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2-09-19 10:57:51

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摘要:基于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生活方式。以此为基础,提出课程建设思路、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式等教学改革措施;提出后疫情时代智慧化教学下的课程改革“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导”的新模式;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入企业库存面料再利用,废弃服装再研发的生态设计思想,提出课程模式创新的可行性实践路径;最后通过课程成果验证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对后续课程的建设有较好的推广作用。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践路径

疫情倒逼的线上教学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全国已有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设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课程;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教学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和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实验。在这种新常态环境下,势必对在线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更高要求及如何有效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多年传统满堂灌的“单声道”到互动式的“双声道”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线上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目前,国内服装专业相关院校均开设有服装材料学课程,是各高校一门必修基础理论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快速洞察面料流行趋势,认知面料性能,提升服装设计的能力。从事服装行业,设计师、制版师、服装买手等各个岗位。由于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基础理论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多年来,学生缺乏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仅仅是为了考核死记硬背,不能深入理解和真正应用面料知识,是该课程在各高校专业课程中存在多年的普遍问题,也是后疫情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课程教学现状

课程面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全体学生开设。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必修基础理论课程。适用于本科层次的大二下学期(第四学期)学生,本课程共计16周,64学时,3学分。教学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服装材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服装材料学的现状与发展,掌握各类服装用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与服装风格、服装制作、服用性能等方面的关系,初步掌握主要服装材料理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方法,能够根据服装的目的、类别及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正确选择面料,并为后续服装设计、市场开发以及生产管理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立场,树立健康科学的设计观、职业观。

1.2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1)“00后”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及生活方式对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理论课程知识枯燥乏味。对统单纯知识灌输教学模式缺乏理性学习能力,更希望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形式多样,互动内容生动有趣,甚至加入部分实操练习环节。从“00后”消费趋势看出,联名款、国潮、潮玩等商品,以及剧本杀、推理社、换装体验馆等休闲娱乐方式,受到该群体的追捧与青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压力承受能力,与人沟通协作能力较差;读书阅读能力逐渐减弱。从各校图书馆阅读量调查结果显示,超5成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一小时;近6成学生因“沉迷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阅读量缺乏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活方式势必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要素。(2)多年来,各高校中服装材料学课程的授课形式基本上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考试考核为辅。近几年,个别高等院校对该门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将传统的授课形式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该种授课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理论课枯燥,繁琐的问题。加入了线上互动的部分环节,学生较以往的参与性有很大提升[1]。但是,在课程改革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课程内容体系仍是沿用传统教材的知识架构,针对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没有任何区分。第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于表面,深入度不够,过多的套用当下教学模式的外在形式。第三,课程中的过程评价、学生互动、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展现,无法充分证明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性成果等问题。

2教学改革措施

2.1课程对策分析

(1)吸引与探究。将课堂内容设计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并与课程内容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创设课程情景,根据学生专业方向不同,创新原有教学架构体系,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究。(2)解释与分析。课前注重基础理论、应用方法及案例分析的自主学习模式;课中采用线上互动、线下教师评价及方案讨论调整相结合的形式;课后导入综合应用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面料流行趋势与应用领域的讲解,内容繁复,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力、观察力、探究能力以及任务细分能力。达到思维理性与艺术感性的协同发展的教学目标。(3)迁移与拓展。课程思政建设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按照课程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同的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并将育人贯穿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课程内容结合课程思政元素中的传统匠人工艺精神、中原传统文化元素挖掘、时尚秀场视频资料、电子书等内容,扩展学生知识[2]。(4)评价与反馈。引入课程链条式学习,结合前期与后续课程,完成服装材料的综合应用实践,提升整体专业素质能力。从中定位自身个人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2.2课程建设思路

以大学生心理特点及生活方式基础,利用智慧化教学手段,建立师生“互为主导”地位的新模式[3-4]。以教师把握学习主旨为基础,将课程内容进行递阶性分解,基础知识部分由教师主导,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创新课程框架结构体系;应用知识部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应用能力;通过知识拓展和提升部分,教师和学生均参与其中,引入企业项目制教学,共同完成企业库存面料的产品研发,分步实现“两性一度”的课程目标[5]。课程中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最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责任的目标。

