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18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范文篇1

一、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然而,很多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在内,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远远不及对专业课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当今全球性科技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因此,加强科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建设意义重大。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薄弱的就是创新能力。很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聪明,老百姓当中确实有不少心灵手巧的能人,却无法真正地担当起创新的主角,而从高校、高职走出的大学生呢?有的成了书呆子、考试机器,有的成了机械的机械操作手…也不能让创新的机制真正运行到位。“症结”在哪里呢?一句话,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够好!要么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要么不重视实践,不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丝毫不沾边,事实上,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辅相成的而非各自独立。

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同学们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虽经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生在没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的认识是懵懂的,甚至是浅薄的,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这些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将来认识社会提供了可靠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刻的领会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二、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的方向是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和发挥教育过程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自然也要遵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却普遍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准确定位。公共基础课主要可分为三大模块: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内容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那么对教学内容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高职学生文化水平低、基础薄弱,是普遍的现象,甚至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都未达标,他们对基础课存在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对数学、英语等课程。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定位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很多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2.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设置倾向于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设置,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理论性强,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同于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这种教学设置没有体现出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特色,缺乏对不同专业的针对性,造成了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影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增加了困难。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已成了高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公共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专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

1.密切关注专业变化,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不同的历史时期学科的发展有所不同,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真正做到基础教学服务于专业,就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时刻调整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专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比如在经济学中,高等数学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为了使学生脱离繁复的计算,更好地投入学习,我们增加了数学软件的学习。利用计算机使麻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计算变得简单,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

公共基础课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创新素质;融入

一、创新素质的界定

“创新”一次最早可追溯至《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文中的“创新”是指“另立新的宫廷选用制度”的意思。英文中的“innovation”一词则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于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在书中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时至今日,“创新”一词早已超越了其中文和英文的原始定义,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对其加以解读。从生物学角度看,创新是人类生命体内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自然属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探究未知的天性;从社会学角度看,创新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人类要发展就必须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明天。《辞海》中“素质”的释义之一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精神、思想上的稳定的性质特点,可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结合上述词义梳理,“创新素质”是指人在进行创新性质的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质。它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作用所习得的,对创新活动的进行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基本品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性人格(意志坚强、主动性强、勤奋善思、兴趣度高等有助于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的心理特质)、意识(对探索、了解、掌握未知领域的强烈的愿望)、精神(不满足事物的现状,不迷信权威,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或对事物进行改造的意志、信念和勇气)、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积极的求异性和活跃的灵感)、知识体系(某一领域的较高造诣或独到见解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等方面。

二、高职创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职创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建立在文化底蕴、工匠精神和健全人格培育基础之上的创新素质教育。1998年国家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2015年10月教育部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强调“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职教育而言,要达到理想的创新教育目标就需要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一方面从体制上可建设创新教育专门课程,建设大学科技园或创业园,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另一方面可从机制上进行探索,采取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专利获取、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鼓励措施。以上措施目前在高职教育领域均可做到有国家和省、市的相关规定可遵循,学校完全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细化执行。

