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业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6:42:22

信贷业务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范文篇1

造船行业既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等特点,造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主要造船国如日本、韩国等,都把造船业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政府通过政策性融资等手段大力支持造船业的发展。我国造船业凭借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造船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行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重点支持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的政策性银行,支持船舶出口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成立八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把支持我国船舶出口作为出口信贷的工作重点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业务累计对船舶出口发放贷款434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放款总金额的23%;办理船舶出口的对外担保22.5亿美元,占担保总金额的74%;共计支持了包括超大型油轮、大舱口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化学品船、高速水翼船和自卸船等在内的各种出口船舶708艘,总吨位1767万吨,合同总金额121亿美元。同时,为贯彻国家鼓励国轮国造的政策,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内销远洋船舶的建造也提供了少量的出口卖方信贷支持。目前,国内的大中型造船企业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客户,中国进出口银行近年来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支持率已经达到90%,与广大造船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八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对船舶出口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促进了造船工业及其上游行业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帮助相关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我国船舶出口连续数年居世界船舶出口第三位的成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既存在优势也面临困难。从优势来看,一是我国造船业技术力量较强,管理水平较高,不仅可以建造一般大型船舶,而且能够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造船的质量和服务都能满足船东的需求。二是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造船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三是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船舶出口得到了政府在出口退税和出口信贷等方面的支持。我国造船业虽然与韩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发达国家的不少船东预言,未来世界船舶建造的主要市场将转到中国,中国很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从面临的困难看,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造船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世界船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市场船价降低,我国造船成本提高,船舶出口难度加大。船舶出口如不能保持稳定增长,或者出现下降趋势,势必极大地影响造船业的发展,并将对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应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支持造船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造船和船舶出口大国。

二、借鉴国际经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主要利用出口卖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同时,借鉴国际同类机构的通行做法,为我国船舶出口提供了出口买方信贷支持。向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是国际上通行的船舶融资方式。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贷款相比,买方信贷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为造船企业、船东和融资银行所普遍接受。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我们先后向挪威索莫盖斯有限公司和温特盖斯有限公司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支持他们从我国进口四艘8删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船和两艘1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船,反响很好,受到出口企业和国外船东的欢迎,这两笔贷款成为我们运用买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有益尝试。

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向购买我国船舶的外国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可以增强对船东的吸引力,提高我国出口船舶的竞争力。国外船东、船舶融资和中介服务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他们希望能够在为船舶及相关贸易提供融资与服务方面加强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合作,并得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我们向挪威斯考根海运集团提供买方信贷后,在国际上引起积极反响,一些国际知名船运公司和船东对我们向船舶出口提供买方信贷等融资服务很感兴趣,纷纷前来咨询,表示愿意探讨具体的合作项目。事实证明,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能够有效地增强我国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让国外船东作借款人,可以解决国内造船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从船舶建造到出口收汇,整个过程所需资金量大、占用时间长,如果单纯使用出口卖方信贷,会加大船舶制造和出口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承担一定的出口收汇风险。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也增加了船舶出口企业持续获得贷款和担保的难度。出口买方信贷免除了由造船企业直接承担的长期负债,不仅可以改善国内船厂的资产负债状况,解决他们贷款难及寻求担保难的问题,也解除了企业船舶出口后存在收汇风险的后顾之忧。

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有不少有利条件。首先是所需外汇资金有保证。建行初期,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外汇营运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曾通过为国外银团贷款提供担保的方式支持船舶出口。现在,国家外汇储备比较充裕,作为支持资本性货物出口的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通过购汇等方式补充外汇营运资金,因此,运用买方信贷业务支持船舶出口所需的外汇资金来源充足。其次是贷款风险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中国进出口银行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船舶出口融资业务,对中国船舶市场和造船企业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国外著名船东和融资机构也有比较广泛的联系。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船舶出口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船舶贷款的信贷资产质量也比较高,不良贷款比率低于其他行业的水平。在对船舶出口提供买方信贷时,我们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强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信用评估,控制和防范船舶建造风险。可以说,我国运用买方信贷方式支持船舶出口的条件已经成熟,只要各方共同努力,买方信贷应该也能够在我国船舶出口融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船舶出口融资方式。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同时发挥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的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进一步加大对船舶出口的支持力度。

三、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几点意见

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发展这项业务,加大利用买方信贷对船舶出口的支持。

一是充分利用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品种齐全、功能强大等优势,为船舶出口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根据企业的需要,在船厂交船前我们可提供出口卖方信贷,同时提供所需的履约和预付款等保函服务,满足企业在建造船舶中对资金的需求;在交船后根据船东及担保情况,或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或继续提供出口卖方信贷,使造船企业和船东得到全方位的融资服务。我们鼓励造船企业积极利用出口买方信贷方式进行融资。

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国外有关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内船舶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请国外金融机构继续为我行出口买方信贷提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搜索论文

繁體

论文首页图片论文热点论文专题论文管理论文经济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语言论文英语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社会论文

哲学论文法学论文声学论文艺术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计算机文农学论文医学论文其它论文搜索论文写作指导应用文稿

考试信息考试软件职称评审信誉保证论文转让论坛交流论文qq群联系方式论文订单论文讨论论文资讯联盟知道论文联盟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国际贸易背景:阅读论文

积极运用买方信贷业务

供担保,还可利用这些机构长期从事船舶融资的经验,借助它们广泛的客户网络,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此外,对采用国外船用设备和材料、在中国制造并出口的船舶,可探讨由中外双方分别提供出口信贷,进行联合融资。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开展利用国外买方信贷进口国外造船设备的转贷业务,以支持国内造船企业更新设备,提高造船能力。要通过上述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扩大我国船舶建造项目订单的来源,为国内船舶出口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三是加强对船舶融资担保方式的调研,有效地控制船舶融资风险。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船舶融资模式还主要建立在银行信用担保基础上,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在船舶抵押担保基础上的融资模式,以降低船东的融资成本,有效地控制船舶融资风险,扩大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规模。此外,我们将借鉴国外有关金融及中介机构在控制船舶融资风险方面的成功经验,改善船舶融资的风险评估办法,更加有效地支持我国船舶出口。

