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特色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20 08:34:45

高中特色教育

高中特色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特色课间操;敦煌文化;渗透路径

近日,甘肃省酒泉市中学凭借《舞美敦煌》课间操走红网络,备受世人关注。根据学校教师的反映,这支敦煌舞是根据敦煌壁画二次创作的,这套课间操已经跳了5年了,编排的初衷是希望以此方式传播敦煌文化。课间操是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每天都要参加的一项课外活动。但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学校的课间操都是沿用传统的经典动作,经历了许多年都没有什么改变。这种一成不变的课间操,不仅锻炼效果不佳,更是了然无趣,难以真正唤醒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各地学校应依托地方特色文化,改良课间操活动,使学生在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间操活动中强身健体,并能有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一、高中特色课间操开展现状

课间操在我国已经拥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全国推广的课间操也经历了8次创编。但这些课间操基本上都是以广播体操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每一次创编中,内容也没有经过太大的改动。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对课间操基本上没有新鲜感,每次上课间操都是草草了事,难以真正实现课间操的价值。在这一现实情况下,特色课间操随之登上中小学生大课间舞台,一些学校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课间操。但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课间操实施现状不甚理想,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重视程度不够。调查发现,多数高中在开展体育课间操的时候,都是按照广播体操的形式进行的,忽视了课间操与当地优秀文化的渗透和融合,甚至学校组织和管理人员,不懂得吸收、借鉴优秀的经验,没有构建能够凸显当地文化的特色课间操。还有部分高中一直束缚在应试教学的理念中,将教学的主要目的和精力都集中在文化课教学中,忽视了特色课间操的研究,甚至忽视了特色课间操的组织管理。第二,对特色课间操宣传不足。特色课间操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实现其全面发展。但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不仅没有意识到特色课间操的教育价值,也忽视了特色课间操的宣传活动,没有定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讲解,也没有建立关于特色课间操的网站,更没有通过张贴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高中学校对特色课间操的宣传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高中特色课间操的开展效果。第三,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并未获得良好的体验。课间操作为一项大型的体育活动,承担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但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课间操内容相对单一,基本上遵循“跑步—广播体操—退场”的流程进行,缺乏趣味性。这种单一、枯燥的课间操,难以满足高中生的锻炼需求,甚至导致学生上完课间操后更加疲劳,没有精力完成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表示,课间操就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学生在这种状态和错误认知下,难以真正参与到课间操锻炼中,无法在其中获得良好的发展。第四,课间操在时间上无法保证。调查发现,由于学校领导对特色课间操的认知程度不够,致使课间操管理不够严格、科学。在这种情况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常常因为学习任务紧张、作业繁多而不愿意上课间操。尤其是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来说,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特色课间操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严重制约了课间操的教育价值[1]。

二、敦煌文化在高中特色课间操中的渗透路径

(一)敦煌文化与高中特色课间操

敦煌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敦煌是亚欧诸多国家进行连接的重要枢纽,也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心。敦煌,是各个国家商贸进入到中原地带的必经之地,外来的商人、僧人基本上都要在此停留。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敦煌文化、佛教文化得以迅速发展。敦煌舞蹈作为敦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舞蹈形式,更是敦煌文化的浓缩,也是该地区历史发展的有力见证。伴随着敦煌历史的发展,敦煌舞蹈逐渐形成了蕴含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特色课间操是在传统广播体操的基础上重新创编出来的,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体育与文化、体育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特色课间操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并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特色体育活动、特色舞蹈等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间操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强身健体的价值,也承担着全面育人的重任,能够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敦煌舞蹈作为敦煌文化的集中代表,将其融入高中课间操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在“反弹琵琶”“飞天”等舞蹈动作中,感悟其背后蕴含的传统优秀文化,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2]。

(二)高中特色课间操传承敦煌文化的研究

1.树立敦煌文化融入特色课间操的指导思想敦煌文化延续了将近两千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艺术宝库,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敦煌文化博大精神,艺术形象美轮美奂,将其融入课间操中,不仅突破了课间操的僵化思维,使其焕然一新,还促使学生在富有敦煌文化色彩的课间操锻炼中,强化自身的乡土情怀,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传承传统优秀文化。首先,学校相关领导者、负责人,要从传统的课间操组织和实施理念中解放出来,重视特色课间操,并立足于敦煌文化的内涵,将其融入进来。同时,为了促进敦煌文化在特色课间操中的融入效果,学校还应全面加强敦煌舞蹈、敦煌文化的学习,切实结合敦煌舞蹈的特点,寻找其与课间操的连接点,重新编排富含敦煌文化特色的课间操,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相关领导者、负责人在优化特色课间操设计时,还应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编排好的特色课间操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其与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要对富含敦煌文化的特色课间操难度进行调整,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最后,还应做好敦煌文化与课间操融合的宣传工作。高中学校的相关领导者、负责人,不仅要重视特色课间操的教育价值,还应做好宣传工作,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具体来说,学校可充分借助运动会、敦煌文化主题讲座、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对敦煌文化与特色课间操进行宣传;还可以在学校内开展敦煌文化竞赛、敦煌文化特色课间操的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特色课间操活动中,逐渐产生深刻认知,并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

2.构建科学、合理的特色课间操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学校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身体素质,同时获得愉悦的身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基于此,学校在促进敦煌文化与特色课间操相融合的过程中,还应充分结合敦煌文化的特点,利用一切条件,切实做好课间操的创编工作。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首先,精心编排课间操动作。将敦煌文化融入课间操中的关键,就是促进敦煌舞蹈与体操的有效渗透与融合,使得学生能够在舞姿轻盈、优美,动作整齐的飞天舞蹈中,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从中感知到蕴含的传统文化。而要实现这一点,学校必须对敦煌舞蹈、相关素材进行整理,使其成为特色课间操创编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创编的时候,学校、教师还应做好时间上的合理规划,使其与传统的广播体操锻炼时间持平。在促进敦煌舞蹈与广播体操融合时,学校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人特点,兼顾不同学生的锻炼需求。另外,在编排动作的时候,学校还应关注特色课间操的系统性、科学性,可结合敦煌舞蹈不同的舞蹈动作,将其融入预备、整理、舒展等不同的阶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强身健体的价值。其次,注重音乐选择。音乐是课间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节奏、协调快慢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以说,只有选择出恰当、合适的音乐,学生才能在音乐的辅助下实现课间操的整齐划一,才能在音乐中感受到课间操中蕴含的律动美。基于此,在促进敦煌文化与课间操融合的过程中,学校还应选择与其相契合的音乐,真正实现音乐和课间操的契合。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能在具备代表性的敦煌音乐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特色课间操中来。第三,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年龄多处于15到18岁之间,学生的运动负荷常常在某一个区间内波动。基于此,学校在创编融合敦煌文化的特色课间操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改善学生身体素质作为主要目标,使课间操的运动量、难易程度都与高中阶段学生的需求相契合;关注高中生的文化课开展情况,科学确定课间操的负荷,以免运动量过大,导致学生在后续上课的时候出现疲劳、打瞌睡等现象;基于敦煌舞蹈的特点,在促进两者的融合时,学校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对原有的舞蹈动作进行适当扬弃,留下安全性比较强的动作,以免学生在课间操运动中出现身体损伤等现象。第四,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促进敦煌文化与特色课间操融合的过程中,学校还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钻研创新,使得特色课间操的内容、形式及时得到更新、替换。学校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才能在创新中促进敦煌文化的补充和更新,从而为特色课间操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3]。

