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班级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6:28

管理班级论文

管理班级论文范文篇1

一、正确认识班级管理系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并且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所谓系统,即是指任何事物不仅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而且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都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是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系统,班级是学校这个系统中的基本要素,相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小整体,是子系统。学生又是班级系统里的要素。那么,班主任是否也是班级系统的要素呢?有人认为,班级是学校对学生的一种编排,班主任是老师,怎么可以跟学生混为一谈。而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看法。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系统里的一要素,而且是重要的要素,是班级管理的管理主体。

班级管理是指处于一定班级中的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进行协调和组织,以优化地运用有关资源,达到共同目的的过程。管理主体则是指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的人,即我们通常说的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具有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权力;有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权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的权力;对学生获奖和处分进行初步确定的权力;对学生品行进行评价的权力;对集体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力等。这些明显地表明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管理主体。

管理活动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活动,管理主体通常是由许多个人按一定形式组织起来的整体,这种担负管理主体功能的整体就是管理主体系统。一个班级的管理主体除了班主任外,还有班干、小组长、学科代表等,这些构成了班级管理主体系统。

管理客体就是指进入了管理主体活动领域,并能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作用,以人为中心的客观对象系统。管理客体系统主要指人、财、物,其中人是最主要的。班级管理客体系统即指学生、班级的财产、班级的物产。

班级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构成了班级管理系统实体结构的两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班级管理系统及其矛盾运动,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在班级管理系统中,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和客体不能混淆,主体即为主体,客体即为客体,主体行驶管理的权力,客体处于被管的、可管的位置。如果这点不明确,管理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

其次,在班级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依存。

再次,在班级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在管理活动中各依一定的条件,使自己的地位向其对立面转化。这种转化主要表现有:一是角色的转化,这是由其行为的变化而引起的,二是自身的转化,这是由其自我意识的变化而引起的。

关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角色的转化。例如,班级里的一名学生,如果他被同学们推选为班干,那么在班级管理中,他也就由管理客体转化为管理主体;如果他不再担任班干,那么也就由管理主体转化为管理客体。又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系统中是管理主体,而如果在班级的某次活动中,他被编入一个小组作为一名成员参加某项活动,听从活动组织者的指挥,这时,他就转化为管理客体。

关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自我转化。人本身就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统一体。作为管理主体的人,为了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将自己作为认识、评价和改造的对象,即将自身作为管理客体,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管理,这就由主体转化为客体;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在接受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思考后,自主、自愿、自觉的做出选择,付诸行动,成为管理活动中的主体。

认识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自我转化非常重要。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就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独立性,成为创造性活动的主宰者,从而促进由“他管”向“自管”飞跃。

二、把握好班级管理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系统中的诸要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起作用。它表现为:第一,系统对外来作用能作为一个整体作出反应,而不管外来作用的是其中哪个部分。第二,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也就是说,系统不是要素的机械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

系统论的整体性特征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从班级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握好班级管理的整体性。其中主要有:

第一、从人的方面把握整体性。一方面,要改变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学生,老师管学生,学生被老师管的陈旧的观念和看法。正如前面我们所讲的,在班级管理系统处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人,都是系统中的一要素,他们都是班级的主人,班主任与班级的同学,为了共同的目标,要有同舟共济的气概,要有“班荣我荣,班耻我耻”意识和观念。这就是说,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学生就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把他们割裂开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如果班主任把自己和班级分离,就无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事实上,在实践中,有些班主任觉得工作难做,难开展,工作成效不高,我认为,这与他们是否把自己融入班集体里,把班级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自己真正看成班级的一员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把握好班级管理系统的全体。就好比一个成衣厂,如果在生产中哪个环节或哪个工人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虽然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二件衣服或一些衣服不合格,但是它会直接的影响到这个工厂的产品的品牌和信誉。同样的,在班集体里,有时只是个别人的问题,但它同样会影响到班级共同目标的实现。班级管理系统是由与之相关的各要素(成员)构成的,把握好班级系统的整体性,就要面向全体,全体人员共同发展了,班级管理才可谓成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避免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第二、从内容方面把握整体性。班级管理内容繁多,涉及的面也很广,如果我们不从整体上去把握,那么,对班级管理就会认识不清,在行动上就会出现“一手硬,一手软”,工作就会杂乱无章。想起什么就做什么,没想起来就拉倒;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不感兴趣就不做,哪时想起哪时做等等,这样的班级管理必然是一团糟。

要把握班级管理内容的整体性,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对班级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明确班级管理所应该要做的工作。管理主体——班主任、班干、小组长等,要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职责,管理客体——学生,也要了解《学生手册》、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全部。另外,充分发挥主体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整体性的内容分解,使之系列化,这样,即易于整体把握,又易于实施。就拿中等师范学校班级管理来讲,可分解为德育工作、智育工作、文体工作、常规工作等等,德育工作又可以分为如下系列,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理想、人生观教育系列、艰苦朴素和劳动精神教育系列、纪律和行为规范教育系列、文明礼貌教育系列等等。每一系列又赋予其相应的内容,这样,工作起来就不会丢三拉四,东一榔头西一棒,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从目标方面把握整体性。班级管理必须要有管理的目标,这样才有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动力。那种在管理工作中,顺其自然的态度是绝对不可取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总的是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大原则,而具体的要根据不同的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而定。如中等师范学校,就是要培养新型的合格的小学教师,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就要明确这样的管理总目标。围绕总目标,在每个学年,甚至每个学期再制定出相应的可以实现的子目标,在子目标下,在不同的方面,又可以制定出次子目标等等。不管是子目标,次子目标,都要服从总目标,要把次子目标、子目标的实现当成是实现总目标的重要一步。古人云:“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得出色,就要善于“谋势”。

三、把握好班级管理的有序性

系统观的有序性特征指系统内部结构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组织化的特征。每一系统都由若干作为要素的子系统组成,而子系统又由一定数量的更低层次的系统或要素组成。在这种层次等级式的结构中,系统中的全部因素都保持其特定的位置和整体性功能,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这样就使系统保持其内部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内部活动的方向性、顺序性。

要使班级管理有序的进行,就必须:

第一、分清工作的主次、轻重、缓急、先后,做到有条有理,有利有节,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丢了西瓜拣芝麻”。学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相应的班级管理就要围绕这个工作重点来开展。比如,学校把每年的十月份定为贯彻落实学生行为规范活动月,那么班级管理工作在这个月里就要以“讲文明、讲礼貌、讲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到了期末,要以“全力以赴、迎接期考、争取优异成绩”为工作的当务之急,其他的活动和比赛就放一放。为了使工作重点更为突出,我们可以把一个学期划为三段,即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也可以自编为5个月,这样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就更加有序、有针对性。

第二、要分清日常工作和临时工作。日常工作是指那些经常要做的工作,比如:理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清洁卫生检查等等。临时工作是指那些非固定要做的工作,往往是带有阶段的性质,比如: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学校、年级等开展的文体比赛等。对于日常工作我们用心抓,对于临时工作我们要重点抓。用日常工作来推动临时工作的开展,用临时工作来促进日常工作的发展。

