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6 17:18:13

动物防疫机制

动物防疫机制范文篇1

关键词:动物防疫;工作机制;队伍建设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也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动物防疫是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重要保障。所以,应立足于动物防疫工作实际,深入观察分析,找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保持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奠定基础,全面提升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

1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工作机制

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可以提升相关工作的质效和水平,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才能有效组织和协调畜牧养殖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首先,强化政府在行业中的管理职能。政府对畜牧业的管理与发展具有科学的导向作用,为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防疫疫苗的生产、调配、储存、转运,都需要强大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只有在政府的指导帮助下,才能购入种类多样的、先进的疫苗,在更多的地区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站,尤其是在偏远贫困地区迫切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其次,健全工作人员管理机制。动物防疫工作的积极性离不开工作机制的激励,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升职和生活保障制度,才能有效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针对畜牧防疫工作也应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应对机制,加强对疫苗的管理和使用,作好动物防疫数据的保存与处理,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提升动物防疫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建立科学高效的防疫工作管理机制,是破解动物防疫工作难点的必要前提。

2重视防疫工作队伍建设

人是一切工作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任何工作中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加强防疫工作队伍建设是开展防疫工作的基础。当前,动物防疫工作队伍的现状不很理想,老龄化严重,业务能力滞后于防疫新技术发展水平,工作岗位调动频繁等,这些都上制约了防疫工作的开展。为此,上级领导部门应积极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动物防疫技术骨干,为基层防疫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基层防疫工作活力。同时,提升动物防疫人员的福利保障,解除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能够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既增强了基层动物防疫的技术能力,又保证了防疫工作的连续性。动物防疫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政策工程,需要一批具有较强技术水平,意志坚定,热爱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扎根其中,才能确保畜牧防疫工作的良好开展,提升各地防疫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3综合利用多种防疫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动物防疫提供了技术保障,对改善目前动物防疫手段单一的现状有积极的意义,动物防疫人员应综合运用多种有效防疫手段,以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成效,提升防疫工作质量。动物防疫信息化就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应用,它可以实现防疫数据和资源的共享,扩大防疫工作合作交流的范围,促进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跨区域交流,扩大了先进防疫技术的传播与运用,为防疫工作的开展注入活力,提升当地动物防疫技术水平,丰富了动物防疫经验。同时,先进的动物防疫设备仪器是提升防疫水平的重要利器,它可以为防疫提供准确的检测、实验结果,为疫情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还可以提升防疫工作信息化处理能力,将防疫工作流程、防疫工作数据进行科学的记录和分析,提升了防疫工作数据处理能力,对进一步的防疫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意义等。动物防疫工作应是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性技术手段运用的体现,工作人员应创新思路,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打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关键战。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养殖业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动物养殖业的生态发展,甚至生死存亡。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应结合工作实践,深入生产一线,多渠道获取防疫工作中的信息数据和技术难题,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知识和防疫经验,为当地的畜牧养殖户提供科学、有效、安全、持续的疫病防治支持,促进畜牧养殖业良性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江海南.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技术分析[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12):95-96.

动物防疫机制范文篇2

畜牧业要健康发展,动物防疫工作是关键,长期以来的动物疫情特别是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情肆无忌惮的发生,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前各级动物防疫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对湘西州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州动物防疫工作基本情况

湘西自治州动物防疫机构设置基本完善,全州现有动物防疫人员794名,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其中动物防疫监督员63人,动物检疫员413人。州家畜疫病防检站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定编20人,现有在职人员18人,与州饲料监测站和州畜禽水产品检测中心合署办工(有职工8人)。8县市防检站共有定编84人,有干部职工139人。我州的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围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防治技术的普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畜禽水产品和养殖业投入品(饲料和兽药)的质量监管、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管理等开展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州广大动物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动物防疫工作实现了“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的防控目标,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是诊断手段落后,化验室设备残缺不全。除州本级和吉首市外能够开展一些常规疫病的化验诊断外,其他县基本不能开展化验诊断工作;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大部分乡镇动物防疫站无站房,有站房的且多数是危房,已年久失修不能使用。据统计,全州164个乡镇站,有站房的只有78个,占47.5%,而78个有站房的乡镇站有47个属危房,占60.2%;三是乡镇站设备落后且严重不足。1999年以前,乡镇站几乎没有任何设备,2000年州财政安排了100万元专项经费,给每个乡镇添置了一台冰箱,每个防疫员配备了一个保温盒,2004年省财政拨65.1万元,给每个乡镇更新冰箱、添置注射器、耳标钳消毒机等设备,除此之外,无任何设备,更谈不上交通、通讯、防疫监督等设备,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只能实施基本的免疫接种工作,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二)动物防疫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畅。全州8个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有5个是防检监合设的,3个是分设的,虽然8个站均为独立法人资格,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完全没有自主权,隶属于县畜牧水产局管理,人、财、物三权不能自主支配,乡镇站完全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每年只有春、秋两季参加防疫注射工作,其余时间则从事动物诊疗和饲料兽药经营活动,而乡镇动物防疫站无任何资产和积累,乡镇动物防疫员处于县里管不到,乡镇不想管的尴尬局面。

