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知识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9 17:30:52

传统知识文化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1、民族传统文化范围和特征

1.1范围界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来自于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者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及民间民俗三大类。其中,民间文学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语言文字、戏曲和杂技等。民族传统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木偶、皮影、剪纸、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以及与上述有关的代表性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等等。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1.2特征。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现代知识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现代知识产品的显著特征:(1)它不仅凝结着当代人的劳动,而且凝结着历代人的劳动,其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从国家层面上讲,它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文化财产;从族群层面上讲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该民族的文化财产;从个体层面上讲,它又可能成为个人的文化财产。(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发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实现保护。(3)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难度。

2、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境遇堪忧。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从来就是鲜明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因为经济以同质性为其发展路径,文化则以多元为其运行轨迹。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繁荣。恰恰相反,由于人们对现代经济生活的过多关注,对传统东西的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致使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危险。主要表现在:(1)过度商业化地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2)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3)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习俗正在消亡;(4)大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5)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更让我们气愤的是,一些国家和个人为了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纷纷来中国寻找淘金点,针对目前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的漏洞,对我国的一些历史、传统知名人物进行注册,以中国文化名人来创作影视节目;或者抢注我国知名但未注册的商标,等等方面的问题和现象越发严重。

3、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完善

根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国际经验,笔者认为,一部开拓性的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应当确立以下保护机制:3.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通过普查,全面了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普查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其目的就是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档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搜集、整理民间艺术的系统工程——编纂十大文学艺术集成志书。据不完全统计,该工程共收集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戏曲剧种350个,剧本l万多个,民间曲艺音乐13万首,民间器乐15万首,民间舞蹈1.71万个,文学资料50亿字。在调查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许多濒临灭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被抢救性地记录下来,也有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挖掘、整理,重新焕发出生机,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得以规范而有序地进行下去。法律应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普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政府的责任和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

3.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制。对于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濒危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国际采取了重点扶持的保护政策。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重点保护和抢救;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政府一方面通过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的方式予以抢救,另一方面给予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民间技艺。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法律应该明确规定:认定重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标准,政府公布重要民间文化遗产的名录并指定保持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应权利和荣誉、赋有的义务。为了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法律还应规定:政府给予长期生活在民间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以“民间艺术家”的荣誉;对于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该项民族民间文化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的地方,政府命名其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该艺术的弘扬;通过财政拨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助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创作对象的艺术表演团体,鼓励它们进行创作和演出。

3.3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特定的生存环境是民族传统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文化生态,将文化遗产在适宜其生存的社区和环境中原状地加以保存,使其成为“活文化”,不失为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一些省区都在进行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筹划,为了规范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立法应当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破坏文化生态者应承担的责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行政保护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此必须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

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历史要保留,文化对我们的价值是有形和无形的,而一些民间工艺更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里一些独特的手法和理念,如中医,更是让我们收益无穷,我们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民间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国家和国人都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治国主编.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4.

[2]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例集锦[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5.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国内法国际法

一、传统知识是重要的人类知识成果

(一)传统知识的含义。

传统知识(TraditionalKnowledge),顾名思义是强调人类知识成果的传统来源及传承性,而且此类知识往往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历经世代因袭,深刻影响着现代知识的发展和演变。

对于此类知识的概念表达众多,除传统知识以外,还有诸如土著知识(IndigenousKnowledge)、土著遗产(IndigenousHeritage)、无形文化遗产(IntangibleHeritage)、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CulturalHeritage)、传统文化表达(TraditionalCulturalExpressions)、遗传资源(GeneticResources)、传统艺术遗产(TraditionalArtHeritage)、民间文学艺术(ExpressionsofFolklore)、乡土知识(KnowledgeofFolklore),等等。以上概念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传统知识的内涵、特点和表现形式,从而也使得对于传统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更加全面清晰。

一事物区别与他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对于该事物的准确界定,通过与之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区分相同与差异,进而把握该事物。传统知识是人类现代知识成果的源头,而现代知识产权正出自这一源头不断地向前奔流。现代知识产权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传统知识的积累和支撑,正如培根所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繁荣与文明。传统知识构成了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础。

其构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蜕变,可以说人类历史多长,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与自身的认识所形成的知识发展就有多长。传统知识正是赋有更朴素、更直观、更真切特性的人类主观认识及其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它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具有地域性(Corn-munity)、多样性(diverse)、群体性(collective)、传承性(genetic/inheriting)的特点。

(二)传统知识的表现形式。

传统知识带有地理、人文因素影响的浓厚色彩,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医药,此外还包括生物遗产资源。

民间文艺表达方式繁多,涉及言语(如民间故事或者神话传说等)、音乐、舞蹈、游戏、建筑、手工艺品等,同时也是现代著作权所保护作品的原初表达和雏形。在世界各地的原住民(土著/indigenous)依赖本土自然环境条件和特有的生产方式开发享有着上述文学艺术财产,如同我国各地区优秀的民族文艺成果,也是同样带来了我国艺术文化的丰富繁荣。这些艺术成果常常经由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并非为完整的文献资料,其流变更迭比较频繁,使得保存流传难度加大。

传统医药是不同于现代西医的医药知识及疾病治疗方法,例如中医药、韩医、印第安人特有疗法等,包括医学原理、药物学研究、药方、药品、医疗器械及特有疗法(如针灸、刮痧等),甚至包括身体保健与养生之道等,是人类早期的医药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积累,多数属于生物与物理手段,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医药文化,有些还带有神秘或者宗教仪式。生物遗传资源是指具有现实或者潜在价值的遗传材料,来自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它来源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这类成果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开发,尤其涉及植物新品种,更是以自然遗传资源为基础的更新繁育,也充分显示出人类生物技术的发达水平和进步。比如,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特有的物种长期生存繁殖在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如新疆野马、野驴、野骆驼、马尾松、红松、雪莲等)。

(三)传统知识的利用。

传统知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帮助和便利,并且愉悦和增进了人类精神文化鉴赏。同时也是人类现代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后者与传统知识一脉相承,传统知识是作为现代知识成果创新的基础知识文化资源,而现代知识成果就是于传统知识前提下的革新与智慧创造。

传统知识具有本土、社区抑或个人文化特性(culturalidentity),基于类似的照管(custodianship)、监护(guardianship)关系,由集体所有并且该集体及其成员赋予恰当保存、利用和传递传统知识的责任感,因此诸如此类的相应主体享有、运用和保护丰富繁多的传统知识,包括与传统社区生存发展关系密切的遗传资源、基于传统而形成的创造性智力成果或者商业标志等。传统知识作为文化财产,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进行推广开发,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知识遗产,又推动并提升了现代知识成果的创造与利用。