三、高职公共基础课融入创新素质教育的途径

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贯穿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年,是学生在高职院校形成相较于基础教育阶段不同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社交模式以及思维定式的关键时期。高职教师在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系统地融入创新素质教育的元素,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发展、适应将来高速迭代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工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创新素质教育的融入可通过如下几种途径来实现。(一)变讲授式教学为探究式学习,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仍以学科式教学为主,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目标。文理分科的教育本身已经使学生的思想和视野偏向狭隘,在此基础上囿于学科的讲授式教学更是严重扼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如能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进行精心安排,设计中心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巧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将会大有裨益。在教学中应打破“我讲你听”的常规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探究式学习,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从接触知识点的最初就进入活跃的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寻找出路、总结规律、形成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多换一些角度进行观察思考,多进行一些延伸拓展的广泛联想,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多关注学生以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求异的勇气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高等数学课》的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训练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思维的探索阶段进行观察、试验、想象,在思考的实施阶段进行推理、运算、表述,在总结的反思阶段进行抽象、概括、推广。(王洪珂)(二)变理论教学为理实一体化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高职学生的思维活跃,对大容量信息的接受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抽象理论接受能力差的缺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习的现实需求,需要对以往的单一理论教学进行优化,以满足学生学习习惯和需求,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多种调查都显示,高职生更偏爱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公共基础课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知识授受关系,应推行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感受的实践项目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践项目可包括课堂实践、生产实践、社团实践、社会实践等,具体实施应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讲授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观看知晓和亲手实操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内容相互紧密结合。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可以将课后作业和阶段性考核设置为社会调查、小论文、案例演示、典型人物访谈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去亲身体验学习、实践,解决具体问题,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双手操作。(三)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磨炼,激发学生展现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因素,它包括创新动机、创新态度及创新意志等。具体体现在高职学生身上,就是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跳跃的思维、沟通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勤奋积极的学习态度、广泛的兴趣爱好、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等等。传统的高职公共课教学中,由于大多数课程都是合班课、大班课,讲授式、讲座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难有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和师生、生生交流的愿望。长此以往,教师满足于得到标准答案的回答,学生满足于学到能得高分的答案,学生独立思考、产生思辨和挑战权威的主动性就会被消磨殆尽,逐渐成为一群“听话的孩子”----只会“听”却不会“思”,进而不会“做”,最终不会“创”。通过高职公共基础课塑造学生创新人格,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公共课的课堂和课后训练任务中,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程序繁琐、容易出错的任务,重点观察和发现那些学风诚实、踏实,既专心又细心的学生,对他们在鼓励的基础上加以个性化训练。其次要正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好奇心会引发求知欲,进而产生强烈的亲身实践和尝试的愿望。好胜心会引发竞争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在乐趣中学习,在建立自信的过程中不断前进,是创新人格形成的必由之路。另外,还要注意在适合的学习及实践任务中设计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项目,实践表明,具有创新人格的学生往往会在团队合作中勇于承担领导的责任,并愿意耐心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以达成最高效优质地完成任务的目的。以《大学体育》为例,在进行大球项目对抗性的训练时,能够科学地选择队员、根据队友特长分配位置、比赛过程中实时分析策略的学生更具有创新人格,他们也更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四)加强教师创新素质培养,鼓励教师进行角色转变。虽然目前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和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实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考核标准和“重学生,轻教师”的双创活动投入模式。这些现象一方面挫伤了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放在开发学生创新素质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尚未达到较高水平,那么“以己昏昏”就根本不可能“使人昭昭”了。因此,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体制,建设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和项目运行保障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角色转变,解决目前教师的理论创新意识强但实践创业意识不强、学科知识丰富但社会活动能力弱、对创新原理性知识掌握多但创新教学实践少等问题。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要完成这种转变,首先需要端正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和态度,认识到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提升自身创新教育能力并将创新教育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其次,要基于学科特点,创造性地整合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想象、思考、质疑、实践的思维空间,注重启发引导,实施过程教学管理。再次,公共基础课教师还要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实践,将理论学习、实践运用和想象联想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创新心理培养训练相结合,真正提升创新素质教育成效。

四、结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在承担为专业基础课及核心专业课打好理论基础的任务同时,应积极探索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理实结合实践锻炼、关注心理培养人格、提升师资创新水平,将创新素质教育融入高职公共基础课的课内外,并进而延伸到专业课教学、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创业项目开发等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秦素粉,蒋涛.论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心理建设[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5).

[2]相伟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

[3]徐雯.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

[4]王洪珂,莫海平,王焕许,等.公共课、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和创新意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J].绥化学院学报,2006(05).

[5]吴琳琳.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素质与提升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2).

公共基础课范文篇3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占普通高校的53.2%;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322所,在校生699.42万人。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1]。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职业院校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学时[2]。公共基础课是促进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开设及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情况备受关注,本研究围绕这些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开展了分析研究。

2调查过程

本研究在问卷调查中选取了非概率的配额抽样方法,根据我国职业院校的性质和教师人群进行配额,第一层配额为职业院校的性质,选取了6所高职院校、4所中职学校;第二层配额为教师人群,教师主要分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和其他人员。调查发放教师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55份,回收率为91.2%。研究者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实施监控和抽样复核,剔除了部分不合格问卷。整理审核后的有效问卷经数据整理形成调查数据库,采用SPSS22.0版进行统计处理。调查对象的分布特征见表1。

