开课思路和科学的教学方案,甚至出现因人设课、因人开课的现象。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大部分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传授知识为主,但忽视了管理学的实践应用,或重视程度不够。三是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理论不联系实践的教学,会阻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师倾向于使用常用的教学方法而缺乏创新。五是师资力量薄弱。独立学院本身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都采取“引进+共享”的方式来完善自身的师资队伍,引进的主要是一些应届硕士或大学生,他们大多是“校门”到“校门”,往往缺乏实践经验,不能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

3《管理学》通识课程建设模式

为适应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这门通识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适用即可,够用为度”,立足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3.1教育观念的转变

《管理学》通识课程教学对象通常为缺乏社会实践背景的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必须破除重理论的传统观念,确立培养学生多元智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宗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借鉴吸收管理学的新理论、新知识,重塑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2教学目标的定位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有课程教学目标都要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所以,《管理学》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为:一是通过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管理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提高其管理素质,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意识,懂得如何正确地做事、正确地做人,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通过专业管理知识的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造就融通型人才,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3教学大纲的制定

必须结合独立学院的院情、生情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来制定教学大纲,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同时大纲的内容必须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所以,《管理学》通识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不宜过细,而且要与时俱进。这样,既保证了大纲的稳定性,又能够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修订大纲细节。

3.4教学内容的更新

基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基本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管理内容,而不是大而全,要有取舍。《管理学》通识课程的内容体系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管理职能部分和专业管理部分。管理职能部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内容,注重管理基础知识的培养;专业管理部分可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运营管理、物流管理、创业管理等内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适当增加管理理论的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研究动态。

3.5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

(1)改革教学方法。第一,讲授内容层次、深度遵从学生的认知过程,做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第二,实施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背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分析、讨论,案例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适应性原则、能力相符原则、时效性原则。第三,采用双向互动教学法。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传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采用管理情景法和师生易位教学法。第四,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在课堂上,学生围绕教师引导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创设的情境开展学习,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采用管理游戏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从未接触过管理知识的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如何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掌握管理知识,管理游戏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管理游戏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达到让学生在“做中学”,掌握管理技能的目的。第六,开展拓展训练。可以尝试在《管理学》通识课程中进行拓展训练,激励个人挖掘潜能、了解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关心他人;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领导艺术和工作风格。

(2)改革教学手段。第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第二,利用网络平台辅助课外教学。网络提供了开放的交流讨论平台,通过电子QQ、飞信、邮件、博客、论坛等,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对话,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第一,考核评价要注重结果考核评价与过程考核评价相结合。如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比较注重两者的结合考核,学生总评成绩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百分制考试(包括闭卷、开卷、实践考查、论文等形式)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一般包括作业和笔记等的评分)满分占40分,考勤在平时分中实行倒扣分制度,一次缺课扣2分,迟到、早退扣1分。还规定,期终考试百分制成绩低于60分,平时成绩(倒扣缺勤分后)低于24分或总评分低于60分都认定该门课程考核不合格。考勤倒扣分高于12分时直接取消考试资格,直接认定不合格,而且只能在第8个学期补考。第二,注重管理知识实践应用技能的评价。如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管理学》通识课程期终考试一般采用考查方式,学生就学到的管理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或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等写篇小论文,如学期、学年计划的制定、班级管理、院系活动策划等都可以,这样就将书本理论转化成为管理技能。将这些实践性活动引入管理学考核评价体系,不仅体现了管理学的实践应用价值,而且有助于学生培养多元智能,如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4)完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较高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空谈。如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教学效果可谓是立体化的:一是学生评价。学生主要从知识需求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教表格不能设置得太复杂,简单易行即可。每个学期都有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分为五档,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对应的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并还要有一句话评价。二是教学督导评价。督导通过听课、检查教案和大纲等形式,从专家的角度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采用5分制评价。三是教务部门评价。主要通过对教学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采用5分制评价。四是教师互评。教师通过相互听课、课程教学讨论等进行评价,采用5分制评价。

