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8 17:24:21

高校学风教育

高校学风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学风建设;软环境;建构培养

高校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素养,不但需要依赖教育者的灌输与实践活动,而且需要具备优良的学风软环境,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风软环境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良好思想意识的培养,务必高度关注。基于国内外形势的改变,高校学风软环境出现了非常大的改变,这对高校学风软环境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为此,我们应仔细探究和系统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问题。

一、高校学风建设软环境面临的困境

1.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目前,学生的管理工作除却辅导员外,基本都由学生会综合管理。但是学生会的管理基本难以对学生思想、学习、职业规划等做出影响,这就使得大学很多课余时间的情况下,学生不知道做什么,就出现玩游戏、谈恋爱、做兼职等情况,如果这些情况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反而容易耽误学业。

2.高校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认知高校新生以及在校生的部分学生对于自身专业并不喜欢,甚至有的觉得是没有前途的专业。很多的学生大学专业选择是被动的,通常是继承父母、亲人的意志。对专业情况了解大部分是通过网络、书籍等,部分信息是的学生更加消极。而且部分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本专业岗位进行就业。所以目前对于学生的稳定专业教育是很欠缺的。

3.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影响学生的心态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思维活跃的特征,对于新事物、新信息的接受能力很强。但是同时学生也出现了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征,很多学生沉浸在互联网环境中,并且自身承受多学习、就业、家庭给予的压力,对于竞争容易畏怯,在竞争中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学习动力不足,自态失衡,容易受打击,并且破罐子破摔。

二、高校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原则

1.遵循方向性的原则方向性原则指的是高校学风软环境的建设务必具备清晰的政治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跟整体的德育工作目标保持高度统一性。高校和谐学风建设软环境的方向性原则的决定性因素是思政工作存在的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环境。在新形势下,因为各种封建残余文化、西方政治思潮等的影响,学风建设软环境存在复杂性和曲折性。当今绝大多数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够稳定与合理,思想上非常容易受到消极思潮侵袭。为此,高校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务必遵循党的领导,以社会主义理想或信念作为指导。

2.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实质所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高校建设和谐学风的立足点。对于高校学风软环境的建设而言,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才可以创设优良的人性化环境。在建设高校学风软环境中,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地以学生作为核心,明确学生的主体性,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与积极性。

3.遵循时刻保持先进性的原则高校在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中,务必时刻保持先进性,结合国内和国际环境的改变实时优化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应时刻保持先进性,仔细分析存在的新问题与新现象,以逐步完善和调整高校学风软环境建设,确保高校学风软环境更加接近生活、接近时代、接近学生。

三、高校学风建设软环境构建的措施

1.立足于高校整体活动的科学组织实现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作为一种系统工程的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要求高校师生的全部参与,只有实现高校师生的全部参与,才能够使广大师生保持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组织上的统一性,即肯定提倡的主流价值观和组织目标,明确自身在组织中具备的理性职责以及非理性依赖感与归属感,从而基于如此心理上形成为组织活动尽职尽责的行为结果。这就需要立足于高校整体活动的科学组织实现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以使软环境建设的阻碍消除或减小。一是把握住培养入学新生的重要期。在新生入学之前,优秀学长和辅导员等建立院系的QQ群,解答大学新生的生活难题,且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以使学生对大学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生活等充满激情和梦想。高校通过班级融合关键期与入学教育,发挥学长和校友的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意识。在学期中段,院系组织趣味运动会、院徽设计比赛等一系列比赛活动,创设你争我赶的气氛,激发学生的竞争以及合作意识,以实现高校整体学风建设软环境的有效建构。院系定期组织团学干部培训会以及年级大会等活动,启发学生关注集体荣誉及其工作,让学生愿意为院系的荣誉和发展出力。二是建设良好的学生专业认知和发展环境。高校通过创设良好的学风建设软环境,引导学生立足于对所学专业的把握,形成情感上的肯定与接受,这属于一种态度和情感移入知识的过程。院系应高度关注此事项,院系的专业负责人和学科带头者对院系的所有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以及讲解本专业的情况、发展空间、优势等,且提出关于大学生活的一些意见。院系能够组织优秀高年级学生学习交流会,结合典型或榜样的带动作用以及朋辈间的互相影响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总之,这一系列活动的科学组织,不但使学生加速融入和适应大学时期的生活与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成才。

2.立足于班风与舍风实现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跟高中时期的班级特点不同,大学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具备显著的独立性、分散性特点,这大大降低了教师对班级的约束力。高校应以班风和舎风为核心建构微生态环境。良好的班风和舍风是优良学风建设软环境的根本所在。高校应以提高班级自主管理热情和自主管理能力作为着眼点,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定期开展班委会、制定班会主题、积极组织班级表彰大会、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等。事实表明,优良的班风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形成集体互动效果。作为管理学生群体的最小单位,寝室管理非常关键,室友之间的互相激励和帮助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高校能够结合寝室卫生评比、寝室文化比赛等活动,以寝室为学习小组,让先进寝室带动后进寝室,一起学习、发展、提升。

3.健全激励体系和管理机制高校学生存在课程难度大、学习压力大、外部诱惑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校健全激励体系和管理机制显得非常迫切。结合分析证实,有效的奖励体系可以推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为了推动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需要有效地体现优等生的带头、向导、激励作用,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院系学习优秀个人、学习榜样跟学习型宿舍评选机制,以奖励或表彰学习成绩突出的集体、个人。在管理机制上,高校需要占领学生社团主阵地,充分发挥二三课堂育人功能,成立学习部,启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子弹头”计划,开辟匿名答疑群等,开展多项卓有成效的学风建设特色活动;将日常纪律规范与最终学分制度相关联,使学生形成足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形成习惯,并影响每一位学生。并且积极鼓励有表率作用的学生,惩罚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做到奖罚分明。逐渐健全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至关重要。为此,需要根据面临的困境,遵循方向性、先进性、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高校整体活动的科学组织实现学风建设软环境的建构,立足于班舍风建构学风建设软环境,以及健全激励体系和管理机制,从而使高校思政教育实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盛志,李金.高校“大类招生”影响学风建设的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

[2]禹奇才,蔡忠兵,苗琰.推进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索,2014(1).