信贷业务论文范文篇2

针对河北省棉花贷款客户点多面广,多数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状况,该行大力推进客户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保收购、保优质企业、不保劣质企业”的原则,实施“育点、延线、扩面”发展战略。一是坚持主动营销,引进优质客户。国家实施棉花临储政策后,棉企盈利主要依靠交储实现。规模小、实力弱、没有交储资格的企业无法实现盈利,致使河北省棉花收购企业数量锐减。农发行河北省分行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详尽调查辖内400型打包机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加工能力、信誉、销售方式等情况,主动宣传信贷政策,灵活运用营销手段,大力引进各类资信好、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棉花企业,从源头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相统一。二是支持仓储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为改善河北省棉花加工企业小、散、弱的格局,有效破解制约企业扩大经营和贷款投放的难题,该行通过支持大型仓储企业做大做强,延伸棉花产业化发展链条,有效带动了当地棉花初加工产业的发展。2013棉花年度,该行向辖内7家大型仓储企业发放棉花收购贷款38.95亿元,占全部累放额的83%,带动了省内156家棉花初加工企业合作经营、共同发展,切实发挥了骨干、带动和辐射作用。三是坚持优质服务,加大客户培育。对有发展潜质的客户,充分发挥信贷引导功能,通过优化组合贷款品种、简化工作流程、优先供应资金、实行优惠利率、灵活贷款方式等一系列信贷扶持政策促进企业增强经营能力,逐步发展提升为系统战略性客户、黄金客户。省分行下发了《关于支持战略黄金客户做强做大的指导意见》,在总行评定黄金客户和战略性客户的基础上,又筛选了一批省分行级战略黄金客户,有效实施战略性客户的年度审核和动态管理,逐步形成了“战略性客户为主导、黄金客户为重点、一般客户为补充”的客户群。2013棉花年度,全省棉花购销类战略黄金客户占全部棉花购销类贷款客户的27%,累计贷款量40.85亿元,占全年累放额的87%。四是坚持动态管理,淘汰劣质客户。按照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原则,对于不注重自身实力积累盲目扩张、经营能力低下、经营管理不规范的企业,逐步予以淘汰。2013棉花年度对6家棉花企业实行了信贷退出,进一步优化了客户结构。

二、首创“点包质押”贷款方式,有效化解信贷风险

随着棉花市场放开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该行棉花收购贷款业务一度出现萎缩的趋势。对此,河北省分行于2008年首创了“点包质押贷款”方式,有效扭转了棉花收购贷款管理工作上的困境。一是“点包放款”。由借款企业利用自筹资金先行收购籽棉,待加工成皮棉后“入库点包”,农发行根据借款企业实际加工出的成包皮棉的数量,按照收购贷款有关规定对其发放棉花收购贷款。二是“仓单质押”。借款企业以第三方监管的库存皮棉所生成的仓单权利质押给农发行,确保贷款有相应物资作保证。三是“库存赎回”。借款企业出库(销售)委托监管的皮棉库存,必须采取“出库报告、先款后货”的办法,将要出库棉花对应的贷款本息足额归还农发行后,方可出库销售。四是“第三方监管”。借款企业、农发行和监管第三方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借款企业将收购加工出的皮棉委托监管第三方负责保管。2008棉花年度以来,通过推行“仓单质押贷款”管理模式,全省棉花收购贷款投放量逐年提升,2008棉花年度放款9.9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188万担,到2013棉花年度达到了47.1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632万担,成功实现了银企双赢。

三、以临储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棉花主体业务

国家连续三年的敞开式临时收储政策,为棉花初加工企业提供了可靠的销售渠道,是农发行棉花主体业务发展的重要机遇。河北省分行一是创新推出“见单放款”方式。在严格贷款资格准入的基础上,对棉花企业收购的用于交储的棉花提出“见单(《储备棉初验入库单》)放款”的支持政策。即:棉花企业竞拍国家临储成功且将企业收购加工皮棉库存运送到棉花临储代储库后,贷款行根据驻库纤检人员检验后出具的《储备棉初验入库单》金额发放收购贷款,待中储棉总公司正式验收入库、下拨资金后,在2个工作日内收回贷款本息。2011棉花年度以来累计“见单放款”62.2亿元,支持企业累计收购皮棉693万担,全部成功实现交储并按时收回贷款本息。二是实行监管公司驻库监管。在临储政策的支撑下,河北省辖内的大型现代化棉花仓储物流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如果实行第三方移库监管方式,不仅增加企业负担,对其优越的存储设施也是巨大浪费。河北省分行引入监管公司驻库监管和信贷员驻库监管作为第三方移库监管的重要补充。借款企业、农发行和监管第三方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委派专职监管人员驻库进行24小时监控,皮棉入库经农发行、借款企业、监管公司三方核实后,开户行根据皮棉数量、等级等,发放贷款予以支持;棉花出库时,将要出库棉花对应的贷款本息足额归还农发行后,方可出库销售。这一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问题,在银行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把“安全锁”。三是实施棉花库存浮动抵押。针对企业自身可抵押资产不足、难以解决足额担保的实际,河北省分行对企业资产抵押、担保没有足额覆盖的贷款形成的棉花库存办理抵押,走出了一条既能有效防控风险,又能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新路子。

四、坚持风险防控和业务发展并重,增加贷款“防护网”

一是以销定贷、以用定贷、以储定贷。为防止企业囤积居奇和“赌后市”行为的发生,在发放贷款之前,对已经签订购销合同企业的合同真实有效性进行审查,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理性经营,以销定购。对于收加一体企业与其原料储备相结合,根据企业收购旺季原材料需求情况,采取足额抵押担保方式对其发放一定额度用于收购“鼓肚”性质的季节性原材料储备资金,既支持收购加工一体企业扩大了棉花购销经营,又帮助企业降低了原材料购入成本,扩大了盈利空间。二是明确各方责任。借款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股东及监管第三方法定代表人与贷款行签订个人资产抵押或保证担保合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三是办理全额棉花财产保险。收购贷款形成的全部棉花从籽棉环节办理以农发行为第一受益人的全额保险,保险金额和时间覆盖贷款本金和贷款期限。四是认真落实“两书一预案”。与当地政府协商签订《保证棉花收购资金安全协议书》,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防范信贷风险。对已经确定拟发放贷款的企业下发《申请棉花收购贷款通知书》。制定“棉花收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置工作。五是强化库存监管。该行制定了“棉花库存监管影像记录管理办法”,指导贷款行客户经理定期核查商品棉库存,实行库存检查影像记录管理,填写《商品棉库存情况检查表》,做到账实相符。

五、以“双结零”为目标,努力实现棉花收购资金良性循环

信贷业务论文范文篇3

信贷业务在财务报表中通过以下项目进行核算:一是“应收利息”;二是.“发放贷款及垫款”;三是“贷款呆账准备”;四是“利息收入”。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通常将“发放贷款及垫款”作为重点测试审核项目。

二、信贷资产审查的内容

一是审查贷款业务的开展是否符合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原则,有无盲目追求盈利,将贷款投向高风险、高回报领域,如集中对市政建设项目、房地产行业发放贷款。二是贷款发放的审批是否严格按照授权,有无越权放贷,有无先放贷后审批情况,是否执行审贷分离。三是贷款的发放规模各年之间是否稳步增长,是否一味扩大贷款规模,导致贷款风险过大。四是贷款抵押、质押担保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等无效抵押物。五是贷款分类是否真实、合规、准确,有无虚报贷款质量。六是对不良贷款的管理是否做到部门专管、风险识别、及时处理,贷款界定、转账、核销是否合规。七是根据贷款分类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是否充足、合理,是否与贷款变动情况配比合理。八是对关联方发放贷款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并实行有效控制,有无放宽贷款条件,放贷规模是否超过银监监管额度。九是审查贷款集中风险,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及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总额三项指标是否超过银监监管额度,是否存在关系密切的贷款客户之间互保获取贷款。十是贷款利率是否执行国家规定,有无因盲目追求利润,擅自或变相改变利率。

