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业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8 17:37:19

高校职业教育

高校职业教育范文篇1

职业教育作为全年龄段均可接受的教育类型,能让受教育者获取社会所需的知识、技术、素质等。例如就业前培训,强化培训,再就业培训这些专为即将录取的员工,现在职的员工,下岗需再就业的员工量身设计的培训。除此之外还有各类技校,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等也均属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贴近社会,对学员的选择不高,适应各年龄段的求学者,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技能。我国出现最早的职业教育并没有被称为职业教育,而是另外一个称呼,叫“实业教育”。在洋务运动发展之后,清政府认为靠工艺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工艺治世的人才开始被重视,各种实业学堂随之建立。之后工业机器被陆续带入了国门,技艺人才的地位水涨船高,简单的技艺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了,有着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级技能型技艺人才应运而生。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标志是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随后在1922年确立了壬戌职业教育制度,这极大地推进了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自1923年高等实业学堂更为专门学校起,在1925至1926年这段时间里,我国的职业教育有着空前的发展,不论是在教育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但这种状况只持续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内忧外患和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职业教育在这一段时间落入了低谷。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的1964年,刘少奇同志“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思想的指导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被再一次推了上来。但是这种状况仅仅持续到了1966年,由于受到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几乎停滞。在当时的统招统分政策下,职业教育的特点已被磨灭殆尽。此时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几近空白。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职业教育提出培养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专业性强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员。1980年国家教委会批准成立了13所高等职业学校,到了1985年全国职业大学的数量曾达到128所。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十五”期间,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飞速发展,我国经济也从劳动型转变为技术型,但至今仍没有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指教理论体系。因此,我们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教法》为基础,加大力度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既能与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以及其他职业教育相联系,又能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沟通。使职业教育不再是孤单独立的单一体系。

三、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新西兰的职业教育有着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令新西兰人最引以为傲的是他们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他们职业教育的很多课程是长期移民或中短期移民短缺的课程(留学生在完成长期短缺名单中的本科及硕士课程,即可以不需要joboffer移民),这种课程的学制不长,只需要1—2年就可以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获得大专学历。该课程采用的是小班制教学,每个班不超过15人,便于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遍布新西兰南北岛的20所国立理工学院负责供给所有相关课程,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基督城理工学院则提供一系列工程类技能大专课程。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也独具特点。它的学制为三年,第一年主要是在校学习,辅以企业培训;之后两个年则主要是企业培训,辅以学校教育。教育对象主要是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企业户主。由州食品部和县林业局合作安排教学课程,全国统一教学教材,企业承担主要经费。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升入专科学校继续学习。中等职业学校是将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主体,依靠专科学校进行实施。专科学校的学生需要通过国家考试才可以成为农业师傅,在此之前还要参加三年的生产实践,它的学制为一年制,培养的是农业实用技术型人才。可以成为大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继续升学的则是两年制的专科学校学生。

四、职业教育高校试点转型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共中央和全国各地人民的关注和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这一模式已然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2014年6月23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417个字的重要批示。他指出了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他认为,职业教育是一串能够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国家的发展需要拔尖的创新人才来引领,更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一线工程师来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国家竞争力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6月26日,教育部在介绍我国职业教育的时候表示,我国支持有条件并且有意愿转型的本科高校转型成为应用型高校。

作者:李潇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599.

[2]高奇.职业教育功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17,19.

[3]李强.功能主义视角h的职业教育发展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46.

高校职业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指导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的职业教育仍处于探索发展期,尤其是对民办高校来说,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系统的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

一、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1.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亟需提高。我国的民办高校存在着建校时间短、师资流动性强等特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多为行政人员或辅导员兼职,很多民办学校并未建立稳定、专业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更缺乏具有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承担职业教育的部门多为学工部门下设的就业指导机构,很多民办高校并未单独设立进行专门职业教育的职业指导和教育教研部门。

2.民办高校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还需进一步探索和规范。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个学校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不少民办高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来开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结构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也不够丰富,多是从职业规划的概念、职业规划的意义、职业观的探索及职业目标的拟定与决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技能、技巧训练及职业心理分析等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偏少,而且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训练环节。

3.民办高校职业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不够多样化,改革创新不足。当前在我国高校的职业教育方式和手段中,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据最近针对我国高校职业教育开展情况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在高校职业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比例高达82%;在职业教育中,采用专题讲座和视频教学形式的高校比例分别为30%和10%,而能开展实践实训教学的高校比例仅为14%。

4.我国民办高校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职业教育考核方式仍然是以纸质试卷考核为主,这种传统考核方式既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课程特色,也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能力和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局限性非常大。

二、厦门市某民办高校对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健全职业教育组织机构,建立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是指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由专职职业发展教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知识、就业技巧知识、创业知识等”[2]。笔者所在的厦门某民办高校,为了强化职业教育,从健全职业教育机构入手,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职业指导教研室、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创客坊等专门的职业教育组织机构,并积极鼓励职业教育指导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行职业教育人员“持证上岗制”。近年来,职业指导人员获得国家首席职业指导师1人次,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2人次,国家职业指导师23人次,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1人次,高校创业指导师1人次,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3人次,SYB创业导师4人次,IYB创业导师4人次。

2.明确职业教育理念,构建模块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促进我国民办高校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根据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举、课内课外融合等教育理念,笔者所在的厦门某民办高校,围绕着学生的职业发展,构建了多层次、多方位、模块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为:职业教育与职业发展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第一学期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第六学期开设)等;为了提高工科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发展开设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课程门类见表1),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具备现代就业及创新创业观念、素质和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如《工程设计导论》、《机械工程图学》、《机械制造基础》等;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学校推行“学位证书+职业证书”的双证书教育,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可以对在校学生开展高级制图员、高级数控机床师、高级维修电工等项目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实践类课程,利用校内的工程坊、校外的实习基地及校企联合培养等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3.引入新型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提升我国民办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教学资源库、APP移动教学等新型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都是以视频或动态PPT为支撑,具有信息量大、开放性和时效性强、生动形象、直观性和互动性好的特点,不仅可以供学生参考、学习,也适合职业教育工作者观摩、提高,可以极大地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目前很多高校正在尝试将职业教育与教师发展中心、工程实训中心等信息化建设工作相融合,打造基于互联网和最新信息化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校企一体化实训基地、校内仿真实训基地等,这些新型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应用将大大提升我国民办高校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民办高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搭建学生创新与创业、创业与就业之间的桥梁。笔者所在的学校本着“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原则,积极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了3000余平米的创新创业基地———创客坊。定期组织学生将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创客坊进行孵化,将项目变成具体创业成果。同时,积极向企业推介优秀项目,支持企业对项目和团队进行考察和指导,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全方位合作,努力将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梦想变成现实。截至目前,共有大学生网络文创工作室、原创文化传媒、手机APP开发项目等20多个学生项目进入基地孵化。

5.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是我国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各种媒介平台和就业协会、创新创业协会等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手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力。比如,通过学校的就业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平台进行大学生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优秀毕业校友访谈等,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积极利用就业协会、创新创业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简历制作大赛、面试礼仪讲座、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圆梦就业系列讲座等活动,不断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宁敏.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现状调查及启示[J].企业导报,2015,(13).

