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6 16:41:55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1

关键词:整合医学;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

21世纪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形成了一系列新思维、新模式、新的医学观[1]。在众多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中,整合模式毋庸置疑成为改革的主流方向。由于基础医学多以基因、生物大分子等作为研究对象,以揭示生命奥秘为主要任务,对人的整体认识缺乏[2]。而医学临床实践中要求医生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动态性、全方位的理念,因此整合理念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3]。“以器官系统为基础”(Organ-Systems-BasedCurriculum,OSBC)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在20世纪中期首次提出,并于1993年在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广大专家的推崇,被认为是20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里程碑,标志着全世界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开始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课程整合模式改革[4-5]。医学课程整合方式主要有基础医学学科间的课程整合、基础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学科间的课程整合、临床医学学科间的课程整合等。其中基础与临床整合强调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训练,进行临床前技能学习,有利于促进基础向临床转化,加强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渗透和融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这不仅符合整合医学的理念,也是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医学基础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改革对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多依附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等单一学科,基于各学科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之上,设计教学内容和技能培训。这种“学科式”、完全“分段式”教学的模式导致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因此传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培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医学人才的需求[6-7]。如何在医学实验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课程整合需要进行更多探索。基于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的探索,从完善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我校于2015年1月起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1~6班开展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将机能实验学和病理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在原有综合性实验教学和PBL教学基础上进一步与临床内容进行整合。旨在探索整理临床教学内容的医学基础实验,是否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和清晰的知识结构框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1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的实施

1.1医学机能实验学整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原来开设机能实验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中的“呼吸运动调节•呼吸衰竭”“动脉血压调节•失血性休克”“血压测定•心音听诊”“胆碱酯酶抑制剂LD50测定”的4个动物实验项目与临床教学实验中心的多功能模拟教具衔接,在实验中完成正常生理现象的观察→制备实验动物病理模型→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人体模拟实验→分析作用原理的全过程。并在人体机能实验中开展了动脉血压测定、ABO血型测定、心电图的描记、心音听诊等内容,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具体实施过程以“胆碱酯酶抑制剂LD50测定”实验为例,学生首先进行动物实验,完成对药物LD50值的测定,同时观察药物对动物的影响,然后到临床实验教学中心进行模拟教具实验,通过观察仿真模拟人的表现直观地学习药物对人体的作用。1.2病理学实验课整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利用正常教学中的大体标本、病理切片,结合相应疾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将多个知识点都与相应的临床疾病关联。如在血循环障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实验教学内容中加入临床案例,让学生开展临床病理讨论。具体实施过程,如讲述血循环障碍实验内容时,结合一名肺动脉血栓患者的病例,从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征、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到最终患者死亡的尸检解剖记录进行阐述,引导学生思考患者的临床诊断、诊断依据、病变特点及各种病变之间的联系、临床病理联系以及患者的死亡原因。

2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为评估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的教学效果,在实验课结束之后,每年均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共发出问卷720份,收回问卷720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安排、参与程度、能力提升三大方面的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改革达到预期目标,效果良好,>90%的学生更喜欢改革后的教学安排,全程参与实验操作学生比例>90%,>90%的学生认为改革后的实验课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思维等各方面能力,学生对实验课内容的满意度为98.33%,见表1。

3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的优势与不足

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8]。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做好纵向课程改革,不与临床课程脱节,让学生认识到未来临床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现阶段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整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及能力[9]。而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内容往往仅局限于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对象往往局限于实验动物、标本、理化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与临床实际脱节,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整。这种现象造成学生感到学而不知所用,实验课的学习动力不足。基于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和医学课程整合改革大趋势,我校自2015年1月起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基础医学实践技能与临床实践技能整合的实验教学改革。经过4年的不断摸索与改进,学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其鲜明的特色体现在:(1)与传统验证性动物实验和形态学观察实验比较,经与临床实践技能整合的实验学课程优势在于可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课程的教学安排获得学生认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紧密联系医学研究实际需求,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2)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提升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对实验课内容满意度高。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整合后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实验课,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为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提高了教学质量。

经过4年的实践,我们在基础医学实践技能与临床实践技能整合的实验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1)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与临床实践技能整合的实验项目,目前本校实验教学整合改革涵盖课程门数较少,学校层面还需调整顶层设计,基于现有改革的经验,增加临床整合实验课的内容。(2)丰富与临床实践技能整合实验课的形式和手段,如积极合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加配套的硬件设施。(3)实验教学带教团队建设还有待完善,首先是实验课的带教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从传统的分科式教学思维转变为与临床整合的模式,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整合医学理念下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优化了课程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加强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更加优秀的医学人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雁林.整合医学在生殖内分泌病患诊治中的应用与思考[J].医学争鸣,2019(2):14-17.

[2]沈扬,尹婉宜,马兵,等.整合医学视角下的医学PBL教学创新与发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7):11-14.

[3]常保超,陈卫东,张燕,等.Mini-CEX对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PBL教学效果的评估[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5):583-585.

[4]林寒,徐茂锦,陈剑伟,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医学课程整合在八年制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3):315-318.

[5]程桂荣,刘丹,许浪,等.医学教育整合课程改革现状及建立评价体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8):148-149.

[6]张阔野.论基础医学实验课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69):192.

[7]王文星,李豫凯.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基础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49-50.

[8]徐亚吉,赵瑛,方明,等.基于胜任力导向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160-161.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2

走过90余年时光的《生理学报》记载了近现代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承载了无数科学家科技强国的梦想,更见证了新时代生理学科振兴的荣光。学报发刊以来,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实验技术及特色综述为主要形式,刊载了中国生理学界近百年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为国内外生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是《生理学报》秉承的崇高使命与历史责任,其中也包括生理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交流。

当前,全世界都处于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对生理学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我国生理学界在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生理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领域进行改革与实践,不仅有效地保证了我国生理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其经验也将在国际生理学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此,《生理学报》在其90余载的发刊历史中,第一次组织和出版了“后疫情时代我国医学生理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展望”专栏,以“后疫情时代生理教育教学对接健康中国2030战略,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主旨,邀请了我国医学生理学教育教学领域德高望重的教学专家、部级教学名师、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部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以及长期扎根在一线的生理学教育教学管理专家撰稿。

本专栏共收录了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等8家单位共10篇特邀论文,包括如下重要内容:1、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学科国家基金资助现状与展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殷文璇处长和田艳艳就过去10年我国生理学科及各分支学科基金申请及资助项目的领域分布、研究方向及经费投入现状,梳理了我国生理学科的重点支持领域、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为我们介绍了未来我国生理学科基金项目的布局与展望;2、全球视野下生理学科教育教学。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陈应城教授系统介绍了基于全球视野和国际化背景下生理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实践和未来的趋势以及方向,为我国生理学教育教学的国际化指明了方向;3、系统整合教学模式改革。围绕器官系统的整合教学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大连医科大学管又飞教授系统介绍了该校以“六着力”和“五结合”为特色的基础医学整合教学改革与实施成效,为兄弟院校探索基础医学系统整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样板;4、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疫情时期我国在线教学的大规模成功开展,是基于疫情之前我国医学教育界长期的探索和积累。罗自强教授以中南大学生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为例,系统介绍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及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下与线上翻转课堂教学的成功路径;5、创新线上课堂教学方法。基础医学学科的传统教学通常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课堂讲授仍然是目前知识传授的主流方式。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授着重介绍了该校创建的基于线上课堂教学的“激越四段式”教学法,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互教互学方面显示的良好效果;6、全新虚拟仿真实验模式。南京医科大学高兴亚教授就该校创建的以动物、人体机能和功能数字人(electronicstandardizedpatient,ESP)虚拟仿真实验“三位一体”的全新实验模式,及基于ESP内核的生理驱动虚拟人系统做了专题介绍,为使用创新虚拟仿真实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范例;7、新型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考核评估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检验教学效果,也能够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王韵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评估体系,及其在医学教育由传统线下教学向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中的重要作用,为混合式金课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方向;8、形成性评价实践及发展。吴立玲教授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为例,系统阐述了形成性评价在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应用和启示,为基础医学学科考核评估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重要经验;9、终结性评价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蔡红星教授以徐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科为例,提出丰富评价方式、优化试卷内容、规范评价标准、提升教师评价技能、增加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等多项策略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为全面达成基础医学培养目标提供了重要思路。

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要求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责任,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生理学报》作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一本重要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生理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担负着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神圣使命,任务艰巨但使命光荣!本专栏在全球病毒肺炎疫情持续肆虐而我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背景下出版,这10篇论文不仅展现我国生理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建设成果,也向世界生理学界展现我国生理工作者在大疫之下卓有成效的生理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也将开启《生理学报》关注我国医学教育和生理学教学的新篇章。我们相信本专栏的出版及后续的建设和发展,一定会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作者:管又飞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1世纪以来,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因此,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也必须从单纯的生物学研究及治疗向生物学–心理–社会全方位的研究与治疗转变,应更加重视健康与疾病的综合影响因素。整合医学就是把已知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与生物学因素加以整合,把生命科学各领域最前沿的科学发现与临床医疗各专科最有效的临床经验加以整合,把自然科学的单元思维方式与哲学的多元思维方式加以整合,共同构建更全面、系统、科学的,可以促进人类健康、加快疾病诊断、完善治疗及预防的新型医学体系。药学作为医学实现治病救人的手段和工具,应全力推进整合医学事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整合药学。本文将浅谈整合药学理念及内涵,提出整合药学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国整合药学发展与实践。

二、整合药学的概念与内涵

整合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从整体观、整合观、医学观的角度出发,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并把这个整体放在一个更大的整体(如自然、社会、心理)中考察,将医学研究发现的数据和临床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医疗经验,将临床探索中的新技术和与病人深入沟通的艺术聚合成医术,进而形成的[1,2]。在整合思维的基础上,整合药学力求将整合理念应用于传统医药创新、新药研发、临床治疗、学科建设等各领域,以融合药学各相关学科的方法与知识,构建促进人类健康、完善医疗体系的新型药学理论和实践体系。整合药学是以现代药学为基础、随着人类对复杂疾病认识的日益深刻而提出的学科发展变革,通过有机整合药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实践,旨在药学科学发展“高、精、尖”的基础上回归整体,不断深化各领域、各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现实与前沿。整合药学是多学科、多部门、多系统、多视角的交叉,涉及一系列医药参与者之间的专业合作,如现代药学与传统药学、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新药研发与新药评审等。因此,多学科的整合能力是整合药学开展与实践的关键问题,也是有效整合药学合作、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3]。整合药学是现代药学理论及实践的变革与发展,内涵尤为丰富,包括现代药学与传统药学的整合、基于整合思维的新药研发、临床药学实践、药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