3调查分析

本研究主要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公共基础课开设情况、教学资源与效果和教学手段与不足四个维度对公共基础课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调查。3.1人文素质教育认知。3.1.1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关注情况。从统计数据看,调查对象选择“非常关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比例占总人数的57.4%;选择“比较关注”的占31.6%,选择关注度为“一般”的比例为11.0%,调查对象中没有人“不关注”人文素质教育,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是职业院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3.1.2对学生人文素质满意度评价。调查对象对学生人文素质满意程度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总人数的42.6%;选择“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占总人数的23.2%;选择“感觉一般”的占总人数的34.2%。可见,教师对学生人文素质满意度偏低。3.1.3对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态度从调查对象的视角看,认为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都很重要、都应该重视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71%;认为二者有主次之分,专业教育最重要的比例占17.4%,选择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比例占总人数的11.6%。可见,教师重视专业教育的倾向较为明显。3.2公共基础课开设情况。3.2.1人文素质教育类公共基础课开设必要性。调查对象中有151人选择了“非常有必要”“有必要”在职业院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类公共基础课程,占参与调查的总人数的97.4%;认为“可有可无”“没有必要”开设此类课程的占总人数的2.6%。可见,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职业院校应该开设此类课程。3.2.2人文素质教育类公共基础课开设现状调查对象认为本校没有按要求开齐的人数最多,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36.1%;选择“不清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6.5%;选择“开齐了课程但课时不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2.6%;认为“按要求开齐所有课程”的比例仅为14.8%。可见,职业院校按要求开齐人文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院校相对较少。3.2.3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开展情况。调查对象认为本校实践教学活动内容丰富、教学效果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49.7%;认为本校组织过实践教学活动、效果一般的人数占41.9%;认为组织过实践教学活动、效果不好的人数占5.2%;3.2%的教师选择了“不关注”。3.2.4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从对本校公共基础课程开展人文素质情况的满意度统计数据看,调查对象对人文素质教育不满意、很不满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4.5%;选择感觉一般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6.8%;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的人数占38.7%。由此可见,当前教师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偏低。3.3教学资源与效果。3.3.1网络教学资源使用情况。调查对象选择本校公共基础课使用“学堂在线”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22.7%;使用“爱课程”“超星平台”等平台的人数占73.5%;选择“没有使用”教学资源平台的占3.8%。可见,公共基础课教师使用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种类较多,使用平台的教师人数也比较多。3.3.2信息化课堂教学管理平台使用情况。调查对象使用“蓝墨云班课”的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6.1%,处于第一位;选择“雨课堂”“智慧课堂”的人数占57.5%;没有使用平台的教师人数占6.4%。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3.3.3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查对象认为本校公共基础课程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的人数占41.9%;认为本校教师能满足开课要求的占总人数的21.9%;认为师资不足无法按要求开设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人数占20.1%;而选择“各类公共基础课均组建了充足的优秀师资队伍”的人数最少,所占比例仅为总人数的16.1%。可见公共基础课师资不足、队伍不稳定现象较为显著。3.3.4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评价。在教师教学态度方面,调查对象选择教师教学态度“非常认真”和“认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7.7%;选择教师教学态度“一般”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2.3%。其次,从教师教学效果来看,认为教学效果“很好”“较好”的人数占79.4%;选择“一般”“不好”“很不好”的比例为20.6%。对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效果两个变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80(p=0.000<0.05),两者关系为高度正相关。由此可见,教师教学态度越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将可能取得越好的教学效果。3.4教学手段与不足。3.4.1教学手段使用情况。对最适合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手段进行选择的统计数据显示,调查对象选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的人数占参加调查的教师总人数的35.9%,排在第一位;选择多媒体教学的人数位列第二,占30.6%;认为慕课等在线教学手段最适合的人数占16.9%,选择传统和其他教学手段的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4.0%,2.6%。由此可见,大部分认为应该在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3.4.2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统计数据显示,认为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和重视不够的人数所占比例排在第一位,占调查对象20.8%;认为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9%;选择“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课程种类不丰富,课时安排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7.5%,16.4%;选择其他原因的部分调查对象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教学特色不突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不够等不足。

4启示与建议

4.1提高站位。准确把握正确方向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3]。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和重视不够、教师重视专业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教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满意度评价偏低。“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职业院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职业院校需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持续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自觉与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对标对表,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以行动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形成全员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全程、全方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2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教学在职业院校推进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三年制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不低于1000学时),三年制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不低于625学时),并且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2]。本研究对公共基础课开设情况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占比97.4%)认为职业院校应该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类公共基础课课程;认为本校能按要求开齐的教师人数仅占14.8%;对公共基础课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满意度偏低,仅有38.7%的被试教师感到比较满意。由此可见,职业院校有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好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的关系,重视公共基础课在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保证学时数量;同时还需要丰富符合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特点的实践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等实践场所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升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效果。4.3挖掘信息技术。推进“三教”改革调查发现,96.2%的公共基础课教师使用“爱课程”“学堂在线”“超星尔雅”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开展公共基础课教学,93.6%的教师借助“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课堂教学管理平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及慕课等网络在线教学手段被众多的教师认为是最适合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手段。

公共基础课范文篇4

关键词:慕课;手机移动平台;公共基础;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更多的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到了教学中,特别是计算机的加入,使当前的课堂教学不再像传统的教学课堂一样枯燥无味,计算机的融入使如今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较好地融入课堂的学习中,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慕课的出现让更多的学生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课外应用计算机设备也同样能够进行学习,在课外也能够获取足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丰富;手机移动平台的出现和慕课一样成了当前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重要网络平台,手机移动平台的出现让学生们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学习。学生们有了更加方便的学习平台。而当前基于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体系[1]。

