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改制工作意见

时间:2022-12-30 08:59:00

集体林权改制工作意见

一、贯彻落实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一)充分认识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联系实际,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林业是重要基础;加快“四区建设”、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林业是强力支撑;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林业是重要途径。各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快林业改革发展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强农惠民战略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林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明确林业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林业改革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按照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围绕“认识、思路、组织、金融、市场、政策”六大创新,切实优化林业金融服务,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力争到2012年,全市林业贷款5亿元以上。

二、强化举措,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林业发展力度

(三)不断创新林业信贷产品。积极开办林权抵押担保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对于纳入国家良种补贴的油林茶等林木产品,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合理扩大贷款范围,除特殊用途的公益林之外,将荒山荒林、干坚果经济林、杂木林纳入贷款范围。稳步推行农户信用评价和林权抵押相结合的免评估、可循环小额信用贷款,扩大林农贷款覆盖面。积极推进林业规模化经营,鼓励林农走“家庭合作”、“股份合作”以及“公司+基地+林农”等集约化经营道路。鼓励把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法人授信和对合作组织成员授信联系起来,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担保机构”信贷管理模式与林农小额信用贷款的有机结合。鼓励“金融机构+担保公司+林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林农”等贷款方式创新,不断提高林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借款人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

(四)切实改进金融服务。根据林业经济特征、林权证期限、资金用途及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林业贷款的期限,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并结合实际做好续贷工作。根据林业产业收益的非一次性获得特点,灵活确定贷款偿还方式,减轻还贷压力。各金融机构对林业重点县的县级分支机构要在林业贷款方面授予审批权限,按照“缩短时间、提高效率、贷款快速”的要求,鼓励引导分支机构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促进信贷关系建立、评级、授信的“三合一”。

(五)合理确定林业贷款利率和期限。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其利率一般应低于信用贷款利率;对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小额林农贷款业务,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负担原则上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

(六)充分发挥各金融机构的服务作用。市内各农村信用合作机构要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结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打好林权抵押贷款创新组合拳,进一步发挥在林农贷款中的重要作用。农业银行分支机构要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加大林业信贷投入,同时,依托“惠农卡”积极开展符合林业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应利用结算网络完善、网点众多等优势,积极提供银行卡、资金结算、小额存单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项目。农业发展银行要在继续扩大油茶产业信贷投入基础上,不断拓展林业支持领域,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其他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林业贷款业务,努力实现涉林信贷业务新突破。

(七)建立健全林业贷款市场体系。各区县小额贷款公司要充分发挥其支持林业服务作用,支持有条件的林业重点县加快推进组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组织通过委托贷款、银团贷款等方式加强林业贷款业务合作,促进林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参与和合作的贷款市场体系。

三、完善林业要素市场功能,夯实金融支撑林业发展服务平台

(八)进一步加强林业要素市场建设。按照“优质、高效、快捷、方便”的要求,逐步构建和完善“六中心、一窗口”的要素市场管理模式,尽快形成集体林权登记管理中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林权抵押贷款中心、林业信息中心、森林资源资产收储和林权抵押担保中心、行政审核审批窗口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网络体系,为林农和金融机构提供确权、评估、登记、监管等服务。

(九)支持鼓励各类经济组织投资基础性林业项目。凡是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与个人,按法律和政策规定程序受让集体、个人林权,从事规模化林业种植与加工的,资金不足时,均可申请银行信贷支持。支持组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类投资基金投资林业种植加工等产业。

(十)拓展林业贷款担保渠道。支持组建林业担保机构,为林农融资担保服务。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开办林业融资担保业务,大力推行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由林业企业和林农自愿入会或出资组建的互助性担保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担保机构的资信实力、第三方外部评级结果和业务合作信用记录,科学确定担保机构的担保放大倍数,对以林权抵押为主要反担保措施的担保公司,担保倍数可放大到10倍。鼓励各类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为林业生产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四、探索建立森林保险,为林业贷款提供补偿保障

(十一)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保障体系。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原则,积极向上争取在我市开展省级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探索建立防范和化解林业风险的保险保障体系。

(十二)积极发展各类林业保险业务。鼓励其他商业性保险公司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林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森林保险基本险和可供选择的其他险种,不断完善商业性森林保险险种和服务创新,作为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的有益补充。各级政府要制定专门考核办法,采取正向激励机制,对开办林业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予以适当奖励。五、注重风险控制,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和内控机制建设

(十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林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林权证登记、抵押、采伐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进程,将上述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方便银行查询及贷款管理。结合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建设,逐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林区的信息采集和使用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林农、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林业企业的电子信用档案,设计客观、有效的信用信息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制度,充分发挥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

(十四)正确处理加大支持和防范风险的关系。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和林业投资风险的基础性研究,建立符合林业贷款特点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和跟踪服务,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信息系统,不断充实和完善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组织和林农的数据信息,切实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和林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六、明确职责分工,积极营造有利于金融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十五)发挥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作用。辖内人民银行对林业贷款发放比例高的农村信用社等县域存款类法人金融机构,要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和适当延长再贷款期限等方式,提供流动性支持,增强信用社资金支持林业发展的能力。

(十六)鼓励支持各级地方财政安排资金支持林业发展。建立林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或注资设立或参股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按照市场运作原则,参与林业贷款的抵押、发放和还贷工作。在省政府对金融机构新增的林业小企业、林业农户贷款按0.5‰给予奖励以及对金融机构向林业小企业和林农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微小贷款等无担保或无抵押类贷款在其当年新增贷款月均余额的5‰给予补偿的基础上,由市政府进行适当奖励。

(十七)严格林业资源登记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木、林地经营权依法流转管理,保证林权证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各林权证登记管理部门要简化林权证办理手续,对农户小额办理贷款林权抵押免收登记费,对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用森林资源作为抵押物的,林业部门应给予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对抵押评估的,适当下调评估费用,切实减轻林农和林企负担。采取有效措施维护金融机构合法债权,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产,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林业部门不予发放采伐许可证、不予办理林权转让变更手续。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办法,对抵押的森林资产处置,林业部门要优先安排采伐指标,协助金融机构做好抵押林权的处置工作。

(十八)规范林业贷款考核监管。林业贷款的考核适用《中国银监会关于当前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银监发〔〕3号)对涉农贷款的相关规定。林业贷款的呆账核销、损失准备金提取等适用财政部有关对涉农不良贷款处置的相关规定。

(十九)加大林业贷款政策宣传力度。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借助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林业贷款知识和政策,为林业贷款业务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十)加强领导与协作。成立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财政局、银监分局、市林业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联合工作小组(名单附后),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全市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协调和考核;联合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