(三)防疫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据统计,全州共有794名动物防疫人员,其中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从职称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6人,仅占0.76%,中级职称177人,初级职称327人,无职称的达257人,占总人数的32.4%;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139人,30-40岁之间254人,40-50岁之间138人,50岁以上254人;从学历情况看,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只有25人,仅占了3.14%。大中专学历432人,初高中及以下学历211人,占26.6%。老同志经验丰富,新知识少,年轻同志经验少,知识面不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四)群众防疫意识淡薄,强制免疫的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大多数养殖户包括部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认为山区自然屏障好,不容易发生畜禽疫病,认为防不防无所谓,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危害性,加之目前动物疫病错综复杂,需要免疫的畜禽病种又多,没有一针包防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旦发生另外的疫病则认为防疫没有效果,从而不再愿意接种防疫,因此造成国家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难以落实到基层。

(五)流通环节监管跟不上,产地检疫难度大。国道209、319和省道229、306线贯穿全州,交通十分便利,贵州、重庆、湖北的牲畜大多数途径我州销往外地,我州的四个省际动物边境检查站虽然在控制动物疫情传播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很容易通过流通环节引发动物疫情。我州农户养殖方式落后,居住分散,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主,并且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产地检疫难以到位。从统计数据看,2007年全州共出栏牲畜188万头(只),家禽575万羽,多数为自宰自食,上市交易的少,而产地检疫证使用还不到1000本,产地检疫率还达不到5%。

(六)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

我州曾是口蹄疫、炭疽、牛出败、气肿疽、狂犬病的老疫区,虽然经多年的努力,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口蹄疫仍有零星发生,狂犬病明显抬头。据调查,从1994年开始连续11年狂犬病0死亡报告病例,到2005年被打破,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例,2006年14例,2007年27例,2008年一季度7例,防疫形势严峻。疑似禽流感、高致性

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在我州时有发生,给本已任务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挑战。

(七)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制约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县、乡防疫站为全额事业单位,但由于县市财政困难,部分县市对州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纪要的经费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防疫物资储备、防疫工作经费难以足额保障;二是乡镇站的一些政策性待遇无法到位,只能享受基本工资;三是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没有得到落实。四是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不健全,群众和防疫人员矛盾突出。五是动物防疫人员个人防护、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仅2007年全州开展的动物狂犬病防疫注射,被咬伤的人数多达80余人,用去防疫治疗费用近5万元。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理顺兽医管理体制。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兽医体制改革的要求,尽快将兽医体制改革到位。为此,建议州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兽医体制改革方案,将州、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改为兽医局,并相应升格,防疫、检疫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分设,同时将乡镇动物防疫站收归县兽医局主管。

(二)要高度重视动物防疫能力建设。动物防疫能力建设是关系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性长远工程。要从建立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入手,尽快研究制定动物防疫能力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提出具体目标。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县、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用足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一是要尽快启动部援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建成发挥作用。二是继续对县市实行站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建议州政府对站房建设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减免乡镇站房建设的税费,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乡镇站站房建设任务。

(三)要不断充实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鼓励在校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采用选调特困村支部书记的优惠政策。同时,对现有的非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要进一步健全法制体系,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目前,国家出台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条例》、《狂犬病防治条例》等,使之在实际工作中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养殖户和动物防疫人员学法、懂法、守法。

动物防疫机制范文篇3

一、充分认识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频繁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我国也先后多次发生较大规模的禽流感、猪蓝耳病疫情,对局部地区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实践证明,要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进一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兽医工作队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意识强化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技术传授到基层,有利于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近年来,各地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项工作整体上进展还很不平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经费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极不适应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需要。各地一定充分认识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不断提高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和水平。

二、积极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

(二)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原则和目标。要按照“因地制宜、按需设置、明确责任、择优选用、注重素质、创新机制”的原则,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纳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整体规划,结合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建立起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三)科学配置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配置,要与动物防疫工作实际相适应,要确保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防控措施在基层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畜禽饲养量、养殖方式、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和免疫程序等因素综合测算,科学合理配置村级动物防疫员。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要设立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饲养量大、散养比例高或者交通不便的地方,可按防疫工作的实际需要增设。

(四)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责任。要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责任制。村级动物防疫员主要承担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动物强制免疫注射、畜禽标识加挂、散养户动物免疫档案建立、动物疫情报告等公益性任务。各地要进一步量化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任务,细化质量标准,明确考核指标,保证各项工作任务明确、进度具体、要求严格。

(五)做好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建立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制度。村级动物防疫员要优先从现有乡村兽医中选用。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掌握选用条件,严格选用程序,严把进人关。要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明确其权利义务。

(六)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各地要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支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要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把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纳入动物防疫队伍整体培训计划,制定系统完善的培训方案。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七)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各地要把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情况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定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村级动物防疫的工作开展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报酬补贴挂钩。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村级动物防疫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工作任务的,给予相应的处罚。要坚持人员的动态管理,对综合考评不合格的,要及时调整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要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监督管理办法,严肃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纪律,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行为。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地要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和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摆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根据本意见的精神,制定本地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要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作为考核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一项指标,逐级进行考核。

