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村情调查报告10篇

时间:2022-11-16 03:55:30

乡镇村情调查报告10篇

第一篇

村位于圩镇北面,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571户农户,2300口人。其中党员33人,35岁以下党员5人,60岁以上党员13人,女性党员3人,有“双带”能力的党员3人,高中以上学历10人。现辖区面积4719亩,其中:耕地面积1719亩,山地面积3000亩。村内有“黄氏宗祠”一座,村里的主导产业是种植水稻、烟叶、脐橙和生猪养殖,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200元,村集体收入100%来源于乡镇财务“转移支付”。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三送”)工作情况

该村设立村党支部1个,党小组1个,平均每年发展新党员2人。自“三送”工作开展以来,该支部高度重视,积极派人与县派“三送”工作队员及镇包村干部一道走村串户开展民情家访,收集群众诉求;对村级层面能处理的问题(诉求)及时予以处理,对村级层面处理不了的问题(诉求)及时上报镇“三送”办。但由于老村部仅有一间办公室且已破旧不堪、新村部尚在建设中,目前暂无村级党员活动场所。

(二)经济发展情况

该村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远,村民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为业,人均年纯收入在2200元左右,全村经济相对欠发达。

(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近年来,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该村下、锦背田及坝上三个村民小组列入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布点,并完成了房屋建设整体规划、路面硬化及改水改厕工作。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四)社会治安情况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该村社会治安稳定,未发生一起群体上访事件。

二、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大。该村虽有烟叶、脐橙和生猪养殖产业,但整体规模不大、影响不大,未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交通不便影响了部分村小组的经济发展。如竹捞小组和向阳坑小组,至今未修建村级公路、车辆无法到达,村民往返仍依靠步行或骑车,给村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严重影响了该村民小组的经济发展。

(三)电压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该村16个村民小组,有等多个村小组电压低,经常出现日光灯、电饭煲等日用电器带不动的现象。

(四)水利失修导致农作物减产。如:等村民小组,水陂和水渠年久失修,水田灌溉困难,水稻减产明显。

三、推进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以县、乡(镇)为单位,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现有的村级产业做大做强,带动辖区村民致富。

(二)加大村级公路和建设力度。一是对全县未修建村级公路的村小组进行调查摸底并建立台帐,并上报县委、县政府;二是以县为统筹,明确时限,有计划地实施村级公路修建工程,确保各村民小组尽快通路通车。

(三)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对现有未改造农村电网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造。同时,安排技术人员定期对各乡镇、村的电路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村民生产生活用电需要。

(四)加大水利建设力度。运用打歼灭战的战略战术,集中有限的财力,一个一个灌区进行维修、改造、清理。全面开花,势必分散财力,小打小闹,成效甚微。

第二篇

村位于镇东部,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315户农户,1060口人。其中党员16人,35岁以下的党员5人,60岁以上的党员5人,女性党员1人,有“双带”能力的党员5人,高中以上学历1人。现辖区面积367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770亩、山地面积35930亩。村里的主导产业是农业种植、林业,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村集体年收入2万元。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三送”)工作情况

村有村干部三名,村书记主任1人,治保主任和妇女主任,村部设在村小学内。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情况好,村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全村各项工作抓好落实,尤其是今年开展“三送”工作以来,走村串户,与农户聊家常,了解民情,调解矛盾纠纷,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为村315户农户分别发放了连心卡、连心册、政策法规宣传册,张贴联系牌、宣传画。在各村小组分别召开村民户主会,宣传“三送”工作政策,听取民众诉求。新屋下小组钟先发双脚因病不能行走,“三送”工作队为其办理了二代残疾人证,为方便其出门,赠送轮椅一辆,新屋下小组何曲秀,高背潭小组吴福荣、刘善春、石老寨下小组温过房诉求需拐杖,“三送”工作队一一为他们免费赠送拐杖一副,新屋下小组何庆荣一级聋哑,将其列入县残联家庭无障碍建设对象。下山小组尧小生,右手缺失,左手剩无名指和小指,本人诉求需装假肢,现已将其列入安装假肢对象,为村生活贫困户纳入低保,解决他们生活困难问题。经走访调查,三个小组的连片良田60多亩,因春季涨水,春季不能种植水稻,一年只种一季,村民们都觉得可惜。“三送”工作队了解这一情况后,与村党支部都协商,一致同意将其作为小型公益项目建设。樟树湾防护梯项目,总长100米,工程造价1.4万元,农户自筹资金0.45万元,县残联为该项目解决15吨水泥。该项目近期将动工建设。村“三送”工作队在村部和各村小组醒目处都张贴公开承诺,将在走访中了解的农户诉求一一公示,并将诉求解决情况全部公示,得到了村村民的好评。