3.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课间操活动各地学校应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课间操活动。以往,体育课间操活动都是在大课间中开展的,难以真正唤醒学生的参与兴趣。基于此,学校可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特色课间操活动。首先,学校在编排完富有敦煌文化特色的课间操之后,可以由学校的舞蹈教师、体育教师、学生骨干等,成立民族课间操展示团队,将其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富含敦煌文化元素的课间操中,欣赏敦煌舞蹈的优美,体会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并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其次,积极开展快乐比赛活动。为了促使高中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富含敦煌文化特色的课间操活动中,学校还可专门组织和策划,从各个班级中选择优秀的代表,开展特色课间操活动,使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活动中,充分感受文艺、运动结合下的完美视觉享受,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最后,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摄影协会,对敦煌文化课间操的运动过程进行录制、拍照片等,并将其展示出来,同时对其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展览,如此可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之余,对敦煌文化形成深刻的认知,并在强烈的认知中产生积极参与的心理和行为。

4.实施立体的、协同大课间的配套工程在促进敦煌文化与课间操相融合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从思想上产生足够的重视,关注敦煌文化在特色课间操教育中的价值;同时还应基于特色课间操的实际情况,提供立体、协同的配套工程。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课间操组织者、管理者,必须结合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的要求,加强敦煌文化与课间操融合的研究工作,并提供一定的资金,为学生购买相应的舞蹈服装、舞蹈器材等,确保特色体育课间操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全面加强体育课间操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教师的监督和管理职能,确保所有学生均可参与到课间操活动中[4]。综上所述,敦煌文化是文化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极具教育价值。基于敦煌文化中敦煌舞蹈的特点,将其与传统课间操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够促进传统课间操形式的转变与创新,也契合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间操的育人要求。因此,为了实现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应立足于当前高中阶段特色课间操的开展现状,立足于敦煌文化与课间操的相通之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敦煌文化与课间操的深度融合,从而真正实现特色课间操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何雅婷.贵州苗族水鼓舞特色课间操的创编与实践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21.

[2]何芸芸.花样跳绳特色课间操创编与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1.

[3]王胜男.初中“扇子舞”特色课间操创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8.

高中特色教育范文篇2

2016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强化保障、优化结构、扩充规模、改革创新、提升质量、促进公平”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依法治教,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全县教育事业“十三五”良好开局。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坚持加大投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1、扎实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工程”和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工程等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天宝小学整体搬迁工程、县职业中专实验综合楼、新昌一小综合楼、二中综合楼等工程建设。健全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强化工程设计、公开招标、质量监理、资金审计等方面的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启动“互联网+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继续抓好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加大投入,着力提升电教设备、实验器材及图书、音体美卫器材装备水平。修订完善《县中小学电教装备考核细则》,提高电教装备的管理和使用水平。

3、统筹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采取“奖贷捐助补免”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覆盖各学段学生的资助体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教育民生资金发放的监管。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二)坚持均衡协调,促进各类教育发展升级

4、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深入实施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学前教育“扩资源、调结构、强管理、提质量”,不断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加强学前教育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竞赛。

5、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紧扣“均衡”和“发展”两大主题,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成果。创新举措,进一步做好“控辍保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和关爱留守儿童等工作,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初升高均衡招生政策,促进教育公平。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育同盟”、结对帮扶工作,多举措扩充优质教育资源。

6、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扩充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断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策应普通高考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多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规范普通高中学籍信息管理。坚持正确的考试和评价育人导向,认真做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深化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多样化人才。

7、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营造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招生秩序,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提高“职普比”。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抓好县职业中专实验综合楼。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按照“一县一校”原则,启动实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

8、保障特殊教育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按照“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的原则,努力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经费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加强特教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儿童少年的良好氛围。

9、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支持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坚持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年检制度。加强民办教育考核评估,促进办学水平提高,保障民办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德能并重,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0、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表现作为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模、岗位聘任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厉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充分挖掘一线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抓好师德典范的宣传工作,发挥好优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妥善做好2015—2016学年度师德师风考核工作。

11、全面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健全教师目标考核管理,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做好教师编制管理工作。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不断优化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分类推进教师培训培养工作,继续做好“国培计划”、“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顶岗置换培训”和“远程教育培训”等工作。进一步加大校长和教育管理人员及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育管理和办学水平。

12、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统筹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议,推广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引导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和乡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向村小、教学点流动。完善交流轮岗考核办法,努力提升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效。

(四)坚持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3、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完善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勤俭节约、文明诚信、道德礼仪、生态环保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等一系列读书教育主题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小学生兴趣小组和中学生社团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联合县关工委开展好革命传统教育。

14、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加强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与评价研究,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开展教学常规视导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继续抓好“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好省、市、县各类课题申报管理工作,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指导,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坚持课程标准,积极开展“优质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网络。

15、做好学校体卫艺和国防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中小学幼儿园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做好中小学校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抓好全县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改革,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工作。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第七届“琴棋书画好少年”评选活动。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传染病、近视眼等防控工作,加强防艾、禁毒、国防和人防知识教育。做好高中阶段学生军训工作。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抓好人口国情教育和青春期教育。

16、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强化学校制度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引导并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具有县域特色、民族精神、现代气息和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理念和特色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展示活动,举办好全县首届“校园文化校长谈”主题活动。

17、进一步拓宽德育活动载体。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注重中小学生养成教育,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评价运用。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开展专题培训、竞赛活动,提高校外教育质量。加强德育资源开发整合利用,推动开展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探索。抓好中小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措施,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五)坚持依法治教,全面提升发展水平

18、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围绕“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办学活力”的总体目标,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推进“素质教育、考试招生、校长教师交流、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教育管理”等重点改革任务的实施,统筹推进县域内各类教育科学发展。