第三、要建立管理网络,使工作顺利开展,信息反馈渠道畅通。传统的、众多的班级管理网络是每个班选出几个同学担任班干,班干作为班主任助手,起着布置、组织、执行工作和反馈信息的作用。现代的班级管理模式可谓千姿百态,比如,江苏省如东县拼茶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的“三全管理”班级工作模式,北京市19中学任小艾老师在班级工作中提出的“联系传递法,能力培养法,协调配合法和比较激励法”等。班级管理网络的设置和正常运行,使得班级管理更加系统化,更加有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科学。不管是对日常工作,还是临时工作,或是紧急任务,都可以稳而不乱。可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四、把握好班级管理的优化趋向性

内部结构优化趋向性是系统观的又一特性。它是指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结合要趋向于强化整体的功能。

我们知道,当若干要素结合成为一个系统时,它们的功能也相互结合,这种结合可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当然也有可能小于。要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就必须使要素的结合总是朝着优化的方向调整。系统观的优化趋向性给我们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那就是:优化各要素的结合,促进整体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以达到强化整体为目的,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优化组合。

管理班级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班级;管理;做法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如果潜心研究,大有文章可作。班主任不同于车间主任,因为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尊严、人格,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也许应该更多的去研究他们的心理。我是这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

一、时时留心“班级成败,我的责任”

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学校又是以班级为单位构成,班级管理成败就是学校管理成败,可以说,班兴校兴,班荣校荣。班主任作为一班之首要管理者,是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就如军队之统帅,肩负着制定全军作战的战术、战略的职责,如果在行军作战中出现战术、战略上的错误,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我们教育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在人生之途中不成熟的人,如果一旦出现教学班级管理的真空,我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基”就有可能落空,致使教育对象偏离人生轨迹,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古人云“学之错,师之过。”因此,我要说,“班级成败,我的责任。”

二、时时留心“言必行,行必果”

从小学到中学,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老师,尤其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神圣、正确无疑的,无怪乎很多学生在家长面前争辩说“这事儿肯定正确,因为我们的老师说的”,久而久之,我们的言行在学生的心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言必行,行必果”应是班主任时时留心的。

现在学校已拉开了“争千创名校”帷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比如内务整理、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东西及佩带校徽等正在严格执行,如果我们不带校徽而在班中强调学生必须佩带校微,就有可能把我们的教育效果给中和抵消了。

特别,我们在制定班级计划和管理措施时,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适可而止,应使学生“摔倒了”能够感觉到“疼”,而不是爬不起来的教育效果。个别学生“大行不顾细谨”,比如宿舍务了草从事,打扫卫生马马虎虎,这些不良习惯不但影响到自身的学习,而且对整个班集体的正常运转带来负面的作用;因此班规明确规定,凡是给班集体的脸面带来污点的,除了本人想办法把班集体的污点洗去,还必须为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儿,比如为每个同学整理一下书籍,为班集体提几天开水,想办法美化一下教室等,使个人真正融入集体中并且形成习惯。

三、时时留心“树立榜样,鼓励竞争”

适时地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榜样一经树立便成了大家学习、竞争和赶超的对象。在榜样的带动下,大家竞争意识觉醒,学习兴趣剧增,钻研深入,效率提高,这就是榜样作用的体现。

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力,个人便没有危机感,更没有创造的火花闪耀。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就必须鼓励竞争,用竞争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发掘学生巨大的潜能。班主任鼓励竞争的办法,让学生结为竞争伙伴,这个竞争伙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不断更替,当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后,又要重新选择一个有实力的竞争伙伴,所以他们在超越他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俗话说的好,“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我所带的班级,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在年级中总是名列前茅。

四、时时留心“班级文化建设及班委会的建设”

班级的文化建设和班委会是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班委会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应注重留心班级的文化建设和班委会建设。

班级的文化建设大致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名言,班级黑板报,班级舆论导向,班级精神面貌等;它是班集体前进的动力。比如,从入校以来,我就为学生旗帜先明地提出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班级精神:“为了母亲的微笑”,并给出诠释: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母亲和微笑就如两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每位同学,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为母亲的微笑而努力学习。现在我们的班报也办得很有特色,划分了5—6个栏目,每个学习小组可竞争承办任何一个栏目,目的调动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培养集体的荣誉感和创造性的审美感。

我特别留心班委会成员的组成,必须品质第一,班委会都是在民主的前提下产生的,因而开展工作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并能接受班集体的监督,在同学们的共同参与下,我班的每周班会大都是学生自主筹备的,并且在期中考试后还举行公开班会。

五、时时留心“激励”与“批评”两种教育手段的运用

“激励”与“批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惯用的教育手段,我时常思考如何运用“激励”与“批评”呢?而“激励”与“批评”使用的度如何控制呢?

在治班中,我的观点是:“激励的语言和事迹”决不能对学生有所吝啬,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总是处在兴奋的状态,应时时学会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处处感到动力的存在。比如,我时常教给学生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说“我一定做到”“我能行,我一定胜利”而不说“试试看”“希望胜利""我不能”类似的话语。

对于“批评”,我的观点是适时而止,节约而用之,使用的科学有效。特别,批评个别同学时,一定要与整个班集体联系在一起,不但容易说服教育,而且使其深刻理解个体与集的关系,个人决不能超越集体之上;有时我在走廊内批评个别同学时,为了兼顾教育全体同学的效果,我特意地打开教室的门,让教室内的同学也间接地听到严格的说教,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时时留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集体中占优势并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舆论,它可以议论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中个别成员的言行乃至集体的动向。对于班级舆论,班主任必须加以引导。错误的舆论对于班风建设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学生毕竟思想还不成熟,容易附和盲从,组织学生讨论《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订出切实可行的、为绝大部分所能遵守的《班级公约》,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为学生接受。

七、时时牢记“团结老师,精诚合作”这一法宝

教师的治学作风极大地影响着班级学风建设。为此,班主任有责任团结任课教师参与班级建设。

7.1自我严格要求,做学生的表率。

自我严格要求从大处说,表现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精益求精、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追求新知识,富有创新的激情;从小处说,表现为分析问题思维清晰,逻辑严密,书面表达规范整洁,作业批改细致入微。公务员之家:

7.2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好习惯。

严格要求当从点滴做起:督促学生落实学习环节;课堂积极思考,记好必要的笔记;作业一丝不苟,规范整洁,有错必改等等。只有老师一以贯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可养成。

管理班级论文范文篇3

1、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班级常规管理就是日复一日地做一些平凡而细小的事,诸如:出勤、纪律、卫生、学习、吃饭、睡觉等。具有事情小、头绪多、见效慢的特点。魏书生有一段话:人生在世,节,好过,年,好过,平常日子不好过。过个节日,演台大戏,喊阵口号,掀个高潮,很容易调动人的激情,但是,节日过完了,大幕拉上了,口号消失了,高潮平息了,平凡的岗位还得一年一年地过,平淡的事情还得一件一件做。最难的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过平常的日子,做平淡事情,仍然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这让我想起某穷苦人家的春节对联: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天有门地有门赊借无门。横批:卡死老子。

我认为,班级常规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在班级规矩的形成过程中、在细小而繁杂的日常事务处理中让学生逐渐养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的。因此,很多事情不是讲几次就能规范的,不是开一个主题班会就见效的,而是要天天坚持、样样落实,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2、多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

