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3 17:24:35

地方文化知识

地方文化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自信;河南高校;英语教学

“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文化进一步开放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对于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开展,学习英语的目的除了掌握传统意义上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传播中国思想、文化及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的力量,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繁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河南应强化文化资源的对外宣传,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因此在河南高校英语教学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其讲好河南故事、弘扬中原文化的能力。

一、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当积极回应时代主题,把握好德育与教学两个环节,以文化自信为指导进行教学与研究。文化自信,是对中国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中国自身文化顽强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新时代下,要求我们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高校学生作为时代精英、语言的输出者与中国文化传承的行动者,更应该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其热爱和传承中国文化之情,提升文化自信,从而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理念的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河南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

中原文明源远流长。新时代以来,河南省在对外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文化资源开发仍存在一定空间。因此,应更加充分发挥中原文明的优势,深入挖掘老子文化、佛教文化、汉字文化、寻根文化、少林文化、瓷器文化等文化符号,叫响“老家河南”品牌,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老子文化是河南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创立的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河南鹿邑是老子的故乡。河南佛教文化传统同样极其深厚,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坐落于洛阳,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河南具有独特的汉字文化资源,如大众所熟知的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以及漯河籍汉代目录学家许慎所编写的《说文解字》等文献。河南文化具有寻根文化属性,河南祭祖大典,长盛不衰。全国共有171个姓氏出自河南。少林寺和少林功夫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对加强国际文化交往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陶瓷文化也是中国的象征,同样是河南丝绸之路传播的重要文化之一。

三、河南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融入路径

(一)充实教师的地方文化知识结构。让学生真正了解河南文化,河南高校教师自身应具有地方文化知识素养,能将一些河南重要的文化要素如功夫文化、儒家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河洛文化等阐释出来。为丰富教师的地方文化知识,各高校可定期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河南地方文化知识培训。与此同时,河南省教育行政部门及河南各高校可定期组织开展省级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案例比赛等,提高教师地方文化的知识储备与教育教学技能,从而真正有效地将河南地方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二)鼓励大学生参与本土传统文化活动。河南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地方文化教育,并出台相关文件,将河南地方文化教育纳入到河南省大学生的培养方案中。通过举办本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讲好河南故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之情。同时开展文化知识竞赛,竞赛题目可涵盖老子文化、汉字艺术、茶文化、武术武学文化、黄河文化等。通过本土传统文化比赛使广大学生感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起到“以赛促教”的作用,增进学生们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三)支持大学生“走出去”。对有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要领悟与体会其重要意义及所赋予时代内涵,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南省教育和文化等部门应定期举办中外交流文化节,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用英语讲述河南故事,传播河南文化精神。同时,可利用各类中外交流等项目计划,支持高校学生对本土文化等进行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性会议等活动,架起河南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四)培养翻译人才。文化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翻译对于文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河南省高素质、专业化的中译外人才严重匮乏,在文化翻译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文化滥译误译等。高端翻译人才不仅需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良好的河南文化知识素养背景,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功底,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具有丰富的翻译经历。因此河南高校应引进能力强、专业精的翻译教师,在有能力开展翻译课的高校大力开展翻译课程,培养翻译人才,突破河南文化资源“走出去”的主要瓶颈。

四、结语

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河南故事,首先应该唤起高校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使其逐步建立起文化自信,在未来的国际交往中强有力地发出中国声音。河南应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大河南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力度与广度,提升中原文化的软实力,进而助力“一带一路”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景云.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探究[J].教育探索,2008(06):9-10.

[2]叶小文.中国文化“走出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

[3]王秋莲.高校育人过程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1):44-47.

[4]许智银.河南文化资源整合与对外传播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02):30-34.

[5]陈争峰,郑沛,刘楠.“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构建与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04):125-133.

地方文化知识范文篇2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对地方文化产业有促进作用,高校方面和地方文化产业方面都愿意进行合作以实现双赢,但是从现阶段的实践来看,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想要达成共赢的目标还比较困难。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模式和地方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脱节。另外,由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往往以培养优秀人才为主,忽略了由于经济发展而造成地方文化产业的变革,这就使得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无法跟地方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文化产业及时建立联系,导致高校的教学科研成果无法真正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使得高校和地方文化产业产生了一定的隔阂。

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领域逐渐扩展至服装、建筑、新媒体、动画等方面。密切联系着我们生活中的各方面。其教学目的也不仅仅是培养某一专业或者某一方向的人才,而是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能够熟练使用某些艺术专业所要求的辅助工具,并且其知识面也可以涉及艺术设计的其他相关专业,能够对地方文化产业带来积极影响的新型复合人才。这些接受过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了艺术理论知识、设计工具基础技能以及文化基础知识,这些偏理论的文化知识虽然可以使学生对于文化艺术有一定的基础,但其实很难直接运用到文化艺术工作中。另外,由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已经初步建成体系,某些教育工作者由于身兼多职或专注于科研项目,往往不会及时根据地方文化产业的变革进行更新和调整,这就直接导致了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和地方文化产业存在一定差距。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原本和地方产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和地方产业文化机制存在脱节的情况,使共赢的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还是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工作者和地方文化产业的工作者没有对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引起重视,下面笔者将会从高校艺术教学对地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三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对地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能满足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能够结合西方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从而实现快速发展。教学的进步推动了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影响力的增加,使得地方文化产业也汲取了新鲜的成分,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高校艺术设计教学通过将创新的理念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加上政府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资金投入,使得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硬件设施和教学水平得以完善和提升,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应用平台,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优秀的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又将带着他们的文化知识投身于社会文化产业中去,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为地方文化产业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作为培养优秀艺术设计人才的主要院校——艺术类高校,更是应该注重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保障和知识文化储备,不断对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进行更新和调整,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最大能量,为地方文化产业和市场规模的扩充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为地方文化产业注入了活力。地方文化产业的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其服务和工作的艺术设计人才。同时,这些新鲜的创新型高素质复合人才在进入地方文化产业后,能够使得文化产业和服务更具有功能性和娱乐性,由此衍生开发的一大批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将更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除此之外,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人们已经逐渐不满足于原有的相对传统和局限的文化产品,高校通过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研,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模式,再结合当今社会中最新、最热的主题词,经过不断地筛选和定位,研究出更适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高校学习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从传统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发现本地的文化特色,并能够使地方文化产品与之结合。这样地方文化产业才能真正与现代科学技术产生联系,真正达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甚至影响世界的目的。所以,重视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和对优秀人才的培养,能够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活力,也能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和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的关系。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针对当地文化特色和经济特点,构建出更适合高校学生发展和实践的教学模式,将地方的文化传统融入日常的教学理论体系,最大限度地增加理论体系中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力量。

作者:侯路 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任泽娟.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途径探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4)