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6人,35岁以下的党员5人,大部分党员偏老龄化。所以近年来,村党支部为增添新力量,根据本村实际,严格选拨思想觉悟高,综合素养好的同志,使其成为优秀后备力量和入党积极分子,今年准备吸收4名年轻优秀的同志,加入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增加新鲜血液,确定做好后备干部的教育工作,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村“两委”三年任期目标: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加强支、村“两委”班子的自身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以村庄规划为根本,农民增收为目标,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农业产业化为动力,全面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搞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于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争力。对村干部实施管理考核,实行责任分工,管理到人,既分工合作。建立完善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快农民致富,今后三年,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查步伐,大力发展烟叶种植面积,加强烟叶技术培训指导,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内准备新建一个村部。村的主道加宽路肩,以方便会车,加固主道的防护堤。为三个村小组建筑水田防护堤,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全力以赴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提高计划生育的工作力度,摸清家底,搞好源头,实行村干部包片,确保责任到人,奖惩到人。

(二)经济发展情况

村山多地少,但山上的树木前几年都砍伐了,现正处于造林阶段,山林无收益。种田是属于传统型的农业种植,无高效益种植业,村党支部带头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烟叶生产,提高农业收入。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全村共有外出务工人员300多人,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原来靠村集体山林金鸡林场联合造林分成款,现林场不砍伐树木,村集体也没有收入,主要靠财政拨款。

(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村农户居住分散,村庄小,新农村建设以道路硬化,规划新村为主。2009年开始,规划建设了高背潭小组新村,按照新农村建设推荐的户型统一建设,硬化了道路,完成了改水改厕,有17户农户建设了小康楼,村道整齐划一,村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

(四)社会治安情况

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刑事案件多年来没有发生过,青年人外出务工,外来人员较少,偷盗案件也很少发生,邻里间的矛盾纠纷,由党员干部负责调解,群众安全感较高,没有较大的土地、林权、经济纠纷和突出的家庭、姓氏矛盾。坪江脑小组宋乃醒曾越级上访,宋乃醒,66岁,1964年先后在小学、新明小学、下江小学任民办教师,1992年离职,曾赴省、市上访,要求落实民办教师待遇,瑶前,石老寨下村民小组有15户农户未领取到林权证。

二、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比较缓慢。地处偏僻,是典型的林业山区,拥有林地面积35930亩,人均占有量33亩,森林覆盖率达85%以以上,近几年,林业农户积极造林,林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林业产业生产周期长,目前还没有成为商品林,也没有开发种植高效林业,农业产业存在结构单一、生产规划不大、农田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全村耕地面积770亩,除种植水稻外,只种植了烟叶70亩,西瓜10亩多经济作物,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

(二)农业水利设施落后,农资涨价幅度高。村大部分水利工程均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全,大部分土渠年久失修,崩塌渗漏严重,有的还损毁农田,没有中型水库。而农资涨价过快,农民负担加重,以尿素合肥为例,近年上涨幅度分别为17%、14%,亩均化肥支出比上年增长11.5元,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平均每亩增加投入19.87元,种粮、种烟投入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农资价格上涨,其中化肥价格的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影响最大。农民由于农资价格上涨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央的优惠政策打了折扣。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村地广人稀,人口居住分散,12个村民小组,进村无道路硬化的有6个小组,还有6个小组比较偏远,村庄农户少,筹资硬化道路困难。农户土坯房还有191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0%,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小康新村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推进村建议和发展的对策出建设

