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控县建立方案

时间:2022-11-03 09:34:41

地方病防控县建立方案

为进一步掌握我县地方病发病情况,努力探索并创建我县地方病防治最佳管理形式和防治模式,使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根据《省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通过地方病防治示范县的建设,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地方病发病情况,建立稳定的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控制新病例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病区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内容和任务

(一)县、乡、村工作任务及要求

1.建立县、乡、村三级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

2.建立健全县、乡、村地方病防治网络。

3.开展病情调查,摸清病情本底,现症患者登记建册,并将病情及其动态变化、防治资料制作图表上墙。

4.落实防治措施,全面开展全民普服碘盐活动,全县碘盐监测合格率达99%以上,全民普服碘盐率达100%。落实防氟改水工程,全面降低病区饮用水的氟含量。对监测出的氟骨症患者实施现症治疗。

5.开展地方病健康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等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对地方病的防范意识和知晓率,使群众(以家庭主妇为主)的防病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中学生地方病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80%以上,家庭主妇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60%以上。

(二)本底调查

本底调查共涉及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三种地方病。根据病区划分,要对调查对象和现症患者全部登记建册,为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碘缺乏病的普查对象为县境内全部人员。其中中学生普查率必须达95%以上,其余人群普查率达90%以上。碘缺乏病普查以筛查甲状腺肿患者为主,甲状腺肿检查采用触诊法对所有对象逐人进行普查。

2.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普查范围为辖区内历年监测确定的地方性氟中毒(轻、中、重)病区的乡镇,对8—12周岁儿童氟斑牙调查不低于95%,16周岁以上成人氟骨症调查不少于90%。

3.大骨节病调查对象为确定为大骨节病病区的所有乡镇7-16岁在校学生及16岁以上人群。其中7-16岁在校中、小学生临床普查率不小于95%,16岁以上人群临床普查率不小于80%。

4.本底调查由县疾控中心结合实际,划分责任区域。碘缺乏病普查由所在地乡镇政府牵头,卫生院具体负责对辖区内所有人口进行全面普查并登记造册。在普查中,对疑似病人登记造册后,由县疾控中心复查确诊,进行规范管理。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普查由所涉及的乡镇政府牵头,卫生院负责实施。

(三)展室建设

县级展室设在县疾控中心,必须有全县普查资料、现患者登记表、健康教育知识及宣传图片、有关法规,全县病区分布图,病区防治效果图及各种制度、数字、上级下发文件。

乡镇级展室设在卫生院。各乡镇卫生院要设置地方病防治资料专柜,普查资料,按村组、病种装订成册、实行档案化管理,乡镇级病区分布图、乡镇级病区防治效果图,现患者登记册及各种制度和有关文件,本乡镇地方病防治小组名单和工作职责。

村级展室设在卫生室。各卫生室有现患者登记册,本村发病情况,本村地方病防治小组名单及工作职责。展室内要配有所需的资料柜、壁柜、登记册、记录本等硬件设施。

三、实施步骤

我县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从2012年8月开始至11月底全部结束,具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培训阶段(2012年8月15日至8月31日)。主要任务是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及防治网络,召开启动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印制调查表格,抽调人员开展地方病普查前的专业知识、表册填报、统计分析等相关知识培训。

第二阶段:病情普查阶段(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主要任务是深入乡村及居民户开展碘缺乏病、地氟病和大骨节病的摸底与调查查,填写登记表,实施逐人查体和统计汇总及总结上报工作资料,同时做好本级各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第三阶段:展室建设阶段(2012年10月1日至10月20日)。主要任务是筛选县、乡、村上墙展示材料,收集整理音、像、图资料,完成展室布置,购置资料柜(箱),完善资料并做好归档入柜(箱)工作。

第四阶段:自查验收阶段(2012年10月21日至11月31日)。主要任务是各乡镇、部门对照上级要求逐项自查,确认达到示范县建设标准及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后,向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由县创建办组织检查验收。做好示范县建设迎接省、市验收各项准备工作。

四、检查验收标准

(一)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领导是否重视示范县建设,是否逐级下达任务书,机构是否健全,经费是否落实。

(二)是否做到病情底子清楚、资料规范完整并能装订成册,实行档案化管理,病情变化防治资料是否制成图表上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地方病防治展室:县地方病概况图、病情分布图、防治图片、病情图表、健康教育知识及宣传图片。防治资料是否装订成册,并实行专柜归档管理。

2.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地方病概况(以病情为主)、人口统计表、碘缺乏病、氟病地方性变化示意图、现患治疗计划、治疗统计、汇总表、健康教育知识及图片是否上墙,病情普查原始登记册。各项工作安排、总结是否纳入地方病防治专柜归档管理。

3.村卫生室:人口统计表、健康教育知识画图、现患病例一览表、汇总表上墙,病情普查原始资料装订成册,现患病例花名册、治疗花名册、登记册等归档管理。

(三)防治管理人员是否落实,能否胜任本辖区内的地方病防治管理和专业技术工作。

(四)对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是否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防治措施是否落到实处,地方病防治任务能否按期完成。

(五)健康教育项目是否落实,中小学生地方病健康教育开课率(含课程入课表、教案和学生成绩)、群众防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全县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县计划、财政、教育、民政、公安、农牧、水利、广电、扶贫、工商、盐务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县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的组织领导及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具体负责示范县建设工作的日常事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精心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辖区地方病防治及示范县建设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二)明确创建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将地方病防治及示范县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和“十一五”时期的重要民生工作来抓,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协作,确保如期完成创建任务。各乡镇要建立健全本辖区地方病防治机构,开展地方病病情调查,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卫生部门(地病办)负责制定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做好全县地方病防治现状调查、现症病例治疗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创建技术指导和评估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地方病防治专项经费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教育部门要将地方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健康教育课内容中,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中小学生地方病病情本地调查工作。盐务部门要加强碘盐供应和监管工作,严厉打击贩运私、原盐行为,禁止私、原盐流入市场。水利部门要加快实施全县改水工程,优先安排氟病区改水工程。农牧部门要加强对布病畜间疫情监测,严格执行疫情信息通报联系制度,严防畜间疫情向人间传播。广电等宣传部门要发挥电视广播大众传播媒介宣传作用,开设地方病防治知识栏目,定期播放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计划、民政、药监、商贸、质监、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按时完成创建任务。

(三)强化督导检查。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示范县建设办公室要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考核与奖惩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防治效果明显、措施得力、完成任务好的乡镇、部门、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目标任务差的乡镇、部门要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对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积极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部门要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