地方文化知识范文篇3

一、研究拓展到其他学科教学

1.语文学科的拓展。(1)立足文本内容,渗透地域文化教育。老师组织语文教学时,针对教学内容中有关地域文化知识部分,可以引导学生精读,并指导学生慢慢体会、交流,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有关白马涧地区的地貌、人文、习俗、礼节等文化知识。(2)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地域文化教育。靠课堂上的40分钟让学生了解和体味白马涧地域文化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为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甚至民谣等调查,并可以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调查记录,制成调查手抄报,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3)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渗透地域文化教育。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好的口语交际素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主人的姿态介绍白马涧地区的风土人情,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得学生全面了解家乡的文化,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4)进行生活写作,渗透地域文化教育。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引领学生关注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激扬学生歌颂家乡的文字,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数学学科的拓展。(1)结合教材,渗透地域文化教育。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实践,比较典型的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统计知识”的教学,老师可以通过事先让学生采集一些白马涧地区保护名胜古迹的经费投入数据,游客历年或某一年各月流量数据,地方特产销售数据等,以这些原始数据为依据,学习相关的统计表、统计图等统计知识。(2)开展数学活动,渗透地域文化教育。数学活动中的游戏、社会实践、查阅知识、综合实践等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如教学“行程问题”和“面积”,让学生通过实地勘察和行走,不仅加深了有关面积单位和时间、路程、速度三者之间的理解,也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3.音乐、美术、品德等学科的拓展。我们知道艺术类学科教学不仅仅要追求技能技巧的练习,更要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我们白马涧地区,有淳朴的民风,动听的民谣,有一年四季如画般的景色,有丰富的特产,有浓厚的历史痕迹……这些都是进行学科渗透地域文化教育的宝贵素材。当然,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必须经过学生和教师的搜集整理、提炼加工、教学设计与实践后,才能体现出它的学科价值。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唱一唱家乡的歌、画一画家乡的美、说一说家乡的好来实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标。

二、研究拓展到各类德育活动

1.着眼本土,建设德育活动基地。课题研究启动以后不久,我校就与白马涧生态园建立了长期的教育合作关系,将白马涧生态园作为我校的校外德育基地。在此基础上,我们学校建立了“马涧娃”小导游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锻炼了一批又一批的“马涧娃”小导游队伍,帮助学生了解白马涧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地貌,并向社会推出“马涧娃”导游服务,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也切实提高了我校德育活动的特色水平和效果。2.着眼本土,落实我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德育活动。几千年来,白马涧地区深厚吴文化的积淀,孕育了特有的地域文化。我校积极开展“日行一善”、“文明小博客”、“洒扫应对”、“优秀歌谣传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着力引导学生了解一段家乡灿烂的历史,增进一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健康成长。

三、研究拓展到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研究有序推进。学校分年级由浅入深地开展白马涧地域文化探究活动。低年级主要是认识、欣赏(人物踪迹、特产、名胜古迹、民谣传说);高年级侧重保护和传承(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保护事宜等)。在文化探究的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进行参观、考察、调查、讲座、演讲、展示等学习活动,不断给学生提供学习、展示的舞台。2.校园文化基地功能凸显。学校经常性地组织师生进行调查采访活动,考查了白马涧地区有关的文物、遗迹,走访了周边村的村民,并作好记录,摄制录像,绘制图片资料。在此基础上,学校在校内开辟了一条白马涧文化廊,同学们每天都可以流连在白马涧的历史文化中,感受家乡的美丽和魅力。在班级特色建设中,各班也积极将白马涧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进来,形成真正的“地产”班级。3.学生社团各显特色。首先是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通过自主收集家乡素材,制作简明清晰的班会课件,将家乡的山水人文在短短40分钟内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次是“小白马”电视台,每个双周二下午的校园生活时间,都会播出精彩纷呈的学生节目。这些节目很多都取材于我们当地的歌谣、传说、舞蹈。第三是“小白马文学社”,大家通过笔杆子抒发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歌颂家乡美好的未来。通过这些社团组织的活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心理素质、写作水平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研究拓展到营造和谐社区

地方文化知识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行业英语;城轨运营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当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处于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坚持世界眼光、中国特色的战略思维,实现城轨交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实现交通强国的崛起。“十三五”的5年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新增运营线路长度总计达4360km,年均新开运营线路872km,5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超过“十三五”前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的累计总和(侯秀芳,2021)。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迈入快速建设时期,为了满足行业服务需求亟待大量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城轨运营专业毕业生跨文化服务意识欠缺、能力不足,在数量与质量上难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这种供需不符的矛盾对高职院校城轨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和新标准。各人才培养单位有必要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服务综合能力,为城轨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高职城轨运营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的《论交际能力》中,他认为跨文化交际包含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Hymes,1972)。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双方可以清楚理解对方语言的含义及文化国情并开展有效交流的能力。具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指的就是通过不同的言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态度和心理,使自己的语言输出符合交际情境,保证语言交流是恰当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等同于口语交际能力,是文化储备与口语应用能力的融合。为了科学地评价高职院校城轨运营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校城轨运营专业大二学生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计发放电子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3份,问卷有效率为97.7%,量表整体信度系数检测为0.924。问卷设计的理论依据来源于陈国明教授的跨文化意识、敏感度、效能感的量表及威廉.斯塔罗斯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三维度模型理论。问卷分为三个环节共计72题,其中反向题型30题目,分别测试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与意识、情感与敏感性及行为实践。研究使用SPSS22.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第一,跨文化意识测评。跨文化意识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具有的感觉敏锐性、理解科学性和处理自觉性(毕继万,1991)。跨文化意识的高低决定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处理不同文化。将跨文化意识量表得分表分值换算成百分制,发现高职城轨运营专业学生得分均值为64.5,标准差为11.4。说明高职学生跨文化意识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下,学生跨文化意识差异性较小,对不同文化的认知情况较差。第二,跨文化敏感度测评。跨文化敏感是指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Chen&Starosta,1997)。本部分问卷采用跨文化敏感度量表,问卷问题分为差异认同、交际专注度、交际参与度、交际愉悦感与交际信心五个层面。学生百分制得分均值为81.6,标准差10.09。数据表明高职学生跨文化敏感度为中等偏上,能够主动欣赏接受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第三,跨文化效能感测评。分析数据发现学生跨文化效能感得分均值低于跨文化意识与敏感度,均值仅为61.3。跨文化效能感包含的六个方面数据中仅“尊重对方”分值较高,身份维护和讯息技巧分值高于60分,行为弹性、互动管理和互动放松低于60分。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沟通能力较差,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