现在普遍的情况是,班主任被定为“全能战士”和“办事员”,既要管学生,又要管家长,还要管科任老师;既要管学生校内纪律,还要管学生校外表现,还要管学生家庭教育;除了班级纪律管理、思想教育,还要具体督促检查甚至辅导学生各科学习……真可谓“班主任工作是个筐,什么内容都要往里面装”,不但什么都要管而且都要管好。如果平均使力,面面俱到,被动应付,疲于奔命,结果是什么也管不好,工作价值无从体现。因此,一定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能纯粹的水来便开沟,而应主动地出击,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与措施。

比如:午休时间的处理。通常的做法是规定一个时间全部到教室,老师到堂照管。上一届曾有一名学生要求在家做作业、休息,并不影响她的学习;现在的班级上期曾因中午的纪律难管、抄作业现象严重,调整为住校生在教室做作业、休息,走读生通过书面告知家长作息时间且签字同意后在家。这样既解放了自我又给学生了更宽松的环境。如果我们一味跟踪,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肩上扛,连学生中午在家休息、学习都不放心,谈何对学生的尊重。

3、所有规矩都要力求有一个可操作的执行标准。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巨头沃尔玛提倡微笑服务,老总视察时发现“微笑服务”没落到实处,于是叫来了服务员准备批评他。服务员说:我刚才微笑了啊,你怎么能批评我呢?老总没有批评他,而是思考如何让微笑可以衡量。后来对此作出了具体要求,所有新员工必须这样宣誓:我保证:对三米之内的顾客露出笑脸(露出上八颗牙),直视顾客的双眼,热情与顾客打招呼。

我们的班级管理也存在着班规无法落实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班规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执行标准。就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原则性的话,不细化我成班规公约等条款,不便操作、落实。在我们的常规管理进程中,一定要力争班规的可操作、可量化。比如我对学生迟到的处理,通常会精确到多少分钟,一周累计有多少次;处罚也是有差异的,如迟到抄作息时间1遍/分钟、跳绳50个/分钟等。

4、梨无主,吾心要有主。

元朝许衡逃难途中,同行的人争先恐后地去摘路边的梨来解渴,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在树下而不动,大家觉得很奇怪,有人便问许衡说:“你怎么不去摘梨来吃呢?”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那人说:“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常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坚守我们的规矩,想好了再说,说了就要算,定了就要干。决不能因为外界环境有变而在执行上随意打折扣,这让我想起了上期4月29日学校响应上级号召开展的“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清楚地记得,发到班主任手头的通知要求很高,我班在教室就已按要求商定了口号、明确了要求。结果领导讲话一结束,学生跑步乱成一团,策划者的意思是电视台记者来了再整齐吧,最后记者没来,怎么结束的就可想而知了。但是,我班一直是按既定方案坚持到最后的,并有总结。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计划了就得执行。

5、选对人比培养人更重要。

每个班主任都希望能最大化地实现班级自治,这就需要根据班级实际设置岗位,我认为纪律委员这个岗位必须是对班主任绝对忠诚且有正义感的学生。所带06初纪律委员T,虽然成绩并不优秀,但仍没影响到他在同学们当中的威信,都被他的公正无私与执著而感动,并且还能就班级纪律管理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如《自习课纪律为什么越来越差》;现在所带班级班长,上期为纪律委员,本期已是班长分管纪律。也非常负责任,比如上期4月9日,两个小时的周前会刚刚结束,我回到办公室便有班干部拿着一叠抄写的作息时间表交给我,说晚上收视课上课时,部分同学在教室外面不愿进来,纪律委员将门关上并记下了迟到者的名字,招来了少数人的不理解,气坏了纪律委员。他为了维护纪律的严肃性,自己抄起了作息时间表,这一举动让很多同学感动,大家自发地帮忙以安慰他。所以我选择的管纪律的干部通常对班上自习课的纪律比我的要求还高,群众满意度也比较高,因为每次民主选举都会有很高的得票。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一位学生都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即实行班务承包责任制。特别是现行的班团干部一定要承担具体的事务,不能只是个名誉干部。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很多具体事务直接落实到人,这也主要在于发现人才,用人之长。如我班的财务部长、公物主管、音响控制等。

6、剑胆琴心出奇招

这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管理而说的,千万要少有情绪,多用智慧,胆大心细。如对重点人员坚持观察,如行迹可疑要突击搜查,这种办法往往会搞得学生措手不及。例如①蒋、郑二人月考时回家悄悄拿现金1000余元,被及时发现;②张中午上课时慌慌张张跑向教室,袖口内藏一手机,通过手机发现上课不听讲却发短信;③两女生深夜翻墙外出被捉手机短信见真相。所以我对这类学生向来是让证据说话,依规定处理。较少婆婆妈妈,往往是用软软的话来表达硬硬的原则。再如三学生逃课5天,让学生家长自己逐级办理处分表。

二、班级常规管理的实践探索

1、值日带班制度

班上每天一名值日班主任,这是学生轮流担任的。其操作仍分小组进行,小组有多少人就承包多少天。组长安排轮次,值日班主任一天的服务内容基本如下:记录好出勤情况,每节下课擦黑板、整理讲台并向该堂科任老师收集对学生的评价,维护好教室的清洁卫生并督查当天的扫除,写好班级日记第二天早上挂到指定地点。每周末定期对课堂上学生违纪的次数统计,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惩戒。

2、学生基本情况表

采集本班每一个学生的详细信息装订成册,会给日常工作提供很多便利,通常这是我接任一个新班做的第一件事。基本情况表包括以下内容: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原就读学校,父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等,总之,有了这些信息,稍做归类整理,学生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特别是刚开始还不熟悉需要什么统计的时候会省很多事。

3、小组合作竞争制度

根据学生成绩及表现将班内学生分成人数均等、成绩相当的若干小组,通常每组6—8人,设组长一名。座位相对邻近,即使座位轮换都是按小组移动,小组内的组次由组长安排,要求小组团结互助、争取共同进步。每月有常规管理评比,根据《班级操行奖惩条例》累计出小组成员总得分评出等级;每期末会根据月平均得分及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出等级;每期还会组织几次有针对性的小组竞赛。因为实力相当,评比指标多元,所以小组间你追我赶、小组内互信互助。

4、学习成绩跟踪督导卡

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是学校老师、家长最为关注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指标。特别是进入初三,经常进行考试排名,各科老师重点是盯在自己的学科上的,班主任引导学生综合分析非常重要。通常我会设计一个“学习成绩跟踪督导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每次考试各科的分数及排名,另一部分便是年级排名的升降变化统计图。每次考完过后要结合数据找准突破口和补救措施,自定下次的目标。针对部分学生因为成天疲于奔命,往往“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每次月考成绩出来后,我们还会展开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比老师居高临下的说教效果明显得多。

5、班主任信箱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班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曾在班上设立了班主任信箱以搭建师生沟通的平台。收到的信件通常有心理求助类、检举揭发类、意见建议类。我都会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帮助、解答。对心理求助的同学,我通常也会以书面的形式给他回信;对检举揭发类,我通常会不动声色,欲擒故纵;对意见建议类酌情处理,及时做出反应。

6、学生行为习惯干预记录

从管理的角度说,这主要针对班上“大法不犯,小事不断”的学生采取的一种“零存整取”的形式,重在施加心理压力,因为此类人主要是管不住自己。其记录分为时间、地点、事实、干预措施等项目。从学生的成长角度说,这是便于存在不良习惯的学生在每一次违纪登记时可做一个自我回顾,便于时时矫正。另外,如果家长来校时可做一个有据可查的具体汇报。