当传统知识被其对应主体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等利用,就必须坚持保护和存留的原则,强调这类主体对于传统知识的恰当利用,即应当以其适当保护为条件。目前各国、各地方大都正式、非正式地表现为习惯、惯例、礼仪、法律等,在于防止不当占有传统知识及不合理侵占和利用。

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

(一)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成果的法律保护。

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是对于人类特定的智力成果设定权利并且加以法律保护的完整制度,以促进科技进步,让知识变成财富,实现社会福利。按照智力成果的不同性质、特点和表现形式,相应建立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法律保护制度。其共同之处均在于保护的对象为人类智力活动的创造性成果,往往是运用既有的知识创造性地开发新产品、新方法,创作设计作品、商业标识,等等。只有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才能鼓励知识成果的研究开发和推陈出新,也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此意义上讲,正如我们所作出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产权制度便是保障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的重要制度。

任何一项知识产权都是在前人知识积累和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获得的,同时又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和创新,因此应当承认和肯定传统知识在当今知识产权取得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和必要意义。为此,现代知识产权又承当起对传统知识的适当保护,规范其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对于智力成果创新的有益作用。

(二)运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实现对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

根据传统知识的不同表现形式,结合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内容,就不同的传统知识可以获得并且主张不同的知识产权。其中,民间文学艺术可以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而这类知识成果的主体往往为集体。因此,这一集体权利应当由本民族或者本社区享有并主张,还可以成立相应的权利主张机构,建立授权机制,便利于民间文艺成果的合理利用与传播,规范此类文化艺术成果的权利行使,保障法定权利主体的应得利益,促进传统文化遗产的完整保存和继承发展。

对于遗传资源的保护,在于保护生物资源及其基因资源的丰富多样性,一方面研究自然界生物物种现有状况水平,另一方面又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新品种,所以可以采取获得专利权的方式加以保护,并且还能够申请取得新品种权。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必须建立严格的生物技术专利评估标准以及品种权的授权条件规范。比如,传统中医药保护可以采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方式加以保护,而且也可依据《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申请取得品种权,其不足在于品种独占权仅在国内有效。

三、传统知识的特别法保护

(一)传统知识保护的国际示范法。

人类学关于人类知识与文化的研究认为,传统文化研究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反对“民族中心主义”及“同一化”;另一方面。工业文明发展至今仍然存在无法说明和解决的自身问题。传统不等于腐朽,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方式是强势文化侵入弱势文化。因此,从人类学的观点来分析,是鼓励相互利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并且认可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合理使用与欣赏。

基于传统知识的不同表现形式及特点,若干国际组织从组织设立宗旨和目标出发,开展了多项国际公约的制定,均力图谋求对于传统知识的保存、维护和发展,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等,了诸如《罗马公约》(1916)、《保护民间文学艺术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损害性行为的国内示范法》(1982)、《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等等。其中,世界粮农组织关于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条约中提出并且规定了“农民权利”;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部长宣言》声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理事会致力于传统知识的有力保护;1976年《突尼斯版权示范法》规定:民间文学艺术无保护期限限制,精神权利由主管当局管理;198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示范规定》作出了关于民间文艺的广义概念解释,提供永久性保护,并且承认提供者的贡献;而且,东盟各国也签署了《东盟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及《关于获取生物和遗传资源的东盟框架协定草案》;2006年发表的《郑州宣言——国际范围内对于传统知识、传统文化表达和遗传资源的保护展望》也再次表示出对于传统知识保护的关注和努力。

尤其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了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政府间委员会,该机构编制了关于保护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间文学艺术)的政策目标和核心原则草案。提出对于传统知识的专门保护不得取代,并且依据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可以适用于传统知识及其派生形式的任何保护。而有关传统知识的具体概念术语由各国家或者地区自行界定,凡属于创造性智力活动产物,并且具有能够反映一社区独特文化特征及由该社区所发展并维持的传统遗传特性的智力成果,均可作为保护对象。受益人是指土著人民及传统社区和其他文化社区,即依据社区习惯法、惯例保管并保护传统知识的各社区,及作为其传统文化遗产来维持、使用、传统文化表达的社区。涉及权利的管理包括相关主体的主管单位、社区,参照习惯法、惯例、传统决策与管理程序,进行规范权利的立法,制定条例,采取行政措施,内容包括授权申请程序、费用、通知程序、争议解决、授权的条件与条款,等等。保护范围在于防止任何歪曲、篡改或者修改原有传统知识的减损行为;防止未经授权的公开并随后使用等;相关表演应当保护其精神、经济权利;使用、利用时应当注明来源;商业经营利用应当公平付酬或者实行利益分享。同时确定了如下的若干原则:利益兼顾、均衡相称原则;反映社区愿望的原则;尊重其他国际、地区文书、程序并与之合作的原则;尊重传统文化表达的习惯使用、传播方式的原则;灵活全面原则;保护的有效性、可获得性原则,等等。目标在于承认传统知识的价值,增进相互尊重,满足社区实际需求,赋予社区权力,维护习惯做法,有利于保障传统文化,促进思想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预防无效知识产权,增强确定性、透明度和相互信任,与保护知识产权互补,尊重相关国际协定、程序并与之开展合作,鼓励社区创新创造,有利于社区发展和合法贸易活动。

对此,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知识保护方面的原则立场为国家主权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和利益分享原则。强调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知识产权获取的重要基础性价值的维护,要求建立获取资源与惠益分享(ABS—Accessandbenefitsharingofgeneticresourcesand~aditionMknowledge)机制,保护相应权利主体正当合法利益,并且通过实行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制度、来源地标识制度等措施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遗产及其利益。

(二)建立国内法律机制保护传统知识。

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制度主要包括权利主体、权利取得方式和程序、权利内容及其救济等,由于表现形式的各异,实践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不尽相同。比如,云南林业科学院建立了关于野生动植物、森林管理等方面乡土知识的乡土专家数据库,实行有偿使用,这些乡土专家是乡土知识的传播载体,这一做法有利于保护和存留宝贵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间知识遗产及遗传资源。