[3]黄晓波.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高校学风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学风;辅导员

我国主席习指出:“一所高校的学风和校风,像空气和阳光一样,对万物的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好的学风和校风能够为学生们的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好的学风和校风是需要共同努力建设的[1]。高校在建设学风方面,要以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治学水平为基础,持之以恒地建设和培育优良的学风,使得高校的学风更加清正,管理更加到位。高校的学风是全体师生意、行、情、知的综合表现,且学生们的学风在学生们学习的方法措施、动态作风、精神动力等方面凝聚,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学风是学生德行操守的重要表现,学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现实要求,高校的老师以及辅导员同志要多与学生交流和互动,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们的个性化特点和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提出有效的学风建设方法和措施,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2]。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高校的老师和辅导员同志并没有对学生们的学风建设予以足够性的重视,在学风建设方法和模式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辅导员同志是大学生们的直接管理者,在做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没有更好地将学风建设融合到思政教育当中,使得高校的学风建设质量并不理想。下面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一)高校老师和辅导员同志没有对学风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高校在进行学风建设时,辅导员和教学老师是学风建设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大学生们的教学与管理,对大学生们的思想和动态能够有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但是在进行高校大学生的学风建设方面,高校的老师和辅导员同志并没有对学生们的学风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没有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将学风建设融合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在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上,辅导员和老师们单纯地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而对于学生们的学风建设很少涉及和规范,这不利于高校大学生们又好又快发展[3]。(二)高校的老师和辅导员同志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学风建设的目标,高校的辅导员和老师们必须要对学生们的学风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但是要想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们的现状和个性化特征,就要多与高校大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很多辅导员同志的日常工作内容比较繁多,没有更多的实践去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动态,有一些辅导员同志只是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存在思想问题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而缺少与大学生们之间心灵的互动和行为上的交流,这不利于高校辅导员同志更好地了解学生们,也不利于更好地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和学生们的学风建设。此外,很多大学老师也缺乏与学生们的沟通和交流,过分重视思政教育的课程教学,对于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变化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使得高校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得不到更好地开展,学风建设的质量得不到更好地提升。(三)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和内容存在很大的局限。在大学生的学风建设方面,辅导员和老师们的建设方法和内容比较单一,单纯地进行说服教育,很难起到更好学风建设效果。高校的辅导员同志和老师们必须要结合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来进行学风建设方法和模式的创新,丰富学风建设的形势和内容,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效果和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学风建设的方略探究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学风建设不可忽视。高校的老师和辅导员同志要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作风进行引导和规范,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高校的学风建设。下面对高校思政教育中学风建设的方略进行探讨和研究:(一)高校要建立健全学风建设机制,引导和鼓励。老师和辅导员做好学风建设工作高校在建设学风方面,首先要做好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学风建设机制,引导和鼓励高校老师和辅导员们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标准化和严格化管理,完全按照高校的学风制度来执行,只有严格要求大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规范大学生们,这才是对大学生们最好的帮助,帮助大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提升高校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们能够更加健康、全面的成长与发展[4]。(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高校学风得到更好的建设。高校在开展学风建设工作时,要引导高校的老师和辅导员们多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多关心学生,与学生作朋友,多倾听学生们的心里话,多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引导,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学生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地纠正和解决学生们的思想问题和学习问题。老师和辅导员同志要做好自己的管理规划,留出时间专门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有针对性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和学习作风建设,对于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地予以正确地引导,将学风建设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并运用正确的思政教育方式来建设高校大学生们的学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学风建设的效率和质量[5]。(三)丰富和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学风建设的方法和内容。高校在进行学风建设时,要对思政教育学风建设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将辅导员和老师的最优指导作用发挥出来,结合学生们的特点来丰富和创新学风建设的方法和内容。辅导员管理学生们的行为规范、做好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并对学生们的各项事务做好服务,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为学生们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高校在建设和树立良好的学风时,要突出学风的导向、学习的观念和学业的主题,给大学生们明确学习的方向。开展有效、科学和严谨的教学活动,发挥出高校思政教育老师们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作用,辅导员同志要做好课外学习的延伸和拓展,辅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为学生们做好学习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不断进行学风建设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有针对性地对学风进行建设和引导,并对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业进展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跟踪,建设和完善学风建设管理体系,将班级团组织的作用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调整和纠正大学生们错误的学习思维和生活观念[6]。与此同时,高校的辅导员和老师们要对学生们的心理动态进行观察和了解,做好心理问题疏导工作,强化对学生们自律自强意识的培养,逐渐提升大学生们自我管理能力,促进高校学风得到更好的建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对于高校的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非常重视。高校做好学风建设能够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情志和思想道德品德。将学风建设融合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既能够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内容,同时也能够借助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来调整和建设大学生们的学风,规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与此同时,高校的辅导员和老师们是学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直接参与学生们管理的重要主体。高校辅导员和老师们要多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全面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思想品德的现状,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丰富高校学风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学风建设的方法,旨在培养大学生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促进大学生们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大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秀峰.民办高校学生优良学风建设提升对策与创新思考[J].科技资讯,2018,16(12):245-246.

[2]聂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施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131-132.

[3]王扬.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学风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4-76.

[4]张嘉家.探究影响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因素及其对策[J].读与写,2017,(22):2-2.

[5]贾东海.浅析学风与环境建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新校园(上旬刊),2015,(12):91.

高校学风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校思政教育;重要性;现状;策略

一学风建设与思政教育相关概念解析

(一)学风建设相关概念解析。学风建设,顾名思义就是指学校风气建设。学风是整个学校的灵魂,主要包括外在显现的风气与内在蕴含的思想。这个灵魂的建设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努力。学风建设不仅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1]。优良的学风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还有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它是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二)思政教育相关概念解析。思政教育,主要指的是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施加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做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正确行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一些国家方针政策、历史知识等,更重要地是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此激励当代大学生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国家予以的厚望,从而奋发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二学风建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

优良的学风不仅是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关键[2]。高校思政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很多时候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培养自身思想道德素养,让自己的思想高度能更上一层楼。学风建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思政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所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学风建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所需要承担的学习责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大学校园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思政教育对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当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溺爱,不懂得分享和付出,只知道一味地索取,缺乏集体荣誉感。这都是一种“病”,急需利用思政教育帮助他们“治病”。在这个过程中,学风建设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只有将学风建设做好,学生才会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从而让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二)弥补思政教育的不足。课堂思政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思政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将学风建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在加强思政教育的同时使学风建设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那么必然可以让高校教育的功能得到强化,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做出改变,如果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每个学生都能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刻苦学习,那么必然可以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久而久之,良好的学风将逐渐形成。而良好的学风一旦形成,那么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将是非常显著的。(三)强化思政教育的作用。思政教育工作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不言而喻,这也是高校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原因之一。对于大学生来说,似乎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行了,至于其他方面的知识则可有可无,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并不会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但实际上,有些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处处碰壁,其实并不是他们的专业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不足。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团队合作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素养,只有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他们才能更好地与人合作。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学风建设能够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的意义和内涵,让学生更全面地对思政教育进行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让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

