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郑培民的政绩观

时间:2022-07-15 09:15:00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政绩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人生追求,是群众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政绩观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事关干部升迁,事关民心向背,事关事业兴衰。中央要求领导干部要向郑培民同志学习,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解决当前一些同志在政绩观上存在的考虑个人得失过多,心浮气躁,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的突出问题,关键要解决政绩为谁树、靠谁树、怎么树的问题。郑培民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时刻不忘以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思考着“怎么做人”、“怎么用权”、“为谁谋利”三个基本问题。从郑培民从政的人生历程,不难看出政绩源于民生,政绩出自实干。

一、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树政绩,在树政绩中回答“怎么做官”的问题。

政绩观,实质上反映了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郑培民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高级领导干部的历程,是一个不断作贡献、出成绩,树形象、树政绩的历程。但是,他坚持做官先“做人”,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做为民造福、为民解难的贴心人,他在树政绩之前先“树人”,先树“忧民、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先树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品格。他的政绩没有建立在广场街道上,没有建立在显山露水处,而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思想上,建立在务实进取的工作中,建立在老百姓的心坎里。“汨罗经验”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湘潭经济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做人的根本准则,在今天,实事求是更是我们思发展、树政绩的基本要求。郑培民在近20年的领导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心尽力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至富之路,身体力行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增收不遗余力;他推动当地名优支柱产业的扩张升级,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他努力推动全省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总结推广素质教育经验,发展壮大“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体育湘军”,在实事求是地工作中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政绩。一个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恪守做人准则,不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靠装样子、摆架子、铺摊子来树政绩、谋私利、求升迁,他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他骗不了人民的眼睛,他逃不脱党和国家的监督和制裁。做官就要先做人,树政绩就要先树人,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准则。

二、用因地制宜的办法树政绩,在树政绩中回答“怎么用权”的问题。

谋假绩、虚绩易,出真绩、实绩难。政绩是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郑培民是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从湘潭到湘西,没搞迎来送往,没搞施政演说,而是在日记中写下“温饱问题、民族问题、财政问题、移民问题”等大事和“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树立稳定前进,增强后进的思想”等思路。当前,一些同志不愿啃“硬骨头”,只拣“松土”挖,什么工作容易出“政绩”就抓什么,什么事情有轰动效应就干什么。这是对人民群众无益,对党的事业有害的。郑培民敢于啃“硬骨头”,善于啃“硬骨头”,他勇于面对现实,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因地制宜地定政策、出措施、想办法,在化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中创政绩,在解决重大疑难问题中留政绩。

权力姓“公”而不是姓“私”,所以,权力只能“为公”而不能“谋私”,也不能“带回家”。郑培民用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教育着自己的子女,影响着身边的干部,诠释着权力的内涵。他不是用手中的权力来让“小人得道”,令“鸡犬升天”,也不是用手中的权力来“差神使鬼”、“树碑留名”,而是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把权力用在为民办事、为民谋利上。同时,他深知,权力不是万能的,不实事求是,不因地制宜,不科学决策,乱用权力,权力越大,扰民越甚,害民越深。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怎么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怎么让人民赋予的权力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回报人民?郑培民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始终从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做起,注重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厂矿企业、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盼什么、怨什么、需要解决什么,在知民情、顺民意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决策。他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不脱离群众,不贪图安逸,不以权谋私。他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交给人民,他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回报社会。

三、以富民安民为目的树政绩,在树政绩中回答“为谁谋利”的问题。

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领导干部树政绩,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郑培民正是为民谋利的典型,他始终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第一责任,总是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以群众的情绪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群众的满意为第一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前,一些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还有一些干部,只做保险事,不探新路子;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树这些“政绩”只会挫伤群众干事立业的积极性,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实践证明,政绩只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树,只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党和人民之福,也才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郑培民说得好,世界观是总开关。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政治信念的动摇,必然导致思想道德防线的全面崩溃,世界观的蜕变,必然导致腐化变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自觉地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把人民装在自己心里,把政绩树在人民心里,做群众信任的干部,树群众公认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