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3 15:05:39

传统园林设计

传统园林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现代园林传统文化表达

城市园林不仅是城市的容貌表现,更是精神风的体现,同时也是旅游城市的重要旅游点之一,是市民使用频繁的公共休闲场所。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以后,精神上更有多方面、多方位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园林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时空统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强调整体至上,人伦道德,中府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现代园林设计积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仅丰富园林设计时的素材,还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一从现代园林设计洞悉中国传统文化

1民风民俗之美

民风民俗是极富有地方特色、极其区域化、保护民族情感的地方文化。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社会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现象。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民风民俗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因素决定和影响着民俗的产生和发展。诸如我国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或自治县,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湘西的土家族,高原的藏族,阿坝的彝族等。

近观我们的汉族,不同区域也有着不同的魅力。山西大同豫河公园中,其乌金广场的设计就是对当地民俗“旺火”的重新演绎,广东省佛山,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其中通济桥及“行通济”的民俗即为其中之一。

传说明朝时有一学子赶考,在佛山南郊一条河涌上乘船渡过时,被大雨淋湿而大病一场,为此许下宏愿,若中举则一定要在此修桥,免去百姓过渡不便和风雨之苦。后如其所愿,中了举人并在此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取名“通济桥”,该桥成为佛山八景之一。后来自明代开始,渐渐形成了“行通济”的民俗,每年正月十五,当地民众扶老携幼,一手举着小风车,一手拿着用红纸扎的生菜,由北向南从通济桥上漫步而过,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2和谐之美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同样也体现了和谐之美。它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动与静的统一。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更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它推崇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境界。它强调园林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注重和谐与中庸”。表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园林犹如天地的缩影,有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色的缩样,如山峦、岩石和湖泊。中国园林在营造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由此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透过这些园林设计中的恬静淡泊,而有不乏高雅自然的仪态。我们可以从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领略到人和天地万物联系的是那么的紧密。因为它们把天与人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认为天是万物的起源,天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脚步。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在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统园林的空间除了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外,同时也考虑古人讲的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十分和谐。这种精神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天人合一”成为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由此。在这种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文化渗透中,历代的造园大师们以神州大地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的造园风格,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也使得中国园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母。

3社会人伦观

儒道学说抑或《周易》的“阴阳”,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尊。儒的“礼”,道的“无”无不体现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人本价值出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人伦观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园林的建造也就建立在这一套伦理价值之上,并与之密切相关,空间的营造需要为现实的伦理秩服务。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宗庙陵寝是一切礼制建筑的通称,在中国园林中关于祭祖、祭天、祭地、祭日月星辰,山川万物,各类神灵,先贤哲人的各种坛、庙和陵寝,几乎都是一种代表精神象征的宗教仪式性园林建筑,它们的实用价值不高,但因为这样的伦理观念就不可逆转的形成了以威严的皇家园林为代表的空间形态的主旨:一方面,皇权至上的永恒观念。如北京天坛和北京故宫。另一方面,上下有序的等级观念。早在商周时期天子、诸侯都已有园囿,但范围和规格等级上却又很大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以至于在庙堂建筑上也自觉地将空间形式区别于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这里边北京的四合院,江南民居中的亭台阁楼等都有极高的代表性。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中鲜明的透漏着古代社会的伦理观。

4传统道德观

中国传统的道器观重视物的意义与内涵而不是物的外在形式,这种观点反映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就是注重植物的意境和象征意义,而不是单纯欣赏植物的形状、颜色和香味。园林从开始的草创阶段便离不开花木的种植,古典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于花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曲水荷香”,拙政园中的批把园、玉兰堂、海棠春坞等,都以花木作为景观的主题而命名。自古以来,古人把自己的感情、思想寄托其上,使植物也具有人的情操,康熙更明确道出园林植物的比德意义“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屈原的《离骚》就以香草比喻君子,作为人格高洁的象征。松柏的苍劲挺拔、抗旱耐寒、常绿延年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精神中的审美意象,“风入寒松声自古”,松风传雅韵,听松风也就成为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竹为“三教”共赏之物,唐张九龄称赞它“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竹子清高、正直的性格为文人雅士所倾慕成为他们理想的人格化身。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花木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和意志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载体,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园林的抒情意味。

5哲学辨证观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它是周易学里的一句名言,意在揭示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流动的。自古以来中国园林的设计就继承了这一原则。而这一原则又恰恰体现了哲学的辩证观,指出任何事物都是动静结合的完美统一。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就体现了空间不只是为构成一种静止的画面,而是一系列富于生命的运动感,使人在“步移景换”中得到一连串的空间层次感觉———亦静亦动,亦曲亦直,亦虚亦实,亦隐亦现的绝美意境。

最经典的建筑典范而又最能体现流动的园林建筑的表现形式莫过于廊。廊在园林中主要是风景的导游线,又是建筑之间相互联系的脉络。在园景组合方面,还起到划分空间、增加风景深度额作用。其体形宜曲宜长,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曲廊多迤逦曲折,与墙依偎辗转流淌。总之,廊的设置使园林空间在延续的流动性中冲破封闭与隔绝而溢向室外形成弥漫之势,令人意犹未尽,以达到景观外延的效果。

二挖掘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寻觅传统文化的足迹

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中国传统园林的中国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布局流畅。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整个园林的内容、形式、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使景观移步异景,也对场地的缺陷进行良好的弥补。用地广阔者不显空乏(圆明园),狭小者不显拥促(残粒园),狭长者不显冗长(南京煦园),扁阔者不显短浅(北海静心斋)。

2追求意境美。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心理节奏偏重于平缓、含蓄、连贯,追求一种天然之趣,一种清新自然的宁静,追求一种把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协调起来的美的境意。

3细节精巧。传统园林常是由局部来构成完整的整体。局部求精,并能够集零为整,表现得更为精致。

4空间划分含蓄。中国传统园林常把性质各异的空间逐步展开,自由灵活的进行空间的分隔。用空间对比、渗透的手法使景致显出层次。

三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的方式及意义

1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的方式

(1)转化。指直接利用原有景观形态,通过变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转化原有建筑、构筑物等的存在方式,来达到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结构和形态的目的。在中山歧江公园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歧江公园的场地原为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该造船厂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留下了不少的造船厂房、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涂上鲜红的色彩,成为一个具有工业美感的巨大的构成主义雕塑作品。

(2)重现。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有时会从文字记载或口头传说中挖掘出场地原有的一些环境状况,设计师有时会将其重现。重现的景观给园林给增添了传统文化魅力,使观者能从视觉上了解到与场地相关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3)借鉴。在园林设计中,对其它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的借鉴是允许的,更是普遍和常见的,首先,现代城市园林设计更是在借鉴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借鉴行为,更多的是对其它艺术形式的借鉴,特别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受到艺术及设计领域中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园林设计师对园林设计进行了积极探索,出现了如大地艺术、极简主义等新的园林形式和风格。城市园林设计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借鉴,较为常见的是从一些建筑、构筑物、传统艺术、传统工艺品等中借鉴一些形式语言。

(4)保留。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它们就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城市发展历史中的房子、街道、古树、路灯等都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而在园林设计时,场地中往往留有历史的一些痕迹,我们有时要依附它们来保留记忆或了解历史。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往往会保留场地中遗留的一些建筑物,如房屋、园林、工业厂房、牌坊、碑文、古井、桥、寺庙、雕塑、陵墓等等。如上海浦东中央绿地公园建设中,就特地保留了一座具有浓郁上海地方特色的民居,如今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陈列室。