有人说,没有通过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7、家校沟通

班主任要做好引领,让家庭与学校互动。如班主任向学生介绍学校任课老师的情况、班级管理的一些思想、学校的美好前景等并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回家介绍给家长;利用中期考试设计一个较全面的汇报表和家长进行书面沟通;学校有什么管理上的变化(包括作息时间变化、放学因事学生不能及时回家等)一定要主动及时告知家长。

管理班级论文范文篇4

一、班级动态管理的含义

动态,即变化发展的状态。班级动态管理就是在制定统一的目标和一定的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班级每月的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性、定量考核,作出现时评价,并和效益挂钩的一种班级管理制度。在这一班级动态管理制度中,制定统一的目标和考核标准,体现了班级管理的目标指向性和可操作性;班级工作内容除常规工作外随学校中心工作的需要而变化,每月都有新的调整,体现了班级工作的持续性和管理上的动态性,根据每月的工作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现时评价,体现了管理的时效性;改变过去的年终一次性考核为每月考核一次,体现了班级管理考核的过程性;年终根据各班每月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体现了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性。总之,实行这一管理制度,体现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动态成长规律,调动了班主任及班级每一学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开创了一条新路。

二、班级动态管理的实践

1、探索的两个阶段

我校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班级动态管理。四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3年下半年至1995年上半年,主要实行班主任工作动态管理。把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责任人列入动态考核,制定班主任考核标准、内容及管理体系,并确定每一内容的考核分值,建立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每个月底,对班主任各项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班主任工作等第,发给相应津贴。

第二阶段,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班级动态管理,即在班主任动态管理的基础上,把动态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和班级有关的各个方面,对班级进行全方位管理,开展了扎扎实实地“创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活动。每月按统一标准,对班主任、学生以及班级、寝室等进行定性、定量检查考核,评出每月的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并根据班级的各项考核成绩,确定班主任津贴的等第。这样,就把对班主任个体评价拓展到对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生活的小集体(寝室)和大集体(班级)的整体评价,使动态管理形成一个相互联动的统一整体,学生成了班级管理的中心和主体,调动了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

2.实施步骤

第一步摘要:确定工作目标。

新学期一开始,政教处根据学校工作思路,确定本学期班级动态管理的工作目标。如95学年第一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达标;95学年第二学期的工作目标是新世纪明星工程的达标;96学年第二学期的工作目标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活动等。由于每一学期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目标明确,为班级动态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步摘要:制订统一的标准。

根据每一学期的工作目标,政教处相应地制订了班级动态管理的考评内容及考评标准。班级动态管理的内容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摘要:一是四项红旗竞赛(即公德、纪律、卫生、体育)成绩;二是阶段性、临时性工作;三是班团活动;四是劳动、好人好事及违纪情况;五是学习成绩。考核过程中采取以定量为主结合定性分析进行。规定考核成绩达到90—100分的为优秀级;80—90分的为良好级;70—79分的为及格级;70分以下为不及格级。

第三步摘要:明确月工作重点,阶段性、临时性任务。

班级动态管理是以月为基本时间单位进行考核的,因而每月月初政教处都要根据学期工作目标和分步实施的要求,召开班主任会议,提出每月工作重点,阶段性、临时性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的要求和考评的内容。如97年4月份阶段性、临时性工作有四项摘要:一是香港回归知识竞赛;二是我的一份献礼单活动;三是全国国防知识竞赛;四是扶贫帮困学生的落实,并把这四项工作列入考核。本月考核的其它四部分内容即四项红旗竞赛;班团活动;学习成绩;劳动、好人好事、违纪情况等作为常规性内容进行考核。

第四步摘要:组织实施,监督考核。

每月任务明确后,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组织实施。政教处及有关部门实行监督、考核。四项红旗竞赛由值周老师、以值周班的学生为龙头的值周学生监督、检查、考评;每月的阶段性、临时性工作由政教处监督、检查、考评;班团活动由年级组长、团委学生会监督、检查、考评;其它方面摘要:学习成绩;劳动、好人好事及违规违纪情况分别由教导处、总务处、团委等部门监督、检查、考评。月底由政教处汇总。综合考评。最后由校长审定。

第五步摘要:总结反馈,进行有效调控。

根据考评结果,政教处组织总结反馈。在召开班主任会议前,有时先找个别班主任谈话,指出班级管理中存在新问题,分析原因,录求策略,提出改进办法。在此基础上,月初召开班主任会议组织反馈,公布上一个月的考评结果,总结一个月来班级管理的成绩,指出普遍存在的新问题,公布班主任考评等级及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的审定情况,并提出新一个月的工作重点及注重事项。这样及时总结反馈,使班级工作管理进入了有效调控之中。

第六步摘要:学期、学年终端考核、考评。

一学期结束,政教处要根据一学期五个月各班动态管理的情况及每月考评结果,进行学期终端考核。一学年结束,政教处要根据一年来的动态考核情况及两个学期的终端考核情况,作出学年终端考评。在终端考评中,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程和终端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班级的动态管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根据学期、学年考评、考核结果,按规定的标准评出先进班级、先进班主任予以奖励,成绩非凡突出的予以庆功。

三、班级动态管理的成果

班级动态管理实施四年来,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班主任管理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班级管理更加有序、高效,学校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1、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效。实行班级动态管理后,一是班主任考核由过去的年终考核评价改为每月的过程考核评价,管理考核的时效性明显增强,班主任每月做了工作就能现时评价,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这个月得不到较好的评价,下个月仍可争取,改变了过去一件事做不好,全年抬不起头,得不到好评价的弊端,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三是班级动态管理的成效和班主任津贴挂钩,成就感明显增强。班主任说,过去是干好干坏一个样,津贴一样发,评价不及时,时效性差,没劲。现在不同了,工作有成效,月底见分晓,班级得第一,个个都珍惜。实行动态管理以来,班主任中获校级以上将励的达31人次。

实行班级动态管理以来

班主任平均月考核情况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比例76.2%19.3%4.5%0

2、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集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班集体观念、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班级合力形成。过去跳一跳可摘的“桃子”只有一个,怕争第一,甘居中游,不要挨批评就行,实现动态管理后每个班级只要做好工作,达到一定要求都可以同时获得这个“桃子”,出现了班主任、班级全体同学齐心协力摘“桃子”的新局面。一旦班级被扣了分,全班认真总结经验,寻求策略,争取下个月获奖。95年下半年实行班级动态管理以来,52.3%的班级被评为文明班级,26.7%的寝室被评为文明寝室,96.4%的学生被评为文明学生。

3、学风、班风、校风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班级动态管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调动了班主任及班级全体同学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促进了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的提高。而班级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促使学校职能部门实施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职能部门管理水平的提高,更进一步促进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因而通过班级动态管理,学生的学风、班级的班风、学校的校风都有了新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学校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学风、班风、校风的变化带来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1996年12月,中学生行为规范通过市级验收合格达标。近几年来,全校基本上杜绝了违规违纪事件,违法犯罪率为零。高考1994年至1997年,连续四年创上线总人数、上重点线人数的新纪录。