1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简介

慕课英文名字是MOOC,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大型的开放型的在线课程,慕课的学生成员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人数不相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几十个或几百名学生组成,而慕课的规模较大,一般由几千名甚至是上万名的学生组成,其中慕课学习成员最多能达到16万人;这种学习模式通常是学生通过创建自己的学习账号,然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网上选课,通过计算机设备进行视频课程的收看,在慕课中进行学习,慕课这种学习平台是不分国籍的,任何想要借助慕课平台进行学习的人都可以进行学习;学生借助慕课进行学习时,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些学习资源学生在网上进行学习,不需要进行下载就可以直接观看,非常方便、快捷。慕课课程内容的设计是循序渐进的,跟大学中的一些课程是相似的,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轻松地进行学习并且成长为高级人才,慕课的课程中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其中科技学科的内容含量非常多,特别是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慕课中都有非常多的学习资源,并且慕课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免费的,能够让学生免费进行学习,并能够获得相应的证书。慕课是一门专为有学习需要的人群所提供的一种学习平台。手机移动平台从表面上看是借助手机登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手机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较好地推动了移动学习平台的发展,而手机移动平台快速发展的实质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移动设备较好地体现了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高水平,通过推广手机移动平台,不只是学生,还有更多的想要进行学习资源下载的学者都能够借助手机移动平台获取到学习资源,借助手机移动平台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非常方便、快捷。手机移动平台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更加追求简单的查找设计,不设计过于繁杂的查找方式,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简单的查找方式;手机移动平台中的学习资源是一些公司将其所具有学习内容进行优化、整理之后的,并且要求其整理的学习内容尽可能的精炼简短,突出重点,方便学生查找[2]。

2基于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公共基础课教学管理模式

2.1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慕课的创立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水平都非常高的基础之上展开的一门开放性的大型网络学习平台。慕课中含有非常多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学习资源非常多,教师也借助慕课进行公共课程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将公共基础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完善,还能够洞察行业发展的方向,将公共基础的相关知识进行较好的掌握,然后在实际的课堂中,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自行登录慕课账号,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来满足自身的发展的技能需要,改变学习的模式,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只局限在课堂中,将学习方式变得活跃,突破自我。学生通过慕课学习公共基础课程,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借助手机移动平台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更加方便,通过手机移动平台,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知识时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还能够进行在线交流学习,能够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虚拟化的交流。公共基础课程在许多院校中都是采用教师课堂教授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较好地实现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不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而借助手机移动平台,学生能够通过手机中的软件进行学习,同时进行在线的问答。2.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当前的网络设备发展越来越快,学生接触到的新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多。在传统的学习课堂中,学生们不能够将自身的潜能进行较好的开发,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氛围过于压抑,大多是教师进行讲解,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够发挥出课堂主体的地位,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散,对学习就不会产生较大的兴趣,对课堂内容的探究动力也就会变小。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公共基础课程进行调整,将慕课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使慕课与微信平台进行有机结合,给学生创建出一个更加有氛围的学习环境,同时将微信平台与慕课进行结合之后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让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在移动设备中也能够进行学习,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实际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的情况进行一定的掌握,可以通过课堂上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慕课与微信平台进行有机结合之后,要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设立一个微信平台的管理人员,实时地将其中的教学资源进行审核,同时掌握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信息,同时将教师的工作进行管理,保障这种教学模式的效率。不仅如此,在实际的公共基础课程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之间要进行学习任务的分工,并由教师引导小组成员进行探索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提高自我[3]。

3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很多的学生在接触到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时,对公共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基础知识水平都不高,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存在着非常多的不足,通过引入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能够将公共基础课程进行较好的监督和管理。学生能够借助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进行课前的知识预习,还能够进行课后的知识巩固,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应用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都是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将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行最大限度的激发,通过引入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变,能够实现个性化指导,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方式中进行学习,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4]。

4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基于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对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不足的情况下,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出现较好地提供了新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开阔思维,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熊紫瑾.基于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计算机教学管理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6(1):159.

[2]于淼.基于“慕课”平台的高职实训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3):190.

[3]骆剑华.基于慕课平台高职《税法》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6(6X):186.