动物防疫机制范文篇4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分析;对策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帮助从事畜牧业的农户治疗生病的动物,还有在动物防疫方面的工作开展与宣传。完善的动物防疫机制可以令牲畜免于疫病的侵扰,减少疫病影响下牲畜大量死亡的情况的发生,从而进一步为从事畜牧业的农户带来收入方面的保障和经济状况的提升[1]。因而,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对动物的防疫工作加以重视,改善和优化当前的人员专业水平缺乏与机制配备不足的现状,通过防疫效果的提升来实现对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推动。

1乡镇畜牧兽医站防疫工作开展的不足

1.1动物防疫宣传不到位。2014年3月,青海省同德县一名村民刘某在某羊交易市场购买了波尔山羊的杂交羊120余头,由于购回未经向有关部门申报的流程,也没有及时联系当地畜牧兽医站对羊群展开检疫,导致羊群在运回村里饲养的3-5d后纷纷出现了小反刍兽疫的症状。虽然后来动物疫病专家与执法人员的到来及时遏制了疫病的蔓延,并妥善处理了病羊与死羊,令村里的养殖农户免于一场重大经济损失,但此事也为动物防疫的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了反思,即动物防疫宣传工作开展不到位,养殖农户动物防疫意识淡薄成为我国农业养殖领域发展路上的一大隐患,如不提高重视,则我国广大养殖农户必然会在动物疫病方面蒙受经济损失的重创。1.2疫病防护机制不完善。就上文中羊群患小反刍兽疫的案例而言,农户刘某动物防疫意识不强是导致其经济损失的一方面原因,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动物防疫机制的不完善也应在该事件中承担部分责任。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对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开展形式展开全面的反思,尤其是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否,十分影响乡镇动物防疫的效果,相关人员应尽早展开完善和优化。1.3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与牛瘟类似,但其多发于山羊、绵羊,症状上表现为食欲不振、高热、口鼻干燥、呼吸排出恶臭气体。很多乡镇畜牧兽医站判断这些常见动物疫病时其经验还不够丰富,上文叙述案例中有关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检疫人员甚至在刘某引入羊群时对该羊群为屠宰羊群的说辞也没有产生该有的疑惑,这是检疫、防疫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的表现。事实上,那批体重均在10kg左右的羊都不满足常规的山羊屠宰条件,而该村也没有什么屠宰场,如果乡镇畜牧兽医站的防疫人员的知识、技术储备过硬,应该会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刘某说辞中的逻辑问题。

2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防疫工作的对策

2.1加大动物防疫宣传力度。基于上文所述案例的发生背景和原因,可知动物防疫的宣传工作在提高从事动物饲养产业的农户的动物防疫意识方面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需要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有关人员将动物防疫宣传做在防疫工作开展的前端,使养殖农户充分了解并能配合动物防疫工作的后期开展。如此,乡镇动物疫病的预防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即便偶有动物疫病的传入,该疫病也可以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控制。为此,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有关人员应凭借《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规范加大对乡镇从事畜牧养殖产业农户的动物防疫宣传力度,通过在农户间明确动物防疫的重要性来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2]。2.2优化疫病防护管理机制。在良好的动物疫病防护管理过程中,乡镇畜牧兽医站都十分明确自身在动物防疫监管方面的责任,并能通过对《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的灵活运用来实现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管,使乡镇中任何外来动物的引进都必须通过规范的检疫流程,从而避免漏检和检验疏忽的事件的发生。对此,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有关人员应针对兽医站现有的防疫管理机制展开客观的分析与判断,并就防疫监管工作的不足给予充分的反省与修复,以通过疫病防护管理机制的完善提升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效果,使乡镇从事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得到更加有效的促进。2.3提升防疫人员专业素质。乡镇动物防疫工作除了必要的防疫法规普及和防疫知识宣传,还需要防疫人员在防疫、检疫、动物疫病相关对策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以在具体的动物疫病检验中较快地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以具体、富有经验的对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动物的疫情,在为疫情的治疗抢出时间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疫病牲畜主人的经济损失。然而,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有关人员很多时候并不能很好地明确自身的责任,自身技术水平与经验有限,很少自发地对这一现状作出改变,缺少研究和钻研的精神使得这些防疫人员常常对动物防疫工作呈现出懈怠状态,长此以往必为乡镇畜牧养殖产业带来阻碍。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防疫人员的培训开展,并以落实到个人的奖罚机制激励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使其专业素质得到提升[3]。

事实证明,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对于农业畜牧养殖的影响巨大,在畜牧兽医站防疫工作落实不及时、养殖农户对防疫工作的开展不重视的情况下,被养殖牲畜极易受到外来疫病感染而出现大面积的病死情况,不仅会给从事畜牧养殖的农户带来经济上的打击,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因而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相关人员要对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提高重视,通过完善防疫管理机制,提升动物防疫人员素质,加强动物防疫的宣传力度来实现动物防疫重要性的普及和防疫效果的提升,并借此进一步达成对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促进。

参考文献

[1]李永刚,张志强,王宝琴.宁夏隆德县动物防疫机制的创新和实践[J].中国兽医杂志,2017(6):116-117.

[2]江鸿.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探讨[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8):29-30.