高校职业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育管理

当前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用人要求也不断变化,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快步发展,高职院校和高职专业不断增多,招生规模愈发加大,然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就业质量呈现着良莠不齐、两极分化的情况,许多学生在校学习态度消极,心理素质不高,对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未能达到理想水平,不能迎合市场和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要求,很快就被市场所淘汰,转行他业,使得学生的高职学习付诸于流水,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未能很好的实现。因此,加强和创新以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职业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实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理论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的目标,以此提升高职院校就业率。

一、高校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现状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高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学生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的培养,培养更加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掌握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才能够更好的在毕业之后顺畅就业。然而高校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都会面临一些就业难题,从实际角度来看,影响高校职业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如下。

1.社会环境的巨大压力。现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职业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少的用人单位,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困难,而且一部分学生与岗位需求之间不能够达成一致,这些都是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2.用人制度不够健全。从企业用人制度方面,很多企业都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平等、公开的招聘,尤其是一些家族企业,很多高素质的大学生被拒之门外。因此,部分企业用人制度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3.学生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缺乏过多的工作经验,而且自身的综合水平也相对较低,这是其一。其二是很多用人单位对于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忽视了职业教育专业学生在技术方面的岗位优势。

二、以就业为重点的创新高校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工作建议

结合我国高校职业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具体建议如下。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心态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在学生入学的第一时间就要对学生进行求职心态的培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和职业观,具体的方案如下:

(1)引导学生理性的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工作经验还相对欠缺,即便是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仍然需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在求职的过程中,放低自己的位置,从基础岗位的工作开始,用“空杯心态”接受现实,让自己在基础的岗位中逐渐充实。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够盲目的跟从,要针对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初步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1.扎实专业知识。对于高校所学的各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必须要稳扎稳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身就缺乏工作经验,就必须要依靠自身牢靠的专业知识作为不断上升的起点,可以说扎实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

2.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对于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因此必须要能够抓住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够从众多的竞争岗位中脱颖而出。

(三)创新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模式

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十分必要,其主要建议如下。

1.学生培养创新。具体到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创新,则主要是从传统的“校园人”培养理念,逐渐向“职业人”培养理念的转变,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职业人”的观念,无论是校内实习还是企业合作,都要让学生时刻建立一种“职业人”的思想认识。

2.教学方法创新。丰富现有的教学方法,合理的开展模型实验室教学、实践教学、讨论教学方法等,也就是说创新的教学方法必须要坚持“人本”理念,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3.教育机制创新。促使“学校+企业+家庭”的联动教育机制,也就是说让学校的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让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用人关系,不仅是教育机制的创新,同时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

(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1.合理的筛选教学教材。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教材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进行教学教材的时刻更新,介于此,就需要在开展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针对专业所对应的岗位需求和创新情况,融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教材,例如虚拟实训、体验教学等教材设施的配备。

2.创新专业课程模式。专业课程的创新,主要是融入一些岗位实践、就业导向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一定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3.落实“双创”教育。在国家的号召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一些“双创”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并对一些优秀的专业技术学生,提供技术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五)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1.重视学生干部培养能力。优秀的学生往往能够产生较好的榜样作用,因此在高校的管理中,必须要全面的挖掘和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让学生干部充分的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干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强调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参与,为学生干部管理提供一些建议和引导,这也是对学生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一种培养,对于学生的就业十分必要。

2.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这里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对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认识,同时更多的是对学生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应变处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在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应该设置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教育,及时的纠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于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主要是对学生德育的档案管理,对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建立档案,并对德育成长的过程进行反馈,帮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未来岗位。

三、结语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另外“双创”背景的引导等,这些都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介于此,本次论文研究,从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些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通过论述得出以下结论:

(1)重视“双创”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创业并提供相应的创业建议和指导,同时为学生创造科研平台和研发机会。

(2)落实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从理论课程到专业技术课程都必须要将“就业导向”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参考文献:

[1]曾琦斐.以就业工作为重点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4):74-77.

[2]杨宏.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高校职业教育范文篇4

在实践视野中,课程是教学的一种资源,对教学具有规定性,而教学是对课程的利用与加工。不同的课程编排、组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课程模式则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所确定的结构体系和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基本框架。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课程模式就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课程体系框架,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并且具有特定的课程结构和特定的课程功能,与某种特定的教育条件相适应。它既是一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功能模式,它一方面要规定课程内部构成并设定其相互关系,同时这种结构的建立又是以特定的功能假设为指向的。不同的课程模式反映了不同的课程观及其相应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方法。课程模式的选择不仅决定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尽管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其间却出现了多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其课程模式名称的丰富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教育类型,包括移植普教的“三段式”课程,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双元制”(确切地说,双元制不是一种课程模式,而是指一种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体制)、CBE、MES课程以及本土创生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再到近年来逐渐受到推崇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具体表现形式,如表1所示。

面对国内外如此丰富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多位职业教育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课程模式进行了梳理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利用三个维度,即课程与工作的匹配程度、课程的理论深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程度,将世界各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分成准备型、交替型、渗透型和双元型等四种课程模式[4]。他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三段式”课程为准备型课程,而这种课程结构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是整合度最低的一种;交替型即通常所说的“工读交替”、“三明治”课程,其代表为英国的职业教育课程,这种课程采取工读交替形式,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但由于它采取一个学期学习理论,一个学期实践这样长周期的交替,因此整合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CBE课程为渗透型课程,每门课程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具体规定了理论学时和实践学习的比例,由于把实践有机地渗透到了每门课程中去,因此具有较好的整合度;德国双元制中的双元型课程,由于企业和学校的密切合作,其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程度。在所有的课程模式中,双元型整合模式是最为理想的一种。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劳耐尔(F.Rauner)根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的不同,认为职业教育课程首先是“学科系统化”的,在经历了“职业分析导向”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后,目前正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赵志群认为[5],从我国建国后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来看,也能清晰地反映这一脉络,其中“三段式”课程就是学科系统化的课程;职业分析导向课程是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模式,主要采用DACUM(Develo-pingaCurriculum)开发方法,包括CBE(CompetenceBasedEducation)课程、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课程;学习理论导向课程是按照学习理论确定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方法,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学生认知能力、一般行动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把有效的学习过程作为主导思想,包括“宽基础活模块(也称KH)”和“多元整合”课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分析的课程,典型的是德国目前正在实践的“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的学习[6]。我国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也提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正在开发和实施的项目课程被认为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7]。有人认为在我国职教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综合课程、模块式课程、“宽基础,活模块”等课程模式实质上也都是学科中心模式课程[8]。

