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渔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1:06:17

水产渔业

水产渔业范文篇1

关键词:数字渔业装备;水产养殖;应用;推广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应用数字渔业装备,能够使水产养殖工作的质量得到提升,对水产品水质质量也有了保障,如何有效应用以及推广数字渔业装备,是目前有关部门以及水产养殖户需要考虑的问题。

1数字渔业装备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式

数字渔业装备的主要实质是把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水产养殖中,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水产养殖进行多尺度、多维度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能够实现水产品产业生产过程中得到最优控制以及提升水产品质量,从而满足我国水产养殖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1.1用于监控水质。为了保证鱼群不会因水质问题减少鱼群数量的同时,利用数字渔业装备对水质进行检测和样本收集[1]。并对水体的酸碱度、温度、含氧量都可以做到实时监控,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设立预警系统,有效防止水体出现变质影响水产养殖质量,也为养殖户对水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1.2鱼类疾病预防诊断。水产养殖业不同于其他养殖业,其特殊性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与传统畜牧业的疾病大不相同,通过水作为传播病菌的媒介,疾病的传播扩散会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2]。应用数字渔业装备,合理控制鱼群养殖数量以及对鱼群疾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以便提升水产品的养殖质量。1.3投放和调配养殖饲料。鱼苗的养殖质量除了与水质问题息息相关,对饲料的投喂种类以及投喂时间也是有着密切关联的,通过数字渔业装备来实现智能饲料投喂系统,对鱼群进行智能的饲料投喂。水产品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的投喂种类也有不同的需求,通过数字渔业装备对鱼类所需的营养采样收集,合理调配饲料来保证水产品最佳的生长质量。

2数字渔业装备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策略

2.1加强养殖人员培训。通过提高水产养殖人员的专业水平,来增加水产养殖业的生产量。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可定期举办水产养殖知识培训讲座,为水产养殖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建立水产养殖交流平台,养殖户利用平台互相交流水产养殖经验,加深养殖户们对水产养殖知识的学习。2.2鼓励养殖者使用新技术进行养殖。大部分水产养殖户在水产养殖中应用了数字渔业装备之后,都会担心数字渔业装备不能在水产养殖中产生良好的作用不敢真正地投入到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应用新技术养殖户的扶持,协助有关部门鼓励各养殖户大胆尝试数字渔业装备,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减少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2.3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有效利用地方政府财政对水产养殖业的资金扶持以及投入机制,资金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养殖者聘请到更为专业水产养殖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也能有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3]。从而更好地为水产养殖中应用数字渔业装备在推广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今后提升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水平和科研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2.4利用数字。渔业装备推广绿色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品的质量问题与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做好绿色水产养殖技术是目前大众共同关注的热点,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渔业装备推广绿色水产养殖技术还是需要有关部门做好行政管理工作[4]。加大对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的宣传,从而实现推动应用数字渔业装备推广水产绿色养殖技术工作的实行。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数字渔业装备,能够为水产养殖工作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合理应用数字渔业装备,可以有效改善水质问题,实现饲料的智能投喂、调配以及疾病预测,通过对数字渔业装备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可以全面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生产质量和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珂,肖治涛,董涛,等.数字渔业装备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推广[J].农业工程,2018,8(3):19-25.

[2]操建华,桑霏儿.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理论、模式及评价方法思考[J].生态经济,2020,36(8):101-106,153.

[3]涂海滨,凌秋萍.养殖水质修复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J].新农业,2020(14):15.

水产渔业范文篇2

一、生产总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沿黄灌区水源供应充足,绝大部分养殖场渔业用水补水情况良好,没有因水量问题影响鱼苗种放养。各养殖场区水量充足,水质清新,特别是乌梁素海由于去年引黄入海,今年开冰后水质明显好转,为恢复经济鱼类资源,发展水产、水禽养殖,提高水生经济植物产量和促进生态渔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受鱼价持续高居因素影响,今年春季形成了商品鱼、鱼种市场购销两旺的好势头,极大地调动了渔民养殖积极性。根据统计资料表明:上半年鲜鱼生产吨,水花鱼苗投放总量万尾,鱼种投放总量吨。共落实养殖面积公顷,池塘育种公顷,中小水面半精养公顷。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公顷,河蟹养殖面积公顷,共投放扣蟹公斤,约万只。

渔业生产经营走势:受水产品市场购销旺盛影响,养殖面积扩张,鱼种销售顺畅,无压塘现象,苗种数量急增,成鱼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去年商品鱼压塘量少,绝大部分需从外调,名优品种量多,但价格贵,原创:水产品市场供应总体丰富。在养殖品种方面,名特优种类如团头鲂、大口鲶、乌鳢、斑点叉尾鮰、黄河鲶、银鲫、高背鲫、河蟹等养殖比例增大,特别是沿乌梁素海周边,河蟹、乌鳢养殖发展迅猛。同时,各地在生产经营上改变以往春放秋捕集中上市的模式,尽可能地做到轮捕轮放、均衡上市,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温棚等设施反季节上市,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二、责任目标落实情况

××年自治区渔业局下达渔业生产分解任务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吨,其中名优产品产量吨,养殖产量要求达到吨,鱼种生产总产量吨,池塘名优水产品养殖推广面积亩,河蟹养殖技术推广面积亩,实现渔业总产值万元。为全面落实和完成任务分解目标,水产站根据各旗县区实际情况的汇报进一步下达落实了生产分解目标任务,并要求各旗县水产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情况,解决好渔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抓好各项生产任务的落实,市水产站领导带领业务人员巡回各养殖场点进行监督检查各项生产任务落实情况。据上半年统计数字表明,各地渔业生产运行良好,各项生产指标有望超额完成。另外,由于渔民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养殖证发放工作在有条不紊运行中,办理养殖证非常踊跃,到现在为止,持有养殖许可证的养殖户已达。三、渔业结构调整情况

围绕自治区渔业局对抓好黄河渔业产业带建设的总体布署,本着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按照“品种调新、质量调优、产品调特、效益调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渔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养殖方面调整传统养殖结构和模式,突出名牌、高效产品份额,形成多品种混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降本增效,来追求产品的最大效益为目的。二是根据今年市场行情,条件好的鱼种池都可以安排鱼苗发塘,分池后继续养鱼种,由原来的单季养殖逐步转变为两茬养殖,并向渔农、渔牧、渔禽结合及休闲方向发展来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在天然水域开发方面,我们加大了自然水域养殖放流和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使养殖措施更趋合理,品种向多样化、名优方向发展,特别是河蟹和乌鳢养殖已呈现蓬勃发展趋势。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发自然水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中小水面有相对易管理、捕捞、周期短、见效快特点。原创:四是在养殖品种调整方面,重点引进和推广深受市场欢迎,且适应本地生长、价位高的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加州鲈、乌鳢、大口鲶、高背鲫、银鲫等名优品种,以丰富市场,形成本地区特色养殖。其中在沿乌梁素海周围,发展到单养乌鳢亩,充分利用了乌梁素海廉价鲜活小鲫鱼这一优势,形成了规模养殖乌鳢等肉食性鱼类,且有外省市畅销的喜人局面。五是积极开展生态养殖和休闲渔业,充分利用无污染条件好的水域资源,来提高自然水域的综合利用,例如××旗德岭山水库,××市×××海子和××县农垦湖泊开展生态养殖与休闲渔业相结合,通过设立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开设特色餐饮业、游泳及水上运动等服务方式。特别是乌梁素海去年春季引黄入海的举措,今年水质明显改善,不但提升了生态养殖环境,而且为促进休闲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旅游人次明显增多。六是渔民协作组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组织在联合广大养鱼户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规范养殖和共抵市场风险,提高渔业经营水平和产品规范标准化、无公害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取得渔民认可。今年春季全市苗种调运工作就是由临河白脑包乡渔业协会和杭后南小召乡渔业协会共同承办的,由于工作扎实细致、服务周到,保证了质量的完成,深得广大渔民对渔业协会这一组织的拥戴。目前全市已有个渔业协作组织,覆盖全市养殖户,还有个正在组建中,这一组织已在全市渔业结构调整、市场开拓、渔民增收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四、强化水产品质量管理方面