2.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困境的原因

高职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我校城轨专业54%的生源通过分类招生考试入学,剩余46%是高考生源。一些学生在高中或者中职阶段对英语缺乏重视,语言基础相对较差。该专业大一年级学生英语A级英语B级首考通过率为68%。总体来说,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跨文化认知较低,但对浅层次的跨文化知识较感兴趣。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学习存在客观知识障碍,学生跨文化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有待提升。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实用英语涉及较多的行业术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缺乏具有跨学科知识储备的专业教师。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具备国际化跨学科学术英语能力的教师(刘雨蓓,2014)。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必须依赖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大学英语教师。目前,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师资主要来自公共英语教学部门。这些教师缺乏所授学科专业知识或对专业领域知识理解不深,导致行业英语教学被简化成“行业基础知识英译教学”,这种简单的加法式“行业知识+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是行业英语教学的普遍弊端。行业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两个学科知识的融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英语教材普遍忽视跨文化知识。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城轨行业教材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城市轨道交通客户服务英语》、“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外研社创新职业教育系列《城市轨道交通实用英语》等。研究对比发现主流城轨行业英语教材中跨文化知识涉及较少,没有设置专门的跨文化知识模块。其中,仅徐胜南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户服务英语》设置一个章节介绍多彩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英语教材中跨文化知识的缺位实际上是跨文化教育理念长期忽视的结果。教材在教学中起着纲领性作用,没有教材的规范与指引,行业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教授亦无章可循。行业英语课程考核评价模式不合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方式较单一,只重视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高,背离语言学习的本质(史洁,2013)。这种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占比分值较大,长期不合理的考核模式必然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我校2019级和2020级轨道交通学院各专业期末行业英语考试考核为例,考试形式以考查为主,平时成绩占比40%,卷面成绩占比60%。我校和其他同类高职院校一样,行业英语不考核英语听说能力。学生访谈过程中提到日常口语小组活动由于缺乏科学评分标准、反馈不充分等原因,自己参与意愿并不强烈。

3.培养高职城轨运营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策略

突破城轨运营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偏低的瓶颈亟待对症下药。首先,第一学年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基础能力。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能力不高的现状限制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基础夯实阶段,第二阶段为行业英语强化学习阶段,第三阶段为实操演练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就是要在第一学年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确保90%的学生通过英语A、B级。教学模式以语言学习为主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传授跨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文化语境下服务的差异性。例如,在学习语言点时穿插介绍合肥轨道的地方文化元素。合肥轨道站点命名背后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公园、秋浦河路、大东门、海棠、三里庵等站名实际都是对合肥老地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修建的园林。包拯清正廉洁、铁面无私、不附权贵,敢于为老百姓主持公道,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大东门是合肥历史上七座古城门之一,尽管城楼已不复存在,大东门这一地名始终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夏磊,2018);三里庵建于唐代,与莲花庵为姐妹庵,香火旺盛,每逢初一、十五开门,供人祈福。其次,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化解困境的关键之一,必须要培养具备城轨专业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的跨学科教师,依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中外师生交流学习。受制于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学科差异与学科利益竞争、缺乏跨学科平台支撑、院系组织构架等因素,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举步维艰(于汝霜,2015)。跨学科师资的培养首先让教学回归应有地位。“数量科研”和“职称科研”的指挥棒让高校教师疲于重复性低水平研究,教学的忽视让本就困难重重的跨学科交往停滞不前。培养跨学科教师必须让教学回归应有地位,对成果的考核评价要均衡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比重。同时,高校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跨学科平台科研配套支持,组织跨学科合作和专业课程再培训,让教师自由参与跨学科再教育项目。高校人事和继续教育部门配合考核认定,确保教师参加跨学科团队没有后顾之忧。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不仅需要高校的支持还需要外部条件的辅助,借助校企合作项目,将跨学科学习与生产和社会服务相结合。让城轨专业英语教师不仅具备城轨专业理论知识,还有丰富的城轨运营实操能力。再次,完善行业英语教材,搭建云平台丰富行业英语学习资源,注入合肥轨道交通地方文化特色,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跨文化知识,开阔国际视野。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教材编写欠缺中国元素、没有中国魂是大学教材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孙立会,2020)。行业英语的突出问题是缺乏跨文化知识模块,学生跨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课堂即兴拓展,存在较大的随机性。目前主流城轨运营专业英语教材中跨文化知识内容极少,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多样性。城轨运营专业英语教材应该设立跨文化知识拓展模块,内容应该与章节承接。跨文化知识模块不仅是跨文化知识的学习,跨文交际能力的提升,还是课程思政的要求,是学生树立正确意识形态基础。跨文化知识模块不仅要有整体性还要突出局部特色。例如,结合合肥城轨交通中的合肥本土文化特色,赋予教材地方文化元素。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选取“包拯卡通形象”“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主题,设计两列主题列车,一列以包拯卡通形象为主题元素,加上“合肥,我是霸气的”“廉政,我是认真的”“违规,我是必究的”等宣传标语,以全新的活泼形象诠释廉政文化。1号线全系列车车身红白相间的两条彩带象征合肥的母亲河———南北淝河。另一列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主题,讲述“合肥的那些馆,那些事,那些校,那些人,那些山,那些水”,从六个维度介绍合肥的特色,让每一位置身主题列车的乘客都能感受到合肥独有的文化魅力。合肥轨道交通地方元素资源丰富,可开发空间大,在教材中注入地方文化特色,赋予教材文化魅力,让合肥轨道文化实现“内”“外”兼修。最后,调整行业英语考核模式,结合信息化平台推行全过程考核,提高实操实训分值占比。长期以来行业英语课程考核模式与综合英语考核模式基本没有差异,重期末轻过程,考核形式单一,考核指向性不明确,结果不具评价性。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构课程考核模式,建立过程性考核与实战检验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模式。基于超星平台、学习强国平台搭建城轨运营专业英语学习平台,全过程记录学生学习历程。平台具有海量专业音视频资源,通过积分奖励手段鼓励学生打卡学习赢取积分。设置挑战环节、动态分享评论等措施提高语言文化学习的趣味性。过程化考核主要考察签到、课堂讨论、抢答、任务得分、即兴演讲、小组模拟、课堂笔记等内容,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量化,作为终期考核成绩重要依据。重视跨文化知识储备考试,建立标准化线上考核体系。提高主观题及口语考试占比,能更好地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实际操练能力的考核(张玉青,2011)。借鉴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机考模式,增加远程面试环节,实战检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离不开实践的检测,借助校企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实操实训,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完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考核。

4.结语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培养城轨行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高职城轨运营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从业规范与岗位要求,从教师、学生及企业多个维度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展专业课教育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强化跨文化服务意识,实现城轨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式发展,为社会输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ChenGM&StarostaWJ.AReviewoftheConceptofInterculturalSensitivity[J].HumanCommunication,1997,1(1):1-16.

[2]Hymes.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M].InPrideJ.B.&Holmes,J.eds.Soci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3]曹阳.中学俄语课堂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4]毕继万.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1(5):72-76.

[5]侯秀芳.2020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J].都市快轨交通,2021,34(1):12-17.

[6]刘雨蓓.大学英语教师跨学科学术转型发展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39-40.

[7]芮燕清.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26-53.

[8]孙立会,朱雅,李芒.大学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8):1-5.

[9]史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50-52.

[10]夏磊.地铁塑造城市形象研究———以合肥地铁1号线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8.

[11]于汝霜.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4):90-94.

