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教育机制指导意见

时间:2022-08-24 08:21:38

司法局教育机制指导意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按照市委政法委和省厅的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扎实深入的学习教育,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认真查摆、切实解决了执法、执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司法行政队伍的执法思想和执业理念进一步端正,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长效机制,现根据市委政法委《转发省委政法委<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司法行政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司法行政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动力;是解决司法行政队伍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掌握和巩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经过长期的、自觉的强化教育和训练。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各单位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根本性、基础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二、健全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1、建立集中政治培训制度。市局按照三年教育培训规划,每年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列入培训计划,尤其是对新进司法行政政法干警,要结合衔级晋升和任职培训进行累计不少于一周的集中培训。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招考政法干警的重要内容,坚持凡进(晋)必考,保证新进政法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

2、建立巡回宣讲制度。各地各部门要针对一个时期重要工作部署和重大工作任务,及时挑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先进典型人物,组成报告团,深入基层巡回报告,促使广大政法干警自觉对照先进模范,深刻剖析执法理念上的偏差,联系执法实际。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断提高认识,推动工作。

3、建立网络宣传队伍。建立自己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密切跟踪社情民意和国际舆论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对重大突发事件、重大典型案件,及时组织具有针对性的网评文章,澄清事实真相,揭露歪曲报道,批驳恶意炒作,提高司法行政系统宣传舆论引导能力,有效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建立健全“以案析理”活动机制。进一步树立典型,大力表彰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先进模范人物,弘扬正气。要从司法行政系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中,选择典型案例,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加以剖析。要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分析讨论,从中接受教育,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固化为执法规范。

5、建立健全对教育活动的督促检查机制。司法行政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教育活动联系点制度,面对面地指导基层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要深入基层,对各项教育工作进行检查,看学习计划是否落实,查摆出的问题是否整改,执法和服务理念是否进一步端正,执法和法律服务能力是否进一步提高。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为深入开展经常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搭建平台。

三、坚定方向,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到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之中。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目的是要确立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坚定方向,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融入司法行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各方面,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1、要全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各单位一定要强化大局观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各项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劳教所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稳定首位意识,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安全稳定各项制度。要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积极有效地预防社会矛盾纠纷。要按照热情、依法、负责、奉献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要切实加强对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群体性事件、敏感案件处理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要努力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各单位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立足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全面、正确、有效履行工作职责。要积极组织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要不断适应新形式新任务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方法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3、要着力促进解决民生问题。认真贯彻党委、政府关于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部署,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方面的职能作用。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法律服务工作,贴近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努力实现应援尽援的目标。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功能和独特优势,把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防患于未然,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4、要大力加强普法宣传。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普法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规划,精心部署,认真落实。要根据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管理人员和农民等普法重点对象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着力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要采取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考试考核、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形象生动地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普法对象易于理解和掌握。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成果。

四、加强领导,确保经常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全系统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列入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并明确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纳入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日常工作中。要制定工作规划,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总结推广经验,确保工作落实。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解决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不断探索经常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规律,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要认真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反映出的干警思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队伍建设中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加以解决,进一步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