一是认真做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等内容的宣传,提高渔民对水产品安全的认识,自觉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杜绝使用违禁投入品,加强对渔民有关质量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和监督。二是抓好产地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各类污染,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和标准。三是抓好无公害水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四是抓好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尤其注重饲料、渔药和添加剂的监督,清理整顿渔药市场,抓好渔资打假工作,确保投入品安全,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使用。五是实行水产品苗种检疫制度,做好鱼类病害防治。六是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已有个基地得到无公害产地认定、个产品认证。今年,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正在积极申报中,年内将有一批基地得到认定和产品得到认证。

五、渔业科技工作进展情况

⒈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进展情况

××年水产站承担了农牧业局重点推广的“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在春季,推广项目的科技下乡人员和养殖户密切配合,认真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要点”精心准备,对白彦花亩的基地与树林子乡亩的实施基地做了认真考检,确定放养密度、投喂情况、估算成活率。并对投放苗种质量做了严密把关。两个基地月日共投放长江蟹苗斤,放苗后对饲养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了集中培训,为该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检测,目前河蟹生长良好,成活率达到,正进行第二次脱壳。从现在的生产情况看到秋天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

⒉乌鳢养殖情况

经过几年摸索与实践,不断引进名优品种,为发挥本地优势资源、充分利用乌梁素海鲜活小鱼和人们对肉食性鱼类的浓厚兴趣,根据乌鳢对环境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速度快、耐低溶氧、适宜高密度养殖等优点,经过几年的饲养,乌梁素海周围地带已发展精养乌鳢面积亩,其中,大棚养殖多座,商品鱼养殖亩,现在规格已达克,预计亩产可达公斤左右。建成简易孵化池座,计平米,春季已经孵化乌鳢鱼苗万尾,现在个体已达克,预计苗种产量可达万公斤。现在乌鳢已成为当地一个产业,从亲鱼培育、鱼苗孵化、鱼种生产到成鱼养殖一条龙服务,商品鱼畅销省内外。

六、渔政管理工作

××年,各级渔政船检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加大了辖区内的大中型水域资源的增殖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确保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增殖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对辖区内的大中水域有计划地发放捕捞许可证,并对使用的渔具加以限制,对违规作业偷捕、毒、炸违反禁渔期、禁渔区制度,破坏水域资源增殖保护措施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据统计,上半年共查处了违规操作和偷、毒、炸等违法违规案件余起,没收非法渔获物多公斤和一批违规网具,并对涉案人员进行了说服教育与惩罚,有力打击了违法捕捞行为,有效保护了本地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另外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如广播、电视讲座、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现场接待群众咨询等)在全盟范围内认真宣传贯彻新的《渔业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渔业法〉办法》,增强了广大渔农的渔业法律意识。

渔船检验工作主要进行了全市所辖渔业船舶的普查、登记注册和开展常规检验工作。四到五月份市渔政船检人员会同各旗县市渔政执法人员对重点渔区、渔港进行了安全生产工作检查,重点清查了“四无”(无船舶检验证书、无船员培训证书、无船舶登记证书、无捕捞许可证书)和“四证不齐”船只,对有问题的地区及时进行清理整顿,消除事故隐患,维护了安全、有序的生产秩序。

上半年通过组织全市渔业执法人员学习渔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广大渔业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增强了广大执法人员依法兴渔的责任感,为全市渔业生产保驾护航。

七、存在的问题

二五年上半年,全市渔业生产形势总体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及早加以解决就会影响和制约今后全市渔业生产的发展进程:一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资金匮乏,导致渔业结合调整步伐缓慢;二是虽然上半年鱼价涨幅较大,渔民养鱼积极性很高,但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有心无力,缺少专项贷款支持;三是渔业养殖机械化程度低,高产池塘发挥不了最大潜力,影响了“两高一优”渔业发展步伐;四是维修和改造基础设施的专项资金缺乏,导致基础设施陈旧和不堪重负,特别是鱼塘淤泥增厚,老化现象严重,致使鱼病发生程度增大,原创:直接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五是渔政船检执法交通工具滞后、水生动物检疫、鱼病防治检测以及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监测方面的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六是大中水域渔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缓慢,捕捞过量,养殖放流量少,品种单一,资源恢复慢,一些名优品种的引进和放流苗种供给体系、病害防治、新技术推广等保障体系落后,先进增养殖放流技术的推广进展缓慢,影响大中水域的可持续发展。

八、下半年工作安排。

⒈抓好池塘和中小水面渔业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做好泛塘、旱、涝等渔业灾害的防范措施,确保全年养殖生产取得好的收成。

⒉抓好“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项目的后期饲养管理,检测、验收工作。

水产渔业范文篇3

进一步完善水产许可证制度与相关的渔业养殖法律法规体系,在实地调查当地养殖区域的养殖负荷量与环境负载量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与养殖量评估,避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而导致环境超载负荷,从而对水域的生态平衡产生影响。进一步明确科学的养殖排水标准,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严格控制养殖场的废水排放可以有效控制污染,但我国现行的渔业法对排放标准的规定还相对比较模糊,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套严格、标准的排施规范。设立健全的水产养殖业管理系统与模式,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属于农业部门与水产系统,而鲜有环境部门参与其中,国内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水产业综合治理模式,把环境问题纳入水产养殖业的管理要素中。全面培养养殖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养殖业整体的环保水平,现阶段我国很多养殖从业人员技术水准相对较低,多数学历水平、知识水平不高,且环保意识也相对薄弱,因此在养殖业中不仅养殖技术落后,而且对环境问题也不够重视;相关部门要针对现状采取相应的改善策略,定期组织养殖户进行专业培训,开设各类知识讲座与竞赛活动,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与使命感、责任感。