(一)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村要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在原产业结构上调优,品种上改良,规模上做大。林业方面可发展生态公益和高效楠竹等开发,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方面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在烟叶、西瓜种植的基础上,以农户依法、有偿、自愿为原则,规范包土地转包、租赁、入股,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壮大烟叶、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种植结构优化。农产品加工上,可在现有腐竹生产的基础上,多发展一些农户,形成拳头产品、特色产品,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

(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基础保障能力。加大项目立项和争取工作,积极争取镇政府、财政、水利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鼓励群众和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原则,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健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成立“用水协会”等民间组织,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

(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村进村庄道路没有硬化的6个村民小组都比较偏远,居住农户较少,要建设道路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需投入较大的资金,而偏远山村要筹措建设资金是十分有限的,从根本上不能解决问题。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整治基础建设专项资金,实行捆绑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最大化。同时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新村规划力度,几个偏远村庄集中规划建设,改善道路、电力、广电、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

第三篇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三送”)工作情况

村支委1个,村委5人。村部基础设施于2006年建设完成达400平米,建筑面积400多平米,具体包括“两服务双落实”工作站、农家书屋、值班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综治室、民兵资料室及厨房等;设立“三送”信息与服务室,与便民服务站合署办公,配齐办公桌椅、电话、服务吧台、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制作张贴联系牌、连心卡、连心册、承诺公示栏、宣传牌等。

(二)经济发展情况

努力壮大烟叶种植、脐橙果园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使更多的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现今大部分村民还是靠种植烟叶和水稻等传统产业的收入来源。

(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着力加快以通组公路、水利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设施完善,新农村建设基本完善。

(四)社会治安情况

山林面积多,林改工作量大造成存在山林纠纷;村属于圩镇,综合管理能力需要加大。

二、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村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弱、包袱重,在发展中仍遇到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农业抗灾能力弱,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资金问题。发展现代农业,要以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农业为基础的,而目前大部分新建项目都存在项目资金缺乏,启动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三、推进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解决发展资金制约政府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一是要在贷款支持总量上要进一步增加,扩大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贷款额度。二是要在贷款利率上给予政策倾斜,政府对农业贷款给予适当的补贴。三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注重引导民间资本、市场资本投入。

(二)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调整支出结构,更多地承担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公路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加大对这些设施的后续管理工作力度,每一项投入都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勘察设计工作,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途径通过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培养鱼水情深的政治感情;二是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三是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的发展能力。

第四篇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三送”)情况

村“两委”班子团结,村部建设基本完善,每年发展1—3名党员,农村优秀青年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培养。三年任职目标:1、正常开展日常工作,三年内发展党员9名以上,每年3—5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4—6名,完成村级场所各项配套设施和制度建设,抓好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点建设。2、按照党建示范村要求抓好各项党建工作的落实。3、三年内发展树苗抚养700亩以上,烟叶300亩以上,造林1万亩;红薯种植新增100亩,建立好村杉苗专业合作社1个以上,不断加大生猪和鱼业养殖力度,拓宽产业渠道,实现村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4、三年内完成石背湖、罗架、、老耕坑、社官前5个村民小组3.5公里的水圳建设,修好至百石和至罗丰头两条水泥路的建设,年内抓好上江社区和社区建设点建设,改造好电力设施,彻底解决好部分村小组电压问题。5、维护社会稳定,抓好计划生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留守孩和贫困孤寡老人帮扶关爱工作,加大对教育事业投入,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二)经济发展情况