公共基础课范文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专业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将受到很大的制约,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转岗再就业能力低,今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因而,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化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各专业都很重视本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种类、性质和课时分配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文化基础课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专业迫于学校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一些理化基础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起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关于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从地方到国家,文化基础课申报获批的精品课程也是凤毛麟角。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落后的,无论是课程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是学生重视的程度,学校投入的人财物都远不如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改革措施

2.1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机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当今国内职业教育专家纷纷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倡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课的同时削弱文化基础课。针对这一现状,基础课教师应通过阅读相关专业课教材,听专业课,下企业车间学习,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讨论,了解毕业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寻找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点。通过以上4种途径,了解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专业课程的特点,掌握专业课教学需要哪些文化基础知识,明确文化知识讲授的数量和深度。确定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文化基础课授课计划。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起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2.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等。课程标准要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

2.3改革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

1)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变化,满足专业需求为专业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所谓加强基础,并不是基础课的学时加得越多、讲得越细越好,而是课堂上要有重点地讲解,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应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务必展开讨论,在编制授课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教学需求,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动和各系沟通交流。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文工交融的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基础模块与选项模块相结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2)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再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3)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更新,效果评价恰当。文化基础课程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综合评价,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课程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公共基础课范文篇6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及抽样方法采取整体调查的方法,选取我校2007、2008和2009年级的药学J、中药学二个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86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100%。

1.2调查方法参考国内其他医学院校课程开设情况自行设计调查表,以学位课程设置、调整和增设的选修课程、专业前景和就业意向为主要内容,采取无记名调查问卷法,由被调查人自己填写。

1.3数据分析由SPSS统计与案件分析,采用率及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单元素描述分析,其中对合理性调查结果采用X检验。

2结果

2.1课程设置合理性调查

2.1.1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目前我校药学专业可设的主干学科包括公共课、化学类、医学类、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选修课,核心课程包括中医药学概论、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事管理学、医药数理统计学等。

2.1.2学位课程由医学基础课、公共课、化学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根据教学大纲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公共课学时624占总学时(2816)22.16%,基础课学时704占总学时25%,专业课学时816占总学时28.98%,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学时(584)和实践课学时(338)的比例为1:0.579;毕业实习8周,毕业设计15周,共计23周。经调查结果显示:对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整体情况认为满意136人,占73%,不满意50人,占27%;总体来看对药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目前认为基本合理。调查结果见表1。

2.1.3选修课程设置经调查,药学专业通过几年的教学,认为临床药理学、药品营销学等课程均可作为药学专业学生选修课程,针对增设选修课程的调查结果见表2。

2.2实践能力培养

2.2.1生产(毕业)实习根据药学专业教学计划目前安排药学专业学生的生产(毕业)实习时间为8周,经调查认为毕业实习时间合适92人,太长4人,太短的94人。

2.2.2毕业设计药学专业安排毕业设计时间15周,经调查认为时间合适141人,太长36人,太短9人。

2.3专业前景和就业意向见表3

2.3.1专业前景药学专业多数学生认为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较好,比如在医院药房、医院制剂、药品生产、药品研发、药品经营、药品检验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体现办学特色方面仍需改进和完善。

2.3.2就业意向目前有390人次分别选择在医院药房、医院制剂、药品生产、药品研发、药品经营、药品检验等方向就业;51人选择继续深造考研。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在通识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个性培养,这样也能改善药学人才的知识结构。

公共基础课范文篇7

1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是指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动为,把现代国际贸易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去,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从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培养人才。(2)综合效益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是指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投资效益、资源配置效益以及办学效益等各方面的效益,对人才培养的效益进行专业的评估,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达到效益的最大化。(3)以能力为中心原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职业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的,这关系着学生将来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通过对岗位和职业进行系统分析,把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职业岗位和工作情景相融合。

2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学校很多,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

(1)公共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必修课,如政治、体育、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选修课较少,且主要是“艺术类”选修课程,如美术、音乐、书法等,缺少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这一块。因此,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应相对地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学生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开设社会学、历史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是必修课,很少有学校开设选修课。这难免会造成学生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除了重视实践教学外,理论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宽”、“厚”的特点,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具有职业发展潜力,而不能象高职专院校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3)专业课。①专业课程中大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较少,并且和外贸岗位的联系性不够突出。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发挥,限制了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的就业。②专业课与国际接轨不够。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具有“国际性”,但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专业课中涉及“国际”的课程相对较少,重点仅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而对国际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关注较少。③缺少产品和区域研究方面的课程。产品是国际贸易的对象,一个外贸人员必须要对产品有所了解,才可能在产品的营销、报关、报检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区域研究对外贸人员同样重要,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这类课程的开设,还可以使学生有选择地倾向某一类产品或某一区域的研究,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④实践教学偏少。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中的比重仅为20%左右,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得职业能力与外贸人才市场的要求脱节。⑤专业课一般集中在大三学年和大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识比较晚,学业负担比较重,而且大四的时候学生又往往忙于找工作和实习,没有精力来认真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课程体系的优化

3.1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公共基础课范文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职业能力