三、关于整合药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促进现代药学与传统医药的整合。传统医药以整体思维为导向,在理论上具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防治观。传统医药重视从人体整体功能判断健康状况和疾病进展,重视个体化辩证施治,重视以人为本。现代药学是以系统思维为导向,经过长期发展、积累形成的,是揭示药物与人体、药物与病原生物体相互作用和规律的科学,属于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系统的、非线性的科学。现代药学与传统医药的整合,将传统医药中的以人为本、辩证论治理念融入现代药学中,促进了整合药学在临床诊疗实践中的贯彻实施;传统医学的思维及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效整合,将更加有助于产生原创性药物,促进中药新药的创制[3]。现代药学与传统医药的整合,不仅仅是现代医学与传统中药或其疗法的共同应用,而是要采用严格的、科学的方法,找到整合药学的发展方向,从传统医药和现代药学中获得进步,以更好地解决临床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满足医疗需求。1.建立健全整合用药临床实践指南。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愿意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药整合”的理念下开展疾病治疗。临床实践充分证实,传统医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缺乏循证医学对这种作用的合理阐释;另外,在医疗实践中,缺乏传统医药的用药指导和实践指南,限制了传统药物的整体应用和发展。因此,建立健全整合药物临床实践指南,保证整合医疗过程的高效性和高安全性非常必要。具体、有效的临床实践指南不仅为临床实践中整合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决策性基础,还会促进两种不同药学体系的信息交流,以便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上更全面地促进两种药学体系的统筹融合,推进整合用药实践的不断完善。2.基于整合思维的创新中药研究。创新中药研究的关键在于其稳定的疗效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中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资源,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战略新兴产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中医药的宝贵财富,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具体来看,①在创新中药研发方面,应以思维方式的创新引领中药组方的创新。中医药理论强调“理法方药”,所谓“理”,即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有对疾病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才能有新的干预策略、新的治疗方法;根据新的干预策略,才能有新的组方和用药选择;在药物组方中,应采用多成分、多靶点药物,重视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因此,基于中医理论和整合思维,将会大大拓宽中药的临床应用范围[4]。②中药需要用符合当代研究通则和标准的研究数据以证明其药效,让中药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认可[5],应全面建立从理论创新到药物筛选、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制剂、质量控制、临床评价等全套的技术体系。③在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方面,应不断提出新的假说,不断优化组方,提升疗效,建立“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的创新中药研究模式,在学科前沿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有效实现创新中药转化[6,7]。3.规范整合中西药临床应用。在我国综合医疗保健系统中,传统中药的实践标准和指导原则缺乏,因此,整合药学在传统药物与常规西药的整合应用方面存在巨大挑战。在现有政策法规的规范下,中药药剂师与西药药剂师的专业实践范围不同,且不允许跨领域执业,药学专业人员未能充分发挥保证药物合理合用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仍缺乏传统中药与常规西药的整合临床应用实践规范。因此,应规范中、西药整合应用,提供政策性指导,为在临床实践中中药、西药的整合应用提供决策基础[8]。(二)推进基于整合药学的新药研发。临床实践是检验药物药效的最终标准。人体是由多细胞、多器官、多系统协调运行构成的生物体。疾病的发生也伴随着多个基因突变、多种蛋白表达异常、多个细胞组织功能失调、多个器官系统运行障碍等一系列环节。纠正一个异常环节,其他的异常环节会代偿性地发挥致病作用。虽然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发现了大量可调节疾病进程的分子或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的靶点,但疾病的整体性使单纯靶向于某个分子或蛋白的药物和临床干预措施在疾病治疗中顾此失彼[9]。因而,有潜力的新药不应是拮抗特定的致病靶标,而应具有多靶点效应,即可通过干预多靶点纠正机体的整体异常,协调机体各系统使之生理功能协调运转。1.创新整合药物设计思路。在基于整合药学的新药设计中,应重视药物设计的原则性转变,即单成分药物向多成分药物的转变、单靶点药物向多靶点及网络调节作用的转变、由注重药物化学成分向注重药物整体效应的转变。(1)针对复杂疾病的多成分和多靶点药物设计。在20世纪,单体药物特异性激活或抑制某靶标分子是设计新型药物的主导思路和主要模式。生物医学试图通过寻找疾病的关键调控分子来阐明疾病的病因,然后将其作为药物的靶标。而在后基因组时代,研究发现许多高发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是在不同的生理、病理、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参与下发生发展的。因此,单靶点、单成分药物对复杂生物调节网络所调控的复杂疾病的疗效不尽如人意。此外,即使已经通过离体细胞或大体动物筛选并验证为有效的单体化合物,也会因人体内各种疾病相关基因、蛋白及其他分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失去应有的疗效,止步于临床研究。基于此,多靶点和多成分药物的优势凸显,成为药物设计的新策略[10]。多靶点、多组分药物采用多种元素,针对诱发疾病的多种关键基因和蛋白发挥协同、整合作用,旨在纠正机体整体异常,改善患者预后。多靶点、多组分药物的设计策略主要有3种:基于临床实践的经验性药物组合,筛选并优化长期医学实践中已经建立的协同组合药物;筛选传统中药组方活性化合物,通过构建多组分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设计出成分更明确、更有效的多组分药物;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药物靶标识别和药物作用效果评价,描述多组分物质的潜在药理机制,鉴定多组分药物的靶标基因及分子标志物是否受到了特异性调控。此外,对特定疾病分子调控网络的深入分析,也会为设计与之相互作用的多组分药物提供思路[11]。(2)基于临床疗效的反向药物设计。基于临床疗效的新药设计,即从已有明确临床疗效的组方药物反过来发现新的化合物、新的组分,再重新进行组合、配比,使之药效更确切、物质基础更明确,是中药新药创制的新思路。在过去的新药研发中,通常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功能蛋白,从功能蛋白中寻找靶蛋白,根据靶蛋白设计药物,再进行药物体外活性分析、体内活性分析及成药性分析。然而,基于分子靶标设计的单靶点化学药物在大体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中不确定性较大,影响因素众多,如毒性、药物作用特异性等。因此,针对靶蛋白设计的单靶点化学药物的成药性普遍较差。复方中药在临床应用最广泛,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据。以这些临床有效的复方药物为基础,反过来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安全性等是发现新药或新药组分的重要途径。其中,屠呦呦教授从青蒿中发现青蒿素就是基于临床疗效反向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的成功范例。基于临床疗效的多靶点中药新药创制,有望找到更好、更多的创新药物[5]。(3)挖掘已有药物的新适应症。对现有或正在研制中的药物的新的药理作用的检测与开发,已逐渐成为新药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策略,即药物重定位。药物重定位可大大降低开发新药的风险和成本,缩短药物发现和获得之间的时间差。近年来,各国政府、学术机构均大力支持药物重定位这一举措。以美国为例,2013年,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的84种药品中,采用药物重定位的药品占比为20%;另外,还创建了多个公共数据库,制定了大量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对罕见疾病药物重定位的相关研究。基于药物重定位的新药可采用3种策略:重新开发已经进入市场多年、安全性已被广泛认可的常用药物的新适应症;基于一线临床医生的诊疗经验,开发药物的标外效应及潜在机制;重新开发临床研究失败的药物的新适应症,包括在临床试验、审批过程中失败的化合物,通常这些化合物的安全性是已得到验证的,但由于在二期临床试验中药效不佳而淘汰。然而,这些药物对其他疾病是否有效仍属未知。因此,可系统整理以上来源的相关药物信息,挖掘有重新研究潜力的药物,并确定该药物是否具有其他药用价值[12~14]。整体来说,药物重定位是发现新药物及新适应症的重要策略,可为新药研发带来新机遇[15,16]。2.开发适应整合药学的药物评价体系。药物临床前研究是药物临床研究和后续临床应用的基础。然而,基于细胞或组织培养的离体实验方法无法做到全面评估生物系统中复杂的生理、生化调节过程。因此,以动物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药物临床前研究是进行药效评价时必不可少的阶段,它是分子水平发现与治疗方法临床实施之间的桥梁。然而,研究数据显示,经动物实验验证为安全和有效的药物中,约有92%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会因毒性或无效而淘汰,且在仅有的8%的药物中仍有50%的药会因出现较为严重的副作用而被撤销许可或限制应用。不适当的动物模型使越来越多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针对慢性和复杂疾病的药物[17]。因此,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对药物临床前药效学评价至关重要。现阶段临床前采用的动物模型一般为复杂疾病的简化模型,但简化模型不能整合复杂疾病的所有特性,未经过临床、病理、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处理,缺乏慢性、年龄、合并症、性别、遗传相似性、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很多药物在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中并未显示出与以动物为对象的临床前试验中相同或相似的作用而宣告失败。此外,也存在一些药物由于在动物试验中未显示出明显疗效而止步于临床前研究的情况,但这些药物未必对人类疾病没有治疗效果。在转化医学研究的带领下,基础研究应进一步改进动物模型对复杂疾病多种病理因素的重现性和适用性,提高基础研究向临床的转化效率,开发更多、更有效的治疗药物。除发展新的、更先进的疾病动物模型外,还要将基础科学发现和高度发达的检测工具相结合,使通过无创、定量方式研究的药物在体内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应用成为可能。此外,某些高分辨率体内成像技术,如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显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micro-PET)、显微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SPET)等,具有重复、无创检测疾病进展和监测机体对治疗药物的反应等功能,可在较长的研究时间范围内提供多个时间点数据,并可提供分子、细胞、器官及整体水平的信息,使每一只动物可独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不用因采集数据的需求而中途处死,且每只动物都可作为纵向时间轴的自身对照,降低了生物变异性。高分辨率体内检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药效学验证、检测药物转运蛋白作用、阐明药物清除途径及导致个体间变异的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及遗传多态性,为人体内药学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前期基础[18,19]。3.建立适应整合药物的新药研发体系尽。管全球药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创新药物研发能力仍显不足,仿制药占比大,缺乏首创药物。创新药物研发能力较强的大型跨国药企,依靠品牌优势和临床新药专利权,占据了我国的主流用药市场。近年来,基因组学、生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创新药物研发仍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资金、人才。因此,我国应从政策层面出发,鼓励原创药物研发,加大药品研发投入,包括研发经费、技术支持、科研人员等,避免因投入不够或投入不力导致药物研发周期延长,影响创新药物的研发;鼓励有创新药物研发实力的医药单位集中精力开展创新药物研制。总之,结合我国实际,实现战略、思维转型,新药创制的开展可以分为三步:①仿创结合,即在国际新药产品基础上开发药效和安全性相似的药物;②在原有有效分子结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如改构、优化等,使优化后的药物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这是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的创新路径,也是国内创新药研发的主流方向;③设计合成全新创新药物,全新创新类药物的研发是我国迈向医药强国的重要途径[20]。新药研发是一个风险高、技术难、投入多、周期长的行业,新药研发能力是创新型制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药学为我国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将整合理念应用于新药研发,促进药学基础理论、最前沿的应用科学技术和最有效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新药研发中的碰撞、交融,可加快更多、更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药物的发现和转化[3]。(三)推进整合药学临床实践。我国现用药品数量多,存在临床药物治疗经验化、尝试化、随意化的严峻问题。新疾病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提高了医生及药师在临床用药方面的要求,并需符合安全合理用药的原则。整合药学为临床治疗中的药物应用提供更为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准则[21]。在临床实践中,整合药学的主旨是医学和药理学的整合。病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个体,综合评估疾病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性别、年龄、身体基本状况和疾病特点、进展、预后等因素,相应调整选药、用药及治疗手段,即治病的同时更要治人;从药物角度来讲,药物除具有主要的药理作用及适应症状外,还会对机体其他器官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某种药物时,也应充分评估病人的整体状态。基于此,要形成“病人–疾病–药物”的整体治疗思路,而非“症状–靶点–药物”的用药原则,提升临床治疗中药物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要以整体观、整合观的思维指导临床用药,为患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22]。1.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用药指导。医药科学的快速发展,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多途径和方法。然而,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合理性、针对性是目前临床药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临床药学实践应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原则。然而,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用药实践,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需要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去解决的长远工程。以肿瘤的治疗为例,以单克隆抗体构成的常规靶向治疗方法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大减轻了化疗引起的不适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肿瘤靶向治疗从根本上改变了肿瘤药物治疗实践,可通过“药物–肿瘤特定诱发基因”匹配的方式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策略。目前190整合药学发展的战略思考全球约有50种化合物可应用于特定类型、特定诱发基因的肿瘤治疗,还有10种药物正在进行肿瘤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评估。靶向治疗之所以有效,部分原因是由于解决了肿瘤发病中单个基因突变的问题,然而,在特定情况下,靶向治疗方式也并非有效。因此,以患者为中心的靶向治疗药物应考虑不同个体肿瘤发生的复杂性和肿瘤细胞的异质性。根据个体差异采用联合治疗策略,以协同解决肿瘤致病基因的复杂性、肿瘤细胞异质性及耐药性等问题。现有数据也表明,整合治疗可显著提高肿瘤病人的存活率。多种治疗方式应整合应用于肿瘤治疗方案中,如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免疫疗法、双特异性抗体等,进行更多可能的联合应用,为患者取得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基于更加精细的肿瘤特性,可进一步精确靶向药物的联合靶标,这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契机[23,24]。2.先进技术综合评估疾病表型,确定治疗药物,实现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不仅高度重视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在最合适的时间点以最合适的剂量进行治疗,而且更需要通过复杂、先进的方法在疾病早期就识别出患者尚未表现出的病理症状,以尽早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逆转病理变现和疾病进程。随着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成本的降低,单个细胞的深入分析、基因定量分析、“药物–基因谱–疾病谱”的分子匹配等将为疾病治疗和效果评价提供新的标准。将这些模式恰当地整合至多元化疾病模型中,可改善疾病治疗过程及预后。以肿瘤治疗为例,采用单细胞质谱流式术可对肿瘤细胞进行深层表型分析,确定肿瘤表型,全面诊断、分析、监测肿瘤侵袭能力,为特定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25]。此外,通过应用全基因组测序、外显子测序与转录谱分析相结合的策略,可准确识别出患者基因组的改变,且通过这些改变提示使用某种已经批准上市或正在临床试验的药物作为靶向药物治疗特定患者,具有潜在效果和良好预后[26]。除测序外,金属同位素标记技术与激光消融成像技术相结合可准确描述肿瘤状态并确定细胞异质性,确定癌症的诱发因素,预测潜在的治疗靶点并监测该靶点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有助于肿瘤与治疗药物进行最大限度的匹配[27]。总之,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的治疗药物是提高针对性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目标。3.丰富整合药学临床实践内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但临床药学的工作实践尚存在许多问题,如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仍未改变、临床药师缺乏与临床医生的有效沟通、缺乏对患者合理用药的指导、临床药学研究开展不足等。整合药学临床实践内容不仅涉及药学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还应包括与不同专业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对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的参与和监护、日常用药的指导与随访等。整合药学临床实践的总体任务应包含符合药物治疗愿景的基本组成部分,即对药物的合理选择、对药物使用过程的关注、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结果。在此过程中,应保证药物的选择应以患者为中心,药物的使用应有理、有据,药物的合用能协调、协作、全面、整体。作为治疗过程的重要参与者,药剂师应加强与医生、护理人员的交流协作,帮助患者择药,监护和指导患者用药,参与患者用药护理,评估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等[28]。4.加强整合药物合理应用。整合临床用药应有章可循、有据可依。①要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的临床指导与科学依据,明确什么是合理用药、如何用药才是合理用药、如何评价药物应用的合理性;②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的监管标准和机制,明确合理用药由谁监管、怎样才能有效监督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合理用药原则;③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知识体系,持续收集、总结和凝练合理用药知识,将零碎的合理用药知识整合为系统的临床实践与规范;④建立健全合理用药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培训用药人员,评价医护人员的治疗行为,更好地落实合理用药。在综合医疗保健系统中,需要尽快建立此类实践标准和指导原则,以作为合理用药的专业实践基准[21]。(四)推进整合药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1.丰富基于整合药学的药学本科理论和实践课程。多学科交叉及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将有助于推进整合药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药学本科理论课程中,应兼顾中药、西药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促进药学理论及实践等多学科交叉及学科间的渗透融合。在药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中纳入中药学相关课程,在药学专业实践中应涵盖中药学相关内容,更好地促进传统药学与现代药学理论的融合;课程中加强与临床用药的关联性,避免专业知识过于理论化,促进药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药学专业实践训练中,培养药学专业人员评估药物处方合理性、安全性等的能力,以便从理论、临床实践两方面完善整合药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2.加强专业协作,重视教育培训。整合药学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应全力促进医师、药师的知识专业能力发挥和交流合作,以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尤其是促进传统中药和常规西药的合理、安全合用。应加强整合药学在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性驱动,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实践标准,促进研究机构、高校、药企之间的合作,推动整合药学学科发展;制定药房药剂师、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开展高质量的持续培训,加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增强药学专业人员在药物信息、药物治疗、医患沟通等领域的教育及培训;积累临床实践经验,重视药物随访,增强药学专业人员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四、结语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职业道德

