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要点3篇

时间:2022-06-04 10:33:02

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要点3篇

第一篇

一、工作思路

2014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将根据新形势下发展的良好机遇,紧紧围绕局党组提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发展思路和目标,不断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拓展业务范围,加大检测和监管力度,配合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工作,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工作重点

1、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电视、报刊、农业信息网等新闻网络媒体,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二是利用科技下乡和农民专业技能培训等机会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安全责任意识。三是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管理人员及检测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检测技术培训,增强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四是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入社区向居民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营造全社会积极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2、尽职履责,认真完成市局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任务。为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提高农产品安全消费水平,2014年将进一步提高监测频率和抽样数量,增加检测项目,扩大监测范围,重点加强对城郊农产品生产基地、金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的抽检力度,在确保每周快速抽检样品112个的前提下,高温病虫害多发季节,对重点品种加大抽检量,全年完成监测样品5000个;每周监督抽取10个样品,进行定量详细检测,检测项目由17个指标增加到20个,并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提供技术支持,全年完成监督抽检样品420个。

3、积极配合农业部、省农业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检测抽样工作。今年我市仍然是农业部例行监测点,每季度抽检一次,省农业厅每年都要对地市州进行四次例行监测和监督检测,我站将积极认真配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样品的抽取任务。

4、对县市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监督抽检,确保源头安全。积极配合市农安办开展对县市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管理,指导生产基地做好基地准出工作,对其产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抽检,保障我市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全年完成对县市区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产品专项抽检样品600个。

5、开展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的监测和委托检测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2014年我站将依照职能对包括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质量开展抽检活动,重点对多菌灵、毒死蜱等农药中有效成分含量和隐形成份进行检测,对肥料中氧化钾、有机质、氯离子等进行检测,做到检测工作程序规范,检测数据公正准确,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提供技术支撑。对城郊重要蔬菜基地产地环境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开展土壤有效养分、肥料质量、农药质量、环境质量的委托检测工作。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工作,切实做好市场准入。2014年,我站将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等相关法律赋予的职责,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对市场准入各项工作检查力度,以生鲜超市为重点,指导、扶持、建设一个典型,带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严肃查处,维护公众利益。

7、接受消费者咨询和投诉,制定应急预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我站作为农业部门的一个重要窗口,将加强对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和应急处置能力的锻炼,制定操作性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和消费者投诉处理程序,积极化解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8、落实农业综合检测中心项目建设计划,积极争取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项目。

农业综合检测中心项目已获市发改委批复,2014年我站将在局党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建设工作。同时做好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申报工作,争取早日获得国家发改委、国家农业部的批准,改善检测条件,增强检测能力,提高安全监测水平。

9、认真准备,迎接“双认证”复评审工作。

认真准备检测机构复评审工作,调选检测人员,充实一线检测人员队伍,作好复评审准备工作,借此机会提升我站的检测能力,拓展检测项目,更好服务于我市的农产品检测,打造一支检测业务能力强、技术硬、效率高的检测队伍。

第二篇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按照“政府负责,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原则,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涵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质量监控评估预警、企业质量安全诚信等要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通过监管体系的建设,使我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农产品“放心消费”。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宣传教育,深化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有效监管重要性认识。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纳入“六五”普法规划、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公务员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采取各种生动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对农民、农资经营户、监管责任人和农产品销售企业负责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政策的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社会知晓度,增强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一是严格对农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和许可管理,对进入辖区内的农业化学投入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考核,实行登记备案管理。二是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销售渠道清理,积极培育扶持农资经销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社、养殖场设立专营店,在专营店建立完备的台帐制度、质量赔偿制度,实行质量追溯。三是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建立经营台账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弄清农业投入品的来源和销售去向。四是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五是建立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大力开展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培训宣传,开展新上市农用药物的抽检和试验工作。

(三)严格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一是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对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实行质量安全产地(种养基地、企业)准出制度,对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实行有质量安全协议为门槛的经营场所准出制度,督促市级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建立自律性检测室并开展准出检测。二是各级农业部门要依法监督管理,依法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

