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委廉政管理指导意见

时间:2022-06-25 09:42:07

计生委廉政管理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按照全县反腐倡廉工作会议安排,经县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县局机关中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要求,本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齐抓共管、务求实效的原则,对具有人事管理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财务管理权等的重点岗位和责任人员实行风险点防范管理,构建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保障计生队伍的廉政安全和监管安全,保持全局干部队伍的廉洁稳定,为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二、目标任务

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目标任务是:根据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人事管理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财务管理权等重点岗位和环节,通过认真查找风险点、健全完善防范监控措施、强化监督考核和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不廉洁行为与监管责任事故的发生,努力在增强干部队伍拒腐防变和尽职免责的意识和能力、健全源头防止腐败工作的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推进全系统正确依法履行工作职责,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三、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要围绕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突出重要岗位,重点防范“三种风险”、设置“三道防范措施”、实施“四个阶段”、严格做到“五个一”。

(一)防范“三种风险”

1、思想道德风险。指个人因主管原因和外部环境的不良诱惑而可能产生思想道德问题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体、官僚主义;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贪图享受、腐化堕落;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等。

2、制度机制风险。指单位或部门因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可能导致的廉政风险。主要表现在:对工作实践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未能及时制定或完善相关制度,致使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工作流程出现漏洞;对人、财、物管理等重要事项未能严格按制度办事,致使权利没有按要求规范公开运行。

3、岗位职责风险。指个人因不能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和行使权力可能导致的廉政风险。主要表现在: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致使单位、部门或本人及所属人员发生违纪问题;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滥用职权,失职渎职,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等。

(二)设置“三道防范措施”

1、前期预防措施。指针对查找到得廉政风险点,采取廉政教育、公开办事程序、建立完善相应机制、加大监督力度等各种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和监督制约的有效性。

2、中期监控措施。指在前期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测、自查、抽查等手段,掌握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廉洁自律情况,即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3、后期处置措施。指针对中期监控风险发现的问题,视情节采取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等措施,切实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避免轻微问题演化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

(三)实施“四个阶段”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行循环运行,每年度为一个循环周期,年度内工作在防范“三种风险”、设置“三道防范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分为四个实施阶段。

1、计划启动阶段(每年4至5月)

(1)宣传教育,广泛动员(责任单位: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织召开“排查岗位廉政风险,建立预警防范机制”专题会议,学习十七大和十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在全县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制定《县县计生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细则》。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使全系统干部和职工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工作思路和任务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广大干部和职工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结合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梳理岗位职责,查找风险点

廉政风险分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三类。排查廉政风险,就是要从人员、科室、单位三个层面,紧紧围绕每一个权力岗位、每一个工作环节上容易导致腐败的薄弱环节,按照“对照岗位职责→梳理岗位职权→找准腐败风险→公示接受建议”的程序,采取自己找、科室查、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的方法,全面、客观地查找、确定廉政风险点,同时进行风险评估,拟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排查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查找个人风险(责任单位:科室负责人)

个人风险包括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二类。

思想道德风险。重点查找遵守党章党纪和工作纪律、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道德修养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内容。

岗位职责风险。重点查找在集体决策行为和执行议事规则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内容;可能引发行政不作为、失职的风险内容;资金流量大、业务频率高、权力相对集中的重点岗位业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内容。

每位干部职工要开展“自查拟防”(局班子成员对照分工、全体干部职工对照岗位职责进行廉政风险点自查,拟定风险防范措施),填写《县计生系统个人廉政风险点识别及防范承诺表》。

二是查找科室风险(责任单位:分管领导)

制度机制风险。重点查找由于缺乏明确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时限标准等可能发生的风险内容;自主权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力失控的风险内容。

每个科室要在个人“自查拟控”的基础上开展“排查商防”(召开讨论会,组织科室成员深刻剖析,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商讨风险防范措施),填写《县计生系统科室廉政风险点识别、防范表》。

三是查找单位风险(责任单位: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度机制风险。重点查找本单位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安排、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物资设备采购等方面容易产生廉政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查找管理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如:办理一孩《服务手册》、二孩《生育证》审批、病残儿筛查、不孕不育症鉴定等。在综合“自查拟防、排查商防、再查思防、帮查议防”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审查定防”(领导小组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集体会诊”、细化分析、审定把关,制定实用、具体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整理、汇总、审定《县计生系统廉政风险防范汇总表》。

(3)确定风险等级(责任单位: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违规风险、违纪风险、违法风险三个层次,将排查出的风险点分为三个等级。要从两个渠道确定风险程度:一是根据各职能岗位潜在的风险程度划分等级。对可能产生违法行为的潜在风险确定为一级风险,对可能产生违纪行为的潜在风险确定为二级风险,对可能产生违规行为的潜在风险确定为三级风险。二是根据群众举报反映问题的严重程度划分等级。有群众举报、反映经调查,或在执法检查、工作督查、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中发现有违法苗头的为一级风险,发现有违纪苗头的为二级风险,发现有违规苗头的为三级风险。