四、班级动态管理的理论思索

1、实施班级动态管理,充分运用了激励的原则。班级动态管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激励管理。激励即激发鼓励之意,它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心理学探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他所体验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或未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而人的需要和目标又是多方面的,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总是由其全部需要中的优势需要引发的,并朝着这种优势需要的目标努力的。这种努力的结果,又作为新的刺激反馈回来,调整人的需要结构,指导人的下一个新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激励过程,也称动机——行为过程。班级动态管理,就是从需要出发,不断引发动机、动机指导人的行为,行为促使目标实现,目标实现又引发了新的需要和动机的不断循环反复,从而把班级管理推向纵深发展,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动态管理中,一是改变了过去一个年级一年只评一个先进班级的传统做法,而现在每个班级只要完成任务好,达到一定的标准,都可以成为先进班级,为每个班创造了存在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激发了班主任及班级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二是由过去的年终终端考核改为现在的每月过程考核,即每月考核评选一次,可不断地引发需要→动机→行为→目标之间的不断循环,每个月做了工作之后,能及时得到评价,时效性明显增强,推动班级管理任务的完成。

2、实施班级动态管理,强化了目标管理原则。人的行为的重要特征就是其目的性,人的行为总是有目的的,都是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的。目标是引发行为的最直接动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有强烈的激励功能。班级动态管理中,每个月初召开会议,布置工作,提出要求,确定目标,分步实施,分步考核,分步达标,现时评价,使每个班级每个人都有达标的机会,每个班级每个月都有达标的可能,调动了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总目标的实现。在实施班级动态管理中,一是设置目标科学可行,根据客观条件设置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较高水平的目标。二是形成目标体系,根据学校的管理目标,各班都制定每月的班级目标,使学校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班级及其成员身上。三是制订必要办法,使各班级及每一成员为达到个人执行目标、班级目标及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工作。四是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及时反馈调节,建立可调控体系,同时对实施目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新问题及时予以帮助解决。五是做好目标的终结考核工作,为下一个阶段的更高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管理班级论文范文篇5

一、以情感教育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因此,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始终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同时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从不偏信偏爱。在我的感染和倡导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1成为我班文化氛围中最响亮的口号;“不论成绩多高,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英雄1成为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为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管理平台创建提供了宽厚的空间。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法典,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我指导学生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法典》,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例,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首先,细化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级法典》,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为避免班级精细化管理变为走过尝搞形式、随波逐流,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到行动上,我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班规法典》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并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在全班讨论基础上,我们拟定了我班内部执行的《2000级五班量化管理细则》、《出版《班级日报》的规定》、《文明用语公司职责》、《值日班长的职责》、《自来水公司职责》、《黑板公司职责》、《吉尼斯纪录规定》、《学职责》、《作业公司职责》、《室外环保公司职责》、《值勤组长职责》、《特别行动旅职责》、《自行车公司职责》、《室内环保公司职责》等无损学生自尊心、体罚学生等与教育规律、教育法规相违背的内容,又具体而有可操作性的包容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相应管理工作和学生常规以分数量化,专人考核纪录,每两周一次综合,进行相应奖惩。这样形成了立体、交错式的班级管理网络,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与此同时,完善了检查反馈制度,不仅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值勤组长随时监督,作为班主任的我按照学校精细化管理要求到位,及时将检查、指导情况以《班级日报》形式反馈到责任人手中,进行整改。实践证明,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杜绝学生违纪现象,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指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应对学校“学生会管理细则”的实施,我班的班委会进行了扩大选举,确立了常务班长负责制下的值日班长班务管理制度:设常务班长一人代表班委会对外参与学生会工作和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安排的其他事务,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其他班委成员如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同时兼任班级常务副班长,由原先向班主任负责改为直接向值日班长负责;值日班长由全体同学轮流担任,任期内(一天)行使一切班级管理职权,如监督班委会、科代表日常工作、记载当日的出勤情况、维护自习课的纪律、监督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打闹的行为等,同时负责出版、编辑次日《班级日报》,对任期内发现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对违反学生会管理细则的人和事进行登报批评,并写出任职心得,使班务管理透明化;取消学习委员建制,拓展科代表的工作平台,由科代表兼理学习委员的职责,负责处理、应对本科学习方面的一切事物。

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才”的育人原则而进行的如上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扩展了班委会的作用,更突出了班委会的服务理念,为班级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和基矗同时值日班长体制的运作,减除了班主任琐碎事物的制约,使班主任更高层次的运作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导向;也消除了班级管理的局限性,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凸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巩固,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为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运作组建了立体式操作平台。

再次,创建公司制奖惩制度,凸出学业管理。依托班级精细化量化管理体系,我们废除了沿袭已久的值日生制度,根据班级日常工作的性质和劳动量,创建了“室内环保公司”和“室外环保公司”,负责日常室内外的卫生清扫、保持;“自行车公司”负责每天自行车的摆放、监督上锁等工作;“黑板公司”负责任期内课后的黑板清擦;“文明用语公司”专事于学校“文明中学生”的班级内部宣传、监督事宜;“自来水公司”保证同学们日常纯净水的引用和饮水机的保洁;“特别行动旅”应对突发事件和学校安排的临时劳动性事务等等,将各种工作分配到个人,奖勤罚懒,天天检查反馈,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管理班级论文范文篇6

班主任在一样平常管理中、对每个门生要细致视察,周到视察,认真研究。由于每一个门生的家庭情况、天赋素质与自身开心水平差异,因而他们的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格喜欢等也纷歧样。若有的思想前进,积极向上,有的则得过且过,不思朝上前进;有的体贴团体,热爱劳动;有的则对团体漠不体贴,服务怕苦畏难;有的学习受苦,成绩优良,有的则懒于学习,虚度时光;有的情开朗,兴趣普遍,有的则缄默清静寡言,很少活动,等等,相识了门生中的“长”与“短”,才气做到“对症下药”,“对症下药”。

其次,要善于“短中见长”。

在几小我私家的班级中,免不了会有少数落伍生,班主任应该全面准确地看待他们,不能仅看到“短”处而见不到“长”处,从而形成“晕轮效应”(即以偏概全)。要善于发明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若有的屈从规律的自觉不够高,但能当仁不让,助人为乐;有的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文体方面有肯定的专长,有的外表缄默清静寡言,却能独立思考,对有些题目常有独到的看法:有的虽然暂时落伍于人,但心田也有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等等。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全面相识、善于视察从“短”中发明“长”处,进而做到扬“长”避“短”。

再次,要善于增补“短”处。

班主任在认清门生的“是非”之后,要寻求补“短”的有用途径和要领。对通常违反规律的门生,要开展个体谈心活动,举行耐心说服和引导;对文化学习有困难的门生,要低落要求,循规蹈矩,多做个体向导;对格内向、缄默清静寡言的门生,要经常构造种种活动,多给他们锻炼的时机;对暂时落伍,尚有朝上前进欲望的门生,要多加勉励和引导。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对有“短”处的门生,要多增长情绪投资,给点“偏幸”,倾注爱心、热情和盼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实时赐与表彰和勉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孕育发生“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他们就会由“短板”逐渐酿成“长板”,从而增买办级“木桶”的存水量。

(本免费论文文来自)

着末,要善于建立“取长补短”的情况。

管理班级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教室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效率

我国古代很早就注意环境对人的。孟子讲求环境对人的陶冶。董仲舒认为人的品德,“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孟母三迁”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文化环境决定论也认为“人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人也创造文化环境”。它重视人环境的建设,强调发挥育人环境的作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今天,我们仍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组织和创设良好的环境,控制和改变那些不良环境,要增加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有教育意义的因素,消除那些干扰和阻碍教育的因素,使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全面的。

