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探索

时间:2022-07-07 14:52:52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探索

[摘要]基于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金融集聚对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金融集聚显著提升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将为金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提供思路。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域经济发展;固定效应模型

一、引言

在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中,金融产业发展越来越繁荣,金融集聚成为金融产业基本形式的基础之上,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坚固的。在金融改革的同时应该兼顾实体经济发展特征,是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形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为金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金融集聚主要体现银行业集聚、保险业集聚和证券行业集聚。截至2021年三月底,我国金融行业总资产达364.62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5%,其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行业同比增速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保险业增长势头强劲,银行业仍然是我国金融行业最大的贡献者。目前我国拥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和服务体系,然而,金融行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不能脱实向虚。自十九世纪起,由伦敦金融中心的诞生到现在,可以看出金融集聚现象大多出现一些国家的首都,如北京、东京、纽约等城市。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金融集聚现象也层出不穷,如北京的金融街集聚地、上海浦东的金融机构集聚等。同时在我国沿海地区也呈现出金融集聚的状态,例如我国的深圳。本文就金融集聚这一现象为出发点,来研究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而金融市场结构也由一开始的集聚到分散,再到目前金融市场呈现出的集聚状态。因此,在金融行业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金融集聚能否对实体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值得深入探究。

二、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金融集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多数学者都做了相关研究表明金融集聚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郭华(2021)认为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发散向全国的空间格局,且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各维度变动的贡献度存在长短期差异[1]。李红(2014)等从全国维度出发,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规模能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也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2]。有关金融集聚的研究最早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Cozen提出了金融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点[3]。再有早期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财富积累,吸引了大量的公司和工厂自发形成集聚,形成了早期的区位优势,而这种区位优势的形成则会进一步加剧金融集聚地形成。金融集聚显示出明显的区域差别,而且金融是有层次的,且与城市层级体系是正向匹配的[4]。综上,大多文献都集中在金融集聚的成因和金融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上。对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甚少。本文就金融集聚是否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进行验证,并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三、模型设定和数据

(一)模型设定:金融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本文设定了如下的固定效应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使用基于时间—省份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其中,i表示省份,t表示时间,lngdp为各个省市人均GDP取对数所代表的区域经济增长水平。α1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ɑ1的符号和显著性衡量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净效应。lntech、exp、lnout、lngov、lntra、lnfdi、lnlab为一系列控制变量。

(二)变量和数据

1.被解释变量。区域经济增长(lngdp),本文选择区域人均GDP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指标。2.核心解释变量。金融集聚(lnfin),本文选择区域金融行业增加值对数值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指标。3.控制变量。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引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保证结果的稳健性。具体为:技术创新(lntech),消费水平(exp)出口规模(lnout),政策影响(lngov),交通水平(lntra),对外开放程度(lnfdi),人力资源水平(lnlab)。本文所有各省份指标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具体时间跨度为2012-2019年。在剔除了港澳台地区后,本文共有279个观测值。表1为各个变量的选取和定义,为了回归的稳健性,对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除消费水平外)进行取对数的处理。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金融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

观察表3结果可以发现,在先后加入控制变量过程中,显著性无明显变化,因此实证结果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表明金融集聚优化了资本配置,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二)稳健性检验

为了提高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主要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具体为改变面板区间长度,改变样本选择的地区,结果均通过了1%的稳健性检验,故本文的主回归结果可靠。

(三)异质性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条件和金融集聚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因此,为了研究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的影响,对地区进行划分,研究不同地区的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程度,能够更加立体的了解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不同,从而检验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异质性,具体结果如表4。根据表4异质性分析的结果显示,金融集聚推动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东部地区经济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各金融产业发展程度较高,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备,金融市场完整,因此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较小。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金融产业发展程度低,而金融集聚能够极大地弥补不发达地区金融产业缺陷,因此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在东部和中西部呈现出的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尽管我国整体金融集聚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差异性,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并不显著,而经济不发达地区金融集聚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说明经济不发达地区更能够获得金融集聚带来的红利,这一结论也表明了金融集聚能够缓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五、结论

本文基于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同时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将我国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异质性分析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在控制了时间—省份固定效应和一系列控制变量的影响之后,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始终保持正向显著影响,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表明区域金融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二是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同时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结果,金融集聚显著提升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影响并不显著。

作者:白万平 官倩倩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