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汇报

时间:2022-08-15 11:00:00

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汇报

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现把涡阳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公路建设工作回顾

我县农村公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干线到支线,从单线到网络的渐进发展过程。旧中国,全县没有一条公路。据史载:民国以前县内只有铺递和官路,至民国时期仍没有公路。民国23年(1934年)朱国衡任涡阳县长时注重修路。由县第及七区区长、保安大队副每人担任一路,限期完成,计修九道,均能晴雨通车,40年代冬雪夏雨时常中断。至1949年仅修一了一些官道、乡道,仍没有公路。建国初期至1959年,全县共有晴雨通车公路5条,100余公里,晴通雨阻的简易公路4条,80余公里。70年代境内的主干线被改造成柏油路,通行能力和等级质量有所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公路得到快速发展。80年代增加支线公路23条,257公里,部分乡村达到晴雨通车,公路总量大幅度提高。到了90年代,特别是“九五”末,全县公路发展进入大发展阶段。我们抓住两次机遇,促进两次发展。一是县委、县政府把97年定为公路建设年,我局适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长短期计划,突出重点基础上和形象工程。在资金落实上,采取了“四个一点”的做法。即群众统筹一点,跑市进厅争取一点,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统筹一点,交通规费超出收返还一点,从而即保证了重点工程的完成,又促进了县、乡公路全面发展。投资6000余万元,新改建油路30多条,400余公里,新改建桥梁40余座,贯穿了周边接线,实现了全县十八条干线大循环。二是“十五”期间狠抓公路通达深度,使40%的行政村通油路,70%以上自然村实现了“晴雨通车”。此外,还投资1.8亿元,将两条纵横穿境而过的“S202”、“S307”省道改造成高标准、规范化的水泥路。争取多方支持,建成了涡阳城东立交桥;通过跑市进厅、招商引资,引凤筑巢,建成了涡阳涡河大桥。全县交通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两条省道为骨架,乡镇驻地及较大集镇为结点,县乡公路为依托,乡村公路为环绕的公路网络。

二、农村公路建设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一是公路标准级低,路网通行能力不足;二是地方配套资金缺口大,造成国债项目、通达工程进展缓慢,加大了农村公路养护难度;三是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淡薄,乱搭、乱建、乱堆等违规现象严重,使路政执法管理难度加大。

三、关于农村公路建议

1、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根据农村公路"十五"规划,建议县政府把今后三年确定为"农村公路建设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改建县道200公里;投资3000万元,改建乡道200公里;投资1000万元,改建村道400公里;投资600万元,新改建桥梁30座、涵洞150道,争取三年完成以上任务,确保完成85%的工程量。重点是实施国债和通达工程。建设目标是实现县道公路油路标准化,乡道公路油路、砂石综合化,村道公路砂石化,农村公路网络化,公路管养日常化,"三六一机制"正常化。

①县道公路油路标准化。突出"畅、洁、绿、美",对现有县道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并进行全部油路标准化改造,路基宽不少于16.0米,油路面宽7.0米,桥涵配套。逐步形成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交通环境。

②乡道公路油路、砂石综合化。乡镇通往行政村及行政村之间的乡道,按照四级公路标准的上限实施改建,要求路基不少于12.0米,路面宽4.5~6.0米,努力实现乡道30%油路化,其余砂石化,桥涵基本配套,并达到路基坚实,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安全防护设施齐全。

③村道公路砂石化。行政村通往自然村及自然村之间的村道,确保晴雨通车;不少于60%的村道要铺筑砂石路面,按四级公路标准改建,路基宽不少于8.0米,路面宽不少于3.5米,确保安全通畅。

④农村公路网络化。提高现有农村公路等级,沟通现有农村公路中的断头路,打通联接线,实现县道大循环、乡道区域循环、村道小循环。初步形成以县道公路为骨架,乡道公路为动脉,村道公路为辐射的农村公路网络。

⑤公路管养正常化。本着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理顺农村公路养管体制,配齐路政员、会统员,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养管机制。县道公路养护由县、乡(镇)两级共同负责,县交通、公路部门负责油层,乡镇负责底层;乡道公路养护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村道公路养护由村民委员会负责。一要建立新型养护机制。实行日常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相结合。专业养护与群众性养护相结合,推行完善分段、分户承包养护形式,组建乡镇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定额包干到人,每人管养3.0公里,年人均养护经费2400元,县和交通部门、乡(镇)各承担一半,并实行检查验收,月清季结,切实把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要坚持依法治路。建立乡规民约,增强广大群众的护路意识,聘请兼职路政员,做到每条路都有人管,防止乱占乱建。采取必要的工程设施,杜绝超限、超载车辆驶入农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

⑥"三六一机制"正常化。遵循"安徽省农村公路管理暂行办法",县内60%的行政村实行"一事一议"政策;每人每年不少于6元钱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或养护;征收的小机养路费用于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部分不得低于当年收入的60%;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组织机构、人员、措施三落实。

2、多管齐下,多元筹资

农村公路建设最根本、最核心的是资金问题,省市两级是计划补贴性的,补助资金有限,县乡两级和交通部门资金匮乏,要实现三年任务目标,掀起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债、省补资金,同时要多元筹措地方配套资金,确保三年筹措资金9650万元。

其中:

①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确保全县每人每年不少于6元钱,筹资7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和建设,三年计2100万元。

②交通部门征收的小机养路费每年用于农村公路建设200万元,三年计600万元。

③县、乡两级财政每年争取列入预算200万元,三年计600万元。

④省市国债、通达工程补助三年计5000万元。

⑤争取市业务主管部门补助200万元,三年计600万元。

⑥本着"谁受益、谁投资"争取社会各界投工投劳、车辆建勤、捐资200万元,三年计600万元。

⑦国土资源部门征收的新征(占)用土地交通基金每年要投入50万元,三年计150万元。

对农村公路建设要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凡需征用的国有土地一律无偿划拨,拆迁标准要尽量从优,工程所需的土方要民工建勤备足备齐,三杆(通信杆、电力杆、广播杆)迁移或升高由产权单位自行负责,有关建设工程的税费实行返还政策。

3、加强领导,落实措施

发展农村公路是一项地方性、群众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三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必须加强领导,落实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农村公路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①为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调整充实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指导、协调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人大、政协、纪委负责同志、分管县长分别任副政委、副指挥长,县政办、经委、建委、财政局、监察局、交通局、国土局、公安局、审计局、水务局、农经局、公路分局、县乡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从交通局、公路分局、县乡站抽调人员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各乡镇要明确一名副职专职分管农村公路建设工作。

②加强资金管理。必须坚持专款专用,国债、通达工程省市补助资金必须专款用于建设项目;各渠道筹集的建设资金一律纳入专户管理。要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的内部监管制度,加强财政、审计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和有效的使用。

③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在实行"四制"原则下,坚持铁腕抓质量、抓廉政的方针,完善建设期前、期中、期末跟踪监管机制、招投标机制、资金运行机制、材料质量监管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廉政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杜绝违法腐败行为的发生。

④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切实保护施工人员及公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⑤农村公路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要积极利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⑥各乡镇要抢抓今后三年"农村公路建设年"的机遇,把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作为党委、政府主要工作突破口,摆在突出位置,重拳出击,很抓落实。县已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县综合考评范围,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任期目标考核,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者,予以记功和重奖,对行迟缓、工作落后、不思进取者,予以通报批评,并视其情节,追究乡镇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涡阳县交通局

二○○七年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