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治安主要原因思考

时间:2022-09-26 05:45:00

农村治安主要原因思考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工作成效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进步,直接影响农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影响农村社会治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人员思想观念发生变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特别是私有制经济成分的扩大,对原有的传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产生极大的冲击,使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趋势,私有观念滋长,“拜金主义”盛行,使得一些人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加之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准,一些腐朽、落后、愚昧的东西很容易占据他们的思维空间,导致法律意识淡薄,最终酿成案件。**—**年,鼎城区公安局抓获的农村违法犯罪嫌疑人中,90%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再加上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导致了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力与日益减少的耕地的矛盾。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管理、教育和就业培训,使这些剩余劳动力产生了一批游手好闲人员,在物质与金钱诱惑下,极易导致违法犯罪。

(三)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滞后。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村一些普法教育流于形式,普法工作未能真正在农村人口中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很多人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不知道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的界限。许多农民法律意识相当薄弱,不能在法律约束下去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也不懂得用法律武器去寻求保护,易采取过激行为发泄不满,有的受家族和狭隘个人主义的驱使,盲目随从,参与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

(四)农村基层政权战斗力不强。目前,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农村基层政权对农村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一些基层组织不健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地方基层治保组织形同虚设,重点人口失控,帮教措施不落实。同时,大多数农村治保组织只注重对盗窃案件的预防,而忽视黄赌毒及封建迷信的预防和制止,忽视了对违悖伦理道德事情的调节与控制。个别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低下,参加地下“”和迷信活动,丧失立场,带头阻碍执法机关执行公务,带头闹事,使矛盾日趋尖锐、激化。

(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农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与管理措施,使一些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不能很好地占领农村阵地,相反一些不健康的凶杀、色情、淫秽书刊及音像制品在农村却很有市场,从城市流向农村,这是产生犯罪的直接诱因。

(六)农村公安基础工作薄弱。农村地域广、范围大,派出所警力少,难以对农村违法犯罪进行有效打击。鼎城区公安局共有36个派出所,其中2人派出所有8个,3人派出所6个,无房派出所14个。由于农村派出所装备落后,经费短缺,严重制约了日常工作开展。少数民警不善于、也不愿意做群众工作,警民关系不融洽。加之农村警力少,执法环境差,民警在执行公务受阻、被围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极大地影响民警工作积极性。

二、确保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农村治安稳定工作。农村地区的稳定对全局稳定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治安稳定工作。要将农村社会治安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把治安秩序好坏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要加强对敌社情基础调查,有的放矢的做好防范工作。要大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把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构建反应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争取工作主动权。要坚决查禁打击邪教组织活动,严防其在农村死灰复燃和发展新的组织,切实把农村这块阵地控制在我手中。要依法、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和组织建设。近年来,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问题日趋复杂与严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基层组织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整顿、充实和加强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努力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通过基层组织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去。同时要建立健全治保会、调解会、护村护厂等群防群治组织,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减少和遏制案件的发生。

(三)严打侵犯农民权益犯罪活动。要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安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针对农村犯罪活动的规律与特点,有重点地开展严打斗争和专项治理工作,要重点打击严重威胁群众安全感的杀人、抢劫和重大盗窃团伙系列犯罪活动,狠狠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欺压群众、为害一方的农村流氓恶势力和犯罪团伙,必须采取果断有效措施,坚持露头就打、除恶务尽,决不让其形成气候。对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突击清查行动与经常性查禁工作相结合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可能成为黄赌毒活动滋生、蔓延的隐患。

(四)服务服从农村经济发展壮大。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其核心就是要坚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不动摇,公安政法部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中心。要把为提高农业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服务放在农村工作的首位,改革不适应农村工作的运作机制,做到农村经济发展到哪里,服务就跟踪到哪里。要加强农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积极为民主选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法律帮助。要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严格查处发展中的不法行为,始终让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力的提高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五)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要进一步遏制和减少违法犯罪,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要教育和引导农村青少年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荣辱观,积极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教育“三下乡”活动,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道德伦理教育,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最大限度地遏制腐朽思想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六)切实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要加强农村派出所建设,按照精简、整合、规范、效能的原则,科学部署警力,做大做强派出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派出所的投入,解决无房所问题,保障派出所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提高其战斗力,最大限度地投入维护农村稳定工作之中。要按照“三懂”、“四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派出所民警的思想业务素质,增强战斗力。要教育、引导民警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消除民警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的不良现象。要强化民警的法制意识,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