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时间:2022-07-31 01:04:00

浅谈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自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通知下发后,各地相当重视,我县就如何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每年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有个别乡镇,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有章不循,敷衍了事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不良作风不但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本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应引起足够重视。现就笔者掌握的一些情况,谈些粗浅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指导思想。但在现实工作中,一些乡镇党政一把手,对自己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不够明确,认识不到位,对这项工作年初不部署,平时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不管不问,一到半年或年终检查考核,不知检查什么内容,随意掌握一些情况汇报,敷衍了事;班子成员有的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党内的事,有的甚至认为是纪委的事,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虽然责任分工年年发红头文件明确每位班子成员的责任,但一到检查考核,问到自己分工负责哪些方面,就是一问三不知,哪有落实责任可言?因此,导致一些乡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被动滞后的局面。

(二)有章不循,确保“各方平安”。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效能革命”的深入开展,各乡镇认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如车辆管理、签到考勤、公务接待、政务公开、首问责任、双休日值班、中餐禁酒、岗位目标责任等制度。有了完善的制度作保障,本应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但有些乡镇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乡镇,机关干部不执行制度的情况普遍存在,如周一到下午不回乡,周五上午即离乡,周内县里有一天会议,就不来乡上班,造成工作人员严重缺位,群众意见纷纷;公务接待不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经常先接待后审批(补办),审批领导照批不误,照常给予报销,造成接待费用严重超支;签到、下村、值班等补贴的发放,由于平时管理失控,难以按规定执行,只好人人平均发放,挫伤了那些积极向上的同志的工作积极性等等。有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为确保“各方平安”,对下属干部自由散漫,放任自流,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只当没看见;“制度执行好不好,一般干部看领导”,有的主要领导则专横臆断,把自己“高高挂起”,以身作则去执行制度更无从谈起,造成“上梁不正下梁弯”的被动局面。有章不循,严重阻碍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乡镇纪检机关因隶属于乡镇党委的领导,虽然对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看得清楚,一些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有时也能提些监督意见,但一旦党政领导不支持,有关领导不采纳、不执行,不论问题大小就向上级反映,会影响班子团结,更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只好忍气吞声;上级纪委虽然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但形式单一,检查(考核)人员往往就检查(考核)而检查,只注重于表面,有时只看相关材料的好坏,不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致使乡镇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解决的途径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指导思想。乡镇党政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统缆全局的工作来抓,真正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同时要大力支持乡镇纪委的工作。各班子成员要提高认识,按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分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互相监督,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要做到公正严明,有的放矢,有章必循。“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不好的制度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使人走向反面。”这是邓小平同志治党治国的名言。所以,班子成员要做好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有章必循。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要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构筑起完善的制度建设体系新长城。但制度建设要注重从具体制度抓起,既要有一些框架性、结构性的制度作支柱,又要有一个个具体而有效的制度作基础。各地各单位要创造性地建立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车辆管理、签到考勤、公务接待、政务公开、首问责任、双休日值班、中餐禁酒、首问责任制度、AB岗制度、岗位目标管理制度等,为真正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誓言奠定坚实的基础。

制度建设要增强可操作性。制度建设不能只作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要使每个执行制度的人都清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能做的事情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制度出台要多点刚性,少点柔性,否则只会损害制度的威严,最后使其成为一纸空文。

制度建设要注重抓好制度的落实。抓好制度的落实,是制度建设的关键,也是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再好的制度没人执行,等于没有制度,只有通过严格执行,才能树立起制度的权威,使平时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人都能自觉执行有关制度。只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制度建设,并适时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更好地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所在。

(三)建立完善有效监督机制,注重监督检查实效

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机制。结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际,对分管各线外的(如车辆管理、政务村务公开等)有关工作责任进行明确,即定岗、定位、定责任的统一机制。这样即可避免一些单位因人员“定责”相互推诿的问题,也可防止一些班子成员因责任分工年年变动,而对自己的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各乡镇党委应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按照党内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党政一把手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监督责任,在自己积极监督的基础上,更要接受、支持乡镇纪委的监督,接受党内外干部群众的监督。乡镇纪委要真正负起监督的责任,要把党的存亡、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工作在反腐倡廉的第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大局观念,在监督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对党风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班子集体和各班子成员个人要及时提出监督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注重监督工作实效,不断改进监督工作方法,努力做到敢监督、会监督、能监督。各班子成员要努力形成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乡镇纪委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搞得更好,才能使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