三高校学风建设现状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让学生更好地享受高校教育服务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学风建设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于很多教师而言,他们都不太注意学风建设,对学生疏于管理,任由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打游戏、聊天等,给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往往需要数年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效,所以很少有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始终把学风建设当成是教学工作的重点。而一般的教师都是努力一段时间以后,学生课堂纪律并没有太大的改观而失去信心和耐心,让学生自生自灭。在学风建设工作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风建设工作能否高效开展教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教师一般都会把重点放在教学工作上,对于学风建设视而不见,每天按时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就可以了,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吸收效果。虽然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真正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学生本身。一些学生学习意识非常薄弱,没有了父母的监督、教师的约束,这些学生就逐渐沉迷在了享受中难以自拔。网吧似乎成为这部分学生的“主战场”,把时间都用到了打游戏上,似乎已经忘了自己为了考上这所大学而付出了多少努力。

四学风建设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加强学风建设,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达成素质教育发展目标的有效措施[4]。实现学风建设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让思政教育的效果进一步得到强化,同时也可以让学风建设的功能进一步体现出来,给学生创造一个更理想的校园学习环境,同时也让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人。(一)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首先,学校应该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对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要及时制止,而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还要加入到最终的考核成绩中,让学生能够在压力下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学风。其次,教师也要严格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而考核方式也要多元化,不仅要考察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情况,还要考察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为良好学风建设创造条件。(二)改革教学方式。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实现学风建设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对学风建设产生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思政课堂教学过程,用真实的案例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这些案例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只有让他们全面发展,才能对国家发展产生推动力,并且发挥出大学生的价值和作用[5]。(三)完善教学内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给思政教育以及学风建设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良好的学风能够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给高校的发展带来积极性的影响[6]。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学习意识薄弱、学习行为不积极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的现状,我们必须重视学风建设以及思政教育工作,发挥出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重视自身发展,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按照国家、社会对自己的要求而做出改变。学生也要对思政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与其他学生多进行交流合作,相互监督、共同成长,把握时展机遇,利用网络资源来扩大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竞争力,为中国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泽楠,林慧琳.以奖助学金评定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4):209-210.

[2]郝文佳.浅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学风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8,5(42):144-145.

[3]钱敏芳.高校思政教育新要求下的学风建设——从辅导员工作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51-52.

[4]冼智锦,李珠珠,何华珍.基于学风建设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3):7-8.

[5]楼尔文.基于新媒体网络平台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07):56-57.

高校学风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学习动机;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

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质量和水平主要取决于动机需要的选择和思维方式的性质[3],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了解学生成长规律,有助于提升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自我决定理论的内涵

自我决定理论当前是动机心理学研究焦点,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整合内外动机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主动的力量,动机是以外在调节和内在动机为两个端点的连续体[2],当达到整合调节阶段时自我决定程度最高,即个体完全内化了外部规则[4],此时的动机最接近于内在动机一端,能更加积极、高效地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达到目标,且满意度也最高。除了整合调节阶段,动机还存在其他三个阶段,即外部调节、内摄调节和认同调节阶段。其中外部调节阶段最接近于外在调节一端,行为由外部控制,如奖励、惩罚、规则等,其本人并不认同,但又不得不遵行。当个体逐渐认可这些外部控制,认为这些规则确实有利于个体更好发展而去遵行,但并非以实现个人价值为行动导向主要因素时,即达到了内摄调节阶段。当个体意识到了行动的价值,即达到了认同调节阶段,度过这个阶段后,达到整合调节阶段,比如考研是因为喜欢科研,乐于推动研究领域进步。从外部调节到整合调节,个体在不断寻求三种最基本内在需要的满足。满足能力需要即个体感受到自身能够有能力做好某项任务,从而获得胜任感;满足关系需要即个体在从事某项任务时获得了外界关注和支持,从而获得归属感;满足自主需要即所从事的任务较大程度地源于自我决定,乐于去做,从而获得自主感。个体感觉到需要被满足得越多,其自我价值感也就越强烈。

二、高校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1.从经验到科学的发展趋向,但学习动机类评估工具使用不足。科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和趋势,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5]长期实践中发现,基于经验主义的传统说教、灌输越来越难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多研究者开始运用实证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由于辅导员职业化进程存在差异,对评估工具熟悉、掌握程度不高,工作中较多使用经验,较少利用评估工具掌握学生主观体验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内在需要判断不足,导致层面工作吸引力低、接受度低,个体工作见效慢、耗时长、易反弹。2.从价值观单一到价值观多元的发展趋向,但价值观导向不鲜明。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2],大学期间,大部分学生处于心理断乳阶段,亟须获得胜任感、归属感和自主感,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然而国外的思想不断涌入,西方利用发达的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来进行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输出[6],社会、家庭和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观念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价值观多元但导向不鲜明的现象。这种思想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发生了转变,出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功利主义、“啃老族”等享乐主义、“学历造假”等投机主义现象,成为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3.从层面目标到分层目标的发展趋向,但层面工作的分层体系尚未完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正在向以质量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要海玲研究[4]显示大一、大四的学生在认同调节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其余三个阶段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类似主题教育活动等层面工作有分层实施的必要,对于教育对象要适当分层并实施分层思想政治教育[7]。但目前分层体系尚未完善,建立科学的分层目标、对象、措施有利于提升层面工作的有效性。