2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的意义

(1)增加文化内涵

城市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蕴含了人类文化的结晶。现代的园林更是体现了对文化内涵的追求。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本身就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园林设计中融入历史和文化,能增加园林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2)弘扬城市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留存于城市中,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对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现代城市园林因为其面向大众而具有公共性,不仅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还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示现代文明风范的重任。

四结语

城市园林是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中的建筑、街道等,在自然和人文背景下构成了城市的主要景观,影响或决定着一个城市的面貌。历史文化是城市特色的源泉,城市特色的形成,无疑是一代代人继承历史和传统文化积淀的过程。从现代园林设计中我们看到了民风民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社会人伦观的体现以及哲学辨证观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渗透了活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园林更加具有魅力。[论文网]

参考文献:

[1]贡宇:《城市滨水景观塑造中的文化再生———德阳市族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构思》,《中国园林》,2003年第7期。

[2]李岚:《文化的表达与挖掘———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倾向性分析》,《规划师》,2001年第6期。

传统园林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景观建筑;园林设计;应用

1引言

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园林设计的整体品质;另一方面为人们提供美观、实用的休息场所,可谓园林设计的点睛之笔。通过运用景观建筑,可以使园林设计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娱乐价值,充分发挥园林设计的作用。由此可见,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从园林建设的整体角度出发,将景观建筑融入园林设计中,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使园林建设实现多元化发展。

2园林设计中的景观建筑概述

2.1景观建筑的类型。景观建筑主要包括观赏小品以及具有观赏作用的实用性建筑。景观小品主要是指叠石盆景、雕塑、喷泉等装饰建筑,通过建筑作品展示出来的美感,可以使人们产生视觉上的联想,将周围的一些环境衬托得更为美观。园林中的实用性景观建筑的数量比较多,而且占地面积大,常见的有凉亭、走廊、座椅等,现代的实用性景观设计不但包含了之前园林设计的经验,还综合运用了人们现代生活的审美,将传统的园林建设与现代化设计相结合,给人们一种全新的体验[1]。在园林设计中,不但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还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例如,亭台、长廊的设计可以给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2.2园林景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性。为了使园林设计更加和谐,要确保景观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园林的设计风格一致,从而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依据园林的空间环境,正确把握园林整体布局和风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园林建筑能够和谐地融入园林的空间环境中,更好地表达园林的设计理念[2]。要实现园林建筑与园林整体环境相融合,需要从人们的审美角度出发,对不同环境空间采用不同的景观建筑,避免景观建筑的单一性。通过对园林设计的整体把握以及景观建筑的合理布局,让园林景观建筑与环境更加和谐,发挥园林景观的重要作用。2.3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特征。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景观建筑是整个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园林设计的艺术表现,园林设计的理念可以通过景观建筑呈现出来,通过景观建筑和园林设计的互相衬托,可以不断提高园林设计水平。所以,要对园林的整体环境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地貌特点采用不同的景观建筑,进行有针对性的景观建筑设计,使其既可以满足园林设计的需求又可以在特定的地点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雨水较多的城市,在园林中可以多设置亭子,不仅可以供人们乘凉,还可以用来避雨,发挥美观实用的作用。

3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凉亭。在很多园林设计中,凉亭是常见的景观建筑。凉亭不仅可以很好地体现人文景观,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给游客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遇到雨天还可以为游客遮风挡雨。凉亭有现代和传统之分,对于传统造型的凉亭,屋檐设计成单双层甚至多层的形式,而现代凉亭主要以简约的线条为主,以一些平面图形为主要表现方式。凉亭的材质有多种选择,如考虑石料、木料、混凝土等。每一种造型的凉亭都是不同文化的体现,根据园林的设计特点进行凉亭的细致设计,才可以保证凉亭的设计风格完全符合园林设计的概念,从而让凉亭成为园林设计中的受人们欢迎的建筑景观。3.2桥。在园林景观中,还包括河流、荷花池等,而跨越河流和池塘需要加入小桥的设计,同时还可以增添园林设计的美感。我国一些有代表性的园林中都有水流,因为水流可以调节空气湿度,让人们有舒适的观赏环境。所以,桥梁的设置在园林设计中是不能缺少的部分,可以增加园林设计的韵味,还可以给人们提供优越的观赏位置。另外,如果在园林设计中加入了荷花池,那么桥梁可以横跨荷花池,可以让人们在荷花池的中央感受荷花的气息,感受自然的美景,实现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还可以增加园林设计的优雅气息。3.3楼阁。楼阁是园林设计中较为大型的景观建筑,造价相对较高、占地面积大,在我国起源比较早,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将其运用在园林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园林建设的整体面积以及设计效果,确保与园林设计整体相协调。通常,楼阁常以木质材料为主,可以应用多种框架结构,属于多层建筑物,在层间增设平台,将楼阁古典之美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为人们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建筑。3.4假山。园林景观设计中,假山也是常见的景观建筑。在城市生活的居民很少可以体会到爬山的乐趣,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假山的设置。假山的设计过程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包括人们攀爬的安全性,假山自身的安全性以及对假山形态的设计等,另外,还可以对假山的内部进行挖孔设计,使人们体会到走进山洞的感受,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并且给予人们全新的体验,让人们对园林景观产生不同的感受,提高园林建设的整体观赏性和娱乐性[3]。但是假山的设计会存在一定限制,首先,假山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对假山的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这些都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假山的应用范围有限。

4结语

综上所述,成功的园林设计是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并且在实际的园林建设中呈现出设计整体。通过对园林设计概况和实际应用的分析可知,园林建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园林艺术水平,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对景观建筑在园林建设中的合理应用,拉近了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让人们可以体会自然之美,还可以促进城市园林设计的不断创新,满足社会园林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40.

【2】郭艳杰.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浅述[J].建材与装饰,2019(27):66-67.

传统园林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园林设计;传统建筑元素;历史文化;表达方式;有机融合