对于遗传资源的保护,由于对外合作中我国民间文艺、农业遗传资源、农耕技艺、特有种子以及传统医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缺乏保护意识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外来物种引进或者其他现代技术成果的吸收借鉴却给社区传统知识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管理的通知》(2004)、《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2005)、《生物遗传资源管理条例》(2006),而且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确立了“生物资源知识产权战略”。同时还可以参考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实践做法实现对于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妥善保护,即通过颁发研究标本采集许可证规范公园内的生物科学研究活动,实行准入制度,拟定涉及研究者、社会公众及公园三方利益的惠益共享方案,签订“合作研究与发展协议”(CRADA),强调被许可人更多的义务,且许可其有权申请专利,但必须将申请事宜告知资源提供方。

此外,还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草案)》等法律文件,云南省、贵州省等地方还制定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些都是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专门法律规定。

社区在保护传统知识中确定有关权利归属的成功实践表明,拥有传统知识的相关社区在保护此类知识成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此也提出诸如关于传统知识的部落或社区权利、)社区知识产权的概念,社区成为传统知识保护中的主要主体,并且通过社区非正式的习惯、惯例、礼仪或者特定仪式实现对传统知识的保留和传播。

参考书目:

1.徐家力:《论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杨明:《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法商研究)2oo6年第1期。

3.陈宗波:《东盟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政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播音主持;融入路径

一、播音主持中的文化传承价值

(一)播音主持文化价值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播音主持的文化价值,就是通过播音过程实现对文化的传播[1]。播音员主持人是媒体传播的先锋队,承担着传播社会文化价值的重任。播音员主持人在媒介传播中的言行举止,不仅仅代表个人的意愿,而是代表受众对文化价值的共同认知。播音主持是社会前进过程中的产物,其对文化价值传播的影响力,是由社会传媒的发展变迁决定的。因此,播音主持的文化传播行为、播音特点和个性呈现,对社会文化流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文化软实力支撑,需要进行社会教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发展繁荣中华文化为前提,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需要输出中国文化,就需要听到更多的声音。而声音的传播,就离不开主持人的“鼓”与“呼”。主持人借助大众传播载体进行信息的传播,大众传播有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这四个基本功能,其中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传承中华文化遗产,文而化之,化而文之。

(三)播音主持拥有集中的话语权,具有强大的传播效果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舆论形成的主要渠道和重要载体。播音主持要唱响时代最强音,发挥好喉舌功能,通过媒介展示和塑造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比如央视的《中国记忆》《典籍里的中国》《非遗公开课》等一系列节目,无不践行着“旧邦新命”,坚守中华民族立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音员主持人用铁肩担负着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道义,用妙嘴唱响时代的风采与节奏。

(四)融媒时代传播关系的重构,需要播音主持传声

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相交融。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两微一端”加“一抖”,舆论场就像一个混杂的大熔炉,面对新业态新发展,文化传承挑战与机遇并存。播音员主持人在适应“短、平、快”的媒介叙事语言结构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以正视听、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出“文化传承”的声音,大众传媒话语权经历了由精英主义到消费主义的历史嬗变,更要通过播音员主持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传播话语权。

二、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文化素养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培养的基石

播音主持工作的主体是“人”,客体是通过报道、主持、采访、点评、演说等口语表达形式,通过各类媒介载体,在相关场景中进行传播,让大众了解传播目的和传播特定内容。因此,播音员主持人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对于有声语言创作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也是创作主体的核心优势所在[3]。“腹有诗书气自华”,靠的就是传统文化的浸染,更多的则是体现主持人的自身文化内涵。因此,衡量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标准就是文化素质。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是育人的核心要义,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以贯之,播音主持理应自觉承担起弘扬民族精神和人文特色的责任。

(二)传统文化为播音主持教学提供丰富的语料库

中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思想精髓、古圣先贤的典籍,还有六艺中的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古典音乐,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节日民俗等,无不为播音主持创作活动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料。播音主持以不同媒介形式进行创新性传播与弘扬的同时,记录着时展,同时也被这个时代记录着。传统文化与播音主持两者互相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姿多彩,使得播音主持创作内容与形式不拘一格,为《播音创作》《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音视频节目主持》《文艺作品演播》等专业核心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与此同时,播音主持通过形式多样的有声语言表达,促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三)传统文化提升播音主持学生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

主持人深厚的文化功底,外化为优美的即兴口语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专业技巧的生动体现。比如《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上,主持人在舞台上幽默精彩的点评,对各类诗句的灵活运用,无不体现播音员主持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也有利于主持人应变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文化访谈节目、现场直播等环节,只有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才能在节目中做到游刃有余、妙语连珠。

三、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生源质量有待提升

近几年来,随着视听媒体产业的更迭,直播、短视频、知识付费等业态快速发展,融媒体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自媒体汹涌袭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行业经济增长点。播音主持就业岗位增加,播音与主持专业报考人数越来越多,招生数量越来越多,但相关的配套却没有跟上。播音主持专业生源大多是非美艺术类专业学生,学生经过艺术培训和艺术联考,艺考成绩差异不是很大,但文化成绩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综合能力和知识结构就会跟不上专业发展需求。

(二)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目前业界将播音主持专业分类划分为非美艺术专业新闻传播范畴。在对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进行设置时,有些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比例设置不合理;有的强调新闻采写技能、突出新媒体主持人技能;有的主持类、语言类课程占50%以上。而且这些课程内容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入不够突出,大多都是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以及播音主持实训,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课程较少。另外,在公共选修课中,中国文化、中华诗歌、中国戏曲、艺术鉴赏等文化艺术类型课程开设不足,有些虽然开设了一至两门文化类型的课程,但在文化讲座、讨论互动、表演展示、视频播放、“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教学方法交替运用上还不够灵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将更多关注度放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上,而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播音主持专业老师主要是来自传媒行业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有的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硕士或者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的博士。虽然高校越来越重视行业经验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但师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播音主持专业老师教学信息化手段运用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播音主持专业老师除了要紧跟传媒行业一线动态培育人才,参与播音主持实践,做“双师型”老师,还需要用好信息化教学手段,比如通过灵活运用动画、视频、仿真软件、微课、全息投影技术等相关教学方法,创设和营造教学情景,推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第二,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知识结构需要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目前许多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大多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因此局限于这个单一领域,对例如科学、文化、艺术、哲学、法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涉猎较浅,学科壁垒依然没有打破。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的具体举措