高校职业教育范文篇5

一、对“三生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认知

“三生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近年来在高校先后开设的两门独立的课程,二者在课程性质、内容体系的构建等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一)对“三生教育”的认知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是对目前普遍盛行于世界各国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本土化探索,也是云南省各级各类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三生教育”属于综合实践教育课。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教育过程,体现了教育最高的价值目标。就具体而言,生命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认识自己和世界上的一切生命的神圣性,以此学会尊重、珍爱生命,进而发展和完善生命;生存教育则是帮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不仅学会在自然界中生存,而且学会在社会中生存;生活教育则旨在帮助受教育者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生存技能去处理生活事务,能够和谐而幸福地生活,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生命教育是前提和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与关键,生活教育则是方向和目标。此三种教育既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2]

(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认知

职业生涯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产生于欧美国家的就业指导,之后逐步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进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根据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而逐步开设的一门独立课程。因此,对于此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所谓职业生涯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个体制定并落实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3]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则是针对大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对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相关教育,使其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技能,能够正确认知自己,了解职业和职业世界,做出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以此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同时,大学生可通过学习求职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有关知识,积极做好就业准备,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增强对自我、对他人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并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以满足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其内容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内容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建立生涯意识,进行职业规划;2.提高就业能力,拓展职业素质;3.求职心理调适,做好就业准备;4.加快角色转变,促进职业发展;5.创业教育。综上所述,从表面上看,“三生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两门课程自成体系、各具特点,但仔细深究却不难发现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事实上,“三生教育”的理念、目的、内容和要求无不时时渗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教育之中。

二、“三生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相互关联与渗透

(一)从教育目的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现着“三生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三生教育”以作为人的自然属性的生命诞生为起点,通过生命的发展过程审视人的生存现状,以生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来理解人的生活,最终将人的生命升华到人的社会本质。因此,“三生教育”不仅揭示了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而且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教育的最终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基础上提高个人生存能力,掌握生存之道,促进其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最终实现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表面上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似乎只是在帮助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职业道路的选择,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如果从更深层次上思考,“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其实渗透着“三生教育”的理念和目标。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追求的是“人职和谐”,但实现“人职和谐”的前提条件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对职业世界的正确认识,这其中不乏包含对自我生命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自我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只有懂得生存的意义,才能不断去适应环境,增强自我生存能力,从而为实现“人职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职业生涯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追求“人职和谐”的过程,不仅体现着自我职业发展的历程,而更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寻找职业发展机会,进而发挥自己才干以实现人生价值、展示生命意义的过程。再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生活中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学会统筹协调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扮演好生命中的各种角色,处理好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应对生命中遇到的各种危机和挑战,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些其实都是“三生教育”所体现的思想理念和价值目标。

(二)从教育内容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三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认知自我和环境———生命、生存教育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大学生要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估。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性规划方案的前提。自我评估包括对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是一个深刻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过程。同时,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社会环境的探索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之一。通过对社会、职业、行业、地域、企业等宏微观环境的探索,有助于个人了解社会需要以及对社会为个体提供的机会做出理性的判断。只有对个人素质与社会环境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把握,才能使自己所确定的职业目标符合时代特点,也才能顺应职业环境的需要,扬自己所长、避自己所短,找准个人职业定位,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对自我和环境认知与“三生教育”生命教育中让受教育者对自己生命的认识和生存教育中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知,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2.提高就业能力,拓展职业素质———生存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职业生活中度过的,只有依靠职业技能和生存技巧来获得职业机会,才能为自己的生存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培养职业素质、掌握职业技能是生存教育的重要部分。而职业生涯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为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做出规划,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付诸实际行动。因为没有行动的理想终究只能是梦想、空想。职业生涯教育正是通过帮助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职业能力训练、提高职业素质,同时通过求职技巧、心理调适、团队合作、接受挑战等能力训练获得生存技能,从而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充分的能力和素质储备。从这一角度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其实就是生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不论是从教育理念或是教育内容来看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教育———生活教育的内在构成

古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规划既是成功的开始,也是成功的一半。职业生涯占据了人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也就成为了人们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幸福生活的具体体现。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人们提升生活质量、实现幸福生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就好像人生中的方向标,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克服成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伴人一步步迈向成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增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分清自己的优劣势,不断挖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为走向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而通过职业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职业进行选择,对目标进行分解,对行动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最终实现理想的人生。幸福生活不是靠投机取巧,不是靠随波逐流,更不是靠守株待兔来获得的,只有在树立目标的前提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不断克服人生的诸多困难,才能最终到达幸福的彼岸。因此,职业生涯教育是大学生提升未来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从这一视角来看,这也应该是生活教育的内在目标和构成部分。

(三)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凸显了“三生教育”的教学理念

任何学习的过程都需要体验和感知。没有体验、感知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枯燥乏味的,其效果更是苍白无力的。在“三生教育”教学中更是强调这种体验性和感知性———让学生走进生命、体验生命,在体验的过程中去证明自己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也是涉及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教育,也是一门体验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事实上,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际教学中,诸如“生涯幻游”、“求职模拟”、“角色扮演”、“团队训练”、“生涯人物访谈”、“头脑风暴”等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采用,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而且更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真情实感。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契合了“三生教育”的教学理念。实际上,这二者是相通的。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三生教育”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是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的。

三、充分挖掘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职业教育范文篇6

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主要有五类:一是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和地方举办的职业大学;二是独立设置的高等专科学校;三是成人高等学校;四是本科学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五是本科学校举办的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m后两类我们可统称为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它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地方高校在发展高职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规模上,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占高职教育比例较小;结构上,其专业结构还有待完善,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系、监控机制等有待逐步健全和完善;经费投人主要靠收取学费运转,资金来源单一,缺口较大;缺乏“双师型”教师,等等。为使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必须巫待解决以下问题。

一、明晰人才质量规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确定的办学理念与方针,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同样必须坚持这种理念与方针。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在人才质量的培养上,既与本科教育有别,又不同于中职教育,它必须要有自身特定的要求,即高职生既要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又要拥有专业核心理论知识。正如潘愁元先生所说:“今天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有所要求。只讲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是不对的。我们既要培养一个职业技术人才,更要培养一个公民。人才不能够只是工匠。当然,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有其特殊性,也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做法。;y)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出现那种状况,即“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如只掌握专业技能,而不拥有专业核心理论知识,那他就等同于中职中技生,在职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重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那他就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不过本科院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比不过中职中技生,从而在就业市场上陷人被动。;[3)“目前,社会各界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持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把培养技术型人才作为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种则认为应该侧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统一,导致了在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上的盲目性和不一致性。n(4)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应解决好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定位,要求学生掌握“核心技能、核心知识”,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既区别于本科生、又区别于中职生,通过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地方高校不仅要全面准确把握其实质,而且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在职育教育工作中加以落实。为此,地方高校应做好以下工作:(1)在高职生的培养模式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提高学生的适应市场、适应行业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诚信、竞争意识和敬业、合作、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就业本领,是否具备用人单住所要求的各项素质要求,以及能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要建立起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保障机制。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教师要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重要意义,提高教师、管理人员执行这一方针的素质与能力,建立起校内外实训、实习的场所及符合办学方针所需的专业设备。