19、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精神,引导学校和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进一步加强并规范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加大对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政策。规范中小学生学科竞赛活动。认真做好全县中小学教材选用和征订工作,加强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和教辅资料管理,严格执行“一科一辅”政策。

20、健全教育督导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进一步健全“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制度。完善督学责任区建设,积极开展专项督导,不断提高督导水平。进一步完善《县中小学校(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和《县中小学校校长履行职责百分考核评估方案》,不断提高督导评估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促进各中小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21、做好招考工作。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划片招生政策,杜绝违规择校和违规招生行为。加大普通高考改革政策宣传力度,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营造良好氛围。认真做好标准化考场建设和试卷保密工作。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规范程序,细化措施,确保各类招考工作顺利实施。坚持依法治考、依法从招,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维护招考公平。

(六)坚持务实高效,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环境

22、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有关要求,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推进“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加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度,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养成从严从实习惯,保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深化“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全面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23、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重点加强教育工程项目、学校收费、招生考试、学生资助、职称评聘、办学行为等方面的监督。积极开展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活动,深入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落实。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

24、加强局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作风建设20条”的有关要求,继续抓好局机关作风建设,打造为民务实、风清气正的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局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上率下”,切实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建立健全局机关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浓厚干事创业氛围,努力提升服务效能。加强调查研究,精简会议和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加强与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和沟通,注重发挥教育督学、特约教育督导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环境。

高中特色教育范文篇3

一、落实教育重点工作

1.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研究制订并深入贯彻落实《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文件,完成示范区年度建设任务。坚持方针政策导向,明确总体发展目标,统筹优化全面提升。重点从入学机会、教育质量、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内涵。坚持全面推进,分类指导。建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和高效的督导机制,对照示范区评估标准进行年度检查,中期自评。指导部分学校开展市现代化小学、初中创建工作。

2.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多方筹措校安工程资金,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48幢D级危房的停用拆除或停用封存工作,完成加固项目21个,加固校舍面积11411㎡,撤除重建项目6个,重建校舍面积15586㎡,新建项目3个,新建校舍面积41937㎡。布局调整撤并学校5所。加强工程管理,确保项目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序时推进本年度重点工程建设。将职教园二期工程、界牌中心校、荆林学校(幼儿园)、导墅中心幼儿园和胡桥中心幼儿园易地新建工程五个项目作为重点进行推进,主动与镇(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尽最大努力协调解决民房拆迁、土地征用、规划审批等问题。同时,指导学校做好规划设计、投入预算等工作,促进这些工程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的少阳基地、亲子活动中心、开发区中心小学、横塘中心幼儿园、埤城中心幼儿园、大泊中心幼儿园六个项目,重点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已完工的后巷九年一贯制学校工程,重点指导和协助学校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建筑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进一步修改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文本,力争年内定稿付印。

3.扎实推进区域教育品牌建设。要继续积极落实15个内涵提升创新项目,按序时进度有效推进。各级各类学校要狠抓“活力课堂”、打造“名师团队”、建设“特色项目”,探索符合校情的有效发展之路,扎实推进区域教育品牌建设。九月份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调研,十月份举行共同体建设推进会,十一月份举行创新项目实施工作推进会。加强“教育网校”建设,下半年“教育网校”进入全面使用期,城区学校使用率要达到50%以上,农村学校使用率要力争达到20%。组建研发团队,开发系列学科资源。加强宣传、使用指导和考核工作,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开展品牌建设活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学校数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整体高位均衡发展。

二、深化教育内涵建设

4.推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继续落实我市学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整体提升我市幼教事业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以亲子活动中心为基地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3~6周岁幼儿入园率,全面推开0~3周岁婴幼儿和家长的教育活动,提高亲子教育活动率和亲子活动家长受教育率,九月份举行幼儿园一日保教管理现场会,出台保育员“一日保教常规要求”,十一月份开展“亲子活动”园园行活动,十一月份举行幼儿教育常规管理现场会。指导部分幼儿园开展省市优质园创建工作。

5.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积极促进高中特色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为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创造平台。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分层,立足课堂求效益,突出重点求突破。九月份开展高三教学工作调研,十一月份举行普通高中特色建设推进会。指导高中学校积极争创“江苏省普通高中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指导省丹中加强省级课程基地建设。

6.推进职业教育优化发展。积极整改落实省督导反馈意见,建立全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测制度,扩大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全面推进和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建设市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着力于培养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新上岗职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办好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班点,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指导、督促中等专业学校开展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争取在市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将技能训练与文化辅导有机结合,继续做好新一届对口单招工作。指导中等专业学校力争进入国家1000所重点示范校。

7.推进社区教育完善发展。完善学校教育资源进一步向社区开放的考核意见,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势,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与相关单位共建实践基地的形式,推进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互利双赢”。指导延陵镇做好省级社区教育中心评估验收工作,指导开发区、司徒镇和陵口镇做好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复评工作。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8.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整体规划德育工作,出台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规划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继续贯彻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重视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命教育,将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防“艾”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有机整合。贯彻落实《教育系统年生态市建设工作意见》,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实现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100%,高质量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强养成教育,推广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经验和成果,持之以恒地抓好细节管理、常态管理和过程管理,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管理精细化。研究制订《关于建立和完善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意见》文件,密切家校联系,积极探索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师生评价和行风建设的工作新路径。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将举办德育工作成果展,汇编中小学德育工作相关案例,评选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学校。

9.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严格执行课程法规,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尤其要重视非考试学科和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保证中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规范双休日、假期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落实“教学五认真”,进一步落实和强化高中教育教学常规,踩实过程管理、细节管理,达到减负与提质同步,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同行,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要坚守课堂教学核心阵地,以“活力课堂”为抓手,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关注课堂,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注重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突破,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实施力度,下半年将举行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系列研究、观摩活动。

10.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十月份举行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组织学校参加市高中生田径运动会和市县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贯彻落实江苏省艺术教育规划,召开“2+1”项目现场推进会,出台“2+1”项目实施工作意见。举行全市中学生文艺会演,积极做好市小学生文艺调演工作,认真组织高中学生参加市高中艺术特长生比赛活动。继续贯彻落实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加强学生健康体质标准的监测、上报、汇总、分析和指导工作,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公告制度。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学校积极开展省、市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小学书法考级工作。

11.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订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意见》,适时成立市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搭建教育质量的研究、分析和指导平台,建立学业水平、学生素质、课程与教学、教师质量、学校质量管理等基本模块的指标,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监测。改革幼儿教育评价方法,修订幼儿素质报告书。积极探索“成长档案袋、学分制”等评价方式,围绕“学生心理、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健康状态”等模块进行发展性评价。

