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三大保障

时间:2022-05-01 09:58:00

基层党建工作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三大保障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既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成为摆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如何将基层党建工作与建设新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当前我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强化班子保障作用,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村两委班子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群关系是否密切、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巩固、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抓农村党建首先就要抓班子建设。

1、要切实加强村支书的能力建设。村支书是农村工作的领头雁,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在村级党组织中居于重要位置,加强村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就要加强村支书的能力建设,促使他们增强“三力”:一是要增强驾驭班子的能力。村支书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一方面,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决执行者,将班子成员的思想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另一方面,要在工作中学会协调与沟通,处理好与班子成员的关系,维护班子的团结稳定,充分调动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二是要增强开拓创新的能力。作为一个村支书要对本村的情况清清楚楚,对本村的优势一目了然,并能结合自身的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这就需要有创新的能力,试想一下,如果村支书都是满足于现状,都是看摊守业,那工作怎能有起色,创新的思维要宽,不单是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也要创新,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开创新的农村工作局面,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三是要增强激励群众的能力。要引导村支书增强能赢得群众信任的感染力,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始终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要组织他们加强理论学习,不继增强自身的政策法律意识,提高政策水平和按政策办事的能力,用政策来凝聚人心,用政策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启发他们用好宣传发动手段,在宣传发动群众的时间、方式、方法上,都要尊重群众、方便群众,让群众听得到、听得懂、记得牢、做得来。

2、要妥善理顺村两委班子的关系。村两委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理顺村两委班子的关系,让其能充分履行各自职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绝不能动摇。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是由法律规定的。《党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农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实践也证明,在农村确定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是成功的、必要的。村党支部作为村里的领导核心,应定期研究村委会的工作,认真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村委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积极为村委会顺利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村委会的积极性。二是村委会的自治地位绝不能降低。村党支部对村委会实施领导,不能搞家长制,“一言堂”,更不能由村支书一个人说了算,包办代替村委会工作。村委会及其他配套组织,在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同时,也要根据法律制度,独立负责地开展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村委会要全面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满足村民的自治性要求,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中来。三是为民服务的宗旨绝不能含糊。村两委班子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关心群众,把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要带领群众致富,帮助农民选准致富项目,促进农民增收。要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满意。

3、要充分发挥村班子的主体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各工作组要注意处理好与驻点村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村班子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引导扶持,绝不包办代替。工作组要在充分尊重村班子和群众的意愿下,在工作中给予引导和扶持。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方法、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扶持,切实为驻点村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对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不能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取代村班子的主体地位。二是要民主协商,绝不强迫命令。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事务,工作组必须与村班子协商处理,发挥好参谋指导作用,变“要他们做”为“他们要做”。特别是对涉及群众自身利益的大事,必须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投票表决,切实提高村级事务科学决策的水平,增强群众对决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三是要摆正角色,绝不喧宾夺主。驻村工作组必须正确认识与驻点村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搞好服务,改善环境,工作不“越位”,更不错位,充分发挥驻点村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并让驻点村班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接受锻炼,增强能力,形成更强的凝聚力。

二、强化队伍保障作用,切实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由党员组成,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如何取决于每个党员的作用。所以党员队伍建设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否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至关重要。

1、要加强党员的“双带”能力建设。一是要强化“双带”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带”的意识,要着力解决个别党员党性不强,思想落后,观念狭隘,小农意识作作祟,不想带或部分基层党员自身素质不高,致富能力较弱,不能带的问题。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扎实细致的思想教育,激发广大党员发挥“双带”作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要增强“双带”能力。要狠抓党员队伍的培训提高,指导党员在增强个人致富能力的同时,学会综合运用自身懂得的市场经济规律和具有的党员的政治优势,来引导群众,充分发挥好“双带”作用。三是要树立“双带”典型。要用群众身边的典型来教育群众,将培育“双带”典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资金、政策上有所倾斜,培育一批立得起、站得久、叫得响、推得开的“双带”示范典型。同时,要深入宣传和推广优秀示范典型,扩大覆盖面,真正发挥示范典型的带动作用,促进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

2、要加大党员发展的工作力度。发展党员工作是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必要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把优秀的村民吸收到党内来,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要做好“三培养三提高”工作。所谓“三培养三提高”就是要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发展为党员;把致富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致富的村干部培养成当地致富带头人,从而不断提高党员素质,提高村支部战斗力,提高农民文明程度。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或请科技人员下村开展集中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致富本领,使他们成为致富能手;要建立党员干部联系致富能手制度,实行一对一跟帮带,对政治素质较高、热心公益事业的致富能手,要通过严格的考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要在村支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将政治过硬、懂技术、会管理,年龄在40岁以下的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提高村班子的“双带”能力。二是要逐步消灭党员发展“空白组”。要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对党员空白组优秀青年的培养要加大力度,做好对党的知识、政策、方针路线的宣传,增进群众对党的了解,有计划、有目标地做好党员“空白组”的党员发展工作。三是要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程序。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要切实实行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培养备案制、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制、发展党员票决制、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着力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

3、要严格党员队伍的管理。党员队伍管理工作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不强,关系到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加强党员的管理,一是要推行“党员明白义务墙”的做法。通过设立“党员义务明白墙”,定期公布党员履行义务的情况,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做到党员教育大家知、服务群众大家做、身边党员大家评,疏通群众监督党员的渠道,激发群众监督党员的热情。二要规范流动党员管理站的管理。流动党员管理的总体要求是要健全组织,让党员“流”有所系;强化措施,让党员“流”有所学;注重监督,让党员“流”有所束;突出实效,让党员“流”有所为。重点是要依托已设立的流动党员管理站,切实加强对在外务工人员的有效管理,使其不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进一步增强当地党组织的凝聚力,并充分发挥好外出务工党员对家乡新农村事业的推动作用。三是要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在实行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党组织的基础上,也可以以农村专业协会和小城镇为依托,在本乡镇范围内组建跨行政村的专业协会和社区党组织,增强党组织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导和服务功能。

三、强化素质保障作用,切实加强新型农民建设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的推进步伐,因此,我们应将打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作为生产力三大要素之一的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一是继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实践证明我市组建农村实用技术讲师下乡送科技的做法是成功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深受群众的欢迎,我们建议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送科技下乡这一活动,通过组织农技专家向群众传经授业,为群众排难解惑,丰富广大农民的科技知识,帮助他们走上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道路。二是要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积广,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的优势,组织广大农民进行政治理论、生产实用技术、文化知识的学习,丰富信息含量,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致富能力。三是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随着我国的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企业对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农村在输出劳动力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要通过劳动部门对农民工进行相关的务工技能培训,并颁发培训证书,增强农民工在外务工的竞争力,同时要尽可能的将培训班办到农村中去,方便农民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文明新风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党员群众除去陋习,增长知识,更新观念,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一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誉观。要引导农民认识到自身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村兴我荣,村衰我耻”的荣誉观,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二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继续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通过发挥典型导向作用,纯化社会风气。要主动为驻点村订阅党报刊物,帮助建立和完善活动场所,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要倡导生育新观念。要加大对计划生育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大力倡导优生优育,晚婚晚育,帮助农民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树立“男女平等”、“只生一个好”的生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