地方文化知识范文篇5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地方高校;文化传承

地方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情结和思想情感,对于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有着重要的意义。地方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坚持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服务当地社会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应尽的职责,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理论内涵

(一)传承基础。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在于二者的互动性。地方特色文化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地方高校发挥四大基本职能的母体。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其自身的发展与地方文化建设一脉相承,是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智力支撑。在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不断接触、融合的过程中,高校通过所在地方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能够紧跟时展变迁的步伐,将传统性、时代性、独特性进行有效的展现,辐射周边文化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最终形成互动发展、共同提升的循环运转体系。(二)传承核心。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承功能和创新功能是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是一种以文化批判为前提的传承,并非全盘照搬前人已有的文化,而是对前期积累的文化加以挑选、认同,并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创造,进行批判性传承。高等教育进行的文化选择也是以文化批判为基础的挑选。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批判,而高等教育的文化创新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批判,我们所进行的全部文化创新,都是以对人类已有文化进行文化选择与文化批判为前提。(三)传承价值。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价值在于文化的引领与辐射。地方高校既是地方从事教育的机构,也是当地的文化中心。其扎根于地方,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不只是要服务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更肩负着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创新的责任。作为新文化创造与培育的核心基地,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影响、引领着地方特色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并辐射周边,不断继承与发扬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引领地方文化发展与创新,扩大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力,提升地方文化辐射力,是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价值体现。

二、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现状———以郑州商学院为例

(一)郑州商学院所在地巩义市特色文化简介。郑州商学院所在地巩义市位于中原腹心,滔滔黄河和潺潺洛水在这里汇流,孕育了光耀千古的河洛文化。“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河洛文化源远流长,其发祥地便出自巩义。千年以来,河洛文化用它独特的魅力滋养着巩义这片土壤,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厚实的发展力,助推巩义文化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巩义市的豫商文化、庄园建筑文化、诗歌文化、石刻文化、留余文化、家训文化、乡贤文化、民居民宿文化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当地标志性的特色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二)郑州商学院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现状1、人才培养。在教学方面,郑州商学院开设了《河洛文化艺术》《豫商文化专题》《巩义地方文化》等课程,使学生了解河洛文化的精神、制度、理念、故事、商训、商业风俗、民间手工艺等,传承并发扬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全方位育人。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活动当中,以丰富的形式感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学校成立了“河洛大鼓工作室”“河洛剪纸工作室”;为了普及宋陵文化知识,宣传保护宋陵文物,学校重点推出“宋陵文化成功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通识游学活动,使学生对宋陵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史知识和文化素养;组织学生到康百万庄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更好地了解、凝练、传承和发扬传统豫商文化;学校孝义文化中心举办了孝义文化周活动,以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领略孝义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看到根植于巩义这片热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基。2、学术研究。郑州商学院自建校以来,扎根巩义市发展,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与文化优势,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潜心做好学术研究,积极融入地方社会发展。学校充分挖掘巩义市优秀的特色文化资源,以诗圣故里、康百万庄园、宋陵等为依托,确立了学校“三服务”的科研工作方针,制订了“企业(政府)出题、学校支持、院部作答、市场检验”的工作机制。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成立了杜甫研究所、宋陵文化研究所、巩义窑陶瓷研究院、黄河流域商文化研究中心、智能商业研究院、豫商文化研究中心、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竹林精神研究中心、孝义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进行横向和纵向课题研究,服务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总结凝练、深入挖掘巩义方志文化资源,积极转化方志资源教学成果,推动方志文化在校园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发挥方志文化在育人上的重要功效。3、服务社会。郑州商学院立足于巩义河洛文化,深耕当地社会文化发展,努力成为展示与传播巩义特色文化与城市文明的核心平台,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立体化融合模式。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服务于地方发展,培养适合地域发展的人才,结合巩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优秀的特色文化,加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依托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豫商文化研究中心、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集聚专业力量组成帮扶团队驻村助力巩义十五个乡镇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依据巩义特色旅游文化,主动对接当地产业转型与旅游业发展,依托长寿山景区、康百万庄园等文化遗产,与政府、企业联合开展合作项目十余项,邀请业内专家参与涉村镇石窑民宿资源研讨开发,促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推广与传承。

三、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路径设计

(一)传承原则

1、思想指引原则。加强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引导,要以中国特色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引导地方高校大学生坚定自身政治信仰,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与思想导向,夯实自身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2、批判继承原则。在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要秉着批判原则,进行选择性继承。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性看待精华与糟粕的并存。要对地方特色文化做出认真审慎的区分,在吸收、传播的过程中进行适宜的选择与创新,善于从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结合当今时展的脉络与趋向,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补充创造,使地方特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协调。3、融合互补原则。全球一体化使得国家、地区之间的文明与文化交流变得更为畅捷,提供的互动平台也更加宽广。在地方高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排斥其他地域的文化尤其是西方的文明。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过程中,要站在东西方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汇点上,融合互补,相互借鉴、吸收、发展,使得地方文化更具有先进性与中国特色,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的浪潮之中。

(二)传承路径

1、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地方高校可以从所在地方特色文化中寻找丰富的资源,建设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体现在校园中的每个角落。比如,可以在校园里建造一些地方历史名人的塑像;挑选出当地著名历史人物名言名句,张贴在教室、宿舍楼等场所内,也可以书法的形式,制造牌匾悬挂在教学楼等建筑前;给新盖的建筑物、新修的道路、新修的活动广场等,以蕴含地方特色的名字命名;利用校园中的展板、文化墙等进行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增强特色文化的普及面,等等。通过以上这些形式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将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从身边点滴中随处接受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对地方高校学生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2、加强地方特色文化著作阅读。地方高校要引领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丰富自身文学素养。高校所在地诞生了很多优秀文学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厚的人文素养与地方情结,通过阅读可以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及价值观的塑造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熏陶,在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文化自觉的提升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可以认真阅读、品悟,著作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就可以很好地转化为其自身精神素养,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可以借助“书香校园”工程,在阅读优秀文化经典著作的同时,进行名句名段的摘抄与诵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3、开设地方特色文化讲座。讲座是高校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其较强的学术性、知识的宽广性可以给人带来新的启示,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地方高校可以经常开展以普及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讲座,这也是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抓手。对于地方特色文化中一些不容易理解或者理解出现偏差的问题,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使学生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对于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社会进程的结合点与发力点也有更为长远的目光。通过讲座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可以更好提升知识的传播与吸收效率。地方特色文化讲座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兴趣,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夯实必要的知识基础。4、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极其活跃、多元性很强的模块,是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知识领域的扩展、文化情操的陶冶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学生社团活动趣味性较强、可参与度高、加入门槛低,使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快捷。借助学生社团可以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民间故事演讲、书法比赛、传统剪纸技艺展示、摄影比赛、辩论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地方特色文化,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地方特色文化,达到培养兴趣、普及知识的目的。5、拓展地方特色文化传播渠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凭借自身的低成本、互动性强、传播较快等特点,成为当今媒体传播的主要渠道。高校学生对信息技术接受能力很强,新兴媒体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运用新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突破点。可以借助新媒体多样的传播形式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新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形象化、立体化的方式多层面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线上论坛或者制作相关专辑;创建地方特色文化网络博物馆,普及文化知识;搭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网站,进行相关书籍、服饰、特产的销售;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学生喜欢的传播方式,在社交平台上进行短视频播放、发起话题讨论等,提升地方特色文化学习的参与度。6、加强社会实践体验。在地方特色文化传承过程中,地方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文化基地、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地方做志愿服务。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创业的企业进行参观与交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了解传统文化价值,增强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做到知行合一。对于一些地方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因其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进行师徒制教学,则更需进行实践深入体验。除了外出进行参观了解外,可以在校内建立地方特色文化的实践基地,邀请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人或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现场传授与示范,这样的实践教学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与认可,达到更好的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涛.地方高校在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中的有效路径与方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04).