所谓园林设计,其实质上是现代建筑物与植物有机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现代园林设计强调借助园林艺术理念和园林技术手段,完美融合植物与建筑物,是一种能够同时发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绿化工程。但从当前阶段现代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包括传统建筑元素以及中华历史文化在内的诸多要素,仍然没能充分融入至具体的设计工作中,现代园林设计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此,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传统建筑元素以及历史文化于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借此推动园林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现代园林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孕育出了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这使得传统建筑元素丰富多样、风格迥异。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能够形成独特建筑文化的传统建筑类型并不多,同时受到现代建筑理念的影响,如何保护这些传统建筑风格及文化,也逐渐成为了当代建筑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此基础上,需深入剖析传统建筑元素的构成特点,以期将其应用至现代园林设计中。1.1环境构成元素。所谓环境构成元素,多指传统建筑文化中强调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观点,即重视了解气候变化及建筑基址,有机融合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一方面,传统建筑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宫殿、陵墓、景观楼阁在内的诸多建筑类型虽然建筑功能大不相同,但大多数均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因此,借助传统建筑元素开展现代园林设计时,也需要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传承人与自然设计理念,其中,除了需充分体现建筑的功能特点,还要详细了解建筑周边的地形、水文情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尽量避免破坏周边地形结构;另一方面,我国四季清晰,每个季节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气候特点,在此基础上,传统建筑风格也与当地气候变化特点息息相关,尤其是会综合考虑气温、天气等对植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时,应尽量遵循“补全风水”原则,在不违背生态法则的前提下开展园林设计,借此在降低建筑成本的同时保障设计符合生态特点。1.2风格构成元素。在传统建筑艺术中,各种类型的墙、门窗、屋顶共同构成了不同风格的建筑类型,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也需要借鉴传统建筑艺术的优势,依托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进行搭配来实现不同的园林风格。首先,传统建筑中的墙体不仅强调实用,还重视与景观进行衬托,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同样可使用镂空墙、玻璃墙等墙体类型来与周边景观进行融合,同时,基于不同墙体所蕴含的风格特点,可适当组合传统与现代,借助古朴与时尚的有机融合突出墙体的视觉感;其次,从目前来看,借助传统建筑中的门窗形式来设计园林已成为各园林设计师的共识,其中,现有设计风格只保留了传统门窗设计中木质结构,类似门窗符号等冗余设计已经基本摒弃,这使得园林设计在保留一定古朴感的同时也更加简洁、时尚。1.3空间构成元素。一直以来,园林设计以其灵活性大、空间感强的特性被人们所喜爱,因此,如何借助有限空间展示更多历史文化韵味,是当前阶段园林设计工作者的主要追求。而基于传统建筑风格及文化,空间景观设计得以应运而生。一方面,传统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重视中庭设计,其中,设计者一般会在中庭内设置天井(如图1),并使用天井连接前庭与后庭,这样既满足了通风、采光等应有需求,同时也使庭院更具立体感和空间感,对此,可简化整合天井设计,通过设置类似连接设计来保证园林设计的整体性;另一方面,除天井外,庭院也是现代园林设计中借鉴传统建筑风格的最主要设计之一,其中,庭院不仅能弥补室内活动空间不足的缺陷,同时也兼具了遮风、避雨等应有建筑功能,如果再加上巧妙的设计,那么庭院还将承担起提高园林设计整体性的作用。

2现代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应用

自古以来,园林文化都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蕴含着饱满的历史文化,同时还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因此,在开展现代园林设计时,也需要充分融合中华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借此来体现园林设计的历史韵味,使其更具人文感和沧桑感。2.1传统道德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无数个哲学先贤孕育出了无数道德思想,而正是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园林文化。正如中国传统“道器观、重视物”一样,园林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建筑文化,而是应探索如何发挥植物本身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同样,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更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具有象征含义的植物种类,借此增加园林艺术的意味与内涵。2.2和谐审美观。中国传统园林讲究天、地、人三者间的和谐共处,就是人与自然、自然与建筑的有机融合,基于此,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也要重视调节园林建筑的整体和谐,其中,既要保证建筑的高雅、自然,又要保证景观的整体、合理。

3结语

综上所述,围绕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传统建筑元素和历史文化元素,综合分析了二者于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其中,面对现代园林艺术的巨大发展前景,广大园林设计师既不能一味盲从传统园林设计理念。也不能彻底摒弃优秀历史文化,不仅要充分发挥现代园林艺术的时尚性,又要传承传统园林文化的朴实性,要做到新老合一,尽量确保园林设计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园林设计工作的发展,才能推动城市建设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凤英.试析园林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契合[J].现代园艺,2018(6)

[2]武建亭.现代园林设计中对传统建筑元素和历史文化的新思考[J].设计,2016(23)

传统园林设计范文篇4

一、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园林规划作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走进人们的生活,在现代城市居住区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传统的城市居住区设计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而居住区园林规划则更多体现了生态性与舒适性,是对传统城市居住区设计的突破。然而在当前的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部分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单纯为了绿化而进行绿化设计,一些草坪、花坛等尽管能够美化环境,然而周围都有栅栏围挡,人们的活动场地十分有限,这些园林设计难以发挥实用价值。其次,当前的居住区园林规划缺乏创新性,降低了其审美价值,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另外,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存在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不协调的现象,难以给人舒适感以及美的享受。这些都是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亟待改进的问题。

二、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1.注重景观环境共享

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居住区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园林景观效果,能够为人们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区域环境条件,将现代人工景观设计理念渗入其中,使小区内的各个住户都能够享受到舒心的生活环境。另外,小区的空间范围比较广,要对这些空间进行科学设计,对各个领域进行有效划分,提升层次感,为人们创建能够活动、交流、沟通的场所,使居民能够在享受美好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增进联系,满足人们的审美与社会交往需求。

2.渗入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在城市居住区的园林设计中也有着广泛地应用,因此,在园林规划中,可以深入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增强园林设计的艺术性。尤其要注重与城市历史文化的结合,当地涌现的一些历史名人或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可以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而且能够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播优秀的历史文化。另外,也可以在小区园林建设中设计假山、水景以及凉亭等,在假山上刻古代文人的名作,增强艺术气息,而且凉亭等设计不仅可以作为观赏的艺术建筑,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娱乐的场所,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提升了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3.体现园林设计功能性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不仅要具有观赏性,更要体现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在亲近自然、文明生态的基础上,增强园林设计的实用性。这在居住区的道路景观设计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城市居住区的范围往往比较广泛,在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一方面要能够满足人们出行、车辆出行的需求,而且要规划合理,根据居住区的设计情况进行道路规划,车辆行驶道与人行道要明确划分。可以利用线性分割对道路功能区进行区分,不仅具有线条美,而且便于人们出行。在居住区园林道路的周围,可以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吸收噪音,不仅能够给人赏心悦目之感,而且体现了一定的功能价值。

三、结束语

传统园林设计范文篇5

1.1自然特征地域特征中的自然特征,主要指的是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物类型等自然因素。各类自然特征因子都不是以个体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和影响。其中的气候因素和地质因素是影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最主要的地域特征,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地区不同条件的差异性,综合各个自然特征因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1.2人文特征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必须尊重当地的人文历史,并且通过巧妙的设计使这种特征在该城市得以延续与发展是尤为重要的。人文特征是当地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综合反映,每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特点。例如,在西安、苏州等地进行园林设计时,较浓厚的城市历史和文化底蕴是设计的基础,而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就需要突出其时代感和科技感。城市的人文特征是在长期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直接影响着当地的风景园林设计。因此,在设计时,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特征,将人文地域与园林设计相结合,以展示城市的文化与内涵。1.3应用性特征对于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而言,其面貌和风格都较传统的园林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究其原因,在于现代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型特征。不同城市对于该地的园林设计有着不同的功能使用需要,有的园林设计以提高城市整体生态环境为目的,有的园林设计则以开放式的自由活动大空间为主。这种需求的不同,也会导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和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2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作用

风景园林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基于城市自身地域特点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起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和风貌,对于城市环境资源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生态化的风景园林能够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程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对于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风景园林设计还有着服务大众的职能,良好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公众对于风景园林的需求,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现代化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设计者存在专业素养和水平上的局限性,导致设计缺乏创意和科学性、艺术性;对风景园林中的传统、现代认识也不到位,艺术手法和设计理念混乱,导致有些风景园林设计不土不洋。其次,在风景园林设计上,有些设计者忽略了要尊重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的原则,其设计的作品不能够很好的展示园林的作用和持续性,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许多的负面影响。另外,一些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通常由政府和机关部门主导,在设计和施工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以上问题的存在,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着风景园林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发挥。