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其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而文化环境反过来又给学生以改造,决定和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意识的强化。教室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我在任班主任期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室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创造美好环境,培养良好性情

整洁、美观的环境,能振奋精神。教室的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在教室净化最原始阶段,我向全班学生提出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学生每天打扫教室,培养学生爱护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保持教室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随着良好习惯的慢慢形成,我也注重了高品位教室文化的建设,逐渐融入了始于日本,后风糜全球企业界和管理界的——“5S”管理(整理——SEL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提出了“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5S”管理活动的开展,造就了一个更为安全、舒适、明亮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进一步养成了“文明守序,按规定行事”的习惯,从而提升了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营造团队精神。

二、强调制度文化,人人参与制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人的道德达到完美与和谐的境地,那你就要创造环境与言语的和谐关系。”教室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名言警句,大则一个班级规章制度的实施,如果我们都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它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在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如:班规、细则(如《学生考核细则》)、规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它是教室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建立协调一致、相互制约、有机发展的制度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对教室制度文化坚持正确导向,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学生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对于制度文化既要强调宣传教育,也要认真加强制度建设,有关各项制度、细则的设计,公布前要经过班级全体学生的反复讨论一致认同后,方能执行,以达到共建的目的。

三、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教室的墙壁也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把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着教室的四壁。这样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学习园地”的定期更换,利用同学们的创意,选择一个主题及一组色彩,设置了一系列专栏。每一期都能体现着各自的风格和追求。

针对学生在读书书目选择上存在的盲目性和不系统性,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读书兴趣,学会鉴别、学会选书,多读书,读好书,有系统地读书;也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有效率地读书,从而扭转学风浮躁现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建立班“读书角”,学生自动拿出自己最爱的书籍,集中放在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这样,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利用各种座谈会,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身边发生的人与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素质,让他们各抒己见,并加以引导,促使他们看有所悟,学有所知,取长补短,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自身素质。

四、开展多种活动,培养综合素质

管理班级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班级管理尊重关爱"现在的中学生真难管!"经常听到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发出这样无可奈何的话。作为班主任,我充分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积极性得到发展,我所管理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纪律严。如何进行班级管理?我主要从尊重和关爱学生两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1尊重学生

尊重是一种品格,是对他人人格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尊重是一缕春风,可以化解他人内心的不良情绪;尊重是一种期望,可以激励他人奋发前进。教育也是一种尊重,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对教师基本品德的要求。

1.1尊重学生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学者、作家、演员,并非每个人都能发明火药,但每个人应当成为自己行业上的能手--此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班主任要善于运用教育技巧,在理解、信任、尊重、宽容的基础上,对于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例如对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的学生,采用商量式的批评;对于自尊心强、固执己见的学生,多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批评;对于依赖性强、试探性心理比较突出的学生,易采用能动式批评。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处境和态度,一时不能接受的,可以转移话题,缓和气氛,采取冷处理的方法。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能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当,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孔子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后世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1.2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3尊重是沟通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志趣、激情和不断进取的完美的人"。教育也是一种尊重,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对教师基本品德的要求。对成功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祝贺、赞美和激励;对失败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安慰、鼓励和鞭策。教师应该是一名播种者,而尊重就是播种机,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中。

2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严、爱"相结合使教育更生动

2.1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每一个学生要想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老师的关爱和鼓励。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理解并信任学生。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学习上悉心指导,思想上耐心引导,积极鼓励。多做过细工作,用父母之心关爱学生。

管理班级论文范文篇9

作为微观环境的班级若要对学生的成长发挥有益的影响,就需要高效的班级管理,去创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场所。作为理解型班级管理,它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创建理想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体验和学习。

(一)创建理想的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三维空间,对于学生安全、学习和成长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主要包括照明、通风、座次、教学设备、教室环境布置等多方面。理解型班级管理在创造理想的物理空间方面应当考虑以下几点:考虑学生在教室里的自然感受,合理安排学生的座位和活动空间,适当布置和装饰教室环境。

当然,理想的物理环境还有很多细小而具体的内容,而且所谓的“理想”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它的创建要基于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学生心理的充分理解。简单说,首先应该做到方便实用,干净舒适;在此基础上,根据条件和学生的需要去设计和美化环境,使用学生喜欢的东西把教室布置得既实用又富有吸引力。

(二)创建理想的人文环境

人际关系、互动方式、班级制度等一起构成了班级教学活动的人文环境。班级人文环境的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曾有研究表明:“当教师能为班级创造一个积极有序的氛围时——温暖、相互支持、快乐、恐惧感低,教室方能发挥最佳功能。”[1]理解型班级管理就是要通过班级管理去创造一个理想的人文环境与教学氛围。

第一,创造安全的人文环境。在这里,教师充分理解学生心理安全的意义,消除各种引起学生心理焦虑、恐慌、不舒服、沮丧的因素,使学生安心学习、愿意探索和冒险、获得帮助和支持、远离影响学习过程的分心的东西和破坏的事情、远离任何形式的“心理惩罚”。

第二,创造有序的人文环境。“建立和保持秩序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理解型班级管理要打造有序的人文环境。在这里,教师充分理解秩序的意义,其管理确保不会有拥挤、混乱和吵闹:座位安排要有序,坐在前面的不会挡住后面的视线;上课起立问好,下课不会一哄而散;课堂上要先举手后发言,有争论有辩驳,但不会有喧哗,更没有相互追打。在这里,教师的管理要确保一切都井井有条:课桌上的书本不会堆积如山,墙壁上的张贴不会东倒西歪,教学物品尽在该放的地方。在这里,有学生行为准则告诉学生,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教室里移动,坐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或不可以打断教师,可以允许的声音有多大等。

第三,创造有活力的人文环境。在这里,教师充分理解生命的特性,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生命的活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绝不会因为要秩序而严格压制,绝不会因为要规范而苛刻束缚。班级制度和规范是学生参与或自主制订的,考虑到学生的生命节律,照顾到学生的活动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纳,学生不会产生束缚感。教学活动形式也多元化,问答、议论、辩驳、探索等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一扫往日的压抑和沉闷,学生在笑声和自主活动中展示强烈的生命活力。

第四,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理解型班级管理要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在这里,管理就是要保证师生民主、平等、自由,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家彼此尊重;同学之间是兄弟姊妹关系,大家彼此关照,相互帮助。“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全班儿童创造相互帮助的环境,毋须越俎代庖,只须加以协调就可以了。”[3]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呈现出友好协作、相互认同、心心相容的景象。师生之间也许有辩驳,但不会有对立与敌意;同学之间也许有学业上的竞争,但在最后的机会上不会发生冲突,因为每个人要争夺的是校外的更高一级学校的机会和指标。这样,班集体就像—个大家庭,能够让每个学生产生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个人都愿意在这里学习和生活。

总之,理解型班级管理就是要为教学效率和效能的提高创造条件,建构环境,营造人性化、生活化、趣味化的班级教学氛围。如果离开了这些目标,管理本身就成为目的;为管理而管理,不仅没有价值,而且还会形成管理主义的作风,影响真正应该成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当然,创造理想的人文环境给教师提出了很多要求。它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积极因素的作用,要温暖、关心和支持学生,使教室变成友善、快乐、温馨、鼓舞人的场所;需要教师杜绝冷漠、严厉、惩罚、挖苦等消极态度和作风,防止教室成为威胁学生的场所。所以,理解型班级管理是需要教师付出较多努力的工作。