三、信贷资产审计的基本策略及其方法

定期、严格地评价贷款质量是商业银行管理当局的责任,而公允地评价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是否符合执业的审慎原则,则是审计的主要责任。因此,审计应特别关注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内控系统是否健全可信,采取分析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对信贷资产的审计,不仅包括对各项贷款的审计,而且包括承兑汇票、信用证、信用卡以及应收承兑汇票、信用证等或有资产的审计。

(一)样本的选择

贷款审计目的是为了确认贷款的真实价值,可运用判断抽样方法,抽取风险点贷款样本,确认其可能损失的程度,谨慎判定贷款的真实价值,防止重大信贷风险。选取样本时应当做到:1.样本要有一定的覆盖率,达到总体评价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效果。若贷款质量较好,样本可少些;反之则多些。2.样本要根据贷款风险类别及重要性水平选取。对于行业风险较大的贷款及单笔金额较大的贷款,样本可多选些。3.样本要有代表性。对贷款的抽样可以从对期末贷款余额各项分类内容的分析出发,以不同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抽样。

(二)符合性测试

在全面了解商业银行贷款的基础上,正确评价贷款控制制度,判断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确定审计重点,准确把握审计方向。

内部控制测试时,1.通过询问等方式,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相关业务人员和会计人员询问,了解商业银行对贷款控制的环境及程序等的情况,取得与贷款业务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内部审计报告、当地银监局现场检查报告等记录,从而确认内控制度和程序的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发挥和控制风险。

2.执行穿行测试,即抽取若干笔具有代表性的信贷交易,对其各控制点进行测试,审查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是否取得预期效果,是否实际发挥作用。测试的重点内容包括抽查计息清单,抽查贷款档案中有关贷款客户资料、贷前调查报告、贷款审批文件、担保抵押文件等资料是否与信贷系统记录情况保持一致;获取关于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检查实际贷款五级分类是否按规定方法进行;检查计息清单中计息范围和利率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正确。

在内控测试的过程中,通常将贷款审批程序的评审作为测试的重点领域,其主要内容有:

(1)贷款的审批是否按照审批程序进行,是否存在超过额度的审批权限未明确、化整为零或未经信贷调查即进行审批的情况。

(2)是否有效执行审贷分离原则。审查商业银行是否设置贷前调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这三个不同的岗位,是否保证岗位之间的独立性、是否相互制约。

(3)是否要求和保证信贷人员进行充分的贷前调查。

(4)贷款发放是否符合信贷政策。是否充分分析企业的资信状况,防止恶意骗取商业银行资金的重大事件的发生,保全商业银行资产。

执行内控测试后,依据测试结果确定审计实质性测试重点。对内控制度评审结果是健全有效的环节,可降低抽查比例,反之则重点抽查。

(三)分析性测试

贷款质量审计以贷款数量为基础,对贷款分类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熟悉贷款总体状况和结构,发现贷款内在风险,进行历史数据比较、同业比较和贷款投向结构分析,从贷款各要素及结构中发现投向规律,比较各分类之间合理性,以此作为审计重点,获取证据。

1.分析性测试方法。

(1)比较分析:

一是同期比较分析。审查贷款质量、贷款行业投向变化趋势,若变化趋势与同期当地经济变化大体一致,则属正常;反之,要做进一步分析。二是同业比较分析。对同一组经营规模类似、性质相同的商业银行贷款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经营业绩差距是否过大,若差距大,则分析成因。

(2)比率分析:

将商业银行五级分类贷款、投放行业类贷款、担保方式类等分类贷款余额分别与全部贷款余额作比较,审查各类贷款的风险权重及其分布。

2.在分析性测试中,需特别关注的方面。

(1)审核不良资产率是否不超过监管限额,不良贷款率是否不超过监管限额。

(2)授信客户的集中度:

一是获取单一客户和单一集团客户贷款授信及贷款余额情况明细表;二是查验贷款客户与其贷款保证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关联公司之间互保;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对集团外公司是否存在债务担保情况,分析其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归还是否构成风险。三是审核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是否不超过监管限额,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是否不超过监管限额,前十家客户贷款总额是否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监管限额。

(3)对关联方授信的检查:

一是获取商业银行关联方清单、关联方贷款授信及贷款余额情况明细表。二是以关联方客户贷款为抽样样本,查验商行发放关联方贷款授信额度及其额度使用情况。三是检查是否遵守商行不得向关联方发放无担保贷款的规定。四是关注关联方对其他公司实行债务担保的情况,分析其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归还是否造成风险。五是将关联贷款与非关联贷款条件进行对比,是否存在放宽贷款条件情况。

(4)不良贷款结构分析:

从定量的角度揭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集中区,例如进行行业投向分析、品种构成分析,揭示不良贷款行业分布和品种分布,从而发现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高风险区域。

3.在运用分析性测试时要关注:

(1)信息来源具有可靠性。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决定着审计证据质量的高低,目标依赖于商业银行计算机信贷系统对数据录入的正确性以及数据计算的准确性。

(2)信息具有相关性、可比性。

分析性测试的资料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从贷款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中比较,捕捉有用的信息。

(3)分析性测试结果具有可靠性。

由于分析性测试存在固有限制,对于重要项目应同时实施其他程序相佐证。

(四)实质性测试

对信贷质量的实质性测试,有赖于信贷内控的健全和有效控制程度。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在于用取得的审计证据验证贷款业务的真实性、贷款质量的准确性。审计应从各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中去发现所需的有关贷款证据。

1.获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系统中的贷款数据,核对与财务系统是否一致,编制贷款汇总表,反映贷款结构全貌,指引实质性测试方向。

2.核对有关账目,审查贷款的真实性。检查会计总账信贷部门台账,查看与部门统计报表是否一致。追查借款合同、借据、会计科目,审核所发生的贷款入账的及时性、完整性。

3.发函询证,核实贷款余额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4.获取当期核销贷款清单、当期收回以前年度核销贷款清单,检查当期核销的管理当局审批文件或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批文件,检查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5.复核银行利息收入的确认。

针对利息收入的真实性、合理性的实质性测试,可以通过将匡算的平均贷款利率结合商业银行当地特色,与中国人民银行()每年公布的基本贷款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如发现有上下浮动较大的贷款利率应进行进一步审查分析。

6.如有贴现业务,需要关注:是否在期后已贴现给央行;检查贴现利息收入是否按收益期递延计算,复核计入当期收入及递延收益余额的正确性;贴现业务是否以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相关票据实地盘点;对期后已托收及转贴现的票据进行期后审核。