2.3课程教学模式具体改革实施

第一阶段为情景式课程导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课程内容,提炼关键词进行分析,创设课程情境。以学生最喜爱的剧本杀为线索,将创新后的课程内容贯穿其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内容关系架构及场景、人物和设置、任务分配、角色功能等,根据不同时期服装面辅料进行探索,分析其面料特性及其服用性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探究课程自主学习的意愿,最终完成理论基础的线上学习内容目标。第二阶段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以及过程分析方面。以学生为主导,借助线下课堂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创设的逻辑推理基础上进行深入剖析,引证纠错,师生互动讨论。根据面料种类对服装品牌进行风格、款式、造型等分析,提升面料分析及应用能力。第三阶段聚焦知识巩固与延伸。以学生主导,教师辅导结合,通过资源阅读(线上)和实践练习(线下),学生加深和拓展概念理解及应用技能。利用第二阶段调研分析内容,完成团队系列服装设计创新的面料搭配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应用学习及创新能力。第四阶段为学生学习进阶环节,达到自我定位及价值实现。企业导师,校内教师,学生均参与其中,引入企业项目制教学模式[6],通过企业提供库存面料,由学生根据面料进行创新设计,为企业降低损耗。学生从中学习企业/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团队协作、社会影响、社会责任等,通过校企评价,为后续学习制定清晰的发展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4课程评价方式

整个课程评价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检查学生对服装常用面料以及新型面料发展趋势的掌握,是否能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完成面料综合应用的能力。第二阶段检查学生对发散性思维方法的掌握,训练其从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元素入手汲取灵感进行面料再设计。第三阶段则侧重于检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并可以掌握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第四阶段侧重于检查学生理论与实践,校内知识与市场的接轨程度,与人相处沟通交流的能力。成绩构成:在线学习:25%(包括视频观看、随堂练习与互动活跃度:3%;作业完成:15%;单元测验:7%);课堂讨论与调研:5%;企业过季面料产品创新研发学习:35%;作业产品转化率:35%。

3课程改革成效

3.1知识应用环节成果展现

为保证课程成果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针对课程作业进行具体要求。学生根据框架进行创新设计。在基础理论知识作业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进阶性学习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面料流行趋势完成系列服装设计及面料拼贴,并结合前置课程绘制正背面款式图,进行必要说明(侧重点为面料特性及服用性能);在此基础上,完成拓展知识的进阶要求,挖掘该系列服装设计的其它面料搭配方案[7-8]。

3.2综合能力提升环节成果展现

以创新性,高阶性学习为目标,对企业库存面料进行创新设计[9],完成服装设计作品研发(图4,图5)。将设计作品对接企业,进行市场投放,一方面,极大吸引学生创新设计的兴趣;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作品得到消费者认可,从中获得成就感,也为后续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4结论

课程是集中多年优质教学资源并进行数次教学改革探索的成果。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答疑解惑、课堂练习、系统融汇、难点讲解,较明确地显示出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创新教师与学生在课程中互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新模式。学生在课程过程中的作品融入比赛,已先后获得服装设计大赛奖项。同时,从企业库存项目的完成结果来看,学生已经逐步完成从追求夸张概念化的设计转向为贴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实用类产品研发设计,具备了一定的市场转化潜力。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可对后续相关课程进行推广应用,甚至可利用智慧化教学,后续展开校际课程联合授课模式,多校师生合作,打通校际沟通壁垒,打造新型数字化授课模式。

参考文献:

[1]葛烨倩,奚柏君,韩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服装材料学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4):2.

[2]田苗,苏云,李俊.“服装材料学”课程思政元素凝练与教学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21,36(5):5.

[3]陈丽丽.新工科背景下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研究———评《服装材料与应用设计》[J].毛纺科技,2022,50(2):2.

[4]杨娟,徐蓼芫,杨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纺织教育,2011,26(2):3.

[5]李亚娟.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服装材料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实践[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11):2.

[6]黄文怡.服装面料再造课程教学中跨学科合作模式的探索[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2.

[7]黄明园.服装面料的二次设计及其应用[J].上海纺织科技,2008,36(09):12.

[8]吴济池.服装面料创意设计技法探析———评《服装面料创意设计》[J].印染助剂,2020,37(12):1.

[9]苏丹,李喆,王阳.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服装面料设计及其应用[J].毛纺科技,2020,48(4):5.

作者:孙俊芳 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