3.6教学团队的建设

管理学教育范文篇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从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日趋见长。为了解决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间的恶性循环矛盾,引导普通高中毕业生向高职教育分流就成为了一种迫切需要。事实上,很多省份在早些年就开始探索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但是每个人真正认识到这一方面的却是由于2005年教育部在上海进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决定。在个别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上,教育部决定2007年在4省区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开展了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近年来教育部将单独招生的规模又进一步扩大,范围也更加广泛。2013年进行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所在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经过7年的实践,招生人数逐年扩大,录取条件逐步放宽,专业设置趋于合理,目前已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所以,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由来和发展对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单招学生与统招学生的比较分析

1、在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方面

首先,通过对单招学生和统招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单招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例如:我们选取数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专业课课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单招学生的平均成绩均低于统招学生。对比这类课程的不及格率、不及格人数两方面数据,单招班级的不及格率、不及格人数均高于统招班级。可见单招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均偏弱。其次,在不同类别课程的学习方面,单招学生也有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为文理兼招、女生占多数的偏文科群体。所以,该专业的单招学生在理工类专业课、工具类专业课方面的平均成绩均低于统招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但是,在商品销售实务、连锁企业品类管理实务、市场营销实务等实践操作类的课程方面,单招班级的平均成绩反而高于统招班级。

2、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状态方面

首先,单招学生的思维普遍比统招学生活跃,擅长个人能力的展示。例如:单招班级学生的特长以文艺和体育方面居多,这些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积极参加由团委、学生会和各级各类社团组织的学生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其次,在心理状态方面,大部分单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强,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够为他人着想,与人和谐相处。此外,单招班级的凝聚力较强,学生能够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强。但是,单招班级学生的叛逆情况相对于统招班级而言也更严重,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三、高职院校的教育者、管理者开展

单招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需要其自身具备完善的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着力提升单招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水平不同的管理学家由于观察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对管理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的多种理解,但是总体上对管理实质的认识还是共通的,通过对管理学课程的学习,通过分析管理和管理者的概念,结合以上分析的关于90后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我们针对提高单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以下探讨意见。

1、要扭转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理念

作为高职学生的管理教育者,不仅要教育学生转变教育理念,同时教育者自身也要扭转教育理念,真正把职业教育当成学生未来就业的教育,树立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复合型、通用型的人才的观念。

2、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单招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通过思政、毛概、大学生军事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结;通过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职业技能;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与学生培养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单招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决不能采取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需要不断运用一切可以借用的资源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3、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单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单招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管理学教育范文篇9

所以,远程教育管理学的宏观理论也可以称做远程教育国家行政管理学。

远程教育管理学的微观理论以远程教育院校机构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远程教育院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远程教育院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为了保证远程教学的正常运行、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而开展的各种行政的、教学的和人员(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因此,远程教育管理学的微观理论也可以称做远程教育学校管理学。远程教育的系统分析界定了课程、学生、行政和后勤四个主要的子系统,远程教育学校管理也可以对应地划分为课程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等。通常将对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和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通称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而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通称学校行政管理。此外,可以将对远程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单列为人员管理。

于是,远程教育管理按对象(目标)和内容(职能)可以划分如下图所示。

远程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即建立在多种学科理论的综合和创新上。除了远程教育学科外,主要的还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理论;而教育管理学学科理论又是建立在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基础上的。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管理同科学和技术一起成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从社会组织和人类行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组织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引导组织中的被管理者有序地行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并发挥作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由此可见,管理具有以下诸方面特点:•管理是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行为;•管理的功能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管理是由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构成的有序活动过程;•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边活动的过程;•管理总是在特定的不断变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进步,近代管理科学(广义)已经经历了从传统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和发展。传统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有泰罗(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Fayol)的一般(行政、组织)管理理论和管理过程理论以及韦伯(Weber)的官僚等级组织的行政集权管理理论等。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有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派,建筑在马斯洛(Maslow)等人的关于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以及沙因(Schein)等人的关于人的特性的个体行为的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的阿吉里斯(Argyris)和麦格雷戈(McGrego)等人的人力资源学派(个体行为学派),建立在关于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团体行为学派和组织行为学派等。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则有巴纳德(Barnard)的社会协作系统理论,西蒙(Simon)的决策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管理科学(运筹学)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经理主义理论(经验主义学派)等。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进展以及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教育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从教育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此后,随着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教育管理学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化,逐渐形成了以官僚等级行政集权制为特征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科学管理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人本主义哲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组织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及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管理学体系等。所有这些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对远程教育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各自的借鉴意义。

