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0:54

高校论文

高校论文范文篇1

师德是教育之魂。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湖北省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高校教师队伍,湖北工业大学于2014年进行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一年的学习,使我对“师德”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认识。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2.师德师风建设分析

本次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围绕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认真进行分析:

(1)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对一个教师来说第一重要。教师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依法履行教师岗位职责。近几年国家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反腐”的口号,开始提出这个口号时,让很多一线教师疑惑,教师哪里有腐败的机会呢?对于站在教学一线的高校教师的腐败来自哪里,主要来自学术的弄虚做假、挪用科研经费、剽窃和抄袭。大家试想一下,老师要求学生“从小不能抄袭”,而作为高校老师却进行“论文抄袭、弄虚作假”等行为,这如何教育学生,让学生信服,这是让人最不能忍受的,因此爱国守法对教师来说第一重要。

(2)敬业爱生。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应该做到“忠诚事业,志存高远,以教师职责为己任”。但如果想做一个师德高尚也就是所谓“好老师”的话,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关心、关爱学生。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师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如何关爱学生呢?除了要关心学生,还要懂得尊重学生、理解宽容学生。对于大学教师来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冷暖,更应该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学习知识和发展个人能力同等重要,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是学生时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要想更快的适应社会,在大学时期就要锻炼做事、为人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大学教师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关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人格和观念”这也是大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这些观念可能不同于教师的观念,教师应该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观点,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正确引导使他们健康发展。

(3)严谨治学。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是教学工作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必要道德规范。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大学教师专门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一重任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因此这也就决定了教师一生将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严谨治学的一生。严谨治学首先体现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上,认真备课做到烂熟于心,合理的安排课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善于进行课后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这都是对教学的严谨态度。其次严谨治学还体现在不断钻研专业上。俗话说的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缸水”。因此对于大学教师来说,不仅要将课本上的知识搞懂、搞透,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例如到国内、国外知名大学进修学习提高理论知识,与企业合作增加实际工程经验等。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系统的知识,还要具备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技巧;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所以说,严谨治学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好人才的大问题,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

(4)服务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等学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可是我们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我只要上好课和完成科研任务就好了,而对于服务社会的责任缺乏正确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让很多高校教师的授课内容和科研偏重学术性和理论性,脱离了实际,结果是上课的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不能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科研成果只能是理论,很难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高校教师掌握大量高科技知识,同时也是传播知识的主体,要让这些知识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师必须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就是产学研结合,通过产学研的推进,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例如斯坦福大学积极推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创造了“硅谷”的经济奇迹。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走向社会,增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使教师的科研成果,成为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最强劲的动力。

高校论文范文篇2

2.考试作弊现象呈上升趋势。这是高校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最令高校管理者深恶痛绝的失信行为。

3.消费攀比现象严重。大学生中流行各种各样的人情消费,如同乡会、同学生日会、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大学生的恋爱费用同样居高不下,他们互送礼物、周末舞会、出外旅游都要花掉不少的金钱。这些人际消费的蔓延,既增加了许多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加重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大学生在追求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就会产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因此相互攀比就有了产生的土壤。

4.虚假包装越来越厉害。这种现象在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中表现最为明显。他们一方面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吃亏,于是在应聘材料上造假,不计其数的“冒牌学生干部”应运而生。

5.拖欠贷款现象严重。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个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因而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举步维艰。

6.学术造假盛行。学生之间相互抄袭作业;只要你付钱就可以请别人帮你完成论文;东抄西凑的论文获得了优秀的成绩……于是,大家的心态不平衡了。学术与金钱建立了牢固的关系。

二、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高校教育自身来看,一方面,高等教育学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要低于扩招前,自信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认可度也有所下降,使得学生思想比较混乱,认为前途迷茫;再加之有些地方德育观念陈旧、德育体制僵化、德育过程形式主义严重,从而导致了这一领域的德育工作较被动,德育效果较差,难以适应新形势。

1.片面认识德育功能。德育既有社会功能又有个体功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基本一致的。但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与人二者之间人又是更根本的一个方面。因为,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社会只不过是人的存在形式和人的本质的表现。个体的享用功能追求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道德性的过程中得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只有使德育的自我享用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和发挥,才得以使学生不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不把道德教育视为一种异己力量,而当作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如此,道德教育才可能成为一种“愉快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有的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作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体的“管制”,忽视道德与个体的休戚相关,忽视德育特有的激发人向善、行善的审美功能,把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绝对地对立起来,从而导致了师生情感的对立。这种德育观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难于实现学生由德育客体向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的道德主体的转化。

2.把德育变成“理论化”,“两课”教育效果不容乐观。高等院校德育的主渠道之一是通过“两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即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概论等课程教学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老师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则带着抵触情绪听课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当然,当前“两课”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怎样和实际相结合,怎样能帮助同学们释疑解惑。其实,同学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惑,渴望在“两课”得到疏导,获得帮助,但在“两课”上却很难得到令人心悦诚服的答案。德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并主要在实践中进行的教育活动。我们现行的德育忽视德育对象的主体参与、选择和内在情感需要,没有用道德实践去激发学生对道德修养的自觉追求,没有形成较客观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当然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德育的预期目标。

3.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以一定的内容为依据,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在当前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一些弊端:

(1)以管代导。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管理,只要学校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就可以使学生服服贴贴。这种高压式的德育,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容易形成双重人格的现象:在校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

(2)主客体颠倒。德育过程没有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视德育为外在的东西而不愿接受。

(3)德育过程形式化明显。德育过程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完整体系,而是单纯地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完成之后,常以表面性的结果,如“效果显著”、“成绩很大”来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至于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到底是否发生了变化则少人问津。

4.德育理论研究滞后。对高校德育而言,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形形色色的挑战,特别需要有理论研究的支持。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德育工作才会做得更主动、更有力度。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没有意识到德育需要深入到学习者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并最终落实于其言行举止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当前,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的德育理论研究队伍,对德育基础理论和德育工作方法创新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没有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德育研究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到位。

三、当前高校德育建设的途径

如何根据德育的客观规律,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真正把德育作为发展人、完善人的外在条件,而不是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的绳索,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时代交给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大学德育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德育环境的创造,以便更好地适应、利用良好的德育环境。首先,学校要真正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将德育工作融合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形成全体教职工都来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来做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其次,建设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内各种行为规范、制度和纪律建设,形成一个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再次,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教育。德育只有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才能走向良性发展的状况。

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应在德育工作方法上体现以人为本。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彻底摒弃家长式的作风和绝对权威的意识,以民主的作风和疏导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德育内容上也应体现以人为本,要摆脱德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化”倾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品位,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己任,把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内在需要相结合,切实解决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通过校领导接待日、书记校长信箱、学生代表座谈、校园网、等手段,主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认真加以解决。要认真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积极构建完善的助学体系,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应当成为师生起码的品德,又应该成为各高校的一种风气。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大学生应把“八荣八耻”作为一生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高度重视德育实践。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过程,既是实现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任务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德育教育效果的有效载体。通过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直接接触群众,了解广大群众生活状况,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党的政策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样,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自觉与政治思想理论结合到一块,对理论的认同度也会随之提高。因此,通过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能积极推动大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并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合格人才,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建设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仍较薄弱。要搞好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关键还在于建设好一支短小精干的包括德育专业任课教师在内的专职德育工作者队伍,努力提高其整体素质。学校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首先就是要抓好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他们必须要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当前德育已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所以必须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青年报,2004-10-21.

