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解困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08 05:22:00

乡镇脱贫解困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341户,1118人,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702.65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4954.8万元。在新一轮农村发展进程中,该村已逐步处于落后的不利位置,村级资源贫乏,集体经济几近空白,缺乏主导产业,村民收入不高,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如何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尽早实现脱贫解困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次调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村发展现状

村境内兼有丘陵和山地,平均海拔约200米,耕地面积114公顷,其中水田60公顷,旱田54公顷,劳动力资源达56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50人,2008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02.65万元,全部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无村组集体经营收入。该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债务无积累。村没有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几乎为空白。同时,村级债权无法兑现而债务繁重,还债能力十分有限。根据统计部门数据,截止目前,该村债务锁定为39.2万元。二是有产品无产业。村属传统农业村,主要经济作物为桑蚕和食用菌,目前全村345户村民的桑蚕养殖和食用菌种植较为普及,其中桑蚕种养规模达到750亩,年产值达30万元,食用菌基地达到12亩50余万袋,年产值达30万元。在全村114公顷耕地面积中,传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几乎各占一半,分散种养现象突出,加上缺乏专业农业合作组织,桑蚕、食用菌等经济作物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经济作物没有给农民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三是有资源无规划。村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地下暗河、溶洞等自然景观众多,但均未有效开发,盘活农村土地等集体资源有待时机。

二、原因分析

(一)政策扶持有限,难以发展。客观上看,由于该村不属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行列,且属于全县偏远山区村,区位优势不明显,获得上级政策扶持极为有限,受各级关注程度不高,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各项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对上争取工作存在诸多难题,近三年来,村级各项建设事业投入年均不超过10万元,08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仅为4万元,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村级基础薄弱,无法发展。由于历史原因,该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毫无积累,缺乏矿产等支撑性资源,无集体企业,集体收入无来源,农村发展长期得不到有效投入;全村通村通组公路里程为10.02公里,硬化率仅为20%,农业灌溉基础设施不健全,末级渠系不发达,村级产业仍然停留在“小而全、多而杂、松而散”的层次,缺乏发展的必要基础。

(三)群众素质不高,无力发展。该村劳动力资源达560人,初中学历有376人,小学学历有142人,占劳动力人数的90%以上,农村发展主体的整体素质不高,思想观念保守,干事创业的创劲不足,实用技能人才缺乏,农村经济能人、种养大户严重偏少,群众自我发展、自我致富的能力不强,收入难以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

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产业发展积极性,直接决定着村级发展的水平。坚持“打基础、管长远”不动摇,多方筹措资金优先发展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设施环境,逐步扭转被动局面,为实现迎头赶上的目标积蓄力量。

一是积极多方争取。积极主动出击,发扬钻天拱地的精神,抓好对上争取工作。坚持准备在前,预备在先,全力做好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征地占田用山等协调工作,以扎实的作风和优异的工作赢得先机,力争更多的建设项目落户本村;积极争取对口帮扶企业和单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亲缘、地缘和业缘等关系,广泛寻求社会团体和个人自主提供资金扶持;引导群众投入,坚持做到政策宣传到户,发展规划到户,任务分解到户,适当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发动群众筹资投劳,积极主动支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破解资金难题。

二是严格质量标准。始终把工程建设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生命,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通过严格把好公开招投标关、工程合同关、开工签字关、工程监理关的四项措施,保障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严格工作程序,严格规范管理,严格操作步骤,着重抓好村组公路硬化工程、农田水利灌溉等工程的质量管理,创优农村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强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命脉”保障。

三是科学运行管护。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突出农民群众的管护主体地位,明确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做到责任到人。积极探索设施管理维护的新措施、新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分段管护、协会管护、招标管护等一些行之有效的管护模式,切实解决好管护资金难筹集、管护主体难落实的问题,提高基础设施的运行质效,延长设施使用寿命,逐步增强基础设施为村级发展、农民增收护航的“续航”能力。

(二)以打造优势产业为龙头,构筑加快发展的支撑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产业是关键,集体经济空壳村更是如此。立足村级实际,科学制订发展规划,调动一切因素,打造优势产业,是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立足本村实际,选准优势产业,强力予以推进。以食用菌和桑蚕为主导,通过突出“三个引导”和“三个扶持”,即突出政策引导、突出规划引导、突出效益引导,抓好用地扶持、技术扶持、资金扶持,积极促成土地向大户集中,向种植能人集中,走“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做大做优。坚持服务和服从农业主导产业,坚持做到项目资金和优势资源向主导产业聚集,通过争取土地整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搞好样板基地的配套建设,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创造现代的硬件设施条件,推动产业的迅速壮大。

二是积极培育合作组织。加快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积极抢抓各级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契机,以产业为依托,组建新型合作组织,充分网络农户,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服务作用;遵循“统一规划设计,合作组织主导,突出农民主体”的原则,精心培育样板示范基地,按照品种优良、设施完备、产业配套的标准,走“主导产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专业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解决生产经营小而散的问题,解决农产品加工难和销路难的问题,推动产业迅速壮强。

三是努力提高产品品质。在产业发展上始终坚持特色优质的路子,坚定不移地把培育农业优势产品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在抓好品种规划的基础上,搞好分类管理,坚持“一手抓建园、一手抓改造”,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茶树菇等品种,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指导农户采用绿色环保技术进行管理,提升产品产量和品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发挥特色产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优势。

(三)以组织劳务输出为抓手,激活加快发展的活力

劳务经济是农村发展的传统经济之一,以就业培训、组织输出、创优服务为抓手,促进劳务经济的提档升级,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加强就业培训。认真调查摸底,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县、乡各级培训网络资源,以远程教育网络为阵地,积极组织对农民工的培训。重点以机械加工、手工工艺、家政服务等培训为主,适当将农村实用技能纳入培训内容,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提升务工层次,增加劳务收入,形成竞争优势。

二是组织劳务输出。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劳务输出方面的作用,联合上级部门,积极探索输送劳力的新途径、新方法,大力实施“订单培训”、“委托培训”,进一步做好与相关单位的衔接工作,全力抓好协调服务,为务工人员“牵线搭桥”;及时提供信息,鼓励支持务工人员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类人才招聘会,实现就近就地转移。

三是创优服务环境。关注留守子女问题,发动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学习、成长等各方面的问题;关注留守老人问题,定期开展走访慰问,解决他们的衣食起居等问题;关注农村用工问题,组织邻里开展农忙时节相互帮忙,组织对外出务工家庭的生产互助活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使全村劳动力普遍接受1——2次培训,掌握2——3门技术,确保每户都有一名技术明白人,促进务工收入提升一个水平,为村级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四)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突破,营造加快发展的合力

突出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效益的理念,千方百计优化村级发展环境,汇聚发展因素,营造加快发展的合力。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干部是农村发展的主推力量。以提升“两委”班子整体合力为目标,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强化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本领,营造良好的村级干部队伍形象。

二是营造发展氛围。努力挖掘内力发展,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彻底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保守思想,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创新发展理念,在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中不断提高发展素质;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创新发展理念,在带头发展、率先发展中塑造良好形象,真正形成全村上下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争取外部支持。充分借助外力发展,始终坚持加强同帮扶单位和帮扶企业的联系,积极沟通交流,加深友谊,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不失时机地加强同上级单位的联系,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加深印象,争取更多的政策倾斜,形成各方支持村级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