二、远程教育国家行政管理在许多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中,远程教育是一种历史尚不久远的新兴的教育形态。各国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远程教育的行政管理既有共性,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下面从体制、机制、立法和财政诸方面进行讨论。三、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分权体制和对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在此,政府分权体制主要是指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对远程教育管辖权限上的分工。在西方许多联邦制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传统院校的教育管辖权主要归州政府,但对远程教育领域,中央政府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干预。这一方面体现出远程教育对于实现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作为远程教育物质技术基础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中央政府的参与是很难组织实施的。

美国克林顿政府就曾积极推进互联网的更新换代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则从20世纪70年代起,始终一贯地关注并推进革新和发展远程教育的政策、举措。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曾经成立了多个专门委员会论证在澳大利亚建立全国范围的开放大学的方案及其合理性和可行性问题,并最终导致了在80年代末的陶金斯革命:将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集中到经论证由联邦政府认定的全国8个远程教育中心。

自90年代初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又开始鼓励全国所有的大学继续和技术教育学院开展远程教育并投资创建了澳大利亚开放学习联合体。在英国,开放大学则由英国政府创办并直接管辖。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通常由中央政府创建并直接管理面向全国的开放大学或远程教学大学。

这样,便于利用国家乃至军队系统的广播电视系统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动员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短期内迅速、大规模地发展教育。在印度,既有中央政府管辖的面向全印度的国立开放大学,也有地方政府管辖的邦立开放大学。在我国,则采取了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政策和规划、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分工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都是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多层次的远程教育系统。中央院校由中央政府的有关部门领导和管辖,各级地方院校接受对应级别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管辖,形成了学校教育系统与国家行政系统并行设置的独特体制。远程教育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是指政府教育部门如何分类指导和管理各种教育院校。

比如,在我国,首先将教育院校分为普通院校和成人院校两类,而将大多数独立设置的远程教育院校归入成人院校。与此对应地,就有两种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和成人高校入学考试。这种双轨制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在现实中已经显示出其不适应来。首先是不适应统一的教育市场。

事实上,独立设置的远程教育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全方位的开放,应届毕业生和社会知识青年早就是这类远程教育院校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而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规模也已经有了重大发展。其次,上述双轨制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不适应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事实上,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深入人心和终身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界限、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鸿沟正在变成一种人为的障碍而被日益抛弃。

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抛弃了这种普通院校和成人院校人为分割的双轨制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实施面向全体国民的终身教育院校设置体制。更进一步,对远程教育院校和传统校园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也在受到挑战。那些双重模式院校远程教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分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重要。这在澳大利亚校外教育的综合一体化模式及混合模式注册学生的发展中尤为明显。美国的传统大学正在纷纷开设网络课程,并承认通过远程学习网络课程获得的学分。日本文部省已经制定了将传统校园学习取得的学分同远程学习取得的学分组合的政策,即自1998年起,接受远程教育取得的学分上限从原来的30分提高到60分。这一政策同大学间学分互相承认和转换的政策一起将推动日本开放的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传统大学空间合作系统的发展以及虚拟大学的诞生。英国开放大学在创建初期曾经规定了学习者入学年龄下限,以表明不与普通大学争夺青年学生生源。如今,开放大学依然是英国成人业余高等教育的最大提供者,但同时也招收高中毕业生。

英国开放大学的许多课程教学材料被英国其他大学广泛采用,其课程学分被英国其他传统大学所承认。截至1998年,有7万名学习了开放大学课程的学生最后在英国其他大学毕业。四、远程教育的管理机制远程教育的管理机制是指政府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机制,即是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学校还是政府对实行自治的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在世界各国,对于双重模式院校举办的远程教育,各国政府通常采取宏观管理的机制,即通过立法、规划、拨款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