[2]冯文全.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李晗龙,高志刚,闫广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唐华生,叶怀凡.坚持以人为本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兼论当前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

高校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职称评审;论文

高等学校实施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即职称评审)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评审需要以高校教师已获得的各方面成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教师的德、能、勤、绩等因素,对教师能否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做出判定。而学术论文无疑是评价教师已获成果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的评定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格评审中论文要求的现状

目前,在我省高校职称评审工作中对学术论文一般划分为以下3个级别:(1)权威期刊。在国家部委、全国学会(不含下属研究院、所和分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或相当上述级别的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学论文;(2)学报级期刊。在部委及所属研究院(所)、全国专业学会及分会(不含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大学学报上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普通期刊。学术刊物(须有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批准的刊号或准印证)或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期刊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权威期刊、学报级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个系列职称评审中对论文的级别、数量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时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是教师能否晋升的必要条件,教师为了能够晋升高一级职务也必定会为此努力发表相应级别的学术论文这在很大范围内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发了教师投身研究的热情,提高了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因此,以学术论文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量化条件之一是教师资格评审中十分必要的一环。

二、评审中论文规定存在的问题

学术论文虽然能够较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但以学术论文作为衡量教师能否晋升职称的一项标准却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以刊物级别衡量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1)刊物级别划分过于笼统。如不管是国际上公认的影响力极高的刊物或是国内影响力不高但主办单位级别较高的期刊都算权威刊物,在职称评审的论文规定中几乎没有加以区分。

仅以主办单位来认定期刊级别的方法不够科学。尽管一般认为期刊的主办单位等级越高其主办的刊物中论文的学术水平也越高,但是随着办刊方式越来越市场化,往往存在期刊挂靠主办单位、一个主办单位办多种期刊等现象。目前,我省一般认定全国性学会主办的权威期刊只能有一种,而现在这种挂靠和一单位多刊的现象就造成了刊物级别认定的困难,究竟认定哪一种期刊为权威期刊往往是由省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其公开性、科学性有待商榷。(3)对期刊单位主办的增刊、专刊、专辑等与其正刊在论文级别认定中没有完全区分。(4)刊物级别高低与论文学术水平不能完全划等号:级别高的刊物所收录的文章不一定就好,级别低的刊物所收录的文章不一定就差,仅以期刊级别认定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论文规定中仅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的文章作为职称晋升条件,对第二作者以后属名发表的文章缺乏评价机制。在当前的科学研究中,有许多的研究工作是在2个甚至多个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如果将论文排名第二及以后作者的贡献排除,则有失公平。另外,通讯作者署名的文章在职称评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与国际上衡量作者对论文贡献的原则不相符。在当前高校中,教师在攻读高一级学位时完成的科学研究论文通常在文章发表时会将指导老师作为通讯作者加以署名指导老师也往往对文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通讯作者对文章的贡献就不应被忽视;相对的,作为被指导者的教师虽然其文章发表署名为第一作者,但是其对文章的实际贡献力则应相应有所减弱。只有考虑每一位作者对文章的贡献情况,才能将论文的学术水平充分反映为教师的实际能力。

(二)高校教师各系列职称学术论文规定单一化

目前,我省高校教师、科研、实验3个系列在职称评审中均依据闽教职改[1997]010号文件执行对科研和实验系列教师的论文要求也是参照教师系列同级别的论文要求,没有考虑这3个系列在职责要求、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区别,混淆了高校教师不同系列职务之间的要求,不利于高校按需设岗和激发不同系列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论文规定没有考虑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门类学科间的区别。对于高校的体育、艺术、美术等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审中与其他学科教师采取无差别的论文评审规定不符合这些学科通常的评价标准。体育、艺术、美术类教师更应以其实践能力、技术水平、成果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条件,采取“一刀切”的职称评审方式抹杀了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区别,不利于高校各个学科的发展。

(三)时间要求的规定不够合理

在每年度的职称评审中均对论文的发表时间有所要求,即时间需在任现职后至申报当年的12月31号之间。但时间与拿到期刊的时间往往并不相同,这样尽管论文确定发表时间是申报的当年,申报教师取得期刊原件却有可能在次年职称评审会议开始之后。而在目前的规定中,若评审会议开始时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论文不得作为当年的评审条件。这看似符合程序,却缺少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最终造成部分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因为期刊无法及时取得而错过了当年的职称评审。

当前的资格评审一般耗时较长,从资格申报到评审结束往往要花费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若申报者在这一段时间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则该论文既不能用于本次申报,也不能在申报者本次晋升职称后用于下一次职称晋升申报。这种对时间上的规定不利于激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改革论文评审要求的思考与对策

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量化是当前职称评审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教师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评审的硬件之一普遍被认为是最为容易量化的标准之一。但从目前资格评审中论文规定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任职资格量化评审在建立合理的论文量化前提下还须进一步加强资格评审的相关体制建设。

(一)建立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彻底改变仅以期刊级别判定论文质量的现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学术论文质量认定评价体系。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必须能够真实、准确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对期刊级别的认定必须将期刊的主办单位、刊物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刊物是否被较权威的检索、索引所收录一并加以考虑。判断文章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力还必须充分考虑论文作者人数以及是否有通讯作者等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的判断还可以参照论文的被引用率、论文是否被权威检索数据库收录、论文获奖情况等方面。

当然,我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还可以引入论文的量化赋分方法,即将论文划分若干个级别后分别赋以论文基准分,论文实际得分=(论文基准分+论文影响因子得分)×作者排名系数。这种论文量化赋分的方法可以作为资格评审中论文评价的一个模式,不过量化赋分应以科学的期刊级别划分方法为基础,分值计算还必须考虑论文引用率及通讯作者的贡献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有利于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量化赋分评价体系。

(二)细分不同学科、不同系列教师评审条件

对教师(包括教学型教师与科研型教师)、科研、实验等不同系列资格评审的论文规定应有所区别。评审教学型教师职称应相对弱化对科学研究型论文的数量要求,转而可以对教学、教改方面的论文提出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要求,同时在资格评审中对教学效果及其他教学实践环节侧重评价,如可以对获得教学贡献奖励的教师在评审教学型教师时给予适当加分。对评审研究型和自然科研系列教师职称的论文要求可以适当提高,以突出显示研究人员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同时应对其承担各级别的科研项目立项及完成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条件突出者相应降低学术论文要求。对实验系列也应相对弱化论文要求,转而侧重对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创新水平的评价。

另外,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师应区分各自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论文规定细则。对于体育、美术、艺术等专业技术要求很强的学科应弱化职称评审的论文要求,转而侧重考察申报者专业技术掌握情况。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术论文激励机制

职称晋升是当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重要手段,而作为职称评审重要内容的学术论文评价也同样要以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投身本学科研究、多发高质量论文为目的。

在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评审中,若申报者当前职称为确定而非评审晋升获得,则将时间要求定义为任现职以来是合理的。但若申报者当前职称为评审晋升获得,那么则会造成申报者在半年评审过程中发表的论文不能用于当前及更高一级职称评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将任现职当年的1月1日作为符合评审条件论文的起算时间。

只有将二者加以区别才能够较好衔接“申材料截止月31日”这一规定,才有利于全面评价申报者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论文条件,有利于调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积极性。

建立论文评价的事后补救机制。针对符合评审条件的申报者因部分期刊的印刷或出版问题致使刊物不能及时取得的情况,应同意该申报者参加当年的职称评审,并在评审会议中由学校人事部门对该申报者的论文情况向评委会做出说明。在评审会议结束之后,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该申报者期刊原件取得的情况。对于在日后确能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对当年的评审结果给予确认,对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取消其本次职称晋升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职称论文评价机制的改革归根到底仅仅是职称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岗位设置的完成必定要求改变当前评聘结合的职称评审模式。

职称的评聘作为高校一种自身的社会行为,不应受政府行为过多的干预。因此,改革我省职称评审制度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高校完全下放职称评审权。(2)对不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新办本科和大专层次院校加强评审指导。(3)对研究型、研究专业型、专业技能型种类型职称,采用不同的评审模式:以评为主、以考代评、以辩代评、辩评结合等。(4)高校要尽快出台自主评审以及岗位聘任的相关规定。(5)完善岗位管理与考核程序,制定职称评审晋升及岗位竞聘的约束机制。公务员之家

无论是高校自主评审或是政府、社会组织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论文规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是关系职称评审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职称评审中的论文要求一定要以激励高校教师投身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为导向,按照分类管理、细化评价要素、量化评价指标的原则,最终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委员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福建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一九九六学年高等学校教师

[2]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高校论文范文篇4

我国制定了加速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高校经过连续五年的扩大招生量(以下简称“扩招”),很多人认为已经完成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任务。扩招需要新增大量的基础设施,增加大批合格师资。但是,政府对高校的投资本来就严重不足,扩招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没有明显增长(除教育部属高校和个别地方属的高校外),大多数地方属高校的生均拨款还大幅度下降。准公共产品没有投入也能得到丰裕的产出,肯定隐藏着其他问题和风险。