4基于地域特征的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4.1深入了解与调查城市的地域特征。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前,当地的地域特征是优先需要调查与研究的项目。设计者要对当地的自然特征展开调查,紧密联系城市的气候特点、地质结构、水文条件、植被状况等特征以获得最有价值的设计资料。同时,还要尊重地域的人文特征,通过观察与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地域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将风景园林设计与当地的人文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园林设计与当地的城市风格相结合且具有独特性,以更好地展示城市之美。4.2有机结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现代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风格上,较以往都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如何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也是设计师门不断探讨的问题。设计师门要学会将不同美学范畴的元素融于设计之中,作品的总体风格必须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传统色彩相辅相成。未来的城市园林将会越来越富有新的气息与活力,设计师们还需要不断探索,使其设计在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兼顾其他各种元素,展现城市魅力的园林。4.3趋于功能化与复杂化的园林设计。未来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目标方向是功能化与复杂化,设计人员需做到以下几点:转变设计思路、创新设计理念、提高设计能力,探索设计方法。以某省份省立医院周围的风景园林设计———疗养花园为例,医院附近的风景园林设计就是具有特殊功能化的园林设计,在设计上,一定要兼具景观的康复疗养功能,既要保证其环境较为清新和幽静,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具体的功能。例如,为病人创造一些体育运动和锻炼的空间;关注道路宽度、坡度、植物种植高度等,避免对弱势群体造成不便;花园平和简洁,易于参与和维护。要实现功能化与艺术性相协调的园林设计,设计师需要大胆创新,综合运用多元素,设计出功能实用、风格独特、形式优美,体现出城市本身特色的风景园林作品。4.4趋于生态性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态观念在各个领域中都被充分重视起来,风景园林设计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着力于生态化、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设计原则上,要遵循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以本土文化为蓝本;在设计理念上,主张采用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生态之美;在设计思路上,要尊重当地的地域特征,尽量不对现有的环境条件加以破坏。

5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必须与之相协调,以地域特征为基本依据,将自然、人文、生态等特性融入到园林设计之中,设计出与功能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城市风景园林作品,更好地服务与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一定要对城市的地域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挖掘,准确掌握所需的基本信息资料,使城市风景园林作品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城市需求,发挥其在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伟.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8).

[2]丁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00001-00003.

传统园林设计范文篇6

1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应用

我国在这样社会不断进步和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并且这样优秀的历史文化也正在逐渐被传承和延续。在这些传统文化当中不同的文化元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推动我国思想文化建设以及城市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这样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更加完美的体现了我国多民族的特性,并且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段的历史在传承方面文化的继承性。传统文化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是我国各个阶层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总结。这也是思想文化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发展和体现。在这些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我国在传统文化各个元素的发展方面所提倡的主要是朴素、含蓄并且倡导和谐发展、淡泊、雅静等各种不同的核心文化思想。在这些思想的熏陶下所追求的是另外一种的意境和智慧。这些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了重要的精神意义。并且对我国各个方面的文化和建筑乃至园林设计方面都有这重要的影响作用。园林设计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是非常独特的一项组成部分。园林和其他一些艺术比如说诗词绘画和各种图案的普及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我国在古代关于园林设计方面就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并且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处于领先地位。在古代的园林设计中传统的中国元素在园林应用是十分普及的,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科技和文化不断进步发展,当代园林设计如果想要在越来越发展的背景之下取得更加独特的创意,也可以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园林设计方面更加美观并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来讲,也会取得一个更好的传承。1.1诗词在现代景观设计的运用。如果想要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诗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就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来讲,诗词歌赋在我国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的文人关于诗词的创作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广泛伟大的成就。各个朝代都出了一些非常有名的诗人,比如说李白、杜甫等,这些诗人对于现在社会的影响意义也十分深远。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如果想要对诗词进行更好的应用,那么与园林的环境周围的气候条件都需要进行很好的搭配,来选择更符合环境条件以及周围意境的更美好的诗词,使观赏人员在园林当中就可以体会到诗词当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这些园林设计当中所需要表达出的景观也可以通过文字更好地被广大群众所喜爱。例如,上海世博会在开会期间核心建筑就是中国馆景观设计的应用方面。它主要采用的是中国江南在园林设计方面的风格,通过传统文化的造型以及诗词方便的构思相结合,将世博会所需要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向世界人民传达。这种通过诗词表达的方法将无数中国人关于传统文化的憧憬和想象,都寄托在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当中。1.2绘画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如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提及到诗词歌赋,那么绘画在我国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的文化发展方面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绘画在研究方面主要是讲究结构和意境,通过对场景的描写来表现出园林设计过程中的山水布局。这样无论是对于绘画的展现还是在园林设计方面的表达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化应用过程当中所应用的绘画大部分是山水画。如果想要在现代的园林设计布局当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绘画因素,也需要对整体园林的景观进行一个具体的规划和设计,随后再选择合适的绘画场景来进行结构的体现。在进行现有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对传统文化进行复制,也需要和现代化的一些园林设计方式进行更好地结合。这样古代和现代、传统和科技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园林设计过程中和所需要表达的山水林木以及布置变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空间交错的复杂理念。这样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是十分复杂并且困难的,但是同时它也显示出了一种更好的景观体现。这样所展示出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具体表达的过程当中,可以展现出一种韵律的美感。园林设计在结构方面也更加明朗,既有现代化发展的气息,并且也可以展现出传统的文化元素。用绘画思想在一开一合之中一面展开景物,考虑日和收合。其开合错交的空间也处理的复杂多变,既富有韵律美感和明朗的结构,又富有现代气息,这样无论是从文化传承乃至社会的发展来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的融合在未来我国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并且也是十分成功的。

2结束语

文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化园林设计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做出了一些分析和讨论。分别从诗词歌赋以及绘画技术等各个不同的方面做出了一一阐述和分析。希望对未来我国现代化园林设计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方面可以存在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靖,董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14,(6):46-50.

[2]邢红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5):49.

[3]李思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24):67.

[4]安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8):64-65.

[5]宣功巧.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64.

[6]黄学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大众文艺,2016,(11):65.

作者:王静 单位:天津市华泰苑环境艺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第二篇

1引言

纵观目前国内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程,轴线控制手法应用频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轴线控制法能够把空间的规律性与管控效果更加完美的呈现出来的缘故。轴线控制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期间的应用,巧妙的把西方传统园林景观与古典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整合为一,格调与韵味均是极为独特的。本文以轴线控制法为论点,进行详细解析。

2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轴线种类概述

2.1单轴。园林景观设计期间单轴通常是由单个的轴线衔接起来的空间,也可能是由不同形体构建出来的空间。单轴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期间的应用,绝非是仅应用一条轴线,而是采用错位、并列、波折等方式把一些单个的轴线整合在一起。2.2放射线轴。放射线轴实质上就是环绕一个中心向外放射出数条轴线进而构成圆形、扇形及辐射状,其能够有效的丰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内容。2.3组合轴线。为了强化轴线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多样性,很多城园林景观设计期间应用了组合轴线类型。组合轴线可以被细化为相交轴线与平行轴线两种类型。前者具体是指2个单独轴线间或2轴线的延长线间存在交点,进而构成的相交轴线。平行轴线间存在平行关系,2条轴线间相对独立、方向一致,进而使视域和空间形态出现拓展与延伸之感。