[2]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尹思琪.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2018(03).

[4]申晓辉.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地方文化知识范文篇6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地方高校;文化传承

地方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情结和思想情感,对于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有着重要的意义。地方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坚持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服务当地社会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应尽的职责,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理论内涵

(一)传承基础。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在于二者的互动性。地方特色文化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地方高校发挥四大基本职能的母体。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其自身的发展与地方文化建设一脉相承,是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智力支撑。在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不断接触、融合的过程中,高校通过所在地方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能够紧跟时展变迁的步伐,将传统性、时代性、独特性进行有效的展现,辐射周边文化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最终形成互动发展、共同提升的循环运转体系。(二)传承核心。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承功能和创新功能是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是一种以文化批判为前提的传承,并非全盘照搬前人已有的文化,而是对前期积累的文化加以挑选、认同,并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创造,进行批判性传承。高等教育进行的文化选择也是以文化批判为基础的挑选。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批判,而高等教育的文化创新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批判,我们所进行的全部文化创新,都是以对人类已有文化进行文化选择与文化批判为前提。(三)传承价值。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价值在于文化的引领与辐射。地方高校既是地方从事教育的机构,也是当地的文化中心。其扎根于地方,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不只是要服务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更肩负着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创新的责任。作为新文化创造与培育的核心基地,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影响、引领着地方特色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并辐射周边,不断继承与发扬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引领地方文化发展与创新,扩大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力,提升地方文化辐射力,是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价值体现。

二、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现状———以郑州商学院为例

(一)郑州商学院所在地巩义市特色文化简介

郑州商学院所在地巩义市位于中原腹心,滔滔黄河和潺潺洛水在这里汇流,孕育了光耀千古的河洛文化。“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河洛文化源远流长,其发祥地便出自巩义。千年以来,河洛文化用它独特的魅力滋养着巩义这片土壤,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厚实的发展力,助推巩义文化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巩义市的豫商文化、庄园建筑文化、诗歌文化、石刻文化、留余文化、家训文化、乡贤文化、民居民宿文化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当地标志性的特色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郑州商学院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现状

1、人才培养。在教学方面,郑州商学院开设了《河洛文化艺术》《豫商文化专题》《巩义地方文化》等课程,使学生了解河洛文化的精神、制度、理念、故事、商训、商业风俗、民间手工艺等,传承并发扬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全方位育人。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活动当中,以丰富的形式感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学校成立了“河洛大鼓工作室”“河洛剪纸工作室”;为了普及宋陵文化知识,宣传保护宋陵文物,学校重点推出“宋陵文化成功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通识游学活动,使学生对宋陵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史知识和文化素养;组织学生到康百万庄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更好地了解、凝练、传承和发扬传统豫商文化;学校孝义文化中心举办了孝义文化周活动,以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领略孝义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看到根植于巩义这片热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基。2、学术研究。郑州商学院自建校以来,扎根巩义市发展,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与文化优势,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潜心做好学术研究,积极融入地方社会发展。学校充分挖掘巩义市优秀的特色文化资源,以诗圣故里、康百万庄园、宋陵等为依托,确立了学校“三服务”的科研工作方针,制订了“企业(政府)出题、学校支持、院部作答、市场检验”的工作机制。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成立了杜甫研究所、宋陵文化研究所、巩义窑陶瓷研究院、黄河流域商文化研究中心、智能商业研究院、豫商文化研究中心、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竹林精神研究中心、孝义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进行横向和纵向课题研究,服务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总结凝练、深入挖掘巩义方志文化资源,积极转化方志资源教学成果,推动方志文化在校园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发挥方志文化在育人上的重要功效。3、服务社会。郑州商学院立足于巩义河洛文化,深耕当地社会文化发展,努力成为展示与传播巩义特色文化与城市文明的核心平台,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立体化融合模式。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服务于地方发展,培养适合地域发展的人才,结合巩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优秀的特色文化,加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依托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豫商文化研究中心、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集聚专业力量组成帮扶团队驻村助力巩义十五个乡镇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依据巩义特色旅游文化,主动对接当地产业转型与旅游业发展,依托长寿山景区、康百万庄园等文化遗产,与政府、企业联合开展合作项目十余项,邀请业内专家参与涉村镇石窑民宿资源研讨开发,促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推广与传承。

三、地方高校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路径设计

(一)传承原则

1、思想指引原则。加强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引导,要以中国特色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引导地方高校大学生坚定自身政治信仰,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与思想导向,夯实自身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2、批判继承原则。在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要秉着批判原则,进行选择性继承。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性看待精华与糟粕的并存。要对地方特色文化做出认真审慎的区分,在吸收、传播的过程中进行适宜的选择与创新,善于从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结合当今时展的脉络与趋向,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补充创造,使地方特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协调。3、融合互补原则。全球一体化使得国家、地区之间的文明与文化交流变得更为畅捷,提供的互动平台也更加宽广。在地方高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排斥其他地域的文化尤其是西方的文明。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过程中,要站在东西方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汇点上,融合互补,相互借鉴、吸收、发展,使得地方文化更具有先进性与中国特色,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的浪潮之中。

(二)传承路径

1、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地方高校可以从所在地方特色文化中寻找丰富的资源,建设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体现在校园中的每个角落。比如,可以在校园里建造一些地方历史名人的塑像;挑选出当地著名历史人物名言名句,张贴在教室、宿舍楼等场所内,也可以书法的形式,制造牌匾悬挂在教学楼等建筑前;给新盖的建筑物、新修的道路、新修的活动广场等,以蕴含地方特色的名字命名;利用校园中的展板、文化墙等进行地方特色文化展示,增强特色文化的普及面,等等。通过以上这些形式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将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从身边点滴中随处接受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对地方高校学生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2、加强地方特色文化著作阅读。地方高校要引领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丰富自身文学素养。高校所在地诞生了很多优秀文学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厚的人文素养与地方情结,通过阅读可以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及价值观的塑造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熏陶,在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文化自觉的提升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可以认真阅读、品悟,著作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就可以很好地转化为其自身精神素养,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可以借助“书香校园”工程,在阅读优秀文化经典著作的同时,进行名句名段的摘抄与诵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3、开设地方特色文化讲座。讲座是高校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其较强的学术性、知识的宽广性可以给人带来新的启示,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地方高校可以经常开展以普及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讲座,这也是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抓手。对于地方特色文化中一些不容易理解或者理解出现偏差的问题,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使学生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对于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社会进程的结合点与发力点也有更为长远的目光。通过讲座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可以更好提升知识的传播与吸收效率。地方特色文化讲座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兴趣,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夯实必要的知识基础。4、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极其活跃、多元性很强的模块,是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知识领域的扩展、文化情操的陶冶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学生社团活动趣味性较强、可参与度高、加入门槛低,使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快捷。借助学生社团可以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民间故事演讲、书法比赛、传统剪纸技艺展示、摄影比赛、辩论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地方特色文化,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地方特色文化,达到培养兴趣、普及知识的目的。5、拓展地方特色文化传播渠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凭借自身的低成本、互动性强、传播较快等特点,成为当今媒体传播的主要渠道。高校学生对信息技术接受能力很强,新兴媒体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运用新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突破点。可以借助新媒体多样的传播形式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新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形象化、立体化的方式多层面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线上论坛或者制作相关专辑;创建地方特色文化网络博物馆,普及文化知识;搭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网站,进行相关书籍、服饰、特产的销售;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学生喜欢的传播方式,在社交平台上进行短视频播放、发起话题讨论等,提升地方特色文化学习的参与度。6、加强社会实践体验。在地方特色文化传承过程中,地方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文化基地、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地方做志愿服务。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创业的企业进行参观与交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了解传统文化价值,增强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做到知行合一。对于一些地方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因其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进行师徒制教学,则更需进行实践深入体验。除了外出进行参观了解外,可以在校内建立地方特色文化的实践基地,邀请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人或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现场传授与示范,这样的实践教学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与认可,达到更好的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涛.地方高校在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中的有效路径与方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04).