社会向信息化、服务化转型决定着职场对人才的需要从侧重于熟练掌握某一专业技能过渡到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决定着社会的竞争已从“技能”的竞争转向“心”的竞争。在职场上,许多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录用的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技能的竞争成为基本门槛,诚信、态度、人格、价值观甚至梦想等成为用人单位的首要考虑要素。作为直接面向职场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与用人单位的“零对接”,必须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注重职业能力的培育,而不再是单纯的职业技能的培训,要完成此转变,势必重新认识和定位公共基础课程在培育学生职业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公共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现状

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常把课程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政治理论课、道德理论课、法律课、心理课、计算机、高职英语、应用写作、高职语文、高职数学、艺术鉴赏与修养、社交礼仪、中国文化概论等。公共基础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在各类教育中,只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在工业化的初期或中期,职场上需要大量出校门就能进厂门的人员,所以当时的职业教育以“胜任岗位”为目标,侧重培养学生掌握某种职业技能,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重专业轻基础,并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未随着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而有所变化。1.教学时间“压缩化”。职业教育一旦仅瞄准学生当前的就业,其培养目标就势必定位于学生掌握某种或某几种职业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压缩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就是一种必然,因为职业技能基本上是由专业课程来完成的。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某种职业技能,毕业后即能走上就业岗位,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一再被削弱,课时均让位给专业课程。不仅校领导层、教师层,甚至一些用人单位、学生都认为学习公共基础类课程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根据河北省教育厅2014年的调研得知,在河北省的职业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均不到整个教学时间的40%,而且在现有的教学时间内,由于领导不重视,教师不用心,学生在公共基础课程上的上课率也很低,大部分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教学形式“实践化”。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在于以实践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动手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对于专业课来讲,采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上手操作能力是一种必然选择,但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为了突出特色,彰显其与普通高校的不同,也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必须加大实践课时的力度,从课程体系结构到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应用、课程考核方式等均要求必须体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有的院校甚至规定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学时必须达到的百分比,也有的院校把实践2016年2月上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作为检查、审核、考核公共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标准,一时间,公共基础课程理论讲授部分遭遇了“滑铁卢”,不能与实践性教学部分同日而语了。3.教学目标“从属化”。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突出专业课程的实践学习,这就决定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势必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严格来讲,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智能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旦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学生的眼前就业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某项具体专业技能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被弱化了,就只能从泛泛的角度来认识公共基础课程存在的价值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能力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很少有学者系统论证公共基础课程与学生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仍被认为是专业课教学的附属品。公共基础课程的上述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是一种“舍远求近”的职业教育,仅定位于学生的当前就业,不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其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学生只学到一时的技术,但发展的后劲不足,一时就业,但长期失业。