在养殖过程中,只要解决养殖用水的处理问题,提高其循环利用率,即可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要提高养殖用水的循环使用率,要将水中的残饵、生物代谢物等悬浮物质、溶解性营养盐类等净化干净。现在水产上常用的水体净化方法有两类,即物理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其中物理化学处理可以将水中的悬浮物质、无机物等去除,而生物处理则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等物质,其工作原理利用的是微生物的代谢反应。不同的处理方法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养殖户要根据养殖用水的水质情况、经济条件来选择适用的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属于一种初级处理方法,其根据水体及相关污染物的理化性质,通过机械的方法对水体进行净化,该方法的普及度相对较高。常用的物理处理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泡沫分离法、逆渗透法、吸附法、曝气法以及磁分离法等,其中针对水中悬浮颗粒物较多的水质,可以采用沉淀法、过滤法、泡沫分离法等进行处理;水中如果存在诸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可以采用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的固相物质将有毒物质吸附清除,常用的多孔性固相物质包括活性炭、硅胶、沸石、浮石粉等;水中如果存在有害气体,比如氨气或者氯气等,可以采用换水、曝气等方法向水体增氧,清除有害气体;磁分离法主要是利用电磁分离原理清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物,不过该方法的成本投入大,而且技术含量高,所以目前不具推广性。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可以有效除去水体中的有害离子,常用的方法有凝聚法、氧化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络和法以及中和法、消毒杀菌剂法等等,其中又以氧化处理法的应用最为普遍,该方法是利用各种氧化剂氧化水体中的化学物质,氧化剂有臭氧、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其中臭氧的应用范围最广、处理效果最好。氧化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氧化剂不仅可以消毒、杀菌,而且其本身所具备的氧化性还可以与有机物、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去除有害离子。不过对于化学处理法而言,由于化学试剂本身存在一定的污染性,因此要限制其应用范围。

生物处理法在各种水净化处理方法中,生物处理法安全性高,且效果好,因此正逐渐成为水体净化处理方法中的主流发展趋势。生物处理法的原理如下:微生物与自养植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对有机物产生相应的生理需求,因此可以在水体中人为培育有益生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例如水中未被进食的残饵、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等可以作为一些藻类、高等水生植物等微生物和自养植物的营养来源,从而防止残饵、代谢物累积,对水质产生破坏。不过通常不会单纯地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进行水体净化处理,而是要根据水质的实际情况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生物处理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稳定塘法等多种形式。比如可以制作生物滤器,将净化生物利用生物膜使其附着在固体表面,比如鱼网、贝壳等,可以有效除去悬浮物、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常用的生物滤器包括滴滤池、浸没式固定床生物滤器、流化床生物滤器、生物转盘以及生物转筒等多种,其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且处理效果好,因此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还可以通过在水体中投入有益生物的方法来净化水质,比如光合细菌、绿藻、水生植物、酵母等,其中绿藻可以摄取二氧化碳以外的低分子有机物质,比如醋酸、葡萄糖类等,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增殖,而且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盐类与生物耗氧源;而在水体中投入光合细菌,大量繁殖有益菌形成优势种群,也可以对病原的繁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净化池中适宜生长的生物如下:龙须菜、西施舌、贻贝等适用于卤水种类;而水耕蔬菜、浮萍、布袋莲、蚬等适用于淡水种类。

总之,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巨大,水体污染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特别是食物污染严重的今天,更应当注意对于养殖业水体的保护,特别是缓流和静水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制度面与技术面着手,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环境问题,在保证生态环境的正常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情况下,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稳定繁荣发展。

本文作者:杨明伟工作单位:广西水产畜牧学校

水产渔业范文篇4

一、明确目标任务

全市秋冬渔业开发总目标是:力争到年底,全市新增高标准板块基地1万亩,完成“三改一建”面积2万亩,改造低产田1万亩,发展野生寄养小龙虾2万亩。

二、细化工作措施

一是高标准修复渔业毁损工程设施。各地要立足防大灾、抗大灾,以雨雪冰冻灾害损毁的渔业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修复、加强和完善渔业基础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加紧对苗种繁育设施、堤坝、池埂、沟渠、泵站、工作房等重点毁损设施进行重建、修复和改造,为冬投和明年渔业生产打好基础。

二是大力开展“三改一建”和低产田改造。改造鱼池、湖库和低产冷浸田,建设高标准渔业生产基地是秋冬渔业开发的中心任务。各地要按照“三建一改”和低产田改造开发的总体要求,即“鱼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排灌机电化、养殖高效化”,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分解任务指标,以精养池、塘堰、小型水库、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和低产田开发为重点,坚持“小改大、浅改深”,按照“鱼池水深3米、有水泥护坡、排灌设施配套、集中连片”的开发标准,建成一批高标准的精养基地。

三是着力抓好小龙虾“野生寄养”开发。各地要尽快落实今年小龙虾的野生寄养面积,组织好苗种,切实备足优质亲虾,投足数量,提高效益。仙人渡镇、薛集镇、张集镇、竹林桥镇、李楼办事处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模化小龙虾苗种场,解决小龙虾苗种短缺问题。

四是加大名优品种更新和培育。水产部门要以武昌鱼、黄颡、鳜鱼、龟鳖为重点,引导各地对养殖品种进行更新。一般乡镇更新面积要达到1/4以上,水产大镇要达到1/3以上。

五是突出加强秋冬渔业生产管理。各地要在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的指导下,开展病害测报和检疫工作,严密防控水产养殖疫病,切实防范突发性应急事件。要在各养殖企业和农户自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殖用药管理,查处违禁用药行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要做好暴雨、疫病等灾害防范工作,维护养殖户利益。认真组织开展标志性渔业科技入户活动。每个乡镇办培训人员不少于200人,指导核心示范户5户以上。

六是奋力抓好产品与市场的产销对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类水产专业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快水产品销售。要以银鱼、清水大闸蟹等特色品种为重点,广泛参加各类交易会、博览会,办好特色产品节(会),打造独具我市特色的水产品品牌,推进水产品外销。

七是千方百计提高水产品深加工力度。各地要针对本地水产资源,积极引进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对已经开工的企业,要帮助其做好原料基地对接,加强对养殖基地的用药监管和产品检测,解决产品加工前期环节的困难,确保加工企业生产所需原料及产品质量安全。对新建、在建的企业,要做好上门服务,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使之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水产渔业范文篇5

近几年来,我局按照《市食品安全和药品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枝府办发〔〕16号)和《市渔用饲料和渔药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府办发〔〕34号)要求,从生产、销售、使用等多个环节着手,积极主动开展渔用投入品质量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以来,共收缴假、劣药3500多瓶(袋),处理处罚不合格渔饲料150多吨,有效防范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在各级人大、政府及业务部门组织开展的历次视察、检查工作中,我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均得到充分肯定,单位和个人也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枝府发[2012]17号)精神,今年5月份,我局组织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对全市鱼池进行了走访登记,对养殖户使用的饲料进行了抽样,制作了抽样凭证和样本22份,并选定了施杨、正大等饲料品牌10份,于5月24日送到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按照《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标准,对饲料中的“汞”、“砷”、“镉”进行检测。7月中旬,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收到检测结果,所送样品“砷”、“镉”都在安全限量内,但有3份样品“汞”含量超标(国标≤0.5mg/kg),分别是正大088L(2.83mg/kg,超标5倍)、渔家乐(农户加工型0.53mg/kg)、汇海(0.51mg/kg)。“汞”、“砷”、“镉”在生物体内无法转化,进入水体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进入人体将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伤害。饲料抽样到收到检测结果用时一个月左右,由于农户购买饲料量少,收到检测报告时,这一批饲料已全部投入到鱼池之中,我局无法进行封存和处理。