我村主要产业发展是烟叶、粮食、杉苗、脐橙,村集体收入靠上级转移支付。

(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在上级政府支持下,现有两个点分布在村上江社区和社区,基础设施完善,水电基本到位,,饮水情况基本用上井水和山泉水,无有线电视。

(四)社会治安情况

我村社会治安存在问题是林权纠纷多,其他相关情况比较稳定。

二、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多年来村级组织无经济来源,仅靠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原村集体山林在1966年已划国有林,至今没有收入。

三、推进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存在的主要困难是村集体经济无来源,在支委提议和村委商议后,提出村要转化,多种植烟叶、杉苗、脐橙和农产品等,做到一村一品要求来提升村发展。同时根据上级政策和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户做好各种产业的发展,发动群众成立合作社,或许能在政策上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使全村治安稳定,社会和谐。

第五篇

一、基本情况

(一)“三送”工作情况

长期以来当地村民主要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而基础设施落后,给发展带来极大不便。“三送”工作队入驻村后,深入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现状,听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随后根据村民反映的情况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统一交由对口单位给予解决。对于村民所反映的每一项纠纷、好人好事都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承办进度。当得知创业青年袁井生打算发展鸭子养殖时,第一时间结合岗位优势,给予了资金支持。现在,袁井生不但饲养了4000多只鸭子,还养了20多头生猪,据他介绍,光这两项产业一年就可以给他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今年冬天他还将利用鸭粪发展大棚蔬菜,从而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村里经济发展,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之上“三送”工作组和村委会确定了店下至坪坑公路修建、山下水圳建设等几项小型公益事业项目建设。

(二)经济发展情况

村产业以林业为主,主要种植的树种为彬木。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种植烟叶的热情越来越高,今年全村种了100亩烟叶,估计市场价格为平均10元/斤,单这一项可为村民带来20万元的收入。

(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由于村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但村民依靠自己的勤奋,使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目前该村已基本上实现了电视、电话村村通,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四)社会治安情况

由于村具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加之随着社会林木资源的不断减少,山林越来越值钱,所以村的主要矛盾也就是山林纠纷。

二、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这里的村民习惯了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观念,近年来木材市场的火爆,村民的造林积极性也有普遍提高。但是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造林周期过长,一般需要15年以上才可以砍伐。除此之外,该村无其他发展得较好的产业。

三、推进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正如上所说,村经济产业项目较为单一是目前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这一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从而可与林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特性相弥补,快速而有效地发展当地经济。

第六篇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三送”)工作情况

将扶贫开发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和“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不断增强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努力把村打造成省、市、县基层组织建设优秀村。村部基础设施于2004年建设完成,具体包括“两服务双落实”工作站、农家书屋、值班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综治室、民兵资料室及厨房等;设立“三送”信息与服务室,与便民服务站合署办公,配齐办公桌椅、电话、服务吧台、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制作张贴联系牌、连心卡、连心册、承诺公示栏、宣传牌等。

(二)经济发展情况

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一步壮大烟叶种植、大棚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使更多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着力加快以通组公路、水利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通组公路硬化,水利设施更加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雷上小组新农村建设、“三清三改”全面完成,其余小组连续进行中。

(四)社会治安情况

该村山林面积较大,由于林改时山林林权存在争议,山林纠纷存在;该村属于圩镇,村民居住集中,综合管理难度较大。

二、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村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弱、包袱重,在发展中仍遇到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大量的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农业抗灾能力弱,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资金短缺问题。发展现代农业,要以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农业为基础,而目前大部分新建项目都存在项目资金缺乏,启动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三、推进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应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调整支出结构,更多地承担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公路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加大对这些设施的后续管理工作力度,每一项投入都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勘察设计工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二)解决发展资金制约政府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省市县要出台相关金融政策,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农业贷款支持力度。一是要在贷款支持总量上要进一步增加,扩大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贷款额度。二是要在贷款利率上给予政策倾斜,政府对农业贷款给予适当的补贴。三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注重引导民间资本、市场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培养鱼水情深的政治感情。要求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着富民、爱民、亲民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二是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动员广大干部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树立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观念。三是增强广大干部的发展能力。干部是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提高干部素质是解放思想的关键。要通过加强培训、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等多种有效形式,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