二、突破教学改革难关,形成立体式教学方式

职业教育要取得大发展,必须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以显示出技能型人才成才的优势。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过程进行改革:在教学思想上,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明确岗位能力的目标;教学体系上,要突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遵循技能体系的需要;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单纯的认知学习,加强目标下的知识应用;教学评价上,要突破文化试卷的考试,检验学生会做什么事情。

地方高校高职教学改革存在以下因难:一是缺乏行业标准依据。高职教育的本质就是职业性,其发展的道路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靠企业、发挥行业作用。因此地方高校高职教学改革应建立适合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课程体系,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行业没有技能人才的岗位标准和人才体系标准,有些行业只有技术标准,这样就无形地造成地方高校高职教学与企业、行业实际分离的状况,高职生只能以文化成绩来分层次,而不是以岗位技能高低来分层次的境地,这又与高职教育的目的相背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受社会的欢迎。二是没有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可借鉴。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是一种实用人才型的教育,从生源状况看,职教学生人学的文化分较低,决定了他们更需要应用型的教育方式。然而如何进行深人的教学改革,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还缺乏较成熟的模式可借鉴。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应引领学生在职业目标下、在技能成才的目标下主动学习,学校应组织力量,加快研究探讨教学改革,建立适合学生在技能道路上发展成才的教学体系,建立起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缺乏合格的师资。职教的教学改革需要师资的强力支持,但是,对地方高校高职教育来说,其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少合格教师。现有的教师都是从事普通高教的教师,他们虽然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但他们缺乏实践知识,一些教师甚至鄙视、惧怕企业实践,他们只熟悉传统的课堂教学,而缺乏岗位指导能力,从而给高职教学改革带来困难。因此,从事地方高校高职教育的教师应急需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地从企业聘请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加快职业化的教学环境的建设,形成立体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建立起一支职业化的专业教师队伍,带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三、合理设置专业.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服务于社会,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近年来为顺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都创办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存在着简单把一些普通专科专业转化为高职专业的倾向,而不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办学条件与能力来确定高职专业,这一现象在偏文科型的高校显得更为突出,这不利于地方高校高职教育的发展。区域性是高职教育的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这与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相符合。地方高校在设置高职专业时,一定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应,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特别是要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产业的发展相适应,既立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要适度超前。地方高校应努力打造高职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在审定高校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时,应努力使高职专业设置能更好地贴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目前办学体制多元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中,地方高校发展高职教育应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办学资源和办学实际,力求避免趋同,体现差异性,充分显现各自的个性和特色,打造出自已的品牌。

职业教育应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目标,实行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模式,以及开展分层教学,探索灵活学制等改革内容,都必须以教学过程为基础。现代职教课程应该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反向推出需要的课程;文化课、专业课和职业道德要根据岗位能力重新构建、重新组合,都为岗位能力服务,在岗位能力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按这样的体系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才能与工作岗位一致,学生具备了某一岗位的能力,才能开展工学结合,这样的教学,才有职教特色,才能落实就业导向。

在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应用性课程与知识性课程的协调。目前在一些地方高校中,高职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恶性循环,其原因有:一是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就业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学生不感兴趣;二是课程内容陈旧,缺少新的信息;三是教师本身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前沿性、实用性,或者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课程讲解不生动,或者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就业压力下,学生希望得到技能,而学校希望坚持素质。但是,我们应正确认识到实用性、职业化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加大技术基础课程比重的同时,应注重对高职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构建一个“基础宽、技能精、针对性强、适应面广”具有高职教育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高校职业教育范文篇7

德育是高校职业教育的育人措施高校职业教育的时间正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工作作为一种对人格的健全化有积极影响的教育工作,可以看做是一种必要的育人措施。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德育目标往往具备很强的素质教育特征,结合社会化和个性化两种特性,德育工作能将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和社会性需求融合起来,令学生的人格愈发健全。

二、德育工作在高校职业教育中的问题

(一)对德育工作的认知问题当前高职院校迫于社会环境等压力,虽然在口号上以德育工作优先,但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将德育当做一个幌子,在根本认知上看重的仍是可以为学校尽快带来实际发展的智育工作。这种认知上的误区一方面来自于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为高职院校带来的压力,使得高职院校在工作上急于求成、轻忽基础,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有限的资源,难以在德育上分配太多的资源投入。

(二)对德育工作的操作问题目前,相当部分高职院校对德育工作的认知仍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这使得德育工作在模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和改革浮于表面,换汤不换药。新式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应该是一种职业素质教育,如上文所述的多元化定位一般,在高校职业教育工作中发挥综合性作用。拘泥于传统的思政教育,只会令德育工作裹足不前,降低能效。

(三)对德育工作的评价问题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采用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较为片面单一,通常只有学校评价一种,缺乏客观性和参考价值。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引入了多种评价机制,但由于缺乏科学化的合理分配,社会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评价、自我评价等混杂,最终导致评价结果混乱。此外,部分学校将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混合,利用考试、选优、鉴定之类的方式进行德育考核,这种考核模式缺乏科学依据且方向错误,不仅能效低下,还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

(四)对德育工作的构建问题归根结底,德育工作是要通过人实际执行的,但各个高职院校在建构德育工作队伍方面有很严重的滞后现象。在德育工作愈发多元化、重要化,对德育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仍依循老式的队伍建构方式,这不仅使任务繁杂、待遇一般的德育工作队伍成为教育工作中的冷门,而且队伍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难以满足最新的德育工作需求。这种德育工作队伍许多时候根本就没有能力落实德育工作的改革和优化措施。

三、德育工作在高校职业教育中的优化

(一)把握职业高校德育的新特征当前的高校职业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这对其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都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高校的德育工作自然体现出了全新的社会化特征,许多细节部分受社会最新发展变化的影响非常大。要想优化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先对高校职业教育的新特征加以了解,这样才能及时掌握德育工作目标的新动向。具体来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新兴职业教育模式已经在高校职业教育中逐渐普及,德育工作的制定应注意与这些全新的教育模式相配合,提高工作能效。

(二)结合职业高校德育的新需求近年来,高校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特征愈发凸显,尤其是部分实行校企合作的院校,教育模式愈发对口化、专业化。这些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充分考察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将德育工作的目标与这种社会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德育工作的能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毕竟面向的是整个社会,因此德育工作的方向虽然可以根据对口企业的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着重化处理,但不能完全集中在这上面,否则不利于高素质、全面型人才的培养。

(三)强化职业高校德育的新效用高校职业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具备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其德育工作的优化应注重社会性和实践性。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理应将重点放在职业道德的培养上,这其中包括塑造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质、培养职业品格等。这种类型的德育工作是从特定的角度入手完善学生的人格的,因此相对较为简单,见效较快,实践价值很高。