根据(枝府发〔2012〕17号)文件分工,我局及所属的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不负责对渔药、饲料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管理(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畜牧兽医局;养殖环节:水产局),对相关生产企业和销售商无权监管及处罚。养殖户作为渔药及饲料的购买者和使用者,没有能力对这些产品进行鉴定。当水产部门在养殖环节发现投入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养殖户大都已使用完毕,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事实,事后监管没有实际意义。按照现行的管理分工,我局不能监管相应的投入品,而投入品的监管部门与渔业行业毫无关系,致使监管留下“空白”,出现“断档”。表面上有很多部门负责的事情,实际上没有一家负责,将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针对目前渔业投入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议市食安办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加大部门协调力度,理顺执法环节,制定出符合我市实际的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水产渔业范文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及渔业专业会议精神,加速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渔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我部决定于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为确保该项活动顺利进行、取得实效,我部制定了《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

为推进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创新,提升渔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做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3000期,培训渔民30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万份(本、册),使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活动内容

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要内容,采取常规性科技服务与标志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规性科技服务主要包括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编印资料、技术合作等;标志性活动与科技入户、科技救灾、科普下乡、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和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等工作相结合。我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5个渔业科技服务年标志性活动。

(一)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暨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选择渔业科技工作基础好、科技入户工作成效显著的省份,举行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启动仪式,同时启动全国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现场还将开展技术咨询、赠送科技图书等活动。

(二)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在四川省举办灾后全面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派出抗震救灾对口帮扶科技特派团,赴灾区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向当地渔民赠送养殖鱼苗和病害防治药物,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为全面恢复和振兴四川渔业提供技术支持。

(三)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交流活动。以“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健康养殖”为主题,在江西省举办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会,现场开展技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积极各地积极推动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

(四)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组织专家对西部地区水产养殖病害情况进行调研,举办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研讨会,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推进西部地区和盐碱地区的水产健康养殖工作,指导当地渔民脱贫致富。

(五)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在辽宁省召开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会暨全国渔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交流各地渔业科技工作情况。

四、工作进度

1月至3月:制定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举办渔业科技服务年暨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组织编印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安全用药等系列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和书籍。

4月至10月:开展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召开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交流会;举办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专题研讨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宣传报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情况,检查指导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

11月至12月:召开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交流会议。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部属有关渔业单位要提高对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其作为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促进渔民增收、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部成立以渔业局局长为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突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合理安排进度,明确责任分工。渔业科技服务年全国标志性活动由我部渔业局统一组织和协调,部属有关渔业单位按分工组织实施。其中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暨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启动仪式、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交流活动和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由我部渔业局组织实施,部属有关渔业单位配合;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水产学会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配合实施;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水产学会配合实施。各牵头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标志性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

(三)精心组织,扎实抓出工作成效。各地、各单位要组织水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以及学会、协会、水产企业和广大渔民积极参与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在配合做好全国标志性活动的同时,组织实施好本地、本单位的标志性活动。要紧紧围绕广大渔民群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以水产健康养殖为重点,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欢迎的科技服务活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渔业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要积极参与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把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强化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着力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四)争取支持,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渔业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推动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全面开展。承担我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项目任务的地区,要充分利用项目资源,争取当地的支持,为渔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创造条件,确保渔业科技年活动顺利开展。

水产渔业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为重点,按照“转变观念、创新养殖模式、挖掘潜力、提高效益”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着力培育一批水产养殖大户、水产经纪人、水产经营合作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发展特色渔业、外向渔业、生态渔业,促进渔业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由渔业资源大县向渔业经济强县的跨越,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渔业富民行动,提高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主要养殖水域规划布局科学,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健康养殖技术得到推广,水产良种覆盖率得到提高,水生动物病害防控能力增强,渔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产业素质进一步提高。到十一五”末,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6万亩以上(不包括稻田养殖面积),较**末增加2.5万亩;全县水产品总量6万吨以上,较**末增长64%;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优质水产品产量占总量的50%以上;全县农民人均渔业产值超过800元,较**末翻一番。

三、主要工作

“渔业富民行动”突出良种工程、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产业化经营和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四大重点,通过突破“瓶颈”制约,实现渔业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和渔民收入的增加。

(一)进一步提高良种繁育能力。按照农业部《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规范良种场亲本选育、引进和经营管理,加速扩大名优种苗的繁育规模,配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集繁殖、培育、销售一体化的苗种繁育体系。到**末,苗种繁育总量25亿尾以上,增长92%;新建年产苗种5—10亿尾的部级鳅科鱼类良种场,通过市级以上验收的水产原良种场达到4—6个,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

(二)建设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全面推进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因水制宜,调整养殖结构、调优养殖品种,促进水产养殖与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修复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保持水域滩涂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实现对水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加快无公害水产品、水产绿色食品认证步伐。**期间,建设省、市、县三级示范区8万亩以上,争取达到省级标准的3个,市级标准的10个;完成无公害水产品认证8个、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12万亩,水产绿色食品认证4个,全县通过质量认证的水产品品牌达到12个。通过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和水产品质量认证,实现优势水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渔业优势区域经济的扩张,扩大我县水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推进渔业产业化。充分发挥渔业资源、特色品种、良好水域环境的优势,结合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和优势水产品品牌的打造,加大水产品加工流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争取**末,水产品加工率达10%;创建1—2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中小加工流通企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开展横向联合,扩大经营规模,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同时,培育典型,加强引导,围绕龙头企业和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扶持一批农民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为农民与市场、企业与基地的桥梁和纽带,拓宽渔民增收领域。到**末,我县水产龙头企业达到15个,其中争取达到国家、省级龙头企业3个。

(四)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制定地方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中长期规划;建立重点水域地方特色品种保护区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注重湖泊、河流生物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合理规划养殖密度;积极探索和推进养殖病害生物防控技术,建立渔业水域污染及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规范渔政渔港管理体系和渔船检验体系,全面实行养殖证制度,实现渔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行动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把渔业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是我县**期间渔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将渔业富民行动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集中力量,重点扶持。针对制约我县渔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非均衡发展的理念和狠抓重点渔区、突出名优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渔业效益的原则,重点扶持部级、省级苗种繁育基地,省、市级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和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在资金投入上,协调用好各项渔业资金,发挥国家、省、市级投资的导向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以奖代补,择优扶持。**期间,获得部级龙头企业奖励10万元、省级龙头企业奖励5万元、市级龙头企业奖励2万元。至2007年年底,凡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水产品品牌,市财政将补贴8000元。

(三)统筹兼顾,搞好规划。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区**发展规划,适应渔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制定本地区的渔业发展规划。依托规划,狠抓结构调整,促进渔业产业升级和优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兴渔水平。鼓励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龙头企业、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对渔业科技难题进行攻关,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和开发;加强养殖户的技术培训,以科技进步引领渔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五)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县级渔业水域、鱼类病害、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全面落实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对养殖用水、渔用饲料和养殖用药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健全完善水产标准体系。