高职医学护理检验专业的教学任务,就是为国家的医疗卫生组织和医学实验室培养能够胜任医学检验和医学护理等相关医学专业岗位的优秀专业人才。尤其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施行,高职检验专业更加注重对医学检验理论基础的教育,专业实践检验技能的训练,为提高高职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但是受当前教育状况影响,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探索。

一、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学生应付了事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验课以手动操作为主,每门课程的实验安排较繁重。就目前来看,学生们往往把完成实验作为主要目的,在每次实验开始之前,对本次的实验内容是一知半解。由于大部分实验操作耗时较长,课堂时间又有限,实验指导教师只能简单快速地给学生讲解一下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很多学生实验课前没有做好预习工作,课上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听起来一头雾水。急匆匆地开展实验,教师讲一步,学生做一步,被动参与其中,往往造成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过程漏洞百出,实验结果不理想等现象,更谈不上在实验过程中提升学生实验技能和职业素养。再加上本专业的特殊性,实验教学需要配合使用大量仪器设备、一次性耗材和较贵的检测试剂。学校对专业投入的预算有限,实验室并不能将所需仪器设备配备齐全,只有加样枪、离心机、恒温水浴箱、细菌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等满足日常最基本实验教学要求的仪器设备。而理论课上反复强调,临床实操中必需涉及的大型设备,教师只能“画大饼”,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接触和动手的机会,只能停留在浅表的认识里。

(二)没有良好的实验室习惯和安全意识

在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往往没有经过相关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对实验室的安全概念知之甚少。而实验室用到的大多是较精密的仪器设备、非常多的化学药品和实验试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部分学生对与实验室有关的事情漠不关心,缺乏相应的责任心,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忙于给不同学生进行指导操作,应接不暇,未被教师顾及的学生在私下嬉笑打闹,随意走动。与病原微生物有关的实验不注意无菌操作,对待医院带过来的致病性标本和菌株或者未经教师同意,私自将废弃液体倒入下水道,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针头、棉签、手套、血液等医疗垃圾未进行分类,随意处理。

(三)动物实验缺乏伦理道德素养

动物实验是医学院实验课上较常用的实验手段,它们为人类的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据统计,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中,约有70%都在其实验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动物。医学检验专业的实验课也不例外,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就是白鼠。在给白鼠做药物注射时,首先要将其颈椎脱臼处死,很多医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明白动物实验的真实意义,对操作充满恐惧和反感,尖叫吵闹,实验态度不端正。更有甚者丝毫不顾及实验动物的感受,对实验动物拍照取乐,嬉笑打闹,更增加了实验动物的痛苦。

(四)职业道德素养有待加强

医学专业课程繁重,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很广,要记要背的知识点也非常多,这就导致了很多医学生对思政课和人文素质课关注不够,兴趣不高。很多医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忽略职业道德,缺乏责任心、使命感和职业神圣感。在校期间上课不主动、不自觉,沉迷于手机;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实验课敷衍了事,迟到早退更是常有的事。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医学模式也出现了转换,变得多元化,这样的转换使得人们对生命的健康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追求,从而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条件和职业道德素养都有了更深层的要求。

二、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实验教学的实践运用

(一)将思政教育融入实验前的预习环节

首先,实验指导教师可将每次的实验课进行精妙设计,将重要的知识点、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巧妙地和各种小视频结合在一起。课前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实验的具体内容、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有目的性地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其次,在重点讲解时,可理论联系实际,多加入一些临床经典案例,还可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行业科学家的科研故事,学习科学家钻研刻苦的精神,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史有更深的了解,也增强了对本专业的兴趣。在实验操作之前,可让学生自行组队进行预习实验,组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严格控制实验的每一步操作。取得实验结果后,组员之间相互讨论,对实验进行讲解和评价,做到人人参与,既锻炼了每个人,又培养了团队意识。

(二)落实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教会学生遵守实验室规范

近几年,教育部印发了许多有关实验室安全控制的文件、条例及法规政策。我们应深刻吸取各类事故的教训,警钟长鸣,强化实验室各类安全,规范学生行为,确保实验室安全。医学检验作为实操性很强的专业,经常需要使用到强酸、强碱、强腐蚀性等有毒有害的化学品以及各类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首先,实验教师应以身作则,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进入实验室后要按照实验室的制度来做事,态度严谨认真,切勿嬉笑打闹。其次,实验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完成实验,未经教师允许不得私自操作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出现报警或者故障等情况,应及时报告教师,严禁擅自处理,养成良好的实验室习惯。最后,实验教师应定期对学生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向学生展示具有警示和教育意义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警醒学生,提高认识,防患于未然,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学生在实验室里能够遵守规章制度,尊重实验室,将来才能够尊重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加强学生管理,提升学生实验素养,遵守伦理道德

医学是生命的科学,是用生命为代价换取来的医学规律,任何人尤其是医学生应该对这些实验动物抱以尊敬的态度。首先,在开展动物实验之前,可以让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丰富化。以小白鼠为例,实验前安排学生轮流对饲养动物的环境进行卫生清扫,给小白鼠提供专用饲料、活动滚轮、咀嚼棒,满足它们啃咬磨牙的需要。其次,在实验操作开始前,组织学生进行动物操作培训,例如抓取、注射等技巧,确保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在实验课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动物伦理教育,实验结束后尽可能采取最人性化的方法处理动物。最后行默哀礼,并将这一操作列为日常实验教学课程的规定动作,促使医学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对生命价值有新的认知。

(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所经手的每一份标本,签出的每一份结果报告单都决定着临床医生对病人疾病的诊断方向,关乎病人的生命健康。所以在学校里,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谨小慎微,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实验。除了要重视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校须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引导,培养他们的医德素养,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使其从医时能够爱岗敬业、心怀仁心、尊重患者,形成病人至上的职业理念。高校实验课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可多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见习,请检验科室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医院常用的仪器设备和临床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尝试性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好课内课外时间,寻找学生的兴趣切入点,传授专业知识和指导实践操作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操守、素养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五)优化预习环节,促进启发教学

教师在医学实验课程开始前,就要对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进行激发,但在重视理论、忽视实验的传统思维影响下,预习效果的最大化并不容易。若教师仅仅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集中在口头上,则难以取得预期的预习效果。为此教师可在上一次课程结束后,明确布置下一节课内容,并让学生提交预习评估报告的方式,促进预习过程的制度化执行。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内容的启发性,以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为引导,以医学检验学科的实践内容为讲解契机,为学生开阔眼界,引导其进一步加强内容预习。对于学生预习报告的完成质量,教师应当将其纳入课程考核的范围中。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可将原本的实验课教师优先讲解过程转化为学生讲解在前,教师针对学生讲解中暴露的一般性不足,随后进行补充的形式。还可让学习积极性较强、准备较为充分的学生,在讲台上以教师的讲课方式为参照,阐述学生自身掌握的实验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基本步骤、实验目的、预期实验结果等。并由教师针对学生表述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辅以实验进行指明校正。以此建立起理论实践参照的师生互动体系,促进学生积极性的增强,也使教师的课程指导更富有针对性。

(六)注重实验设计,建立学习体系

安全与环保是医学检验实验中应恪守的底线,也是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应确保的前提条件。实验过程中应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各方环保意识的整体增强,为此校方应对有关实验室原则进行明确,确保实验教学内容的绿色环保,校方应对毒性较大、污染较大的实验项目进行删除。尽量在可重复性、广泛性、普遍性原则下进行医学实验设计,减少条件较为苛刻、浪费较为严重,或对医学伦理构成挑战的实验。校方应明确,医学实验的整体设计、分布应首先遵从“勤”这一原则,在确保学生实验意识、实验技法得到充分锻炼后,再以针对性的实验进行应用式培训,而不应为了实验而实验,或为了彰显教学水平,而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必然过程。这要求校方对医学检验实验的设计应持审慎态度,需从学生职业发展的整体角度进行医学检验实验的设计工作。以便让学生在进行医学课程的同时,能建立起理论实践相结合、学习验证相交融的医学学习体系。医学检验实验的进行应建立在学生已经理论通透,并对实验各节点予以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预则立,不预则废,医学实验作为学生从事医学工作的前期准备,而医学又是最为匹配“人命关天”四字的学科,因此校方应从学生的大学时代起,便培养起其对医学工作的充分重视。而医学实验,则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良好载体。这需要校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实验资源予以更进一步的重视,并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验前,以多次理论分析、过程模拟,论证实验过程中可能暴露的问题,并在实验开始前,即应了解实验过程的各项细节与内容、各大主要注意事项、实验结束后实验器材处理、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方式等要素进行明确。这不应是个别优秀学生的个人经验,而应将这份“实验体系”,扩展到每个学生中。校方应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充分意识到一件事,实验课程的最大工作量并不在实验过程本身,而是在实验前期的准备了解、实验后期的反思校正、实验课下的自我充实,实验课上的内容进行,仅仅是这一体系的表现环节。而课上课下对医学伦理的尊重、对医学道德的践行、对医学教学的了解,则是作为医学专业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根本。而对于在结束实验课程后,仍旧有余力及兴趣接触更为广阔医学领域的学生,校方应为其提供进一步扩大认知、开阔眼界的平台。可为其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供通道,也可在校方指导下,以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及开设实验选修课的形式,对其学习需求进行满足。

参考文献:

[1]钟以瑞,王永华.中央苏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审视与现实启迪[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

[2]赵新东,谭齐贤.检验本科生毕业后的继续医学教育[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1).

[3]鹿双双,师晓萌,刘晓宇,等.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与监管实践及探索[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0(4).

[4]史敏,魏琪,李倩,等.敬畏生命观对医学生医德培养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5).

[5]None.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J].青海教育,2019(6).

[6]干仲元,蒋嘉烨,丁岩,等.医学生生命观教育探索———从实验动物伦理教育入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4).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5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组织胚胎学”课程;实验课教学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先后有4.2万余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他们逆行出征、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躯和医者仁心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堡垒,使得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回顾这场无硝烟的战役,让人们敬佩的不仅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还有他们敬佑生命和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单纯的技术治疗只能治愈患者的疾病,而仁爱和信念鼓励等医学人文关怀不仅能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能治疗患者受创的心理。现代医学把医务人员的角色设定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见,人文关怀在疾病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抗疫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我国将长期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挑战和压力。新的形势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业务水平,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医学生是未来国家卫生医疗事业的接班人,故对医学生的教育不仅要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也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1]。基于此,下面笔者对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的融入进行了探讨。

一、相关背景

医学诠释了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特性。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卢里亚说过,医学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2]。我国有学者指出,医学人文精神的精髓是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具体表现为面对生命充满仁爱之心,面对患者能自发救助病人、关心病人,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3]。因此,将人文思想、人文关怀渗透至医学活动之中才能彰显医学的精髓和灵魂。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提高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其医学职业道德,使之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备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能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西方医学道德典范《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国最早的医学伦理道德《黄帝内经》,到我国现在使用的《医学生誓词》,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医乃仁术”和“大医精诚”始终是医务工作者普遍信奉的职业伦理准则。因此,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医学人文精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医学院校应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改革性措施,明确提出“加快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4]。因此,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人文素养,不仅是医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目前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但部分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文教育本质的理解较为片面,仅仅将人文教育定义为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而没有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得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未能真正实现融合统一[5-6]。由于临床医学课程更加接近临床实际,因此已有一些研究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过程[7-9],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知识结合不深,故鲜有学者探讨人文教育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基于此,在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医学教育中,如何把人文精神培养与医学基础课程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重要性

“组织胚胎学”课程是研究人体微观结构和胚胎生长发育的一门形态学学科,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人体的构造、探索生命的起源,让学生学习人体组织结构的同时,积极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同时,在“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可让抽象的人文知识富有色彩和感染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外,“组织胚胎学”课程是医学生学好生理学、病理学、妇产科和儿科等多门学科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可为医学生今后采用人文精神理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奠定重要的知识基础。此外,教师在教学时将战“疫”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故事与课程理论知识相结合,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路径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各方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水平和医学人文素质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全面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因此“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要与时俱进,即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必须从过去的“以医学知识为导向”转变为“以医学知识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为导向”。“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三部分,而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本知识,将医学人文精神内化于专业知识,进而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理论课教学

在理论课教学中,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运用“三个结合”,即结合医学史、结合临床病例、结合战“疫”英雄故事,将人文知识融入专业知识。其中,结合医学史,可使学生了解医学发展的过程,丰富人文底蕴;结合临床病例资料和知识拓展内容,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结合战“疫”英雄故事,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由此可促进医学生“三早”教育,即早期接触历史、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社会,进而充分发挥专业课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促进作用,加强以人为本、敬畏生命的人文关怀精神教育,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第一,将医学史教育融入教学。学习医学史是每个医学生踏入医学大门的必经之路,将医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可巧妙地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的融合。由于医学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医学人文发展的进程,学科的进展和真理的发现都是前辈不断攀登探索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点,向学生介绍医学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医学史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巧妙地把哲学和人文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如表1所示,教师通过将医学史与各章知识点相结合,可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医学人文素养。第二,将临床病例融入教学。医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医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备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能力。课题组将临床病例融入课堂教学,可初步引导学生形成临床人文意识,进而逐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组织胚胎学”课程以研究人体微细结构为主,课程实践性强,理论知识点抽象、内容繁多。但新生常误认为本门课程与临床课程无关,对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加之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差,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也不高。为了加强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好基础,课题组根据教学大纲,拟定了在各章可结合知识点导入的相关病例,如表2所示。教师在讲解具体的病例时,除介绍与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等相关的知识点之外,还会在病例的解读和疾病的诊断上向学生强调临床人文关怀意识。教师通过把“组织胚胎学”理论教学和临床病例相结合,将抽象的形态学知识与相关疾病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对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让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通过案例早接触临床,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医学人文精神。第三,将战“疫”故事融入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过程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崇高的仁爱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断地涤荡着整个社会的心灵。从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组建救援医疗队伍驰援湖北,全国各个行业的关注和爱心捐赠,到普通中国民众的爱心奉献,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关切,这些战“疫”故事在人文关怀上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含义。在课程教学中,课题组可运用医务工作者的战“疫”事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在讲授“免疫系统”章节时,笔者向学生讲述“人们英雄”陈薇院士及其团队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的事迹,号召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及时接种新冠疫苗,为疫情防控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讲授“呼吸系统”章节时,笔者引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张伯礼、张定宇在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笔者提示学生,还有许许多多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上的普通医务工作者,他们亦是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是真正医学人文精神的践行者。教师通过讲述战“疫”英雄故事,对学生进行精神洗礼,可让他们认识到作为医疗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实验课教学