因为双重模式院校原本都是由传统校园院校介入远程教育市场发展演变而成,这些传统校园院校本来就享有办学自主权。但是,对于独立设置的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院校,情形就不完全一样了。像英国等国的开放大学,大多是自治的远程教学大学,在财政、考核、学分认定和授予学位、课程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开发以及课程发送和学生学习支助服务诸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比如,这些开放大学有权依据教育市场的需求提供大学学士学位、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同时,这些开放大学的招生、考核、学分认定和学位授予也都属于大学自治的权限,政府并不干预。我国政府对广播电视大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则实行另一种行政管理机制,体现出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特征。例如,对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省级广播电视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是办成一所大学还是办成播课中心或管理机关的争论。本论文由

ref="/">整理提供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大学还是教育部直属机关?长期以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并无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权和学位授予权。在高等教育层次上,长期限于高等专科教育。广播电视大学开设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报告被长期搁置。广播电视大学也没有教师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的评审权。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高等专科教育试点,更将电大课程的考试权交给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切反映了我国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独立设置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机制,学校缺少完整的办学自主权。广播电视大学一直在努力争取从各级政府那里取得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最近教育部终于决策承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独立设置的部属重点高等学校,允许其办成教学实体,即成为享有高等教育法权利和义务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治的高等学校。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更是由各级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的。委托承办的主考学校或其他机构只是负责课程资源的建设和考试命题,整个自学考试的专业课程设置和组织实施均直接由各级政府中的自学考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办和管理。

五、远程教育的立法在世界远程教育的历史上,有一些知名的远程教育院校是由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政府领导人直接倡导建立的。比如英国前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和英国开放大学,我国的邓小平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但是,各国都十分重视远程教育的立法,认为立法对规范和发展远程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远程教育立法及远程教育院校法律地位的确立通常需要经历较长的准备、论证和立法程序。比如,英国开放大学从威尔逊1963年提出创建开放大学的倡议,到1969年英国国会通过皇家法令正式建立英国开放大学,共经历了6年时间。又经过了2年筹备,英国开放大学在1971年才开始招生开学。

再如日本放送大学,早在1967年即在文部省就有了“关于使用视频和音频广播于教育播出的模式问题”的咨询备案,1969年通过答辩一致同意着手建立放送大学,中经文部和邮政两省向内阁会议提出报告并进行长时间的可行性论证,终于在1981年以国会第80号法令《放送大学学园法》公布实施,前后经历了12年。

又经过了4年筹备,日本放送大学在1985年才正式开学。与此作为对比的是,发展中国家远程教育立法经历的时间通常较短。比如,泰国从1978年普密蓬国王亲自签署法令批准成立苏可泰•探玛提叻开放大学的议案,到1980年招生开学共用了2年时间。上述法令明确指出苏可泰开放大学是泰国第11所国立大学,享有其他国立大学同等的自治权。同时规定,苏可泰开放大学是一所使用函授、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实施远程教育,有利于学生自学而无需到固定教室上课的大学。

依据法令,苏可泰开放大学的宗旨是:1.向公众提供自学的机会,而不必受非到课堂上课的限制;2.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3.是所有的成年人(不受年龄限制)都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以提高技能和丰富知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4.向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敞开高等教育的大门。再如,巴基斯坦在1974年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建立人民开放大学的议案,1985年即招生开学,1977年改名为阿拉玛•伊克巴尔开放大学。上述议案规定开放大学除了要履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般职责外,重点强调了开放大学的办学宗旨,即教育要面向社会,要为大众服务。

我国远程教育的立法有自己的特色。我国在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确立了要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法治、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但总体而言,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一样,我国教育领域的立法和法制也表现出相对薄弱和滞后的问题,远程教育的立法和法制建设尤其如此。

这主要表现在立法滞后、法制建设不健全。以我国广播电视高等教育为例,立法滞后表现为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实行的是“先上马,后备鞍”,即先建校、招生、开学、授课,后制定各项法规制度和明确规范的设置标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大多数省级广播电视大学都是于1978年建立、1979年全国统一招生开学授课。而我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是1988年制定并颁布试行的。此后,关于远程教育的立法工作又长期停滞不前。