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省市文件的精神,下半年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的意见》《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年学年度教师跨校任教工作的意见》,妥善安排教师进编招考以及新、老合同教师和派遣教师考试、考核进编工作,严格有序地做好教师的调配工作。按照市政府要求,认真做好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工作,规范编外用工规范,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和评先评优各项工作。将按照统一部署,稳步推进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13.大力提升师德水平。贯彻落实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切实解决当前师德突出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大力推进“践行师德、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出台《市中小学“践行师德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通过组织教师节庆祝活动以及举办论坛、读书报告会、师德建设成果展示等形式,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进一步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教师的高尚品德塑造广大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14.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整合教育资源,成立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建立融教研、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更好地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保障,争取创建为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施“上课、评课、讲座式”、“视频展示式”、“菜单式”、“专题研讨式”“综合活动式”等培训,有效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活动。围绕突出问题,定位、定人、定时、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对面”培训。开展届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和转岗培训,组建新一届小学语文、数学和幼儿教师骨干培训班,继续开展市第三届“特级教师后备人员培训班”培训活动。

15.推进校长领导力培养工程。制定出台《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养工程行动计划》,创新区域性校长培训新模式,构建我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新型组织网络,扎实开展以国家远程培训为基础、校长分层培训为主干、校长之家创建为重点的校长专业发展活动,寻求新形势下校长专业发展主要内容和有效路径,初步形成我市开放有序、富有活力、效果显著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特色。校长(园长)要严格执行《关于校长(园长)深入教学一线的相关规定》文件精神,深入教学一线,履行兼课上课职责,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切实把握学校工作的主动权。

五、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16.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积极争取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跟进财政追拨经费,切实提高教育发展经费。义务教育经费实行预算单列,生均公用经费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规模较小的学校倾斜。做好教育经费年度决算和下一年度预算工作。严格预算编制“二上二下”的程序,学校使用资金坚持先预算后使用、先审批后支出,确保全年收支基本平衡。完善教育结算中心管理制度,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强对学校教育装备的招投标管理,理清教育装备的经营和管理职能,促进规范化运作。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收费政策,继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加大财务检查力度,统一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市政府出台的规范教育债务化解的有关规定,加大教育债务化解力度。下半年将对全市中学食堂财务进行普查,对学校的工会财务和部分学校的基建帐进行检查。

17.加强勤工俭学工作。以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型为手段,以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狠抓规模发展、质量提升和速度超越,实现工业生产总值30亿元、销售收入26亿元、利润1.5亿元、争取1家公司上市的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力争提前超额完成。大力推进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学生劳动实践活动。

18.深化教育督导工作。下半年将以督查课程开设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对存在问题或有举报的学校跟踪督查。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规范办学行为“暑期百校行”活动。根据学校制定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对各校(园)分学期计划的达成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加强调研,初步形成“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规范考核,努力使目标责任状的考核结果公正、客观。

19.强化教育装备管理。以接受教育装备省级督导回访为抓手,围绕“抓管理、促使用,彰显装备效益”的主线,持续保持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积极争取奥地利政府货款项目,努力改善我市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开展各类装备使用的比赛活动,不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和制度建设,提升装备保障教学的质量、服务教学的水平和促进教学的能力,使教育装备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加强教育行风建设

20.加强岗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围绕《关于建立校长(园长)岗位风险防范机制的工作意见》,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和重点部门的监控。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着力内控监督,在学校廉政建设、安全管理和维稳工作等方面监督到位、考核到位、整改到位,建立和完善体现针对性的防控机制。组织校长(园长)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有针对性的开展廉政教育,继续开展“廉洁文化优质课”小学阶段评比活动。认真用好《安全教育知识读本》,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案,有考核,师生安全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开展开学收费大检查,配合对公办高中执行“三限”政策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做好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审计对学校财务工作的监督指导作用。继续深化党务校务公开工作。健全和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切实行使教代会工作机构的职责,规范工作程序。

高中特色教育范文篇4

一、总体要求

深化普通高中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改革目标

围绕我省2022年全面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健全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全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得到有效保障,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1.突出德育实效。依托重要时间节点确定德育主题,结合重大事件建立法治教育体系,基于重点问题布局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强化“四史教育”,挖掘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2.提升智育水平。完善学生成长、教师教书育人和学校发展的评价机制,坚决纠正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做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学校要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增强课程设置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和课外实践教育,结合书香校园、经典诵读、实验操作、科技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3.强化体育健康。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强化高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体育课程学分管理。切实保证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丰富运动项目和校园体育活动,使每名学生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

4.丰富美育内涵。整合学校和社会美育资源,探索建立教育与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及文艺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学校要上好美育课程,加强艺术素养在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占比。建立学生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让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5.拓展劳动教育。各学校利用现有劳动教育、通用技术等教材资源,开设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健全校内外基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实践类劳动社团。鼓励通过城乡结对、创建劳动教育共同体,激发区域劳动教育活力,共享劳动基地资源。探索学农学工等生产实践研学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二)深化课堂改革,强化教学管理。

6.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普通高中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建设智慧高中。指导普通高中学校找准发展定位,积极引导高中学校从“分层发展”走向分层与分类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鼓励高中探索特色多样发展,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建设,逐步建成一批涵盖人文类高中、体育类高中、艺术类高中等特色普通高中。

7.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对标全省全面启动新高考改革任务,全面落实新时代国家课程方案。充分结合高中新教材“线上”、“线下”培训渠道,组织开展新课程和新教材专题培训。围绕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各学校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模式,保证课程教学、考试评价改革的有机衔接和平稳过渡。严格按照科目设置和学分要求开展教学工作,不得随意增减科目教学时间总量。

8.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体系,规范教学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得随意挤占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课时。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普职融通。加强课程实施监管,落实校长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有效开展高中统考统测和日常考试,加强考试数据分析,引导改进教学,严禁组织有偿补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升素养为根本,积极探索情景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创设思维型、活动型、开放型的课堂,提高学生终身学习及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教学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加快在线课堂、创客教室等智能学习空间建设,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发挥教研机构、在汉高校和普通高中相关专家作用,建立全区学科基地和教师成长指导中心,加强对学科教学及育人方式改革的研究、指导和服务。

9.推进选课走班。统筹高考综合改革和新课程改革,完善适应选课走班需要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和学分认定办法,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指导学校制定选课走班方案和配套制度,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学校要发挥行政班统筹管理学生的作用,做好选课走班组织实施工作,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10.重视生涯规划。高中学校利用在汉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社会资源,建立专兼结合的学生生涯规划发展指导教师队伍。落实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把学生发展指导纳入高中学校三年课程计划,加大对学生理想、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学生在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

