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篮球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27 11:41:07

高校体育篮球教学策略

快乐教育理念最初由蒙田在《论对孩子的教育》一书中提出,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赋予教学活动更多的乐趣,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环境中接受教育,收获知识与技能。快乐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对传统教师主导式的教学方式的一种颠覆,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塑造大学生强健体魄和健康心态的课程,应当自觉融入快乐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将体育课程从一种“课程任务”的角色转变为兴趣爱好或生活方式的一种,循序渐进增强自身体质健康和运动水平。其中,篮球作为一种兼具趣味性、运动属性强、观赏价值高、技巧性强的运动项目,是非常适合贯彻实施快乐体育教育理念的一门课程。在快乐教育理念引导下,教师将以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获得快乐作为主要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传统篮球教学课程进行优化改良,设计新的教学环节,开创新的篮球运动教学方式。经过实践证明,在快乐教育理念下实施的篮球教学,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整体的运动锻炼水平也有明显提升,引领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全面改革。由丛向辉撰著的《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研究与教学创新》(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1月)一书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研究了高校篮球运动及其教学开展情况,从篮球运动起源、特征作用、基本教学理论、课程组织与开展、安全营养保健到体能准备、技术战术教学、游戏教学等各个环节,寻求快乐教育理念与高校篮球运动教学的紧密融合,对重建高校篮球体育教育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具体论述如下:

一、详细解析篮球运动属性,寻找快乐教育理念与篮球运动的融合点

篮球是一种皮革材质的体育用具,呈立体球形,现代篮球大多经过优化设计,握感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原理,适合高校体育教学使用。在此书中,本书还对篮球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所特有的属性作了详细介绍,在详细梳理篮球运动属性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篮球课程教学特点,围绕“快乐教育”理念,研究如何促进课程教学机制的优化。从篮球运动规则来看,篮球是一项群体性运动项目,球队中每个队员有固定的位置和所负责的任务。正规比赛中,两对队员一般共10人,每队有七名替补队员,前锋、后卫、篮板每个队员有自己的位置和防守任务,并且要求队员密切配合,灵活运用不同的战术来提高得分,最终赢得比赛胜利。可见,篮球是一种讲究团队合作、战术运用且具有对抗性的球类运动。对篮球比赛规则充分了解之后,本书试着将“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对篮球运动形式、规则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篮球教学方式与流程,使学生参加篮球运动时既能收获运动对身体、意志锻炼的效果,也能收获趣味教学过程的快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关于如何使高校篮球教学更加丰富、生动、趣味,本书在详细了解规则并融会贯通处理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下几点融合创新方式:首先是打破唯分数论,推动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良。传统篮球体育课程重在锤炼技术,教师让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运动训练,打磨学生运球控球、战术配合能力,筑牢学生篮球运动基本功。将追求较高的课程学分作为篮球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过于注重结果,却忽略了篮球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丰富性。学生在如此教学氛围中则难以体会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也就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应的,课程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入手,改变以往唯分数论的体育教学理念,改良现有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课程效果、关注学生体验;改变以往课程组织方式,融入趣味性教学环节,不断提升篮球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保持较高的课程黏性,将趣味性、生动性、组织方式多元化、课程满意度等指标融入课程评价体系中,引导高校体育篮球教育科学转向。第二是深入贯彻寓教于乐理念,推动课程组织形式转变。传统体育篮球运动课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型,一类是非专业型。专业型课堂主要由教师传授成体系的篮球运动技巧为主,重在技术训练;而非专业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较少进行技术指导。这两种课程组织形式都忽略了快乐教育理念,未能与课程教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对现阶段篮球课程组织形式进行创新改良,是贯彻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之一。