三、自我决定理论对高校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1.建立立体学业指导数据系统。立体学业指导数据系统不仅要包含与学习相关的学习动机水平、学业成绩排名、日常管理量化等数据,还要将原有心理普查、职业规划测评等与学业相关的数据纳入其中。高校管理者、专业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处于不同的层次,在各自不同层次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对学风建设产生相应的影响。[8]建立立体学业指导数据系统有利于学生主体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数据系统的帮助下学生将其学习动机水平、需要内涵、情绪情感、兴趣取向等内在体验展现在其他主体面前,使得其他主体更加深入、精确地帮助学生做出价值判断。2.构建学风建设价值引领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项以价值需要为起点,以价值传递为过程,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的特殊实践”,作为一项特殊的价值化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依循瞄准一定的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价值规范来组织实施。[9]构建学风建设价值引领体系要首先承认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规范旗帜鲜明的核心价值,同时要认识到引领具有过程性,个体需要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具有层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成为奠立大学精神的指针[10],也可以成为学风建设价值引领体系的核心价值。两次五四重要讲话都对青年修德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共同构成了青年修德观的主要内容。[11]核心价值以此为基础,兼顾学校文化、院系特色,构建一个核心、多个层次的价值引领体系。3.完善层面工作分层体系。学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工作以输入为主要方式。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和成果,处于不同动机调节阶段的个体其价值实现程度也不同。因此,层面工作分层要以上述学风建设价值引领体系为依托,以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为依据实施,既要考虑到每层次学生接受核心价值和非核心价值的程度变化,还要兼顾学生的价值输出,尤其是控制性调节阶段的学生,并非达到整合阶段才视为典型人物或事迹,趋于整合的进步都可成为个人价值输出的素材,凡是能满足人们能力需要和自主需要的环境都能够增强行为的内在动机[2],层面工作应充分给予这些素材展示的空间,并提供多样化的展示手段。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0).

[2]暴占光,张向葵.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41-146.

[3]要海玲.大学生学习倦怠与自我决定学习动机的跨文化研究———以中美大学生为例[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4]胡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心理学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18-20.

[5]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1,(3):20-27.

[6]陈军,胡新颜,熊茜.价值观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研究,2016,(12):41-42.

[7]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分层教育三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21-23.

[8]陈玉栋.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J].高教探索,2014,(4):92-96.

[9]李忠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96-101.

[10]程样国,詹世友,王健清.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19,(12):223-228.

高校学风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

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指出:“高校治理得如何,校风和学风如何,既影响和决定着,又反映和体现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不断强化高校学风建设,才能为学校的整体工作布局打下坚实基础。促进高校的稳步发展,只有加强学风建设,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整体教学质量,以优良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成长成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从两者的教育目的、教育方式上来看,都是从学生的思想源头入手,旨在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进步发展,两者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拥有相同的教育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要求高校学生在具备较强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拥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养。学风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的一致,通过营造优良的学风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学生踏实认真、吃苦耐劳的学习态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两者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我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学风建设提供助力。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学习方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待学习的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为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学习环境相比之前发生着巨大变化,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课堂“抬头率”低的问题,部分学生课堂纪律意识淡薄,课上玩手机、吃零食、睡觉,甚至有个别学生在上课、考试时,通过金钱交易进行替课、替考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秩序,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消极影响。对于这些问题,可以从学生、教师、社会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一)学生的因素。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还在形成与确立中,初入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大都思想不够成熟,尤其在经过紧张的高中生活后,有部分学生误认为大学校园是可以随意放松的地方,娱乐的天堂,过度放纵自己。同时,目前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部分父母的娇生惯养行为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来源,在如今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可供娱乐的形式多样化,让部分学生迷失自我,从而忽略了自身的“本职任务”学习的重要性,有钱就去挥霍,没钱回家找父母要,成了部分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学生以这样的生活方式在高校,不仅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还为高校的整体学习环境带来了歪风邪气。(二)教师的因素。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其专业知识技能和个人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如果高校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个人道德品质,那么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的魅力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教师不能与时俱进的更新课堂内容,枯燥陈旧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同时,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学生,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三)社会的因素。随着社会开放水平的不断加深,一些腐朽、错误的思想观念涌现,对人们产生着消极影响。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如利己主义、急功近利等思想严重影响着学生对待学习的认识,影响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同时,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如部分学习成绩一般但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可以凭借家庭优势轻松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却就业困难,这些现象也影响着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正是受到社会价值导向的影响,让部分高校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产生怀疑,从而影响着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高校学风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现状;举措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当前,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宿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优势作用,要充分挖掘和发挥高校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建立、健全宿舍教育、引导和管理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管理、学风建设相结合,促进宿舍优良学风建设,提升宿舍管理、服务、引导育人水平。

一、高校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1、思想认识不到位,理论实践待统一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学生宿舍的定位并不科学,只是看作学生生活的场所,没有意识到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高校宿舍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两个方面:理论和实践。然而在现实中,一方面:国内高校的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层面的研究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宿舍管理工作者和学生辅导员在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去解决学生在宿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特定场所的特殊问题缺少更深层次的研讨与实践探索。

2、教育制度待完善、引导机制待健全

当前,不少高校对于在宿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建立科学、可行的教育、管理机制。此外,学生宿舍教育、管理在一些高校的学工工作中的考评力度不够,这就引起了监管不到位、相关工作或教育人员动力不足等情况。同时,在引导教育机制方面也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一些高校的宿舍引导和激励机制仅限于宿舍卫生的评比;在文化引导领域,缺少宿舍文化活动,进而无法凸显宿舍文化育人的优势;在激励机制方面,对优秀宿舍的奖励机制不明显,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高校学生宿舍学风建设现状

1、学习交流阵地作用不明显

在传统意义上,高校管理的基础单位就是班级。因此,学生活动、学风建设、班级建设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和主体进行的;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观意识不断增强,可用来学习的场所也在不断扩增,已经从传统的教室发展到图书馆,再到学生宿舍。此外,除过上课,学生有接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宿舍,宿舍学风建设就显得越发重要;因此,应该转变观念,加深认识,适应形势,强化阵地,要从根本上凸显学生宿舍的学习交流阵地作用,全面加强学生宿舍学风建设。

2、效率不高,典型问题突出

当前学生在宿舍学习生活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宿舍中逗留时间过长,时间的有效利用率低。这也就凸显出了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在学生宿舍模块的一些弊端:首先,主客体关系不明确,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和优势;其次,宿舍学风建设不连续,存在阶段性,多在各类考试前期;其三,宿舍学风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没能发挥制度的作用;最后,缺少典型经验,学习、交流与推广存在短板。

三、结合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宿舍学风建设的举措

1、转变固有观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观念,全面提升思想认识、理想信念和综合素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学分制的推行,学生就会自行确立学习计划,自主选择专业科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引起了班级和年级松散、淡化,这也就凸显除了高校宿舍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必须对这种变革有充分的认识,不断转变固有观念,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以此保证高校学生宿舍学风建设工作的进展。