(一)优化课程体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过去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度还不够,想要将其融入播音主持专业中,需要在播音主持的专业基础课与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中单独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课程与教学模块。第一,单独设置中华文化类型课程。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国传统科技文化、中国传统文学、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国地域文化等为主要教学内容,采取大小讲座、课堂讨论、情景模拟、动画视频点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建立文创产业丰富的教学资源库,阐发并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第二,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模块。比如在《视频节目播音与主持》课程中,增加文艺晚会节目主持单元,以道德经典诵读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节目主持,用雅言传承文明,让经典浸润人生。在《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课程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元素,采访非遗传承人物,进行节目主持环节语言设计,让学生感悟非遗传承人的匠人精神,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在《文艺作品演播》课程中,可以选取优美的古诗词、四大名著精彩片段、古代文学等作为演播素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滋养学生的心田。

(二)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未来传媒领域将更加智能化。高校传媒专业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既拥有“采、写、编、播、销”能力,又有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师资队伍,适应产教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人才培养需求,提升新媒体播音主持教育教学水平。首先,在教师招聘方面,除了要招聘播音主持专业技能好,拥有一线传媒行业经验的“双师”教师,还应着重寻找具有传统文化深厚功底的教师,提高播音主持教师应聘标准。其次,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鼓励教师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运用微助教、蓝墨云班课、腾讯课堂等教学软件,借助动画、视频慕课、微课、全息投影技术等,或者采用翻转课堂创设和营造教学情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再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文化沙龙讲座。定期召集专业教师每月设计不同的文化主题,进行互动交流,探讨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每一个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都应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文学、艺术、哲学、法学等各领域知识有所涉猎,以此构建播音主持专业教师“Π”型知识结构体系。最后,可以建立不同层级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联动机制。以播音主持为核心能力、以文化筑基,开展传统文化雅集活动,设立相关师生参加的文化赛事,比如诗歌朗诵会、古风配音、传统婚礼主持、直播+文化等实现赛训一体、教学相长,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老师的传统文化教学实践能力。

(三)采用浸润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国学四艺、儒学六艺,还有古代音乐、戏曲、古典文学、古代饮食、建筑、四大发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举不胜举。可以依托学习强国、学习通、幕课网等网络平台,采取“线上教学+线下实践”的教学模式,从文化角度多纬度熏陶和感染学生,提升其文化底蕴。可以设计包含有每日打卡跟读练习、课堂实践、课外体验、教学复盘等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浸入式学习,适应各种教学情境和媒介情境,适应不同语言传播情境[4]。比如以戏曲为例,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相关知识点后,由老师带领学生参与电视台戏曲节目录制,安排学生出镜采访,学生编辑节目内容微信公众号推文、发抖音短视频、发朋友圈,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之美,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以学生为本,知行合一,虚实结合,模拟情景,让学生走出教室,从教室“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网上观看《非遗公开课》《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优秀文化节目,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中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新媒介,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网易云等平台推送文创作品,通过采集、编排、播送一系列活动进行文化实践。这一系列举措在提升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增加了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播音主持学生文化素养。

(四)引入独立的传统文化课程考核

为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是否合格,同时检验教师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况,应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设立单独的传统文化课程考核体系。除了对学生日常的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以外,还可以设置相关具体考核环节。要求学生策划一场传统文化的节目主持。在进行节目策划前,可以给出文化节目参考方向,例如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国学四艺、儒学六艺、非遗传承、诗词歌赋、中国戏曲,古代宫廷、名臣往事、中华奇观、博物馆、精彩典故、古代礼仪、风趣俗语、成语故事、文学趣谈、儒释道、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问道古楼、弘扬家风、孝道文化、瓷艺人生、手工、中华老字号、地方志和风土人情等选题,让学生撰写节目策划方案。在《视频节目播音主持》考核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以社教类节目为例,如果学生选择的是“汉服文化”,学生采取“演播室+户外采访+体验试穿+情景演绎”模块进行节目串联,就需要由外到内都充分运用汉服文化元素,从汉服的形制、汉服的妆容、汉服礼仪、汉服运动、复兴汉服意义等方面巧妙设计环节,还要对古典背景音乐的运用,场景舞台的搭建等进行全方位设计,并从主持人的串词、主持人仪态、嘉宾讲解、故事串联、情景演绎等方面全方位考核,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老师在考核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切入,以项目或活动加强实操考核,考核播音主持专业技能,要求学生脱稿主持,做到“无稿播音出口成章”[5]的有效话语传播。重点从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是否足够深入,是否有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五、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传统文化都不应该被丢弃。而且播音员、主持人因其文化价值传播的特殊属性,更应该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自觉担起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因此,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播音主持专业特色实践实训课程的“试金石”,只有“准”播音员、“准”主持人掌握了传统文化精髓,并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优秀文化作品,才能真正实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斯琴毕力格.播音主持中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J].科技传播,2015(23):172-173.

[2]林陈芝,姚喜双.新闻播音的文化传承研究[J].现代传播,2017,39(06):14-15.

[3]刘洋.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意蕴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22-23.

[4]肖思为.移动优先导向下播音主持专业全景浸入式在线教学实践[J].传媒,2020(16):83-84.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传统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教学;渗透策略

人类在数学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就是传统数学文化,但现在的教学中很少将传统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也可以让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得到突破。但却不易于学生找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向,学生只是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缺乏学习责任意识,也难以产生数学学习情感。从长久角度来讲,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责任感。

一、初中数学传统文化渗透意义

微分几何奠基人陈省身曾指出,“对传统文化变化规律的了解,是对数学学科进行了解的根本要素。”这充分说明数学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同时,由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且数学知识又是历史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数学的理念、方法、语言、思想都是文化的重要传承,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将数学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人文价值,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性。再者,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思维意识,在数学学科渗透数学传统文化,能够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念,改善学生数学思维,确保学生可以获得综合发展。此外,还能够确保学生可以从多元角度认知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拓展。同时,教师对学生展示传统数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对学生领悟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还是学生数学创造能力提高的过程。这是由于数学是一个对知识产生的背景进行揭示的过程,学生可以从数学传统文化中了解到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拟数学家的数学知识理论构建过程,体验从类比到猜想,从实验到归纳,从发现到证明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思维提高数学创造能力,激发数学课堂教学活性,并对数学发展规律进行体会。

二、初中数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传统数学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发展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我国的《易经》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哲学书籍,书中融合了数学启蒙思想。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数学文化,已经逐步成为数学界的自觉行动。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析,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一部分数学家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数学家趣味性较强的小故事,能够吸引学生关注,也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感知数学的魅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名人数学故事作为导学内容,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确保学生有兴趣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学习的内在含义,了解到数学并非单一的概念、定理、计算等问题,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还涵盖很多与生活匹配的内容,让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讲解认识到一个未知的,具有深度魅力的数学领域。同时,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数学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环节运用数学意识思考,确保学生具有严谨的数学科学精神及数学态度,并将德育教育内容在数学学习环节进行更高效的渗透,确保学生能够在完善的传统数学文化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问题,确保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得到有效提高,通过渗透数学文化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二)综合资源让学生理解传统数学文化