高校职业教育范文篇8

近三十年来职业教育在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成就,然而,随着职业教育政策和舆论的公共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经济多元利益格局下的民众的现实需求的增多,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众多问题与难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向,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智囊团”、“思想库”进行科学谋划、顶层设计,为之提供解决途径与最佳的思想理论、发展方案与策略,加强职业教育智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省级政府对教育统筹权的不断扩大以及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功能的日益凸现,加快推进省级职业教育智库建设就成为促进省级教育发展战略科学化,提高省级教育整体运行质量及投资效益,提升省级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与迫切要求。

2省级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我国目前由国家到各省市县区都已建立一大批官方或民间的有关职业教育研究会(学会)与科研机构,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咨询、谋划、落实与引导作用。以福建省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官方与民间陆续成立建设了一批促进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会(学会)与科研机构,其中包括: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会(1984年成立,1992年并入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1992年成立)、福建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1990年)、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991年由原来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职教科”中剥离独立出来)、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2009年在厦门揭牌)、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省教育厅依托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福建分院(2014年经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批复在闽江学院成立)等。这些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与研究会(学会),长期以来为福建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智库的角色,行使着着智库的职能,为福建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它们的存在为建设福建省职业教育智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给今后的智库建设提供了前车之鉴。

2.1具备的优势与基础

福建省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发起于是20世纪80年代,是福建省教育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这些研究机构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作体系,具有比较稳定的业务联系机制,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点与优势,已初具现代职业教育智库的雏形,具备了智库的某些特质。同时,由于福建省目前所拥有的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及研究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较为密切,其研究侧重点在于对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的工作重点就是为地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总体的规划与政策设计,为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的行政决策提供咨询,因此这些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常能够直接进入政府主要领导的决策视野,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在推动福建省职业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职业教育科研机构长期以来较注重研究队伍的建设,注重吸纳基层科研单位和学校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已逐渐造就了一批熟悉职业教育政策、了解职业教育办学实践、有着较丰富的决策咨询服务经验的专兼职研究队伍。

2.2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现阶段福建省已拥有的职业教育科研机构或研究会(学会)虽初具智库的雏型,但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库,其地位与功能定位尚不清晰,宏观政策环境尚不成熟,研究的独立性不足,研究成果前瞻性不够,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不广。(1)智库的建设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与资金投入,目前福建省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宏观政策环境还不成熟,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也没有形成一个规模性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咨询市场,因此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智库意义巨大但要走的路还很长。(2)福建省传统的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中心、所)多由政府主办,直接或间接隶属于政府教育部门(如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区教育单位)内部,资金来源、人员编制、行政体系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样的现状难免存在着研究机构的研究目的与成果受政府官员意志的左右,丧失其应有的独立性,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3)目前扮演着职业教育政府“智囊团”角色的教育科研机构的地位与功能定位尚不十分明确。在福建省,无论是政府教育部门或高等院校内设的研究机构,还是各类职业院校组成的民间研究会(学会)及民间教育研究机构,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为政府职业教育决策提供咨询的功能,但它们之间的地位、分类都不明确,定位也不清晰,无法真正行使职业教育智库的职能。(4)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整体研究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研究水平不足,专业性不强。由于目前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构成不合理,其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背景相似,且以文科居多,自然科学及跨学科研究人员匮乏。由此导致研究层次单维化,应用研究少,研究方法传统,研究结果缺乏前瞻性,因而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决策的影响十分有限。(5)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在组织构成上失衡,官民之间的反差较大。官方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身处体制之内,其信息来源、经费投入、成果影响和体制保证都远远超过民间机构,在话语权上占有绝对优势与主导地位;而民间的机构或组织受到许多限制,运行举步艰难,呈上的渠道缺乏,使得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难以获得重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省级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基本职能与特征

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智库已成为推进省域教育科研发展及提高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而厘清智库的基本职能与运行特征是打造具有特色、高效创新的职业教育智库的关键。

3.1基本职能

职业教育智库,是指由职业教育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从专业化的角度,客观、科学地对职业教育领域出现的相关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并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福建省职业教育智库作为地区智库与“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职能就是以服务福建省的战略发展为导向,为福建省的重大教育决策与职业教育提供决策咨询与建议,并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评估,促进福建省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提供福建省职业教育决策咨询: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根据福建省区域经济文化特点,开展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为职业教育决策科学化提供依据。(2)开展福建省职业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估:针对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政策调整的方案或终结的建议。(3)开展福建省职业教育应用研究:开展典型个案研究,研究省内各类职业院校的发展实践,并协助提供各院校发展的战略与策略。(4)开展福建省职业教育管理改革研究:在国家教育发展的在背景,为福建省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研究与依据。(5)促进职业教育学术交流:通过召开学术研究会、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学术访问及研究人员交流等形式促进福建省职业教育学术交流,为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广阔视野。

3.2特征

纵观“智库”的发展历史,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并具有特色的优秀“智库”,其组织管理与具体运行都具有功能专业性、运行独立性、研究实用性、视野前瞻性、模式多样性、管理科学性等基本特征。(1)功能的专业性:作为福建省职业教育方面的智库,其研究领域即要体现福建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性,所研究的问题与提供的咨询建议应符合与适应福建省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专门性。(2)研究的实用性与中立性:福建省职业教育政策在形成与实施过程中,应将职业教育智库的研究纳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智库提供的研究成果、咨询建议与建议方案必须有效实用,价值中立,才能使决策失误最小化。(3)视野的广阔性与前瞻性:研究角度的大视野与研究内容的前瞻性是智库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福建省职业教育智库作为区域政府教育决策的重要咨询机构,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所处的大背景与福建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对福建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可预见的问题进行深入与广泛的研究,以便更有效地解决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4)运行的独立性:福建省政府对职业教育智库管理应持有“保护”与“保障”的开明态度,使之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既保持密切联系又保障独立运作,只有使“学术与政治保持距离”,才有助于提升决策咨询的质量。(5)运行模式的多样性:鉴于国家“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智库的建设以其主体的不同,运行模式也应呈现多样性,既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官方的职业教育智库,又可以依托高校建立高校职业教育智库,同时又要鼓励民办出资建立民间职业教育智库,通过不同模式的运行,使职业教育智库成为影响福建省职业教育决策的重要力量。(6)管理的科学性:为了保证职业教育智库的客观、高效与科学运行,智库的建立、运行、管理与监督都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模式与机制,同时对入库研究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有严格的要求,并实行精细化分工。

4省级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思考

4.1保障投入,构建利于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制度环境

职业教育智库正常的运转需要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来保障,因此福建省政府可以借鉴国内外建设智库的有效经验,出台相应的政策,一方面由省政府敦促省财政为职业教育智库建设投入专项经费,另一方面采取优惠措施鼓励社会资本成立社会基金会投资智库建设。只有保证智库建设资金来源的多渠道与多元化,才能有效地保证智库的运行不受公权的过多干涉,从而真正达到科学研究的自由独立,科研成果的公正客观。在保障投入的同时,省政府应该在体制机制的构建有利于职业教育智库建设,在宏观层面上,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定位与职能,加大支持力度;在微观层面,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与完善职业教育智库的管理运行机制,促成职业教育智库与省级学术研究部门、传播媒体、职业院校等各方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保证其对有效信息的获取、使用,并切实畅通智库成果有效的送达与转化。