11.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开展课后服务,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探索课后延时服务与选课走班的有机结合。

(三)健全评价体系,强化师资建设。

12.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彻底改变单纯依据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结果。加强全区高中学校在录取学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核比重,形成有力导向。结合新课程新高考改革,探索建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建立高中生综合素质成长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日常评价、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健全评价实施,注重发展性评价。

13.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普通高中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招生录取模式,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政策。公办民办普通高中要按照审批机关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不得无计划、超计划招生,不得提前招生,严禁违规跨区域招生。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按照《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14.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严格师德考核奖惩,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加大教师队伍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健全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普通高中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充分考虑实施新高考选课走班和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工作量的变化情况,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予以倾斜。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用人自主权,畅通高层次人才招聘渠道,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加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推动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机制。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利用名师示范课、“青蓝杯”大赛等活动,推动学校培师能力,加快全区师资队伍培养进程。

(四)扩大教育投入,落实资源保障。

15.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国家、省、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完善普通高中成本分担机制,合理制定住宿费标准。

16.改善办学条件。对照普职比、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要求,科学规划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强硬件建设。相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建立绿色通道,推进项目审批和工程建设。稳步消除高中学校“大班额”现象,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支持汉台中学省级示范高中创建、汉台二中特色高中创建。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将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全区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深入研究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履行教育工作主体责任,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全力支持办学条件改善。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高中学校党组织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过程中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

(二)明确部门分工。区教体局要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协调联系机构编制部门加大编制统筹力度,做好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区发改局要支持普通高中项目建设,按规定做好普通高中住宿费成本核算及审批工作。区财政局要按照要求落实普通高中经费投入、生均公用经费拨款等机制,强化财政保障。区人社局要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及时补充教师,完善普通高中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保障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所需教师及工资待遇。市自然资源局汉台分局要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区住建局要会同教育部门落实和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

高中特色教育范文篇5

首先,让我代表本溪县县委县政府,热烈欢迎省教育厅示范性高中评估组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现在,我就本溪县如何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基本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以汇报。

我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辖14个乡镇,30万人口。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全县各级各类教育都取得了初步成果。在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上,注重以建设示范性高中为目标,不断加强教育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普通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有普通高中4所(县一中、县二中、县五中、田矿中学),重点高中1所(县高级中学),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人。

县高中始建于1980年,1981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4平方米,有教职工196人,其中专任教师169人。在校生2776人,45个教学班。目前,县高中招生数量逐年增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本溪县高中教育发展史上最好的成绩。为此,我县以县高中为龙头,积极创建省示范高中。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强化政府行为,确保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县委县政府将高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解决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努力增加投入,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县高中扩建,逐步改善高中的办学条件,并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为高中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2003年,县委县政府无偿为县高中划拨土地,使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万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5万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3.5万平方米,高中园区建设基本形成,这为高中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加快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增强效益观念

为创建省示范性高中,我县加强对重点高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县高中新建一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一处食堂和一座体育馆,目前学校共有教学楼三栋,实验楼一栋,图书馆、体育馆等教学设施也一应俱全,走在了我县同类学校的前列,这些都基本能满足学校扩大招生的需要,也达到了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起到了优质高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办学实力,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一)培养大批的跨世纪创新人才是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核心目标

在创建工作之初,我们首先明确一点,那就是:培养大批的跨世纪人才是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核心目标。县高中要名符其实地示素质教育之范,示培养创新人才之范。为此,县委县政府要求高中在整个办学过程中,要努力探索和实践“五个创新”,即教育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创新以及课程结构创新。这其中的核心就是教育观念创新。

1、教育观念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必须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为此,我们在县高中强调:

第一,教育的整体功能观,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及促进人身心发展的功能,通过整体功能的发挥,把县高中的学生培养成开拓创新的现代人,勤学善思的自强人,文明高尚的未来人。

第二,育人的全面质量观,实现全面发展,注重全面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第三,开放的培养方式观,在教育力量的组合方面,除发挥学校的主要职能作用外,还建立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协调制度,形成有机的教育合力。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探索家长会的新形式,努力把每一次家长会开成家长培训会、家长提高会,提高家长会的吸引力和效果。在教育渠道和途径方面,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又充分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大力实施开放式办学。近年来,县高中积极同本地区及省内外,国内外大中学校和科研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与韩国忠清大学、日本九洲外国语大学等结成友好学校。

第四,连续的终身教育观,即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切实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不断倡导和创造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新做法,让他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有能力并且乐意继续学习。

2、管理模式创新

县高中主张管理应当顺应时代,注重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和改革管理组织结构及其职能。确立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总支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模式,体现了校长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同时副职分工明确,制度健全,措施有力,使学校领导层成为一个凝聚力、影响力极强的有机体。校长马永义在我县教育系统向来以敢于改革,善于改革著称。他领导下的班子成员个个都让县政府满意。

县高中提出“管理是科学”,“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质量”,把培养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管理手段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管理模式创新的核心任务之一,要求中青年干部好学上进,认真履行职责,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开拓性地开展工作。

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认真贯彻《中学德育大纲》和《县高中学生一日常规》,重视班集体的建设,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整体育人功能,建立班主任负责制。班主任不仅对任教学科的教学工作负责,更发挥对整个班级工作“领导、组织、协调”的职能,对本班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对学生的管理,简单的“管、卡、压”只能窒息学生,县高中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等群团组织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理自律的意识与独立自主的精神。建立独具特色的值周班制度,每周一个班级,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校日常检查和管理的机会。

3、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创新。县高中越办越好,重要原因之一是有一大批优秀老师各有一套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这些优秀教师的创新过程中,一个以推进新课程教学计划实验为契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化全新教学模式,已在县高中形成共识。

4、教学手段创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教学手段的创新不可或缺。基于这一认识,县高中在办学过程中,一直把教学设备的更新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县高中目前拥有多功能阶梯教室4个,多媒体教室16个,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功能电子大厅、报告厅、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及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等。有80%以上的学科,1/3以上的课程能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名教师在全省课件制作比赛中获奖。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全部达到省定标准。

5、课程结构创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必须以课程来落实。目前,县高中课程结构创新的核心就是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开设好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认真开好心理健康等选修课,努力建设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构建适合县高中特点的课程结构体系。如今,学校开设了20余门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多部自编的校本课程,如《》。组织了艺术体操队、文学社、各项体育集训队、各种兴趣小组等,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课内打基础,课外育特长。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广大师生深入厂矿、农村、社区,与社会广泛接触,参加实践锻炼。这些活动都成为县高中办学的一道道风景线。