2、将“寓教于乐”贯彻在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始末

高校要把学生宿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宿舍学风建设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的教育和引导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观念,将学生放在教育和培养的中心位置。为此,就必须套索一种行之有效、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从宿舍层面讲:就是结合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思想,让学生从内心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接受学习和改变,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文化特色、优良学风创建等相结合,在快乐中高效学习,使宿舍学风建设由学生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参与,还可以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针对性的学风建设活动。此外,还可以在学生宿舍内辟出空间,整合资源、转变心态、加大力度、争创宿舍优良学风。

3、发挥宿舍两个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学风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学风建设;现状;路径优化

1引言

在当今时代下,我国各个高校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不可替代的途径,学校由于专业化致使学校在教育人过程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学校是在人发展和教育中占着主导作用。高校的建设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而学风建设关系到每位老师和学生,在高校学风建设实践中找到具有价值的一些方法和路径,并且研究高校在新时代这个大环境下,对于怎样建立完善和怎样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价值。通过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全面向学生树立正确的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让高校校园环境建立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出一批能为学生和老师服好务的骨干学生干部,为进一步营造生态良好的学风打下坚实的学生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高校首先要讲政治,必须要坚持党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领导,高校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办教育,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教育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高校要树立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为此,高校要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并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脚踏实地修好学生个人品德,成为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新时代新青年。高校要不断增加学者见识,要以优良学风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间,心无杂念求知问学,以达到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和促进行动,沿着追求真理、探索道理、明辨事理的方向发展。高校要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又要不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各方面不仅并举推进既要特长发展。

2质量文化视域下学风建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经构建基本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体系,逐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道路,现代教育的对象不断扩大,使人成为合格劳动者;现代教育还重视教育立法,赋予了教育的权威性;现代教育内容丰富,使受教育者更加饱满;现代教育适应对外开放,注重教育国际化以及现代教育研究的质化和量化的结合,使教育更有科学性。但是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中同时面临着困难与挑战,其中部分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以灌输方式的培养模式,管理学生干部过于严苛,学生干部被动要求和接受要必须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来完成任务,造成了学生干部开展具体实际工作脱离实践,出现重视理论缺乏实践经验的现象,其中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不够严格,造成某些高校存在学生干部的“官本位”作风问题,盲目崇拜权力等思想倾向和行为,某些高校的学生干部存在官僚化的问题、没有从实际出发、脱离现实的思想、形式主义和教条思想的倾向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路径

经过了解高校学风建设中所出现的具体实际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事宜可执行的具体实施方案,以辅助优化高校的学风建设。第一,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学风的建设。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线,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补考按清算、完成作业不认真、学生干部是考试考查课程的评委、学风评先评优、校园活动、外卖和微商的影响等。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增强国内教育环境的进一步调控力度,实现优化学风建设的教育市场环境,高校自身全面提高高校学风建设的内部管理体制,让学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又前进一步。第二,师生相互信任,共同团结参与,构建优良学风体系。教育和培训出一批切实为同学和老师服好务的学生干部,高校师生要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全面实施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劳育、技育和心育,加强防范偏应试教育而轻素质教育,给高校学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重视学生党支部建设。坚持党对于教育工作的领导,按党的精神选择学生干部,重视学生和学生干部的思想品德教育。明确学生和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高校要非常重视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杜绝出现“官本位”错误思想和相关行为,并以此制定出严格合理的选拔标准,进行高质量的选拔考核机制,要求选拔的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方面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既要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又要面对学生工作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要使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端正态度,不断培养出具备高质量的个人能力和水准。同时要使学生干部做好为同学服务作用,坚持民主主义思想,并加强干部自身能力和情操,切实发挥好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在学生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团结氛围,更好的协助老师和提高高校的学风建设水平。第四,突出大学生四大职能。高校学风建设要紧紧围绕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家长和学生选择教育目的,不断加强高校的思政工作的开展,切实推进教育学风的改革落实,加快补齐短板,让每一个高校参与者的获得感增强,让高校能够更好的辐射全社会的教育发展,使高校学生的能力和道德都得到全面渐进提升。第五,要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对学生的坚定理想进行正确引导与促进。要以优良的校园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不断引导高校学生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高校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断以优良的学风带动学生胸怀天下,使我们高校新时代新青年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高校学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强调的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全面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技心全面渐进发展,强调师生的素质要求,并对高校学风建设实际现状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调查,较为全面的掌握和收集高校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力度、学生学风环境质量、学生和学生干部的思想意识状态、了解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等。第五,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首先要要脚踏实地调查了解现状。调查主要是从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展开,调查对象为年满18周岁以上在校读书的在校大学生,以本科生、研究生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对于在校的生活学习状况,平时课余时间安排以及对于参加学生活动的学生的点评和意见。以问卷为主,走访交谈为辅,调点在学生宿舍、学生教学、楼学生食堂和其他等人流密集地进行,四者的样本量各占25%、30%、40%和5%,样本在学校校区内和校区周边均有分布。其中,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区别调查,本科生重点调查以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在校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他们在校时间长,对于大学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向往,所以研究他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学校的学风建设水平,能够更加直接的反映学校学风状况,能够更加实际和直接的提出自我的建议和看法,样本量相对于研究生和大四实习学生来说,样本量分配一般为在校本科生75%,研究生为25%,就其中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占70%,各部分平均分配比重,大四学生以占5%,研究生以在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校区学生样本,重点选取在校学生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这样的学生参与度较高,对于调查的情况比较了解和真实可靠,每个学生都能作为一个调查样本,每个样本的时间段分布主要以课间休息,正常的放学时间和食堂的开饭时间这样的时间段为调查的主要调查时间,最好能够让调查对象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认真阅读调查表,可以较为真实的思考和反映调查的具体情况,要避免调查样本的笼统性,尽量能够使调查对象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建议意见等。同时,对于学校周边的非人流密集区主要通过定点拦截调查,选择尽量分布在不同类型,如体育馆、运动场、交通枢纽、广场街道和商业聚集地等。并且保障调查问卷的形式真实可靠的收集高等教育学校在校学生的生活习惯、生活状态、学习情况、思想政治意识和学校学生组织参与度等学风建设状况方面来收集、整理和询问交流,要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现状进行彻底调查,就目前在校大学生对在校园生活和学习状况的满意程度和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形成报告。形成调查报告并且针对这些详尽的调查问卷进行有序的分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优化路径,根据调查结果整理资料分析具体制定适合本地区本高校合适的校风学风,从而提高学习氛围。

4结语

如何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为高校学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相互性、相关性和必要性的关系,为形成行之有效的模式提供一点点的可取之处。一方面,通过思政教育建设,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正确引导作用,从而能够较为全面和综合的提高学生对于学生干部这个职务的正确认识,能够较好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了高校学风的素质水平,针对网络媒体曝光的某些高校出现的学生干部管理的学风问题,能够更好的从这些实践真实的数据收集整理中获得有益的部分,找到在这些学风和校风中值得推广和借鉴的营养价值,高校学生在校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况能够找到具有普遍规律。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要准确的把握了我们在教育事业中学风建设发展遇见的问题和教育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让高校师生都要认识到这绝不仅仅是学生在社会身份和角色的转变而是一系列的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社会责任的确立和构建。要让高校学生在意识上形成正确持续的社会主义优良学风生态,让高校能够在优良学风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8(10):4-6.