水产渔业范文篇8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2011年,全市各县区按照省、市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水产跨越工程实施,渔业经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水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市场购销两旺,养殖效益稳步提升。2011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46376吨,比上年增长5.3%;渔业经济总产值67897万元,比上年增长9.3%;水产品质量产地综合抽检合格率达100%。渔船管理规范有序,连续多年未发生渔业生产安全事故。

2012年加快水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水产良种产业发展、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和产业化经营,努力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2012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万吨,同比增长5%以上;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7.5亿元,同比增长9%以上;渔业养殖面积大幅度增长;水产品质量产地综合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稳步提高渔业生态安全水平。

二、突出重点,推进关键措施落实

1、加快建设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水产良种场、规模养殖企业为重点,结合“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地及产品认定工作,大力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一批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截止到目前,我市共认证“无公害”产地4个,“无公害”产品11个,2012年在“三品”认证方面达到20个以上。积极发展休闲、观赏渔业,加强规范引导,创建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2、建立健全水产良种繁育体系。继续加强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组织开展水产良种场苗种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交流观摩活动,提升水产良种场苗种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大大宗淡水鱼亲本更新力度,支持水产苗种生产企业开展新品种选育,引进和应用育种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提高苗种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水产苗种管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苗行为,加强苗种质量监管,依法保护渔民利益。

3、加快渔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以“科技进村入场到户、助推健康安全增收”为主题,加大河蟹生态养殖、网箱健康养殖、鱼类池塘标准化养殖等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健康养殖水平。围绕主推品种和技术,积极推进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基地、合作经济组织与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深入开展水产养殖、加工、苗种繁育、病害防治、水质调控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率。

4、切实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水产健康养殖为前提,调整养殖产业结构和布局,扩大养殖业的规模,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拓展渔业可持续发展空间,增加优势品种产量,全方位推进水产优势品种健康养殖模式。2012年全市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0个。强化苗种生产、养殖基地和渔用饲料、药品使用等重点环节的有效监管,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基地质量承诺和全程监管,通过纸质“三项记录”和电子信息录入等方式,逐步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产地水产品质量综合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5、积极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水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后备水产企业向市级、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水产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加工、流通、生产环节的有机连接,提高水产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发挥水产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好对周边养殖户的示范推广工作,带动全市养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6、努力提升渔业生态安全和生产安全水平。切实抓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范管理,探索开展放流效果监测评估,提高增殖放流科学化水平,力争2012年放流水产苗种300万尾。继续实施禁渔制度,加强特许捕捞管理,严厉打击违法捕捞,依法维护禁渔期渔民合法权益,禁渔期为每年的3月1日至8月31日,禁渔区面积7万多亩。积极推进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强涉渔工程环评和生态补偿工作。抓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重点养殖水域的环境监测,积极有效处置渔业水域突发污染事件。认真落实渔业生产安全责任制,以渔船管理为中心,以船主培训、管理、服务为重点,加强渔业安全应急监管和隐患排查,强化渔民安全教育和避险自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渔民安全生产意识和渔船检验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渔业互助保险,努力提高渔民风险保障能力。

三、加强领导,着力推进机制创新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当地渔业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把水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发展设施水产,不断提高渔业技术装备水平。要坚持以“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和创新机制为推动,突出重点,抓点示范,真正把各项关键措施落到实处。

水产渔业范文篇9

关键词: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策略;团风县

团风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境内水域资源丰富,具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的有利条件。全县总水域面积为1.3万hm2,其中可以进行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达到6866.67hm2。2017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5万t,水产业总产值5.2亿元。在团风县经济发展体系内,水产养殖占有重要的比重,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品质及品种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养殖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市场。林群等[1]结合国内外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现状,指出工厂化养殖因具有不受气候影响、节地、环保且高产等特点,已成为现代水产渔业的发展方向。林菲[2]分析了当今养鱼界的发展,发现当今养鱼界正向“农业化、牧业化、工业化”三维立体结构发展,显现出三足鼎立之势,但目前发展中国家仍以发展农业化养鱼为主。除养殖模式外,程同海等[3]认为应着力打造生产作业环境,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渔业二、三产业。在管理方面,蒋翠红[4]指出水产养殖业的可追溯性管理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对整个水产品产业链的追踪,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王新利等[5]认为水产综合物流模式能够有效克服现存物流模式的缺点,较为适合中国现阶段水产业发展。目前,根据生态渔业、绿色渔业发展要求和团风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需要,湖库实行禁、限养,部分精养鱼池被占压,这些都制约着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本研究根据团风县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分析在水产养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团风县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为团风县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团风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团风县境内水域资源丰富,有长江、巴河、举水三大水系,全县水域面积1.3万hm2(含长江和其他河沟),其中可养水面6866.67hm2,目前已养水面4800hm2。养殖品种约35个,主要有四大家鱼、中科3号鲫鱼、黄颡鱼、鲈鱼、鳜鱼、黄鳝、小龙虾、翘嘴鲌等,其中鲢、鳙、草鱼、团头鲂、鳜鱼等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水产苗种孵化场所2个,年生产鱼苗约25亿尾。水产养殖覆盖10个乡镇,团风、淋山河、方高坪、回龙山、马曹庙、上巴河、总路咀、但店、贾庙、杜皮等乡镇水产养殖面积分别为1333.33、578、530.27、946.53、241.73、465.27、322.47、328.47、134.07、196.73hm2。其中团风、淋山河、方高坪、回龙山等几个沿江乡镇水产养殖面积较大、渔业生产基础设施较好、名特优水产品较集中。《团风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科学划定了水产养殖“三区”(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禁养区类型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所在的水库、湖泊、长江、河流;限养区类型为集中式二级饮用水源地、湖泊、水库、列入湖北省重点保护湖泊的保护区500m以内的池塘、当家塘;养殖区类型为塘堰、精养鱼池、稻田综合种养区、苗种繁育区。据历年水产生产统计年报数据,2016—2018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分别是6666.67、5266.67、5000.00hm2。截至2020年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4800hm2(其中精养鱼池3666.67hm2,普通池塘1133.33hm2,湖库面积未做统计),渔业人口4439户、12703人。水产品总产量3133.33hm2,渔业总产值5.88亿元(其中养殖业产值5.30亿元,水产苗种产值0.44亿元,增殖渔业产值0.14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35万元。渔业在大农业中,依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2团风县水产养殖发展成效

2.1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渔业供给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深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全县现代化农业产业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广水产新品种,发展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打造以沿江乡镇重点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为主,山区乡镇重点发展生态综合种养为辅的五大水产养殖片带。至“十三五”末,全县发展优质鲫鱼、小龙虾、鲈鱼、鳜鱼、黄颡鱼、黄鳝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4666.67hm2,其中鳜鱼533.33hm2、鲈鱼133.33hm2、黄颡鱼3000.00hm2、翘嘴鲌1000.00hm2(含套养面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533.33hm2,其中团风镇铁铺、严家咀、赤山桥村一带稻田养虾面积200.00hm2;回龙山大湾铺、鹞子湖一带稻田养虾面积333.33hm2。逐步形成五大水产养殖片带,即团风黄湖铁铺优质鲫鱼、黄颡鱼、鳜鱼、小龙虾等特色养殖带;方高坪、淋山河大宗鱼类规模养殖带;回龙山鹞子湖大湾铺稻虾生态养殖带;马曹庙、上巴河草鱼、鲫鱼、黄颡鱼高效养殖带;总路咀、但店优质鱼示范养殖带。