二、公共基础课程在培育学生职业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淡化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专业技术要求,对学生的责任感、敬业精神等品德素质越来越重视,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职教学生在校期间的公共基础课程密切相关。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契机,重新定位公共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重点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有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能力进行了界定,当前主流观点认为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关于职业能力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的领域纷纷进行阐述。蒋乃平认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陈宇认为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三个层次;徐朔认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无论学者们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均说明一个问题,即职业能力不是单一的专业能力,而是一个多层次复合体,为了更好地说明公共基础课程与职业能力的关系,本文认为职业能力包含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1.公共基础课程对职业基本能力的培育。公共基础课程通常安排在职业教育中的第一学年,在这一阶段,学生形成的能力是职业基本能力。职业基本能力一般包括两类能力:一类是通过系统教育而获得的基本能力,如阅读能力、基本交流能力、计算能力、写作能力等;另一类是通过系统教育而形成的个性特征,如开阔的视角、诚实守信的品质、正确价值观基本形成、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等。职业基本能力并不必然直接为就业服务,却是不可或缺的就业储备能力。它不仅是每名毕业生参加工作、接受继续教育所必需的能力,也是每名毕业生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个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良好公民、合格职业人所必需的能力。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大部分课程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培育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如交流能力固然和一个人的天性、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但其关键因素取决于个人的知识储备、内在素质。高职语文课程通过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人文素材来丰富学生的情感、想象力,打开其心灵的翅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可以为其交流能力提供源泉;高职英语不仅开通了交流的另一条渠道,而且使学生“看到”异国文化,在丰富其内心世界的同时,更加开阔了视野;计算机课程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能力。总之,某一职业能力的形成都是不同课程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只是不同课程培育的侧重点不同,如高职数学侧重培育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道德理论课、法律课侧重于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理性判断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艺术鉴赏与修养、社交礼仪、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为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修养奠定基础,而这些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基本交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2.公共基础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职业核心能力是最能体现一名职业人工作素质高低的职业能力,一般包括三类基本能力:一类是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即职业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必须达到的能力水平。职业能力当然离不开其专业性,在职业教育中,离开了特定的专业,职业能力就无从谈起。一类是职业所必需的特殊能力,也有人将其称为“关键能力”“核心能力”等,是指超出职业人特有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一般包括与其他职业人相互交流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一个职业人如果具备了上述特殊能力,就比较容易实现职业变动,适应千变万化的人才市场需求。一类是个人的心理能力,此心理能力不是单纯从心理学意义上讲的,而是指直接与个人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密切相关的主观素质,如在具体事项上的判断力、在处理问题上的果断性、决定性等,此外还包括心理运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动机、创见性、领导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中的专业能力基本是由专业课程来完成的,而职业核心能力中的特殊能力、个人心理能力培育就与公共基础课程息息相关。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而影响其行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等特点,所以尽管专业课课时长,受职业院校重视,但对于学生来讲,他们觉得枯燥,往往是在就业压力下被动学习,反而是一些品德类课程、法律课程、心理课程、艺术鉴赏与修养、社交礼仪等课程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而恰恰这些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至关重要。品德类课程可以通过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认知、反思他人的行为和社会现象;法律类课程可以通过身边的案例分析告诉学生与他人交往的底线;艺术鉴赏与修养、社交礼仪课程可以借助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在阐述必要的社交修养礼仪的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构筑其社会责任感;心理学会告诉学生在工作中学会倾听,以便与他人沟通。这些课程资源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使其变得头脑灵活、态度宽容、行为适度,进而促进其形成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遇事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力、解决问题有决策力,在重大变动面前有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3.公共基础课程对职业发展能力的培育。职业发展能力是建立在每个职业人各自不同的价值观、梦想、意志力、创造力基础上的市场驾驭能力,这种职业能力是在职场上经过历练所形成的特有的市场洞察力、预见力,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职场打磨才能形成。一名职业人能超出同行脱颖而出,这其中不仅凝聚着他对工作的责任感,更是因为他对工作有超乎同行的洞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能激发一个人洞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就是其背后的价值观、梦想、激情和意志力。在职业教育的学习中,公共基础课程仅仅是在意志力、梦想、激情等的培育上起作用,但成功的因素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梦想、意志力等往往是卓越人士成功的关键。世纪佳缘副总裁刘惠璞说:“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讲,30岁之前能达到多高的职业高度,在于你的职业技能和技巧,30岁之后你能达到多高的职业高度,在于你的人生观和梦想。”像阿里巴巴、微软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靠的是他们对市场深刻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但是,当我们分析马云、比尔•盖茨个人成功之道时会明白,这些成功的企业背后渗透着每一个优秀团队领导者自己的价值观、意志力、梦想和激情,而正是这些激发起他们的创造力。所以说,职业发展能力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能力,它建立在每个职业人的梦想、意志力上,是一种主动引领市场走向的能力。而这种梦想、激情、意志力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思想品德类课程、高职语文课程、高职英语课程等来共同培育。学习的实质是内心的变化,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一些思想、人文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变得有梦想,有激情,懂坚持,有意志力,再经过自身悟性和智慧的整合,通过职场上的锻炼,最后会形成具有个人魅力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途径

认识到公共基础课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硬实力”作用,就必须重新进行课程设置,研究其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途径。1.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的选取原则:一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前沿性,不是泛泛的简单的知识累积,以便学生自学和拓展知识面;二要不仅有必要的理论铺垫,而且还应包括丰富的、典型的事例及对事例的分析和反思,以锻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教材是教学内容直接的物质载体,但教学内容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否则教师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教学内容的优化原则:一是保证知识的系统性,由感知到领悟再到掌握,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二是必须围绕培育学生某一种或几种职业能力优化,如为了培育学生用英语与客户的交流能力,就要从交流的对象、交流的目的、交流的态度、交流的礼仪、交流的方式等方面精心选材,以达到教学目的。总之,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时,要把自己与学生、教材、媒体、环境视为是一个可变动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形成。2.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主要是指教学设计。一名优秀的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是语言组织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在选好教学内容、定好教学目标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成功会事半功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达到一种内心世界的升华,并外显于行为。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系统化。根据教学目的,按照认知、能力、情意三个层次,从引入、展开、讲解、例证、结尾逐级分明,形成一个类别分明、层次清晰的完整体系。二是具体化。每一环教学设计要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什么作用、升华到什么程度,必须明确、具体;整体教学设计要达到什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哪方面的认知、引起学生内心世界什么样的变化,必须有具体的预测。三是层次化。教学设计的层次化指教学设计之间的配合性。其一般规则是小问题用小设计,中心问题用大设计,小设计配合大设计,共同完成教学目的。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选择何种教学方法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方法越来越丰富,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研讨式教学越来越受关注,然而对于公共基础课程来说,讲授式教学法和实践式教学法仍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决定职业人内涵式发展是其内在的知识结构是否充实,没有一定的知识底蕴作支撑,即使是一名优秀的职业人也很难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有突破性进展。讲授式教学法是最基本、最悠久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阐述基本知识,分析相关概念,解释基本理论等。讲授式教学法能在短时间内浓缩一门课程的精华,迅速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地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式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的。在职业教育中,典型的实践式教学方法是为学生建立“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这既可以让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所必需的主要知识、技能、修养、态度和职业能力。