第七篇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三送”)工作情况

村于2011年底进行换届选举,选出新的村领导班子。现有村干部3人,村部在村小学边上,村部楼房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建,占地面积约有400平方米,现有农家书屋、会议室、计生服务室等。村部建筑经历20多年,有不少房间逢雨天会漏雨。该村现有党员22人,其中2名预备党员,3人提交了入党申请。

村里的三年任期目标定位:

1、关于产业发展:扩大烟叶种植规模,争取烟叶规模达到100亩;2、民生工程:争取完成坑和排下的通组公路硬化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有部分村民没有上交费用,争取100%村民上交费用,完成任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70%以上的村民已参保,争取应保尽保;3、党建方面:今后三年计划发展党员3人。

小型公益项目建设情况:

1、半圩、樟梨树下、坑上下组农户的田需要修建水渠,工程量:樟梨树下小组820米,半圩小组850米,位于半圩小组的水渠现已铺下24根涵管,每根涵管花费74元,余下的水渠将分步完成。

2、电力农网改造:现在全村共有2台变压器,其中下黄屋1台,村部附近1台,不能满足全村的用电需求,坑和排下小组等的电压不稳定,计划还需要增加3台变压器。

(二)经济发展情况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有林业、水稻、烟叶种植和打工收入,主要打工地是广东。林业资源丰富,大部分种的是杉树,成长周期长,一般要十二三年才可以砍伐。养猪专业户现有一家,养殖规模有100多头。烟叶种植规模目前是90亩,其中,3人承包50亩,袁永森承包40亩。此外,还有锯板厂一家、竹签加工厂一家。

(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1、农村居民钦用水情况:大部分村民使用山泉水。山泉水引用资金由村民集资。半圩、川坑口小组为了储蓄更多的山泉水,今年准备做一个引用山泉水工程,现在已成立了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共7人,计划需要资金8万多元,每户筹资100元,筹资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

2、通有线电视情况:前几年已开通有线电视,但由于部分村民不交有线电视费用,现在没有有线电视信号了。

(四)社会治安情况

该村社会治安良好,没有家族、姓氏矛盾及越级上访等情况。现在主要存在土地与林权纠纷,村2户农户与坪地山村1户农户有近30亩的林地纠纷,时间历经五六年,该情况以前县里曾经派人来调查过。

二、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村集体暂无经济发展项目,主要收入来源是林业的分成,但现在树木刚种下去两三年,还未到砍伐时期,村里资金短缺,影响全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目前党员年龄偏大,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亟需补充新鲜血液。

(三)土地流转困难。由于要种烟的田地所用的水渠还未完全疏通好,村民不愿意将田交给烟农种烟,每年烟农要做大量工作才能使村民同意将田租给烟农种烟。

(四)农民缺乏科学技术,就业创业难。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专业技术,工作难找,创业艰难,增收致富渠道单一。

三、推进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员的“双带”能力,完善“”制度,建议每位党员帮助一户群众致富。要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很多村民由于没有专业技术,想致富比较困难。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培训会、技术指导等形式,让农民能从中尽快吸收和掌握农村致富技术,把掌握的实用技术有效地运用在生产和经营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使农民户户得实惠。

(三)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致富渠道。目前,村里主要是种植水稻,已有一两户村民养猪、种脐橙,但没有带动其它村民发展规模养殖业,有条件的村民应该学习相关技术,积极投资,在养鸡、养猪、果业方面有所发展,使种养业结构化,收入渠道多元化。

(四)积极谋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方的沟通与协调,争取水泥路组组通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争取政府和村民的支持,尽快疏通好水渠,解决土地流转难问题。

