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思考

时间:2022-10-27 08:42:00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思考

乡镇作为国家最基层的一级行政管理机构,肩负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致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中国成立以来,乡镇机构已经过多次改革和发展,对强化基层基础,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撤区并乡”以来,已经过了三次“定岗、定责、定员”的机构改革,十六年以来,农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乡镇机构改革的要求越来越显得重要。现就“整合乡镇人力资源,充实农村养老保险、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合作医疗人员力量和完善乡镇垂直管理单位领导任免双重管理体制”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近几年以来,国家逐步减免了包括农业税在内的各税费和提留统筹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基层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担子和压力,但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为内容的三农工作仍然是乡镇工作的重点,整个工作必须围绕抓好“民生”来开展。乡镇工作是具体化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线”,上级几十个部门的工作安排,最终落脚点要由乡镇来具体实施和完成。当前,乡镇设置的事业及服务单位多数都是两块:一块由乡镇直接管理的主要有农业服务中心(主要含农技、农机、减免等),安监站、扶贫站、乡企站、计生站、财政所、文化服务中心等,另一块是由县直工作部门垂直管理的站所,主要有:国土所、林业站、移民站、卫生院、中心校等单位。在编制和人员方面,县直部门垂直管理的站所人员基本饱和,而由乡镇管理的站所多数乡镇缺员,特别是边远和条件差的乡镇,缺员较为严重,多数乡镇缺员在10名以上。在人事管理上和供给关系上,乡镇管理的站所由于是直接安排和面对面的管理,工作运转正常,工作效率较好,而由县直部门管理的站所,因为面宽。多数督查难以到位,工作纪律松懈、工作运转困难、工作效率不高。更为严峻的是,乡镇很多部门实行上级部门垂直管理后,乡镇政府能直接管理的站所和人员大幅度削减,对上级垂直管理的站所虽然实行了乡镇签字同意制,但是其人事任免和财政供给仍然是空的,致使乡镇政府的职权受到弱化,其职能作用发挥不好,而地方政方的职能又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千头万绪,诸如:人口与计划生育、扶贫开发、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禁毒、文教卫生、整脏治乱、合作医疗等等。除了常规工作以外,临时性接到的工作任务还比较多,就是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政府也必须牵头部署与落实。实质上,造成乡镇政府的责权配套不够统一协调。

自**年实行税费改革以后,乡镇财政所职能相对弱化,而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生”方面的需求、社会事务办和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多,乡镇政府的工作总量不是减少而是逐年增多和细化,对站所人员的要求不但要讲数量而且要讲素质。就进一步完善乡镇站所管理,整合人力资源,抓好各项工作,具体有以下五点建设供参考。

第一条,巩固地方政府政权,强化职能,提高威性。除教育、卫生以外的乡镇站所,对其人事和经费供给,一律划归政府直接管理,这样,管理和督查工作到位,工作效率会大大增加,同时还可以便于乡镇政府对各项工作的统一协调,真正发挥好地方小政府的职能作用。

第二,乡镇对站所的人事,一律征求县直业务部门的意见后,由县编办审核,人事劳动局行文任免;在财政供给上实行主管部门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

第三,对农村养老保险,建议归属于社会事务办,每个乡镇的人员编制应在3人以上;富余劳动力就业,建议归属于组织办,并确保3人办公;农村合作医疗单设一个机构,并在财政所、医院等部门抽3—4人组成。

第四,对乡镇事业单位缺员的问题,应在大中专毕业生和现任村干部中考试择优聘用。同时鼓励干部职工交保职费停新创业,让有经济头脑的人每年交一定金额的保职费后,停薪创业,同时在乡镇地方创办一些经济实体,妥善处理和安置未聘上事业单位的人员,给他们一个再就业的机会,确保社会稳定。

第五、加强乡镇干部职工培训力度,提升干部职工素质。乡镇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数量的饱和不等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素质的提高而数量不足也难以达到全面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因此,要把干部的培训作为乡镇长期性和经常性工作来抓,要结合农村基层工作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部门地抓好干部职工的培训工作,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

总而言之,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党和人民赋予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有限的人力资源,随时都要完成上级几十个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除了对乡镇的债权应要求一致以外,还要充分整合现有人力资源,按照“三定”方案,根据各站所的工作需要调配好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岗位人员,并加强对其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和部门业务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达到乡镇责与权,站所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