教育主管官员也承认:“从1998年至今,中国高教毛入学率从9.8%增加到17%,如此迅速的增加,办学资金肯定有缺口。”[1]实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缴费制”向学生收费,实际上就是为了弥补生均拨款不足采取的措施,或者更宏观说是为了缓解教育发展需求超过了经济发展现实水平的矛盾。[2]这是引致“乱收费”现象的根本原因。师资数量不足与平均质量下降则成为整个高等教育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内容。

我们关注的是扩招所需投入的来源及其引致的风险。全国公立高校近年来普遍扩展校园或建设新校区,保守估计的贷款总额不低于2000亿元。巨额的扩校费用显然不能来自学生缴费,也不是来自政府投资,而基本是来自贷款。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即使没有扩招,公立高校也必然甚至必需适度负债。[3]但是,尽管教育用地是低价征收甚至无效划拨,一个高校(甚至城市重点中学)动辄征地数百亩甚至三五千亩,新增建筑面积几十万平方米,投资数亿至数十亿元,即使不论由此带来的农业问题和失地农民问题,这么大的投资最终如何消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扩校从根本上说是政府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实际上正是通过“办学条件评估”,规定高校学生的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下达远超过学校承担能力的“招生计划”等方式,诱导和迫使高校扩校。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会最终为教育投资的巨额沉没成本“埋单”,一旦偿债风险凸现,政府和高校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尴尬局面。风险估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贷款规模控制,本文即探讨贷款的财务约束条件。

二、扩招前的高校财务成本结构

管理会计以量本利分析为中心,其重点是分析成本结构。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是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低于完全成本但高于变动成本时,仍然可以继续生产,因为固定成本是以前投资形式的,已经是沉没成本。近年来,研究教育成本的科研立项课题、论文数以百千计,测算出的高校生均成本从七、八千到一两万,而几乎没有哪个学校的国家生均拨款加上学费,能够达到或补偿这么高的(完全)成本,但是没有哪个学校破产,甚至还在拼命扩招,秘密就在于固定成本不需要进行成本分摊。

高校的固定成本内涵为何?某些学校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家投入和社会注入的各种存量性质的资源,包括校园及其基础设施、建筑物、图书仪器设备等,按照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不必进行成本分摊,都属于固定成本,且通常以“专项经费”形式拨款。与企业不同的是,虽然高校的固定成本看起来很高,但既然无须折旧,也就无须补偿。

与企业相比,水电费、交通通讯费、实验材料费、教具费、招生费、出版印刷等刚性支出,以及图书设备费、维修费、绿化费、招待费、办公费等半刚性支出,明显属于变动成本(大约占学校总支出10%—20%左右),可以称为基本支出。按国家统一标准发放的工资、津贴、社保、引进人才、住房补贴、科研补贴、学生事务支出等人事费用,也是刚性支出(虽然短期内,学校可以使教师大量缺编和冻结经费),但大体上应视为变动成本。这样,高校的变动成本由基本支出和基本人事费用两部分组成。

高校是非赢利组织,“股东”只有一个即国家。扩招前的高校普遍现象是教职工收入低,办学条件差,也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所以按当时的预算会计制度,高校的学校收入仅限于政府拨款,而财务结余应当为零。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指定用途的专项经费也包括在学校账面收入中,但一般情况下这类经费不能挪用,所以应从学校收入中剔除。

用W0和P0分别表示学校收入与变动成本,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假设I:高校扩招前的学校收入等于变动成本,即:W0=P0.

三、扩招后收入与支出的结构变动

拓展校园或建新校区应以满足完成学制为限(例如大学本科一般为四年学制,则每年增加等额学生,四年后拓展校园或建新校区刚好填满),所以扩招期为常数,以后不能再增加学生数量,这样,一个扩招期末的生均拨款为固定数(不考虑很多高校扩招生均拨款递减的情况);同样在物价管制和社会压力下,学费收入也不会变化(收费标准事实上已经冻结)。因此,扩招期末的学校收入和主要成本即已固定。为简化分析,设高校扩招期末即贷款扩校完成后的当年为基年(一般为扩招开始后的第四年)。基年及以后的学校收入、其较扩招前的增加量都可以视为一个常数,分别用符号W、R表示。

扩招后的新增的变动成本由基本支出和基本人事费用(随规模扩大需要新增教职工)以及贷款利息组成。考虑到规模效应,除贷款利息外,前两项支付不会按学生增加的比例增长,但是却会随时间增长。按照教育部的生均建筑面积等考核指标,每增加一个学生,需要的土地、宿舍、教室、食堂等随之增加,所以银行贷款形成的固定资产表面上应归入变动成本;但是扩校新增的固定资产又是一次性形成,而不是多一个学生就多建一个床位教室,即并非严格的“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所以扩校的投资实际上属于沉没性的固定成本。

这种一次性支出的固定成本有两个特点:一是需要维修保养以及更换设备等等,新增支出只能由学校自己支付且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二是高校随规模增加将出现效率损失,我们没有约束高校管理者偏好和树立个人形象的欲望的机制,筹资越多,用于锦上添花的、随意决定的事项越多(例如一部分收入用作他途,增加差旅费、招待费等),这类事项也几乎与固定成本偿还无关,即便企业也不乏这方面的实例[3],此外,行政化的高校还存在资金管理能力问题,资金规模越大,管理效率越低。因此,肯定会使变动成本逐年增大。

为简化分析,设基年的变动成本为P1,贷款后每年的变动成本以固定比率f增长(f>1,称为增长系数),设基年开始第n年(n≥1)的新增变动成本为Pn,则有:

Pn=P1fn-1

高校扩校和扩招后需要有基金节余。基金节余的意义之一是“股东”节约了开支且实现了社会目标。为避免岐义,把基年以后第n年学校收入减去基年的变动成本后的余额称为留存基金,用Un表示。

留存基金的第一用途是偿付贷款本金。从理论上说,贷款风险应由政府承担(这就是一些大学校长说的,只要银行敢借我就敢用,反正最后国家埋单),但是高校贷款的原因又恰好是政府不能或不愿承担巨额的扩校投资,更谈不上替高校还贷,这显然是一个悖论。即使考虑到其他因素,财政最终要为一些学校部分还贷,政府也拥有一个反制条件:经营者即学校将承担责任并蒙受直接利益损失,例如校内津贴被完全取缔。这种情况肯定会使学校“停摆”(例如优秀教师纷纷调离),所以应是一个较强的借款规模约束。当然,在干部任期制的体制扭曲下,学校决策者可能会采取“短期行为”,从而使之变为一个软约束。软约束也是约束,在大学的行政化体制下,学校决策者在还贷责任信号明确时,会考虑个人风险,所以假定由学校偿还贷款更符合实际,这当然也应从留存基金中支付。

留存基金的另一用途是支付随着招生规模扩大而增加的其他人事费用。由于教师的负担在加重,而总收入的增加又使“改善待遇”成为可能,几乎每个学校都对教师发放了工资补贴性质的课时费(由于体制原因,非教学人员的津贴也“水涨船高”),这类支付是扩招带来的附加效应。目前的现状是,高校教职工的工资外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工资内收入,也就是说,其他人事费用大于基本人事费用。

这样,留存基金的结构是:偿还每年债务的固定的本金,支付其他人事费用Qn.在制度因素的作用下,高校肯定有增大内部分配的其他人事费用的倾向,其特征是没有规范且“能上不能下”,所以也可以假设其他人事费用按大于1的一定比率t增长,即Qn=Q1tn-1.