第八篇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工作情况

现有村“两委”干部二名(书记、主任各一名)缺编一名,党员11名,(其中女党员2名),预备党员一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党员年龄结构:60岁以上的老党员6名,40-59岁党员4名,30岁以下年轻党员1名。党员学历结构:60%为小学文化程度,30%为为初中文化程度,10%为高中文化程度。支部计划在今后每年至少发展一名党员,培养一名年轻的后备干部,以充实村“两委”干部力量。

(二)“三送”工作情况

今年3月起,县气象局挂点村开展“三送”工作,按照县委部署,安排一名副科级干部和一名股级干部为常驻队员,在“三送”工作的各个重要阶段,按照“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的要求,在对全村农户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确定60户重点户。其中优抚对象3户,困难党员2户,低保对象12户,计生困难对象5户,贫困对象38户。帮村民做好事、实事方面:一是向村小学赠送了书包、学习用品、文体用品等共计1560元,二是对通往学校河边小桥存在安全隐患,工作队及时反映,气象局领导极为重视,安排2200元的资金完善安全扶栏,使学生和村民过往安全得到保障,得到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经济发展情况

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上级的转移支付,没有其他任何收入,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外出务工。全村外出务工人员有410人,大多分布在广州、深圳一带。年老体弱者在家主要产业为脐橙1000余亩,烟叶近100亩,苗圃约60亩。综合分析,该村经济相当薄弱,人均收入很低。

(四)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近几年有2个新农村建设点,点内都实施了改水、该路、改电,2007年完成了大部分村级公路建设,浇捣水泥路约5公里,通组公路1公里,因经济和多种原因还有2.5公里的村级公路至今未完善。生活用水基本上源于山泉水。全村均通电,但部分组由于偏远,线路负荷重,造成电压低,一些常用的家电也不能正常使用。全村没有“有线电视”线路,全部使用小型卫星接收器收看电视。

(五)社会治安情况

近年来没有明显突出的土地纠纷和经济纠纷。少量的林权纠纷已得到上级政府的调节和处理。村民大部分属广东籍人,近年来,家族和姓氏问题有点抬头,对村里的治安和维稳形势造成一定影响,但没有发生越级和群体“上访”事件。如“民办教师、参战人员”等上访事件都得到了相应的平息和解决。

二、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村级经济薄弱,没有规模产业,人均占有耕地和山林面积有限,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村民主要劳力外出,村里有限的山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闲散土地没有得到集中利用。

(二)尽快配齐村“两委”年轻干部,增加新鲜血液,职责相对明确,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三)村部办公楼多年无资金维护,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现已停用,因尽早统筹建设资金或争取上级专项建设维护资金,改善或重建办公楼,以解决无办公场所带来的工作不便。

三、推进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村“两委”班子要加强学习,精诚团结,把握好相关政策,引导村民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努力向上级争取对口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因地制宜,引进适应村经济发展的项目,解决在家剩余劳力的就业和创收问题,以提高整体村民的经济收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九篇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三送”情况

党支部拥有党员26名,35岁以下8人。60岁以上老党员15名,具有“双带”能力8人。党支部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每年都可以发展2—3名的新党员,为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村“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书记1名,村主任1名,会计1名,妇女主任1名,村级活动场所位于小学校内。村积极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各项任务,认真做好“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协助“三送”工作队做好本村小型公益项目,搜集群众诉求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老百姓对党支部和村“两委”一直予以好评。

(二)经济发展情况

该村以林果业为支柱产业,主要产业有脐橙、烟叶、林业等,形成以种植、运输、销售全方位服务体系。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引进富民产业,组织引进烟叶种植技术。农民人均年收入4189元,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收入为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村交通便利,基本实现了“路通、电通、水通”,但大部分村组公路差。到目前,已完成村庄整治的自然村落3个,未完成村庄整治的自然村落有11个,已部分完成村组中心道、主要街道的硬化、绿化工作。