医学实验课是践行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而第一次实验课又是医学人文教育融入的最佳时机。“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中,学生用到的最主要的实验工具是显微镜和标本切片,而以往有些学生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不爱护显微镜,随意摆放、丢弃,甚至损坏切片的行为。所以在第一次实验课上,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组织学学科的发展简史:1665年,虎克发明光学显微镜,随着科学进步,光学显微镜制造技术不断提高,之后伴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和组织工程等新技术不断出现,刷新了人们对人体结构和组织细胞的形态和成分的认知,并借此告诉学生,学科内每一个技术的进步和认知的提高,都是先辈经历了多次试验、反复验证而获取的成果。通过对学科发展史的介绍,一方面,可激发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先辈勇于探索科学精神的敬仰;另一方面,可提醒学生要做到爱护显微镜,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和保养。教师还要着重讲解石蜡标本的制作过程,并安排学生参与制作石蜡切片。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切片,一方面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还能体会到标本制作过程的烦琐,从而更加珍惜和爱护切片标本,进而可有效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责任意识。通过参与切片制作,学生还能意识到原来实验室使用的大部分标本切片取材于实验动物。往年由于学生操作不当或保管不善,实验室报废的标本切片数量高达上百张。而且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些切片背后是大量为医学研究献身的实验动物。因此在实验课上,教师应带领学生瞻仰对医学研究做出奉献的实验动物遗体,开展实验动物伦理教育,警示医学生敬畏生命,心怀感恩,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实践操作是医学人文教育渗透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胚胎学部分的实践教学中,课题组安排了参观标本的实践活动,教师会带领学生在标本陈列室参观不同月龄的胚胎标本和各种畸形胎儿标本,并向学生介绍这些胚胎标本及各种畸形胎儿标本的制作和保养方法,以及可能导致畸形的原因;同时告知学生其实胎儿标本曾经也是鲜活的生命,由此唤起学生对遗体的尊重和对畸形胚胎标本的同情之心,以及对生命的珍爱。另外,随着产前检查技术和产前诊断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畸形胚胎标本几乎很难再获取,因此这些标本都是无价之宝,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应珍惜爱护实验标本,不得随意触摸标本。通过参观实践活动,教师将尊重生命的人文理念渗透到教学当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而且印象十分深刻,从而可将人文关怀铭记于心。此外,课题组可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实施网络实践教学,以辅助理论课堂的实施。课前,教师可利用学习通课件、教学视频等,并向学生推送学习任务,展示各章节课堂讨论的病例及问题。课题组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知识体系还有所欠缺、尚未接触临床,因此其只有在课前通过网络搜索疾病的相关内容,才能对案例讨论的疾病有一些了解。学生在上网搜索的过程中,也逐渐培养了查找文献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课堂上,教师应结合授课知识点,组织学生参与病例讨论,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病例学习过程中树立临床医学人文关怀意识。课后,教师在学习通公布病例答案,要求学生及时进行巩固和复习。在理论教学前后进行网络实践教学,体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可促进低年级教学中病例导入教学法的成功实施。

四、医学人文教育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融入的成效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6

[关键词]智慧教学;免疫学;在线教学;课程思政

在疫情突发及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人们对病毒(19-nCoV)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博弈过程越发关注,对免疫学知识的需求逐步增加。随着疫情影响和实际需求的增长,线上授课已成为各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开展线上教学,即利用现代化工具,包括直播教学和线上资源同步教学,不仅帮助教师依靠获得的数据精准掌握学情、调整教学策略,还能使学生深度参与、积极互动[1]。笔者开设的免疫学通识课程也受到我校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当前背景下,国内外局势错综复杂,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多重影响。因此,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开展思政教育,通过通识课的教学拓展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广度,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进步,还能够及时纠正偏离正确价值观念的错误思想。总之,线上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尤为重要。笔者以我校通识课“人体最好医生———免疫力”的教学实施为例,浅谈线上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

1免疫学通识课线上教学中的思政目标

笔者开设的通识课程“人体最好医生———免疫力”主要面向我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是一门与人文、社会紧密结合的课程。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来自我校文科、工科等多个学院,他们对免疫学知识具有较高的需求,且对医学知识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笔者重新修订了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大纲中,将课程“思政目标”纳入考察内容,将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细化到培养要求,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中,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1.1提高免疫力智慧。作为一门全校通识课,“人体最好医生———免疫力”主要面向非医学专业开设,根据医学免疫学学科自身特点,向学生传递提高免疫力的生活智慧,讲述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饮食、心情愉快、合理运动等可以帮助提高自身免疫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免疫学观念。1.2传递健康中国的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笔者认为,向学生介绍国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形势、政策也是医学通识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向学生传递这一概念的相关领域和内涵,呼应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有益于学生正确健康观念的培养。1.3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梳理我国免疫学领域的科学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和伟大成就,讲好中国免疫学家的故事,不断建立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1.4培养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并引申COVID-19爆发期间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结合教学内容,讲述疫情防控期间免疫学专家的故事,将团结精神、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1.5扩大国际视野。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基于免疫学科的国际视野和前沿进展,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利用专业特点和优势,积极挖掘这一课程的思想育人功能,发挥好通识教育的阵地作用,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实现通识课教育中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的有机统一。

2免疫学通识课中的思政教育资源

挖掘免疫学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是做好思政教育的关键。在素材或案例选择上,线上课程与传统教学并无差异,恰当的思政素材的选取有利于思政目标的实现,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2]。对于线上教学来说,不管是直播课程还是线上资源,更应谨慎使用思政教育资源。2.1与课程相关的科学家故事讲述免疫学发展。过程中诸多科学家的故事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比如在“解读免疫力”章节,通过“免疫学之父”詹纳执着探索、勇于创新,成功利用牛痘预防天花的故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的态度及坚持真理的人生信念,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明确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2.2关注并引申社会热点事件思政教育资源要。随着时展不断丰富、更新。过于陈旧的案例可能让学生感觉无趣、无聊,应及时结合世情、国情、社情的发展变化,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知识点有机结合,增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比如,通过“魏则西事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细胞免疫疗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3与课程内容相关影视资料。选取与专业知识契合的影视资料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比如,在讲授“药物与免疫”时,播放《我不是药神》片段,让同学们在熟悉的剧情中深刻思考,比如道义和法律的冲突、专利药物的重要性,体会科技创新对于国家的伟大内涵。2.4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思政教育不能偏离学生生活,应“接地气”。作为一门免疫学通识课“人体最好医生———免疫力”课程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能够成为思政教育的关键阵地。例如,笔者在线上教学进行“心理与免疫”讲授的过程中,主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学生对“肺炎”的恐慌情绪。总之,大学生思维活跃,线上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亦应该体现出一定的高阶性。通过对素材进行梳理、分析,深入挖掘课堂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契合点,展现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润物细无声”的将两者有机结合。

3免疫学在线课堂的思政教育实施

疫情期间,笔者主要通过直播的形式进行课程讲授。上课前,通过社交软件群公告将会议ID告知学生,学生则通过“确认公告”获悉上课信息。上课时,使用腾讯会议软件共享屏幕开展线上教学。3.1充分利用在线平台。在师生互动交流方面,线上教学的优势较为明显。在传统课堂上,大多数学生比较沉默,但在直播在线教学过程中,学生互动热情很高,积极通过抢答、投票、主题讨论或留言等形式参与讨论。从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能够切实体会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在本学年授课过程中,笔者通过直播授课和互动交流,为学生解读肺炎的知识背景和前沿进展,并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营造正向“舆论场”。通过相关案例的合理性诠释,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帮助学生从内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3.2建立思政教育案例库。结合国家、学校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以及“健康中国”的理念,将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融入通识教育,形成教学案例。比如,在《感染与免疫》章节,结合抗生素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保持好奇心;教导学生诚实、守信,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再比如,在《肿瘤与免疫》章节,引导学生勇于创新,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帮助学生理性认识我国国情,富有责任感,努力成为国家栋梁。确立思政目标,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目前,笔者课程的部分案例已入选我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库。3.3合理设置思政教育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的时间分配是很多教师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思政教育环节与知识点讲授的界限不能过于明显,不能将免疫学知识和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地穿插在一起,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感。例如,播放抗击肺炎疫情的视频之后,自然提出“免疫力为什么是人体最好的医生”“群体免疫是什么”,进而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通过穿插国内外在肺炎预防与治疗中的举措,引申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而引发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对于通识课思政教育来说,应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专业差异、年级差异,也要考虑学生大多缺乏医学背景的实际[3]。因此,提高思政教育资源的普适性,应从多个视角进行解读和诠释,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从即时、短期、长期多个维度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

4免疫学在线课堂思政教育目标的评估

思政教育的课堂评估是很多老师的困惑之处,也是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的难点。从思政教育的目的来说,大多数人会疑惑,通过一堂课或一门课,学生的思想认识会否改变,因此,教学评价环节需要严密设计,才能实现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者的统一[4]。笔者以往在结课时会让学生撰写一篇综述性文章考察学生素养的转变,考核方式略显单一,不能有效地反映出思政教育的成效。通过在线课程的实施,教研组进一步探索和尝试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策略。4.1设计调研问卷或课堂民意测验。在课前和课后针对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的问卷,通过雨课堂或其他小程序进行在线调研。例如,在《肿瘤基因治疗》章节,针对学生对这一疗法的态度设计问卷,然后对比前测、后测结果,评估课程讲授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转变。4.2在线讨论。线上教学尤其是直播过程中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想法。比如结合肺炎疫情讲授《病毒感染与免疫》章节时,引申到敬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交群、雨课堂弹幕展开在线讨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尊重和敬畏生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当这些词语出现在讨论区的时候即体现出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4.3撰写心得体会。采用“撰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调查,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线教学过程中,心得体会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讲授“细菌感染与免疫”时,学生通过社交群撰写心得,不仅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也有利于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发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4.4设置“日常道德困境”话题。利用“日常道德困境”或“两难情境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反思也是思政教育评估的常用策略。比如在“疫苗与健康”环节,提出问题“对于疫苗可以保护大众尤其使儿童免于疾病,但在少数情况下又会造成危害,应如何权衡其中利弊”,通过在线分组辩论,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从而完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5在线课程思政教育思考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7

1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2015年7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家、省卫计委分别取消第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改为备案公示制度,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承担主体责任。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应用,作为一种创新实践,具有探索性特征,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包括:①技术风险。医疗新技术因其创新性和探索性,存在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医务人员对技术应用不熟悉等情况;②管理风险。医疗新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协调配合,在临床应用过程及医疗保障环节,需要磨合、完善,必须全面、系统地管控,以达到预期实施目标;③法规风险。开展医疗新技术面临管理法律法规滞后,必须通过科学严谨的程序规避法规风险;④伦理风险。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可能带来医学及社会伦理问题。构建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速学科建设,扩大医院辐射能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南京鼓楼医院重视医疗技术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制度和体系[2]。

2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2.1建立规范化制度,健全体系框架。2.1.1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积极探索和创新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方法,遵循“围绕临床工作需求,细化分类分级,突出管理核心”的原则。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健全完善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3]。2.1.2构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可以构建院科两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技术管理委员会下可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库。设置医疗技术管理办公室或指定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医疗技术管理工作。科室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技术管理。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及监督工作。2.1.3建立重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对重点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对本机构医务人员的技术培养[4]。如成立腔镜培训中心,配备多台腔镜模拟操作系统,动物腔镜手术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前来授课等。2.2强化临床应用管理,构建评估体系。2.2.1重点加强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医疗新技术发展是医疗机构创新驱动的核心竞争力,医疗机构应重点加强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包括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及评估管理等。开展医疗技术评估,实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保护患者利益,维护医务人员实施技术的合法权益,是不断提升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的有力手段。2.2.2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评估体系。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包括医疗新技术准入评估、过程评估、成果评估等,利用定量及定性指标加强对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医疗技术评估是新技术临床准入和应用推广的基础,是医院实施激励、扶持措施的前提也是项目推广的依据[5]。2.3加强过程监督控制,持续质量改进。2.3.1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医疗新技术开展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其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特征,实施风险远大于一般医疗活动,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新技术的同时,要加强对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确保患者人身安全。如对批准医疗新技术开展的前5例应按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到医务处备案。在开展医疗新技术前要加强医患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记录,产生不良事件时及时处理并上报等。2.3.2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档案管理。医疗技术档案具有真实性、实用性、保密性、专业性的特点。医疗机构应重视并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档案管理,完善对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中的相关资料及患者随访记录,进行留档保存,便于随时查阅,总结上报。应以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为依托,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档案管理体系,由指定部门负责部署、监控及协调技术档案的开展,指导临床科室规范开展医疗新技术。2.3.3对医疗技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管理模式,是指医疗机构制定禁止类医疗技术和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禁止类医疗技术不得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经医疗机构准入后开展,清单外技术由科室做好技术档案记录后可开展。医疗机构可以全面梳理本机构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机构《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目录,对存在多重身份的医疗技术进行统一、分类的管理[6]。2.3.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医疗技术授权及动态监管。设计开发“医疗技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加快信息传递、加强技术监管、规范评审过程、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管理成本。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进行授权及动态监管,建立医疗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手术分级管理信息系统、不良事件直报系统等[7]。2.4实行公正评选,加大经费投入公平公正的奖励是提高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技术创新的增强剂。因此医院成立“医疗新技术”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医院内医疗新技术申报材料审查、评议和评选工作,每年组织对提交的医疗新技术项目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设有专门的评选指标。医院为鼓励医疗新技术开展,合理加大对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经费投入及保障,并扶持新技术的开展。如腔镜手术补助,晋升前强制进修培训,进修后待遇提升,腔镜及配套设备,医保政策的支持;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改善硬件条件;加强人才培养,满足医疗新技术人才需求。

3小结

医疗技术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医疗服务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降低医疗技术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内涵建设,更好服务于广大患者。这就提示着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医院医疗新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指标多依据经验设置,主观性强,各指标权重设置未经过科学验证,下一步将依据对医疗新技术内涵的理解,以及对目前医疗新技术开展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建立医院医疗新技术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8]。

[参考文献]

[1]吴伟刚,张京京,汤传芹,等.医疗技术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2012,16(12):66-69.