通常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第一反应大都是计算数字,却对具体的数学技能和思考数学题目内涵的意识不足,这说明数学思维习惯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学生的思维中,数学问题就是数字计算。若想在初中课堂教学环节实现对传统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教师需要对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确保对数学思想内涵的凸显,也能展现数学文化的核心精髓,这会培养学生的传统数学文化意识,体现数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此外,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并非单纯的数字计算,数学学科本身与生活具有紧密关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确保学生能够自发自觉地思考数学问题,分析数学知识中涵盖的传统数学文化,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再者,还应注意深度挖掘数学文化中的内涵,并将不同的数学知识与不同的数学含义进行有机整合,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体系,使学生能够深度感知数字文化的灵动性与开放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使学生能够从数学传统文化层面思考数学问题,扩展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深度及广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进行思维,以此完成数学理论内容与数学实践运用能力的转换,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现实世界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核心素养,确保学生的传统数学文化意识得到升华。

(三)营造传统数学文化学习氛围

传统数学文化是通过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进行转变的,是数学精神、思想、观点、方法、语言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社会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数学文化,意义在于引导学生逐步朝着数学家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追求方面思考数学问题,教师通过在课堂环节渗透传统数学文化,帮助学生营造数学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理解数学文化,提高数学学习自律意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营造传统数学文化学习氛围,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品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浸润性的方式培养初中学生养成严谨、专注的数学品质。此外,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与传统数学文化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数学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实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讲解每一个数学主题概念的产生过程,以及发现这一数学概念的数学家的个人背景,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家的伟大贡献后,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要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提高数学传统文化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责任感,让学生能够自主研究传统数学文化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四)通过互动教学学习传统数学文化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语文教学是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无疑初中语文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的重要途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探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不仅对于中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价值观的指引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需要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设置的现状、成绩因素等客观现实进行具体分析,同时需要全面考量初中生的实际特点与需求,探寻适合于学生的文化传承活动与交流平台,探寻实现潜移默化教育的途径。

一.深挖活用传承传统文化

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的教学内容来看,其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均全面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尽管初中部编语言教材的内容各个单元从体裁到主题变化多样,但每个单元都没有与中国传统文化断了联系。各单元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针对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进行的前提是对文化内容的深入剖析与细致梳理。需要从整体规划的角度把握教材的内容设置,形成文化教育的总体格局,以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选文系统为例,每一单元选文主题各不相同,第一单元选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季节》、《古代诗歌四首》都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以“亲情友情”为主题;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以“学习生活”为主题;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以“人生观教育”为主题;第五单元《猫》、《动物笑谈》、《狼》以“动物与动物”为主题;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以“传说想象”为主题。尽管每一单元的主题各不相同,但每一部分内容都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都和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文化品格塑造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景色”直接关联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亲情友情”直接关联中国传统的家文化与仁义礼智信教育;“学习生活”直接关联对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养成与学习品行培养;“人生观教育”直接关联传统的价值观念的继承与发扬;“动物与人”直接关联人与自然,以及处事态度教育;“传说想象”直接关联想象力的养成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这样,每一单元的主题正好可以作为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主线。按照教材规划的主题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语言知识教育与文化传承培养的双线教学格局。所谓“厚积薄发”,要实现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就不能对相关内容点到为止、泛泛而谈;而需要对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广泛收集。拿第六单元的选文《女娲造人》来说,文章叙述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探索和丰富的想象力。这篇文章内容本身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讲解这篇文章时,融入对中国悠久历史的文化脉络以及传统女性婚姻文化的介绍,不仅扩展了课堂内容而且对于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树立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对女娲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全面进行探究,除了造人、补天,这些众所周知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以外,女娲还是婚姻的始祖母,同时唐朝李冗《独异志》中关于女娲兄妹婚传说以及河南周口流行的关于女娲砍断竹节、踩碎龟壳的小故事颇具趣味性。对于这些内容的合理引入和知识扩展,并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而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又大有助益。(二)甄别归类“忍痛割爱”文化内容的融入必然涉及必要的教学扩展,这种扩展以课本为出发点却不能局限于课本。扩展文化知识的引入,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导向,让学生将学习的视角放宽、放远,不局限于单纯的课本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守好语文课堂中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责任田”。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相关文化内容进行必要的甄别与调整。以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除了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以外,这篇选文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事件的历史文化背景;“寡人”的来历;专诸、摄政、要离的相关历史;“布衣”涉及的服饰文化;“跪”体现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等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教学时间、学生的接受程度、辅助课堂语言知识的效用等方面,不可能将这些内容全盘导入,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选择。从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的角度讲“事件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理解文选的意义起着重要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引入可以有效服务知识教学。“布衣”相关服饰文化的引入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传统语言文化的兴趣,比如“石榴裙”“纨绔子弟”“绅士”这些我们现在常用的词语,其来历都和传统服饰、传统文化相关。这部分知识在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梳理文化自信方面作用突出。对文选中“跪”的深入解读,既有助于理解文选意义,也能体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语文为“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就教学时间安排来看,“事件的历史文化背景”可在课堂教学之初进行,服饰文化对应文选的中间位置,“跪”的解读位于篇末位置,三者时间安排比较均衡地穿插于课堂之中。相比之下,“寡人”的来历与专诸、摄政、要离的相关历史虽然也具有生动性、趣味性,但无论就其作用而言还是课堂时间分布来讲,并不如前三者合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舍得“割爱”,而不能将整理出来的文化内容全盘带入课堂教学。

二.深入浅出解读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而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实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熏染教育。这里不需要学生记住多少知识点、背诵多少诗文词句,而是在学生的思想上形成印记,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自觉地保护和传承我们悠久的文化历史。