4.2资源整合,促进省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向职业教育智库转型

福建省目前已拥有为数不少的省、市、区职业教育机构,还有部分民间职业教育机构与高校内设立的职业教育机构,这些都为建设发展省级职业教育智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福建省政府应当充分整合利用原有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促使其向新型职业教育智库转型。要实现转型,首先要全面创新发展理念与组织管理方式,变体制依附为独立发展,充分保证研究思想的独立性和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并改变传统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多以阐释政府政策为注重创新、引领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发展为己任;同时还要应职业教育领域所面临问题的复杂化与交差性,注重引进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研究,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咨询。

4.3促进公平,推进民间职业教育智库的发展

民间职业教育智库作为官方智库的有益补充与强大后盾,因其由民间出资,更多地体现民间的声音与需求,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理应得到政府的认同与鼓励。福建省政府应出台全额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职业教育智库建设,并在全面放权,给予其充分研究自主权的同时,加强民间智库与官方智库的充分合作,拓展成果应用渠道,让民间智库的成果参与到政府职业教育决策中,从而全面推进民间职业教育智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区域公平。

4.4依托高校,使之成为职业教育智库的坚强后盾

高校因其丰富的学术资源与科研人才资源,为智库的建设提供了必须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是智库建设的最佳合作伙们。在福建省基金会体系尚不成熟,民间投资职业教育智库建设尚未形成气候的现状下,依托福建省高校建设职业教育智库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快速途径。福建省的不少高校也成立从事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组织与机构,如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省教育厅依托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还有许多高校都成立了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研究院、所;2014年初,为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教育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随后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福建分院在福建省闽江学院成立,这就是福建省依托高校成立的首个职业教育智库。因此省政府在建设福建省职业教育智库的时候,为避免重复投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应充分发挥高校的智能优势,与高校密切合作,让高校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成为智库建设的坚强后盾。

4.5协同创新,提升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智库研究能力

职业教育智库所面临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无论是宏观的政策研究还是微观的案例分析,涉及到的影响因素都是复杂而多元的,多学科的协同攻关,大型数据库平台的建设和利用,以及模拟决策的运用,已成为智库建设的主流趋势。因此,职业教育智库建设应围绕福建省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教育与人口、教育财政、产业发展与教育等关键领域,加强与各方的协同合作,建立信息与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智库研究能力。

4.6凝聚力量,打造高水平职业教育智库研究团队

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是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智库实力的根本体现。加强职业教育研究团队建设,首先要建立职业教育咨政研究核心人才库,并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其次要重视对职业教育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同时要培养一批既有理论积淀,又有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研究骨干;此外,基于研究的多角度、全方位,还要重视完善多学科的专兼职研究队伍的建设。

作者:李晴 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建梁,郭万婷.我国教育智库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4(09):1-6.

[2]曾天山,王小飞,吴霓.澳新两国国家教育智库及其服务政府决策研究———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科研考察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2013(08):35-40,53.

[3]刘国瑞,王少媛.推进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向教育智库转型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4(04):1-7.

[4]袁琳,王莹.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职能、特点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4(04):13-18.

高校职业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等教育;职业化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带动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育领域内,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学资源共享、远程教育、网上教学等成为现实,而教学的模式、手段、方法、内容等也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职业化发展趋势。受信息时代多种国内外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认知,相比于培养学术型人才,更偏向于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海量的信息资源,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切实满足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的实际需求。

一、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过去的二三十年间,随着知识社会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变,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90年代初,国务院颁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211”工程,强调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依托高等教育,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90年代末,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该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突出强调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各高校积极相应中央号召,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2000年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过于强调科学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变化的发展。2014年6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职业教育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总书记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为我国职业教育确定了新的工作方针和新的办学方向。各高校纷纷响应号召,1200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600多所高校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0%。此轮改革针对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分精英教育的弊端,以高校的结构性调整来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建立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转型中的高等教育在这一轮的改革中存在诸多的发展瓶颈,接下来文章将分析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化教育流于形式,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网络,向高校传递出对职业型人才的渴求,而高校对新时期人才市场需求有一定的了解,提出了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发展方向,但只停留于表面,未能有效实现专业的对口衔接。导致企业在招入刚毕业的学生后,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去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以计算机教育为例,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并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但却没有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变化对计算机人才的最新需求,致使人才难以快速适应岗位工作要求。这种矛盾在其他专业中也比较常见。例如国际贸易专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跨境贸易,展销会等宣传活动已经在线上进行,订单的谈判与交易也是在线上进行,如果高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还是以传统的理论进行教学,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培养出的学生跟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会完全脱轨。

(二)职业化教育的各方面准备不到位

高校未能在职业化教育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职业化教育改革工作难以真正得到贯彻。(1)目前各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发展的重点还是偏向于科研、教学等方面,对职业化教育虽有开设些课程,但投入的专项经费并不高,并未真正深入采取具体措施实现职业化教育,缺乏相关的机制和制度规范。(2)高校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并未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在职业化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简单看作自动化教学工具,课堂授课仍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学习为主,教学模式没有发生较大改变。教学模式没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也很难主动的发生改变。(3)同时,高校未能开设相应专业的职业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实践和学习,而且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职业化教育教材,此类教材未能及时跟上教学需求,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据报道,高等教育培育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的匹配度极低,超过80%的软件企业CTO认为目前高等学校中软件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大部分教师也均为学术型教师,不具备开展职业化教学的能力,无法有效结合职业化教学需求,进行教育方法的调整。而有部分教师虽然具有双师特点,也有企业的工作经验,但在高校这种职称评聘结合的制度下,未受到重视。(4)此外,高校还没有设置专门的职业化教育科研部门,职业化教育实施工作难以得到科学的指导与监督。(5)部分高校现阶段还未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无法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实践平台。有些高校虽然与相关企事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但仅停留在表面形式,并未真正进行校企合作。

(三)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现阶段,高校在职业化人才培养上,通常采取由学校、家庭与社会构成的教育模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在高校教育方面,通过教师课堂指导、辅导员管理形成专业化与统一化的教育模式,其教育模式较为固定,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缺乏灵活性。虽然在其教育模式中,学校、社会、家庭都通过各自方式对学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育,但由于信息的不共享,育人环节缺乏相互沟通,均存在教育上的片面性,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高等教育与职业化教育相结合

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人才培养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与实践能力,才能确保人才不受负面信息的影响,真正发挥出人才的价值。职业化教育是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关注国内外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及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确保职业化教学知识始终符合市场经济需求与企业用人要求。同时,高等教育职业化过程中,高校需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更大范围寻找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职业化课程设计上,应借助教学改革契机,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模式的变革,将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多种形式应用到教学中去,最大限度丰富职业化教学模式。