动物防疫机制范文篇5

畜牧业要健康发展,动物防疫工作是关键,长期以来的动物疫情特别是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并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情肆无忌惮的发生,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前各级动物防疫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对**州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州动物防疫工作基本情况

**自治州动物防疫机构设置基本完善,全州现有动物防疫人员794名,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其中动物防疫监督员63人,动物检疫员413人。州家畜疫病防检站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定编20人,现有在职人员18人,与州饲料监测站和州畜禽水产品检测中心合署办工(有职工8人)。8县市防检站共有定编84人,有干部职工139人。我州的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围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防治技术的普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畜禽水产品和养殖业投入品(饲料和兽药)的质量监管、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管理等开展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州广大动物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动物防疫工作实现了“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的防控目标,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是诊断手段落后,化验室设备残缺不全。除州本级和吉首市外能够开展一些常规疫病的化验诊断外,其他县基本不能开展化验诊断工作;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大部分乡镇动物防疫站无站房,有站房的且多数是危房,已年久失修不能使用。据统计,全州164个乡镇站,有站房的只有78个,占47.5%,而78个有站房的乡镇站有47个属危房,占60.2%;三是乡镇站设备落后且严重不足。1999年以前,乡镇站几乎没有任何设备,2000年州财政安排了100万元专项经费,给每个乡镇添置了一台冰箱,每个防疫员配备了一个保温盒,2004年省财政拨65.1万元,给每个乡镇更新冰箱、添置注射器、耳标钳消毒机等设备,除此之外,无任何设备,更谈不上交通、通讯、防疫监督等设备,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只能实施基本的免疫接种工作,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二)动物防疫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畅。全州8个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有5个是防检监合设的,3个是分设的,虽然8个站均为独立法人资格,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完全没有自主权,隶属于县畜牧水产局管理,人、财、物三权不能自主支配,乡镇站完全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每年只有春、秋两季参加防疫注射工作,其余时间则从事动物诊疗和饲料兽药经营活动,而乡镇动物防疫站无任何资产和积累,乡镇动物防疫员处于县里管不到,乡镇不想管的尴尬局面。

(三)防疫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据统计,全州共有794名动物防疫人员,其中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从职称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6人,仅占0.76%,中级职称177人,初级职称327人,无职称的达257人,占总人数的32.4%;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139人,30-40岁之间254人,40-50岁之间138人,50岁以上254人;从学历情况看,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只有25人,仅占了3.14%。大中专学历432人,初高中及以下学历211人,占26.6%。老同志经验丰富,新知识少,年轻同志经验少,知识面不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四)群众防疫意识淡薄,强制免疫的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大多数养殖户包括部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认为山区自然屏障好,不容易发生畜禽疫病,认为防不防无所谓,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危害性,加之目前动物疫病错综复杂,需要免疫的畜禽病种又多,没有一针包防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旦发生另外的疫病则认为防疫没有效果,从而不再愿意接种防疫,因此造成国家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难以落实到基层。

(五)流通环节监管跟不上,产地检疫难度大。国道209、319和省道229、306线贯穿全州,交通十分便利,贵州、重庆、湖北的牲畜大多数途径我州销往外地,我州的四个省际动物边境检查站虽然在控制动物疫情传播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很容易通过流通环节引发动物疫情。我州农户养殖方式落后,居住分散,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主,并且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产地检疫难以到位。从统计数据看,**年全州共出栏牲畜188万头(只),家禽575万羽,多数为自宰自食,上市交易的少,而产地检疫证使用还不到1000本,产地检疫率还达不到5%。

(六)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我州曾是口蹄疫、炭疽、牛出败、气肿疽、狂犬病的老疫区,虽然经多年的努力,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口蹄疫仍有零星发生,狂犬病明显抬头。据调查,从1994年开始连续11年狂犬病0死亡报告病例,到**年被打破,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年6例,**年14例,**年27例,**年一季度7例,防疫形势严峻。疑似禽流感、高致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在我州时有发生,给本已任务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挑战。

(七)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制约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县、乡防疫站为全额事业单位,但由于县市财政困难,部分县市对州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纪要的经费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防疫物资储备、防疫工作经费难以足额保障;二是乡镇站的一些政策性待遇无法到位,只能享受基本工资;三是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没有得到落实。四是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不健全,群众和防疫人员矛盾突出。五是动物防疫人员个人防护、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仅**年全州开展的动物狂犬病防疫注射,被咬伤的人数多达80余人,用去防疫治疗费用近5万元。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理顺兽医管理体制。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兽医体制改革的要求,尽快将兽医体制改革到位。为此,建议州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兽医体制改革方案,将州、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改为兽医局,并相应升格,防疫、检疫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分设,同时将乡镇动物防疫站收归县兽医局主管。

(二)要高度重视动物防疫能力建设。动物防疫能力建设是关系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性长远工程。要从建立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入手,尽快研究制定动物防疫能力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提出具体目标。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县、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用足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一是要尽快启动部援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建成发挥作用。二是继续对县市实行站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建议州政府对站房建设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减免乡镇站房建设的税费,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乡镇站站房建设任务。

(三)要不断充实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鼓励在校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采用选调特困村支部书记的优惠政策。同时,对现有的非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要进一步健全法制体系,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目前,国家出台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条例》、《狂犬病防治条例》等,使之在实际工作中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养殖户和动物防疫人员学法、懂法、守法。