二、增加师生的愉快体验

班级是师生教学和生活的场所,在师生的生命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班级管理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质量。而师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质量又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理解型班级管理虽然也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那绝不是唯一目的。理解型班级管理同时还要创造条件,营造温馨教室,增加师生的愉快体验,让师生在班级教学和生活中获得丰富的生命意义。

(一)增加教师的愉快体验

班级管理与教师的情感体验关系密切。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下,班级管理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事情,学生是管理的对象。教师要看住学生的课堂秩序、课下纪律,要看住学生吃饭、午睡、做操等;还要管学生的思想品德、举手投足。教师仿佛成了保姆和管家婆,从早到晚、从课前到课后、从工作日到节假日,无不在管理之中,其辛苦繁难是别人无法理解的。除此之外,管理过程中也不会有好的体验。因为他们和学生之间似乎永远是“警察”与“小偷”,“猫”与“老鼠”的关系,他们需要不停地履行监视和看管的职责,不会有什么乐趣可言。试想,整天与“小偷”“犯人”呆在一起的人,能有什么好心情呢?尤其是侮辱和体罚学生,虽然也能使他们得一时之快,但更多的是给他们一种“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之悲凉。试想一个斯文扫地的人,还能有什么尊严感呢?

理解型班级管理就是要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去关怀教师的生命意义,增加教师的愉快体验和幸福感。

第一,民主化管理:给教师松绑。教师的辛苦和愉快体验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管理主体的“单一化”。有见于此,理解型班级管理主张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让相关教育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使管理责任分担,从而减少个别教师的管理责任和压力。特别是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之后,教师的辛苦就会大大降低。因为,当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由他们自己当家作主,教师要管的事不就减少了吗?学生的自觉性和纪律性不就加强了吗?由此,教师的愉快体验不就增加了吗?

第二,人性化管理:增加教师的快乐。缺乏人性的管理是师生冲突的主要根源,因而也是教师缺乏愉快体验的主要根源。所以,理解型班级管理就要使管理手段人性化,让教师的管理能够为学生接受;让学生的表现能够为教师所接纳。在相互尊重、理解、对话、协商的前提下,化解各种冲突,融洽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分享学生带来的乐趣,在学生的成功中享受管理的成果,在自己的文明实践中感受文明带来的快乐。一句话,让管理的过程成为教师的愉快体验过程。

(二)增加学生的愉快体验

班级管理与学生情感体验的关系同样密切。“学生年龄虽然不大,但也是一个有情感、有灵性、活生生的人,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4]但是,以往对学生的情感体验问题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很多教师以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分数)是主要的,至于他们的情感又不是升学指标,因此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除了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得到教师的器重外,其余的多数学生则得不到重视,甚至被无情地边缘化,他们体验到的往往是失败和冷遇。这容易导致学生学业的失败以及生命意义感的缺失,甚至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存在本身。因此,如何通过管理使班级焕发出集体生活的乐趣,成为学生愉快的体验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理解型班级管理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人性化管理:学生不再反感。传统的班级管理依靠的是控制、束缚,只有教师的意志,没有学生的自由。学生只有服从、遵命、守规矩,否则就要受到批评、惩罚,甚至可能被吊销学习资格,逐出校门。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怎么会不感到压抑呢?而处于压抑状态下的读书生活不仅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更违背了人性的自然。理解型班级管理的理念是管理学生,要让学生不再产生反感,反而要想办法让他们感到快乐。这就要求管理工作人性化,教师的态度热情点,教师的语言温和点,教师姿态放高点,班级制度宽松点,废除不合理的制度、各种各样的歧视与惩罚。

第二,民主化管理:学生自主的乐趣。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是教师或班主任的单一管理,这容易导致教师的武断、独裁,使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反映,学生的建议得不到采纳;学生大有任教师操纵、摆布之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养成了消极被动的性格。这种局面完全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彻底改变。理解型班级管理则主张民主化的管理,既使班级管理过程民主化,又使班级管理主体民主化,让管理的过程远离教师的独断专行,让管理的工作有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参与班级制度的制订,成为班级事务的管理者、执行者和评价者,真正当家作主。

总之,理解型班级管理追求愉快的集体生活:重视师生身心的安全和自由,重视他们愉快感受,确保他们身心舒展,没有疲惫感,没有压抑感;重视他们的精神充实,没有空虚感、无聊感。尤其要让学生拥有自信的班级,使他们感到“这才是我的班级”“能在这个班真好”“喜欢老师,喜欢全班同学”。

三、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管理育人的观念,存在着明显的被秩序所束缚、管理与教育分离的现象。例如:许多班主任为班级制订了不少的规章制度,但却没有注意把制订规章制度和进行教育指导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在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检查落实,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根本无法发挥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或学校给学生提出了种种要求,实行严格的纪律控制,忘却了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因而出现了为人们所批判的管理主义倾向。

与之不同,理解型班级管理就是要把班级教育和班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管理活动成为教育活动的有机部分,发挥管理活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促进教师的发展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中,班级管理无非就是管制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和后勤工作,而这只能增加教师的责任和负担,给教师以压力和劳累。这不仅不能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反而减少了教师自我发展和提高的时间。理解型班级管理理念则是让管理的过程成为教师自身的发展过程。

第一,人性化的管理与教师发展。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采取学生能够接纳的办法进行管理。比如:教师的态度热情了,语言温和了,和学生平等对话,与所有的同学保持密切而等距离的联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远离粗暴的手段等。采取这些学生能够接纳的管理手段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学生触犯班级纪律、与教师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要克制自己,宽容学生,甚至要对学生笑脸相迎,耐心开导,施以大爱,这的确非常困难。理解型班级管理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做到这些,始终以热情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手段与学生打交道。这不仅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而且还有助于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和管理艺术。

第二,民主化的管理与教师发展。民主化的管理能确保管理的过程成为教师的发展过程。一是在召集各种教育力量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协调艺术,形成民主生活观念。二是通过各种有关力量的参与,特别是学生的自主管理,提高管理的成效,减少教师的管理压力,增加教师的好心情,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三是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班级事务和学生个体问题都交由学生自行解决,从而使教师大大减少班级管理时间,为教师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中,管理是要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秩序、有纪律的学习环境,这些当然是好的方面;但由于实际管理手段缺乏人性,管理的过程成为束缚学生的过程,学生没有民主自由、没有舒畅的心情,这反过来又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理解型班级管理要在扬弃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管理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一,人性化的管理与学生发展。理解型班级管理要革除传统班级管理的非人性的方面,让管理成为理解学生并为学生所接纳的过程。由此,这就有助于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自由,确保学生的班级生活有趣、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第二,民主化的管理与学生发展。理解型班级管理要实现管理的民主化,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与个人问题的管理,以班级管理主体的角色学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自己的成效自己检验,从而使他们走向自主、自立、自治、自律、自强。当然,教师还要通过民主化管理,使学生学会民主生活方式,让学生在集体的民主生活中受到平行教育影响,实现更大的发展。