(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根本保证

县高中现有教职工196名,其中专任教师169名,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57名,一级教师44人,研究生17人(研究生备考班35人)。其中市级名师8人,市学科带头人14人,市县两级骨干教师42人。他们深受社会的尊重和学生的欢迎。学校形成了一支思想稳、结构好、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这是长期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1、县高中有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体现在政治环境宽,作风纪律严,干群关系和,敬业精神强。

面对商品经济大潮和“拜金主义”泛滥,学校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尤其是学校领导,不仅以踏实稳健的作风管理学校,而且以极具魅力的人格与情感凝聚教工。领导班子成员十分重视自身建设,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进取、高效”的领导集体。中层干部切实抓好各处室工作,为学校全局工作排忧解难。大家心齐力坚,形成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与此同时,通过严格的考核,遴选和引进人才。近两年,县政府允许高中在全省范围内招聘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共有50余人加盟县高中,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建成了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定岗定员、竞聘上岗、转岗分流、优化结构的全员聘任制。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年部主任聘班主任,班主任选择任课教师,任课教师选择班主任,从而实现双向选择,变人事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奖励工资制度,在满工作量的基础上,向教学一线倾斜,变福利工资为奖励工资,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制定《县高中教职工考核实施细则》,实行百分考核制度,每学期考核一次,作为评职、晋级、评优、聘任的重要依据。

3、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师德师风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县高中注重加强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培养高尚的师德师风,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树榜样,定制度,抓评价”三管齐下,通过典型引路、制度约束和学生评价,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用师德师风这一隐性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对青年教师加强培训,实施青年教师培养“1、3、6、9工程”,达到一年适应,三年优秀,六年骨干,九年名师的培养目标。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师徒合同制,年轻老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拜老教师为师,签订师带徒合同,一定三年,制订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目标,定期验收;教导处把年轻老师的课排在导师之后,先听后上,这样,既提高了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县高中的整体教学质量。

5、狠抓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开展新教师“百花课”和35岁以下教师示范课评选活动,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对全体教师提出“三个一”要求,即精选一门必修课、上好一门选修课、参与一项科研课题研究。实施了“跨世纪园丁工程”,以培养特级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拔尖人才为主,来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6、强化科研,走科研强校之路

县高中明确把学习、科研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主线,提高教师素质的捷径。学校设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培训处,有专兼职教研、科研人员。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承担科研立项和教改实验课题,实施指导研究性学习及校本课程开发等具体工作。县政府在经费上积极支持,从而保证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高中师生共同创办了《创新天地》、《研究性学习集锦》、《教研科研信息》等校园刊物,使教科研气氛浓厚。

为此,县高中被授予“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进行了全国及省市多级科研课题研究,培养了一大批教科研骨干,多项科研成果得到推广,400余篇论文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坚持科研,浓厚科研之风,已成为县高中创新办学,提高教师素质的鲜明特色。

(三)营造鲜明的办学风格和特色是创建示范性高中的本质要求

县高中在办学实践中,注重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县高中的文化积淀熠熠生辉,同时又把握时代的脉搏,形成了“顺应时展,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符合学生实际,提供人人成材的理想氛围”这样一种办学风格。这种风格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成功经验,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规范,也是县高中的独特优势之所在。县高中拥有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发挥着美化心灵、陶冶人格的德育功能,校园刊物展现了师生的才华和风采,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尤其是孔子的巨型塑像,象征人类智慧的金苹果,以及天道酬勤的巨型石刻等,都是采纳了县里其它部门的一些意见,精心设计而成,其中处处蕴含着学校教育的主题。创建示范性高中,就是要牢牢把握和营造这种鲜明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创建过程中赢得主动和成功。

(四)建设县高中园区是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崭新起点

本溪县县委县政府按照“教育立县、科技兴县”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地在县城东部建设县高中园区,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远见卓识,体现了对我县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注,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县高中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为县高中创建示范性高中,为县高中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县城老百姓都非常满意。高中人也为之精神振奋。

县高中目前占地13万平方米,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3栋学生公寓及食堂、浴池等。一流完备的硬件设施、科学合理的布局,使县高中的发展如虎添翼,快马加鞭。县高中园区的建设,是县高中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崭新起点,是县高中再创辉煌的良好开端。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作为本溪县的龙头学校,县高中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优异的教学质量,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良好的办学条件,取得了累累硕果,实现了我县高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辽宁日报,本溪日报,本溪教育报对学校的发展都做过专题报道,县高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和好评。

2002年5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中学校长研修班到辽宁进行为期13天的考察,考察的唯一一所县级高中就是我县的重点高中,中心副主任应俊峰在总结中指出:本溪县高中以严管理、高质量、大贡献为目标,立志在教学环境,干部与教师

高中特色教育范文篇6

一、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的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曾经讲过:“一定要让大家知道中国的历史,知道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自1840年以来的17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历史。在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程后,中国由一个积弱积贫、备受压迫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和努力奋斗。高中生是青年群体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我们要把新时代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先进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结合起来,注重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增强爱国意识,通过开展系列德育课程,培养责任感,把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做到润物细无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二、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合在学校,当前各地学校也组织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升旗仪式、主题班团会、参观纪念馆博物馆、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重大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专题讲座、入团宣誓等等。但总体来讲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活动形式化,只重视表面现象,有走过场之嫌在当前高考压力巨大的现实情况下,各级各类学校竞争主要集中在教学成绩和高考升学率上,这促使部分学校过于追求高考的学科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缺少激励和有效的评价机制。(二)课堂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明显课堂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课仅是高中生主要课程之一,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视讲授考试范围之内的知识,忽视高中生情感层面有关爱国情感的教育与培养,重视我党领导人民革命战争中的爱国精神,忽视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爱国精神教育。同时在教学中还存在着教育教学任务重,课程时间短,教学中简单地把情感教育等同于认知教育,从而无法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弱化了思想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三、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的开发