[2]吴道槐.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深入推进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N].中国教育报,2018-10-27(001).

[3]田帅.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174.

高校学风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路径;创新措施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应形成正确观念意识,合理进行建设路径的创新,筛选最佳的措施增强学风建设工作效果,在新时期的环境背景下利用多元化的学风建设措施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习惯、自我规范习惯,发挥建设路径的创新性措施促使学风的良好建设。

1高校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开展学风建设工作非常有必要,这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还能促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的必要性表现如下。

1.1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求

在大学生实际成长的过程中,优良学风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感染,使其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正确的三观,激励其更加努力、更加自觉地学习知识,形成奋发图强的观念,满足其健康成长的根本需求。如果在高校环境中存在不良的学风,不利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学习目标的偏差问题,失去学习的动力,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浪费学习时间,对其健康成长也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可见高校发展过程中合理进行学风建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求。

1.2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需求

一般情况下在高校发展期间,学风建设能够有效衡量办学品位、育人效果、社会声誉等,可以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能力和趋势等全面反映出来。高校发展期间,良好的学风属于宝贵财富,能够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更好地营造人才培养环境,增强高校在市场领域中的知名度,还能提升美誉度,甚至于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发展期间应该重视学风的建设,利用良好学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当前的高校可持续发展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必然需求[1]。

1.3是满足国家人才需求的必然举措

如果高校领域中存在学风建设的问题,将会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与国家的人才需求之间相符,不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在新时期的环境中创新性地进行高校学风建设,可以将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相互对应,合理设定教育工作目标,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使得人才能在岗位中作出一定的贡献。在建设良好学风的过程中,创新性执行工作,还能及时了解到人才培养的问题,明确是否和国家社会人才需求相互对应,合理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与育人工作,促使高校的可持续进步。

2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在高校学风建设各项工作中面临很多的问题,对学风建设成效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不能合理开展各方面的学风建设工作,将会导致学生的能力和专业性受到影响。主要的问题如下。

2.1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良

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承受关于自主学习、未来就业和经济等方面的压力,经常会出现畏难现象或者厌学情绪。一些学生过于关注谈恋爱、做兼职等,不能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缺少良好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一些学生过于喜欢上网、打游戏,甚至还有逃课的现象,部分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个专业,或者是认为就业前景不好,有着消极的思想和逃避学习的现象,学习积极性较低,不利于高校建设良好的学风。一些学生虽然能够积极学习,但是所使用的学习方式不良,不能确保学习效果,严重的还会发生学业失败的问题,失去参与学习的信心。此类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学生失去良好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观念,也会导致高校学风建设面临很多难题,不利于有关学风建设工作的高效化、有效性实施[2]。

2.2社会不良风气带来影响

近年来各大高校已经开始增强对外开放的程度,社会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很容易渗透到学生群体中,导致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受到危害。尤其在网络技术开始普及的过程中,充斥着多元化的思想,一些不良的风气会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习惯等受到危害,不利于建设良好的学风。在学风建设期间,社会不良风气会导致工作的难度增加,甚至有阻碍性的问题。

2.3学风建设的方式单一

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所采用的建设方式非常单一,不能采用多元化的学风建设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例如:在设置课程、建设教师人才队伍期间,没有和市场的人才需求之间相互衔接,教师在教育期间也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风的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学风建设工作中也没有合理进行建设方法的创新改革,不利于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和有效实施[3]。

3高校学风建设路径的创新措施

为确保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应重点进行建设路径的创新,利用各种多元化的学风建设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态度和思想,发挥创新性工作方式的作用。主要的创新措施如下。

3.1注重学风管理的创新改革

高校在学风建设的工作中,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刚性管理,也就是利用规章制度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约束和规范,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但是刚性管理方式在应用期间,难以促使学风建设工作的持续性发展,长期应用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的现象,因此在创新学风建设路径的具体工作中,应在完善并且改革规章制度的同时,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形成学生改善学习风气的激励作用和鼓励作用,在刚柔并济管理手段的支持下,使得优良学风在高校领域中可以良好渗透,例如: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在校园区域中设置文化栏、学习风气的宣传栏,还可以将优良学风当作主题,积极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辩论会活动、研讨会活动等,在各种活动中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形成优良学风观念。在柔性管理的支持下,学生自觉、自主规范自身学习行为,形成准确的学习观念,达到较为良好的学习风气建设的工作目标[4]。

3.2着重教风的创新性建设

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单纯开展学风建设工作,不重视教风的优良性,将会导致学风的建设失去基础保障,不能保证学习风气的良好营造与建设。因此在创新工作中应着重开展教风的建设活动,使得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工作心态,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真正意义上通过立德树人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风气,达到建设学风的根本目的。首先,高校应该遵循人本性的原则,利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约束教师的行为,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使得教师可以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有着德育、素质教育的良好思想,端正自身的行为,有着正确的思想。良好的教风,可以对学生优良学风的形成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其次,开展教师的道德培训、师德师风培训等活动,使得教师形成正确责任观念,在育人工作中有着一定的人格魅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师优良教风的影响之下,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充分发挥优良教风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优势[5]。

3.3通过思政教育进行学风建设创新

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能够指导学生日常的为人处世。从本质层面来讲,学风存在问题,就是因为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观念,没有形成远大的理想抱负,责任感较低、思想素质较低,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所以,在创新学风建设路径的工作中,应重点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借助思政教育的方式最终实现学风建设创新目的。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良好的学习目标,使其在思政育人的活动中形成学习责任感、学习自觉性,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职业素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6]。思政教育的具体工作中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掌握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特点、社会的风气情况,引导大学生准确辨识社会、网络中不正确的风气,自觉按照高校的教育指导参与学习活动,不会因为受社会与网络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出现学风方面的问题。例如:可以使用新媒体平台全面分析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利用周围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思政育人的主题班会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思想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思想等。在此期间可以按照学风建设发展需求,在创新工作路径期间,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思想育人活动、诚实守信的思想教育工作、三观的培养工作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工作,以满足当前的思政教育根本需求。