[2]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尹思琪.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2018(03).

[4]申晓辉.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地方文化知识范文篇7

关键词:文化导入;高职英语教学;重要性

作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学好语言并进行有效交流往往是学习者心之所求的主要内容。但在交流的过程当中,除了要有正确的语言知识构架外,相关的文化知识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换言之,英语学习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注重英语语言文化的输入和熏陶。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当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将英语语言文化传播视为重中之重。

一、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高职学生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现状。高职学校学生的普遍情况往往是英语基础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老师课堂教授也通常会遭遇学生无心学习的尴尬。在这种境地之下,教师更加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单纯的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和基本的语法规则,通过相关的英语等级考试就万事大吉。因此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枯燥的课堂讲授中完成,教学方法日趋单调,课堂氛围也乏善可陈。学生的学习激情逐渐消退,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慢慢冷却。因此,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此时事实地进行文化导入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通过导入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有意识的把本国文化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提高中英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加深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了解一国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既能直接的让学习者阅读文化但同时也受其制约。中西方文化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在语言、习俗等各个地方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只有完全了解这两种文化上面存在的共性,并区别出各自的特性,才能进行高效的语言交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练习更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并加强西方文化知识的导入。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则更应该有意识的去了解相应的西方文化传统、生活习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真正营造出一种双语学习的语境,强化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高职英语教学当中进行文化导入要讲求其原则,主要应遵循实用、适度和阶段性三大原则:

(一)实用原则

所谓实用即要求教师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学习的语言知识紧密相关。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与普通高中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专业性上。因此,以学生相关专业为切入点,导入与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关的文化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也可以使原本十分抽象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变得更为具象,加强学生对于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度。

(二)适度原则

文化内容涉及面广,庞杂且繁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导入的时候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在实用的基础上做到够用。对于有代表性的内容要精讲细讲,而一些非主流的文化知识则可以选择少讲或不讲。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做到举一反三,增强跨文化意识。

(三)阶段原则

任何学习都讲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从简单的单词短语出发,逐步扩展到句子和篇章,让学生一点一点体会所学内容当中的文化含义,享受学习的过程,体味中西方文化交融之下的学习乐趣。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文化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在课堂上的还有在课堂外的,下面具体列举说明:

(一)词汇习得法。学生词汇量的多少是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教师在进行词汇课教学的时候务必要做好相关词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的讲解。这样除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记忆,更方便学生准确理解单词的意思。

(二)创设情境法。在课堂教学上,多样化的课堂情境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就拿最简单的见面问候来说,中文见面一般会问“吃饭了没有”,而美国文化中则更常说的是“Howareyoudoing?”。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创设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多参与交流和讨论,从而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消除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疑惑。

(三)课外习得法。英语学了课堂教学,类似英语角,英美文化选修等第二课堂的习得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练习口语、了解文化的一个平台。在上述第二课堂中,学生一方面可以面对面的与外教进行交流,找到自己在用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更可以通过交流切身体会和了解异国文化和风俗。此外,一些英美文化的选修课、文学和戏剧的鉴赏活动,更能让学生通过详细系统的学习,了解异国文化特点,为自身的英语学习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影响着语言的交际活动。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导入文化,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播,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把英语这门语言转换成实用工具。而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了解文化,让原本十分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把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日后英语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用性。

作者:沈斓 单位: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地方文化知识范文篇8

英语教育对本土文化应承担传播义务和历史责任。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只有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在充分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的同时,重视本土文化知识的语言输出,才能真正达到利用英语能力进行平等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经过一轮升本、合格评估的整合,引进了许多的专业教育人才,其教学的软、硬势力都有了较大提高,对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一个问题,忽略了对学生的本土文化知识的输入。学生在对外交流时,很难准确地传播甚至是表达本区域的文化内涵。

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英语教育本土化的过程是使学习者既吸收英语国家文化的精华,又保护本民族文化底蕴的过程,是面向国际发展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是把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英语教育中的过程;本土化教育是以尊重英语国家文化为出发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跨文化的融合教育。

一、加强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输入的必要性

英语教育,一方面不可避免会输入一些西方文化,但另一方面,英语教育本身也间接地肩负着向外传播本土文化的职责。因为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原因,我国广大民族地区开放较晚。在之前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环境里,其文化一直在一个几乎没有干扰的自然状态下演绎。随着民族地区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其文化面临的冲击也日益明显。保护并向国际上传播民族地区优质本土文化,增加国际交流中的文化话语权,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培养民族地区本土文化的传承人

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住于偏远地带,历史上交通极不方便,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其本土文化的繁衍也局限在一个相对稳固的空间,不同的区域,也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民族歌谣、民族舞蹈、民间曲艺、民间故事、民间文学等许多民间文化,以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等形式存在。例如,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人民的耶歌、琵琶歌等歌谣,笙舞、踩堂舞、春牛舞和瓠颈龙灯舞等舞蹈。侗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姜良姜妹》、《金银王之歌》等最为出名[2];瑶族创世歌谣《盘王大歌》,壮族史诗《布洛陀》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这些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都是其本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本土文化都没有文字记录,靠言传身教世代流传,唯有土生土长的“接班人”才能真正理解其文化的精髓。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本地区,从小就在其特有的本土文化中耳濡目染,理所当然是其本土文化最好的继承人。而这些学生中的英语学习者,将是民族地区对外交流的主体。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在英语教育中更有必要加强本土文化知识的输入,使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继承和传播的复合型人才。

(二)对外弘扬我国多元文化

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1989年提出来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里的“多元”,是指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56个兄弟民族所组成的复合民族共同体。所谓“一体”,是指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3]。我国的多元文化实质上是由不同区域的本土文化所构成部分。本土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两个有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文化典籍、中华各民族独有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以及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等[4]。我国当代文化是指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吸取有益成分,并与现代精神、中国特色相融合的文化,它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升华。