法制建设不健全还表现在我国远程教育的法规制度几乎全都是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法规和文件决定,还有众多的会议纪要等,至今尚无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有关远程教育的法律法令。例如,在广播电视大学创建初期,由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召开了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试行方案》(1978年)。会后(1979年),由国务院向全国批转了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而且,有些政策规定始终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官员的回函或电话答复记录。这些有关远程教育的行政法规、文件决定、回函回电不配套、不完善,对其内容的解释不统一、执行不力,且缺乏监督。

此外,对我国高等教育法及其规定的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等条款是否适用于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等问题也没有明确的有法律效力的解释。于是,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在建设中存在两大难题:定位问题和投入问题。我国广播电视大学长期以来存在的对定位问题的反思和争议,直至对“电大红旗能打多久”的疑虑,从反面表明我国远程教育立法的滞后和法制的不健本论文由论文由整理提供

/">整理提供全。

因为对远程教育、对各级各类远程教育学校的定位,即对远程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地位和作用,对各级各类远程教育学校的设置标准和办学自主权的立法,是依法对远程教育实行法治和行政管理的基础。我国远程教育立法的滞后以及有关行政法规文件中对远程教育体制、机制和设置诸方面内容的不明确、不配套和不完善,即定位不明确,给远程教育的法治和管理带来了困难。其次,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初期存在的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各级政府对相应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财政拨款没有明确统一的户头和标准等问题,也从反面表明了远程教育立法和法制建设的薄弱及其带来的不利后果。可以理解,这是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转型过渡时期的一种特征。而且,我国也不可能像英国或日本那样经过多年的论证和辩论,再通过立法后组织实施。这在广播电视大学建校初期会贻误时机。

而且,在当时(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法制普遍不健全的环境下也不现实。问题是此后的20年中远程教育的法制建设依旧滞后。可以相信,我国远程教育界对立法和法治的强烈呼声以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立法和法治的日益重视会使远程教育的立法和法治逐步走向健全。六、远程教育的财政远程教育的财政,广义地说,就是远程教育的成本或费用的分担问题;狭义地说,专指国家财政(各级政府)如何承担远程教育的经费及其拨款机制问题。国际远程教育界普遍认同:对于远程教育的费用,应该实行“谁受益、谁承担”的分摊准则。谁是远程教育的受益者呢?通常认为,远程教育的三个主要受益者是国家、社会和学生。•国家:远程教育承担着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职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各级政府理应对远程教育增加投入,进行财政拨款。•社会:远程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一种生产性投资,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国民收入的增长作出了越来越巨大的贡献。远程教育以其培养的人才,生产和传播的知识,推动科技和管理的进步,从而对社会各产业部门增加产出作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因此,社会各相关产业和企业雇主是受益者,理应承担远程教育的部分费用。•学生:接受教育对学生本人而言也是一种投资,将会带来包括经济收益在内的各种回报。学生接受了远程教育,增长了知识才干,为其职业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资本。

所以,学生也是受益者,也应该承担部分远程教育的成本。至于远程教育的成本或费用在国家、社会和学生之间如何分摊,这在不同的国家,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在各类不同的远程教育院校和项目之间是很不相同的。英国开放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20世纪80年代初,学位教育计划经费的82%由英国教育科学部直接拨款,16%来自学生所交学费,2%来自各种课程材料销售所得和其他财源。

继续教育计划的经费原则上要求自筹解决,大约60%~70%来自学生交费收入,其余的来自社会各种专门的基金组织。自进入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执行新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拨款,增加学费收入在整个预算收入中的比例。日本放送大学的经费,70%以上由国库财政拨款提供,30%以下依靠收取学费和其他渠道解决。

美国联邦政府承认美国国家技术大学为非营利的免税机构并立项。国家技术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学生所在的企业公司。这是因为,国家技术大学提供的主要是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工程师在职继续教育。学生都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不离岗学习。所以,各公司不仅承担了其学生雇员的学费,而且出资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并向国家技术大学支付一次性开办经费。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经费来源实行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集资的体制。

