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服务思考与对策

时间:2022-06-20 08:19:00

流动党员服务思考与对策

一、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特别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各级党组织认真做好“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工作,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加强与流动党员和驻外党组织的联系,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和信息库,及时向流动党员发放中组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基本上做到了流出党员外出不放任、流入党员外来不落空。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流动党员420名,其中已领取《活动证》的流动党员420人,占党员总数的100%。目前,我县流动党员呈现以下特点:

1、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劳务经济呈良性上升态势,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力走上了外出务工创业之路,其中就有不少是党员,这部分人大都文化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一技之长,在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产生了先富带后富的影响力。

2、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县流动党员主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大都分布在建筑、服装、运输、饮食等行业,从业的单位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外出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省内流动为主转向省外、全国范围流动,主要集中流往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地。流动党员的分散状况,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不仅集体活动不易组织,而且流动党员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很少。

3、流动的时间越来越长。随着务工人员的待遇不断提高、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外出党员在流动的时间上由以前的短期外出向长时间外出转变,部分流动党员已具有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一些党员已连续多年在外较为固定地点务工经商,有的甚至举家前往。调查显示,60%以上的外出党员只在春节时返乡回家,绝大部分时间在外,而那些在外地安家或随亲戚外出的,则长期在外靠电话、信函等方式联系。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感到流动党员难以管理或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管理,放松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不强;外出务工单位无党组织或即使有也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从而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造成很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三难”:

1、流动党员活动难开展。由于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流动时间较长,即使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多数党员不主动与从业地党组织联系,没有及时参加从业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加之从业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难以摸清底子或管理不够严格,导致流动党员极少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一些基层党组织因受活动场地、工作经费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组织党员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满足于被动应付,很少主动组织流动党员参加集体学习、专题会议等活动,以至于流动党员在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上经常“吃碰饭”。

2、流动党员党费难收缴。由于流动党员常年在外,与党组织缺少联系,虽然多数的流动党员能够在春节返乡时一次性补交全年党费或外出前一次性提前交纳全年党费,有的由其亲属代为交纳,但仍有一小部分党员长时间不主动向党组织交纳党费,在党员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3、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一方面流动党员缺乏发挥自身作用的主动性。一些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流动党员,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重经济收入轻思想改造,存在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再加上组织的教育管理不能及时跟进,致使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混同于一般群众,起不到党员应有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党组织缺少激发流动党员潜能的办法和措施,没有主动为流动党员施展才能营造环境、构筑平台,致使流动党员的优势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建议及对策

为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提升流动党员整体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新办法,使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条,享有党员权利,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加强教育,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着重抓好对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和返乡培训。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党组织要及时找党员谈话,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党性党纪教育,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外出期间,党组织应采取邮寄学习资料、发信函、电话联系等方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外出党员时刻想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在外出党员返乡期间,党组织应采取上门走访、集中座谈等形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的培训,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党的宗旨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等。同时,还要在召开外出党员座谈会上,让他们汇报在外的思想、工作情况,畅谈在外的见闻和感受。

2、强化管理,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一要明确专人管理。有流动党员的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联系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了解党员在外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并建立管理台帐,及时录入流动党员信息库。流入地党组织也要指定专人,摸清本辖区内外来流动党员情况,及时过问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建立档案并进行管理。指定的联系人还应定期向外出党员通报本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寄送有关学习教育培训资料,督促党员主动汇报思想,按期交纳党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二要健全组织管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流入地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协助原所在地党组织教育管理流动党员。大力推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其他“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努力实现所有“两新”组织党组织全覆盖,乡镇、社区可以在流动党员较多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了解掌握流出、流入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三要接转关系管理。党员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从业的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的单位已建立起党组织的,原党组织应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所去地方、单位的党组织,以利外出党员参加其组织生活并交纳党费。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居住在外地,户口已经迁出的党员,应督促他们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定居地方的党组织,确保其按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与此同时,对流入的外地党员,也应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四要坚持持证管理。对未转移组织关系又没有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管理的流动党员,继续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员证明信》管理。这种措施要求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原党组织报告,对外出时间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对外出时间3个月以内的,开具《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外出后,应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交给外出所在地党组织,主动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流入地的党组织验证后,应在报上级党组织备案的同时,妥善安排流入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它应该参加的党内活动。外出党员返乡后,原党组织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所记载的有关内容。五要定期回审管理。对外出的党员实行定期回审管理,主要指由流入地党组织每半年对流入党员作出一次鉴定,记录在《活动证》上,由党员自己带回或寄回原党支部,原党支部通过查看活动证记载或信函问询的方式,了解党员在流入地工作、学习的情况,以便于在民主评议党员时对其进行评议,并客观评定其格次,以此促使流动党员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亮出党员身份,按时参加组织活动,消除“三不党员”。

3、整合资源,实现一体化的对接。一是要建立城乡共育的党员发展模式。采取异地培养、委托培养、跟踪培养、驻地党组织协助培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培养效果。发展党员除具备《党章》规定条件外,由城乡党支部互相提供平台培养对方入党积极分子,使其掌握一定的城乡实践经验。二是要建立点面结合的党员教育模式。要通过采取岗位培训、学历培训、送外培训等多种途径,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党员教育培训格局,使党员不仅要接受所在党组织“点”的学习培训、党课教育,还接受到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的“面”的教育。三是要建立城乡联动的党员服务体系。围绕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通过“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做法,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变独立服务为联动服务,使城乡党员积极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党员服务网络,实现党员活动区域化、服务社会化。

4、精心培养,努力搭建流动党员建功立业的平台。在允许农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下,对回乡创业的流动党员要切实保障他们享有的权利。真正体现党组织对他们政治上的关心,体现党员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其次,要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一方面要主动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技能培训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从关心流动党员的生活入手,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好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问题,对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给予救助,以解决他们务工创业的后顾之忧。再次,要立足实际开展党的活动。主要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亮身份、树形象”等活动,激发流动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促使他们把思想统一到“为驻地服务、为家乡争光”上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外出参观、远程教育等方法,引导流动党员不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成长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

5、严格处置,保持流动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是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要尽快扭转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薄弱的状况,确保流动党员管理不断线、不漏档,除了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制外,还必须在维护流动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上下一番功夫。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应经常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坚决防止和克服放任自流的现象出现。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认真做好对流动党员组织考察和表彰、处置工作,对流动党员中的“三不党员”(不办理组织关系、不交纳党费、不过组织生活),经过教育不改正的,在每年的民主评议工作中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应善于发现、总结推广一批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强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