需要说明的是,从扩招年起学校收入与变动成本都在增长,留存基金也相应地增加,但高校还贷期都在借款的三年以后,所以几乎所有高校都将这一时段的留存基金完全用于其他人事费用。因为讨论贷款规模控制关注的是长期偿债能力,所以可以忽略扩招年到基年的学校收入、变动成本以及留存基金的短期变动。

四、高校负债经营的基本限制

财务杠杆指企业对固定的资本成本筹资方式的利用程度。企业负债后,因债务利息固定而与利润多少无关。于是利润增加时,每一元钱负担的债务利息相应降低,投资者的相对收益更高,这种影响就是财务杠杆。所谓固定的资本成本,对企业而言,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融资租赁等各种负债和优先股股本。对高校而言,负债仅指银行借款。在筹资产生财务杠杆“正”的作用的前提条件下,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负债比例的高低,提高负债比例将增加财务杠杆利益;降低负债比例则减少财务杠杆利益;负债比例为零时则不产生财务杠杆利益。

高校负债如果能够使财务杠杆产生“正”作用,则相当于将营业利润转移支付于社会目标,所以运用负债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也理所应当。财务杠杆运用当然与筹资风险相联系,不妨借用企业分析筹资风险的方法。

企业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借款利息),对高校而言,记贷款总额为M,贷款年利率为r,以上公式变为:

财务杠杆系数=留存基金÷(留存基金-借款利息)=Un÷(Un-Mr)

财务杠杆为正的条件显然是留存基金大于贷款利息,即得:

公式I:Un>Mr即M<Un÷r

扣除变动成本后的留存基金数额极大,因此公式I是一个很弱的贷款基本限制。负债的限制条件还可以从基年起第n年的留存基金与变动成本的关系来分析。由于:

学校收入=扩招前的学校收入+学校收入增长=留存基金+扩招前的变动成本+新增变动成本

由假设I,扩招前的学校收入=扩招前的变动成本(W0=P0),所以基年起的第n年有:

学校收入增长=留存基金+新增变动成本,即R=Un+Pn=Un+P1fn-1

这就是说,新增收入能够补偿新增的变动成本且有节余,否则高校自身便不会产生扩校冲动。以上分析的只是贷款的基本限制条件,显然还应寻找更有效的约束条件。

五、高校负债的第一约束条件

设贷款需在n年内偿还,由于R=Un+Pn=Un+P1fn-1,即可推出:

∑R=∑Un+∑P1fn-1,即nR=(M+∑Qn)+P1∑fn-1=M+Q1∑tn-1+P1∑fn-1=M+Q1(tn-1)(t-1)-1+P1(fn-1)(f-1)-1,得到:

公式Ⅱ:M=nR-Q1(tn-1)(t-1)-1-P1(h-1)(f-1)-1

这是一个贷款规模的约束条件,显然,它取决于新增学校收入、其他人事费用和变动成本的增长系数。换言之,如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则负债经营不能成立。公式I和Ⅱ显然独立。

举一个例,假设某高校扩招前的学校收入W0=1亿元,以年息7%的贷款扩建新校,从第四年起十年期内还本。扩招期末的学校收入绝对增长数R=2亿元,基年的其他人事费用Q1=1亿元,基年新增变动成本P0为0.4亿元,而其他人事费用与变动成本增长系数分别为1.05、1.04,所以:

M=nR-Q1(tn-1)(t-1)-P1(fn-1)(f-1)-1,即M=10×2-1×(1.0510-1)÷(1.05-1)-0.4×(1.0410-1)÷(1.04-1)=20-0.6289÷0.05-0.4×0.4802÷0.04=20-12.578-4.802=2.62(亿元)

其他人事费用增长系数t<1.04与变动成本增长系数f<1.05,本身就对学校提出了极高的成本控制要求,不用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约束条件。

六、贷款的边际资金成本

从公式Ⅱ可看出,成本控制状况对贷款规模的作用很强。但是制度因素的作用使这种控制毫无把握,因而可能导致贷款规模制约失去效用。可见,公式Ⅱ的约束条件尚不完全,为此引入边际资金成本进行分析。

高校现在的情况是银行愿意给贷款,筹资成本似乎不会变化。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高校存在另一种增加边际资金成本的动因。

可以断言:高校贷款随规模增加将出现效率损失。首先是管理体制问题,我们没有约束高校管理者偏好和树立个人形象的欲望的机制,筹资越多,用于锦上添花的、随意决定的事项越多,这类事项也几乎与固定成本偿还无关,即便企业也不乏这方面的实例[4].其次是对项目涉及的筹资目标的分解问题,尽管高校的筹资用途与企业不同,但贷款投资与资金回收只是弱相关,因而所贷资金的一部分必然要用作他途(如补充维持费用),即筹资目标分流。此外,行政化的高校还存在资金管理能力问题,资金规模越大,管理效率越低。

一个企业无法以某一固定的资金成本来筹措无限的资金,当所筹措的资金超过某一特定限度时,筹资成本便会升高。边际资金成本就是再筹集一元资金的成本,它在一定条件下随所筹资金的增加而增加。所谓企业无法以某一固定的资金成本来筹措无限的资金,就是说到达某一点时,再追加一元的筹资的资金成本将增加,这个“点”称为突破点。以此类推,如果不断增大筹资额,便会出现一连串的边际资金成本增加的突破点Gi.如果用图形来表示,边际资金成本线即MCC线便是一条连续上扬的曲(折)线。

高校筹资规模增加的效率损失可以视为变相的边际资金成本,因此也服从MCC线连续上扬的规律。高校现有的资金结构大体上由学校收入与贷款组成,所以计算突破点与加权边际资金成本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突破点=保留收益(留存基金)÷该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

高校上扬的MCC线有没有约束?答案是肯定的。在企业的情形,突破点不能超过内含报酬率(投资净现值为零的报酬率)。虽然已经假定了高校只有一种投资机会(投资目标),但是既然我们认为高校与企业的边际资金成本曲线没有本质区别,那么,边际资金成本曲线不超过投资内含报酬率,就是高校贷款额度的第二约束条件。内含报酬率需要事先设定,由于高校自有资金不需要考虑报酬,只需考虑还贷付息,显然有:

留存基金率=保留收益÷学校收入,即U′n=Un÷W

由公式I,U′n应高于贷款利率r.

仍然举例说明。设某高校原学校收入为2亿元,考虑贷款2亿元用于新区建设,资金成本r1=7%,如果贷款分十年还本,则至少需保留收益0.34亿元。则U′1=0.34÷50%=0.68(亿元),即贷款达到0.68亿元前,边际资金成本都是7%.一旦耗用了留存基金,就必须再贷款,但超过0.68亿元,则产生效率损失,设这时的资金成本为r2=9%,如果还须贷十年期贷款2亿元,负债在资本结构中的权重变为4÷6=0.67,保留收益至少应为0.34+0.38=0.72(亿元),则U′2=0.72÷0.67=1.07(亿元)。当然还有其他突破点。MCC线从7%,9%,…连续上扬,可能超过留存基金率(例如第二突破点时为0.72÷6=12%),这时,应自动中止贷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发言[N].南方周末,2004-8-12.

[2]彭久麒。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8)。

[3]《南方周末》2004年6月3日载:赵新先曾总结三九医药衰败的原因,鼎盛时期银行纷纷上门贷款,资产负债率达90%,钱一多花起来就没有节制;等到出现问题时,银行纷纷上门提,取未到期贷款。

[4]可借用劳动力的边际成本说明企业无法以一个固定成本筹资。如果企业有10个技工,其工资成本可能是每人50元,接下去增加1个甚至两个技工,工资成本表面上可能没有显著变化;但如果试图增加第100个技工,则其边际成本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也许每人要达到80元或更高,因为找到这么多能够胜任而且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会变得很困难。

高校论文范文篇5

1.本科、研究生业务费项目的开支范围不规范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的四项教学经费包括本专科教学业务费(实验材料、实习费、答辩费等)、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笔者统计了湖南某高校2010—2013年的实际支出,直接用于教学活动的四项教学经费占本科教学业务费项目总支出的67%,其余办公费、打印复印费、电话费等间接费用占33%的比率。本科教学业务费中交通费支出比率过大,按规定学院可从创收经费中计提一定比率的公务费,用于学院的公务用车和招待费支出,其他创收分配的项目中不允许开支用车和招待费(学生实习用车除外),由于用车和招待费支出较大,计提的公务费不足,一些公务用车只能是挤占教学经费。本科教学业务费中交通费占了总支出的12.39%,严重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研究生业务费中答辩费开支比率过大

答辩费支出主要指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时的专家及工作人员的劳务费和招待费。据笔者统计,某农林高校近三年研究生业务费中答辩费开支占了总支出的43.64%。答辩费过高,用于研究生培养等其他方面的支出无法保障,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

3.学院自筹教学业务费使用中漏洞较大,管理难度大

自筹教学业务费是为各学院弥补教学业务费不足而设立的开支与教学相关的费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学院认为是创收所得,应由学院自主支配,大量教学环节的劳务、餐费、用车等开支占用自留经费和自筹公务费,变相从中开支。据统计,2011—2013年某农林高校学院自筹教学业务费中用于行政办公支出的办公费、印刷费支出占了总支出的28.45%,而用于教学的差旅费、教师培训费、实习材料费、教学设备购置费支出仅占了总支出的25.25%。致使教师误认为学院运行经费挤占教师福利而产生矛盾。还有的从自筹教学业务费中变相拨付一部分经费资助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实质是发奖金逃避上缴收入调节基金,把支付给教师的个人奖励费用化。