依据20世纪80年代末对广播电视大学投资效益的评估研究成果可知,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经费来源的基本结构如下: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约占52%,社会(办学部门、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集资约占40%,学生交费约占5%,其他收入约占3%。在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中,中央财政拨款约占7%(因缺乏可靠数据未将卫星教育电视专用频道的通信费用计入),省级财政拨款约占40%,地市县级财政拨款约占53%。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随着非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增收学费的政策出台,广播电视大学经费来源中,学生个人承担的部分增加了。

管理学教育范文篇10

一、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服务理念

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普遍采取《致流动党员一封信》的形式,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同时,宣传基层流动党员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流动党员的先进典型,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出身份,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开通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和一些流动党员集中的市场、社区等单位,都专门开辟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为流动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提供咨询服务。全市共开通流动党员专用电话230部,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市里专门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芝罘区举办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公开发放仪式,由市委领导亲自将活动证发放到流动党员代表手中。经媒体报道后,在流动党员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此基础上,各级广泛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采取定点发、派人送、邮政寄等多种方式,将活动证及时发放到流动党员手中,做到了应发尽发、应领尽领。

二、创新管理方式,保证服务质量

把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治本之策,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在流动中发挥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对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等进行充实和改革。引导各基层党组织会同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采取进门店、进工地、进楼宇等多种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拉网式”摸底,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党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联系方式以及流出地党组织的名称、联系方式等。基层党组织每月对外来流动党员的情况进行一次排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针对以往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互不联系、单边作战、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打破地域限制,积极构建双边联系机制。引导各级党组织坚持以流入地为主,积极抓好党组织组建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同时,坚持“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的原则,主动与党员流出地党组织搞好衔接。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签订并执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双向合作意向书》,明确双方责任义务。

针对城市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散,社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活动不便开展的实际情况,打破社区界限,按照地域相近、活动方便的原则,以4000名左右党员或15000户居民为基准,建立一个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的党员活动总站,将流动党员就近编入活动站。每个活动总站都高标准配置了教育、健身、娱乐等硬件设施,并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实行全天候开放。凡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根据活动证上登记的相关信息,经与身份证比对、电话联系输出地党组织,确认身份后,即为其免费办理直通卡,党员可持卡随时进站活动。党员每次进站活动,只需在活动站入口处的考勤机上刷卡或按下指纹,进入信息管理系统,自行选择学习科目或活动内容。活动结束后,再次登录信息管理系统刷卡确认,本次进站的时间、学习科目、活动项目、累计学时等信息在后台管理系统中自动生成。各活动站每季度将党员学习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党员本人和所在党组织进行反馈,并要求本人和党组织分别填写意见反馈卡,作为今后活动站开展各类活动的重要参考。

引导各级党组织正确处理管严与管活的关系。对流动党员实行定人联系、定期汇报、定责管理、定点活动、定向服务,切实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在活动组织上,积极适应流动党员特点,坚持以“业余、小型、灵活”为主,不求统一,但求到位;不求集中,但求普遍;不求形式,但求实效。除了讨论决定重要问题的会议外,让党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加组织生活的时间。针对流动党员分散各地的特点,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化手段,建立“网上支部”。交通部北海救助局船员常年在海上工作,且在船舶间更替频繁。局党委为每名党员配备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费收缴证,党员持“两证”参加船舶党支部的活动;为每个支部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无线上网卡,使党组织的新精神、新要求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传达到每名党员。

三、贴近党员需求,丰富服务内容

针对流动党员生活、工作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努力为流动党员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真正做到急流动党员之所需、谋流动党员之所求。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做到创业上关注。引导各级党组织从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流动党员群体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组织功能,真正把这一重要资源的作用发挥好。创新培训内容,重点围绕增强党性观念,进行政治理论素质培训;围绕增强致富本领,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重点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拓宽培训方式,按照“方便、实用、有效”的原则,采取电话联系教育、邮寄培训资料、党员互助教育、网络教育、行前及返家谈心教育、委托代培等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培训,寓教于乐,增强教学效果。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农村和社区全部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学习收看;把党员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流动党员教育活动有固定场所、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