(一)古为今用,贯通教学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文化解读,不仅需要注重例证选取的古今传承而且需要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将未知与已知巧妙结合,并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导引。对于现代的少年来说,他们不喜欢学而无用的东西,头脑中往往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的错误印象。要使文化教育与文化熏染入脑入心,就需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并注重于初中生性格特点的有机结合。以初中文言文教学为例,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硬骨头,与其他的课文相比相对枯燥,难度也比较大,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就格外需要注重相关例证的选取与文化的引导。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尽量用学生熟知的内容来引入教学,将知识以学生“踮踮脚尖”够得着的方式逐渐铺排。比如在讲解难于理解的古代汉语词语知识的时候,可以用现代汉语的成语进行引入,现代汉语的许多成语中的单个词保留了他们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学生虽然不一定明确这些单个字的意义但是却十分熟悉整个成语的意义。比如说,大多数学生也许不知道“一见钟情”中“钟”的意义,但是他们对什么是“一见钟情”这个成语却十分熟悉。大多数学生也许会误解“痛哭流涕”中“涕”的意义,但是他们对什么是“痛哭流涕”这个成语却十分熟悉。用学生熟知的成语引入会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对于这些熟知的东西中的未知有可以很好的调动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引入,可以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词汇的古今变化,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入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那么在相关内容的扩展中,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引导。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目选择很注重这种价值导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要与教材选文导向具有一致性。比如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文中的白居易的《卖炭翁》,此单元的文化主题应为“体悟民生疾苦”,也就是文化教学的主基调应定位于此。虽然单纯从传统文化扩展角度讲,与白居易相关的典故“小蛮腰”很具趣味性,却与整个单元的文化基调相悖,这便不适合进行课堂引入。

(二)文化与考分相得益彰

初中的语文教学不得不面临“分数”问题,对于知识点的总结貌似比文化的熏染更重要,对于采分点的归纳似乎比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个误区,好像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与知识教育是冲突的,似乎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就不得不把知识点的教学放在首位,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学科,初中语文的考试分数本质上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识记。文化熏染和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不应该是集中于课堂的机械性教学,而应该是带有导向性与延伸性的扩展教学。如果能将重点知识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不仅不会占用“取分”时间,而且能恰切地实现沉浸式的有效教学。在提升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以兴趣引导的方式实现延展性学习。以初中学段的文言文教学为例,文言文中的词汇语法知识相对枯燥,学生学起来并不容易,然而文言文阅读又是必考题目。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想要使学生学有所获、融会贯通,知识点的讲解必须与文化熏染同步,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但不会抢占知识要点的教学时间,反而对学生领会知识、养成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集中于知识点进行文言文翻译,开篇“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教师直接翻译为:邹忌身高八尺,相貌光艳美丽。这样逐句翻译下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的情绪。然而如果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往往会使课堂“活”起来。同样的内容“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教师在翻译的同时,引入“尺”的长度问题介绍。现在一尺约为33.3厘米,那么邹忌是不是快三米了?这样的问题一下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介绍历朝历代尺的长度不同,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时一尺约23.1cm;汉时一尺大约21.35到23.75cm;三国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约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隋代一尺合今29.6cm;唐代一尺合今30.7cm;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正是因为历朝历代尺的长短不同,我们才有“大丈夫”(一丈为十尺)、“七尺男儿”、“五尺童子”这样的称呼。所谓“邹忌修八尺有余”其实按照当时的长度应该一米八多。这样的文言文翻译,避免语言知识的枯燥性同时,实现了知识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值得指出的是,初中的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教师文化素养的支撑,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直接决定着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三.课外延展融入文化熏染

语文教学是根植于底蕴的教育,始于课堂却不能局限于课堂,始于书本却化成于生活。针对初中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课上走到课下,从第一课堂走进第二课堂。下面就潜移默化的作业布置和妙趣横生的第二课堂简单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所谓“潜移默化的作业布置”是指给语文作业换个外衣。初中的课业学习迫于升学的压力比较繁重。在某种意义上说,“作业”意味着更加繁重的学习,但是如果换一种形式,可能作业就成为了娱乐,反而可以调剂紧张的课业学习。比如针对情节性较强的重点文选,像八年级上册的《藤野先生》,可以采用课本剧排演形式的作业安排。在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本创作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可以结合教学时间,灵活调整合理布置,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排演。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作业少了一分枯燥,多了几分趣味,整个作业的完成过程更注重过程性教育。所谓“妙趣横生的第二课堂”是指以建立兴趣小组、开展主题班会形式进行文化熏染,将对语文的学习贯穿到课下。一方面可以针对语文学习内容开创一些创新性形式。比如学习了《唐雎不辱使命》,可以开展以穿越为主题的“我问唐雎”“我是秦王”“只准你说文言文”诸如此类的沙龙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班级已有的活动形式,将相关内容贯穿进去。比如利用一次主题班会进行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辩论或演讲活动。这类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讲,有助于其自我获得感的实现。要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研究适合学生的文化教育方式,解决繁重课业任务与文化教育的冲突,也离不开对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定位。通过对语文课程的系统把握与深入解读,结合初中学生知识体系和性格特点,尝试找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这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其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主观需要。

参考文献

[1]孙俊.浅谈沉浸式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J].语文建设,2021.(10)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篇6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现状分析

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人总体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对于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模式不再提倡,需要学生有所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形成个人独特的写作风格,学生可以通过写作展现个人的思路,提出个人的观点,从而提升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忽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课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缺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方法的讲解,关注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拘束,难以扩展学生的思维。教师教学过程比较枯燥乏味,课堂中的许多知识学生已经在生活中接触到,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加入较少,较少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在涉及传统文化作文写作时,使得学生在作文课堂内丧失了作文写作的兴趣,学生对语文写作课堂感到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让学生对于写作产生了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与此同时,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学生若想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力,首先需要提升个人的阅读量,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然而现阶段教学课堂没有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更多流于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文章写作的技巧学生也难以把握,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优化个人的教学模式,首先提升教师自身素养,让教师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学生个人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写作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写作热情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历史,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观念意识,提升学生写作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帮助学生投入到写作中来,通过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提升学生个人的写作水平。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学生能够投入到写作过程中来,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传统文化认识,从而提升学生文章写作质量。例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接下来通过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钱塘江的历史发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扩展,比如通过讲解赵州桥等建筑,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写作相关主题,比如岳阳楼的写作等等,与传统古建筑以及风景相联系,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意识,从而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二)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增强学生传统意识

现阶段许多小学教师自身对于传统文化还不够了解,从而导致课堂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难以对学生起到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氛围。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能够提升学生自身传统文化意识。例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习现代各种事物的发明原理,结合古明家的故事,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个人原有的知识积累进行新知识的建构,提升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通过蜻蜓的羽翼制造了飞机,鲁班造伞等等,帮助学生丰富个人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创作,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并且发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写作的方式表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效率。