4.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结余大,管理混乱

截至2013年9月,某农林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结余539.81万元,总预算为2768万元,结余资金占总预算的19.5%。“十二五”重点学科结余2130.54万元,预算已下达2650万元,结余资金占预算的80.39%;项目的设置没有规律,经费统计起来就很困难。重点学科项目设置比较混乱,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十一五”重点学科,哪些是省重点学科、哪些是学校重点学科;仪器设备购置比率过大且信息库数据核算不科学,学科经费购置设备情况更是一笔糊涂账。

二、解决高校当前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1.建立健全教学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教育经费的投入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不完全正相关,“教学差旅费”越大,教学质量不一定越高;“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越高,教学质量不一定越高。管好教学经费与增加投入同样重要,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想办法在其他方面降低费用,决不能挤占直接用于教学活动的教学经费。只有建立以预算绩效评价为导向的绩效预算制度,考核预算执行进度与教学安排计划是否匹配等,年末项目经费清零处理。真正做到预算绩效评价是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基础,经费使用效率高的,列入扶持对象,下一年度增加预算经费,反之扣减。

2.全过程控制引导教育经费直接投向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高校论文范文篇6

以德治校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加强道德建设,是高校进一步发展、保持稳定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首先,以德治校顺应了时展潮流的现实需要。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成为不可阻挡的时展潮流。在这样的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人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取向问题更突出、更尖锐、更紧迫地摆到了人们的面前。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的人民不仅应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及国家、民族、社会负责,更应对整个世界人类的未来负责。当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科技人才的科学素质与人文道德素质的日益不和谐发展已成为西方国家科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突显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秩序的形成和维护,国家或世界事务管理的良性运行,都需要借助道德的力量发挥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个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即将形成,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节奏将日趋加快,对此,如何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提高道德判断力,避免人们在急剧变化的形势面前出现道德困惑、理想错位和信念迷失,是德治的使命所在。高校要在未来的人才和知识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培养的人才既具有高度的自律精神、社会责任感及自我约束能力,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攀登和探索科学技术高峰的精神,而这种品质和精神无疑需要高校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去培养和塑造,方能实现。

其次,以德治校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针,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下的道德既有共性,又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因此,高校讲以德治校,这个“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德”,而是既涵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高校以德治校,就是以代表最先进文化的道德去治校,而决不是以腐朽没落的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去治校,这是由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同时,时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将不断向高校提出新的道德问题,高校德育这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去帮助学生探讨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这些道德问题,并不断开辟新的道德途径,使高校以德育人更能集中体现“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

再次,以德治校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贡献,对高校的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德治”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是通过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来进一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稳定。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的重任,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化、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等渠道,充分借助道德的力量去培育青年学生,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他们所认可、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以德治校必将给高校德育工作创造一个大环境,营造一个大氛围。把高校德育工作置于以德治校背景下的不同视角加以科学的审视和正确定位,是我们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目标确立及模式构建、内容更新、方法改进、机制运作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

第一,高校德育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国际大格局、大变化、大趋势中开辟高校德育新视野

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是当今世界各国超越国界和社会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所展现的全方位的彼此沟通和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发展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一种社会文化相互激荡和融合的具有人类划时代意义的社会文化活动的出现,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发展将日益国际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冲撞和整合的领域也将更加广泛、程度也将更加激烈,全方位的文化互动将更加频繁。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无疑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既要立足于适应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着眼于适应国际化大生产大合作的时代要求,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道德观,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社会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德育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同时,还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宽大的胸怀,去吸取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善于借鉴世界各国德育的成功经验,把高校德育放在世界视野中加以科学定位和正确抉择。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占领好高校德育的马克思主义阵地,自觉抵御西方腐朽意识形态的侵蚀。

第二,高校德育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着力构建高校德育目标模式和运作机制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又对社会经济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差异的客观存在,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从而导致不同群体和阶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并存,这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站在代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规范,是高校能培养出、培养好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所在。

高校道德建设必须遵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不能跟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后面被动、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是要面向市场经济,从道德发展本身的要求出发,丰富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道德内涵,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校道德环境,从而构建起有效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重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价值导向。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其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是最先进的道德,是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是普遍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高校德育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使学生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高校德育目标模式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高校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日益成为广大师生所乐意接受的广泛性道德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升华和完善为先进性道德要求的过程。

与此同时,高校德育还要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通过构建有效的领导机制、激励机制、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使高校德育更能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成才意识,不仅能够担当起科教兴国的神圣职责,而且能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第三,高校德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国与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结到一点就是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竞争。从这一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必然是21世纪现代教育的主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目标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把德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是时展、人才竞争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由于大学生各种素质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高等教育就要对人进行全面培养,才能培育出合格的复合型的人才产品。对此,高校德育要注重与各育之间的相互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教育学生学会以正确做人为立足点,把“会做人”与“善做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高校德育要着眼于实效和创新,保持高校德育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高校德育客观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德育低效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够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相脱节,历史、传统与现实教育不相协调,道德建设中也存在着正气不足的问题等等。针对存在问题,高校德育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道德建设。其二,大力倡导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确立新时期的理想人格或道德典范。其三,把阶段性与连续性结合起来。其四,道德建设要具有可操作性,力求达到理想性与现实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其五,要注重创新,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开发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途径,改变教学模式,改进德育方法和手段,开发德育新载体,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新的德育体系和德育运行机制,通过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五,高校德育要着眼于社会大环境的现实影响,把大环境各种有利因素注入德育工作,促其与社会“正位对接”

高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独立王国,而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德育就必须趋利避害,尤其对意识形态领域、社会转型时期和信息网络化时代出现的种种消极因素要理直气壮地加以摒弃,要利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为高校德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和展示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并帮助学生通过对社会文化进行理性的筛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和判断力,使高校道德建设更贴近社会文化环境,达到和谐与一致,共同唱响社会与校园的主旋律,这是环境育人的内在要求。同时,高校要树立大德育观,建立起社会、社区与校园德育联合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推进德育社会化进程,开展全社会的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事业心、责任感,更有协作精神和顽强意志,更富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第六,高校德育要着眼于以法治校与以德治校“两手抓”,努力营造高校内部良好的道德环境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同志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治国理念。“法”讲他律,“德”讲自律,前者具有外在的强制性,后者具有内在的自律性,虽然二者所强调的角度、侧重点不同,但其目的和功能是一致的,并具有互补性,兼容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高校要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一方面,高校要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规、条例来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德治的社会功能,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道德的社会价值,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做到以德育人,并把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育人的各项具体活动之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高校的形成和完善,从而发挥道德在治校、育人中的作用,并最终创造出和谐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氛围。

第七,高校德育要着眼于“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体现德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的促进,是通过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的提高来实现的。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如何严格遵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评价标准及怎样实施道德行为,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直接关系到育人质量能否得到保证。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能否在以德治国的理念中真正找到以德育人的正确位置,也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高校德育就必须在德育队伍的组建、培养、使用及创造良好的条件等方面下功夫,给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和发挥作用的舞台。大学生作为道德教育活动的主体,其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及较强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是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和个性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障。为此,高校德育必须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增强德育时代感,突出德育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注重大学生的道德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大学生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主体,使学生既成才,又成人。