3轴线控制手法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轴线的组合。早在17世纪,欧洲园林景观在设计期间就应用了组合轴线的手法,其有限的彰显了主体景观存在意义的同时,也构建了连绵不断、规范性的轴线景观风貌。现如今,组合型轴线倍受现代园林设计师的青睐,这主要是因为其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传递出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性,同时进一步提升景观序列的整齐性。常见的有主轴线与次轴线的组合,十字交叉型轴线及虚空间轴线等。南京河西中央公园坐落在南京市河西新城CBD商务轴线和河西大街商业轴线交汇的中心轴点,为当下南京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园林休闲公园[1]。河西中央公园大体上是由3个下沉式广场与人工湖、景观山构成,生态、景观、水体为主导。主、次轴线的管控下,出入口广场、园林建筑群、音乐喷泉广场、水体,休闲广场等景观空间有序展开,借助对景观空间采用开阖变化处理的方式,以使观赏者产生连绵不断、强烈视觉冲击的感觉(图1)。3.2轴线的主题烘托。过去,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单一轴线的应用,通常构建对称的园林空间与固定式的格局。若游客站在某一方位点上,就能够观赏整个园林景观,那么继续前行的欲望就会大大降低,现代园林景观的主题价值也会相应被削弱。为了烘托不同的景观主题,很多设计师巧妙的采用轴线具备的空间转换功能,对各类植被、园林建筑进行巧妙设计,使园林景物富有渐进性、层次性与视觉价值。广州中山陵便是一个运用轴线方法烘托主题的案例。在整体的景观轴线空间中采用了四个景观空间,分别是:半圆形广场-起景,广场到牌坊--序幕,牌坊到陵前--发展,陵墓--高潮。其空间也使用了半圆广场的开阔空间,利用两边长青类松柏植物和台阶形成肃穆的序幕空间,到中间的叙事的建筑遮挡后面的空间作为短暂的停顿,穿过建筑后通过视线再次开放,通过长长的松柏夹景通道来到陵墓的开场陵墓空间达到叙事的高潮。整个空间结构经历了开-合-开-合四个空间,一气呵成。空间结合高差与松柏植物,达到陵墓类景观的肃静,严肃,尊重的主题效果。中山陵整体轴线中山陵牌坊--序幕中山陵陵墓--高潮3.3整体轴线与局部轴线相结合。在城市园林景观规格相对较大的情况下,轴线系统繁杂性显著。建筑轴线、广场轴线、区域轴线,均构成了结构复杂且缜密的轴线系统,其对园林各类要素及整体景观具有管控效果。现代园林在设计期间最大特征为尊重自然,努力把现代城市园林、都市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整合。整体轴线与局部轴线对园林景观管控作用的发挥,能够顺利的将园林空间整合至城市空间和自然环境中。

4结束语

综合全文,对轴线控制手法的类型,以及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与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园林设计者在后续实践中,应冲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对个体生活方式与审美取向进行整体分析,不断强化轴线控制手法应用的多元性与自由性,以创设出具有风格特征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郑玉红,王权山.现代工业厂房园林景观设计分析——以广州国际生物岛标准产业单元(二期)园林景观设计为例[J].广州建筑,2016(5):6~10.

[2]庞杏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J].艺术科技,2016(9):324+342.

作者:施惠 单位: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第三篇

1新时期下园林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结合的简要分析

1.1新时期下的园林技术。现代园林技术主要包括花卉园艺和观赏园艺两个方面。花卉园艺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室内的盆栽,插花等花卉园艺可以净化室内环境,令人身心舒畅。而室外则基本体现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建设和城市绿地设计方面,能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起到很好地净化作用。观赏园艺则是对园林的规划设计做到更好地把控,在新时期的要求下,观赏园艺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也更加多元化。1.2新时期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新时期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美观、实用和经济。即我们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注意植物的种植、园林的实用功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等多个方面,争取在继承原有的景观设计的基础上把现代技术结合融入进去,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1.3新时期下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联系。园林景观设计中所需的大量植被就需要园艺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精心栽培,让园林景观设计在达到人们期望的美观的同时也能不破坏原有的环境。

2新时期下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结合的成效

2.1高档居民小区。高档居民小区对绿化的范围,阳光的辐射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设计人员要依据小区的实际环境考虑植被的种类,提升小区的档次,愉悦人们的心情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2.2商务建筑区。园林技术和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结合应用在商务建筑区时能很好地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提升公司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有很大的实用功能。桌椅休息区的设计就能通过花卉和绿植的增添营造轻松的氛围,达到更好的休息效果。

3新时期下加强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结合的方式方法

3.1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能力培养。为了让园林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就要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教育。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选择高能力高素质的园艺技术工作者,把自己的设计理念传达出来的同时也要融入当地的文化,让客户在放松心情的同时还能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2加强对园林建设过程的监督。为了推动绿化城市的进程,有关部门加大对绿化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对于植被培养过程加强监督,相关机构可以建立专门的植被保护部门,定期对绿植的培养工作进行巡视和检查,及时准确地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有关机构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定政策,争取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都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保护环境的中心思想,以便于园艺技术更深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两者很好地结合。3.3注意资源、空间分配。新时期下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要注重景观的合理布置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增强美观、吸引游客的同时也要防止游客的视觉厌倦,以园艺技术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资源,把休息区域、商业区域、餐饮区域等多种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让园艺技术工作者根据不同的空间功能培养不同类型的绿植,从而发挥园林建设的更大作用。另外相关园林工作者还要提前考虑到房屋建筑,道路分布以及其他景观的分布情况,合理划分多种资源,充分协调园林建设发展。

虽然我国的园林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发展时间不长,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们的生活水平追求日益精致,这一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势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两者的特点并把他们科学结合起来,把我国的园林设计推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传统园林设计范文篇7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设计理念;建设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城市园林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园林设计中愈发重视艺术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因为它同时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水平。目前城市园林建设中最为流行的就是风景园林,这种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之美,将青山绿水融入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之中来。本文就是详细讨论了不同园林的建设风格,并针对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粗略的讨论。

一、有关城市园林建设的基础问题研究

提到园林设计就不得不说一说视觉艺术效果了,正常人视觉的产生是由于光作用在人的视网膜上使人的视觉神经细胞产生兴奋,神经细胞再将信息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兴奋。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看到了有视觉冲击的景物以后都会产生兴奋,在心灵上有一种愉悦的体验,进而在脑海中留下印象。人们获取信息的过程恰似一部分辨率极高的摄像机,双眼就是获取信息对焦位置。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物体都会反色不同的光线,绿色光的波长在人眼的分辨范围之内。在接受了光线的信息之后,经过大脑的分析人们能够分辨出不同的颜色,人们就是凭借这些原理不断的认识了解世界的,同时也产生了源源不断创造力。

二、园林设计美化城市景观

在园林设计中最关键的因素有三点,事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光线的明暗。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的就是形状,在认清事物具体轮廓的同时人们就随之接受了光线和颜色的信息,通过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变化产生视觉的冲突。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的好坏主要受画面的气质以及艺术性质所决定,只要色彩、明暗和线条搭配得当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2.1园林设计中的线条设计

这里首先要说的就是线条了,几何学中我们都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理论知识,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线条的运用十分关键,由线条的变换形成不同的形状产生不同的视觉冲突。例如垂直的线条给人一种平稳整齐的感觉,而曲线则给人一种优雅舒适的感觉,总之线条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是十分关键的。在一些比较小巧精致的园林景观中,线条的运用更时能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线条就是轮廓,是全景的基础。

2.2园林设计中的形状设计

一提到形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物体的几何形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物体的基本形态。园林设计中是物体抽象形态例如树、山、水池的形态,他们都是具体的艺术形态,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自然界中的形状往往都不是中规中矩的,而是有棱有角亦或是弯弯曲曲给人一种意象美,总之形状是景物最基础的形态。

2.3园林设计中的明暗设计

一提到明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光线,光线明暗相间的对比则给人十足的立体感。在园林设计中则是通过深浅不同的色彩来体现明暗的变化。阳光能够带给人们温暖,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明亮导致愉悦心情,而暗淡则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们利用明暗色彩带给人的不同体验和感觉,交替变换打造色彩丰富,明暗相间,有感情的园林艺术。

