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与实践

时间:2022-08-29 10:59:27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与实践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创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创新,可以更好促进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大学生情境化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一书分理论与实践两篇,理论篇主要对教育的基本原理与逻辑进行了概述,实践部分则主要对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及实践进行了介绍。在此主要结合实践篇的内容进行介绍。实践篇共八讲内容。第一讲开篇提出大学生活如同启航的港湾;第二讲提出自我认知是逐渐成熟的开始;第三讲指出人际交往是了解另一个心灵的窗口;第四讲指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是“事事关心";第五讲提出健康应从快乐的生活开始;第六讲指出道德的价值在于美好心灵的塑造;第七讲讲述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人生过程;第八讲明确指出大学生应做一个有素质的道德青年。可以说,该书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书中指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将大学生看作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群体,过度重视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对于新思想、新问题都比较感兴趣,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不愿过多涉及,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教师不仅忽略了学生心理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更忽略了学生对填鸭式教育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收效甚微。另外,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彼此间相互沟通的重要形式。网络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特别是网络中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泛滥,使高校学生的民族情感以及奉献精神逐渐被淡化,与此同时,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正面效应也被大大削弱,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因此,如何应对网络信息与思想价值的多元化的冲突,是当下教育工作者必然面临且必须重视的挑战。书中强调,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一是应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与正当权利,充分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促进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培养。二是不回避热点话题,充分引导大学生对当下的社会现象以及热点话题进行辩论。

实践是高校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纽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因此在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_方面需要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要关注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以及其他社会实践,使学生在了解社会、锻炼毅力、增长才干的基础上,増强社会责任意识。除此之外,还应重视网络信息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尤其在校园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应融知识性、思维性、趣味性于一体,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如建立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贴吧或QQ群,教师与学生共同针对思想品德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另外,还需增设学生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以及启迪人生;设立心理咨询信箱,为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就业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辅导,促进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并对社会有用的人。《大学生情境化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一书体现出了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科学性,并以此引申出了一套全新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以及实践模式。笔者在开展2021年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团队建设项目过程中研读了此书,发现该书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作者:郭宝亮 赵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