作者:李红丽 单位:武警石家庄士官学校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公共基础课范文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发展中占用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掌握有一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在技术培养和专业人员培养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了培养全面型的综合人才,高职院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各个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等方面较普通高校学生有一定差距,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知识体系结构、实践体系结构上要有主次之分。本文在课堂教学、基础课程上机训练和综合实践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2课程体系结构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必修的公共科目,在教学、上机和实践等多个方面要考虑全面性,其原因是各个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掌握程度不同。针对我校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在图1中,可以看出对于整个体系结构的组成是由三部分来组合,每一个部分对学生的最终成绩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知识教学主要是完成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机训练主要是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和掌握;综合实践教学则是利用公共基础课的多个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练习,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3课堂知识教学

理论知识学习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较多的方法,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少。针对我校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公共基础课程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实例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方式,即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点,通过一个实例来引导学生,利用实例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度,从而讲解过程中,将知识点与实例进行很好的融合,达到课堂知识教学目的。

4上机训练教学

上机训练是对课堂所讲知识点的回顾和掌握,利用上机训练过程,把课堂讲授过的知识进行全方面的复习和训练。上机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该阶段的训练,能够使得学生敢于去操作,从而消除学生往往对知识内容掌握很好,而上机就无从下手的问题。就我校而言,在上机训练分为两个过程:①对课堂实例进行练习,通过多次练习达到系统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并且能够运用自如;②制定与课堂实例类似上机内容,达到学而会用的目的,其过程如图2所示。

5综合实践教学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过程,课程知识已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阶段就可以指定一个较为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该阶段教学,可以使学生把不同阶段学到知识进行综合性训练,以达到综合运用的目标。只有通过该阶段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更好掌握整个教学知识点的掌握、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6总结

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方面以及培养学生目标方面出发,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从课堂知识讲解到上机训练,从上机训练到综合实践等多个环节和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而且也在我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了阶段性的实践操作,取得理想效果,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具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伞颖.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计算思维体现的必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

[2]胡晓燕,张宇.中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对接策略———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7).

[3]王利江,刘东升,张丽萍.“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1(22).

[4]刘琳玲.提高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有效度的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5(06).

公共基础课范文篇10

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类专业与中专、本科院校的机械制造类专业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既能在机械行业从事生产、服务等岗位需要的技术人才,也能在经过继续培养之后从事设计、管理工作的工程专门人才。它的教学必须从生产实际入手,紧跟行业发展脚步,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各国制造业都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新技术新发明的在行业的使用等大的国际背景下,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级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处在两个极端,一个是课程内容单一、知识面窄、课程体系残缺、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的方法落后;另一个就是课程内容繁杂、知识面太广、无法成体系。为了改变现状,培养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素质全面的机械工程人才,为适应行业发展,我系课程体系作了相应的调整,将现有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2建设机械制造类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内涵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机械类学生应是能从事机械工程专业领域内的制造、销售等方面的高级专门型技术人才,也能在经过更高一级教育之后从事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人才。它要求学生毕业后既是能很快适应生产岗位进行制造和销售,也能有能力接受更高级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动手能力。为了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以重基础、宽口径、强应用为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基础课不能放,高数、英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能基础课是学生继续深造和知识更新的保障;知识量要跟上,现代制造行业所呈现出对知识的综合性和技术的交叉性要求课程开设要齐全,比如制造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大多就涉及到机和电的相互结合,也涉及到机械和计算机的相互结合,学科交叉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动手能力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所在,要求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在生产岗位。

3如何构建机械制造类专业新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应根据机械制造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对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进行设置。

3.1基础课

基础课程的设置是针对相关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将来参加更高一级的继续学习打基础,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如高数、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3.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以坚持适度、适量,既不能只追求学科知识的广搏,也不能只追求单一职业技能的精深,应尽力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时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等课程,要求在设置的时候根据各专业的侧重点不同适当开设或剔除某些课程,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增加或减少教学时间。

3.3专业课

专业课分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内实验、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培训、集中实践、毕业设计与实训等。在专业课的设置上我们注重模块化、系统化等特点。以我系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通过与专业基础课的结合,我们将所有专业理论课的设置分为四个模块,如下图:(1)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模块(2)机电结合模块(3)数控加工模块(4)计算机技术使用模块另外,在这些模块之外我们还设置了一些供学生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选修课程,如先进制造技术,专业英语,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等。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