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与探索

时间:2022-07-14 11:37:00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与探索

灌南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20万,外出务工党员2000多人。如何实施对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县委十分关注和非常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立足创新,务求实效,以驻杭州市流动党组织的建设管理为重点,在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建共管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灌南特色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之路。

一、驻杭流动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年6月,“灌南县李集乡驻杭州市流动党员党支部”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成立。5年来,在两地党组织的共同指导、帮助和支持下,党支部较好地发挥了流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组织劳务输出,维护民工权益,教育务工人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融入杭州市三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有32名务工党员被用工单位表彰为先进个人,流动党支部年年被所在街道、社区评为先进党支部。2005年7月,流动党支部被杭州市下城区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0000多名在杭务工人员,在流动党支部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和优秀表现,为杭州的建设作出了贡献,更为灌南人民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杭州人民和家乡人民的一致赞誉。今年6月,在李集乡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共灌南县驻杭州市流动党员总支部委员会”,把灌南所有在杭州务工党员全部纳入管理。为了进一步强化管理,两地党组织认真总结了5年来对流动党组织的管理经验,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形成了共识,建立了双方党组织对流动党组织“共建共管”的新机制,并签订了“灌南县在杭流动党员党总支共建共管协议”。两地媒体对灌南驻杭流动党组织的事迹进行过多次宣传报道。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对灌南驻杭流动党组织非常关注,指示县委给予充分支持。浙江省委副书记乔传秀同志亲临流动党支部调研,指示要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推广灌南县和下城区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江浙两地的主要领导都对流动党组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共建共管的成功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二、流动党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

灌南县驻杭流动党组织之所以能引起两地领导的重视、杭州人民的赞誉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关键是流动党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是流动党员之家。外出务工党员远离家乡,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难以正常进行组织生活。流动党组织的建立,为务工党员建了一个在外的“家”。几年来,流动党支部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发展了7名新党员,党员人数从13人增加到90多人,还有28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杭州,灌南的务工党员,虽身在异地,但都有在“家”的感觉。流动党总支的成立,使这个务工党员在外的“家”更大,更温暖。

二是职业介绍的桥梁。流动党组织不仅是务工党员的家,也是万名务工人员的家。支部一班人主动和用工单位联系,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努力为家乡来杭务工人员介绍适合个人技能的用工单位,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的新环境。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务工人员诚实诚信做人,守纪守法务工。由于党支部介绍的务工人员工作努力,又遵纪守法,许多用工单位都愿意接收流动党支部介绍来的务工人员,一些用工单位还主动要求党支部为其招工。杭州市江干区一家保安公司经理,前不久找到党支部书记邵中国,向他“预订”4000名保安。流动党支部成立5年来,已为2000多名灌南人在杭州找到了工作。目前,杭州市的各个街道、各个行业都有灌南人的身影,下城、拱墅、江干等三个城区是灌南人的相对集中地,尤其在保洁、保安、汽车驾驶和物流配送等4个行业。

三是权益维护的后盾。外出打工者向来是弱势群体,来杭州务工的灌南人也不例外。有时,工资报酬、劳保福利等权益纠纷也会发生,靠务工人员自身散兵游勇式的维权显然势单力薄。流动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千方百计为打工者争取合法权益。2004年,一名在杭务工的灌南县人下班途中遭遇车祸,肇事车逃逸,用人单位也不愿管。了解情况后,党支部出面拿起法律武器,最终为这位打工者讨回了公道。5年来,流动党支部协调解决民工维权纠纷100多起。2005年4月25日,一位浙江钱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读到《杭州日报》关于流动党支部的事迹报道后,给党支部书记邵中国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律师表达了对他们的钦佩之情,表示愿意为灌南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支持。此后,已有数起民工维权纠纷在这位律师的帮助下得到圆满解决。

四是宣传灌南的窗口。流动党组织在介绍工作和开展维权活动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教育他们要“遵纪守法做事,诚实守信做人”,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杭州市的各项规定,模范执行用工单位的纪律制度,处处树立灌南人的良好形象。在杭州,灌南的流动党支部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广大务工党员是一面面流动的旗帜,10000多位灌南人就是灌南县的一个个典型。通过驻杭流动党支部这一窗口,广大务工者宣传了灌南,树立了灌南人诚实诚信、纯朴善良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一窗口,杭州人,浙江人认识了灌南,了解了灌南。一些浙江客商出于对灌南的信任,纷纷来灌南投资兴业。现在在灌南投资创业的浙江客商有800多人,其中企业业主200多人,企业管理和营销人员300多人。