(二)加强职业化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强化职业化人才培养意识,结合职业化教育要求及高校实际教学情况,建立科学的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积极维护校企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如,与企业合作举办技能大赛,建立相关技能大赛网站,为不同学校的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增加高校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激发学生的职业化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将职业化标准贯彻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并结合其标准实施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标准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纳入职业化教育,通过文化墙海报、学校论坛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职业化教育,并邀请专业领域内的代表人物到校讲座,以激励在校大学生,更积极地配合职业化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化水平,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职业化教育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为确保职业化教育得到有效落实,还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当前信息时代,职业化教学工作者既要据具备丰富的专业性知识,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也要掌握职业化教育技巧,并熟悉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丰富的信息资源应用于教学中去,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一方面,高校可从企事业单位挑选优秀员工兼任职业化指导教师,建立从企业招聘教师制度,提高教师队伍中具有相关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另一方面,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培训,通过校企交流、专业讲座、岗位挂职锻炼等途径,来实现专门职业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更好地胜任职业化教育工作。同时,通过双师型教师补助经费等形式,鼓励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建设。

(四)开展多元职业化教育模式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高校必须变革现有教育模式。在职业化教育中,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交流论坛及视频通话等途径,让企事业单位参与到职业化教育的全过程,对教师的职业化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方式给予不同角度的看法与意见,落实导师制教育方法。在传统教学设置上,高等教育主要采用学分制,以学生在校修得的学分为标准,评定学生是否合格,因而学生对学分都较为关注。高校可在学分体系中纳入职业化教育,以确保学生认真完成职业化学习任务。对于一些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学生,高校应给予高度肯定与支持,并建立毕业生自主创业网站,通过网站为毕业生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创业信息、创业资源,并引导相关企业关注网站信息,积极促成自主创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高校内开设相关的创业指导课,为有兴趣参与自主就业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课堂讲解,利用政府颁发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及真实创业案例,指导学生理性对待创业,并合理规划人生目标。

(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

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积极推“校中厂”“厂中校”,扩大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规模。鼓励校企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建立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制度,支持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逐步建立学生定点实习实训、教师定点实践锻炼制度。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结语在当今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职业化,有助于培养出高水平、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满足信息化社会不断进步的新要求、新需求,实现社会进步与高校发展的和谐统一。因此,高校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认识到高等教育职业化的意义与作用,坚持需求导向,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坚持就业导向,充分发挥就业指挥棒作用,推动职业院校围绕市场需求办学;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难题,为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融合发展,推动学历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开发资源共融,职业教育与在职从业人员发展渠道共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强,陈鹏,黄海洋.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0(02).

[2]王继平.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十大突破.中国教育报.2014(12).

[3]滕晖.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09).

[4]周小岩,杨普习.高校网络教育课程建设:成就与挑战[J].品牌.2014(05).

[5]徐洁蕾.社会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职业化创新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5(07).

[6]李博.新建本科高校的职业化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

高校职业教育范文篇10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多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是社会教育流程上泾渭分明的两股支流,在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各自的流程中,从学生来源、教育内容到毕业去向,原本有着各自相对稳定的范围和走向。但是,这种相对稳定的平衡随着高校扩招而被打破。高校招生爆发式扩张始于1999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教育决策。这一决策的实施,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加速人力资本集聚,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富民强国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校招生扩张历时8年的持续推进,标志着我国的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深刻转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无疑是社会发展的又一巨大进步。但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扩招实际上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挤压和挑战。

(一)高校扩招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源分流

由图1可以看出的是,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之前的1994—1998年当中,中等职业学校与高中阶段普通学校的发展都呈现出了增长趋势,不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显然没有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速度快,但是总体上来说在招生数量上还是呈增长态势的。而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之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量骤然减少,2001年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达到该时期的最低水平,而高级中学的招生数量仍然不断的增加,且其增长趋势高于1994—1998年的增长趋势,其中一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被高中阶段普通学校抢走。虽然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在2002年以后有所提高,但是在总量上仍然和高中阶段教育无法相比,这与教育部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表1则可以看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重由1998年的59.07%下降到2004年的40.80%,下降了19.07%,暴露出了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落后。

由于高中阶段就学规模的大量扩张,使得相当一部分在高校未扩招体制下应当进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生源一部分严重流失。由于高校的扩招,高中阶段升学率上升,也使得相当一部分成绩相对较差的、原本无望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而在高校未扩招的体制下,这部分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会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流失。

(二)大众化教育特征使中职学校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不平等竞争

应该说,在高校扩招以前的大学教育基本上体现的是精英教育,大学生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大学精英教育是一个历史过程,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中国的高等教育自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经过8年左右的时间,已经基本体现出大众教育的特征;而这个转型过程在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相继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期间,用了至少10年以上的时间才完成。对于国民而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来讲,则是遇到了一个新的强劲的就业竞争对手。按一般逻辑来看,高校毕业生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各有各的就业岗位选择范围,不会成为就业竞争对手,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已经成为了竞争对手。这是因为:

第一,高校二级学习实用化的课程设置,使其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具有一定的趋同性,面对共同的就业领域或岗位,学历相对较低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显然缺乏竞争优势。劳动市场透露的信息表明,除了部分制造业招收操作性的技术型职员比较欢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外,多数行业招收文科类职员的门槛已普遍抬高,视本科学历为基本条件,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明确地将其拒之门外,这使得一些原本适合于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岗位已经有相当部分被高校毕业生抢占。

第二,由于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及缩减编制,岗位职员基本饱和,使得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的就业重心下移,而国有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冗员过多的压力,能够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因此,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出现大专、本科院校毕业生抢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岗位的现象势所必然。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中职教育在高校扩招形势下面临着这样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生源被抢夺,致使中职生源遭遇“釜底抽薪”;二是就业岗位被抢占,造成中职教育出路的“梗阻”。这是近年来中职教育发展道路中不可回避的困境。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尽管世界各国的国家制度和教育模式各不相同,但各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却大致相同。世界各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掌握技能的劳动者,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就业、减少了失业,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我国职业教育在其中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不过令人担忧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近几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困难,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不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存在问题

目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仍存在着定位不清、办学模式陈旧的问题。建国初期的知识本位、苏联模式仍旧影响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某些中等职业学校以学科为中心,过多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弱化职业能力,导致毕业生升学观念强、职业意识淡、动手能力差等问题的出现,这与职业岗位要求和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是有很大差距的。

