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课题思考

时间:2022-09-20 06:55:00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课题思考

1.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在不断增强还是有所削弱,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当前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不断增强,全区农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较高,在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

一是班子结构优化,责任分工明确。村级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年龄、文化结构明显改善,80%的村党支部充实了35岁左右的成员,38%的村党支部班子平均文化程度达到了高中水平,一些党性强、作风正、有文化、素质高、群众拥护的党员被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同时,各村支部都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村干部职责清楚,分工明确,村级班子建设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二是管理制度完善,党员作用突出。绝大多数村党支部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等党内活动,广大党员积极响应村党支部的号召,向身患重病的村民献爱心,义务出工出力,整治村屯环境卫生等等,较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另外,党支部通过开展自身示范、身边典型引导等活动,增强了广大农民党员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广大农民党员能够自觉地发挥作用。

三是教育培训到位,能力素质增强。近年来区、乡两级坚持对村干部进行经常性培训,有效地增强乡村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了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带领致富及带头致富的本领。

2.造成村党支部书记人难选、发展党员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1)造成村党支部书记人难选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年龄、知识结构的制约。有的党员在群众中威信较高,但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致富能力不强,因此无法胜任。同时,一些村党支部又不注重对年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多年不发展党员,年轻党员偏少,后备力量不足,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二是大多数农村党员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选择,偏重个人利益。在农村,村民想推选那些头脑灵活、年富力强、致富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做他们的带头人,但这些人把精力往往都用在自家的生产生活上,或者长期外出打工,对村里的事情不是很关心。因此,感觉到在推选农民的致富带头人方面,上级部门缺乏正确舆论的引导和优惠政策。

三是家族势力严重。在选举时依靠家族的关系,分帮结伙,拉选票,有时造成两败俱伤,有时靠不正当手段当选,群众不拥护,而真正群众拥护的由于票数不够而未被选上。

四是乡、镇领导的好恶,以及裙带关系的干扰也是造成党支部书记难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2)发展党员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发展党员工作缓慢,部分村党支部长期不发展党员。由于有的乡镇党委重视不够,抓的不实;有的村党支部忽视自身建设,使发展党员工作缺乏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萎缩,基础工作薄弱。由于个别党支部和党员“两个作用”发挥不突出,基层组织配套建设工作薄弱,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滑坡,影响了群众要求入党的积极性。

三是组织员机构不健全,力量不充足,队伍不稳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造成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是政府职能没有完全转变,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教育不到位,相应措施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当官做老爷”的衙门作风依然存在。

二是部分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较低,不注重自身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的提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为政不廉,存在以权谋私、公款吃喝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另外,由于文化水平所限,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差,致富本领不强,群众想的、盼的难以实现。为此,群众对部分党员干部很失望。

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深入,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致使很多工作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掌握实情不够,在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上还有差距,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党员发挥作用不强,群众对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表示厌烦;有的干部精力不集中,忙于私事多,“走读”现象严重。

四是农民群众要求干部处事有章可循,办事公开透明,而目前有的村村务公开不规范、不具体、内容不清晰,尤其是财务管理混乱,公开不实,群众对此十分不满。

4.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是个别村干部由于文化水平偏低,自身素质差,不具备带领农民闯市场和发展经济的能力。在工作中表现为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在村里的经济发展上,工作有畏难情绪,求稳怕乱,有看摊守业思想,工作标准不高,经济发展步子迈得不大,思路不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严重阻碍了村级经济发展。

二是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有的村出台的政策不是很宽松,招商引资、抓大项目、抓高科技项目的力度不够。个别村没有村办企业,而且还背负较重的债务负担,集体经济处于“空壳”状态。有的村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结构很不合理,村办企业中没有形成规范化、产业化、区域化的发展格局,村级经济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个别村的闲置资产不能被充分利用,使其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在盘活闲置资产方面路子不宽,缺乏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四是个别村级党组织建设抓的不力,两委班子内部不团结,互相不协调,甚至有的村班子处于瘫痪、管理失控状态,不能为村里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5.乡村两级班子在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哪些不适应的问题?

一是两委班子成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和计划经济的束缚,思想落后封闭,不够解放,对深化农村改革、结构调整认识不足,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认识不深,把握不准,对各种新事物接受不快,知识更新远远跟不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工作上缺乏创造性,缺乏驾驭全局和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安于现状,不求突破,有求稳怕乱、小富即安的思想。

二是服务意识淡薄,有的村没有建立起有利于村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工作机制。尤其在农民找市场、科技兴农方面缺乏有效的服务,使村民在生产销售等环节中出现的困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有的村党组织自身建设薄弱,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软弱涣散,工作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村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