(三)创设多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写作水平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地理;地理教学;高中生;地理素养

一、传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根与魂,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需要承担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坚定文化自信。但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很多教师和学生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只注重考试成绩,把学科知识的讲授和应试技能的培训作为教学的重点,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显得格外重要,运用传统文化资源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地理学科蕴含丰富的内容,涉及大量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创造了良好条件。教师可以借助地理教材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地理学史、乡土地理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学生对祖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识,培养其良好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还可以把一些经典古诗词和民间谚语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既验证地理原理,也作为课堂质疑、延伸的素材,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视野,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理解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推动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融合时,需要找准切入点,适当运用多媒体工具,创造深刻性和客观性强的地理学习氛围,为立德树人做好铺垫。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养,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自己的教学行为感染学生,给学生做好榜样,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地理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多关心学生的学习感受,倾听学生对地理的想法,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通过阅读传统文化书籍、观看传统文化节目、在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教师还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和学科教研的作用,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沟通,组建教研共同体,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教学启发,使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和方向,影响着地理教学的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地理规律和地理思想渗透传统文化,建立起系统化的教学方案,夯实学生的地理基础。同时,教师还要打破传统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打造开放性的地理课堂,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引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使地理课堂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特色,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与学生一起感悟历史文化,陶冶情操。只有教师博闻强识,才能对学生施以优质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步,促进师生关系的优化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课程导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地理既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但是有些教师以讲述教材知识为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单纯地靠知识灌输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优化课程导入,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把单调、抽象的地理知识与传统优秀文化相融合,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传统文化,激发地理学习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展示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把静态的书本文字变得立体、形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体会我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从视觉、听觉、知觉等方面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教师的单纯讲授相比,故事教学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地理学家、地理名人的事迹,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灵,用典型人物的事迹影响学生、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的民族精神,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更好地融入新知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欣赏教学法,为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美的感受与体验,陶冶审美情趣,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深厚的人文底蕴,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古代典籍和诗词歌赋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包含着古人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是在日常实践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古代典籍中的篇章段落和古诗句进行课堂导入,把地理教学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借助古文分析、理解抽象的地理原理,指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知识,丰富学习体验,进一步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三)运用网络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主要方式,人们通过动动手指,屏幕一刷就会看到大千世界、人间百态。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传统文化渗透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更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让网络成为延续中华文脉的绝佳平台。教师在教学时要树立起互联网思维,以网为媒,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延伸到网络平台中,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让学生去领略地理教材以外更广泛的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好引导和启发,规范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方式,使网络既能为学生学习地理带来好处,又不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创建地理学习的专题网站,并在其中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专栏,为学生推荐与地理教学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采用模块化管理,在其中开设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等模块,把日常教学中用到的和在平常生活中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理、归纳到各个模块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储备。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钉钉等创建地理学习的网络交流平台,在平台内推送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学识,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以一些蕴含地理知识、地理现象的传统文化内容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线上讨论,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讨论传统文化,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激励高中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分享自己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教学中用到的传统文化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上传到学习网站和网络交流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技艺等,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发送到学习平台中,与其他学生共享,从传统生活中发现地理元素,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思考和解释具体问题和现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四)挖掘乡土地理,弘扬家乡传统文化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概念,树立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关键时期。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文化资源的结合,利用乡土地理文化资源把地理课堂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家乡的地理、身边的地理,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弘扬家乡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乡土地理文化资源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教师具备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多读书看报,从书籍、报刊、地方志中获取关于乡土地理文化的文本资源,也可以从互联网中搜集最新的乡土文化资源,拓宽地理教学渠道。地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联系,根据教学需要走出校门,到社会生活中开展实践调查,获取第一手乡土地理文化资源,言传身教,启发学生的实践意识。教师可以把收集到的乡土地理文化资源作为课堂导入,拉近地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小区域地理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一般思想与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对比教学,运用图表、数据、图片等形式,把家乡的过去与现在加以对比,让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乡土地理文化资源作为背景,设计地理练习题,既能改善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又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组织实践活动,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只依靠地理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多创造条件与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跳出教材的束缚,在自主探究和社会实践中近距离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自觉地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可以利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我国传统节日,开展体验传统节日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了解与之相关的民风、民俗,向学生渗透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学生对节日的简单认识上升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中去,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学生认识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增加学生对当地地理人文环境的了解。教师把地理教学与乡土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调查活动,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了解家乡的人口分布、城市布局、地形地貌等,通过对当地乡土地理调查和民俗风情的调查,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展现当代高中生的风采。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开展调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身边所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自主、合作、探究是当前学生学习地理的三大主要方式,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从中筛选具有地理探究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查阅资料等活动,开展地理主题探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国情,感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讨论会、辩论赛、知识大赛等活动,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争论之中,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态度与情感。综上所述,“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共同营造了传统文化氛围。教师要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促进其地理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兴南.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中外交流,2018(52).

[2]曾柳建.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入方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9(5).

[3]李玉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探究[J].新课程,2018(5).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人文教育

2017年初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并深入阐释文化精髓、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至今仍惠及世人,因此,更需加强研究阐释、力求活态利用。作为培养医药学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阵地,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医药院校)在传承发展我国传统医药文化方面责任重大。当代社会环境对医药从业者的人文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从传统医药的自身特点出发,切实加强医药院校的人文教育,将是今后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着重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视野下高等医药院校开展传统医药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意义。

一、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与现代医药相比,传统医药通常指运用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医药经验和技术,或指现代医药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医药经验和诊疗技术,是典型的非遗。传统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全世界都承认其对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因此每年的10月22日作为世界传统医药日。我国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医药,继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我国非遗部级名录中特设“传统医药”类别。迄今公布的4批部级非遗名录中共有23个传统医药类项目(如表1所示)。

二、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特点

传统医药兼具科学性和文化性,二者共同构成了传统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基础[2]。我国传统医药文化往往独具特色。以中医药为例,其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周易》、宗教(儒释道)、民俗等文化不断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并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物质和行为文化[3]。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中医哲学集中体现在中医理论,其整体性、辩证性和人文性成为区别于现代医学的显著特性。

