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层次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09 17:05:13

高校多层次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在大力倡导回归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大环境下,高校理应优化改进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实施中有机渗透文化教育、情感教育元素,让学生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基于此,文章简要论述非遗传承对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新要求,重点结合对音乐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从翻转课堂、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驱动式教学四大方面探究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音乐教学模式

在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弘扬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其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形成兼具文化内涵与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从音乐教学模式构建及课堂实施的实际成效来看,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讲解传授、轻学生内心体验,重教师解读分析、轻学生个性化见解的问题,导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与文化意蕴一知半解,难以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对其音乐素养提升、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价值。为改善此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需进一步深入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运用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及技术优化改进音乐教学模式,将音乐课堂塑造为文化交流阵地、文化创新园地,以此在提升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激发其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性。

一、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新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具备文化遗产属性的各类文化形式,还涉及文化所依托的民俗生活、实物、自然环境等,是一个动态且与时俱进的文化生态概念。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为显著的便是将学生视作音乐学习活动的主体,致力于激发潜藏在学生内心的对传统文化的本真追求,以多样化、丰富性的教学活动为非遗的融入提供契机,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获得文化浸润,进而彰显高校音乐的育人价值。

二、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多层次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构建“翻转课堂”,渗透非遗文化背景知识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满堂灌”式教学的完全颠覆,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关系的重新塑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将理论知识学习环节前置到课堂之上以缩短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时间,从而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身音乐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自发自主地汲取音乐知识、习练音乐技能。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音乐、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动因,并激活其音乐创作与实践灵感,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音乐技能具有重要价值[1]。依托“翻转课堂”音乐教学模式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教师精心筹划教学资源,设计预习任务清单。目前适用于音乐教学、有利于传承非遗的教学资源主要为微课,其时长短小、画面精致、内容精练且主体鲜明,教师在课前设计与音乐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微课,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微课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形式,深入体会其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可以使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较为系统与整体的认知,且生动形象的微课视频可以为学生打造视听一体化的审美空间,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并将其代入到非遗产生的历史时代之中,拉近非遗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保证线下有活动,教师除利用微课多样化呈现音乐知识与非遗文化背景知识之外,还需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集体讨论、自主探究、师生协作等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非遗与本节课音乐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共性问题及疑惑等相机补充拓展性资源,如非遗中传统民族民间歌舞的表演形式、表演场所、人们的服饰等,使学生沉浸在非遗文化氛围之中,不知不觉地汲取音乐文化知识、习得民族民间音乐技巧。

(二)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文化思辨能力

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先决条件在于筑牢高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力。目前社会音乐文化环境中充满对中西方音乐的不同观点,学生可以借助多元媒介接收此类含有多元文化思潮、文化观念的信息,会冲击学生思想认知,使其出现文化观念模糊的问题[2]。因此,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入驻互联网构建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抢先占领网络文化高地,使学生以辩证的观念对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正确的态度与理性思维认识到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坚持走文化自信道路。以声乐教学为例,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以西方音乐理论统一高声部、中声部与低声部,虽然西方音乐理论较为成熟完善,已自成体系,但对于学生而言容易将其音乐思维固定在条框之中,并且会制约学生创新创造力的发展。非遗视域下,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民间艺人多元的声音,使学生关注到本土的优秀的发声方法,真正领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教师可以整合网络上关于声乐理论的研究与观点,引发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何为声乐演唱的真谛。如“抖音”平台上“吴碧霞老师谈歌唱技术的最高境界”短视频作品中,吴碧霞老师指出:“在我进入音乐学院后才看到除了我国的音乐之外世界上还有交响乐、歌剧咏叹调等等那么多优秀的音乐文化,但我对演唱中国歌曲有着割不断的情结。”“龚琳娜谈如何避免民乐断层”短视频中介绍了蒙古族与苗族民歌,指出两种不同民歌发音方法的起源,倡导关注地方的、优秀的发音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播放此类短视频,请学生思考并探讨视频内的观点与技艺,在促成学生文化辩证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思潮与非理性信息,从而使学生掌握声乐演唱中“寓情于声、声情并茂”的技巧。

(三)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为学生创造充足实践机会

音乐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不论是声乐演唱还是乐器演奏,都需要从作品创编开始形成独特且完善的乐思,并在实践中找到诠释与表现音乐的最佳途径。正如吴碧霞老师所说:“要用眼睛来歌唱”。在音乐实践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较好、对音乐技艺的掌握也较为完善,但在演唱或演奏表演时便会出现眼神空洞、缺乏与观众交流、肢体动作僵化的现象,导致演唱与演奏效果大打折扣,究其根本在于学生并未掌握“用眼睛来歌唱”的精髓,即因缺乏音乐实践机会导致其难以通过音乐语言及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带给人们良好的审美体验。因此,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尤为重要[3]。我国非遗中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歌善舞的各民族人民在歌舞中诉诸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对自然的敬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非遗中音乐文化的这一特点为学生模拟与再现表演舞台,邀请专业舞者进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与特长将其划分为演唱者与乐队成员。在教学中首先借助非遗传承人的歌唱或演奏录像带给学生原汁原味的审美体验,使其在观看与品悟中捕捉灵感,思考如何以人声、器乐之声展现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独特韵味及个性化风格。其次,由专业舞者对学生进行歌唱与舞蹈方面的指导与排练,使学生动手、动脑并全身心投入到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诠释与表现之中,以此激发与强化学生以音乐表情达意的固有本能。最后,在实践中注重引导人声与器乐之声,歌唱、演奏与舞蹈动作、舞台调度之间的交相辉映,鼓励学生借助非语言符号传递更加丰富的文化信息,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味儿”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音乐表现的乐趣,获取更加系统的非遗知识,获得音乐感知力、实践力的综合提升。

(四)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非遗传承能力

非遗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需克服传统“满堂灌”带来的弊端,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并紧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升学生传承文化的能力。项目驱动式教学可以满足高校音乐教学需求。首先,教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项目,如“民歌传承”、“民族乐器传承”等[4]。请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现状与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艺术表现层面初步分析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关键因素,如题材滞后、表演形式单一、表演舞台过于简陋等。其次,在课堂上教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及现代化传承成功经验为导入,请学生观看视频自主总结其成功经验,如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舞台背景的交互性,使舞台空间与歌唱内容相契合,带给人们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再如对演唱及演奏技法进行创新,对原曲目进行“二度创作”,使得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表现契合时代语境等。至此,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创新与传承非遗的思路,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由小组自主制定项目方案及计划。再次,学生执行项目方案,如对流行歌曲进行“戏曲化”创作,以不同乐器组合演奏传统曲目等。学生编演完成后录制视频并在新媒体平台上。最后,教师以学生视频点击率等作为评价依据之一,从专业角度委婉指出学生不足之处,指导学生修改项目方案并再次执行。此种项目驱动式音乐教学模式真正将非遗与音乐实践结合为有机整体,增强了音乐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性,并且使学生接收来自不同群体的建议,了解人们对音乐创作与表现的需求等,有助于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高校学生音乐基础水平及兴趣特点等科学选择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拓宽课堂知识容量,多样化呈现非遗魅力。

参考文献:

[1]丁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J].当代音乐,2021,(08):44-46.

[2]曹林.多元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音乐,2021,(06):37-39.

[3]唐佳佳.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初探[J].艺苑,2017,(05):108-109.

[4]周耘.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第三条道路——兼及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功能拓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34(03):105-108.

作者:郑棋文 李丽 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