7.如有进出口押汇业务,需要追加特殊查验程序:审验有关的押汇合同和单证抵押情况;检查进出口押汇利息收入是否按收益期递延计算,复核计入当期收入及递延收益余额的正确性;审验押汇的期后收回情况。

四、信贷资产的五级分类专项审核

银行资产质量的好坏是关系到银行生死存亡的关键。资产质量的重点也就是贷款质量。中国人民银行自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在我国各类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至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已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采用“五级分类法”(即贷款风险分类法)对银行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类为银行不良贷款。

(一)对贷款进行分类审核,应注意考虑以下因素:

1.贷款客户的还款能力;2.贷款客户的还款记录;3.贷款客户的还款意愿;4.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5.贷款的担保;6.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7.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状况。

对贷款进行分类审核认定时,要以评估贷款客户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贷款客户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信用评级作为贷款分类的参考因素,不能用其代替对贷款质量的分类。

(二)五级分类复核方法

对商行贷款五级分类审核的前提是商行能够定期收集到贷款客户报送的真实、合法的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从获取的资料中,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风险缓释条件等综合因素,重点分析贷款客户财务实力、现金流量、抵押品价值、还款记录、还款意愿,综合判断贷款客户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和贷款可能发生损失的程度。总之,企业财务分析是审核五级分类的核心。

在审核实务中,对获取的贷款业务汇总表进行分类汇总,以不同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例如单一客户贷款金额的前十名、五级分类上调类贷款、特殊行业贷款等,对贷款进行抽样。然后从每笔抽样样本贷款入手,对商行贷款五级分类进行重新认定。

在重新认定时,应特别关注:

1.关注重复出现的贷款客户及相关联的贷款客户。

有的商业银行为避开各种限制,对同一贷款客户采用分次形式发放贷款,或通过贷款客户的关联企业分户发放贷款;有的商业银行为完成某些经济指标,会采用借新还旧形式,造成虚假还贷还息;有的商业银行通过多次更换借据,将不良贷款从形式上变成正常贷款。这些做法违反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国家的有关规定,严重影响了信贷资产的质量。对正常贷款进行审计时,应高度重视重复出现的贷款客户和与其相关联的贷款客户,获取并审阅相关法律性文件,延伸相关单位审查,防止正常贷款中存在风险和违法违纪问题。

2.同一笔贷款不得进行拆分分类。

3.下列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

(1)本金和利息虽尚未逾期,但借款人有利用兼并、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商业银行债务的嫌疑。

(2)借新还旧,或者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偿还。

(3)改变贷款用途。

(4)本金或者利息逾期。

(5)同一借款人对本行或其他银行的部分债务已经不良。

(6)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发放的贷款。

4.下列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

(1)逾期(含展期后)超过一定期限、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

(2)借款人利用合并、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商业银行债务,本金或者利息已经逾期。

5.需要重组的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

6.贷款客户在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可作为参考依据。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联网系统查见贷款客户在他行贷款情况,通过显示的其他商业银行贷款状态信息作为判断五级分类的依据之一。

五、关注不良贷款的审核

统计2007年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如表1所示:

(一)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薄弱。

2.贷款过度集中,结构不合理。

3.借款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贷款难以收回。

4.宏观政策调整和市场环境变化因素导致贷款损失。

5.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借贷人逃废商业银行债务比较严重。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商业银行内部人员相勾结,恶意骗取贷款资金。

6.受经济体制和金融会计制度的影响产生不良贷款。

(二)审核不良贷款时应关注的主要内容

1.损失贷款的金额、结构以及形成的原因和责任。查清确已流失、无望收回的损失贷款的金额;查清损失贷款造成的应收利息坏账金额。对损失类贷款的审核,要延伸到贷款企业逐笔调查核实。

2.在查清不良贷款数量的基础上,查清次级、可疑类不良贷款在各行业的分布结构及其所占比重。对形成不良贷款比重较高的行业,商行要总结其形成原因及盘活信贷资产的有效途径。

六、复核呆账准备金的提取

银行贷款发生呆账不可避免,但银行的呆账应控制在同业公认的水平内,特别是要控制在银行风险承受能力之内。商业银行不仅要能识别贷款业务活动中隐藏的风险因素,更要对风险导致的后果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贷款准备金制度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有效方法。商业银行是否足额提取呆账准备对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稳健性及盈利性有重大影响。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贷款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部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指引》的有关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在提取一般准备金以外,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对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分别按2%、20%、50%和100%的参照比率计提专项准备金。实际执行中,要考虑监管要求。

审计应协助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合理、充足地计提呆账准备,并将已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比例控制在监管提出的参照比率范围之内;指导商业银行逐笔分析每笔贷款业务的可收回性、可收回金额和预计收回时间,折算为净现值提取个别贷款呆账准备。

一般贷款呆账准备金的覆盖率不应低于不良贷款金额的100%。

总而言之,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审计是整个商业银行审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充分掌握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通过各种手段的对外延伸和印证来发现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中存在的问题,以揭露问题、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同时,审计中应不断改进审计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优势,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54号),2007.

[2]佚名.商业银行信贷审计的内容与方法.论文天下论文网,2007,(11).

信贷业务论文范文篇4

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和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是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内容,而其中份额最大、目前开展得最好的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成为银行业和房地产业中的热点。分析和探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主要是围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来进行的。

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主要风险因素

房地产信贷引起银行巨额坏帐从而引发金融动荡,可谓屡见不鲜。1955~1980年间,日本住宅地地价上涨约40倍,而同一时期各产业现金工资总额仅增加14倍,进入1980年代以来,日本商业用地地价高涨,另一方面为抑制急剧的日元升值,采取金融宽松措施,使房地产信贷进一步扩大,并最终成为进入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在1992年之后的二、三年间出现了房地产开发热,尤其是海南、北海的房地产更是热得炙手,要不是及时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抑制过度的房地产开发热,后果不堪设想。尽管如此,海南和北海的积压房地产的处理问题,至今仍未彻底解决。前几年发生在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过度的房地产信贷也是元凶之一。