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在国内传播时间都不长,国际上更是鲜为人知,完全有必要加快传播速度让世人知晓。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培养的英语人才一方面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重任,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对外交流的使者,他们良好的本土文化素养是对外弘扬我国多元文化的基础和保证。

(三)增强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东西部之间、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许多鲜为人知的民族地区本土文化逐步在国内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像《刘三姐》、《可可西里》、《走路上学》等,一直为国内观众所接受和喜爱;音乐方面,更是在现代都市里形成了一股少数民族音乐热潮:《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作品久唱不衰;歌舞剧方面,布依族歌舞剧《刺梨花红》、苗族歌舞剧《仰阿莎》等得到普遍好评;民族典籍传播方面,壮族神话叙事史诗《布洛陀》、瑶族史诗《盘王大歌》等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研究得到了学者们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带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服饰店,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型城市的繁华商业区内随处可见。在国内已经传播开的各民族、各地区多姿多彩的本土文化,正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无穷的活力构成着我国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

但是,我国民族地区的英语人才因为长期处在经济落后、物质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在面对国际交流与竞争时,内心缺乏底气;在面对西方文化冲突时,容易迷失方向。地方院校有必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经典人物、传统美德、优良习俗等本土文化,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真正能领会本土文化和本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无形中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英语教育中的本土文化输入现状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言语能力的同时,有必要输入目标语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判断所接触到的英语语言与文化信息。学习语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原则。在学习其他国家语言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进行输出,学会通过他们的语言介绍我们自己的文化。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接触的素材大都是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与现状,因此,中国文化在课堂上介入的量就相当少。这除了教材本身的因素外,英语教师的本土文化意识不强也是主要原因。当教师介绍西方的餐饮文化,教授ham-burger、bread、hotdog等词时,似乎很少会想到应当让学生也学习一些更为“本土化”的知识,也就难怪学习了十几年英语的大学生无法找到恰当的词汇来描述一些常见的事物———糖葫芦、三轮车、四合院,更不用说准确翻译“耶歌”、“笙舞”或是“牌坊”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词了。但是,如果大学生本土文化的输入极度匮乏,那么,在日后的国际交流中,很难准确诠释和弘扬其本土文化,从而,容易在国际上丧失文化话语权。

我国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的真正发展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基本是在原来的师范类、师专类、教育学院等基础上经过扩张或整合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学院一般都存在这样一个过程:全力升本、快速扩张、再到“一切为了合格评估”。这类院校英语教育的质量一般不太高,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输入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课题组通过电话、传真、网上查询和实地考查等方式,共调查了十所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的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输入情况,包括公共英语教育和专业英语教育。

从英语教育中课程设置的角度看,这十所学院公共英语使用的教材都是下面几套教材之一:《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全新大学英语》、《新世纪大学英语》等,这些教材的背景文化都是英美国家的。十所院校的专业英语主干课程也是惊人的相似: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流派》、《美国文学》、《英国文学》等都榜上有名。没有一所学院的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本土文化课程。

从师资视角来看,地方院校的教师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升本前主体学院的原有师资,二是升本或评估引进的教师。第一类教师对区域内本土文化比较熟悉,但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在教学中很难用英语准确表达本土文化;而第二类教师有良好的英语专业知识,但对区域内本土文化较为陌生,教师本身都处在一个文化适应和认同的过程中。客观而言,这种条件下,本土文化肯定难以得到有效的传授。从校园设施角度来看,十所院校都注重校园的现代化建设。办公室楼、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都具备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对重点大学的模仿痕迹随处可见。被调查学院中,有少数学院建有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基地或设施,像贺州学院下属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等,但其也极少用于英语教学。

三、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英语教育中的本土文化输入

要正确理解异国文化,首先要理解本土文化。地方院校作为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应该充分认识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及其价值内涵,多渠道、多策略地培养既有良好英语表达能力又熟知本土文化的传承人。

(一)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校园、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意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看不见的精神和力量。地方院校不仅是地方经济建设、社会服务人才的培养摇篮,也应该是区域内本土文化的捍卫者和传播机构。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从网络、书籍、报纸等途径经常会接触到西方英语国家文化为背景的视听材料,潜移默化中会受到其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会有形无形地冲淡学生的本土文化观念,影响着学生的举止行为,甚至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地英语学生有一定的本土文化知识基础,但缺乏系统性,且文化认知能力有限,易受外来文化的干扰。从学生入校开始,学院应该着手对学生进行本土文化知识的教育。学院可以建立本土文化博物馆或展览馆,陈列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物品或模型,用英文介绍本地标志性历史建筑、历史人物、民风习俗等;组织本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竞赛,鼓励学生挖掘本地特色文化,锻炼学生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有组织、有计划安排英语学生深入社区和乡村体验生活,实实在在地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学生在闲暇娱乐时间,看一看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电影;或者请校外的一些资历较深的专家、学者或教师举办有关中西文化的知识讲座;在科研立项方面,学院应有明确的导向,鼓励英语教师的科研选题与本土文化挂钩,比如,对民族典籍进行英译研究,进行本土文学与英美文学的对比研究等等。

只有学院从整体上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校园氛围,才能使师生在有形和无形中感受到本土文化的气息,于课堂内外潜移默化地接受到本土文化知识。

(二)课程体系中纳入本土文化元素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课程体系设置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的选取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目前,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根本没有纳入本土文化的元素,如此循环下去,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会慢慢淡漠,对外交流时,将严重影响学生本土文化表达和传播的能力。

1.英语课堂教学加入本土文化元素

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师生互动的平台。目前我国的大学教学体系中,课堂依然是育人的主渠道,英语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在教案设计、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中加入本土文化的元素。在上翻译课时,教师可以就本地某一名胜古迹的介绍与学生一起进行英文翻译,然后,让学生以英语导游的角色用英语加以介绍;上英美文学课时,教师可以就本地某一文化典籍的概述用英文向学生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对英美文学中的类似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和研究;每逢民族地区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英语交流节日里的趣闻轶事。

2.开设本土文化的选修课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院三级课程管理。课程设置权力的下放,校本课程的开设将充分发挥地方、学院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完成实施本土文化教育的任务。以目前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的英语师资力量,开发能融入本土文化且有一定水平的英语教材存在现实的难度。但我们可以从选修课上多下功夫:专业选修模版设置中,可以放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地方文化介绍”、“地方史志”等相关课程;公选课导向上,引导学生多选修外系开设的介绍本土文化的课程。

民族地区学院可以结合实际,把当地最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引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弘扬和传承宝贵民族民间文化。原始、古朴的粑槽舞,优美动听的畲家歌,精美绝伦的畲族刺绣工艺,蕴含着民族血泪迁徙历史的芦笙舞,都是我们可以挖掘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些都是我们选修课的很好的选材。

(三)英语教师“本土化”和培养“本土英语教师”

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的英语教师基本可划分为两个群体,一是本土教师,来自于升本前的母体学院,另一类为升本、合格评估或者近些年引进的人才。这两个群体特色鲜明,本土文化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在他们间互为长短。

1.外来英语教师“本土化”