动物防疫机制范文篇6

【关键词】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基层

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同时也关系到畜牧产品的安全问题。从我国当前基层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来看,亟需建立相应的动物防疫体系来控制动物疾病的发生,减少因动物疫病带来的人畜共病问题对畜牧业发展甚至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问题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一直都没有持续可靠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虽然国家对乡村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层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设备老旧、仪器老化的现象普遍存在,防疫经费有限、免疫工作覆盖面不够的问题亟需解决。其次,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是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面临的头等问题,尤其是在镇级、村级层面,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防疫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另外,基层养殖户养殖水平不高、防疫意识淡薄问题也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受到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的影响,基层很多养殖户在动物防疫方面的意识是比较淡薄的,不知道如何防疫、防疫措施和方法落后、简单等现象十分突出。另外,关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有待进一步优化等也是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1]。

2做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分析

根据当前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从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目的出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2]。2.1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设施建设的投入。针对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的问题,建议结合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到地方财政预算当中,在设施建设、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在地方政策发展方面尽量的朝着基层防疫的方向倾斜,通过直接补贴的方式对基层防疫站的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确保基层防疫站能够配有冷柜、冰箱等疫苗保存设施,完善基层动物防疫设施建设[3]。2.2注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队伍建设。人才是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关键,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队伍建设。首先,要对基层动物防疫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做好防疫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再教育工作,通过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专题讲座、专题交流讨论会、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促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知识的不断更新,提高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其次,要做好系统人才培训工作,根据实际,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季度培训计划,通过系统的培训来提高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技能。同时将知识和技能加入到人员考核当中,以此来督促基层防疫工作人员自主主动的参加培训、开展自我教育和培训,以此来不断提高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水平。另外,建设完善的工作人员队伍,还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过去由于基层待遇低、发展前景不好等问题限制了人才引进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要积极的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进行提高,通过构建科学健全的工资待遇增长机制、保证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等措施来吸引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基层动物防疫单位要做好高校和相应社会团体之间的对接和联系,聘请相应的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和社会技能人员等作为兼职顾问,以此来健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队伍层次,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4]。2.3针对养殖户开展相应的防疫宣传教育养殖户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构成,同时也是关系到动物防疫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主体。针对当前基层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淡薄问题,建议当地政府或者是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的防疫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殖户在动物防疫方面的认知。首先,要对养殖户宣传和普及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和常用的防治措施,以此来提高养殖户的动物疫病防控和管理处置能力。其次,要对养殖户的养殖行为和措施进行规划引导,比如要科学的处理畜禽的粪便,不能简答、随意的处置病畜、随意的掩埋动物尸体等,要科学的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传染问题的出现。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咨询电话、监督电话等来为养殖户咨询和互相监督提供渠道,对于不按照规定任意的行为要进行坚决的处罚。通过宣传教育和强制引导并举的方式来提高养殖户的动物疫病防治意识。2.4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法律法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机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必须要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在基层防疫工作机制方面,要明确管理职责,做好严格的考核,对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确定,并且对考核指标进行完善,做好奖惩结合的管理措施。其次,建议在司法体系方面做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供可靠的司法支持。

3结束语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要从多个角度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行完善和推进,严格执行、确保效果,为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扎西吉.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6,37(02):56-57.

[2]何建生.浅谈动物防疫行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J].中国畜牧业,2015,(21):64-65.

[3]陈菊,潘光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05):89-90.

动物防疫机制范文篇7

一、全州动物防疫工作基本情况

**自治州动物防疫机构设置基本完善,全州现有动物防疫人员794名,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其中动物防疫监督员63人,动物检疫员413人。州家畜疫病防检站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定编20人,现有在职人员18人,与州饲料监测站和州畜禽水产品检测中心合署办工(有职工8人)。8县市防检站共有定编84人,有干部职工139人。我州的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围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防治技术的普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畜禽水产品和养殖业投入品(饲料和兽药)的质量监管、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管理等开展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州广大动物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动物防疫工作实现了“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的防控目标,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是诊断手段落后,化验室设备残缺不全。除州本级和吉首市外能够开展一些常规疫病的化验诊断外,其他县基本不能开展化验诊断工作;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大部分乡镇动物防疫站无站房,有站房的且多数是危房,已年久失修不能使用。据统计,全州164个乡镇站,有站房的只有78个,占47.5%,而78个有站房的乡镇站有47个属危房,占60.2%;三是乡镇站设备落后且严重不足。1999年以前,乡镇站几乎没有任何设备,2000年州财政安排了100万元专项经费,给每个乡镇添置了一台冰箱,每个防疫员配备了一个保温盒,2004年省财政拨65.1万元,给每个乡镇更新冰箱、添置注射器、耳标钳消毒机等设备,除此之外,无任何设备,更谈不上交通、通讯、防疫监督等设备,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只能实施基本的免疫接种工作,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二)动物防疫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畅。全州8个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有5个是防检监合设的,3个是分设的,虽然8个站均为独立法人资格,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完全没有自主权,隶属于县畜牧水产局管理,人、财、物三权不能自主支配,乡镇站完全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每年只有春、秋两季参加防疫注射工作,其余时间则从事动物诊疗和饲料兽药经营活动,而乡镇动物防疫站无任何资产和积累,乡镇动物防疫员处于县里管不到,乡镇不想管的尴尬局面。

