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纪检监察建设经验交流

时间:2022-04-06 11:01:00

县级纪检监察建设经验交流

县级2011年以来,我县把贯彻落实中纪委﹝2011﹞9号、10号文件精神,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作为一项重点系统工程项目,创新工作思路,狠抓任务落实,为深入推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对于这项重点系统工程项目,我们把它简单概括为三句话,即:抓好四项工作,彰显三个成效,得到三点启示。

抓好四项工作。我县突出抓好县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经费和装备设施保障、县乡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等四项重要工作,全面完成这项重点系统工程的各项任务。

一是抓好领导班子建设,优化“指挥团”。进一步优化县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结构,现任县纪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分别由副县级、正科级、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籍贯广昌,非本土人士。县纪委书记担任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组长,参与县委常委会讨论干部任免等有关重要事项之前的酝酿协商。县委全委会等重要会议和干部民主推荐会议,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参加。对于县纪委书记、副书记、常委,监察局局长、副局长的提名、任免、奖惩、兼职和调动,县委事先征得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同意,然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如:今年胡骁同志提拔任用县纪委副书记职务就严格执行这一程序。县监察局局长参加了县长办公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纪委1名任职超过10年的副书记交流至县民政局担任重要岗位,机关4名室主任提拔为纪工委书记(正科级)。目前,县委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正在积极酝酿最佳人选,加紧配备县监察局党外副局长。

二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培育“生力军”。“三定”方案明确规定机关内设室均为副科级机构,室主任由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正、副科级纪检员、监察员按规定配备。今年,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增加3名行政编制,新调入的1名公务员符合准入制度“新录用或交流进入的公务员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下,工作经历或专业知识应与拟任职位相适应”的规定。近两年,20名乡(镇、场)、县直单位的纪委书记(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的提名、任免,全部由县纪委商县委组织部提名、考察,报县委决定。2011年,通过开展“纪检监察干部下农村,群众贴心人送清风”活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爱群众,面对面地听群众诉求,心贴心为群众服务,从而进一步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今年,县纪检监察机关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作表率、创一流”和“四实四创”为重要载体,坚持“五个结合”,积极创争“五个好”机关党支部、“五带头”党员,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服务地方跨越赶超发展的能力。注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20112013年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工作规划》,分批轮训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其中新任领导班子成员的新进人员优先培训,以此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于2011年参加了中纪委举办的全国纪委书记培训班。

三是抓好经费和装备设施落实,增强“保障力”。将县纪检监察机关的人员、公用经费和业务费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其中办公经费执行我县政法机关最高标准(2.3万元/人·年),并按月发放办案补贴。按照中纪委10号文件的要求,中纪委已为我县纪检监察机关拨配越野车1辆、笔记本电脑2台、打印机3台和录音笔2支。另外,县政府为纪工委、监察分局开办划拨20万元经费,设立3处集中办公场所,购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办案装备;今年10月再次划拨48万元用于纪工委、监察分局购置办公办案车辆6辆。目前,我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有工作用车3辆、手提电脑6台、台式电脑22台、打印机6台、传真打印复印一体机1台、传真机1台、照相机1台、摄像机1架、录音笔3支。

四是抓好管理体制改革,编织“监督网”。2011年,我县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派出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维持乡(镇、场、企业集团)、政法机关、垂直管理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不变,撤销其他县直部门(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分口设置6个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于2011年10月13日正式挂牌运行。省纪委干部室副主任胡文南、原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小平参加了揭牌仪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此基础上,2012年深化县乡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把县纪检监察机关内设由12个调整为8个,面向县直部门(单位)的6个纪工委、监察分局调整为4个面向县直部门(单位)、2个面向乡(镇、场、企业集团),进一步明确了其与县纪委监察局内设机构、与联系工作单位、与乡镇纪委的关系。

彰显三个成效。通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这项工作的主要成效突出表现于“三个更加”。