1.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

在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中有尚未解决的老问题、也有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首先,在强调针对性、实用性的同时出现了轻视人文教育、忽视人的发展方向的问题。一些学校把中等职业教育视为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职业技能以谋出路的手段,使得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发展空间狭窄,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其次,与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学内容开发与更新的周期长,没有达到制度化、常规化,学校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和制度来保证教学内容定期调整,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不能及时反映最新技术,少数学校甚至两三年才做一次行业调查和毕业生反馈。办学定位不能随着市场要求的改变而改变,将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2.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中绝大多数学校仍采用学年制,按学期以学科的逻辑顺序安排教学内容,这样虽然便于课程的编制和教学的组织,但是却丧失了灵活性和弹性。刚性的结构导致了许多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之间出现了冲突,主要表现为:第一,不同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之间缺乏联系和综合,随着学科的细致划分,各学科自成体系、相互独立,使得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被割裂,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很难适应客观上对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第二,由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以知识为中心的系统性,忽视了教学的实践性,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倾向;第三,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传授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培养自己动脑的能力,难以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最后,学科分段式教育是按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的顺序排列,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不能学以致用。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数量不足,不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2005年全国有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58.87人,聘请校外教师8.23万人,比2003年分别增加3.01万人和0.34万人,分别增长了5.4%和4.3%,生师比已经达到22.5∶1,高出教育部颁发的生师比标准5.5人。如果根据2005年全国平均生师比测算,2006年中职扩招100万学生,至少需要增加4万名教师。到“十一五”末期,中职招生达到800万人,预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400万人。如仍按目前的生师比测算,至少还需要再增加教师47.8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要增加专任教师10万人左右。如果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17∶1的设置标准测算,则至少需要再增加约82万名专任教师,加上自然减员的因素,每年要增加21万教师才能基本满足中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见表2)

表22005年中职教师缺口分析表(单位:人)

注:参考《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教职成[2001]8号文件),生师比为17∶1

2.师资结构失衡,质量参差不齐

以河南省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教师为例(见图2),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是由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转来的,有14.1%的教师是由高校分配来的,这部分老师尽管专业对口,但是教育理论知识缺乏;还有25.8%的教师来自于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的不足之处是专业知识欠缺;由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创办比较晚,因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人数还很少,仅占到10.1%,且他们在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中学习的理论较多,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最后一部分教师则来源于企业,虽然这部分人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但是教育理论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可以说,我国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来源多样,教师质量参差不齐,要么缺乏相应的技能,要么缺乏专门的教育理论,这种情况在我国中等职业院校当中屡见不鲜,也说明了我国中职教育师资结构和质量上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图2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来源情况图

3.中职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较差

目前中职院校很难录用和挖掘到优秀的人才到学校任教,已有的专业骨干教师也很难留住。因为职业教育的地位在我国尚未得到应有的确立,中职教师的地位及待遇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发展环境不理想,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但就目前现实来说这种情况一时还难以彻底改变。

(三)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基本上是由各级地方政府投资兴办,即主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它们的派出机构举办。而事实是各级地方政府由于自身财力有限,不要说投资职业教育,就是投资基础教育都举步艰难,在职业教育的投资上基本上采取了零投入的办法,即仅维持教职工的基本工资和日常办公费用,其他各项教学的硬、软件设施均由各校自筹资金解决。一些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由于招生艰难、生源不足,办学经费来源也面临诸多困难,仅能勉强维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基本无力更新使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以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情况为例(见图3),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是5733.58亿元,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为424.46亿元,仅占全国教育经费的7.40%,远低于同期高等学校、中学、小学等的教育经费支出。在2003年,我国地方教育经费支出是5053.53亿元(见图4),其中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是418.75亿元,仅占全部地方教育经费的8.29%;而同期用于高等教育经费是1153.54亿元,占国家地方教育经费的22.83%;用于中学教育经费是1169.45亿元,占国家地方教育经费的33.49%;用于小学的教育经费占国家地方教育经费的29.07%。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所占的比重非常的低,虽然国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加大了重视程度,但是从经费方面来看这种重视还是远远不够的。

(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领域的新热点,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非常薄弱,主要面临着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没能有效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如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分散且品种多样、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等,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方向、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复杂性。在过去的20年内,各地对农村职业教育如何高效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树立了一些典型,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农科教结合、经科教结合、“学校+公司+农户”等,但总体上局限于一时一地,难以推广,也难以持久。不太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种双方或多方能够积极参与、合作的市场机制,政府行为过多地替代了市场行为。因此,市场机制的缺失也是一个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片面重视规模的快速发展,忽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少学校为了取得自身利益,忽视自身规模盲目扩大招生,导致学生入学以后学校不能提供相应的高质量教育,再加上扩大招生也可能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导致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专业结构狭窄、课程结构单一、教学内容落后、生源质量不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甚至教学内容都是多年一贯制的,这使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严重阻滞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改革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若干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从上述分析可见,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类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我国教育经费中比重较低。从2004年开始,中央财政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教育部与财政部实施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的《关于编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提到,中央专项资金投入60亿元,除2005年已安排10亿元外,2006年至2010年每年各安排10亿元,重点支持建设1000所左右县级职教中心(或县级职业学校)和1000所左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扩大优化中等职业学校资源。可见国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多。另外,国家还应该在政策上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学习韩国政府鼓励学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做法,除了私立学校以外其它职业学校一律不收学费和住宿费,政府专门指定一部分职业学校招收低收入家庭的子女、生活保护对象的子女。这样一来,原本因为学费问题不能升学的学生又得到了上学的机会。许多职业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国家的经验都值得我国来借鉴和学习。

(二)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1.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如前所述,在我国中职教师中存在着要么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空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要么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缺乏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大力发展“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对“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可以解释为:一方面,职业学校要有一部分专任教师既具有专业理论水平也具有专业实践能力,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具备“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从而形成一支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所以,“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实际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二是被职业学校聘请担任兼职教师的来自生产和管理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重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同时要从结构上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要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为了便于界定,“双师型”教师通常应持有“双证”,即教师资格证和证明其专业实践技术水平的相关职业资格、专业能力或专业技术职务等证书。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突出,具有“一体化”教学能力的专、兼职教师,按照实际履行教学任务的情况也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专职与兼职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培养与引进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经验并重、学历提高与专业培训并重的基本原则。

2.完善教师资格制度

新任教师除应具备规定学历文凭外,还要逐步增加相关工作经历的要求,切实具备职业教育师资要求的比较全面的素质。要完善教师聘用制度,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队伍固化、发展滞后的问题;要完善教师职务制度,设立专门的职务系列,制定专项的实施办法,充分体现职业学校教师管理的特点。

3.改善中职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环境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确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的地位也就很难上升,由于发展空间不理想,所以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就不足,当务之急是改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增加吸引力,建立一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激励机制,鼓励其到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提高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联系市场,走产学结合、联合办学之路

现实生活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项紧迫任务,即密切关注人才劳务市场的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历教育与培训分轨的做法,加强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使企业自身的系统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努力探索一个动态的、充满活力的发展新模式,与企业合作,与普高、高职合作,走一条联合办学的路,开拓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在德国,法律规定无论从事哪种职业技术工作,都必须经过双元制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所谓双元制教学模式,就是指由学校和企业合作设立各种职业培训的学习计划,受教育者多数时间在企业训练,把现场实习与接受学校教育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具体的做法是把教育和就业相结合,积极发挥企业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践,用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企业直接资助学生,学生毕业后可以自由选择就业单位。在双元制的模式中,两个学习场所、两种教学方式相互交叉、相辅相成。它能够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和人力资源结构做出灵活的反映和调整注重职业经验的直接获取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80%的德国青少年就是这样走上工作岗位的。

(四)改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