(三)防疫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据统计,全州共有794名动物防疫人员,其中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从职称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6人,仅占0.76%,中级职称177人,初级职称327人,无职称的达257人,占总人数的32.4%;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139人,30-40岁之间254人,40-50岁之间138人,50岁以上254人;从学历情况看,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只有25人,仅占了3.14%。大中专学历432人,初高中及以下学历211人,占26.6%。老同志经验丰富,新知识少,年轻同志经验少,知识面不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四)群众防疫意识淡薄,强制免疫的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大多数养殖户包括部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认为山区自然屏障好,不容易发生畜禽疫病,认为防不防无所谓,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危害性,加之目前动物疫病错综复杂,需要免疫的畜禽病种又多,没有一针包防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旦发生另外的疫病则认为防疫没有效果,从而不再愿意接种防疫,因此造成国家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难以落实到基层。

(五)流通环节监管跟不上,产地检疫难度大。国道209、319和省道229、306线贯穿全州,交通十分便利,贵州、重庆、湖北的牲畜大多数途径我州销往外地,我州的四个省际动物边境检查站虽然在控制动物疫情传播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很容易通过流通环节引发动物疫情。我州农户养殖方式落后,居住分散,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主,并且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产地检疫难以到位。从统计数据看,2007年全州共出栏牲畜188万头(只),家禽575万羽,多数为自宰自食,上市交易的少,而产地检疫证使用还不到1000本,产地检疫率还达不到5%。

(六)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我州曾是口蹄疫、炭疽、牛出败、气肿疽、狂犬病的老疫区,虽然经多年的努力,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口蹄疫仍有零星发生,狂犬病明显抬头。据调查,从1994年开始连续11年狂犬病0死亡报告病例,到2005年被打破,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例,2006年14例,2007年27例,2008年一季度7例,防疫形势严峻。疑似禽流感、高致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在我州时有发生,给本已任务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挑战。

(七)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制约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县、乡防疫站为全额事业单位,但由于县市财政困难,部分县市对州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纪要的经费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防疫物资储备、防疫工作经费难以足额保障;二是乡镇站的一些政策性待遇无法到位,只能享受基本工资;三是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没有得到落实。四是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不健全,群众和防疫人员矛盾突出。五是动物防疫人员个人防护、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仅2007年全州开展的动物狂犬病防疫注射,被咬伤的人数多达80余人,用去防疫治疗费用近5万元。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理顺兽医管理体制。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兽医体制改革的要求,尽快将兽医体制改革到位。为此,建议州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兽医体制改革方案,将州、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改为兽医局,并相应升格,防疫、检疫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分设,同时将乡镇动物防疫站收归县兽医局主管。

(二)要高度重视动物防疫能力建设。动物防疫能力建设是关系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性长远工程。要从建立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入手,尽快研究制定动物防疫能力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提出具体目标。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县、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用足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一是要尽快启动部援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建成发挥作用。二是继续对县市实行站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建议州政府对站房建设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减免乡镇站房建设的税费,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乡镇站站房建设任务。

(三)要不断充实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鼓励在校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采用选调特困村支部书记的优惠政策。同时,对现有的非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要进一步健全法制体系,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目前,国家出台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条例》、《狂犬病防治条例》等,使之在实际工作中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养殖户和动物防疫人员学法、懂法、守法。公务员之家:

动物防疫机制范文篇8

*自治州动物防疫机构设置基本完善,全州现有动物防疫人员794名,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其中动物防疫监督员63人,动物检疫员413人。州家畜疫病防检站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定编20人,现有在职人员18人,与州饲料监测站和州畜禽水产品检测中心合署办工(有职工8人)。8县市防检站共有定编84人,有干部职工139人。我州的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围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防治技术的普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畜禽水产品和养殖业投入品(饲料和兽药)的质量监管、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管理等开展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州广大动物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动物防疫工作实现了“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的防控目标,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是诊断手段落后,化验室设备残缺不全。除州本级和吉首市外能够开展一些常规疫病的化验诊断外,其他县基本不能开展化验诊断工作;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大部分乡镇动物防疫站无站房,有站房的且多数是危房,已年久失修不能使用。据统计,全州164个乡镇站,有站房的只有78个,占47.5%,而78个有站房的乡镇站有47个属危房,占60.2%;三是乡镇站设备落后且严重不足。1999年以前,乡镇站几乎没有任何设备,2000年州财政安排了100万元专项经费,给每个乡镇添置了一台冰箱,每个防疫员配备了一个保温盒,2004年省财政拨65.1万元,给每个乡镇更新冰箱、添置注射器、耳标钳消毒机等设备,除此之外,无任何设备,更谈不上交通、通讯、防疫监督等设备,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只能实施基本的免疫接种工作,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二)动物防疫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畅。全州8个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有5个是防检监合设的,3个是分设的,虽然8个站均为独立法人资格,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完全没有自主权,隶属于县畜牧水产局管理,人、财、物三权不能自主支配,乡镇站完全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每年只有春、秋两季参加防疫注射工作,其余时间则从事动物诊疗和饲料兽药经营活动,而乡镇动物防疫站无任何资产和积累,乡镇动物防疫员处于县里管不到,乡镇不想管的尴尬局面。