一是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力量更加强大。通过县纪委监察局派出机构管理体制和深化县乡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县纪委监察局机关行政编制增至24名,新增6个纪工委、监察分局行政编制24名。现今,委局机关干部进一步年青化、知识化,平均年龄由40.1岁降至37.8岁,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以上,其中本科学历占比67%。纪工委、监察分局联系范围覆盖所有乡(镇、场、企业集团)和撤销的县直部门(单位),并通过参加所联系范围党政组织的重要会议,强化“三重一大”事项监督,较好地发挥了纪检、监察两项职能。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标准化建设,全县17个乡(镇、场、企业集团、工业园区)均配备专职副书记,108个行政村全有纪检委员,并聘请村小组廉政监督员1263名,有效延伸了纪检监察工作触角,促进了纪检监察信息快速传递,形成了全县纪检监察人力资源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良好局面。

二是县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完善。建立健全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务虚研究制度和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四个一”集体学习制度,有效保证了纪检监察机关学习的常态化、规范化。建立《县纪委常委会议事规则》,保证了县纪委常委会议事质量和效率。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县纪委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促进了县纪委常委会依法、民主、科学决策。尝试对县纪委常委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行满意度测评工作,促使县纪委常委会领导班子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努力解决自身问题,促进县纪委常委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质量。建立县纪委委员情况通报制度,以会议纪要等形式及时通报情况和交办任务。同时,要求不在县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县纪委委员年终向县纪委书记书面述职,较好地发挥了县纪委委员的作用。年初,对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和委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并制定机关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案,明确分管领导、内设室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有效激发机关活力。建立机关“一制三规”,即:《财务管理制度》、《来客接待暂行规定》、《小车管理暂行规定》、《请销假规定》,强化内部管理。结合实际需要,出台《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把内部监督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各个环节,构建全面覆盖、整体配套、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体系,为系统内部权力行使安全、干部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建立《黎川县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资格准入制度》,让干部人事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机制,确保了纪检监察机关建设长效。

三是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实效更加明显。2011年,县纪检监察机关以综合考评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膺全市年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其他单项工作更是成绩斐然。2011年以来,由于人、财、物向办案倾斜,办案职能强化,办案力度加大,查办案件始终保持了强劲势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查办案件99件(大要案21件),处分79人,其中科级干部18名,同时以案促教、促建、促管,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促进一方工作。清理整顿房地产市场、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行动收获颇大,清缴税费近亿元。其中清理整顿房地产市场的做法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刊登,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尚勇同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并莅临黎川检查指导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我县派出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登载,谓之“黎川模式”,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在2011年推行新任科级领导干部跟踪考廉制度的基础上,2012年推出新任科级领导干部财产收入公示办法,尚属全国第八家,全国近百家重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或转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三分三定”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于二版头条,市纪委常委、纪委书记吴伟柱同志对此充分肯定,并对我县首创的“1+3+6”创业服务模式作出重要批示,极大鼓舞了我县把创业服务年活动引向深入。

在看到我县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三个有待提高”,即:新进入机关干部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机关干部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机关干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更加有力的办法和措施加以解决。

得到三点启示。经过实践,我们对于这项工作感触颇多,从中得到三点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县委、县政府的组织领导。省、市、县三级对于贯彻落实中纪委﹝2011﹞9号、10号文件精神十分重视,并把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全县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省纪委督查组亲临我县督促指导,市纪委、监察局每月进行调度,县委常委会多次研究这项工作,县委、县政府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做到重要任务亲自安排部署、重要工作亲自组织协调、重大问题亲自研究解决。同时,将编、人、财、物向县级纪检机关建设方面倾斜,有力确保了县级纪检机关建设顺利推进。

二是必须整合组织、编制、财政、人事等部门的力量。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自全县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县纪委常委会分别召开关于中纪委9号、10号文件精神传达贯彻会议,大家充分认识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我县将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工作内容科学分解和合理量化,分解至组织、编制、财政、人事等部门,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落实时限,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县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经常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定期召开联席协调会议,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确保实现“五同”,即: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责任同负、任务同干,较好地形成了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一盘棋”的良好协作格局。

三是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我县对照中纪委﹝2011﹞9号、10号两个文件要求,找准本县纪检监察机关在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经费和装备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差距,并加以归纳,第一时间内摸清了“家底”。在此基础上,草拟《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实施意见》,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不断完善补充《实施意见》,明确了这项工作的重点及措施,为圆满完成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各项任务提供了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