房地产业是我国近十年发展最快、关联度最大、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房地产的发展带动房地产金融的发展,个人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7年的190亿元上升到2003年末的1.2万亿元,增长63倍。2003年末的坏帐率为1‰~2‰,但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往往在3~8年后大量显现,而2003年末的贷款余额大部分是在2000年之后发放的。那么,讨论和分析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的风险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大体来说,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的风险因素分为政治风险、法律政策风险、道德风险(或信用风险)以及市场风险(或商业风险)。所谓政治风险,是指贷款住房所在地区或国家发生社会动荡,政权极不稳定,从而引起房地产价格的急剧贬值,导致个人住房贷款难以收回的风险。而法律政策风险,是指个人住房贷款手续的完备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存在问题以及税收法律制度、宏观经济政策在个人住房贷款期内发生大的变化或调整,从而影响到整个住宅类房地产的市场租金和市场价格,进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安全性带来影响的风险。道德风险(或信用风险),是就开发商和购房者而言,如果他们不注重自身信用,故意违约导致个人住房贷款不能如期支付给贷款银行的风险。市场风险(或商业风险),则指因市场供求的变化,使贷款住房的市场价格出现较大贬值,或者取得贷款支持的购房者发生非故意违约不能支付到期贷款,因而不能全部归还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政治风险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下面仅就与法律政策风险、道德风险(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或商业风险)相关的一些具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1.选择项目风险一种情况是个人住房贷款所选择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本身存在严重问题,具体来说又包括如下情况:一是规划报建手续瑕疵,如因土地出让金未交而未领《国有土地使用证》等,这些房地产项目极容易在购房户和开发商之间产生集体纠纷,现实中这种纠纷的往往造成购房户集体拒付个人住房贷款,对这种项目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极大的风险。二是该房地产开发项目事先未作好市场分析,市场定位不明确导致该项目本身根本就没有市场前途;三是开发商自有资金不足,或者开发商缺乏经验,没有高素质的人员组成的管理队伍等。出现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烂尾”或不能如期交房,如果银行不慎选择了这样的项目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则该贷款从开始就面临成为呆坏帐的可能。

还有一种情况是银行需了解商品房类型的不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有较大差别,一般来说以投资为目的的客户的违约风险大于以自省居住为目的的购房户的风险,商业房大于住宅,而住宅中易于成为投资品种的小户型和酒店式公寓大于一般住宅。目前成都市市场上小户型购房户中投机淘金的购房者占很大比例,在前几年投资高回报的示范带动下许多普通市民也加入投资小户型的行列,推动小户型的价格快速上涨,一旦租金达不到预期水平,违约的风险将大大增加,从金融部门反馈的信息来看,这类小户型违约的概率明显高于一般普通住宅。故银行对投机性客户应从严审查,对容易成为炒房户目标的项目谨慎介入。

2.销售价格不实风险。开发商销售价格严重不实,普遍高于同一供需圈类似住房的市场价格。实际工作中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开发商因种种原因,将销售价格人为抬高;;或者将银行提供按揭支持的售房价格抬高,有的销售价格甚至比同一供需圈的类似住房的公允市场价格高出20%~30%.试想,如果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之初,贷款金额就高于相应的住房的公允市场价格,还奢谈什么防范信贷风险之类的话题呢?成都市市场上也出现了通过提高单价,同时对购房户高赠送返现的方式,达到实际降低银行按揭的首付比例,销售单价实质并未抬高的方式。

3.开发商恶意套现风险。开发商可能因为工程建设资金的短缺而恶意套现,一是开发商组织一批假的购房者到银行办理按揭手续,或者开发商出具虚假的首付款证明从而放宽实际交付的首付款限额(比如,首付款应达房价款的30%,开发商私下答应为购房者在一定期限内垫付10%~20%的房价款),从而达到套取银行现金的目的。而不论是开发商组织的那些不真实的购房者,还是开发商擅自降低首付款的真正购房者,归还个人住房贷款的还款能力都是有极大疑问的。

4、个人信用风险。这里谈到的个人信用风险,仅指购房者故意违约,如本来没有还款能力而骗取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或者具有还款能力而恶意拖欠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至于借款人经济状况恶化,以及发生借款人死亡、失踪而无人带其履行合同或继承人或代管人拒绝履行合同等情况造成的借款人违约,属于通过健全有关法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解决的问题,可以不纳入个人信用风险范围。6~}1[o?/*s::%&98,3LqE7r&u.tkNHs数学论文=\7(*_&Q)+*;??u-h#AHy€

5、资本价值风险。房地产的资本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期的收益现金流和可能的未来经营费用水平,然而,即使收益和费用都不发生变化,资本价值也会随着收益率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情况在证券投资市场上反映的较为明显,房地产投资的收益率也经常变化,这种变化也影响着房地产的资本价值。预期的资本价值与现实的资本价值之间的差异即资本价值的风险。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按揭住房的资本价值风险,是指该住房的预期市场价格与现实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影响住房的资本价值的因素主要有:

论文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防范来自免费论文网

(1)未来住宅类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关注房地产发展的阶段,房地产市场是个周期性的市场,房价水平处于波峰时期的贷款风险肯定大于其他阶段的风险,未来的预期市场价格可能普遍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故金融机构要对不同阶段在首付比例上区别对待,从宏观上控制住该风险。

(2)住宅功能陈旧。以后人们对住宅的功能要求(如户型设计、外部景观、室内设施等)总是日新月异、不断增强的,当前的住宅在功能上以后总会逐渐陈旧过时,相应地,其资本价值也有贬值的可能。

(3)房地产估价。如果某地区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均有高估房地产价格的倾向,则房地产的融资能力、获利能力均被抬高,相应地,房地产的资本价值也就容易高估,从而推动经济泡沫的出现。

住宅资本价值风险的出现,可能使按揭住房的未来市场价格极大地低于办理按揭之时的市场价格,导致借款人大面积理性违约,造成严重的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

6.个人住房贷款资金的流动性风险。由于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期限长达10~20年,甚至可达30年,贷款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如不能解决,个人住房贷款抵押的一级市场必然出现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资金占用的长期性与资金来源的短期性问题,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巨大需求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有限的矛盾。个人住房贷款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使银行的长期资金使用和短期资金来源的不匹配,使商业银行自身加大了资金短缺的压力,从而让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难以开展下去。

7.法律风险。个人住房贷款的法律风险,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合规性问题。个人住房贷款的手续是否完备、合法和有效,如住房抵押登记和商品房预售的备案登记应办妥等。(2)按揭住房的权利瑕疵。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要求按揭住房不存在权利瑕疵,如果按揭住房还存在其他抵押权人、典权人或其他买受人,则银行的贷款缺乏安全、有效、足值的抵押担保品,银行的贷款风险自然就很大了。(3)抵押住房的处分问题。借款人不能归还银行的贷款本息,尽管抵押住房不存在权利瑕疵,但如果借款人不能从抵押住房迁出或者借款人迁出后无立足之地,银行就不能顺利地处分抵押物。

8.档案管理风险。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档案保存相当重要,因为在如此长的借款期内(可长达30年),银行工作人员必然产生变动,甚至从领导到信贷员要换四、五次班,现在已经发生了因工作人员变动而造成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档案流失的情况,若银行内部有人与外部勾结,则问题更为严重。若出现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档案的失真、失实,则银行的贷款就面临极大风险。

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防范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因素虽然很多,但其中许多风险因素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的信贷管理工作是可以防范的,亦或减小风险。具体来说,有如下一些防范风险的措施:

1.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前期评估工作。通过个人住房贷款的前期评估工作,可以选择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给予贷款支持,从而避免项目选择风险、销售价格不实风险,部分避免资本价值风险和开发商恶意套现风险。个人住房贷款前期评估工作包括的基本内容有:

(1)贷款项目评估。通过对按揭项目的建设条件评价、市场前景分析、开发商素质和业绩评价、项目的财务盈亏平衡分析和风险分析,可以判断项目是否具备给予按揭支持的条件,从而择优挑选好项目。

(2)对拟提供贷款支持的按揭住房的期房价格进行市场评估,经银行确认后,确定合理的贷款成数。

对期房价格的市场评估,避免了开发商高价销售策略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有的商业银行通过评估机构曾发现,开发商针对按揭住房的销售价格高出一次性付款售价的3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获得了暴利,但银行贷款的风险从一开始就额外加大了。通过评估,还可以部分避免开发商的恶意套现风险。因为即使开发商组织假的购房者办理了按揭手续,套取了银行现金,但个人住房贷款毕竟拥有了合法有效、足值的抵押担保品——住房抵押,在开发商仅能获抵押住房的公允市场价格的七成贷款的情况下(银行还可以根据按揭住房在建项目的形象进度,预留开发商对购房者的保证金,以保证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开发商终究会想方设法按月代替虚假的购房者归还贷款,否则银行一旦处分抵押住房,加上银行预留的保证金,应该可以使贷款风险降到最低,而开发商则得不偿失。

对期房价格的市场价格评估,还可以避免抵押住房的资本价值风险。通过对未来同类住宅类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分析,对住房功能陈旧的判断,以及对城市空心化趋势的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分析、评估,可以评测出较为公允合理的住房理论价格,根据该理论价格计算的贷款成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无疑可以减小抵押住房未来的资本价值风险。当然,减小抵押住房的未来资本价值风险的前提,还是要有规范的房地产专业评估机构进行市场价格评估,而且对期房评估得出的理论价格应能基本反映类似房地产的未来市场趋势,做到公允、合理和可信。否则,如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虚假和不真实,远远高于其理论价格(往往由房地产抵押人、贷款银行和评估机构三者共同推波助澜),就会和证券投资的过度繁荣一道,形成“虚拟经济”的极度兴旺,即“泡沫经济”,最后导致经济的全面崩溃。

2.建立个人信用评级制度。不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离不开个人信用评级,其实只要是开展个人消费信贷,都离不开个人信用评级。人们常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实也可以说“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目的就是要通过评级掌握借款人的个人真实收入和财产,掌握借款人有没有个人负债,借款人以往有没有不良信用记录,从而据以判断借款人的还贷能力和还贷意愿。但是,目前对个人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缺乏权威部门的统筹,往往难以实际推行。比如,建设银行在1999年出台了个人住房贷款资信评定标准,工商银行也出台了《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资信评估指导意见》,但都限于住房贷款借款人资信评估和各自银行系统,资信评级结论不能在其他商业银行通用,也不能用于其他个人消费信贷。并且如果开发商同意卖房给购房者,购房者又支付了首期购房款,资信评级势必流于形式;如果先办个人资信评级,达不到资信标准的个人不担不支付评估费,还可以换一家银行办理按揭。

因此,为了建立有效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应抓好以下基础工作:

(1)建立独立、公正、权威的资信评级中介机构。该机构应由人民银行进行业务指导,能够调阅各商业银行的电脑网络资料,出具的资信评级结论在各商业银行通用,适用于一切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并可进行实时跟踪,一但发现不良信用记录,随时调整其个人信用等级,对近三年信用良好的个人,可以按操作规程调高其个人资信等级。

(2)尽快建立个人存款实名制和个人财产申报制度。通过这两项制度的建立,可以掌握个人真实收入和财产,评价个人的还款能力。所幸的是,二○○○年伊始,人民银行已宣布即将实行个人存款实名制,相信个人财产申报制也将很快出台。

(3)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和计算机联网查询系统。个人信用实码制就是将可证明、解释和查询的个人信用资料都存储在该编码下。当个人需要向有关方面提供自己的信用情况时,个人资信评级机构通过个人信用实码可以查询所需资料,从而评定信用等级。

(4)建立个人银行帐户。将目前个人收支以现金为主,改为以个人银行帐户转帐收支为主,个人只有零星的现金收支。这样,银行对个人的货币化资产、不动产等非货币资产(通过转帐和税收确认),个人收入和到期偿付能力就可以全面掌握并进行评估。

3.健全法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涉及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修订和完善房地产抵押法律制度、房地产转让和预售法律制度,通过制订物权法、个人破产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可以使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手续在合法有效的基础上更加完备、简明,使抵押住房不存在权利瑕疵,保障抵押权人拥有能够顺利、合法地处分抵押住房的权利。

4.强化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银行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档案,实现电脑和文件资料(原件)的双重管理,加强内部监督、内部牵制,以保证业务档案不失真、不失实和不流失。通过电脑化管理,对每月拖欠银行贷款的借款人进行及时催收,并纳入“黑名单”,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力度。

信贷业务论文范文篇5

本文作者:吴艳王林萍工作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选择性贷款现象严重目前,虽然农村信用社覆盖了全国的农村,但由于受制于商业银行的制度性约束,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前提下,一般采用了对农户进行选择性的贷款。这也直接导致贷款对象选择上有严重的倾向性,一些急需信贷金融支持的低收入者因缺乏担保而无法获得金融服务的保障。在我国贷款地域限制越来越松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也开始逐步向城市回流,“非农化”倾向与最初的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管理相互背离,导致金融机构支农效应较弱。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偿还贷款的能力偏弱,加之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村金融机构不多,促使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不断增高,农村金融风险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金融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成为制约农村金融机构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加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管理首先,建立贷款管理责任考核制度,提高员工责任意识。农户小额信贷是建立在农户讲信用的基础上发放的贷款,为防范和化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提倡建立一套科学、合规范的贷款管理责任考核制度。如确定相应的不良贷款考核指标,实行超指标比例赔偿、低于指标比例适当奖励的办法,调动信贷员管好贷款的积极性。其次,创新小额信贷模式,提高乡村的信用意识。通过由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组织与信用社签订“农户诚信协议”,以加强农村农民的诚信意识。同时强化农村信用文化建设,提高金融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内部管理环境,从而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诫机制。再次,创新信用社合作模式,明晰产权关系并大力开展增资扩股工作。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进行彻底合作制改造,变虚置合作为以利益联结合作,将分散的小额贷款客户组织起来,逐步形成互相监督约束、互为激励促进的多个信用合作小组,信贷管理人员直接与合作小组开展信贷业务,有效地解除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障碍,降低监管成本,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强化商业性小额信贷公司和村镇银行的管理首先,要强化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提高小额信贷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针对农村、农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需要和担保公司相关制度进行有效融合,以提高制度的风险控制能力,进而在风险控制前提下,不断进行信贷产品的创新。如山西平遥日升隆开展了小额信贷的金融创新活动,把小信贷“示范村”的试点与村委会合作来控制风险,并尝试推出“龙头企业+担保公司+贷款公司+农户”四位一体的贷款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2]。