[2]钟秀和,张武军,李礼安,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系统的构建[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3):66-68.

[3]赵雪源.规范医疗技术档案管理,提升医院内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5(15):162-162.

[4]苏义,杨国斌,刘秀玉,等.医疗临床技术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3,32(11):23-25.

[5]韩琳,颜世洁,贾怡蓓,等.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4,17(3):169-171.

[6]魏琴,杨凤娥.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医疗技术监管实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5,15(3):24-26.

[7]刘家权,朱军容,宁翠萍.浅谈医疗安全的盲点及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05,106(8):8-9.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8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阐述植物生理学研究型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了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如何在植物生理教学活动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型实验的锻炼,培养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研究型教学;实施策略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得以实现教育的价值。本研究将研究型教学引入传统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谈谈研究型教学在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的体会。

1理论教学方法体现研究型理念

1.1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知识点以前,首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使学生能积极思考,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另外,在堂课讲授结束后,教师提出几个既能反映本章基础知识又能有所提升的问题,要求学生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了“植物的逆境生理”一章后,可以提出干旱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什么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来增强植物的抗旱性?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积极思考,找出答案,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完成。教师应在向学生提问的同时,鼓励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和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

1.2“理论联系实践”

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人们日常生活非常贴近,为了使理论教学更生动具体,最直接的办法是多结合生活实例说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用植物生理学理论来解释。例如:苹果削皮后为什么会变成褐色?制红茶与制绿茶制作工艺为什么不同?秋天叶片为什么变黄或变红?为什么含羞草会“害羞”?舞草会跳舞?教师可在每一堂课课前提出一个生活现象问题,如在讲授“果实成熟时物质转变”一课前,教师可提出问题“果实成熟时色香味如何变化?为什么?”,学生在课堂知识讲授完成后回答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想生活中可以用同一理论知识来解释的现象。通过举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2实验教学体现研究型教学理念

植物生理学实验项目应该包括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3种类型。以往的实验教学项目单一,只有基础验证性实验,本次实验教学改革在传统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并且引入了研究性实验。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让学生不但熟练掌握单个生理指标的测定,而且学会独立设计试验、分析试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让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培养。

2.1基础验证性实验

基础验证性实验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教材中常用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在每一实验前要求学生写出预习报告,教师在讲解实验原理与注意事项后,包括药品的配制、操作、实验数据的计算、结果分析等均有学生独立完成。课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此实验测定方法的优劣,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2.2综合设计型实验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植物生理学实验中的综合设计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而设立的实验类型。要求学生在理解植物生理学原理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理论、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基础验证性实验是学习单个生理指标测定方法,而综合设计性实验就是把各独立的生理指标联系起来放到一个实验设计中。选择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论题。选题可包括实验方法的改进,如《植物光合色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或研究性设计实验,如《植物光合色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干旱对植物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低温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大豆抗旱品种鉴定》等。学生选题可以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选择教师课题的一个子课题,也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主选题,学生在选好题目后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审核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后再开始实验。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分析部分要求将实验的结果用表和图表达出来。在学生实验报告完成后教师及时对实验结果与写作进行评价。

2.3研究型实验

科学研究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和总结新的知识,科学研究是“源”,教学则是“流”,科学研究总是走在教学的前头[1]。教师要努力提高科研能力,要及时把科研成果反映到教学中来,以科研带教学[2]。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研究性实验的开设无疑是个很好的举措[3]。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采用了研究型实验设计教学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这里以“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为题进行研究型实验设计。

3结论

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次实验教学设计有两个优点:(1)要求学生将能观察到的植物形态的改变与植物内部生理变化联系起来,避免了前人只单独对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4-5],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2)本实验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研究工作的实际,充分体现了研究型实验教学设计的特点。研究型教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型实验的锻炼,培养科研能力,大大提高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其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芬芬 赵静 单位:江西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3.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194.

[3]叶尚红,林春.植物生理生化综合实验类型的设计与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4(4):36-37.

[4]张秀玲.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研究型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探究[J].实验室科学,2009(4):88-89,93.

[5]陈洪国,谢代寒,范付华.研究型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设计—水分胁迫对植物水分、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3):106-107.

第二篇:运动生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结合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12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建设成果,在教学团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以及实验室管理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化等方面进行探析,提出教学改革必须要顺应时展,抓住机遇,坚持以生为本、改革创新,持续更新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的传播途径,加强有效的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民共享,才能保持精品课程现有的建设成果并持续发展,创建一流的精品课程。

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华南师范大学

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建设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运动生理学》是为竞技运动训练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服务的基础学科,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适应时展和市场需求,以“五个一流”为建设目标,扩大该课程的影响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课程于2004年进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后,坚持“以生为本,服务第一”的理念,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大力发展教学资源网络,经过12年的持续建设与实践,课程在教学团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化等多方面成果显著,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本研究结合该课程多年的实践经验与建设成果的总结,对如何建设一流的精品课程进行探析。

1以“五个一流”为建设目标,全面进行《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

1.1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保证教学质量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2]。在多年的教学、科研、管理、教材建设和指导研究生的各项实践中,意识到教学团队应该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并且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与专业优势,教学与科研互相转化。经过12年的建设,构建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且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目前,教学团队共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课程主讲教师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员博士化,实验技术人员也已实现了以博士和高级实验师为主体,实验技术人员士1人,博士研究生2人;高级实验师3人。

1.2建设精品教材,构筑多层次的课程群,扩大辐射面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优质的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元素。教材如能做到教师能教、学生能懂、读者能用,有理论、有实践、有突破,教材的质量就会大大提高一步[3]。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和发展,华南师范大学作为主编单位,连续主编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运动生理学》(本科)[4]。其中“九五”《运动生理学》教材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十五”教材《运动生理学》被列入教育部高校百门精品教材A类,“十一五”教材《运动生理学》被评为教育部精品教材,在全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学术影响。教材和培养对象的“单一”难以发挥课程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经过12年的课程建设,以《运动生理学》课程为基础,构筑了多层次的运动生理学课程群,包括全校的多门公选课课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营养与健康》《健康体力科学讲座》《体育锻炼与养生学讲座》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包括《高级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应用》《运动生理学导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中小学以及职业技术学校课程《体育与健康》。《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主要服务于体育专业本科教育,通过课程群建设,辐射面逐步扩大到非体育专业本科,向上拓展至研究生,向下延伸至中、小学以及高职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身体运动的生理学基础,提升体育专业本科生理论、素质和能力,同时促进增强各类学生增强体质健康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1.3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手段《运动生理学》属于实验学科,是应用性、适用性很强的实验课程。经过多年探索和尝试,本着“以生为本、服务第一”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和完善了“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创新探索型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理论学习—实验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范式。目前,《运动生理学》课程开设了9个基础性实验,3个综合设计性实验,3个创新探索性实验。在基础型实验环节,以教师为主体,基础实验项目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在综合设计型实验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部分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和设计实验方案;在创新探索型实验环节,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并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撰写论文等全部过程,从启发式教学为主转向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为主。通过这种实验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范式,加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观能动性,启发了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必须发挥科技优势,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5]。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引入先进、简便、快速、准确的测试方法到实验教学环节,加快实现实验教学设备现代化转型也是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多年来,不断更新实验方法,例如电子血压计代替了水银式血压计,肺功能仪代替了传统的肺活量计,血红蛋白仪代替了试管比色法,pH计代替了试纸法,体质健康测试分析系统代替了单个指标测定法等。与此同时,引入了血细胞计数仪、血气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使实验课内容和形式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形成了教学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创新教法[6],保证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够与世界接轨,与时代接轨,与未来接轨,并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1.4创新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内容是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创一流教学内容的最基本环节。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改革“繁、难、偏、旧”部分内容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革必须紧密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建立在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反复论证基础上。分别针对“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运动生理学》教材内容的重大变化,两次修订了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3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大纲。根据3个本科专业不同就业方向的特殊需求,要求授课内容选择须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体育教育专业强调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社会体育专业强调体质健康的理论与实践,运动训练专业强调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的理论与实践。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多年来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除了常规的、经典的实验项目以外,共进行了7项运动技术训练类、科学健身指导类、学生体质测试类综合、设计型实验以及10项创新探索型实验,涵盖了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应用《运动生理学》知识的体育社会服务项目,深化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研究式学习方法,掌握全民健身、运动训练等领域的基本应用技能以及基本的创新科研技能。

1.5改善课程教学管理,建设科学的运行机制建设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平台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才能真正发挥教学平台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7]。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适合本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健全课程建设规章制度,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评价反馈和绩效评价、构建开放式体系,加强与心理、教育、生物等优势学科的资源共享,发挥华南师范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2建立新型、合理、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实验室工作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建立起布局合理、配置优化、资源共享、层次多样、功能完备、高效开放的新型实验室体系,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学科渗透和社会服务方面“四位一体”的创新、服务功能,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实验室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8]。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级)以及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级)是《运动生理学》依托的实验教学平台。实验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并以实验中心网站为平台,使学生实验和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了网络化,包括所有实验室的工作信息,所有仪器设备的运行信息,实验中心的运作情况,实验预约系统,实验教学日历和课表,实验课教师的安排,学生选上实验课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物资管理系统,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室全方位开放学生自主实验管理系统,学生网上预约实验系统等,课程网站上具有每个实验室详细情况介绍(主要功能、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等)、每台重要实验仪器介绍(测试原理、操作步骤、应用范围等)、师生互动平台等辅助教学资源,实现了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多年来,实验中心始终信守“以生为本,服务第一”的宗旨,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改革、完善和理顺实验室管理,逐步建立开放、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开放管理,为师生实验教学、科研实践、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提供最好的和最方便的实验实践平台和技术支撑。

3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网络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9]。因此,“优质+共享”是资源建设的灵魂,是提高资源可利用性的关键[10]。《运动生理学》课程于2014年转型升级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课程的教学资源在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爱课程)进行免费共享(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3637.html),为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型学习提供支持,并支持教师研究型、开放型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建设资源共享课程过程中,教学内容是资源共享的核心内容;只有丰富优质的资源才值得共享,这是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师生便捷的网络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开放课堂这是实现共享的途径。根据“十一五”教材《运动生理学》全书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建立了共计101GB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基本教学资源与拓展教学资源,其中包含了73个教学视频、97个教学PPT课件、47个教学案例(每个案例包括问题,问题生理学分析和解决方案)、32个实验技术视频、38台实验仪器设备介绍、28个专家讲座以及若干个常见问题分析。在实验教学资源方面,共拍摄制作了24个运动生理学实验全程的教学视频,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科研创新性实验。专门制作了运动生理学实验准备的视频,便于学生掌握各类实验的基本准备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经剪辑、编辑后,实验教学视频总时间长度约为8h6min。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应按教学单元进行有序组织和配置,并与知识点相对应,教学案例、重点难点、学习指导、习题作业等内容也应当契合教学要求。通过常见问题,比如“运动时能量代谢的过程是什么?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有哪些?”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堂内外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拓展资源除了能充分地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特点、课程建设优势以外,应具有较好的系统性与开放性,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极大地方便了教与学的过程,改善教学效果。通过专家讲座、推荐国内外期刊网站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学科、专业的最新资讯,扩大知识面。

4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化,实现社会价值

通过“理论学习—实验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方式培养体育人才,促进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和实验技能转化为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为学生打造最好的实践平台,并提供最完善的技术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化,实现社会价值。在《运动生理学》课程建设期间,在主讲教师指导下,学生参加了多项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在课程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对广东省上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建立了广东省和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组织学生参与高水平运动队的科技攻关项目,为部分国家队和省田径队在广州亚运会和全运会上取得佳绩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科生通过“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日”等社会实践活动,免费给社会人士或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BMI身体指数、血压、肺活量以及握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测试,通过这些活动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推广,实现社会价值。