三、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建筑理念和特征

中华民族受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在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上都极力追求自然和谐为主,满足人类娱乐享受要求。设计中充分考虑山水景观、植物特色、亭台楼阁的依势而造,不去特意雕琢,最终建造出和谐、自然、宜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对空间构造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追求天地自然尽在园林之中的目标。

1.由点及面,实现空间视觉效果的最大化。中国古典建筑中,园林设计师往往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段,通过各个景物之间的联合,让观赏者尽可能的感受到天地之意,延伸观赏者的感受意识,充分体会到自然山水之意。

2.巧妙搭配景物,实现景观外延的空间效果。古代园林建筑设计中采用延伸风景自然性、连续性的手法,不拘泥于一院方庭,采用借景、引进的手段,实现视觉边界与自然景色效果的扩延。通过加强庭院景观与外界景观的呼应和联系,以实现园林景观对人们追求自然化回归思想。

3.景观多变,不拘一格。中国古代园林景观往往有着步移景异,动静结合的效果特征,步入园林都会让人有着虚虚实实、渐入佳境的观赏效果,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流连忘返。许多古典园林中都有园中园的设计,不同的景观地点设计不同的园林特征、形状特性,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局部空间交错、整体景观统一的布局,让人在有限的空间里看到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效果。

4.完善的景观体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古典园林设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景观体系。依据在园林景观中运用障景、借景、引景等不同的造景手段使同一景观在整体景观中发挥着不同效用。此外,在景物变化、色彩、格调方面,古典景观园林也有着不同的运用效果,各景区间透过渗透、穿插的艺术手法,实现景点的相互串联。四、城市传统与现代园林景观的适应性提升手法

4.1对景

对景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对景可分为正对和互对两种,这种对于对景的使用,其实对于设计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使用对景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最主要是选择最为恰当的位置。

4.2借景

借景也是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会经常使用到,我们看到了一个亭子的水中倒影,即使亭子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我们依然还是会知道,在这个景观中是有亭子。目前借景的方式也较多,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错都是比较常用的形式,借景的设计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4.3框景与夹景

在框景的运用当中,一般是选择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比如在山洞中我们是可以看到山外的情景,从窗户中我们是可以看到窗外的情景,因此对于画面的渲染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框景的设计是有讲究的,其中先后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先开窗还是后开窗的景色是截然不一样的。五、结束语园林景观是城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当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讲究的是一种实用和经济性,设计当中无处不有传统的园林设计元素,传统园林艺术对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优秀的运用可以创造出一个美丽的城市园林环境。

作者:孙树勇 单位:泰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

传统园林设计范文篇8

一、从现代园林设计洞悉中国传统文化

1和谐之美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同样也体现了和谐之美。它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动与静的统一。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更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它推崇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境界。它强调园林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注重和谐与中庸”。表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园林犹如天地的缩影,有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色的缩样,如山峦、岩石和湖泊。中国园林在营造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由此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透过这些园林设计中的恬静淡泊,而有不乏高雅自然的仪态。我们可以从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领略到人和天地万物联系的是那么的紧密。因为它们把天与人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认为天是万物的起源,天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脚步。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在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统园林的空间除了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外,同时也考虑古人讲的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十分和谐。这种精神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天人合一”成为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由此。在这种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文化渗透中,历代的造园大师们以神州大地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的造园风格,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也使得中国园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母。

2民风民俗之美

民风民俗是极富有地方特色、极其区域化、保护民族情感的地方文化。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社会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现象。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民风民俗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因素决定和影响着民俗的产生和发展。诸如我国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或自治县,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湘西的土家族,高原的藏族,阿坝的彝族等。

近观我们的汉族,不同区域也有着不同的魅力。山西大同豫河公园中,其乌金广场的设计就是对当地民俗“旺火”的重新演绎,广东省佛山,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其中通济桥及“行通济”的民俗即为其中之一。

传说明朝时有一学子赶考,在佛山南郊一条河涌上乘船渡过时,被大雨淋湿而大病一场,为此许下宏愿,若中举则一定要在此修桥,免去百姓过渡不便和风雨之苦。后如其所愿,中了举人并在此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取名“通济桥”,该桥成为佛山八景之一。后来自明代开始,渐渐形成了“行通济”的民俗,每年正月十五,当地民众扶老携幼,一手举着小风车,一手拿着用红纸扎的生菜,由北向南从通济桥上漫步而过,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3传统道德观

中国传统的道器观重视物的意义与内涵而不是物的外在形式,这种观点反映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就是注重植物的意境和象征意义,而不是单纯欣赏植物的形状、颜色和香味。园林从开始的草创阶段便离不开花木的种植,古典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于花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曲水荷香”,拙政园中的批把园、玉兰堂、海棠春坞等,都以花木作为景观的主题而命名。自古以来,古人把自己的感情、思想寄托其上,使植物也具有人的情操,康熙更明确道出园林植物的比德意义“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屈原的《离骚》就以香草比喻君子,作为人格高洁的象征。松柏的苍劲挺拔、抗旱耐寒、常绿延年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精神中的审美意象,“风入寒松声自古”,松风传雅韵,听松风也就成为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竹为“三教”共赏之物,唐张九龄称赞它“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竹子清高、正直的性格为文人雅士所倾慕成为他们理想的人格化身。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花木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和意志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载体,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园林的抒情意味。

4哲学辨证观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它是周易学里的一句名言,意在揭示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流动的。自古以来中国园林的设计就继承了这一原则。而这一原则又恰恰体现了哲学的辩证观,指出任何事物都是动静结合的完美统一。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就体现了空间不只是为构成一种静止的画面,而是一系列富于生命的运动感,使人在“步移景换”中得到一连串的空间层次感觉———亦静亦动,亦曲亦直,亦虚亦实,亦隐亦现的绝美意境。

最经典的建筑典范而又最能体现流动的园林建筑的表现形式莫过于廊。廊在园林中主要是风景的导游线,又是建筑之间相互联系的脉络。在园景组合方面,还起到划分空间、增加风景深度额作用。其体形宜曲宜长,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曲廊多迤逦曲折,与墙依偎辗转流淌。总之,廊的设置使园林空间在延续的流动性中冲破封闭与隔绝而溢向室外形成弥漫之势,令人意犹未尽,以达到景观外延的效果。

5社会人伦观

儒道学说抑或《周易》的“阴阳”,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尊。儒的“礼”,道的“无”无不体现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人本价值出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人伦观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园林的建造也就建立在这一套伦理价值之上,并与之密切相关,空间的营造需要为现实的伦理秩服务。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宗庙陵寝是一切礼制建筑的通称,在中国园林中关于祭祖、祭天、祭地、祭日月星辰,山川万物,各类神灵,先贤哲人的各种坛、庙和陵寝,几乎都是一种代表精神象征的宗教仪式性园林建筑,它们的实用价值不高,但因为这样的伦理观念就不可逆转的形成了以威严的皇家园林为代表的空间形态的主旨:一方面,皇权至上的永恒观念。如北京天坛和北京故宫。另一方面,上下有序的等级观念。早在商周时期天子、诸侯都已有园囿,但范围和规格等级上却又很大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以至于在庙堂建筑上也自觉地将空间形式区别于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这里边北京的四合院,江南民居中的亭台阁楼等都有极高的代表性。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中鲜明的透漏着古代社会的伦理观。