其次,小额信贷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客户管理,在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提高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信用数据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信息共享,从而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再次,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将小额贷款公司从非金融机构向金融机构过渡,小额贷款公司在依法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改造为村镇银行,进而全面纳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这不但可以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而且金融机构的规范运行体系的引入,可以极大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合规性经营。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目前除了国际组织和个人的捐助,国家财政资金仅限于人民银行的支农贷款。随着我国金融政策的不断放宽,我国允许部分商业银行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利率,以提高信贷的灵活性,弥补小额贷款的风险成本。目前,我国小额信贷机构具有明显的福利性特征,小额信贷机构多具有政府背景,以公益性为目的,盈利动机不强。因此,在目前状况下对吸引商业资本需要进行进一步商榷。虽然,这些机构和小额贷款机构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但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下,可能会通过盈利来进一步夯实发展的基础,从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目前农村资源比较匮乏的状态下,低利率水平才能使小额贷款机构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有可能使更多农民获得贷款,从而通过市场力量来促使农村小额信贷资金自发形成供求平衡的运作机制。完善小额信贷市场信用体系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全国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已经实现国内所有中资银行联网,农村信用社也逐步开始纳入全国的个人征信系统。

目前,由于基础条件差、农村金融机构分散等原因,还很难建立起统一的农村信用社征信系统,这样就不得不面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风险较高的现状。因此,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联合,对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和守信激励、失信惩诫机制,进而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提供风险防范的政策支持。同时还需要尽快考虑将村镇银行的开户、结算等金融业务全面纳入银行开户、结算体系,以依托健全的商业银行金融体系来防范其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从而方便小额信贷机构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建立与完善农户信用贷款档案管理。为重点支持当地的产业,可以在业务量大的乡镇采用现代银行管理的客户经理制模式,及时提供资金、信息、技术、市场分析、风险防范于一体的“金融套餐”服务,不断更新和提高服务质量[3]。建立和完善小额信贷组织机构的相关监管法规我国政府进行小额信贷项目开展以来,成功案例不多,主要是对小额信贷不够重视。政府建设项目存在一定的扭曲效应,特别是在小额信贷运行过程中,法律不健全,导致小额信贷业务运行监督缺位问题严重。因此,当前需要规范对小额信贷组织机构的立法,给予一定的法律主体地位,将其从政策边缘转变为合法经营,以保障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合法权利,促使其建立有序发展的规则与机制。加强培训,提高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率,使广大农户了解最基本的金融知识,防止农户在与金融机构打交道过程中,因为缺乏金融知识而无法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农户对市场、新技术的了解及运用贷款的能力。

信贷业务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信贷;新农村建设

Abstract:Expandingcommercialcreditbusinessisaneffectivewayfor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nks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supportruraleconomy.Inviewofthis,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nksarerequiredtoconductcommercialcreditbusinessinawell-orderedwayandlendsupportto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whilepromotingpolicy-relatedbusiness.

Keywords:policy-relatedbusiness;commercialcredit;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

随着国家粮棉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也由单纯支持粮棉流通向生产和加工转化领域延伸,贷款对象由单纯的国有粮棉企业向各种所有制粮棉经营企业拓展。农发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做好政策性贷款业务外,还要做好商业性贷款业务。

一、目前农发行开办的主要商业性信贷业务品种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主要是粮油业务和棉花业务两大类。一类是粮油类商业性贷款,主要包括:粮油流转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贷款,粮食合同收购贷款,种用大豆贷款和粮食仓储设施贷款等。再就是棉花商业性贷款,主要包括:商品棉贷款、棉花良种贷款、棉花企业技术设备改造贷款及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四大类。

流转贷款的贷款对象是在农发行开户,自主从事粮食(含油脂)收购、调销、进口业务的各类粮食购销企业,包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后落实原有贷款债务、继续从事粮食经营的购销企业,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粮食经营资格的各类所有制粮食购销企业。其具体用途分别是用于解决借款人直接从粮食市场收购粮食的合理资金需要;用于解决借款人从其他粮食经营企业购入粮食以及粮食副产品的合理资金需要。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的贷款对象是经地、市级以上(含)人民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认可,以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用途分为收购贷款、调销贷款、其他流动资金贷款、基建技改贷款。收购贷款和调销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直接收购或从粮、棉、油经营企业调入粮棉油商品的流动资金需要。其他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与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过程相关且必需的其他短期流动资金需要。基建技改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从事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性质的资金需要。

粮食加工企业贷款对象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企业,包括粮食系统的加工企业和其他所有形式的用粮企业。具体用途分为:解决借款人直接收购粮食和从粮食经营企业购入粮食的流动资金需要;解决借款人与加工转化粮食相关的其他原材料、费用支出等所必需的其他流动资金需要等等。

二、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并存市场定位问题的认识

首先,是农发行外部政策环境变化的需要。纵观农发行成立之后十年的具体工作实践,我们回过头对它的成长和发展进行重新认识,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农发行建行之初,外部政策环境固定,职责任务清晰,原有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都是明确的。但随着1998年国家粮棉改革政策的出台及不断深化,其业务范围和阶段性职能不断作出应对式调整,原来的职能定位逐渐从模糊不清发展到现在的重新寻找,运行十年之后,好像又回到了原地,不得不对农发行的成长和发展再一次进行审视和探索。应当承认,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粮棉改革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发行建行之初的基本职能和业务范围已经有所改变,政策性业务的范围和比重越来越小,商业性业务的范围和比重不断扩大,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已使农发行这一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银行,不得不面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相对独立又相互兼容的境地,这是改革的必然。

其次,是农发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农发行要实行“三分、两减、一深化”,即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进行分类管理、分账核算、分别经营,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减少行政色彩。其主旨是要求农发行在两类业务并存的前提下按现代银行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国务院对农发行提出的目标任务已非常明确,只有正确面对农发行既存在政策性业务,又存在商业性业务这个客观现实,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办行方向,在发挥好农发行政策性业务这一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毫不含糊地追求商业性业务的自身效益最大化。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在坚持政策性银行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建机制,在发展商业性业务,释放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功能的环境中立规矩,在完成好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和谐发展的统一中营造环境。因此,要确保农发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去适应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共生共存的现状。反过来,两者只有共生共存才能为农发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农发行延伸信贷支持环节,将粮食收购、存储和加工各环节的资金流转全部置于农发行信贷监管范围内,提高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成效,有利于农发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整体服务功能。

三、农发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的意义

在新的改革形式下,农发行在坚定不移地履行好政策性职能,办好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同时,适度、审慎地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国家粮棉宏观调控。农发行商业性贷款同政策性贷款一样,都是国家实施粮棉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只不过二者作用的方式和机制有所不同。随着粮棉油市场的全面放开,粮棉油生产、流通和加工转化已逐步呈现出产业化、集团化经营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粮棉油购销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从而实现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有的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已经接受政府委托,承担起地方粮、棉、油储备和平衡市场供求的任务,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