5《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经过12年的精品课程建设,虽然在团队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践体系改革、实验室建设、实验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丰硕的建设成果,但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如何持续高效地进行《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思考。1)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信守“以生为本”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教”的对象、“学”的主体,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信守“以生为本”的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基础,强化技能,突出实践,力求创新。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培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动物实验是运动生理学实验里的经典实验之一,通过动物捉持、破坏神经、手术操作、仪器使用等实验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以及严谨的科研精神。课后的实验报告要求运用运动生理学专业语言描述并且要求语言精确、简练、严谨,特别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实验报告要求必须按参照期刊论文的格式撰写。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查阅生理学专业文献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都会得到了相应的提高。2)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团队新、老教师的无缝衔接。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的新老交替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如何进行团队新、老教师的无缝衔接,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鼓励团队年轻教师参加各类型的学历及非学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年轻教师教学能力,拓阔他们视野。其次,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定期开展教学交流会议进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材建设以及实验设计等各方面的教学经验交流,以“传帮带”的方式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除了加强师资培养以外,鼓励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教学实践的形式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教学能力,还可以作为师资队伍有效补充。精品课程建设为师资培养提供平台,而高素质的师资则为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3)持续更新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展传播途径。教学资源建设与更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经费不足、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不够等原因,有部分教学资源的更新比较慢,资源点击率不高。更新率低、更新慢,再好的优质资源也会逐渐变成老旧资源而变得不受欢迎。适时调整教学资源的内容,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自主学习。除了经典教学内容以外,可以把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教师团队及其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课程资源库中。《运动生理学》理论性强、内容多而且抽象,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如能量代谢、血液循环、运动与内分泌、运动与免疫等生理知识难理解、不易记忆,引入更多、更先进的科技作为创新教学资源的手段,比如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可直观地表达抽象的生理学内容,学习起来轻松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现在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互通的智慧学习环境为教学提供了更便捷、更生动、更丰富的情境,进而能够支持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既有利于个体的自主学习,也便于协作学习的组织,既能实施讲授式教学,亦可组织讨论式学习[12]。“互联网+”背景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成为新的教学模式,短而精的教学视频是微课的主要组成部分。把微课与翻转课堂融合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弥补项目课程教学过程容易忽略的部分[13]。手机的迅速普及与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让资讯无处不在,可通过手机APP、微信、微博等多种途径传播微课,实现移动学习、随时随地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4)加强有效的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建设。师生除了在课堂与学习论坛进行问答交流以外,可定期发放具有不同针对性的调查问卷,有效收集学生和教师对课程资源质量、更新速度、教学平台交互性、网站学习的便利性、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答疑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及信息反馈。这不仅可以及时看到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的一面,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多环节的、关系多方面的系统性教学改革工程。必须顺应时展,抓住机遇,坚持以生为本、改革创新,在保持现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争取更大突破,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扩大精品课程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作者:陈小琼 郝选明 梁健 李焕春 曾芃潘 红英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第三篇:临床生理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临床生理学课程可以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启发,同时也可以提升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在临床工作以及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成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必须全面推进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工作,结合课程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要求,运用恰当的教育指导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临床生理学课程建设效果。

改革理论教学模式

临床生理学课程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是在生理学基础之上衍生而来,和生理学教学不同的是除了对生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以外,还注重将临床疾病发生机制,和相关生理功能进行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能够从临床实例当中获得启发,提高学生的医学实践能力。可以说,临床生理学课程做到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整合,能够为医疗水平的提升、推动医学进步和生理学体系的完善提供巨大的动力。在临床生理学课程当中,理论课程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大量的理论内容都是和临床医学紧密联系的,因此基础的理论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针对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积极性不高,整体的理论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可以对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师的理论教学可以突破课堂的时空局限,实施以实践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师在备课环节可以到实习医院和临床医师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将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进行整合,鼓励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帮助临床医师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切入点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理论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讲授糖尿病时,可以和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主治医师进行协调、沟通,获得临床的一些实例,并鼓励学生进行病例、病理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理论学习当中拥有清晰的思路,掌握相关的学习规律,为今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2]。

优化实验教学手段

临床生理学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思维和医学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并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整合,配合教师的耐心指导来全面提升临床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要注重优化实验教学手段,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完整性必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发挥自身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导以及带领学生展开普通技能的实践;另一方面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其中核心内容是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自行设计实验,并且能够自主地探究和解决与临床实际相关的现象和问题。这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有着根本区别,不再单一地强调基本功和规范操作,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实践出发,加强对器官功能的分析、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验当中掌握与临床相关的内容[3]。例如,在学习血液性缺氧对呼吸以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缺氧的相关病理,使得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实践当中恰当地处理真实性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进行相关病理机制的研究,加深对器官功能的了解。

创新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是临床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临床生理学学习成效,系统性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医学思维的培养情况。同时课程考核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同学存在的差距、自身有待改进的部分、可以进步的方面等,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对自身的客观评价,便于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努力吸取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课程考核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依据,也就是说教师能够从考核结果当中分析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方面,以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还可以从中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以便在今后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果单一运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的话,学生会有沉重的学习压力,很容易让学生形成机械性的学习状态,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的课程教学,还会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巨大的阻碍。因此,要对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根本性的革新,有效结合临床案例来组织开卷考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论文写作。例如,为了增强学生对于临床生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可以将考试形式确定为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在通过多方面渠道获得资料后,完成医学论文的写作。教师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以及榜样的树立是全面推进临床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而且随着临床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教师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只有结合临床实际来进行临床生理学的教学才能够真正发挥课程教育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单一地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讲授,不利于教师综合能力要提高,同时也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为了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满足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需要大胆地突破传统模式,用课程来带动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丰富临床生理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交流、沟通,关注医学动态以及临床疾病治疗现状,以便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临床生理学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有着超高实践技能的医学人才。除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的整合,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要积极推进临床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改革理论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手段,创新课程考核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学思维,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作者:景红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培根.转变习惯思维模式拓宽学科发展事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17):52-53.

[2]于萍萍.临床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16(74):104-105.

[3]张文龙.紧密联系临床实际,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7(15):410-412.

第四篇:图形思维在生理学教学的应用分析

1生理学与图形思维

基于生理学来说,其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门机能学,其探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生命“逻辑”,针对这一点来看,其对于逻辑和思维的要求比较高,进而也就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引起该方面的高度重视。为了较好提升这种生理学的教学效果,重点加强对于图形思维的应用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借助于图形思维确实能够有效提升生理学教学效果,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并且还能够有效促使其在后续的时间应用中表现出一定的积极作用价值。比如对于渗透方面的教学工作来看,就可以充分借助于相应的图形思维教学方法进行运用探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同样也需要重点探究相应的基本概念内容,比如对于渗透压就需要进行详细讲解,但是在渗透压的具体讲解后,还需要进行引申,进一步讲解血浆渗透压以及各个组织结构中渗透压的相应作用,并且结合其具体的表现以及异常问题进行讲解,在该方面的讲解过程中,如果单纯采用口述方式进行教学,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目标,学生也很难理解和记忆,而如果能够借助于图形的方式进行呈现,并且结合图形进行相应图形思维的阐述,必然也就能够较好提升生理学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图形思维的使用,如书本的图形,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问题,以文字知识为基础,不过多的在文字的加工和分析上下功夫,反而在书本图形的知识和内涵方面深入挖掘,对书本文字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加工,并用图形复习来代替传统的文字记忆更有意义。

2基于图形掌握知识,开展图形复习

忽略书本图形的重要性以及图形描述对于知识的概括,只注重文字部分的描述是学生在医学课程的学习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必须要加强对于图形复习的关注,提升图形复习效果。在图形复习过程中要分小组进行,由教师指定书本中如横桥周期、肺顺应性曲线等具有代表性的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图形学习,图形讲解和图形讨论,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复习内容,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复习任务,保障对于图形的掌握效果,确保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开展小组讨论,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要对教师和学生的提问予以回答,把原有的文字知识进行深加工,格外重视把握细节。经过该方面的应用复习,发现学生的图形复习效果都能够得到较好强化,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入,尤其是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

3三层次思维导图的绘制

反复地重复、加工和深化对于掌握知识较为关键。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学生初学生理学课程,往往会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记忆模糊,不清楚知识之间的关联、在临床的应用中对知识不清楚等问题。鉴于此,我们要求学生制作基本知识点思维导图、知识点关联思维导图、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其中:知识点思维导图是深化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基于难点和重点知识,对相关的知识思路进行梳理;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对相关的章节的整体知识整体框架进行构建,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章节知识时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知识点关联思维导图以“关联性”作为突出点,把相关联的知识点作为基础,理清思路,对知识的关联和应用作为重点,以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例,可以关联到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兴奋收缩偶联,横桥周期和肌丝滑行等相关知识点,在这一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中,对章节中关于肌肉收缩相关联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在思维导图的制作实施过程中,交错的方式也就是一个思维导图由2~3个同学同时制作,在小组内充分利用“制作———讲解———讨论———修改”的模式,之后通过在班级内展示,由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确定最优思维导图,作为班级今后使用的模板。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制作知识点思维导图可以把握重点知识和突破相关的难点,例如分析的兴奋性的问题,学生在从整体上对影响兴奋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于高低血钾症对骨骼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更加熟悉的掌握;制作章节思维导图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有着极为有利的条件,便于系统的掌握知识;另外,通过制作知识点关联思维导图,对于学生从知识的关联和引申把握知识,例如从神经系统相关内容的教学展示,进而也就能够引申到对于相应运动的协调控制,尤其是在相应的肌肉运动协调以及兴奋传递过程中,其能够达到的引申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突出的。除此之外,还可以着眼于相应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关联思维教学,这一方面的应用能够较好提升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比如在渗透方面的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渗透压逐步产生关联教学,将所有和渗透相关联的一些知识点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和呈现,提升教学效果。当然,对于这种思维导图在具体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来看,不仅仅局限于呈现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描绘思维导图,进而同样也能够较好提升学生对于相应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保障其有效掌握各个教学内容,并且因为各个学生在相应的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的偏差,进而也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相互阐述,借此来确保各个学生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思维借鉴交叉效果。

4结语

在生理学教学中充分的应用图形思维,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可以有效的进行弥补,同时,对于理清学生的知识思路,对逻辑进行充分的把握,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在生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大力提倡并努力完善,以期为生理学教学提供更好的辅助。

作者:房洁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瞿永华,黄万琪,杜丹丹,等.生理学教学中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5(3):136-138.05

第五篇: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探讨

[摘要]生理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由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该文简单讨论了关于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办法,通过简单的讨论,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借鉴,促进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发展。下面就是从几个比较普遍的角度对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讨论。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生理学是医学类院校的重点课程,而实验教学更是实现生理学教学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中职卫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务工作者,填补了国家对于医疗行业的人才缺口。中职学校的生理学实验教学也应根据时代的发展来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需要针对生理学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生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实验学习,制定出符合现代化教育的改革计划,深化中职学校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广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开放的教学方法,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教学等方法,为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贡献力量。在教学中应该以现代科技促进改革发展、以教学方法推动改革前进、以整合实验达到改革完善。

1以现代科技促进改革发展

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需要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像微课程以及借助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微课程在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从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要点进行精准提炼以及对课程视频的制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一般说来,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每一个实验在试验时间上都是不同的,但是为了促进教学改革,在利用微课程的就应当尽量控制每一个微课程视频的长度一致,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制作实验教学视频的时候,应当让一个实验尽可能满足一个视频长度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实验进行要点精炼,让学生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内学习到最重要的生理学实验知识。另外,现代科技的进步能够允许学生方便地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设备,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对微课程的应用,也可以借助这些移动终端设备的便捷进行对学生生理学实验的教学。为了保证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视频能够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中职生理学教师应当注重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积极学习视频制作技术,为学生的微课程视频制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微课程的应用能够方便学生对生理学实验有一个更简便的学习方式。为了促进改革,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生理学实验进行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实际上这个系统是借助于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在计算机硬件和相关软件的支持下组成的对生物信号的采集、放大、分析和处理综合性仪器设备。这个系统可以对生理学实验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收集,代替了传统的记录仪和示波器以及放大器等多种实验设备。因此,在中职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对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进行实验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促进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实验方法,减少盲目的实验操作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能够促进我们改革的步伐。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关于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课件,可以将实验过程的每一个部分分解之后向学生进行讲解。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实验的深入理解,既能够节省一部分实验材料,同时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一些复杂的实验当中更能体现出优势,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观察,当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实验,提升实验的成功率。

2以教学方法推动改革前进

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除了要对现代科技的充分应用,还应当讲究正确的教学和改革方法。其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队伍的合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开放式教学法,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中分别选取数量相差不多的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比。一组作为实验组,采取开放式教学,另一组作为对比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实验组的学生的教学,应当在每次实验课程开始之前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的意义和目的,然后让学生自由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在旁进行及时的指导。但是教师应当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操作。这样的开放式教学才可以对学生的生理学实验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关于实验的选题和实验顺序的安排,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根据小组内成员的共同爱好和所具备的实验条件进行决定。当学生选定了自己的实验题目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参考资料,然后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去查询资料,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拓宽他们的视野。最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在开放式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最后通过与对比组的学生进行对比,不断改善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师应当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此,作为教学团队,教师应当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意识,运用更加综合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教学,为学生解决更多的关于生理学实验的问题。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下自己的教师的架子,与学生融成一体,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为了保证开放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当根据实验教材的要求提前为学生制定好详细的实验操作顺序和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自身所储备的知识进行实验。教师要充分围绕学生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学生选择实验题目,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调试实验设备和仪器等。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出来,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学,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教学。

3以整合实验达到改革完善

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要想更加彻底的进行,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改革方法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改革的完善。整合法所包含的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跨学科实验整合,另一个是生理学实验整合。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就是通过对不同的实验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整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生理学知识有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首先是跨学科整合法,所谓跨学科也不过就是在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学3个学科之间进行有机整合,借助各自的实验共同促进生理学实验的教学工作。这3个学科的实验教学都是借助相类似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三者知识的结合,模拟更加贴近现实的临床环境。例如,在学习生理学脊髓反射和对反射弧进行分析实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与药理学中麻醉药物的传导作用实验相互整合进行。简单的说就是要在蛙脊的一侧的后肢周围注射适量的普鲁卡因,然后对实验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这个实验过程实际上同时完成了两个实验,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有限的时间和实验仪器的条件下,学习到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两种知识,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提升。整合法还可以应用在多个生理学实验当中,通过对不同的生理学实验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在进行实验的时候通过新的实验方法融入不同的生理学实验。一个动物可以进行多个不同的生理实验,在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减少实验的消耗,同时对实验教学课时也达到了有效的精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对实验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例如,在学习哺乳动物的动脉血压调节的实验过程中,可以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就是要在兔颈两侧颈动脉窦区施加压力大约15s左右,然后观察所引起的颈动脉窦区牵张刺激。这是一个简单的对照试验,但是能够得到很好的实验效果。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可以继续加入观察微循环的实验。这样陆续选择合适的机会整合相关实验在一个生理实验当中,能够对实验进行充分的利用。由此可见,整合实验的应用,不管是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实验还是相同学科不同内容的实验教学当中,都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收获。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动我们的能动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对生理学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促进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更好的发展。不论是微课程还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是对实验方法的整合,都要保证学生学实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然后再通过恰当的手段促进教学改革的完成。

作者:杨维立 单位: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邝希.关于中职学校《生物化学基础》的实验课教学改革[J].科技经济导刊,2016(15):153,127.