(三)防疫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据统计,全州共有794名动物防疫人员,其中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从职称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6人,仅占0.76%,中级职称177人,初级职称327人,无职称的达257人,占总人数的32.4%;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139人,30-40岁之间254人,40-50岁之间138人,50岁以上254人;从学历情况看,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只有25人,仅占了3.14%。大中专学历432人,初高中及以下学历211人,占26.6%。老同志经验丰富,新知识少,年轻同志经验少,知识面不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四)群众防疫意识淡薄,强制免疫的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大多数养殖户包括部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认为山区自然屏障好,不容易发生畜禽疫病,认为防不防无所谓,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危害性,加之目前动物疫病错综复杂,需要免疫的畜禽病种又多,没有一针包防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旦发生另外的疫病则认为防疫没有效果,从而不再愿意接种防疫,因此造成国家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难以落实到基层。

(五)流通环节监管跟不上,产地检疫难度大。国道209、319和省道229、306线贯穿全州,交通十分便利,贵州、重庆、湖北的牲畜大多数途径我州销往外地,我州的四个省际动物边境检查站虽然在控制动物疫情传播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很容易通过流通环节引发动物疫情。我州农户养殖方式落后,居住分散,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主,并且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产地检疫难以到位。从统计数据看,2007年全州共出栏牲畜188万头(只),家禽575万羽,多数为自宰自食,上市交易的少,而产地检疫证使用还不到1000本,产地检疫率还达不到5%。

(六)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我州曾是口蹄疫、炭疽、牛出败、气肿疽、狂犬病的老疫区,虽然经多年的努力,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口蹄疫仍有零星发生,狂犬病明显抬头。据调查,从1994年开始连续11年狂犬病0死亡报告病例,到2005年被打破,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例,2006年14例,2007年27例,2008年一季度7例,防疫形势严峻。疑似禽流感、高致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在我州时有发生,给本已任务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挑战。

(七)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制约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县、乡防疫站为全额事业单位,但由于县市财政困难,部分县市对州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纪要的经费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防疫物资储备、防疫工作经费难以足额保障;二是乡镇站的一些政策性待遇无法到位,只能享受基本工资;三是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没有得到落实。四是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不健全,群众和防疫人员矛盾突出。五是动物防疫人员个人防护、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仅2007年全州开展的动物狂犬病防疫注射,被咬伤的人数多达80余人,用去防疫治疗费用近5万元。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理顺兽医管理体制。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兽医体制改革的要求,尽快将兽医体制改革到位。为此,建议州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兽医体制改革方案,将州、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改为兽医局,并相应升格,防疫、检疫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分设,同时将乡镇动物防疫站收归县兽医局主管。

(二)要高度重视动物防疫能力建设。动物防疫能力建设是关系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性长远工程。要从建立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入手,尽快研究制定动物防疫能力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提出具体目标。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县、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用足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一是要尽快启动部援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建成发挥作用。二是继续对县市实行站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建议州政府对站房建设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减免乡镇站房建设的税费,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乡镇站站房建设任务。

(三)要不断充实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鼓励在校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采用选调特困村支部书记的优惠政策。同时,对现有的非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要进一步健全法制体系,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目前,国家出台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条例》、《狂犬病防治条例》等,使之在实际工作中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养殖户和动物防疫人员学法、懂法、守法。

动物防疫机制范文篇9

湘西自治州动物防疫机构设置基本完善,全州现有动物防疫人员794名,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其中动物防疫监督员63人,动物检疫员413人。州家畜疫病防检站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定编20人,现有在职人员18人,与州饲料监测站和州畜禽水产品检测中心合署办工(有职工8人)。8县市防检站共有定编84人,有干部职工139人。我州的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围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防治技术的普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畜禽水产品和养殖业投入品(饲料和兽药)的质量监管、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管理等开展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州广大动物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动物防疫工作实现了“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的防控目标,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是诊断手段落后,化验室设备残缺不全。除州本级和吉首市外能够开展一些常规疫病的化验诊断外,其他县基本不能开展化验诊断工作;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大部分乡镇动物防疫站无站房,有站房的且多数是危房,已年久失修不能使用。据统计,全州164个乡镇站,有站房的只有78个,占47.5%,而78个有站房的乡镇站有47个属危房,占60.2%;三是乡镇站设备落后且严重不足。1999年以前,乡镇站几乎没有任何设备,2000年州财政安排了100万元专项经费,给每个乡镇添置了一台冰箱,每个防疫员配备了一个保温盒,2004年省财政拨65.1万元,给每个乡镇更新冰箱、添置注射器、耳标钳消毒机等设备,除此之外,无任何设备,更谈不上交通、通讯、防疫监督等设备,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只能实施基本的免疫接种工作,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二)动物防疫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畅。全州8个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有5个是防检监合设的,3个是分设的,虽然8个站均为独立法人资格,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完全没有自主权,隶属于县畜牧水产局管理,人、财、物三权不能自主支配,乡镇站完全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每年只有春、秋两季参加防疫注射工作,其余时间则从事动物诊疗和饲料兽药经营活动,而乡镇动物防疫站无任何资产和积累,乡镇动物防疫员处于县里管不到,乡镇不想管的尴尬局面。