2.2渔业生态健康养殖不断推进

加强设施渔业建设,推进渔业生态健康养殖,积极推广工厂化循环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十三五”期间,建设了现代渔业示范基地2个(百容水产基地、黄湖凯诚基地),稻田养虾示范基地2个(回龙山大湾铺凯鑫虾稻基地、鹞子湖忠勤虾稻基地),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基地1个(淋山河镇胡桥村黄鳝养殖基地)、池塘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2个(团风镇徐家楼丛火家庭渔场基地、淋山河君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湖北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基地、湖北凯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团风县江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团风县胜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团风县艳兵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团风县徐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设施渔业的发展和稻渔立体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展现了绿色无公害、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优势,提高了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2.3渔民科技服务不断加强

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水产养殖培训,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宣传与指导,举办“春风行动”、送科技下乡、稻田综合种养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400人次,入户指导68人次,赠送扶贫村贾庙乡仁家冲村花白鲢、鲫鱼、鳊鱼等鱼苗5000尾。推行市场主体+贫困户模式,建设了徐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双杨水产专业合作社等2个产业扶贫示范点。

2.4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坚持生态发展,全面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严格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执法监管,严控水产养殖污染,开展“河边塘”“湖边塘”尾水治理,全面落实河湖库长制,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以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为切入点,不断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成果,组织开展碧水保卫战“迎春行动”、绝户网清理、拆围“雷霆行动”回头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养护,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3团风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团风建县以来,团风县的水产养殖业主要有四大家鱼、优质鲫鱼、黄颡鱼等养殖品种。养殖品种少,养殖规模小,主要采取家庭农场及个人承包的模式进行养殖,整体连片养殖区域小不集中。大中型的养殖合作社偏少。这些情况导致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弱,对渔业市场的把握不准,从而影响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

3.2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在春季鱼病多发季节,水产养殖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每年团风县因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万元。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导致大量违规用药,产生药物残留等质量问题。在池塘养殖中,水产动物疫病随时可能发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规范用药,就会导致疫病的蔓延,危及整个池塘,对整个池塘的养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大大降低水产品的产量,从而影响渔民的收入和渔业的经济效益。

3.3特大灾情抗风险能力弱

水产养殖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据统计数据了解,2016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导致团风县全县渔业受灾面积达到4713.33hm2,水产品产量损失达到22636t,苗种损失11630t,渔业机械损失5135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全县水产养殖户均未对水产养殖进行投保,保险机制不完善、保险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弱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为水产养殖业是高风险行业,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对水产养殖业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保险制度的完善和渔民面对灾情的应对及抗风险能力的强弱也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4团风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针对团风县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经过数据分析,以及与其他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对比,发现其成因主要集中在当地养殖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养殖技术人员有限、品牌意识薄弱,养殖技术水平低、渔业支撑体系不健全等。

4.1养殖业保险制度不健全

中国水产养殖保险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与地区间的发展水平不一,商业保险和互助保险模式并存。由于水产养殖业具有投入高、产出高和风险高的特点,其发展迫切需要保险的支持。2017年在洪水灾害来临前,团风县政府计划出资给水产养殖贫困户购买水产养殖保险,但因为该行业面临承保操作难度大、道德风险防控难等挑战,最终未能成功投保。2017年团风县水产业受到重创,也进一步说明将水产养殖业纳入保险理赔范畴势在必行,让水产养殖户能安心发展水产养殖,真正从中获利。

4.2养殖技术人员配备有限

团风县属贫困县,工资水平偏低,在人才引进方面没有优势,导致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流失,现在团风县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的人员只有3个,年龄均在45岁以上,老龄化十分严重。在春季疫病多发季节及出现严重渔业灾情时,现有的养殖技术人员完全不能及时对养殖户进行科学地指导,影响了团风县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

4.3养殖业支撑体系不健全

一是苗种体系建设滞后。团风县苗种基础设施老化,专业从事苗种培训地基少,亲本退化,名特优苗种不足,良种覆盖率不高,新品种开发与应用鲜见新突破。大部分名特优品种需从外地购入,比如小龙虾苗种需从鄂州购入,鳜鱼主要来自于广东等地,名特苗种的供应受制于人。二是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病防体系不健全。虽然团风县在全省的带动下建立了疫病防疫站机构并购入了基本的设备,但是由于没有专业从事疫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项研究疫病防治的经费,疫病防治工作还无法有效开展。三是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养殖业科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成果不多,基层推广体系弱化,科技成果到户率和应用率不高,养殖业科技支撑能力亟待加强。

4.4养殖业发展支持保障不足

养殖业市场主体、养殖大户申报“二品一标”、申创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积极性不高,品牌意识不强。部分鱼池水质监测系统、进排水等配套设施不全,达不到现代渔业建设要求;针对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政策较少;水产养殖投入成本大,养殖户融资较难;水产品养殖保险尚处于空白,水产养殖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弱。

5团风县水产养殖发展对策

5.1依托项目建设,打造现代渔业示范区

一是着力发展设施渔业,积极开展向上争取资金,加大鱼池标准化改造力度,重点抓好齐鑫、凯诚两个中央现代渔业项目基地、省级现代农业发展水产专项基地以及水产板块基地建设。二是着力发展“高效渔业”,不断调整优化养殖结构。以“十大名优品种、十大实用技术、十大优化模式”为重点,优化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稻虾、稻蛙共生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努力扩大小龙虾、河蟹、黄鳝、鳜鱼等名优产品养殖面积,力争全县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333.33hm2。大力推广先进渔业科技,集合资源,聚焦投入,集中力量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三是着力振兴“水产种业”。加强水产苗种的培育,引进和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苗种企业,对名特优、小龙虾等苗种繁育进行科技通关,针对四大家鱼的亲本进行更新换代,切实提高团风县良种自给率及覆盖率。

5.2调整产业结构,做强渔业品牌

一是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实行分区养殖,发展订单渔业,加快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建设稳定、高产、优质原料基地。不断加强品牌创建。加大“二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快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壮大苗种产业。二是盘活资本,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资本渔业”。通过招商引资、企业融资、投资入股、兼并重组,不断壮大团风县水产养殖市场主体。三是做强渔业品牌,大力发展渔业品牌效应,支撑品牌建设,将原有的品牌做大、做强、做实,创建驰名商标,打造团风名特优及特色养殖系列,努力成为全省的主导品牌和特色品牌。

5.3科学规划,构建现代化水产品市场体系

一是科学规划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团风县区位优势、水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引进的齐鑫水产良种有限公司的科技优势,科学制订水产品市场体系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分步推进,差异化发展。二是构建功能齐全、层次分明的水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依托现代水产业示范区、水产品加工园区等平台,加快形成县城有区域性水产品市场、乡镇有骨干水产品市场、各村有产地市场、基地有塘头市场的水产品市场体系。三是大力发展现代交易方式。推进水产品订单销售、冷链物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农超对接、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等新型农产品交易方式,为水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便捷有效的渠道。四是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重点围绕市场建设,配套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实现水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标准化管理。目前已建设的水产可追溯平台直连接了3大合作社,后期要加大水产可追溯平台的建设,提高县、镇、村的覆盖率。