[2]潘锋钢,易蓉,易群.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才智,2015(22):97.

[3]黄伟革,刘宝裕,陈莹桦,等.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146-147.

[4]许贵.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实验教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5(9):635-636.

第六篇: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探索

1高专院校中医学专业生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目前医学高专院校中医学专业生理学实验课的开展存在种种局限,表现为以下几点。

1.1学时有限,内容不够丰富

高专院校学制通常为三年制,除去实习时间学生在校期间仅有两年时间,再加中医专业学生学习课程相对其他专业来讲要更多,因此,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大量压缩,尤其在实验学时上,通常生理实验课学时不会超过18个学时,只够开展六到七个简单的实验,不能突出生理学实验性的特点,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1.2学生较多,实验场地、设备有限,动手机会减少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专科院校,但是实验室场地与设备建设相对落后。以往实验4~5个学生一组,而现在7~8个学生为一组,加上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使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不利于实验技能的培养。

1.3实验成本高,耗材大

生理学实验普遍都为动物实验,所用动物价格较昂贵;所涉及的仪器设备种类繁多且实验复杂,学生不易掌握,如果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该实验的仪器,实验中就有可能因使用方法不当而进行误操作,造成实验中断、仪器损坏;尤其是辅助设备(如换能器、刺激器和屏蔽盒等)容易损坏,还有不规范使用手术器械,造成手术器械的损坏,因此,实验耗材也较大。

1.4实验复杂,难度大,成功率低

根据教学大纲所设的常规实验内容,有的实验所需物品比较复杂,缺少哪一种,都会直接影响实验效果;部分实验操作复杂、精细,难度大,学生在短短的学时内难以熟练掌握,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往往造成实验不顺利甚至失败,或者由于极度依赖教师帮助,直到实验结束都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如“家兔动脉血压实验”,实验过程中涉及颈总动脉插管,这是一项比较精细的操作,学生初次实验很难操作完成,成功率比较低;另外,由于实验的抽象性大大削减了学生预习的兴趣,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现象缺乏理解,导致学生对实验预习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是导致部分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

1.5医学高专院校中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差、积极性不高

高专院校高考录取分数线普遍偏低,尤其是中医学专业,且文科生偏多,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相对于本科院校或者是其他专业理科学生来讲都差很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显得非常重要。

2虚拟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2.1节约实验成本,实现最高效率的资源共享

虚拟实验为真实实验在计算机上的模拟与仿真,因此无需实验动物、药品、器械等,也不需要实验教师准备实验;另外虚拟实验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根据学校要求提供同时访问服务器的客户端数量,可接入校园网,也就是说只要学生在校园内,或者是能够通过网络访问到学校网站,通过了身份验证,足不出户就能够通过设备(计算机、手机等)连接到服务器上来进行虚拟实验操作,无需专门配备电脑、实验场所和实验教师。有了虚拟实验系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宿舍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虚拟实验室网站,选择相应的实验操作,一些成人教育的学生或者是对生理学实验感兴趣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平时没有机会亲身来到课堂聆听老师的讲解,现在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的虚拟实验系统了解和实际操作这些实验项目,这使得实验教学这一资源从中心“独有”变成了全校“共享”。

2.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开出率

以往专科生理学实验大纲中,有些实验内容由于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实验条件限制、实验效果不明显、实验持续时间长等因素,使实验不能开展:如蛙心灌流、去大脑僵直、尿液生成的调节、假饲实验等。通过生理学虚拟实验室建立,许多不能开展的实验都能够得以正常进行。

2.3逼真形象、加强互动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传统实验教学以教师讲述或者PPT演示为主,虚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大量应用照片、视频、音频配合逼真的动画,构造一个仿真的实验环境,达到美观、清晰的实验效果[5-7]。例如,家兔麻醉过程,拍成视频后,利用录像展示实验操作流程:包括静脉血管的选择、麻药及其剂量、麻醉好后的判断标准。所有操作通过点击鼠标完成,整个过程类似游戏,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达到“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的目的。另外,虚拟实验能通过程序设计,对实验进展做出快速反馈,如在尿液调节实验中,如果学生点击实验项目中“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静脉注射呋塞米”等操作,系统会立即显示尿液滴数变化;如果手术过程中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直接点击膀胱插管,计算机会拒绝执行此命令,来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步骤,具有很强的智能性与互动性。学生通过虚拟实验软件系统还可设计探索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2.4方便实验考核

以往实验考核通常采取现场实践操作与实验卷面考核两者结合来进行,各占一定比例,通常实践操作占70%,卷面考核占30%,受到实验场所、实验教师等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开展。因此,有些院校就干脆放弃实验考核,更有甚者期末考试实验成绩随便填写,不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也不能够评价教师实验教学效果。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中配置有实验考核模块,实验教师可以在学期末理论考试前组织进行实验考核,电脑随机命题、改卷,具有方便、简单、客观的特点。

3虚拟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表现出的弊端

即使虚拟实验具备上述很多优点,但其也表现出许多不足的地方,它不能完全替代真实实验,这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3.1真实实验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虚拟实验只是依赖电脑操作,依靠鼠标的点击来完成实验,学生没有接触到具体的实物。例如,麻醉时具体怎样来进针?角度怎样?推药的速度怎样控制?手术器械怎样使用?在虚拟实验中都得不到锻炼。

3.2在真实的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异常现象和故障,比如动物麻醉过浅、麻醉过深后的死亡,动脉血压直接测量时插管的凝集、气管插管时插管的堵塞等这些在虚拟实验中是不会出现的,而这些现象和故障却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医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最需要具备的素质。

3.3传统实验通过一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实验过程中分工明确,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虚拟实验一人一机,独立完成,语言上没有沟通,无法培养团队意识。

4总结与展望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虚拟实验只是对真实实验的一种延伸和强化,只可能作为真实实验的补充。在生理学实验中只有充分发挥虚拟实验的优势,有效地把虚拟实验结合到传统实验中,作为传统实验的补充,才是我们下一步要探索的方向。

作者:李永格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袁维新.教学学术:一个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高教探索,2008(1):22-25.

[3]姚利民.教学学术及其价值[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102-106.

[4]史静寰,许甜,李一飞.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研究—基于44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2):52-66.

[5]张刚,罗小华,贺利芳.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技术研究[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8,27(3):57-58.

[6]许冰莹,景强,李建京,等.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72-75.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9

关键词:动物医学;模拟教学;模型;虚拟系统;临床技能

模拟教学是指在一种人造仿真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1-2]。在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中,采用现代智能技术、虚拟系统或一些仿真动物模型,以“模拟”来代替“真实”的疾病状态或临床诊疗条件,参照人类医学的相关教学内容,模拟动物的正常解剖结构(如骨骼形态)、正常生理机能以及模拟动物疾病的临床症状、疾病发展演变过程和诊疗过程,甚至采用现代智能软件创建出虚拟的患病动物或虚拟的临床现场(病房、手术室等)乃至虚拟的医院代替真实的患病动物或者真实临床场景(如动物的难产模拟救助)进行教学、学生的临床实践训练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评估等,目的是尽可能接近或复制临床病例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通过临床模拟实践,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诊疗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掌握临床基本诊疗技术,从而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在当前形势下,模拟教学在动物医学教学中还很少应用,但可以肯定的是模拟教学在未来的教学中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针对动物医学模拟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进行阐述。

1动物医学临床教学现状

对于每个临床兽医师而言,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临床基本诊疗技术和实验室操作技术。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动物解剖学,到大学二年级开始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然后逐步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直到大学四年级和大学五年级阶段进入临床实践学习,更是要确实掌握每项常用临床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并了解不同诊疗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其适应症、禁忌症。对于必须掌握的临床常用诊治操作步骤与要领,必须要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训练才能准确、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技术,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临床基本诊疗操作技术历来是动物医学专业教学难点之一,学生必须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逐步掌握并应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几乎完全依靠临床实习或工作后才能真正遇到或开始锻炼并逐步掌握这些操作技能。目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可以利用的临床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现代养殖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这样使得学生在上学期间接触到临床病例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诊疗技术的学习及临床实习困难重重,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受到严重影响。除了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之外,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经费要高于其他专业的培养经费。如果学校下拨经费不足,特别是实验动物经费不足,使得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变得越来越困难,极少数学校甚至没有条件让学生接触大动物(牛、马等)进行临床实习或实际操作,很多学生即使经历过临床实习并且毕业了,但是他们没有经历过一次在大动物身上进行基本诊疗的机会。这样的后果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对常规的操作和临床合理救助等必须掌握的诊疗技术及适用症、禁忌症等必须掌握的技术掌握不扎实,甚至对某些不当操作技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或严重后果更是心中无数。学生们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只能在工作后由养殖场的兽医“师傅”们来传授基本操作方法,由于“师傅”们对相关理论知识相对匮乏或良莠不齐,操作手法各异,导致学生学到的东西也不标准、不科学,甚至有些是错误的。学生在工作后经过多年的积累才能掌握常规兽医临床操作技术和诊断技术,而不是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正常的教学环节不断地巩固加强掌握的。当然,国内大多数的高等学校具备开展相关教学内容的条件,但是可能部分学校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学生不能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全面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技能的情况。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对传统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产生重大的冲击,因此如何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和常规诊断技术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重要问题。

2模拟教学在动物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动物医学专业模拟教学的发展和人类医学的模拟教学的发展相似。人类医学发展早期也是从解剖模型的设计开始,例如让医学学生通过实物标本或模型认知各组织器官来加强教学效果,后来逐步通过模拟而模仿人类的常规生理机能和代谢活动,以及发展到智能化模拟医学水平。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利用现代智能化模拟医学手段建构临床技能教学,以此来提高和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应用现代智能化模拟医学进行教学必然会成为人类医学和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样,动物医学专业的模拟教学也有类似的经历,但是与人类医学相比,无论是研发力度,还是经费投入以及各高校的重视程度,模拟教学的应用都远远落后于人类医学。对于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一直是国内外动物医学教育关注的热点,由于常规兽医临床检查技术和临床诊疗等基本技能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动物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学生掌握常规临床技能是动物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些技能对于学生后期实习及将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全国各高等农业院校和职业学校动物医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在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动物养殖模式下,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接触到临床典型病例的机会不断减少,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熟练学习掌握临床基本诊疗技能的机会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诊疗技能掌握不熟练,甚至没有机会接触,该环节也成为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每个动物医学教育工作者潜心希望改善和提高的环节。如果在动物医学专业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教学中引入模拟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教学资源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教学来增加临床基本诊疗技能的学习机会,尽管是模拟实践教学,但是也可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的技能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只要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师致力发展模拟教学,一定可以在动物医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许多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诸如气管插管、静脉穿刺或注射、动脉穿刺、神经阻滞、针灸练习、神经传导和经络走向与分布的掌握等,以及利用动物后躯模型进行大动物难产的模拟救助等。虽然动物医学专业模拟教学会随着其独特的优势而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模拟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兽医临床教学。因此,如何将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发挥模拟教学的优势,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模拟教学方法,特别是应用现代智能化模拟教学手段,需要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师深入挖掘和提高模拟教学的潜能,让学生掌握和熟练应用动物医学专业的临床基本技能,仍然是动物医学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计算机和网络虚拟模型技术的发展,未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各种现代技术的应用,模拟教学不仅是动物医学教育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动物医学教育自身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模拟教学必将在动物医学教学方法上再次掀起一场革命,为动物医学教学带来划时代的进步。

3模拟教学在动物医学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模拟教学具有时间灵活、易于调控、无风险、允许出错、可以重复等优势,“模拟”能很好地弥补“真实”教学的诸多缺陷,让学生在接触真实动物病例之前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基本诊疗操作成为可能。模拟教学中最常用的仿真模型教学已成为传统及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原因是其在教学上具有可重复性、可控制性和实用性等优点,仿真模型可以完全模拟“真实”情况。通过仿真模型的模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巩固和加强学生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和熟练度。如大动物难产救助教学模拟,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大动物在分娩过程中的专业知识和常见的临床救助方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的课程需要,使用各种仿真模型教学并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不仅可以让动物医学专业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解剖、生理等专业知识时就能够通过模拟教学手段掌握动物的基本解剖和生理结构,并在学习专业知识早期就能树立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性强的教育理念,为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模拟训练具有可反复操作和病例的可复制性等优势,可使动物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通过教学模型在课上课下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全部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的目的。学生通过这样反复的模拟训练可以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进而能提高其自身的心理素质、缩短与临床实践的距离,而且学生能够在模拟训练中及时发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和对基本操作要点的掌握程度,能及时总结和改正自己在学习中的错误或不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仿真模拟教学还能克服传统教学“坐等病例”的被动局面,利用模拟训练不受时间限制的优势,随时可以进行实践技能的提高练习。