3.4合理创新学风建设的体系

高校在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创新建设路径,就应该完善有关的工作体系,在健全学风建设体系的情况下,满足高校的优良学风建设根本需求。首先,在相关的建设体系中,应重视学生思想、观念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调动其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自觉的形成良好学风建设观念,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观念、思想的过程中,应引导其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有着较为准确的政治觉悟,增强理想信念感,同时还需按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使得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有着正确的了解,形成遵守规章制度、遵守班级纪律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身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目标,为合理开展学风建设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学习风气的过程中,还应该重点采用小组互帮互助、互相监督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日常学习的参与度和自主性,形成长效的自主学习机制,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其次,应该重视教师层面的学习风气建设,尤其是辅导员,应该承担自身的学生教育职责、管理职责和服务职责,按照学生的学习风气情况和特点,针对性开展教育指导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风气方面的问题,开展深入性、针对性的指导工作,使得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最后,应该从高校学校管理层面、领导层面入手完善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加大领导工作力度,合理创建学风建设的高级网络,注重按照学风建设需求制定工作制度、营造良好校风、举办各种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性,还能充分发挥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和优势,增强领导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效果,不断优化各项工作模式,确保在新时期的环境中可以提升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的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学风建设的工作中传统单一的建设路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时展需求,不利于学风建设工作的良好实施和长远发展。因此,高校在新时期的环境中应该重视学风建设路径的创新,在学风建设期间重视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健全有关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合理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在确保学风建设效果的同时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等,确保在新时期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1]刘静.基于协同创新维度下高校学风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2):241-242.

[2]朱司甲.高校学风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0):9-10.

[3]陈洁.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创新路径研究[J].年轻人,2019,11(44):66-78.

[4]孙汉中.高校独立学院学风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68-70.

[5]周晔.党员朋辈导师: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路径创新[J].理论观察,2019,22(8):63-66.

高校学风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对策;创新思考

学风,是一个大学的精神灵魂,是一个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一个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是一个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不变主题。高校的学风建设伴随着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已经成为一个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论题。新时代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中不断推进扩大与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创建优良的校园学风将成为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

1民办高校学生学风建设现状困难

1.1目前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整体文化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民办高校学生录取分数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投资基础教学建设力度加大、转设等要求,虽有调整提升,但还有大部分学生、地区为本科第三批录取到学校。部分学生存在着文化基础弱、偏科、缺乏学习毅力、自律差、发挥失误、自暴自弃等学习风气问题。这样的学生整体文化基础不扎实,初次接触大学松散式自律要求高的管理方式很容易掉队,导致校园出现厌学、放弃等校园学习风气浮躁,轻视学术,急功近利的风气。1.2民办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还将在一个时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大多数民办院校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还是单一的倚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民办高校辅导员带班学生数仍然严重超额,更多的一线辅导员集中于安全稳定为前提的工作,不断的完成应付各类考核指标,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冗杂、琐碎。更多是保姆式的工作,相对没有足够完整的、大段的精力、时间从事有针对性的更好的创建优良学生学风的工作。另外,民办高校从事教学的教师流动性较大,外聘教师往往就只管完成课堂课时,对学生课下没有交流,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课堂秩序都无法维护,助长学生不良学习风气。任课教师、思政教师与辅导员沟通不畅,衔接不到位,难以形成网格体系的学生思想、学风、管理合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还将在一个时期存在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新要求。1.3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以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政治引导。民办高校中的部分学生缺乏建立正确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时展使民办高校学生个体意识增强,更加务实,在思想上趋于理性,很多的学生更为注重于追求自我价值与利益的实现,以满足个体利益的欲望需求。主观上更倾向于自我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忽视与社会理想的共存。没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做支撑,缺乏责任意识,缺乏学习原动力。1.4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错误理念等不良因素影响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开展与深入。社会的开放与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享乐的不正之风,至使一部分人有了上了大学就有工作的不良错误理念,对民办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的与建立优良的校园学风产生负面影响。相对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良学风的建设;教师的整体理论素养教学水平,教学评价也是制约校园优良学风建设的因素;电子产品、网络丰富大学生活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

2新时展民办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意义

2.1优良校园学风建设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时代意义。民办高校优良的学风建设是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优良的学风是民办高校发展与延续的基础。我们的青年学生是实现国家“中国梦”的坚实力量,培养他们是时代赋予我们高校的历史责任。优良的大学校园学习风气是民办高校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基本手段,优良的校园学风建设对于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2.2优良学风是大学教育教学的保障。新时期优良的校风是民办高校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人才的基础,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壮大需要具备优良的学风支持,大学生学风是一所民办高校校风的具体体现,是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品质保证,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3提升民办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对策

3.1针对不同特点学生一对一引导,充分发挥辅导员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作用。民办高校在全面推进提升学风建设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重点关注,对于缺乏学习热情主动性差的学生,掌握思想变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对基础弱、学习困难学生要一对一进行专人辅导,明确自身弱点,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对心理问题学生要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释放压力,积极面对,健康学习。对经济困难学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申请资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安心学业不掉队。对专业兴趣选择问题学生要及时引导调整、培养。为优良学风建设解决实际问题。辅导员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在优良学风建设中要依托丰富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在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的同时,可引入大学生职业规划,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引导确立发展目标,进而建立自己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入导师制,注重专业教师对学生学术引领,以教风促学风,带动优良学风建设提升。3.2民办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突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民办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根本是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梦”激励学生;用历史使命来号召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润养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来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民办高校学生优良学习态度建立,激发自身学习的动力,自觉地去遵守学校的规定,抵制不良风气,提升学术修养、学风态度端正、创新思维,综合素质强的新一代大学生。3.3严肃明确校园考风考纪,建立严密的监考程序及规章制度。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及学生管理部门建设严明的考试监管程序体系和健全的制度,这是学风建设的有力保证,用以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在学生考核中严进严出,保证质量,养成良好的学习考试习惯。建立学生自律学习与管理学习相结合,保障学风建设有序发展提升。充分利用学生干部组建非正式、间断性的学习小组,减轻问题学生思想负担,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同学。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拒绝违纪作弊,以实现学生的自我自愿学习意识,将违纪违规设立为学生规范的底线不去触碰。为学风建设的提升做出贡献。3.4加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创造安定学习环境,发挥教师引领作用。民办高校要加强教师学术水平提高培养力度,教师业务能力强,热爱教育教学,重点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做到具有德、才、严的高尚师德风范,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追随。严格的治学教学要求和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风,进而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扩大招生的同时,民办高校同时也要积极加大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环节教育教学学习场所紧张的状态,提供建设优良学风所要求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整合资源,为学生创造安定的学习环境,为打造良好学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4民办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创新思考