5.4发展特色养殖,满足市场需求

在传统普通水产品品种养殖的基础上,逐渐寻找有市场需求的特色品种进行养殖,达到少量、精养、高收益的目的,不但要满足现有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同时要满足其他地区对水产品的需求。在科研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水产科研项目,争取政府支持,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可以在传统品种上进行选育,提高传统品种的抗病性及生产能力,重视稀有品种的保护与养殖。

5.5完善金融保险制度

在产业化、健康化的同时,需完善投资风险担保机制,以求健康可持续发展。渔业的保险经营应与国家农业政策相一致,渔业保险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因此不能单独依靠市场实现均衡,建议可以采用以下的保险模式:一是渔业互保模式,由政府推动,形成政策性、非盈利的组织,政府不对该组织收税,组织内互保成员之间自我组织、自我管理、风险共担和互助共济,为所有成员提供风险保障。这种组织运行模式,使得互保成员间利益捆绑,所有成员都会监督和自觉减少风险发生,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运行成本。二是商业保险模式,把商业保险引入淡水养殖行业,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政府不仅需要对购买淡水养殖保险的养殖户进行补贴,而且需要对经营淡水养殖保险的公司提供补贴,通过融合政府对淡水养殖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符合团风县实际情况“财政支持、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淡水养殖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为团风县淡水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5.6提高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治工作是影响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目前,团风县对水产疫病防治的研究和防治远远滞后于生产方面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加、用药剂量的增加都导致病害防控能力变弱。要提高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可以通过加大团风县疫病防治站的建设,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抗病、抗逆性强的新品种选育,开展鱼类免疫机理方面的研究,研制安全无公害的水产用兽药,在养殖户中提倡健康养殖管理。

6小结

团风县水产养殖业从建县发展到现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养殖面积不断增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不断提升,品质不断增强。但在出成绩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比如疫病防控能力有待提高、监管机制有待加强、技术人员配备有待提升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问题的局限性:团风县的发展情况较为复杂,本研究对团风县水产养殖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还停留在较为表面和理论的层次上。基于团风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所提出的建议也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的效果和实施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团风县水产养殖业与周边乡镇的水产养殖相比具有竞争力,随着周边地区水产养殖的发展,团风县如何继续发挥自然优势,保持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群,王琳,黄修杰,等.广东工厂化水产养殖发展前景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9):132-134.

[2]林菲.工业化养鱼将成世纪绿色产业[J].北京水产,2001(4):9.

[3]程同海,宋波,周海嘉.浅谈加快水产养殖产业化进程[J].苏盐科技,2005(1):26-27.

[4]蒋翠红.水产养殖业可追溯性管理与渔业可持续发展[J].南方农业,2016,10(3):152,154.

水产渔业范文篇10

一、年工作成绩

1.主要经济指标比去年幅度有所增长。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2.45万亩,比上年增加500亩;水产品产量6.95万吨,增长4200吨,增7.02%;水产业总产值22.7亿元,增长3.8亿元,增19.05%。其中渔业产值10.7亿元,增4.48%;渔业工业产值4.5亿元,增53.06%;流通服务业产值7.5亿元,增26.09%。水产业增加值8.7亿元,增10.41%,其中渔业6.3亿元,渔业工业1.48亿元,流通服务业1.1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00元,比2010年增加900元,增长9.38%。

2.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水产品加工企业稳步发展,加工原料供应基本充足,产品销售市场稳固,资金回笼快,效益明显,全市渔业工业全年产值达4.5亿元。其中水产品加工1.7万吨,产值2.2亿元。水产专业合作社和协会蓬勃发展,全市渔业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8家,流通服务业全年产值达到7.5亿元。在水产品外销、渔需物资的采购经营等方面发挥作用,增加效益,实现流通产值6.5亿元。休闲渔业也将有较大发展,在档次、规模上求发展、求效益,休闲渔庄近百家、产值达到1亿元。

3.科技支撑作用有效发挥。“80:20”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普遍推广,“两鮊”(黑尾鲌、翘嘴红鲌)养殖、“鱼鳖混养”、淡水小龙虾野生寄养、生物肥及微生态制剂等推广使用率逐步提高。“两鲌”示范总面积5000亩,池塘主养亩放1000-1200尾,亩利润5000元;池塘套养亩放200尾,亩利润500元;湖库套养亩放50尾,亩利润200元;经济效益明显。

4.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卓有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经宣传深入人心,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进一步落实,水产苗种生产、鱼饲料鱼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成鱼加工销售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升级改造市内陶家湖、东湖、八亩新凤三个健康养殖示范场。建立超市水产品准入制度,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二、全年主要工作

(一)努力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1.开展鱼池清淤改造,扎实推进精养鱼池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全省精养鱼池标准化改造现场会精神,在认真调研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市精养鱼池标准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在“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改造精养鱼池6万亩,其中年改造1万亩。为调动养殖户改造鱼池的积极性,市政府决定对精养鱼池标准化改造实行“以奖代补”,每亩鱼池改造补助资金80元,对配备了纳米微孔增氧技术的鱼池每亩补贴180元。今年,全市共计申请改造补贴12295亩,我局严格按照精养鱼池标准化改造标准进行验收,共有5625亩达到年发放补贴标准。

2.搞好渔业配套服务,积极发展渔业生产。一是认真开展渔业科技培训服务。在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的基础上,采取集中培训与入户培训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现场观摩相结合、印发技术资料与实地指导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技术普及方式,累计开展“年阳光工程水产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集中培训10场次、入户宣传、指导培训25场次,印发资料3000余份,培训渔民3000人次,编印发放《水产》8期10000余份,电视台《乡村行》栏进行了11期水产报道。二是指导做好鱼种投放和鱼需物质供给工作。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全市投放鱼种11000吨,其中优质鱼鱼种8200吨。三是做好健康养殖指导服务。深入渔业基地发放《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手册》1000余套,指导填写健康养殖日志300余册,指导渔民科学使用渔药,科学防治鱼病,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在水质、鱼病检验检测的作用,采取实验室检测与技术人员入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为养殖户检测水样318个,诊断鱼病50次,服务面积20000余亩。四是积极开展鱼类病害测报。按照省水产局的要求,认真开展年度鲤春病毒血症春季监测工作,及时上报了检测样本;建立了年病防测报点基本档案,确定7个测报点,测报面积10000余亩。

3.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组织开展渔业抗旱自救。根据省市气象部门对今年旱情的预测情况,4月下旬完成了《市水产局湖区防汛抗旱预案》和《市渔业防灾减灾预案》,成立了市渔业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随着旱情的发展,积极组织抗旱技术人员深入抗旱一线,会同各乡镇一起组织渔民从长江、沮漳河、百里洲人工河提水保生产。共投入抽水机械1886台(套)、柴油210吨、抗旱运水机械225台(套),组织人力4630人(次)。组织专业技术专班,深入渔业基地,帮助鱼苗繁育基地搞好育苗生产。对水源不足的池塘,指导渔民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科学利用化学调水与生物试剂调水的办法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水位下降、水质恶化造成缺氧泛塘。及时上报灾情,今年共争取到第一批国家渔业抗灾自救补贴100万元,并按要求补贴到位。