(四)社会治安情况

在党和政府带领下,镇村领导积极化解民事纠纷,引导村民抓紧经济建设,目前村里社会治安良好,无不稳定因素。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制约村经济的发展。村通组道路遇阴雨天气就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出行,也影响农业生产,水渠、水圳等水利设施陈旧,年久失修,影响农田灌溉。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村民教育年限低,大部分不足初中文化水平。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产业结构传统单一,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该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

三、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划拨专项资金改善村组公路建设,确保村民出行方便。

(二)加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农村建设的坚强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

(三)要进一步调动村民参与热情。不急功近利,越俎代庖,正确引导,积极宣传,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为“三送”活动开展提供最可靠的力量保证。

(四)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村民就业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指导村民观看种植、养殖等科教视频,或者衔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及有关专家,定期不定期在村里举办各类培训班,配发相关烟叶等种植技术资料,帮助村民科学种植。

(五)根据该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在做大做强果业产业的同时,发展烟叶富民产业,扩大生产规模。

第十篇

根据市、县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县公路分局下派至村开展“三送”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作队队员牢记使命,坚守工作岗位,吃住在村里,积极深入村组,联系群众,走访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农村生产生活,通过耐心细致的走访调查,对村的村情有了深入了解,现就村村情调查报告如下:

一、村的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北部,距县城55公里,离镇政府9公里,全村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46亩,山地面积17000亩。有23个小组,636户农户,总人口2791人,其中,农业人口2760人,城镇人口31人,外出务工人员670人。全村共有26名党员,4个村“两委”干部,有五保户5人,低保户61人,计生困难户8人,优抚对象4人,贫困学生23人,新农合参保率97%。拥有村组公路15公里,1所村小,2个卫生医疗点,农网改造全面结束。以水稻、花生、蔬菜、红薯、大豆等为经济作物,产业有烟叶、脐橙、生猪、香菇、渔业,主要收入来源靠务工和务农,农民年均收入3600元,区域经济发展较慢。

二、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水利设施较为薄弱,表现在:村组公路有一半未硬化,通户路少,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圳、水渠大部分漏水未硬化,小水陂全系土木结构,破烂不堪,年久失修,改水改厕不到位,只3个小组完成改水改厕任务,节能设施也少,全村只有5个沼气池。

(二)产业不具规模。全村仅有10户养猪户,规模小,特色产业香菇只有30万斤左右,烟叶才50-60亩,脐橙也才80-90亩,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小,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村企建设空白。全村没有一家外部或内部企业,农民就业难。

(四)开发资源贫乏。只有少量木材资源,无其他可开发利用资源。

(五)专业技术人才少。全村木匠、泥匠和个体司机共计50—60人,个体经营户才3—4户。大部分青壮年无专业技能,全靠劳力在外务工挣钱,在家均为年老体弱和妇女儿童,只能种植传统农业。

(六)村民小农意识较强。大部分村民满足于现状,依赖思想严重,缺乏开拓精神。

三、搞好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争取资金修通和硬化全村通村路、通组路以及通户路,解决群众出行难和运输难问题;二是改建全村小水陂,硬化全村水圳和水渠,改善农田灌溉条件,解决村民农田灌溉用水困难问题。三是推进生态能源建设,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等清洁能源,解决村民的燃料问题。四是抓好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全面完成改水改厕任务,实现村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创收增效。巩固提升原有的香菇、烟叶、脐橙、生猪、渔业产业,进一步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做好土地留转、政策扶持和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发挥产业示范带动作用,调动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以产业发展促进脱贫致富,实现创收增效。

(三)抓好村庄文化建设,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抓好村庄文化建设,利用板报、文艺宣传队等文化阵地,向村民宣传党的农村政策、致富能人和好人好事,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农民群众的农业政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加强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新建一批图书室和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定期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突破农村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以此来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村民就业创造条件。衔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或有关专家,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让村民真正掌握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村民职业技能、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扩大村民就业面,为村民就业创造条件,解决农村就业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