2、执行推进阶段(每年6至8月)

(1)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一是建立个人自控机制。由个人认真对照上级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本人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及制度,制定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同时,切实将廉政践诺情况列入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将每个干部职工的践诺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将领导干部廉政践诺情况纳入述职述廉报告内容。(责任单位:科室负责人及分管领导)

二是建立组织防范机制。针对查找出的岗位风险,以制度约束、权力制衡、阳光操作为切入点,抓住决策过程、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三个关键环节,制定预防和控制各类岗位风险具体措施、工作程序及流程图,形成以人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确保廉政风险防范收到实效,制定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同时,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权力和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行政招待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责任单位: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2)防范监控措施实施

针对不同风险,实施计划阶段制定的防范措施,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的“三道防线”,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具体步骤为:

一是前期预防。主要是将前期制定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明确为具体工作任务,综合运用各种工作手段,开展阶段性检查。每季度末,根据班子成员分工和机关干部工作安排,由班子成员在分管科室中抽查1—2个股室,通过听取汇报、检查记录、问卷调查等形式,检查科室落实防范廉政风险各项任务情况,形成检查记录,提出督导意见。

二是中期监控。主要是建立廉政风险专项督查渠道,利用信息监督、定期检查、垂直检查等手段,通过设立“廉政风险”举报箱、公开监督电话等方式,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对干部从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施中期监控的关键在于发挥好质量管理机制的及时纠错功能,确保各项前期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后期处置。主要是通过开展专项督查、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调度会,汇总阶段性检查和风险监控情况,研究讨论反映集中的风险表现,确定风险处置的新任务、新措施。对单位、科室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个人存在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相应开展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工作。实施后期处置的关键在于对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实施超前处置,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3、考核评估阶段(每年12月)

县局在各科室进行工作自查基础上,采取听各科室汇报、召开座谈会、组织民主测评、进行问卷调查、检查相关材料等方式,每年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科室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依据,与评先树优挂钩。考核结果优秀的具备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资格;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由领导小组下达书面整改通知,督促制定措施,完善制度,进行跟踪回访。对于发生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要严肃惩处违纪违法人员。

4、修正改进阶段(次年1月-3月)

认真总结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各阶段工作经验,确定新的风险点,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廉政风险防范的动态监控长效机制,并将上年度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整理归档。

(四)、严格做到“五个一”

在防范“三种风险”、设置“三道防范措施”、实施“四个阶段”的同时,要把创新工作机制贯穿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方法,严格做到“五个一”。

1、绘制一张图表。按照层级管理系统,绘制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网络图,将本单位重点工作、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分布情况以图表形式进行展示。

2、建立一个名册。通过梳理职责、排查廉政风险点,规范工作流程,将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确定的重点科室和风险岗位人员进行分类登记,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系统名册。

3、设置一个桌牌。对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分别在每个岗位办公桌设置警示牌,明示该岗位的风险等级,提出廉政勤政的要求,并警示其珍惜岗位、珍惜家庭、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

4、汇编一本制度。按照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部署,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并将上级有关文件和本单位形成的实施办法、相关制度、查找的风险点、制定的措施等进行汇编成册。

5、形成一套资料。对本单位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一存放。资料内容包括: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动员讲话资料、学习宣传材料、梳理工作流程和职责过程材料、公开公示材料、逐级廉政谈话记录、自查报告及其他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相关材料。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推进和完善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需要,是避免发生各类事故,保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是保护计生干部的需要,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县局成立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工作开展的组织领导和调度指挥工作。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建立由科室负责人亲自抓的落实机制,将各项工作责任细化到人,将风险防范管理落实到每一名干部,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创新工作,涉及面广,探索性强,需要各科室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工作开展的督导和指导,及时调度,督促落实。各科室要根据本意见要求,认真排查风险点,并研究提出防范对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督促,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监督,落实责任。要强化监督措施,重点加强对权利运行的事前、事中监督,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在前、预防在先,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领导小组办公室可通过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群众评议、信访举报、效能投诉、明察暗访、廉政效能座谈会、电子监察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大督察力度,积极组织各项专项检查活动,开展明察暗访,及时通报提示,促进整改落实。要落实责任追究,对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查处,绝不姑息,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四)及时总结,充实提高。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具有长期性、周期性特点,需要不断的补充、修正、完善。各科室要在落实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使这一工作更科学,更有效。县局将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推动此项工作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