民族地区招聘的外地英语教师,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本身存在一个文化磨合过程,学院和教师本身应加速对本土文化的适应和认同过程。进行教研室分工时,可以把外地教师和本土教师有意搭配,实现文化和学术互帮互助;进行科研申报时,要把为地方经济和文化服务作为重点;有意识组织外来教师参观本地名胜古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一定的本土文化知识,掌握了本土文化的精髓,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融入本土文化的元素。

2.提升本土英语教师专业能力

地方文化知识范文篇9

值此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求发展、并肩携手奔小康之际,*市地方文化研究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地方文化期刊——*杂志问世了。这是我市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全市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为建党82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杂志创刊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与创办杂志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自古被誉为“东国名地”、“礼义之邦”,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来,*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对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整理,去伪存真,并加以继承与发展,古为今用,意义重大而深远。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更期盼*文化在新世纪得到更大繁荣,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今年4月,寄托着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厚望的*市地方文化研究学会成立了,并在成立后不到两个月时间,创刊发行*杂志。*杂志的创办,是学会同志克服困难、辛勤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杂志,是地方文化研究学会宣传研究成果、展示文化精品、增强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必将成为*又一大媒体,载入*文化建设的史册。

创办*杂志,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地方先进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建设占有重要地位。“三个代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做好继承与发展的文章。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创办的*杂志就承担起了宣传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媒介功能,一定会在建设先进文化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

创办*杂志,对于促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创办*杂志,为研究、传承*丰富独特的地方文化搭建了平台,结束了我市没有综合性文化期刊的历史,填补了文化建设的一项空白,在潍坊是具有创造性的,在全国县级也是领先的。它必将很大程度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有效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维护和树立良好的文明城市形象。

创办*杂志,对于推介*、发展*作用巨大。三年实现“市内赶寿光、省内上位次、国内进百强”的奋斗目标,经济必须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这个发展,推介宣传工作至关重要。*杂志的创办,不仅弥补了我市对外宣传的不足,而且突破了原有媒体在对外宣传上的局限性,更有利于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地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热此文来源于文秘资源网*、投资*、发展*。

*刚刚诞生,作为我市文化建设的一个新品牌和宣传思想战线上的一块新阵地,它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认真抓好*的研读。十六大报告把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民族素质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讲,作为综合性地方文化期刊,*杂志更是一本弘扬地方文化知识的“教科书”。研读*就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也只有通过认真研读,才能真正掌握*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并在现实中进行正确的运用,从而实现其传授知识、武装头脑、宣传*、服务社会的价值。

地方文化知识范文篇10

关键词:转型;《中国画》课程;改革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独立而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画》课程,是现当今我国高等院校美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传承和发扬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的重要途径,但是,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美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严重“西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画的教学效果,为适应教育部“转型”政策的要求,对《中国画》课程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笔者认为当下对《中国画》教学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前分专业方向,增加中国画方向课程内容

由于大多数美术学专业学生入校都是先开设基础课程,即以素描、色彩、速写为主,直到二年级结束时才分专业方向,我们都知道,素描、色彩、速写课程都属于西画范畴,到了三年级分了专业方向,由于时间太短,学生对《中国画》课程的学习根本无法深入,每一门课程都只能匆匆体验一下,尤其在“转型”时期,教学模式实行“3+1”模式,即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三年,第四年离开学校进行实践学习。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院美术学专业从2017级开始,把分专业时间从原来的第五学期提前到了第三学期,将中国画方向的专业课由原来的四门增加到六门,这给中国画方向的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学效果也比以前有明显提高。

二、调整课程学时分配、增加理论学时比例

宋代的“画学”是世界上最早的正规高等美术教育机构,无论在招生和教学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授,通过文化与技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中国画艺术得到了长久的发展,成就了数量众多的优秀国画大师。文化决定人的思维和创造力,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对待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思想,尤其影响其对作品内涵与格调的把握。尽管现在在美术招生时对文化课的要求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学生在高考时掌握的文化知识更多属于基础文化知识,而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是相对欠缺,中国画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学习中国画的学生一定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让其成为学习中国画的文化支撑。由于受总学时数的限制,无法大量增加课程门数,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压缩课程的实践学时,增加理论学时。也就是说,《中国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从以往的“技法传授”型转变为“理论讲解与技法传授相结合”型。我们在中国画方向的课程体系里一方面通过增加理论学时数,从而增加画论、古典文学、旧诗词等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如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等理论书籍。通过这两个渠道,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中国画论往往融理、法、品、悟为一体,对学习中国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重视书法教学、发挥书法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基础作用

中国艺术观讲究“诗书入画”“书画同源”,这一观点充分表达了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的密切关系,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首先,中国画与书法所用工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离不开毛笔、墨汁、宣纸。其次,中国写意画与书法在用笔方面具有“同理性”。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上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首诗反映出赵孟頫非常认同中国书法和国画在用笔上是相通的。其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论画》中提出:“画竹,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道出了在画竹过程中不同部分所使用的不同笔法,劲挺硬朗的枝干,用篆书、隶书笔法;轻灵柔嫩的竹叶,用真书、草书笔法,这就把书法用笔的方法应用到了国画用笔之中。社会发展,科技发达,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书写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少,对文字的运用已经从传统的书写逐渐过渡到键盘输入,导致年轻一代越来越不注重汉字的书写,提笔忘字已经成了常见的社会现象,把汉字写对、写美观对大多数人来讲,似乎变得越来越难。这一现象,也直接影响到美术院校学生对书法的态度,书法水平的局限直接影响到中国画学习效果,学生在画国画时笔墨柔弱,缺乏精神,还有好多学生完成一幅不错的国画作品,由于书法薄弱不敢落款,有的找教师写题款,有的索性没有落款。针对这一现状,河套学院美术学专业在中国画方向课程体系里增加了一学期(32学时)书法课程,相信随着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一定会促进中国画的学习效果。

四、挖掘地方文化元素,突出中国画教学的地域特色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的地域又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国画通过独具特点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民族的文化成果,高校《中国画》课程的教学应积极吸收地方文化精华,将地方文化作为汲取创作营养的源泉,这将更有利于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转型院校的艺术教育担负着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艺术人才的责任,转型的实质是要求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对地域的经济文化特色进行深入调研,同时找准美术学专业与社会行业合作的契合点,将中国画教学与地域文化融合,不仅能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一个新的渠道,也能够扩大对地域文化的宣传力度,同时还有利于打造专业优势和课程特色。此外,中国画专业学生在创作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也是高校艺术教育推进文化生态建设所应担负的责任。总之,找到地域文化和中国画教学的链接点,让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文化需求相协调,是探索适合转型院校中国画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原因,河套学院中国画教学在毕业创作阶段,指导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研究并应用巴彦淖尔地区的两大文化元素———阴山岩刻和向日葵,将这两个标志性元素作为创作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公凯.限制与拓展[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何力.中国画教学改革的趋势与展望[J].美术大观,2008,(6).

[4]郝飞.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与美术教师素质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5]刘磊霞.从择业流向看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转型后的美术学课程设置[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6]高霞.新疆高校中国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