三、传统医药非遗在高等医药院校人文教育中的应用

高等医药院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利用不同媒介传播传统医药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渗透传统医药人文教育。(一)在各类教学活动中传播传统医药相关知识。鼓励教师有意识地在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传统医药非遗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学习、讨论和应用传统医药知识。如在中药及药学类专业课程中加强有关传统制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的实践训练,在《中医药学概论》《民族医药概论》课程中讲授中医药文化、介绍民族医药知识[4]。(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传统医药文化特色。借助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文化节、系列专题讲座、学生社团等媒介,加强有关我国传统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还可在校园硬件建设中着意渲染传统医药文化,如代表人物雕塑、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并力求突出区域特色。如宁夏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中华回医药文化博物馆,陈列了回医药的各种实物标本和历史文物,全面展示了回医药的辉煌历史和当代回医药发展的丰富内容。我校药学院还在药学文化节期间举办了一系列专题讲座,介绍传统中药处置技术非遗知识。这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同时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三)将传统医药相关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一些节日习俗与传统医药文化密切相关。如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挂菖蒲、艾叶等,用以祛避邪疫、驱蚊灭虫。此外,人们常常利用香包、茶饮、药膳、药酒、药枕、鼻烟等,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其养生祛病的功效。这些活动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传承和发扬。

四、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医药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一)促进专业学习。通过上述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学生介绍传统医药非遗项目有关知识,可打破现有教学资源的局限,赋予教学活动鲜活灵动的特色,使学生产生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实践和应用有关的专业医药知识,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5]。(二)提升人文素养。中华传统医药自身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底蕴,对其知识和文化的宣传能够有效提升高等医药院校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平,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大医精诚”风范,培养优秀的医药高层次人才[6]。(三)形成特色校园文化。良好的传统医药人文教育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并营造出健康的心理氛围和文化氛围。(四)激发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形象、直接、全面地体现了相关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优势,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还能增强各民族间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五)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医药具有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价值体系,除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之外[7]。诸如,“济世”“求真”“不欺”等信条在传统医药非遗项目中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传统医药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例如,著名的国药老字号同仁堂,300多年来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正契合近年所提倡的“匠人精神”。因此,对传统医药文化的宣传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也必将有利于弘扬上述传统美德,并使得学生对我国民族医药事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综上所述,传统医药包含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将传统医药非遗引入日常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更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应作为高等医药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徐金菊,杜鹃.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探究[J].文化学刊,2016(3):123-169.

[2]周志彬.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性和文化性[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9):758-760.

[3]彭付芝.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4]崔明超,徐茂华,夏苗芬.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二次开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1):123-124.

[5]李建民.论人文教育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9-30.

[6]宋欣阳,王群.挖掘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服务医学人文精神教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6(9):100-103.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篇9

老师应该有这种意识,就是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礼仪文化传承教育。在讲课的时候,要不知不觉地向小学生渗透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让小学生在潜意识里期望有一种高度的良好的形象。让他们对传统的中国文化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于他们树立良好的传统文化形象有着很好的积极作用。无论是数学老师,还是英语老师,或者是思想品德老师,还是语文老师,都应该在各个方面进行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渗透,在每句话中都要对小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渗透教育。如数学老师在教学生数学的时候,可以向他们说这些数学知识在中国的历史,告诉她们中国数学家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们从数学中也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思想品德老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如可以给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专门教育。所以各个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都应该对小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让他们在日常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做21世纪优秀的青年。

二学校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

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渗透较少,对于传统文化了解也比较少,这不利于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校应该积极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例如可以每周开设一节传统文化的知识教育课程,由一些课程比较少的老师进行代课。但是这些老师应该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的了解。老师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如可以提前制作好PPT,PPT中关于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如儒家文化。利用儒家文化的正规教育方法,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习儒家文化中孔子的优秀思想。在做人方面还是以后思想建设方面,都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更有利于他们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老师在上传统文化课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分享,把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分享给全班同学,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共享知识,把掌握的知识一齐分享出来,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掌握的水平层次相差很少,这样老师就可以进行整体水平的教学。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篇10

从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来看,除中文等涉及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专业课教师外,其他非传统文化专业的教师,主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涉及也不深,基本以中学曾经学过的语文课内容为基础,对于比较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及思想的相关书籍如《四书》、《五经》等大多没有读过,如有涉及也是相应专业书籍涉猎的某一点或某一面,没有系统的掌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师也大多如此,即便如“旅游文化”等设计文化方面的专业课程,专业教师也未必了解中国文化。更多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认为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没有关联性,因此也较少进行此方面的阅读。还有极少数专业教师认为以上书籍是落后的表现。但是,如果不了解本民族文化,如同树木无根,无论从事什么专业的工作,都很难真正深入,只能是不断重复他人的成果,而这种成果也很难被本民族利用进而服务社会。同样,没有文化的专业课,会使学生的知识难以升华。将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传统文化,重新理解旅游专业知识及旅游专业中相应的国际化理论,最终能够完成国际先进知识的本民族化过程,进而升华自己的专业知识。

(一)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途径

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性需要通过民族化来完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因此需要教师有较深的本民族文化素养,只有自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专业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自如地完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使这种结合不漏痕迹,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果民族文化素养不够,很难完成上述工作,更无法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

(二)自我意识的提高

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后,应通过自学的手段进行提高,系统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阅读相应书籍。但在众多书籍中也不乏大量糟粕存在,寻找适合的书籍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南怀瑾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应书籍很好的对于本民族文化加以阐释,其内容包括反映儒家的《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等,也包括道家的《老子他说》、《庄子喃哗》等,从不同的方面系统的诠释中国文化,可以作为基础。曾仕强先生的书籍则从应用的层面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阐释,尤其是在管理角度,值得我们借鉴,在此之上应进一步阅读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原著。其中读史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可以进行适当的阅读和探讨。

(三)集体备课共同提高

当大多数教师建立起传统文化与专业课应该结合的思想后,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找到合理的途径与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结合的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问题,就是寻找切入点,不同课程的切入点有所不同,虽然方法和手段有很大的区别,但原理又是相通的。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互提意见和建议,并相互借鉴成功经验,探讨新的问题和难点,在此过程中完成思想的碰撞,寻找到最优的方案。

二、深入思考,完成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结合的系统化过程

只有完成系统化的过程,才能够真正全面地应用到相应的旅游专业领域中。笔者认为应首先寻找切入点,切入点即在什么专业知识的讲述中或在什么问题的讲述中,引入传统文化。切入点应该既能反应专业性又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并能够用传统文化的思想或相应理论进一步理解,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主要由教师讲述,引发学生共鸣,进而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由此判断应该讲解的程度及深入程度,最后留下探讨的专业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意义。通过这一过程,由浅入深的逐步引入传统文化并不断融合,最终完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使专业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