二、寻觅传统文化的足迹,挖掘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中国传统园林的中国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布局流畅。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整个园林的内容、形式、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使景观移步异景,也对场地的缺陷进行良好的弥补。用地广阔者不显空乏(圆明园),狭小者不显拥促(残粒园),狭长者不显冗长(南京煦园),扁阔者不显短浅(北海静心斋)。

2追求意境美。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心理节奏偏重于平缓、含蓄、连贯,追求一种天然之趣,一种清新自然的宁静,追求一种把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协调起来的美的境意。

3细节精巧。传统园林常是由局部来构成完整的整体。局部求精,并能够集零为整,表现得更为精致。

4空间划分含蓄。中国传统园林常把性质各异的空间逐步展开,自由灵活的进行空间的分隔。用空间对比、渗透的手法使景致显出层次。

三、传统文化表达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方式及意义

1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的方式

(1)转化。指直接利用原有景观形态,通过变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转化原有建筑、构筑物等的存在方式,来达到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结构和形态的目的。在中山歧江公园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歧江公园的场地原为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该造船厂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留下了不少的造船厂房、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涂上鲜红的色彩,成为一个具有工业美感的巨大的构成主义雕塑作品。

(2)重现。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有时会从文字记载或口头传说中挖掘出场地原有的一些环境状况,设计师有时会将其重现。重现的景观给园林给增添了传统文化魅力,使观者能从视觉上了解到与场地相关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3)借鉴。在园林设计中,对其它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的借鉴是允许的,更是普遍和常见的,首先,现代城市园林设计更是在借鉴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借鉴行为,更多的是对其它艺术形式的借鉴,特别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受到艺术及设计领域中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园林设计师对园林设计进行了积极探索,出现了如大地艺术、极简主义等新的园林形式和风格。城市园林设计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借鉴,较为常见的是从一些建筑、构筑物、传统艺术、传统工艺品等中借鉴一些形式语言。

(4)保留。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它们就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城市发展历史中的房子、街道、古树、路灯等都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而在园林设计时,场地中往往留有历史的一些痕迹,我们有时要依附它们来保留记忆或了解历史。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往往会保留场地中遗留的一些建筑物,如房屋、园林、工业厂房、牌坊、碑文、古井、桥、寺庙、雕塑、陵墓等等。如上海浦东中央绿地公园建设中,就特地保留了一座具有浓郁上海地方特色的民居,如今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陈列室。

2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的意义

(1)增加文化内涵

城市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蕴含了人类文化的结晶。现代的园林更是体现了对文化内涵的追求。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本身就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园林设计中融入历史和文化,能增加园林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2)弘扬城市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留存于城市中,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对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现代城市园林因为其面向大众而具有公共性,不仅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还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示现代文明风范的重任。

传统园林设计范文篇9

【关键词】就业导向;园林设计类;课程体系;PBL教学法

1就业导向下的新型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已接近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经济转型与调整,地方型民办院校的就业形势逐渐严峻,“实用、好用、能用”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1]。同时,在当前独立学院“转设”背景下,该类民办院校(以下以湛江科技学院为例)既面临脱离主校,完全依靠自身办学发展的压力;同时还须面对本科教育职业化转型对培养模式、教学条件、师资建设等问题的冲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充分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应用型人才是该类型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2]。园林设计类课程作为园林专业的核心版块,其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能力,能独立完成城市居住区、城市公园、风景旅游区等各类城市绿地的景观方案设计,从而参与解决城市问题,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但该类课程在Z校旧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不够,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基于此问题,利用新版培养方案的编制契机,重塑园林设计类课程体系,并尝试运用PBL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模式更新。

2原有课程体系的局限

2.1课程门数与学时不足

湛江科技学院园林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其旧版人才培养方案未分方向培养学生,故设计类专业课程门数较少,且学时较短,仅有的核心课程是大三上学期与大三下学期的“园林设计(一)”与“园林设计(二)”,各64学时,应该大幅度增加设计类课程的种类以及时长。

2.2课程设置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设计课门数与学时的限制直接导致课程设置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尤其是社会热点、学科前沿知识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等未能与课程较好地融合。例如,乡村振兴、新中式景观、田园综合体等专题式教学的设置太少,不同城市绿地类型的指标、规范及具体设计方法都各不相同,使得学生在应对实际设计问题时存在较多的困惑与阻碍。

2.3教学模式单一

园林设计类课程多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与条文规范较容易理解,但内容繁杂,数据易混淆,学生常常“一听就懂,一做就忘”,设计缺少规范性与科学性。同时,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被动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尽理想,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较大影响[3]。

2.4课程未成体系

园林设计类课程多以单门课程为独立个体,课程之间衔接不足,授课内容常有重复交叉。同时由于师资力量的局限,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实际授课存在一定的矛盾。

3园林设计类课程体系重塑

3.1总体框架职业化

新版培养方案建立“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职业教育模块”的多元培养课程体系,其中,以“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限选+专业任选”构成“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以“职业限选+职业任选+实习、实践类课程”构成“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在本科教育职业化与民办院校“转设”背景下,重视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符合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职业模块下,加大软件类及规划设计类实习实训课程,打破传统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尝试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训实战环节,让学生代入职业角色,组建职业团队,通过项目的实际操作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把握不同类型的设计流程与设计要点[4]。

3.2培养方向明晰化

构建以“风景园林设计方向”和“园林植物应用方向”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突出双方向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进行选择,使其通过学习相对完整而又成系列的课程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体现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思想。该方向模块于第四学期开始区分,但此目标方向的分流仅在专业与职业类限选课程中有所区别,其余模块的选择均不受方向限制。

3.3课程门类多样化

把握时下海绵城市、花园城市、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数字景观等热点,力求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突出和强调生态修复与生态规划,增设“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景观应用”“景观生态规划”“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数字景观”“GIS应用基础”等课程供学生选择[5](表1)。

3.4课程体系一体化

在制订最新人才培养方案时,经过前期广东省园林行业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专业课程设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明确整体框架,细化与分解课程版块,规划每门课程的版块属性,做好先导课程、平行课程以及后续课程的衔接与完善。例如,核心课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一)”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二)”,保留了原版本设计(一)的64学时,但将设计(二)部分减少成48学时,同时搭配了40学时为期2周的“设计竞赛实训”课程,以竞赛激励式教学模式贯穿其中,以赛促学,提升综合技能。

4教学模式实战化更新——以PBL问题导向式教学为主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充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依托实际项目或专题,发现与总结其潜在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以问题为驱动,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分组讨论与分工协作,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一学习过程掌握问题背后的专业知识与能力[6]。设计类课程涵盖了从设计基础到方案构思,再到设计文本与施工图纸绘制的内容,锻炼学生在手绘表现、方案设计、计算机制图、植物造景、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但这些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专业设计课在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内容庞杂、易混淆、无法系统化学习、理论知识无法转成实践技能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已出现一批从多角度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交互式教学、竞赛激励式教学、包豪斯式教学、工作室教学、翻转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其中,PBL导向式教学集合了上述多种教学方法,将工作室团队教学情境、竞赛机制,以及以案例为主的项目教学结合在一起,从问题最根本的导向性出发,使学生的设计技能得到提升,是值得在设计类课程体系中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