高校论文范文篇7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学科不同专业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门重要的工具课,是许多高等院校生物学、农学、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生物学等工作者必备的基础,同时该课程又是其他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该课程在生物学、农学、林学、医学、食品、环保等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生物统计学需以生物材料进行研究,但通常所涉及的材料数量较大,很难也没有必要全部参加试验,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试验个体进行试验,以获得相关的数据,实现由样本推断总体的重要功能。因此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紧密联系,主要讲授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以及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对统计结果做出科学的推断,从而帮助我们认识研究对象的现象和本质[13]。因此,生物统计学已成为生物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系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生物统计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物统计学教材方面。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学最基本的工具,它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而且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资料,选择适合教师和学生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4,15]。目前,国内所出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种类较多,各大高校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情况不同,在教材方面的选择和使用也不一样。尽管如此,目前国内所出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大类完全是传统生物统计学的知识和内容,不涉及统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这一大类教材包含两小类,一类主要侧重理论教学,过分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理论讲授,注重公式的推导而忽视了实际应用例题的讲解。这类教材忽略了对大学生统计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有一定的缺陷。另一类是目前各大高校使用较多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该类教材虽然也存在一些必要的公式推导,但更侧重于统计学理论与实际结合,清楚介绍每一个统计原理理论后,再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和巩固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类教材比较适合现在生物科学等本科专业的使用。但这类生物统计学教材由于不涉及统计软件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涉及一些统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那么即使学生完全掌握了相关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学生在复杂的试验设计及庞大的数据面前可能也会束手无策,即使会计算,在复杂及庞大的数据计算中也可能会算错,因此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第二大类统计教材完全是统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如Excel软件、SAS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DPS统计软件、R统计软件等的介绍和使用。生物科学、技术等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类统计软件发挥了很大的优势,给科技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这类教材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它只注重统计过程的运算和统计,没有统计原理的介绍,因此对没有相关统计学知识或统计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老师来说,即使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但也不知道具体的含义,也不知道怎么分析。因此这类教材不适合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另外,这两大类教材要么只注重数理统计方法的讲授,要么只重视统计软件的使用,而忽视了统计学中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是建立在正确的试验设计以及所获数据资料准确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这是这两大类生物统计学教材共同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目前市场上还未见有统计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试验设计与统计原理相结合,统计软件与统计学原理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生物统计学教材。笔者认为这类生物统计学教材是当前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农学专业、医学专业、食品专业等本科专业较为适合的教材。

2.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方面。①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开课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国内许多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等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把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系统获得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积分及常微分方程等基础知识,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而且,通过各个知识点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高等数学课程是学习生物统计学的关键,生物统计学中的许多原理和方法都需要高等数学中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②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教学上的脱节性。高等数学课程作为生物科学本科专业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各高校均认识到它在生物科学本科专业中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均作为两名独立的课程开设,一般情况下,高等数学课程由数学专业教师讲授,由于数学专业的教师没有生物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不清楚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推导、讲授。因此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之间通常存在许多不衔之处,形成了不利于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知识的断层。同样,这也是生物统计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用的原因之一。

3.生物统计学教师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方面。常言道,学生需要一滴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生物统计学的教学,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较为渊博的统计学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渊博的统计学知识,才能很好把握生物统计学相关原理、理论、统计分析方法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很好将生物统计学相关原理、理论、统计分析方法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很好地进行案例教学。4.考试制度方面。考试制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反映,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考试制度是否合理

,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调动[16]。但是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的考试制度较为死板,缺乏合理性和灵活性。如在学期期末考试中规定一定数量的题型,当然,这种考试制度对于规范考试是必须的,但是应该根据具体课程而定,而不能一概而论。就生物统计学课程而言,如果规定一定数量的考试题型(比如四种题型),那么教师只能根据考试规定勉为其难考虑四种题型。比如说名词解释、填空、问答、计算这四种题型。很明显,这种考试方式只是较为死板的考试,不能真证体现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本质,不能很好考察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原理的掌握及运用。

三、生物统计学教学策略

针对目前生物统计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近十年的生物统计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生物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出如下建议。

1.选择合适的教材并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工具,选择适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能提高教学质量。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不同种类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统计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试验设计与统计原理相结合,统计软件与统计学原理相结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进行教学较为合适。据笔者过去的教学实践,该课程授课内容不宜过多和过深,授课内容过多学生精力会分散,分不清重点,而过深则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17]。因此应根据学生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坚持以试验研究实例为线索,以科学的试验研究方法为主线,理论原理和实际例子相结合,从试验研究的选题和设计、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试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到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最后做出科学的推断等,尽可能把抽象的统计学概念和原理转变为具体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课程内容[7]。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处理好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关系。高等数学作为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是学习生物统计学的关键。一方面,高等数学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因此生物统计学安排在第二学年开设为宜,这样能避免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课程开设在时间上形成的断层,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另一方面,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不应分别让不同专业的教师讲授,而均应由生物学专业教师讲授,因为生物学专业的教师清楚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在讲授高等数学时,能够根据生物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和内容,优化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有侧重点进行知识的讲授。从而能避免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教学在知识上的脱节性,也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

3.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注重案例教学。生物统计学教材大多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方法,更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十分不利。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8]。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对生物统计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另外,教师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案例贯穿到教学中,以自身科研实例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以及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4.加强试验设计的教学和实践。试验设计又称为实验设计,它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为理论基础,科学地、经济地设计研究方案的一项技术。一个良好的试验设计,可以用最少的实验次数,得到足够的实验数据,从而能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6]。由于生物统计学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且涉及大量的数学公式、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内容。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原理、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强化学生综合试验设计的锻炼及其应用。提高学生利用统计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统计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统计学知识及其丰富的科研经历,另一方面,应让学生走出教室,加强实践,使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而且可以解决一些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生物统计学教学的目的。

高校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采访

1读者需求调查的一些新方法

1.1网上图书荐购

采访人员将得到的电子书目数据转入本馆系统后,系统将数据到图书馆服务器上,读者通过图书馆网页上相关的新书荐购栏目,查看新书目录,进行荐购。采访人员通过系统荐购程序查看读者荐书情况,并进行统计,作为订购的依据。另外读者还可以通过留言簿或E-mail将网页上新书目录中没有的一些新书发送给采访人员进行荐购,同样可以作为采访人员的订购依据。

1.2网上问卷调查

将调查问卷常年放在校园网上或图书馆的网站上,感兴趣的读者会填写问卷。或者建立本校读者的E-mail目录,根据目前图书采访工作的需要和进程设计问卷,将问卷发送给特定的用户,比如经常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外采的学科专家、热心于图书馆建设的一线教师、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学院行政领导、图书馆的热心读者及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学生等。

1.3E-mail分主题函件送发

采访人员要根据读者的学习或科研进程发送分主题函件,比如新生、新员工的入校荐言、新专业师生的专业书目推荐单、专业教师的最新教学参考书书目、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文献目录推荐。

1.4BBS讨论

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单一主题的讨论与交流,借助于校园网上的BBS,图书馆不需要专门的软件系统和技术维护,就能基本做到与读者的随时沟通,作为公告牌的BBS在高校具有特殊的地位,分类分主题的话语空间中活跃在BBS的人群一般是图书馆的热心读者。读者调查人员可将问题贴中BBS热门板上,就读者关心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考研图书、四六级考试资料、各家出版社的排名与评价,或者采访人员不太了解的学科与新热点发展动态向读者进行请教。

上述读者需求调查方式还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优化:(1)设置一些更详细的个人信息,如选书的书签功能,可以让每个用户能够查到自己上次的选书记录。再如,对登录读者身份自动进行界定并记录。(2)读者问卷调查工作,通过计算机设置对网上问卷的填写权进行IP限制,以防止网络用户恶意填写造成的数据失真;另外,对读者身份、学科类别进行较详细的规定。比如要填报者注明自己是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自考生或校外读者,所在学院、专业系别和年级,细化身份要求可增强填报者的真实严肃感。(3)问卷内容要设计得简单扼要,项目不必太多,问题设计要科学精准,能够让人通过回答问卷反应问题,切忌A选项与B选项的含义模糊与模棱两可,以免让答卷人感到浪费时间。(4)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馆藏数据的多方统计工作,如拒借率、流通率、预约情况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有助于采访人员了解馆藏利用情况,从而推测馆藏的适宜情况,以便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并设法弥补馆藏缺失。

新兴的读者调查方式的优点是扩大了参与图书采访意见征求的人群。传统方式下,采访人员只能将书目订单发放到重点读者手中,没有精力经常分发回收调查问卷,听取最大多数读者的订购意见。而从读者荐购的书目统计中,采访人员可以了解到所有读者对文献订购的要求及建议。这对于确定馆藏定位、馆藏结构及馆藏复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而克服或减少采购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E-MAIL邮件上和BBS上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读者征订意见调查。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2高校馆文献采集在实行招标制度下的一些新措施

2.1多方对书商进行评估。订到率:尤其是一些重点出版社图书的订到率。图书馆可以采取每三个月、半年对前期订单进行一次回溯统计,对半年以上的未到订单要进行催缺;对一年以上的未到订单要进行原因分析,是否是取消出版?漏发