4动物医学临床教学模型的研发方式

在模拟教学中,教学模型是模拟教学的载体,其研发就显得尤为重要[3]。模型研发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教学中,因此教学需求是研发教学模型的原动力,而一线教师和学生则成为教学需求的直接主体,也成为研发模型的主体。动物医学院校的一线教师应自主积极研发相关教学模型,使教学需求在第一时间就转化为研发项目,并能快速将研发产品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这样就能使研发工作具备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对于教学模型的研发,必须打破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模式。企业研发出的模型产品多数在实用性和实际需求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且价格昂贵,高校很难全面购置。因此,动物医学一线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求,通过组建团队、搭建研发技术平台,积极争取不同层次的经费支持,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模型研发,满足自身教学的需求。另外,各高校也应该积极支持一线教师研发新的教学模型,鼓励教师积极构建研发创新体系,同时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并制订一些激励机制,激发和支持一线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模型的研发。反过来,教师研发出的产品,可以通过自身反复应用来检验和完善,然后可采取校企合作、技术转让和展销等多途径在各高校推广应用[4],让产品快速进入各院校动物医学临床教学的课堂。

5模拟教学在动物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5.1示教教学。从事动物医学的教师必须要在本学科全体教师的参与下,经过多次演示和模拟,保证操作规程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只有在所有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和研讨的基础上,在教研室主任和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带领下,制定最终的统一操作程序或操作流程,才可以在课堂上以示教的方式给学生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操作规程和技术要领。5.2学生课堂上的训练教学。由任课教师讲授训练模型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以及该模型的适应症、禁忌症等,然后由实验教师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要领和操作流程演示给学生,按照班级人数将学生随机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由1名教师指导,学生逐一在教学模型上进行训练,教师旁观并随时纠正错误,要求学生均达到合格的教学效果。5.3学生课后的训练教学。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对某一临床实际操作技术没有熟练掌握,在课后可以再与相应的实验教师联系,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掌握该临床诊疗技能的程度。5.4考核。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考核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训练内容提前设定到某一特定训练环节,然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及操作要点完成后续的操作或演示,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评分标准打分;或者教师在演示训练某一内容时,故意出现一些“疏漏或错误”,让学生指出错误,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给出成绩;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训练内容逐项操作,或者口述的同时并结合操作来考查操作要点,或者描述清楚该训练内容的主要发病情况和临床病变等,教师在旁边评审并给出成绩。

6模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相应对策

模拟教学即使再先进和完美,也无法完全和临床实际中所面临的情况相比,因此在模拟训练中会存在少数学生认为模拟动物不是“真”的动物或模拟效果达不到真实病例的复杂性或实用性,出现不认真进行模拟训练或粗暴操作对待“模型动物”等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任课教师必须及时纠正学生的态度、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模拟训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和道德标准,从思想上认识到模拟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认识到再逼真的模型也不能与真实的动物体相比,模拟操作与真实操作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模拟教学只能作为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补充和提高基本技能训练的辅助手段之一,不能完全代替真正的动物医学专业的传统临床教学和临床实习。模拟训练也只能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一个基础环节和传统实践训练的必要补充,更多的训练还要靠在实习和临床工作中完善和掌握。目前,在国内动物医学教学中,临床模拟训练可以极大地丰富和补充教学资源、弥补教学资源紧张和实验动物不足、改变兽医临床教学举步维艰的状况,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在全国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另外,利用模拟教学和训练的多种优势,诸如可重复性和可控制性,能够让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基本临床操作技能和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和将来真正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对于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也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的模拟教学训练需要大量高品质的训练模型,因此短时间内学校的教学投资可能较大,但是从长久考虑还是模拟教学比在实际动物身上操作要节约资金。随着国家和省(市)对教育经费投入的逐渐增多,以及动物医学专业教育高成本的特殊性,资金不会成为应用模型教学的障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动物医学临床模拟教学必将成为传统教学的有力支撑,这种新的教学技术必将为提高动物医学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7总结

目前,在现有条件下,逐步使用各种仿真模型和实体标本,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现代智能化教学方法,不仅会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利用教学模型进行模拟训练,可部分或全部取代某一教学环节中实验动物教学,这样可大大降低师生感染人兽共患病的风险和实验成本,投资少,效果好。发展临床模拟教学更有利于实现临床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巩固和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动手技能,为兽医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动物生产奠定基础,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陆瑜,韩如泉.仿真模型在麻醉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35-37.

[2]赵磊,王天龙,肖玮,等.医学模拟系统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及进展[J].北京医学,2012,34(8):730-732.

[3]金桂兰,曾莉,李长吉,等.医学训练模型材料的比较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2):8346-8348.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10

第一:思想性医学论文是专业性、探索性很强的文章,它的基本任务是探索未知,具体讲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即提出前人从未提出过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然而,医学论文同样要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科学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同时,在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要遵守国家法令,执行著作权法、保密和技术专利等有关规定。做到尊重科学,讲究道德,反对作假,反对剽窃。让医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讲,“文如其人”;所以,医务工作者有了好的思想才会有好的主题,有了好的主题才会有好的结论,最后才会有好的。

第二:创新性科学贵在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医学科学也不例外。所谓“创”,是指医学论文所报道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发表的“发明”、“创造”,而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所谓“新”,是指医学论文所提供的信息是鲜为人知的,非公知公用,非模仿抄袭的,即指医学的研究性课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此外,即所谓推广性课题研究:在此类研究当中,如果是模仿和重复他人课题或研究,应仿中有“创”、推陈出“新”。作者应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见解,产生出一种新的理论或技术,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才会从新的角度反映出新的成就。如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推广应用,以及老药新用,古方今用等项目,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的推广应用性课题。

第三:科学性衡量医学论文水平的首要条件是论文的科学性。在评价医学论文时,主要看科研设计是否严密合理,方法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完整可靠,依据是否准确并符合统计学要求,结果是否科学严谨,结论是否妥当并有充分依据等等。医学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包括“三严”和“五个体现”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撰写医学论文,必须贯彻“三严”精神。众所周知,按医学论文来源分类:

(1)、分为原著(包括论著、著术及短篇报道)和编著(包括教科书、参考书、专著、文献、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专题讨论等)两类;

(2)、按论文写作目的分类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

(3)、按医学学科及课题性质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四类;

(4)、按论文的研究内容分:实验研究论文、调查研究论文、实验研究论文、资料分析论文、经验体会论文五类;

(5)、按论文的论述体裁分为:论著、文献、综述、述评、讲座、技术与方法、个案报告和医学科普论文等。

所以,作者必须根据自己研究工作和研究资料的内容,选择相应体裁的论文表达形式。1、坚持严肃的态度:有一种观点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医学工作者只有思想端正,对待科学严肃认真,不夸大其词,不掺杂水份,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2、坚持严谨的学风:如果没有严谨的学风,心浮气躁,沉入不到你所从事的研究当中去;或者被别的议论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实验过程,均难以得出正确的3、坚持严密的方法:每一项实验或者临床观察,均应有严密的计划和步骤。在应用严密的操作和相关的程序当中,更不允许随意更改自己的科研设计和论证。所以,一篇好的医学论文诞生,既要有好的选题,好的设计,又要有具体的实施和认真的总结,作者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到“严肃、严谨、严密”。有的人临时想写一篇论文,平时没有选题、没有设计、没有素材、更谈不上积累,怎么能临时写出论文呢?所以,医学论文来不得半点想当然、来不得半点虚假。第二方面:撰写医学论文必须具有“五个体现”

1、体现真实性医学论文必须取材可靠,有原始资料和记录,实验结果务必忠于事实和主题,无夸大之处,更不能因实验数据与设计有出入而轻易改变程序和操作方法。当你做出的实验失败了,只要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你同样可以总结出有价值的论文,同样可以发表。你的论文告诉后来的研究者,在此课题研究的某一个方面上道路不通;它的意义也就是为后来的研究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

2、体现再现性医学论文报道临床或实验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其所采用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以及得出的结果,都必须经得起他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相同条件下的重复,并能得出相同的结果。例如,我国有的医学论文虽然发表了,但别人重复不出你论文当中的结果,这样的医学论文没有任何价值。再如,我国医学工作者的医学论文寄到国外医学杂志发表时,其杂志社均有严格的审编过程,必要时有相应的机构再现你的论文结果,考察其可靠程度,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发表。

3、体现准确性医学论文中,数据必须准确,必须反复探讨,特别是统计学处理。例如:有的论文作者演算数据错误,编辑也未严格把关,不知不觉中统计学出了差错,文章虽然发表了;但最后在评职称中,错误被评审的专家核查出来了,当事人未能晋升上职称还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样的教训值得引起大家注意和重视。另外,论文中的引文,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文献资料,引用一定要准确,引文用词必须规范,术语必须准确;自己的论文推导出来的结论必须合乎逻辑,表达准确。因此,在你的论文完成之前,那怕是一个标点、一个字符、一个数据你都必须核对得准确无误。

4、体现逻辑性我们写作医学论文,必须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不能概念不清,判断不当,更不能证据不足,论证不力,导致观点不明。目前,对医学论文的格式要求各家杂志社不尽相同;因此,作者在写作前,必须参阅你想投稿的医学期刊,每一种期刊都有它相应《投稿须知》或《稿约》。通常情况下,以中华系列杂志的《稿约》要求为标准,从文题、署名、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主题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多个方面把握全篇。

5、体现公开性医学论文的作者要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切忌片面性和说过头话。对临床实验结果要如实所映,不能任意取舍,不摒弃偶然现象。例如:某人做一项临床研究,对200例病人进行药物疗效观察,结果只有50例有效,有效率为25%;而作者若舍弃100例无效病例,只报道100例,仍保留50例有效,会导致有效率为50%的错误结果。此外,我们引用他人科研成果或文献资料时,必须亲自查阅,注明出处,以示对作者的尊重和公正。

第四:实用性医学后,对人类医学事业具有使用价值,是一种社会承认的劳动。最终目的就是给同行参阅,效仿使用,推动医学事业的向前发展。如读者用了你的论文中提供的方法,则必然有效,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现代需要的观点出发,医学论文有的能解决防病治病的实际问题,具有实用价值;有的着眼示来,能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一篇医学论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不仅谈不上发表,更谈不上它存在的价值;即使这样的论文侥幸发表了,别人一看就知道没有水准,一看就知道是关系稿、凑数稿,更经不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将对作者、编者、以及该医学期刊都是一个不少的负面影响。

第五:可读性撰写医学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存储新的医学信息,让他人用较少的时间和脑力就能顺利阅读,以解论文的内容和实质。这不仅要求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用词准确;而且要求论文语言通顺,文风清新,可读性强。一般我们在阅读时,首先会参阅论文的摘要。摘要一般在300~500字之间,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600个实词左右),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部分,它是全篇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也是整个论文的精髓和灵魂。读者只有在参阅论文摘要,确定其价值后,才会更进一步去参阅详细的内容,再去进一步去应用,所以摘要与正文同样重要。如为论著虽标引2~5个主题词。正文语句结构多以主谓宾句为主,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体;同时,必须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脉搏和灵气,体会到论文的思想和主题,有很强的可读性。正文中的医学名词,以**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为标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年版药典(法定药物),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计量单位必须是**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为蓝本。数字执行GB/T1583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文中缩略语尽量少用。参考文献,按BG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综上所述,以上“五大要素”是我们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撰写医学论文的核心要素。总之,撰写医学论文时,我们必须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尽量反映我国医学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学术交流。真正做一个发现医学真理、检验医学真理、实践医学真理、证实医学真理和发展医学真理的人。

补充:

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

(一)标题(title)

标题要求:

1.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3.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

(二)作者署名(author)

1.作者署名的意义

(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

(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

(3)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

(4)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

2.作者署名的原则

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3.作者署名的要求

(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

(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

(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

(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

(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

(三)摘要(abstract)

1.摘要内容和格式

一般格式:

(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

(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其它格式

(1)目的(objective,purpose,aim,background):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研究背景。

(2)设计(design):论文基本研究设计。

(3)地点(setting):研究地点、单位、等级。

(4)对象(subjects,patients):论文研究的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5)处理(intervention):论文的临床治疗和其它处理方法。

(6)检测(measures):论文为评定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

(7)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和数据。

(8)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2.摘要的写作要求

(1)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

(2)格式规范化。

(3)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

(4)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

(5)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

(四)关键词(keywords)

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

主题词是规范化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自由语言。现阶段关键词和主题词都作为检索语言使用。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意词未统一,造成检索误差,故目前多采用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

1.关键词格式

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1)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

(2)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

(3)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

(五)引言(introduction)

1.引言的基本内容

(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

(2)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

(3)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

(4)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

(5)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

2.引言的写作要求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

(2)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

(3)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

(4)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

(5)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

(六)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

1.材料与方法的主要内容

(1)实验对象:

①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

②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

③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理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

(2)实验仪器: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

(3)实验材料: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

(4)实验方法与条件:

①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

②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标本制备过程。

③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

(5)统计学方法:

(七)结果(results)

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

1.结果的内容

(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

(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

(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

(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

2.结果的写作要求

(1)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

(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

(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

(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

(八)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

1.讨论的内容

(1)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2)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

(3)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4)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

(5)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

医学文献综述写作要求:

一、概念

综述是作者以某一专题为中心,从一个学术侧面,围绕某个问题,收集一定历史时期(主要是近期最新文献)有关文献资料,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进行消化整理、综合归纳、分析提炼而写成的概述性、评述性专题学术论文。

二、综述的特点

(一)综合性

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与国内到国外研究现状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炼、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二)评述性

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三)先进性

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三、献综述的内容和形式

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文献综述多为三四千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字数决定于内容综述的形式。

综述内容可以涉及一个科学、一个领域、一个专题、一个研究、一种药物、一种疾病或一种疾病的某一方面,一种学说,一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四、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包括四部分:前言、主体、总结、参考文献。

(一)前言

前言也叫引言、导言,用二三百字的篇幅,以前言的形式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二)主题部分

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的明白透彻,主题部分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历史发展

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历史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分析

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收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出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3、趋向预测

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

(三)总结

总结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总结主要是对主题部分所阐述的主题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