4.1样本课程分析

以“园林设计(一)”“园林设计(二)”作为此次设计类课程的改革样本课程。按照PBL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确定授课重点,明确分类形式,随着时间与教学进度的延伸安排不同类型的设计实践与调查项目,因此在设计该课程时尤其注意不同阶段和程序下不同项目的难易程度,使得项目循序渐进,学生逐步掌握不同园林要素的设计要点。目前按照旧版培养方案试点,“园林设计(一)”与“园林设计(二)”课程分别在四年本科园林专业的第5、第6学期(即大三全年)。以“园林设计(一)”为例,设计类先导课程有“测量学”“CAD”“园林建筑设计”,同期课程有“城市绿地规划”“Photoshop”,后续课程有“园林设计(二)”“植物景观设计”“效果图制作”等,因此该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植物景观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手绘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其他课程很好地衔接与融合。

4.2PBL教学模式运用

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教学代替传统教学。此次教学安排以“园林设计(一)”“园林设计(二)”为中心,制定项目课题,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安排均根据课题项目的进展做出辅助授课,即不仅仅是该课程老师在做指导,在授课内容上,园林设计的项目课题将贯穿此学期所有专业课程教学始终。从表2可知,“园林设计(一)”以设计总体程序为问题导向,项目安排随着项目的程序逐步展开,通过场地分析、开放空间设计、竖向设计、植物景观设计,最后把握综合性公园的全套设计与流程,将能力点先分散后综合;而“园林设计(二)”则以项目专题为问题导向,通过六个问题的引入,所涉及的项目更加多样,有助学生锻炼发散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项目设计中可与大学生创业项目,艾景、园冶杯等全国性景观设计竞赛相关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提高技能水平与宏观把握能力。

4.3教学成效评价

经过前期测试与为期一年的PBL教学法的试用,通过对3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分析归类,得出PBL教学法在“园林设计(二)”的教学效果测试表,总结教学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表3可看出,PBL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试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明晰自己的特长与不足,团队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疫情时期,此次试行在线上展开更具有现实意义,竞赛成果与实习实训成果颇丰。

5结语

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在于通过一门课程的教学,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和技巧,而在于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掌握设计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应对完整的方案设计与简易施工,学会独立思考与团队配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从而能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迅速掌握主动权与选择权,发展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鲁群霞,胡传双,林楠,等.就业导向下的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4):29-33.

[2]吴学敏.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5):5-13.

[3]王业社,杨贤均,陈立军,等.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0):251-253.

[4]任维,李房英,阙晨曦,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丽水学院学报,2019,41(5):99-108.

[5]周建华,邢佑浩,苟喻,等.西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11):167-173.

传统园林设计范文篇10

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景观设计;创新

1我国传统园林的特点分析

1.1建造方式呈现不拘一格的形式

我国传统园林建造方式充分体现了古典艺术中以形写神的要求,通过多种建造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炼与浓缩在园林中营造出自然景观。从我国传统园林建造风格来分析,我国园林造园方式呈现出灵活多样、变化的方式,比如在园林设计中以流水、植物等元素来衬景,以山石来为主体建筑点景营造园林效果,或者通过空间的对比和先抑后扬的空间序列来制造园林景致,进而通过这些不拘一格的方式营造出园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整体效果,进而让园林设计更加具有深远韵味。由此可见,我国传统园林丰富多变的设计手法,给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素材,进而为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处理、意境表达和景观元素搭配等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以传统园林建造过程中的空间组景为例,空间组景主要有以小见大和步移景异2大类,其中以小见大是通过在园林的有限空间内设计丰富的景观效果以此来营造大的意境,而步移景异则是通过改变园林空间的不断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景致的层次、抑扬和虚实等,进而营造出高低错落的空间感。所以传统园林这种不拘一格的建造方式让中国传统园林的组景更加具有虚实变化的特点,通过这种组景方式的重复和各类景观元素的巧妙运用和搭配,营造出极具变化色彩的园林空间。

1.2整体构造体现诗情画意的气氛

在园林建造中体现诗情画意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园林的建造受到文人雅士所推崇文人精神的影响。受这一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大多都具有文人气息,这类园林的主要是以山水鸟虫和花木流水为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合理营造和搭配,在园林的景象中体现出诗画情趣,进而带给观者无限的遐思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传统园林的建设过程中也受到山水画和田园诗歌等因素的影响,让我国传统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中国诗画的淡雅幽静的美感。传统园林整体构造体现诗情画意的气氛这主要源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对于自然美的追求,通过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对自然元素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将自然要素与园林造园艺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传统园林的突破,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

1.3园林意境具有自然悠远的特点

我国传统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注重对于意境的创设,极力营造一种自然悠远的园林意境,这也是我国传统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风格的重要方面,同时受到儒家思想在园林建造过程中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建造过程中通常会通过一定景物来表现园林主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操守,正是对园林意境的追求,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表达了自然悠远的情感,因此传统园林景象不仅是客观事物的表现,而且也是对园林意境的升华。另外,我国传统园林建造也受到园林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而促就了我国传统园林师法自然的风格特点。

2现代景观设计中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方法的建议措施

现代景观设计中借鉴传统园林文化建造精华,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合理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方法来有效推进现代景观设计工作,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1遵循自然和谐理念创新设计思想

传统园林建造理念是推崇师法自然的设计观,我国古人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生态思想对于现代景观设计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这也符合当前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并且也能够满足环保工作的要求,所以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注意景观设计中环境的良好状态,才能更好确保设计品质和效果,也就是说,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设计与自然相结合的理念,才能形成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同时在遵循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同时还要注意突破景观设计的局限,不断开拓景观设计内容,尤其在借鉴和发展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传统园林的优势和劣势。传统园林原本只是为少数上层人士所服务,这是园林建设时期的封建制度所形成,进而直接导致了传统园林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但是现代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服务大众,故而在借鉴传统园林建造风格的过程中要注意应突破园林设计的局限,不断开拓新的设计领域,将景观设计引入更多建设领域,同时要注意合理规划城市景观建设方案,进而为民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空间。

2.2实现园林设计手法的多样化发展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不仅丰富多样,而且灵活多变,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创新景观设计方法,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来合理表达现代景观的意境、空间和元素搭配,比如沿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虚实结合的方法,在有限空间中运用石、水等元素来表达丰富的景观,其中对水元素的利用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形成不同水体形态,或者通过水声设计来营造园林的整体感觉,而对于园林石材元素的运用,传统园林中较为常用的手法是叠石法,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创造多变而丰富的园林地形景观。另外对于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注意借鉴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而且还要加强中外园林建设方法的融合,其他国家园林景观的建造理念和方法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将其与我国传统造园艺术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有效促进现代景观设计思路的不断丰富。比如借鉴法国几何式园林造景手法可以增强园林的轴线感,运用意大利苔地园造景手法可以有效处理地形起伏的情况,同时借鉴日本枯木山水造园手法,运用抽象写意设计手法来塑造景观的多样性。

2.3现代景观设计要不断更新建设技术

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新技术发展实现了更大的发展,园林建设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尤其是数字技术与景观设计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通过运用数学技术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更好运用传统园林建设元素提供了方便,比如运用数学技术可以对自然元素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可以利用图层叠加技术按照景观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可以对景观的场地可以进行数字分析,还可以对景观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坡度等进行数字模拟,更加促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园林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建设经验,这对于当前现代景观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丰富的借鉴意义,同时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传统园林建设手法,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所以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加强注意对传统文化层面设计的继承和延续,借鉴传统园林建造手法,不断创新现代景观设计方法,结合设计新技术和新思想,才能实现现代景观设计既能符合本地实际需要,又能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作者:张蕾 单位:四川省国有通江县空山林场

参考文献:

[1]谢海波.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

[2]冯晖武,涂娟娟,杨壳.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华中建筑,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