(二)构建现代渔业产业化体系,努力实现产业化大发展。

一是积极发展水产加工业。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湘宜水产公司、世联食品公司、三合冷鲜鱼公司等龙头企业扩规壮大,引导企业争创省级、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基地+渔民户”的产销一体化体系,组织企业参与各类食博会、展销会,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产品外销。二是培植发展渔业经济组织。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热心从事水产生产和销售服务工作的能人、大户牵头再成立一批水产专业协会和水产专业合作社。全市水产专业合作社达到8家。帮助水产专业协会、合作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三是大力培植渔业品牌。鼓励企业、中介组织申报注册商标,给予适当补贴,壮大渔业品牌。同时,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和参加展销会等多种形式宣传现有的渔业品牌,提升“玛瑙河”牌鲜活鱼、“宜昌世联小龙虾”、“宜昌湘宜鮰鱼片”、“覃姐鱼糕”的知名度。其中,“覃姐鱼糕”在年第二届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博览会上荣获特色农产品奖;“宜大牌鱼糕”在年中国(武汉)农博会上荣获特色农产品奖,大幅度增加了我市渔业品牌效应。

(三)强化渔业执法监管,有效保障渔业安全。

一是加强水产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成立了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市年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并通过开办辅导课和深入渔民池边、家中等多种形式宣传贯彻《渔业法》、《新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送达并指导填写《水产品监管日记》1300余份。开展养殖过程中鱼饲料抽检3次,抽样33份,送检10份,并将抽查结果通过网络、电视和《水产》进行公示;开展鱼药执法打假检查3次,收缴假药24瓶。二是开展鱼种专项整治。认真贯彻《湖北省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成立了市年水产苗种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印发了《市水产苗种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市规模水产苗种繁殖场开展了摸底调查,按照水产苗种场普查登记表的要求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了长期监管档案。在苗繁高峰期,对繁殖场的生产记录、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资料,是否使用禁渔鱼药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向渔民及时通报反馈了情况。三是强化渔业生产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各级安委会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渔业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成立了渔船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市水产局与市渔政站、市渔政站与各渔船户之间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责任。同时,加强节假日执法检查,及时送达《关于长江捕捞渔船安全作业的通知》、《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时刻警醒渔民注意生产安全;按照相关规定强制每船配备救生衣8件、收音机3部;严厉打击渔船非法载人、载货营运行为,确保了渔船水上生产安全。四是集中力量对长江非法捕捞船只进行专项整治。根据《湖北省水产局关于开展年非法捕捞作业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精神,充分集中长航公安局派出所、市渔政站优势力量,从9月下旬开始,对长江段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作业专项整治行动,效果显著,获得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拥护。整个整治行动迅速有力,共检查正在作业和停泊的渔船67条,查获使用电力作业的违法渔船3艘。通过专项整治活动,极大的威慑了从事非法捕捞的违法分子,有效的遏制了长江非法作业蔓延的趋势,维护了长江正常的捕捞秩序。

(四)抓好渔业资源保护,努力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扎实开展长江禁渔工作和小龙虾禁捕令。在禁渔期,渔政部门向渔民发送《禁渔通知》、《关于禁渔期渔船管理通知》、《市水产局关于小龙虾禁捕期的公告》等500份,利用电视、网络、标语横幅等大力宣传;采取白天巡查与夜间蹲守、举报与突击检查、自查与部门联动相结合等措施,严厉打击禁渔期非法捕渔行为。在今年的长江禁渔期,国家东海渔政局、省市渔政部门领导在我市明查暗访,对工作十分满意。二是组织举办长江渔业增殖放流。6月1日我市在白马寺码头举办了市第四届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仪式,放流“四大家鱼”大规格鱼种100万尾,社会反映良好。

(五)狠抓渔业发展项目、落实各项惠渔政策,增强渔业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争取到国家渔业抗灾补贴资金100万元,会同财政部门按照补贴方案已补贴到位。二是发放渔用燃油补贴153万元。三是争取到省级精养鱼池标准化改造补贴资金70万元和小龙虾板块建设资金20万元,目前资金已到达市财政,即将补贴到农户及建设单位。四是发放年禁渔期长江捕捞渔民的生活补贴3.7万元。

(六)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管理和业务水平

一是深入学习中央、省、市文件和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清科学发展的思路,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完善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参加市政府举办的“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和市水产系统“第十二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二是狠抓行风建设和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等工作。

年全市水产工作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投入养殖生产、基地建设、加工、流通等各环节资金明显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水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我市西部乡镇渔业发展水平低于东部乡镇,发展任务还很艰巨。三是渔业科技队伍体系有待完善。镇级水产科技队伍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市级渔业科技推广、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经费严重不足。四是渔政执法队伍尚未纳入财政全额预算,执法经费不能保障。

三、2012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2012年,全市水产工作将紧紧围绕水产大县建设的核心目标,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努力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构建现代渔业产业化体系、不断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和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保护为重点,通过积极争取水产项目和扎实落实惠渔政策,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标,更加有力地促进全市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推进水产大市向水产强市转变。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水产工作目标:围绕水产大县建设要求,狠抓精养鱼池改造升级,使全市精养鱼池达到6万亩,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12.6万亩;水产品产量增加6000吨,达到7.6万吨;水产业总产值提高3.7亿元,达到26.2亿元;渔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700元,达到11200元。

(三)重点工作

1.大力实施板块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3.5万亩板块建设,2012年将继续重点扶持岗渔业核心区建设,重点扶持马家店东湖、问安陶家湖、七星台杨林湖、百里洲八亩新凤板块基地建设,全面实施健康养殖,积极推进新模式,新品种的运用,着力提升核心区的综合效益,为全市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一是进一步强化养殖过程质量控制。不断完善测水养鱼手段和渔业病害监测等防控机制,在重点养殖区积极推行投种、施肥、施药、投饵和销售全程记录制,不断强化养殖过程质量监管,提高水产品质量。二是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支持毛湖淌、陶家湖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改造,完善水、电、路和配套机械设备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化操作,示范带动全市发展健康养殖。三是继续扎实做好无公害“双认”工作。

3.大力实施苗种繁育体系建设。一是抓住国家扶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政策机遇,积极申报和建设水产技术推广站部级水产良种场项目;二是全力支持天润天泽鲟业公司和三江渔业公司在的鲟鱼基地建设,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三峡地区最大的鲟鱼养殖和加工基地;三是继续支持远大渔业公司、陶家湖养殖场发展鲌类、泥鳅、黄颡等名优鱼类,为全市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4.继续推进全市精养鱼池标准化改造工作。一是利用渔业秋冬开发的良好时机,加强宣传,帮助渔民搞好规划,做好申报、验收工作。二是做好迎接省水产局验收工作,确保我市精养鱼池改造通过省级验收。三是积极争取省级改造补贴资金,并及时按标准和要求补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