二、加强篮球文化宣传,让学生充分感受篮球运动魅力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视逐步提高,对大学生体能体质和运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相对完善的体育运动设施满足了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体育运动的方式也更加多样。随着媒体全球实况转播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能够足不出户观看到世界各地的篮球赛事。特别是以NBA为主的美国篮球赛事,成为许多大学生接触篮球文化的窗口,也是许多篮球运动爱好者的文化启蒙。现阶段,篮球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对于热爱篮球运动的大学生来说对各种篮球文化如数家珍,而对于对体育锻炼和篮球运动缺乏兴趣的同学来说则是闻所未闻。而体育作为一门公共必须课程,这种文化传播普及现状显然是不利于开展篮球教学的。因此,篮球教学必须重视篮球文化的宣传普及,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更自觉地参与到趣味性的篮球教学中来。关于篮球文化在高校中的普及推广,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多渠道推动优秀篮球文化传播。一来可以利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以线上转播的方式将精彩篮球赛事向学生推广,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优质篮球文化。二来可以通过组织线下活动,人工推广的方式,挖掘潜在的对篮球运动有兴趣的爱好者,形成爱运动、爱篮球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篮球比赛,调动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积极性。比如以学院为单位组织校际大学生篮球比赛,从赛事动员、后勤准备、运动员的选拔训练到赛事组织、结果评比等一系列环节,积极动员大学生参与,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比赛中来,这也会让大学生潜移默化中提高对篮球文化的认可。三是在篮球运动教学中向学生普及篮球文化。体育篮球教学不能光传授篮球运动技巧而忽略篮球文化的普及,教师要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传播优质篮球文化,来提升技能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篮球运动技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篮球作为一项讲究技巧的运动项目,不是体能和力量的单方面博弈。要想在篮球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运动员必须磨炼自身运动技巧。包括个控球、传球、过人、上篮、抢篮、封盖、断球等个人基本功,也包括团队之间的战术配合,因为毕竟蓝球是一项集体竞技项目。本书将篮球运动技能教学分为技术教学、战术教学和游戏学练三部分。运动技能教学包括基本理论教学、进攻技术教学、防守技术教学,篮球技术是篮球运动员的基本功,战术运用则是团队配合是否密切,最终能否取得比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而游戏教学能让运动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磨炼基本功,主要是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小活动来磨炼个人技能或战术技巧,比如接传球游戏、运球类游戏、投球类游戏、脚步动作类游戏等,此类游戏在锻炼运动员个人篮球技巧的同时也能提高队员之间的合作默契度,对于提升整体团队整体实力是不可或缺的。篮球作为一项对抗性、观赏性不错的体育项目,球队中个人的出色发挥或团队的密切配合都能大大提升比赛的精彩程度,而要让比赛更加好看,就必须苦练基本功,对队员的个人基本功和团队协作能力都要很高的要求。关于个人技能训练,本书认为每个篮球运动员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对自己的篮球运动长处和短处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扬长避短,确定自身在球队中扮演的角色。控球能力强的一般作为控球后卫、突破能力强的一般作为上篮选手、投篮精准度高的队员一般负责得分、弹跳能力强的一般负责抢蓝护球,每个队员各司其职,方能提高球队整体实力。此外,本书强调,在快乐教育理念下,体育篮球的各种训练要更多地追求训练过程的趣味性,而非单纯追求技能提升。要对个人篮球技能训练、团队协作训练、游戏教学过程进行创新优化,贯彻快乐体育理念,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四、优化课程组织方式,突出快乐体育教育理念

篮球体育教学课程组织形式侧面反映了教师体育教育理念,在快乐体育教育理念下,篮球教学课程应当是将运动和乐趣很好地融合的平台,因此在课程组织方面要平衡乐趣与效率比重,不断提升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一般高校传统篮球教学课程组织形式要么过于保守,要么显得用力过猛。表现为放养式的自由活动课或单纯的篮球比赛,而很少能从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的角度来设计课程活动。放养式的体育课程完全背离体育课程的开设初衷,学生既不能收获提升运动能力,也不能从运动中获得快乐,这是不可取的;将篮球课办成篮球比赛,忽略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这也会让那些对篮球运动原本不感兴趣的学生更加远离这项运动,对于学生整体的体育运动热情的培养是不利的。贯彻快乐体育教育理念,离不开对体育课程组织方式的优化。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再到课后评价,从实践教学活动场地设施准备到活动策划设计,需要进行全程优化,将快乐教育理念更彻底地融入篮球教学中。比如将技术训练课程改良,由传统大量重复的单人肢体和动作训练改为双人或多人一组的配合训练,以回合制游戏竞争的方式进行,解除传统训练方式的限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如此,学生能够在篮球运动训练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更能体会到参与篮球运动的快乐。又比如,在传统的小组比赛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奖惩环节,如输掉比赛的一队表演娱乐项目,给原本严肃紧张的比赛制造更多欢乐的气氛,也能够增强团队之间的良性互动。总之,高校篮球体育教育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将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通过优化课程组织方式、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组织设计,让学生在篮球课程开展全过程体会到运动的快乐,不断激发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最终达到篮球运动水平和体能体质提升的目的。

作者:弓剑 单位:河南轻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