总之,理解型班级管理要努力构建温馨教室,为师生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使班级管理成为教学的促进力量;理解型班级管理要努力关注师生的幸福、自由、尊严、价值,既重视教师职业生涯成就感的提升,又重视学生学习愉悦感的获得,使师生在建设过程中感受幸福、体验快乐,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理解型班级管理要努力构筑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来促进师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CHARLESCM,SENTERGW.小学课堂管理[M],吕良环,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0

[2]PAULBURDEM成功地经营你的班级[M],张艳华,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

[3]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08

[4]李永生,和谐班级的建设:班级中的交往与互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39

管理班级论文范文篇10

在举国瞩目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指出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二十一世纪时代教育的特征。“独立的人格意识、积极的民主参与热情、强烈的好奇心、合理的知识结构、广泛的兴趣爱好、独特的个性特长、正确的审美意识、顽强的意志、较强的专利意识和发表意识、大胆的冒险探索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踏实、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协调指挥能力、较强的模仿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创造思维品质、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定量的数理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二十条个人要素构成了创新型人才。下面,我以自己的实践,浅谈在班级管理中我是怎样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教育中,自觉成为班级的主人。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一切管理工作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而对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启动下属的内在工作动力,充分发挥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在社会信息的进程中,各种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会在学生中传播,使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生显著变化。反思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与当前的形势和时代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我们那传统的“保姆式”管理会使学生缺乏独立自主性;“警察式”的被动管理则压抑了学生的自尊、自主意识;而两眼死盯着是否犯规的“裁判式”消极管理则剥夺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到底怎样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改善学生管理呢?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我做了如下小小的调试:一、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品德、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班集体,使他们在良好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这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一个难点,班主任的工作是艰巨的。怎样化整为零,使学生都能在我的领导下、教育下,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积极愉快地学习呢?首先,在建立班级之后,我随即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然后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综合全班学生的意见,挑选出一批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手把手地交他们管理班级,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主人翁精神的班干部,为以后发展和培养更多的班干部打下基础。现在的孩子,追求平等、民主。作为班主任,如果高高在上,忽略民众意见,一意孤行,势必使自己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严重的将会使得学生产生敌对情绪、抵制情绪,试问,这还将如何开展工作呢?因此,在选出班干部之后,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与全班学生一起共同制定了新学期的班级管理制度。顺便一提,一些制度订得的确不错,学生确有他们独特的见解。当然,有些方面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比较幼稚的,但在我的启发引导下,都能顺利完成,而且颇为全面。制定了新学期的班级管理制度后,我对学生说:“制度是大家经过深思熟虑、结合自身共同制定出来的,老师希望大家能说到做到,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一个好学向上的集体。”通过实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挺按章办事的,违纪的学生比较少。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责任心较强的学生都能在每周的周记中指出某项的不足可做修改等建议,这为我制定下学期的班级管理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看!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了吧,他们把自己看作是班级的主人,乐意为班级建设出谋献策。其次,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有的班级,可能是一学年甚至几个学年下来,依旧是原来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可能认为这挺好的,既省心又省力(班干部们经过几年的工作,能力提高了,对班级的情况又比较熟悉)。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由于多年长期使用老一套的班干部管理体制,这样必然使一些有能力、有作为的学生失去锻炼的机会,而那些身为班干部的成绩平平的学生,由于无竞争,无危机感与紧迫感,因此无干劲。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都怀着当班干部的愿望,他们乐意为班级出力。我班的学生,特别喜欢当班干部,他们以能当上班干部为光荣,能为班集体出力,为同学服务更光荣。因此,每次轮到当值日生或班长,工作总特别认真、负责。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因为写欠作业,违反了纪律,因此,我撤消了他下个星期当班长一职。没想到,他竟当场放声大哭,并保证下不为例,请我给他机会。看!孩子就是这么可爱,他们从轮流当班干部中体会到当班干部之乐、之苦,也懂得去关心、理解他人,认识到“管”与“被管”的乐趣,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班级的纪律真是明显好多了。第三,建立“自我批评日”。人应善于做自我批评,才能找出自身的不足,对照自己与他人,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才会有所进步。为了使学生能正视自己一周的表现,我在每周五中选一节课,让学生总结自己一周来的表现,看看哪些值得发扬,哪些需要改正。小结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有关学习的、有关纪律的、有关生活的、有关校外的、有关校内的。开始,学生不敢实话实说,即使有,也言尽不详。见到这种情况,于是,我先带头,对自己一周来的工作做了言简意赅的小结。在我的带头下,学生们都鼓起勇气,畅所欲言,而且,我们还共同找出缺点,制定了下一周的奋斗目标。事后,我听到家长也称赞到:“这办法的确不错,孩子们乖了许多,长大了许多。”家长的话语,就是对我的工作的最好的肯定。二、激励、赏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我们知道,人的需要,除了生理需要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需要的内容与层次会更加发展成为伴随人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赏识教育正是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教育。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是教孩子走路、说话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迟、再差,我们都不会灰心,我们都会说:“慢说话的孩子长大特聪明。”我们不会嘲笑,只会坚持,不断地鼓励、赞赏。这就是一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不怕失败、追求成功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赏识”与“激励”的结合体,在班级管理中,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通过“赏识、激励”去维护孩子的自尊,学会自爱,去挖掘潜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班级管理中,当孩子取得成绩或受到挫折时,我们老师的一句“你真棒!”或“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等肯定性的语言或鼓励性的言语,都会如和煦的春风,无声的细雨,温暖、滋润着孩子的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反之,如果采用一味地斥责、埋怨等方法,则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降低了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我在班级管理中,还采用了一些“贴红花、奖励‘小动物’、争夺红旗”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孩子进行赏识,让孩子感到承认对他们的尊重、信任,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新的世纪,需要充满自信而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将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而承认差异、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无疑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减少自卑心理。三、促进班级进步的手段——培养个体活动。一个班内几十名学生总是性格不同,各有特点:有的喜静、有的好动、有的顽皮、有的乖巧。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调节各人的性格,使班级呈现出一个和谐、团结、人人追求向上的优秀集体呢?通过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个体发展的潜在活力,从而激发整体的上进心,促使整体进步。我班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还挺不错,就是特别贪玩。每天上下课,奔跑、追逐是小事;放学不按时回家,有时还爱纠集家住其附近的同学打打闹闹,好几次家长找上学校向我反映。还真难管啊!你找他谈话,可过不了几天,他又犯了;凶他、训他更不管用,搞不好,他还会产生敌对情绪。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除了顽皮、捣蛋外,其实,他蛮关心集体的,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期望集体对他的肯定。再经过观察,我发现,他上课特别认真,总能积极发言,作业完成速度快,质量也不错,而且,从没缺欠作业。嘿!我找到教育他的缺口了。在一次班会课上,我任命他为班里的学习委员,专门负责管理班里的学习。课后,我再找他谈话,希望能不辜负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任,能和老师一起帮助差生提高学习成绩。他爽快地答应了。后来,他还自发组织了学习小组,自己任命组长。几个差生在他的帮助下,成绩也略有提高了,就连原来总在一起玩耍、打闹的几个学生也加入到他的学习小组中去。这一因势利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个体有活力,有干劲,有了积极性,又会在同学中互相影响,整个班级呈现了生机勃勃,人人力争上游的好氛围。以上这些管理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治、互帮、互助的精神,使学生的个体得到和谐的发展,在实践中树立起处理集体、他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正确态度,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