具有特色的德育活动实施,是德育课程化的成果展示。开展一项活动,不仅仅包括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前期的设计,当然也包括组织协调,可行性分析、外联、经费预算、活动动员、报名、安全问题直到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等等各项繁杂的工作,但是如何在这些工作中把爱国主义融进活动的方方面面,既突出主题,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效果,活动前的周密设计必不少。下面以武昌水果湖高中开展特色爱国主义教育为例,浅析如何把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活动之中。水果湖高中地处水果湖,与武汉东湖宾馆相邻。积极争取周边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为我所用,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在参观中受教育,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缅怀革命先驱,潜移默化地增强同学们爱党爱国的意识,激发爱党爱国的情感,一直是组织德育活动,形成系列德育课程重点考虑的事情。东湖宾馆是从1953~1974年间48次下榻的地方,短则十天半月,长则达半年。在这里接见过蒙哥马利等外宾,亲自组织过对苏联的“九评”论战,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诗词等。水果湖高中积极争取到东湖宾馆“故居”管理方对学校组织的特色德育活动的支持。不仅在参观时间上配合同学们,同时还派出专业的解说员给同学们作介绍,重现当年在东湖宾馆居住时的故事。故居展厅依次展现的是“情系东湖、梦牵梅岭”“勤政为民、生活节俭”“东湖决策、意义深远”“关注世界、广交朋友”“博学多思、雅情逸趣”和“音容笑貌、千秋永存”六大版块,记录了在梅岭的足迹,反映了人生革命经历与湖北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主席殚精竭虑的工作状态和俭朴生活作风;主席身居东湖、运筹帷幄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接见外宾以及读书学习、听戏赏梅的生活点滴。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从他的生活、工作用品中可以看出,没有任何奢华,只有节俭;没有特殊,只有朴素。在的硬板木床边,摆满了一摞摞书,办公桌前放的箱子。讲解员说是书箱,每次在外,都要带整整28箱的书籍。作为一位万人敬仰的伟人,直到晚年也未曾放弃学习。他那学到老活到老的精神给予“00后”青年学生不一样的教育,令人钦佩不已!每次组织同学们参观完故居后,同学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勤政为民、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通过参观,同学们重温历史,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亲身感受到了的勤政为民、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作风,给学生以极大的历史震撼力。积极借助于校外资源为我所用,不仅把爱国主义贯穿活动之中,还传递给学生一种正能量,从而激发出同学们爱国主义情感,懂得一个人的责任感以及对国家、社会、家庭的使命感是我们开展系列活动的初衷。

四、爱国主义融入高中德育课程的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开展,要坚持寓教于活动中,在课程的设计阶段要自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课程的全程,用爱国主义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美同心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高中德育课程的开发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开展工作,基层组织在开展德育活动、编写德育课程时,要积极把党的要求和青年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使活动本身既体现党的要求,又反映青年的利益和述求。第二,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不可生搬硬套别人的活动方式。要结合工作的实际需求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资源统筹考,组织适合自己学校的活动。例如水果湖高中地处武昌,周边有众多的红色资源,非常适合组织青年学生到革命纪念场馆参观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有些学校则不具备相似条件,开展类似活动就会受到诸多的限制。第三,要把受教育和起作用结合起来。开展特定的德育课程目的是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把爱国主义贯穿到活动的过程中,这种教育应当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寓教于活动中,不是填鸭式、说教式的教育,这样才更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第四,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德育课程中,要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不应只局限于部分同学。开展活动时一次最好只有一个主题,内容不宜过多,不能仅仅只为追求形式热闹而不求效果。

五、结语

高中特色教育范文篇7

首先,积极构建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保障。

高中数学的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高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需要我们积极构建欢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数学教师的负担,使数学教师在付出同样的精力的前提下,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高中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所以,活跃课堂气氛是第一位的。为此,我们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高中数学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目前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最缺乏的就是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因此,要想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就要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之内学习数学知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掌握能力,作为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明确这一点,并把构建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放在教学的首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其次,特色高效教学方法的指导。

方法,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方法又是不可不谈的话题,它甚是重要,正如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样。高中数学以其多变的思维性、严谨的逻辑性著称,这更加表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得到同仁的指点。注重题目的核心,去繁为简。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高中数学没有初中那样简单明,有些题目有点抽象,甚至拐弯抹角。这就要求学生培养去繁为简、找出问题核心的好习惯。比如立方体几何,对于空间感不强的同学来说是很头疼的题目。那么多的线构成了这样一个几何体,还有那么多的条件说明。看完题目往往就觉得晕了,还怎么往下做题呢。这时去繁为简,找出问题的核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求证立方体几何的题目往往有多种方法。但有些同学有时候连一种方法都找不到。我们就要找准题目的核心,化繁为简。这样,题目就被大幅度减化了,做起来也非常容易了。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拓开思维,做题时随机应变。高中数学不像初中数学那样有太多的固定解题模式,更多时候需要随机应变的。很多同学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到高中就不行了。因为初中时,老师讲了太多的解题模式,遇到每一种题型,都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怎么样,就一定能得出结果。看似题目很多,其实都在一个圈子里转。每个题型就是一个圈子,初中学生只要熟悉每一个圈子的规则,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但到了高中以后,有的同学还用初中时的方法学数学,就显然行不通了。因为高中数学的灵活性太高了,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程度也不再像从前。所以,学习高中数学,思维不能呆板,要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与此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主观能动性也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数学的学习要提高这一能力。课堂是必要的,习题是不可少的。但学习高中数学需要更多的是思考,不仅要思考题目怎么做,更要思考题目之间的关系,题型之间的关系,找出其变化规律。这样,不管遇到什么遇上都不至于无从下手了。其实,高中数学题型是千变万化的,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我们要更加谨慎,合理的运用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最后,合理的使用多媒体,促进学生对于复杂知识的理解。

高中特色教育范文篇8

一、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

1、推进学校特色创建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按照《市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指导意见》(教发[]14号),以省教育厅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市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创建以及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等内容为重点,精心组织,科学规划,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强力推进学校特色创建工作,通过努力使全市所有中小学初步形成特色发展态势,创造有价值的试点经验和成果。

2、严格招生管理,依法保障学生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制度和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划片招生制度。加强义务教育分班管理,坚持对学生随机分班,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分班考试,不准分“快慢班”、“重点班”,确保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继续实行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保送就读市一中制度,继续实行高中特长生招生录取办法,继续实行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分解到校办法,继续坚持高中招生“三限”政策,促进全市中小学校生源质量的均衡与公平,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3、继续推进“爱心结对,情暖‘三生’(贫困生、学困生、留守生)”工程,为“三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深化“留守子女”关爱教育活动,加强研究,探索有效模式,让“留守子女”享受全方位、全时空、多角度的关爱和帮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总结“未成年人假日关爱”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经验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扩大试点范围,推进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推广实验成果。

4、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幼儿园保教保育、教育教学基本规范,进行幼儿园基本情况统计,开展幼儿园保教保育、教育教学工作检查,重点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指导和督查,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5、加强特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开展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情况调查工作,扩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规模,提高入学率。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开发适合残疾学生的校本课程,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突出艺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康复教育。加强残疾儿童少年劳动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推进改革创新,深化素质教育