4.1利用网络数据平台,教育传播新时期发展理念,引领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学校多部门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团员加强新时期精神的学习,深刻体会,用于引领民办高校校园学风建设。“中国梦”、社会主义价值观等理论贯穿学生学风建设始终,指引发展。建立学习园地,定期对学生党员干部进行培养,让他们成为青年榜样,带动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风尚。4.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提升当代民办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蕴含着优秀的道德理论,文化的经典精髓。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脉相承,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教育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学工管理部门联和学院组织部、学生团委、图书馆,利用学校图书馆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讲习院,利用书法展览、汉字感悟、读书推介等活动丰富和吸引学生参与,继而进一步影响提升校园学生优良学风建设。4.3建设各类学习教育平台,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传递学科最新前沿信息。建设多样性的学风建设平台,创造性地促进学风建设深入提高。建立学术讲堂,传递先进科学文化理念,最新前沿科技信息,拓宽学生专业视野,营造优良的校园学术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校园学习典范,营造良性竞争的校园学习风气,同时辅以经济奖励,促使学生以努力学习来解决自身生活困难,推广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建立实验实习就业基地,促进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就业质量,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社会志愿服务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检验自身不足。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大型科技赛事,开拓眼界的同时,提高认识,发现专业不足。多平台建立提升了民办高校学生自律、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有益于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敏,赵刚,陈思.从学生管理工作角度浅析民办高校学风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9):163-164.

[2]王扬.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学风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4-76.

[3]李娜,范勇,郝军.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7(2):34-36,18.

[4]马晓南,么元昱.论高校学生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J].知识经济,2018(4):156-157.

高校学风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对策

在高校工作中持续需要抓紧的就是学校的学风建设,对于学校而言学风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准,事关学校名誉,最终也会直接影响到其能为社会提供的人才水平。与此同时学风的建设也是一项成体系的项目,会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就上述而言高校一直将建设学风作为重点工程,近几年来由于高校的持续扩招导致出现了新状态的学风形势,因此有必要就新状态下对学风问题产生要素以及治理对策进行重点研究探索。

1.建立优秀学风的关键性意义

对学生来说,严格谨慎的学风才能保障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吸收专业基础和技术,能够自主提升多方能力,也保障了高校学生可以成为全方面综合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不会在激烈的市场争夺中被剥夺机会。形成优良的学习方式,可以不断的吸收学习新的知识,在最大水平上让自己得到发育,受益一生。对学校来说,学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本校的精神面貌以及高校校风,学风建设是学校安身立命的根本。对国家来说,就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方针亦可通过提升学风建设水平从而进行施行,体现了知识经济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有效的培植学生严格的治学观念,从基础方面保证会主义接班人的合格价值,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国家的安全稳定以及民族盛衰。

2.新时期高校学风问题出现的新形势

2.1教师学生互相批评,极差的课堂效果。旧时通常来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观念不赞同,而现阶段从教师方面看来,其认为学生没有积极刻苦的态度,理想不够高远,没有切实的学习目标,缺乏积极端正的态度、学习动力以及优秀的学风;从学生方面来说,认为教师缺乏严谨的教学态度,在课堂上并不够投入教学,专业水平较低,内容不够新鲜,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气氛凝滞,无法带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眼球。2.2心理矛盾强化,学生学习不够用心。就目前来说,学生即使存在压力也不会主动用心刻苦学习;期望学校不要进行过度管教,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倡自主主动学习,但自身缺乏自主能力;期望获得一个良好的成绩,却又无法一心学习。学生存在错误的理念想法过于追求目的以及单方面想实现自我实现,学习无法放到实处,无法静下心学习,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仅靠考前集中背诵考试重点,最终造成了学生的懒惰特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高校学风建设水平。2.3高校学风现存问题成因解析。造成现阶段高校学风现存问题的因素具有多样性特征。既存在社会因素,例如较差的社会风气以及不健全的国家方针;也有高校内部因素,例如高校内缺乏完善的管理系统、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无法落到实处的工作方针;更存在学生个人原因,例如学生尚未建立成型的三观,不能足够清晰的意识到学习的重要,学习不努力,不存在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就如何处理高校学风现存问题,要从多方面下手,集中管理,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最大程度上处理高校学风现存问题,促进优化学风建设。

3.增强和优化学风建设的方案

3.1学风建设的根本是新生教育。就新生而言大学生活的新鲜感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入学时期是他们一个重要时期,从中学转变为大学,他们实现了人生的重要目标,踏进大学校门,已经开始了人生一段新的旅程。运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指导,引领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有效的建立大学四年的目标,从最根本处来为学校建设一个优良的学风。3.2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建设学风过程中抓住学生重点,通过合理的实施相关方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学生融入学校教育管理。通过校领导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以及开设专题调研座谈会等方案,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两面性,既参与建设也享受成果,学风建设关乎自身利益,让其意识到这一点就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改革优化学校学风建设。3.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班级集体的凝聚力以及吸引力。积极展开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以及实践相关活动能积极有效的增进学风建设。校园文化以及实践活动是积极有效的扩大了第一课堂并对其实行了有利的补充。通过该办法,给予一个广阔的平台允许学生展现自身优点,创办大学生文化活动例如科技,社团,宿舍等有关文化节,创办多种的体育活动诸如篮球赛、拔河比赛等等,相比较而言这些活动更符合学生实情,有较高的加入意愿,通过举办这些活动,能够积极锻炼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策划等能力水平,与此同时还提升了班集体的凝聚水平以及吸引水平。让学生通过这样社会体验的活动来对我国基础国情有所了解,加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就根本上提升就业竞争力。

总而言之,目前进行的持续深化的教育机制的变革进程,使得高校就建设学风方面出现了很多的新型问题。在新的阶段来说,我们必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引方针,保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综合有效解决教学管理现存问题,积极有效建立健全优化学风制度,为社会输送出类拔萃的人才来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清荣,李晓畅,彭和等.加强高校新生班级学风建设的基本对策[J].教师教育学报,2008,6(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