(三)防疫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据统计,全州共有794名动物防疫人员,其中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从职称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6人,仅占0.76%,中级职称177人,初级职称327人,无职称的达257人,占总人数的32.4%;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139人,30-40岁之间254人,40-50岁之间138人,50岁以上254人;从学历情况看,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只有25人,仅占了3.14%。大中专学历432人,初高中及以下学历211人,占26.6%。老同志经验丰富,新知识少,年轻同志经验少,知识面不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四)群众防疫意识淡薄,强制免疫的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大多数养殖户包括部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认为山区自然屏障好,不容易发生畜禽疫病,认为防不防无所谓,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危害性,加之目前动物疫病错综复杂,需要免疫的畜禽病种又多,没有一针包防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旦发生另外的疫病则认为防疫没有效果,从而不再愿意接种防疫,因此造成国家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难以落实到基层。

(五)流通环节监管跟不上,产地检疫难度大。国道209、319和省道229、306线贯穿全州,交通十分便利,贵州、重庆、湖北的牲畜大多数途径我州销往外地,我州的四个省际动物边境检查站虽然在控制动物疫情传播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很容易通过流通环节引发动物疫情。我州农户养殖方式落后,居住分散,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主,并且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产地检疫难以到位。从统计数据看,2007年全州共出栏牲畜188万头(只),家禽575万羽,多数为自宰自食,上市交易的少,而产地检疫证使用还不到1000本,产地检疫率还达不到5%。

(六)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我州曾是口蹄疫、炭疽、牛出败、气肿疽、狂犬病的老疫区,虽然经多年的努力,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口蹄疫仍有零星发生,狂犬病明显抬头。据调查,从1994年开始连续11年狂犬病0死亡报告病例,到2005年被打破,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例,2006年14例,2007年27例,2008年一季度7例,防疫形势严峻。疑似禽流感、高致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在我州时有发生,给本已任务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挑战。

(七)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制约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县、乡防疫站为全额事业单位,但由于县市财政困难,部分县市对州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纪要的经费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防疫物资储备、防疫工作经费难以足额保障;二是乡镇站的一些政策性待遇无法到位,只能享受基本工资;三是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没有得到落实。四是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不健全,群众和防疫人员矛盾突出。五是动物防疫人员个人防护、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仅2007年全州开展的动物狂犬病防疫注射,被咬伤的人数多达80余人,用去防疫治疗费用近5万元。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理顺兽医管理体制。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兽医体制改革的要求,尽快将兽医体制改革到位。为此,建议州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兽医体制改革方案,将州、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改为兽医局,并相应升格,防疫、检疫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分设,同时将乡镇动物防疫站收归县兽医局主管。

(二)要高度重视动物防疫能力建设。动物防疫能力建设是关系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性长远工程。要从建立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入手,尽快研究制定动物防疫能力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提出具体目标。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县、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用足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一是要尽快启动部援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建成发挥作用。二是继续对县市实行站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建议州政府对站房建设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减免乡镇站房建设的税费,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乡镇站站房建设任务。

(三)要不断充实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鼓励在校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采用选调特困村支部书记的优惠政策。同时,对现有的非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要进一步健全法制体系,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目前,国家出台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条例》、《狂犬病防治条例》等,使之在实际工作中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养殖户和动物防疫人员学法、懂法、守法。

动物防疫机制范文篇10

一、充分认识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频繁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我国也先后多次发生较大规模的禽流感、猪蓝耳病疫情,对局部地区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实践证明,要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进一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兽医工作队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意识强化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技术传授到基层,有利于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近年来,各地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项工作整体上进展还很不平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经费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极不适应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需要。各地一定充分认识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不断提高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和水平。

二、积极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

(二)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原则和目标。要按照“因地制宜、按需设置、明确责任、择优选用、注重素质、创新机制”的原则,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纳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整体规划,结合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建立起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三)科学配置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配置,要与动物防疫工作实际相适应,要确保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防控措施在基层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畜禽饲养量、养殖方式、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和免疫程序等因素综合测算,科学合理配置村级动物防疫员。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要设立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饲养量大、散养比例高或者交通不便的地方,可按防疫工作的实际需要增设。

(四)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责任。要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责任制。村级动物防疫员主要承担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动物强制免疫注射、畜禽标识加挂、散养户动物免疫档案建立、动物疫情报告等公益性任务。各地要进一步量化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任务,细化质量标准,明确考核指标,保证各项工作任务明确、进度具体、要求严格。

(五)做好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建立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制度。村级动物防疫员要优先从现有乡村兽医中选用。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掌握选用条件,严格选用程序,严把进人关。要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明确其权利义务。

(六)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各地要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支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要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把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纳入动物防疫队伍整体培训计划,制定系统完善的培训方案。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七)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各地要把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情况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定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村级动物防疫的工作开展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报酬补贴挂钩。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村级动物防疫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工作任务的,给予相应的处罚。要坚持人员的动态管理,对综合考评不合格的,要及时调整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要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监督管理办法,严肃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纪律,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行为。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地要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和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摆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根据本意见的精神,制定本地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要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作为考核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一项指标,逐级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