1、加强德育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提高德育实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好思想品德课,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认真开展禁毒、防艾、法制、环保、安全、国防、科技、网络道德和心理健康等多形式的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以教育学生“三会”(会说话、会走路、会讲卫生)为重点内容的“文明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将仪表着装、行为举止、诚信、感恩、爱心、责任等内容纳入教育范畴。继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开展师生逃生安全演练。开展德育创新研究与实践,讲究德育艺术,使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2、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市教学资源网,推进全市教学手段现代化暨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区域内、校际间远程网络学科教学教研、课程资源共享。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各普通高中学校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并将所有过程提交上网,督促学生修满学分,达到国家规定的毕业要求。严格课程管理,开好选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以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为依托,以各高中学校学科教研组为重点,以年高考的薄弱环节、薄弱学科为突破口,加强管理,强化备考策略研究,保持教育质量提升态势,保持高中教育质量在市领先位次。

3、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初步形成与创建“高效课堂”相匹配的学校制度与管理文化。以高效课堂样本校为龙头,探索创建高效课堂的行动范式以及教师教学行为指南。加强集体备课,推行区域性的系列主题教研活动,积极创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课堂,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集中进行小学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展示高效课堂新成果,总结推广一批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树立一批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典型。

4、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提高省示范高中正取生指标按学生人数和办学水平分配到初中学校比例。推行网上阅卷,强化科技手段在质量检测和分析中的应用。继续坚持期中教学检查和教学月查制度。开展教学管理巡查,通报期中教学检查及教学巡查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乡镇及学校教育质量评价考核。继续实行小学、初中学科抽考制度。每学期末,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制卷,由乡镇中心学校组织考试和评卷工作,市教育局对小学、初中部分学科实行抽考。

5、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数据库。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并上好体育与健康、音乐和美术课。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进课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继续开展冬季长跑活动。扎实开展卫生校园创建,营造良好卫生环境,提高学生卫生健康知识水平。继续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每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合唱和集体舞演练活动,“大家跳”内容增设长阳巴山舞。举办全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

三、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1、规范课程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修订)〉的通知》(教发[]33号)要求,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三级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中心小学、初中学校体、音、美等课程必须安排专职教师任教,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必须做到相对集中安排。普通高中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省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开好选修课程。幼儿园突出学前教育特点,坚决克服“小学化”、“学科化”的不良倾向。

2、规范作息时间管理。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教发[]3号),严格控制学生每日在校活动时间总量,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高中特色教育范文篇9

第一,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普九”后,基础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对此,我县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有清醒的认识,千方百计加大对普通高中的投入,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步伐。博中、王中、三中、实中等城区学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送子女读优质学校的愿望,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扩大招生。龙中、文中等学校通过举办校庆的形式,多方筹措资金,硬化、美化了校园,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启德中学、光明中学等民办学校,自筹资金,不断完善校园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水平,为我县高中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大力弘扬博白教育人艰苦拼搏的精神。近几年来,我县高中困难比较多,如师资紧缺,办学经费不足,教师待遇不高,但我们的高考成绩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市先进行列,有些项目还进入全区先进行列。我们这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靠不甘人后、艰苦拼搏的精神。博中、王中、三中、实中等城区学校由于这几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严重不足,许多教师都是超负荷地工作。乡下高中的许多教师在艰苦、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虽然没有取得过什么骄人的成绩和荣誉,但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因此,我县普通高中的快速发展和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样有他们一份功劳。

第三,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在这方面,博中、王中、三中做比较好,做到校本培训有制度,有成效,有特色。博中以“科研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以科研处牵头,通过优秀课评比、课题研究、学科沙龙等形式,全面加强对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仅今年一年,博中就有9个课题立项,其中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7个。王中特别重视对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他们坚持王力师道,大力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培养目标是四个“转变”:一是从“保姆”型向“导师”型转变;二是从“威严”型向“民主”型转变;三是从“学校”型向“社会”型转变;四是从“专业”型向“全才”型转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建立健全班主任考核评估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为了给校本培训工作提供有办的保障,提高校本培训工作成效,三中建立健全了校本培训的三管理制度:一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务处为主导的校本培训制度;二是科组长带领下的校本培训制度;三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校本培训制度。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第四,面向全体,狠抓基础,夺取大面积丰收。我县近几年来高考的亮点就是大面积丰收。从县来说,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校,做到公办、民办学校一起抓,强校、弱校一起抓,城区学校、乡下学校一起抓。从学校来说,重点班、普通班一起抓;尖子生、后进生一起抓;文化学科、体艺学科一起抓。同时,在教学上,坚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由于我们坚持了面向全体、狠抓基础的思想,三年来本科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年3132人,**年3870人,**年4111人。

高中特色教育范文篇10

第一,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普九”后,基础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对此,我县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有清醒的认识,千方百计加大对普通高中的投入,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步伐。博中、王中、三中、实中等城区学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送子女读优质学校的愿望,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扩大招生。龙中、文中等学校通过举办校庆的形式,多方筹措资金,硬化、美化了校园,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启德中学、光明中学等民办学校,自筹资金,不断完善校园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水平,为我县高中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大力弘扬博白教育人艰苦拼搏的精神。近几年来,我县高中困难比较多,如师资紧缺,办学经费不足,教师待遇不高,但我们的高考成绩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市先进行列,有些项目还进入全区先进行列。我们这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靠不甘人后、艰苦拼搏的精神。博中、王中、三中、实中等城区学校由于这几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严重不足,许多教师都是超负荷地工作。乡下高中的许多教师在艰苦、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虽然没有取得过什么骄人的成绩和荣誉,但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因此,我县普通高中的快速发展和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样有他们一份功劳。

第三,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在这方面,博中、王中、三中做比较好,做到校本培训有制度,有成效,有特色。博中以“科研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以科研处牵头,通过优秀课评比、课题研究、学科沙龙等形式,全面加强对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仅今年一年,博中就有9个课题立项,其中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7个。王中特别重视对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他们坚持王力师道,大力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培养目标是四个“转变”:一是从“保姆”型向“导师”型转变;二是从“威严”型向“民主”型转变;三是从“学校”型向“社会”型转变;四是从“专业”型向“全才”型转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建立健全班主任考核评估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为了给校本培训工作提供有办的保障,提高校本培训工作成效,三中建立健全了校本培训的三管理制度:一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务处为主导的校本培训制度;二是科组长带领下的校本培训制度;三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校本培训制度。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第四,面向全体,狠抓基础,夺取大面积丰收。我县近几年来高考的亮点就是大面积丰收。从县来说,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校,做到公办、民办学校一起抓,强校、弱校一起抓,城区学校、乡下学校一起抓。从学校来说,重点班、普通班一起抓;尖子生、后进生一起抓;文化学科、体艺学科一起抓。同时,在教学上,坚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由于我们坚持了面向全体、狠抓基础的思想,三年来本科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年3132人,年3870人,年41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