(四)严格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2014年1月起,各级农业部门要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一是督导各类农产品销售市场严格查验食用农产品入市的四项条件证明材料,具备其中任一项条件的,允许入市销售;不具备其中任一项条件的,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市销售,违者依法查处。二是督导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进货登记制度;对进入市场内销售的农产品实行“逢进必检”,及时公示检测结果。三是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抽查和市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依法查处,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五)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巩固前三年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扎实做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畜产品“瘦肉精”问题、生鲜乳违禁物质问题、兽药质量安全、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假劣农资问题、豆芽和干辣椒非法添加问题等七项专项整治行动。

(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各县市区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纳入食品安全保障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抢抓国家启动新一轮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建设机遇,进一步整合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项目建设。新建和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立乡镇农产品快速检测点。

(七)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2014年,我市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为依托,通过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监管常态化、产品无公害化的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畜禽养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到年底,创建蔬菜标准园12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小区)20个、水产品健康养殖基地10个。

(八)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是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为主体,建立以电子生产记录、自律性准出检测、农业投入品“四统一”、采用一维码和二维码相结合的产品标识为节点的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市农业局今年将在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开展柑橘、茶叶、蔬菜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节追溯体系试点。各县市区要引导市级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示范合作社开展追溯体系建设。二是以农资经营示范店为主体,探索建立以农资经营店电子购销台账、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投入品电子购货记录和分配使用记录为节点的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探索建立以查验农产品产地证明、商品条形码、产地标识、经营者身份等信息为节点的农产品销售环节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三是建立约谈制度。各地农业部门要对准出、准入制度执行不严,问题比较突出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菜市场实行约谈,请其负责人到农业部门说明情况,落实责任,限期整改。

(九)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在整合种植业、畜牧、水产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检测人员、监管人员和执法人员,实现定人、定片、定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产品抽检、质量争议投诉举报处置系统。利用全市电子政务平台,各社区网格管理员将本社区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通过该系统反映到农业部门,农业部门根据信息依法快速办理。同时,建立应急处置系统。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流程,一旦社区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社区网格管理员和农业部门按其流程快速处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把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制定推进工作的实施方案。农业部门要与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具有准出、准入和建立追溯体系内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广泛开展准出、准入和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培训,指导科学实施。

(二)加大经费投入。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重点加大对专项整治、监督抽查、办案、质量安全追溯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检验检测设备购置及执法人员培训的投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各级农业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法将准出、准入制度的实施情况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的主要内容来抓。要加强执法检查,严肃依法查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生产记录档案、未开展质量安全自律性检测、未按规定进行包装或标识的违法行为。严肃依法查处各类农产品市场经营者不查验入市销售的农产品产地证明和检验合格证明、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性检测或者不公示检测结果的违法行为。

(四)严格考核验收。一是加强对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之间签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制定细则,实行量化考核,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或失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二是要建立以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规范化生产记录、严格投入品管理、准出检测、包装标识等为门槛的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标准,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验收。

第三篇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为主线,以农业法律法规为准绳,切实抓好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监管。以完善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为抓手,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狠抓农资市场和农产品源头监管,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执法整治行动,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协作配合,监管种子市场。按照整合资源,综合执法的要求,加强与种子局协作配合,按照种子执法年活动要求,加大对种子质量、标签标识、品种审定及授权、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经营档案、转基因品种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重点打击制售假劣种子以及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确保产业安全。

2、加强监督抽样,监管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源头监管,充分运用质量监测手段,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大力提升农业投入品内在质量,结合我市农业生产特点,对主要农作物种子、复混(合)肥和农药等产品开展质量监督抽查,全年肥料抽样约200个,农药抽样约300个、饲料100个。不合格产品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并依照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严格追溯并立案查处。

3、注重“四个”结合,创新监管机制。坚持农资监管实行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诚信建设和打假治劣相结合、源头规范与市场监管相结合、教育规范与行政处罚相结合,逐步实现农资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和日常化。特别是春、夏、秋冬三个农业用种、用肥、用药高峰期,全市行政执法机构要对区域内农资市场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群众投诉多、质量不稳定的企业和产品。实现监管重点从突击检查向日常巡查、长效监管转变,监管方法从专项整治向监管与服务并重转变,监管体系从健全完善向规范行为、提高能力的转变。