订到率是判断书商实力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采购招标签订的是一个平均的折扣,但书商从各出版社获得的折扣却是不同的,一些有名的出版社因为销路好会压低折扣,反之亦然,销路不好的出版社则会提高折扣。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书商的天性,书商有可能因为折扣而选择是否给图书馆发书。因此,订到率的统计尤其要注意一些折扣低的出版社的图书。到书周期:主要指预定图书的到书周期。图书馆可以采取每三个月、半年对前期订单进行一次统计,计算出平均到书周期。单批出错率:每批分别统计,累计后计算出平均值;退书方便程度:供书方责任退书或是无条件退书。数据质量:包括采访数据和编目数据与本馆要求的符合程度及使用起来的方便程度。折扣情况:在平均折扣的上或是下。

2.2在保证采购质量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的原则。如果将招标采购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购书折扣上,而将更为重要的选择指标,如到书时间、到书率、订准率及其他服务忽略,那将顾此失彼,显然不妥。

2.3标书制作中关于招标项目内容与要求至关重要。要求书商们出具营业执照、注册资金、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书面材料,要求书商们提供全年可供图书专业类别、品种和业务往来的出版社名单,及在本地区的大学图书馆用户名单,从中可了解其业务范围和规模等,对各书商进行全面评估。要求书商们提供的服务指标主要有:(1)采访数据。要看提供的电子征订书目的数据格式是否与本馆采访系统相匹配,以及数据覆盖面如何,是否及时更新等。(2)到书率、到书时间。到书率和到书时间反映书商的供书能力和工作效率。一般要求,现购图书到书率不得低于95%;预订图书到书率全年不得低于85%;(3)订准率。要求书商严格按图书馆的订单发书,防止任意搭配不需要的图书。(4)编目数据。要求数据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及本馆的编目细则。(5)收与退货的规范。(6)购书折扣百分比。上述指标涉及采购流程全过程,关系到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综合考虑,而不应仅依靠单项指标来评议。

2.4经常主动与文献供应商联系,做好监督工作。采编加工服务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流程长,程序多,其间难免会有一些未能预计的新情况、新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文献采访人员主动与中标的文献供应商加强沟通,加强督促检查的力度,随时掌握情况,遇到问题,尽快拿出解决的办法,以避免走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方晓娟.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调查方式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05(1).

高校论文范文篇9

目前,各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能否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全球范围内企业界成功运用的经验,将该标准移植到高教领域,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值得探索。

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从企业和顾客的关系出发,为企业提供一个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以具备满足顾客需要能力的保证模式和管理指南。

2、我国高校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校质量管理中,是一项创举,也是一个新课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时常化程度相对滞后,大量传统学校如何面对现代化进程转变有待时日,教育产业化还处于争论阶段。高等学校的管理基本沿用传统的目标式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简单、高效和最终控制的显著特点,但对于高成本、不可逆性的生产过程的管理日益显现出其不尽合理和难以监控的弊病。因此,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学校教育管理,并通过严谨的研究和实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再行推广,对我国学校教育管理很有必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引起我国高教界普遍关注,并得到少数高校的引用(目前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是民办学校和海运类大专院校),如:

(1)浙江大学2000年12月的简讯说:城市学院在为期两个月的“教育质量双月”活动后,提出了“参照ISO9000系列,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措施。

(2)岛海远洋船员学院校园网于2002年5月24日报道:“学校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率先建立起ISO9000保证体系,并通过挪威船级社的国际认证”。

3、我国高教界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航海院校推行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在我国教育领域全面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市场化程度相对滞后,传统学校面向现代化进行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教育产业化还处于争论阶段,面向国际发展的格局,教育界应拿出什么样的举措?这些都成为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

(2)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针对教育领域的认证标准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些实施和正在实施这一标准的教育机构,都基本上沿用企业认证体系和指标,而针对教育管理的质量认证体系的相关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国内还是空白。对教育领域而言,其对象是人,如何来进行合理、公正、科学的量化评价,目前来看还有很大难度,而且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本沿用于企业,其体系标准有很多指标就明显不适合于培养人才的教育领域。

4、研究内容

面对国内教育领域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这样四个步骤:

第一,联合国内权威教育行政、科研、学校、质量认证机构开展联合攻关,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参照,通过对企业质量认证体现进行全面的分析、整合并结合学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制定出一套教育管理质量认证体系标准。

第二,利用教育行政以及科研机构的优势,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作为实验学校,开展教育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实验,并不断跟踪反馈,对标准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三,通过持续一定时间的实验和总结,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公正并行之有效的、量化的学校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并在全国推广。

第四,在教育领域建立教育质量认证最高机构,统一我国学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5、在教育界推行ISO9000标准的长远意义

学校作为特殊机构,在教育管理中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的应用范围已经由制造业扩展到政府行政管理机构、金融机构、房地产部门、航空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等39个行业,其中教育业排在第37个行业。因此在教育领域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

对我国而言,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教育需求不断增大,我国政府明确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财政投入和多渠道办教育的力度,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素质、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的人才。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普九达标、高职中专还有高等教育都得到长足发展。

二、推广前景分析

1、各高校在推广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高校的质量观和目标观追求与其他作业有较大的差异。衡量一个高校是否是著名的,是否是高质量的,主要看其科研经费的多少;重大课题、基金项目的多少;有多少人获奖以及奖励等级的高低;发表多少篇论文、有多少论文被SCI、EI、ISTO检索;有多少知名教授、培养多少知名人等等,这些质量指标是判断高校质量水平的依据,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目标的相对短期性(一般目标实施期为三年)有较大冲突。

(2)高校的管理者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缺乏全面的了解。高校系统没有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本身很少组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普及教育工作,只对ISO9000这一术语熟悉,但其对内涵不甚了解。

(3)管理机制相对滞后。无论是政府管理体制,还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计划经济的管理色彩要浓于其他行业,所以“无管理者推动”这一动力;高校招生的市场化刚开始,普通教育大众化转移也刚刚开始,大学教育还停留在卖方市场,办学的市场化意识不浓,所以还没到“市场推动”的地步。

(4)学生属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被广泛的用于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的对象是产品,产品不具有思维,是被动的;服务业的对象顾客,顾客是具有主动性;而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即产品,又是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所以,学生具有产品和顾客两重性。而学校既不是单纯的“制造业”,也不是单纯的“服务业”,它也具有“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重性质。高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时比其他行业要复杂。

(5)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是质量管理中最新的主题,也是ISO9000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如何实施顾客满意度,有下列因素值得思考:高校的顾客有三大群体,一是在校学生,二是学生家长,三是用人单位。这三个群体对学校的要求和期望都不相同,所期望的满意度指标及程度不一样。同时存在下列不确定因素:一是毕业生不像工业产品,一用就知道好坏,毕业的学生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后内才能展现出其质量水平;二是产品一般不具备流动性,谁买了,谁使用,若换了一家用人单位,不是租界就是作为二手货转买,此时,新的用户单位对产品的期望值自然就会改变,而毕业生可以频繁地更换工作岗位和单位,但对其的期望值不会改变;三是毕业生是人,人际关系会影响调查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高校的顾客满意度工程比其他行业要充满更多的复杂性和不准确性。

2、高校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殊性

(1)要对学校产品进行准确定位。学校有没有产品,学校的产品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搞清楚什么是产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将产品定义为“过程的结果”。学校虽然不是制造业,但它存在着活动和过程,这些活动和过程分别构成了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几大类别,而这每一类别的活动和过程又都是有结果的,显然学校是有产品的。但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或人才,因为学生或人才不是上述活动或过程的结果,人才不是学校这一单一组织培养出来的,还有家庭、社会和个人努力等因素。学校活动和过程的结果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在校学习、生活的各类服务。因此,学校的产品应该确定为教育服务。