三、两地共建共管的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两地共建共管机制。为实施对在杭务工党员的有效管理,保证流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立足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党组织共建共管的新途径。通过5年来的工作实践,两地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达成了共识,建立了流动党组织共建共管的工作机制。1.交流沟通机制。两地组织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重大事项随时沟通联络。2.阵地共建机制。两地党组织共同为驻杭流动党组织提供物质支持和经费保障,确保流动党总支和所辖党支部有办公设施设备、有组织活动场所、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必要的活动经费。3.双向共管机制。

二是科学设置组织。灌南县驻杭州市流动党员党总支,按照地域相邻、行业归口、便于活动和管理的原则,把在杭务工的灌南籍务工党员编入4个党支部。同时成立党总支领导下的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流动党总支及其下设的4个党支部均已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也正常开展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党章规定,明确驻杭流动党总支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员教育管理、维护在杭务工者合法权益、培养发展党员等方面的职责,并帮助制定规章制度。其中,《接访救助制度》要求流动党组织树立为务工人员服务的宗旨意识,积极为务工者解决工作中、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在杭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掌握劳务市场行情,随时为务工人员提供合适的招工信息,积极向用工单位推荐务工人员,并为务工人员争取在工资福利、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合理待遇。通过不断修订,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

四是指导开展工作。卓有成效的工作是流动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体现,是增强党支部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几年来,江浙两地组织部门都非常重视对流动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指导和帮助。流动党支部成立后,灌南县委两届主要领导都曾多次赴杭州看望,实地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团县委、总工会、县妇联等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指导驻杭党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五是提供物质支持与经费保障。必要的物质支持与经费保障是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前提。自流动党支部成立以来,灌南县委组织部和李集乡党委每年都拨给一定的活动经费,为其订阅党建杂志,保证必要的学习资料供给。2005年7月,灌南县与下城区签订了流动党总支共建共管协议,灌南县委组织部每年拨给流动党总支的活动经费不低于5000元。流动党组织所在地的杭州市下城区委组织部和朝晖街道、黎园社区也在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黎园社区党委为流动党总支装备了专门办公室,配备了电话、电脑、空调等办公设施设备,其会议室、资料室和电教设备随时供流动党总支使用,区委组织部拨给党总支每年3000元的活动经费,还为党总支书记、总支委员以及下属党支部书记每人配备一部小灵通,每月补助100元通讯费。

四、共建共管工作的主要体会

1、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进城务工人员无论对于流出地还是流入地,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外出务工人员是农村人口中思想活跃、能力相对较强的群体,他们大多数年富力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创业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加强外出劳务人员的管理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大中城市来说,外来的务工农民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抓好农民工这一群体的教育管理,对城市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外出务工农民中的党员是这个群体中的特殊分子,务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好了,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2、共建共管是实施流动党员有效管理的必由之路。

流动党员是党员教育管理中的特殊类型。目前各地对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都有着很高的认识,但往往是强调单向式的管理,忽视两地的共建共管。实践证明,仅仅是流出地或流入地的“一头热”,不可能实施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只有流出地和流入地共同协作,实施共同管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3、制度化和以人为本相结合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可行之道。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同时,还应强调人性化管理,要广泛开展党员找组织和党组织找党员的“双找”活动,党组织要主动找党员,要通过发挥流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来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让广大务工党员主动向组织靠拢,亮出党员身份。在杭州,灌南县的务工党员以党员身份为荣,处处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践证明,制度化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相结合才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可行之道。

4、流动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共建共管机制焕发了流动党组织的强大活力,党组织在党员和务工群众中的教育管理、职工维权以及建设杭州、维护杭州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视建立流动党组织的同时,更应创新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引导党组织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流动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我们将进一步总结驻杭流动党组织管理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共建共管”机制,继续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在现有杭州、上海、苏州、青岛等流动党组织的基础上,按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在所有符合建立流动党组织条件的地方建立具有灌南特色的流动党组织,加快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充分发挥流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现和培植新的典型,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效应,努力把我们县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