4、坚持上下联动,打好两大战役。在春秋两季,坚持上下联动,部门合作、区域协作,组织开展两次全市性农资打假集中整治行动,对主要种子生产繁育基地、农资产品集散地、小规模农资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聚集区和假劣农资案件多发地区等重点区域;对历年来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低、社会反映强烈的农资生产企业和种子生产繁育基地,从事农资挂靠、承包、、分销以及邮购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的生产经营单位等重点企业,切实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农资和高毒禁用农药的违法行为,解决农资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从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要举报中实现重点突破,严厉查处一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大案要案。

5、强化台帐和备案管理,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在农资批发企业或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试行农资商品进货备案制度,,建立城区农资经营批发企业远程备案体系建设,做到企业每进一批货,都要向所在地农业执法机构备案,执法人员通过对企业提供样品与材料的审核,实现农资产品的市场准入,减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农业投入品台帐和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办法》,以农业投入品台帐管理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农资秩序,实现农业投入品溯源管理。继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百村行”活动,以农资生产经营龙头企业为重点,评选树立一批诚信农资经营店,同时完善评选标准,实施动态管理,建立淘汰机制,逐步推行分类管理。

6、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宣传贯彻。2014年5月1日,修改后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将施行,要按照部、省统一安排,认真组织宣传贯彻,组织执法人员学习领会,加强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户培训。

(二)以基地准出、市场准入为抓手,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

1、强化监督抽检。按照“抽检分离,检打联动”的原则,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抽检工作。在重点时节,针对重点品种组织严格的监督抽检,对监督抽检中不合格的农产品及时进行溯源追责,妥善处置。

2、开展专项整治。一是继续开展严厉打击在食用农产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初级农产品安全。二是坚持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集中检查行动;三是开展“三品一标”保真打假专项行动。集中督导检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重点查处假冒“三品一标”认证标志行为。指导“三品一标”经销单位建立查标验证制度,杜绝假冒“三品一标”流入市场。

3、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是建立以电子生产记录、自律性准出检测、农业投入品“四统一”、采用一维码和二维码相结合的产品标识为节点的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二是建立农资经营店电子购销台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农业投入品电子购货记录和分配使用记录为节点的农业投入品溯源体系;三是建立以查验农产品产地证明、商品条形码、产地标识、经营者身份等信息为节点的农产品销售环节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四是建立约谈制度。

4、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的查处力度。突出三类监管对象,加大案件查理力度。一是对标准化生产基地、板块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等,重点进行禁用农药监督抽检;二是对超市、菜市场、批发市场等市场主体开展自律性监测监管,规范市场自律;三是对获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志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帮助企业巩固和提高产品质量。

(三)以查处大案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

1、完善案件举报机制。利用三峡手机报惠农版平台,将“12316”农业执法服务热线建设成为农业行政执法系统案件举报热线,拓展案件发现渠道,完善案件举报和奖励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强化大案要案查处。拓展案件发现渠道,做到“闻报必动,有诉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采取挂牌督办、集中办案、联合查案等形式,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形成强大震慑力,增强公众对农业行政执法的信赖度,提升农业行政执法权威。不断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以依法维权为重点,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和技术服务

1、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服务。结合放心农资下乡和新型农民培训等活动,依靠一线农业执法人员和基层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向农民传授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教育和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2、强化对农民的法律宣传。采取印发资料、阳光工程、组织培训、送政策送法律送放心农资等方式,向农民群众宣传识假辩假知识和农业法律法规,教育农民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3、加大农业综合执法的宣传力度。继续抓好农业法律法规、打假监管、体系建设、大要案件爆光、典型案例点评、文明执法等宣传活动,加大对大案要案、典型案例的报道和曝光力度,增加群众对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了解,树立农业执法权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队伍和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执法能力

1、打造高素质农业行政执法队伍。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基本要求,重点抓好“健全队伍、提高素质、提升能力”三项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农业行政执法队伍,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建设保驾护航。

2、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按照农业部“五条禁令”和市农业局制定农业执法“四项制度”、“两个规范”的要求,严格执法纪律,规范办案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做到人员持证上岗,案件查处及时,执法程序正当,自由裁量适当,案卷制作规范。

3、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全市农业行政执法系统内从接受举报到结案各个环节形成统一的规章制度,认真抓好各项执法制度的实施,用制度管队伍。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加大执法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执法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4、加强执法能力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一起抓。硬件建设主要抓参公管理落实和执法装备建设,软件主要抓培训,抓制度,抓执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