(2)结合本学校的特点适时调整、剪裁和转化。学校不同于企业,有它自身的规律和行业特点,我们可以把学校的所有工作分为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四大类别过程,并制定程序文件对这些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3、高校中推广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高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新世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加入WTO,许多国外的教育机构将涌入我国的教育市场,这势必加大了教育市场的竞争,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但从运行情况来看,普遍在客观性、合理性、科学性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上也缺乏监督和审核。因此,我国高校与国际市场接轨,以SO9000国际标准为依据,建立先进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2)高校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我国在产业划分中,把教育服务作为服务产业划入新兴第三产业的范畴,使高等教育的属性有了更明确的定位。从这个定位来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所用的“服务”就包括高等教育服务,所适用的“各种类型组织”就包括从事高等教育服务的高等院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介绍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有12个特点,“标准”中的这些特点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结构和内容十分相似,是弥补现行教学质量管理各种缺陷的有力保证。

高校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业余团校;调研

高校院系的业余团校是培养优秀团员、团干部的教育性组织,是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工作载体。从业余团校自身特征而言,业余团校实际上是一种短期业余性的培训组织,本身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优点,能够较好地吸引大多数学生自觉地参与进来。但是,这种短期性、业余性也如一柄双刃剑,容易造成业余团校办学随意性较大,具体课程教育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密切,导致团校培训拘泥于形式,变成了“走过场”。如何使业余团校工作更好地贴近当代青年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已成为许多高校思政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文章结合长期工作实践,对如何加强高校院系的业余团校建设加以探讨。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用以调整、约束行为,使行为无法超越“度”的规范,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章程的规范性、公开性、可操作性。只有制订可行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团校的运作正常化、规范化,才能保障团校组织的稳定性,激发培训学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一)制定严格的选拔制度和结业制度

严格的选拔制度是保证团校培训质量的第一道保障。笔者在团校实行较为严格的入学考试选拔制度,包括以团章和近期的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的闭卷入学考试,以及考前学生调研部门对每一个报名学生的平时综合能力的问卷调查。一般均会在试卷的最后出一道思维空间面较广,可供学生自由发挥的论述题。

通过双管齐下,提高入学门槛和难度,使那些积极向前、能体现先进性的有真才实学的学生成为团校的学员。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入学学生精英意识的培养,在学生中营造以“尽早上团校为荣”的趋从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证入学学生的质量和团校培训的质量。

(二)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和学习制度

培训计划和学习制度是团校制度建设的主干。团校的培训计划主要指团校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进度,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校培训主要以授课与自学相结合,辅之以演讲、辩论、座谈会讨论、知识竞赛、论文评比等形式。而学习制度主要包括考勤、作业考评、课堂纪律等,体现为:

1、严格考勤。学生出现两次及两次以上迟到、早退或旷课现象的不得从业余团校结业。

2、参训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按时认真撰写思想汇报和学结。

(三)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

激励和制约机制是竞争精神在制度上的体现,促使学生在培训期间自觉遵守制度,从精神层面上鼓励学生认真参训,保障学习成果。在培训后,团校给参训期间表现良好、成绩合格、能顺利结业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学院业余团校培训合格的学生方可取得“推优”候选人的资格,同时给“出满勤,无迟到,无早退,无请假,思想汇报良以上,结业考试成绩良以上”的优秀学生颁发“优秀团校毕业生”奖状。同时将学生在参训期间的表现与相关评奖评优制度相挂钩,凡被取消学习资格者将无资格参与本学期的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的评选,而优秀学生在评选优秀团员、团干,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将予以优先考虑,并记入学生个人档案。实践证明,上述考评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中学有压力、学有动力,从而学有效力。

此外,在实践中逐渐健全团校机构,规范其职能,要求专职团干部在每次团校之后做一期相应的调研和总结报告。通过建立相关部门配合沟通、事后总结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使得团校的整个运作更加完善,并将该制度真正贯彻到团校工作的整个过程,让每一个学生有真切的规范感受。

二、改革团校的课程建设

(一)团课就是前期党课

高校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优秀团员、团干及入党积极分子,因此必须根据参训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课程,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通过学习后能达到有心得、有收获、有效果。现在很多团员都有强烈的入党愿望,但大多数工科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理论修养相对薄弱,政治敏感性不强,民主意识比较淡化等问题。怎样使这部分同学在团校学习中得到党性的培养熏陶,让他们清楚党员的标准和入党的程序,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为他们真正从思想上入党打下基础,这既是“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保党建”的重要体现,也是团组织作为党的后备军和助手的重要保障。因此团课学习的首要内容就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同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思想问题的最终目的是来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思想的问题也只有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结合起来才能润物无声地为学生喜闻乐见。为此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学生要求入党愿望强烈的实际,开设了《新时期党员及当代大学生如何入党》课程作为思政教育课程的补充,培养学生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本质和精髓,了解基层党团建设的基本情况。

(二)结合专业特色开办课程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年都有很多科技创新类的大赛和活动,对大多数低年级的团校学生而言,他们接触科技创新的程度还比较浅,知识积累也还不够丰富,科技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但他们转为高年级之后是学院参与许多省级、部级科技创新比赛的“主力军”,从社会层面而言,他们又将迟早面对社会。当今双向选择的人才流动机制不仅要求个人掌握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具有更广博的理论基础和全面的知识结构,能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行自我调节和知识更新。因此在团校授课当中,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指导,在抓好低年级学生成才意识和危机意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团校制定导向性计划,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教育文化活动。把《大学生素质拓展——科技创新》此类的课程当作一个特色科目开课,邀请学院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科技创新教育课,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良好氛围,通过良好的科普互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导这些学生去培养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在第二课堂中求知的热情。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课程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校的学员基本上都是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在高考中大都是以较高的分数被录取,有些学生还没有完全从心理上退去高中时候的光环,自我定位高,成长欲望强烈。但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心理上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发展阶段,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关系、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多变和复杂,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同文明、文化、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冲突不断加剧,很容易给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带来冲击和困惑,很多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心理疑问和困扰。为此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团校中增设了心理挫折教育、健康心理教育等课程,并邀请学校素质教育中心和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和一些有经验的辅导员开设了诸如《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向学生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办法,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求,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他们学会“自立、自强、自信”。

(四)开设培养实际能力的课程

由于受中小学阶段的应试化、功利化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出色,但是班级群众基础欠佳或者不能很好地协调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有些学生沉湎于学习生活,把自己和学校、社会、同学分割起来。为此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每期团校中都选择性地设置了包括应用文习作、社交礼仪、团队组织学在内的课程。此类课程以提高学生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为导向,深受学生的好评和欢迎,因此培训效果颇佳。培训强调了全面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现阶段工作能力的同时,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团校培训在注重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专业外知识技能的拓展。

三、团校建设的新思路

要使团校的培训工作与时俱进,不囿于原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真正做到针对参训学生的思想实际,想让团校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作用,必须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大胆改革、创新。

第一,在实践中,强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制定团校培养的目标和层次,通过整体设计突出团校办学特色,并制定与团校办学相关的教学大纲,使素质教育行之有规、较之有据,对课程进行调查研究,筛选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程,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第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区别课堂教育的普遍性、一般性、系统性特点,基层团组织的教育应着眼于具体化、经常化、个性化。通过一些学生细节性、日常性的东西培养学生在思维、决策、协调和决策操作等方面的工作方法,尤其是执行能力方面,使学生能在时间有限的团课中切实受益。

第三,开展广泛的学前调查活动。通过在新生中发放调查问卷,对新生群体进行摸底调查,初步掌握他们对团的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把新生还不是很了解的大学团校推到他们面前,通过调查引导学生去了解团校,去争取参加团校。并且通过调查为团校开出真正让广大学生满意和喜闻乐见的课程提供第一手资料。

第四,注重学后的跟踪、学习结果的转化。团校的学习只是起步,其最终目的还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反映于培训后的学习、生活中。因此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注重培训后的跟踪,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工作实践,巩固和扩大培训成果,同时敏锐地捕捉团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后期的团校培训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五,延伸团校的手臂,将团校培训与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相结合,让团校学生自觉成为志愿者、实践者,让团校走出课堂,使学生了解社会,树立服务意识,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提高团校的培训成果,从而让学员对党的宗旨有初步认识。同时在非团校开课期间,结合学校的党政工作和当前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广泛开展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通过活动发现和挖掘思想比较成熟、行动比较积极的优秀团员,鼓励其进一步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四、结语

团校是培养优秀团员、学生干部的基地,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培养未来国家干部的摇篮。要搞好团校的培训工作,必须有健全的制度,明确的培训目标,开设切合大学生实际的课程,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只要有正确的理念,与时俱进的思路,脚踏实地的态度,团校就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