此间,随着改革的推进,国家调控粮棉油市场的载体,将在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现有棉花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逐步扩展到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粮食加工骨干企业和其他粮食营销等企业。农发行通过发放商业性贷款对这些企业及时提供金融服务,为粮、棉、油的生产、流通、加工转化、技术改造以及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将在稳定粮、棉、油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粮、棉、油市场,确保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国家“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商业性贷款支持的客户,除了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经营粮棉的购销企业外,还包括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和其他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一头牵着粮、棉、油消费市场,一头连着粮、棉、油生产,可以根据粮、棉、油市场需求,引导粮、棉、油作物的种植以及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内容等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但由于这些企业的低效、弱质,决定了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商业银行不会大量进入,只能由农发行对其提供商业性贷款支持,支持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和增加附加值,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分享生产和加工环节利润,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无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服务。

(三)有利于促进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一是通过“扶优限劣”的信贷杠杆优化市场主体。成熟的市场是促进产业良性、健康、长效发展的前提条件,其中,市场主体是关键因素。在打破了对国有流通企业的垄断局面后,通过商业性贷款择优扶持,发挥对市场主体优胜劣汰的筛选作用,促使经营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对促进我国市场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发行商业性贷款对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信贷支持,促进各种所有制成分企业平等享有市场资金配置,有利于粮棉市场主体所有制结构的改善和优化。

二是通过对贷款的风险控制,促进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农发行对商业性贷款实行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管理方式,尤其注重对市场价格风险的控制,使客户更加尊重与关注市场,注重对市场行情与走势的分析,逐步扭转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顾市场价格风险、盲目经营的状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作用。

三是通过商业性的市场设施贷款支持,加快市场硬件建设,促进市场体系完善。

四是有利于促进粮、棉、油的产、购、销相互衔接。目前,越来越多的粮食购销企业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和其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行了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其收购资金需求量大、季节性强,农发行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可及时解决企业购进粮食资金紧缺的问题,有助于粮食加工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有效促进产销区结合,减少流通费用,节约交易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四、农发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从主观认识上来讲。农发行本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主体,政策性银行只有承担政策性业务才是它的初衷和本来面目。现在既让它承担政策性业务,又让它承担商业性业务,势必会走向两种可能,要么变得似是而非,要么同化为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商业性业务追求的是银行自身效益,两者既矛盾又对立,很难达到和谐统一。正是因为主观认识上的左右摇摆,造成了具体工作实践的举步艰难。

(二)从基层行目前的具体工作实践看。以夏粮收购为例,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收购、由地方落实利费补贴和价差亏损的地方调控粮收购,贷款政策已非常明确,按计划供应,足额提供贷款;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支持方式,由于是重新拓展业务,贷款政策也比较明确,按风险管理的规定运作,但除此之外的中间一大块商品流转贷款,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说它是政策性,但基层行首先必须考虑市场价格因素带来的贷款风险,对企业也提出明确的防范风险条件,要求办理资金抵押、规定自有资金比例和风险保证金比例及信用等级程度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商业性业务的经营要求。说它是商业性业务,又没有完全按经营性贷款的要求来操作,在具体执行中却有许多政策性痕迹,农发行要防止出现空白点,要防止农民卖粮难,担心粮食企业收不上粮,政府有压力、有怨言,害怕农民因卖粮难告状,新闻媒体曝光,农发行既想争取自主发展的空间,又怕触及政策风险挨板子,处于两难境地。在粮棉市场已经全面放开的情况下,让农发行去承担非市场因素的政策意愿,显然对农发行有失公允。

(三)在处理商业性业务的实际操作方面,农发行与被支持对象在观念上产生错位,难以对接。经调查得知:由于多年来受粮食敞开收购,农发行及时足额提供贷款,即“收多少粮棉、贷多少款”的影响,长期以来给地方政府、粮食主管部门及购销企业产生一种错觉,农发行成了为粮棉企业无条件提供贷款的工具,以至于在粮棉市场、价格、收购全面放开的今天,个别地方政府的市场意识没有完全觉醒,对农民卖粮仍存有大包大揽思想,生怕粮农卖粮难,农民有意见。而对粮食购销企业,则长年处于国家粮食政策保护之中,缺乏自我完善能力及与个体粮食经营者的竞争能力,不能及时树立或难以树立起必要的市场风险意识,以至于农发行在对粮食企业进行商业性贷款支持时,提出的贷款条件和贷款方式,购销企业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总认为贷款门槛抬得太高,再加上外部环境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发行在支持收购时往往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被告的角色,成为“代人受过”的对象。

(四)受政策环境影响过大,在完成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和谐发展中,没有自己驰骋的空间。从近十年的运行实践得出的感触是:农发行的成长和发展受外部政策环境影响之大,超出所有任何一个行业,既受“三农”政策大的影响,又受粮改政策的具体影响,还受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的牵制。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商业银行法》在营运中进行自我保护,农发行只能依据国家粮改文件和政府的意愿。从这一层面上讲,农发行的发展权没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信贷管理模式。逐步改变原来的政策性银行信贷管理的老模式,真正参与到企业改制及经营当中去,实行既严格、统一,又灵活、全面的信贷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对信贷资金的风险防范预警,建立和完善全程参与、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信贷管理机制,将风险关口前移,并不断提高风险防范和调控能力。

(二)探索和建立以效益为导向的资金优化配置机制,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商业性贷款业务,依据各基层行的经营管理、风险防范能力等择优配置,对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的给予资金倾斜。同时,强化信贷资金与信贷计划的衔接,适度加大资金调控力度,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区域和优良信贷业务品种流动,达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益的目的。

(三)加强和完善信贷管理,努力防范新增贷款风险。对潜在风险较大的贷款客户,要果断制定和采取收贷退出措施,有效规避贷款风险。要建立贷后评价制度,定期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检查评价,重点对商业性贷款开展贷后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四)应明确农发行兼有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任务,并且两者独立存在。这样可以在坚持政策性银行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在有必要追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毫无顾忌地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应当认识到政、商合一混业经营并不是混淆经营,不能把政策性业务按商业性贷款的运作模式来要求,更不能把商业性业务看成是政策性业务,追求政策保护,降低贷款管理标准和风险防范标准。

信贷业务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个人贷款乡村银行个体经济商业银行

从经济学教授到穷人银行家,尤努斯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976年某一天,尤努斯在乡下遇见一个赤贫的村妇,她制作的竹凳卖得很好,可是她依然很穷。因为她没有钱去买原料,只能接受中间人的盘剥……那一天,教授将自己的27美元借给42名村妇,从此开始了针对穷人尤其是妇女的小额贷款。30年之后,孟加拉乡村银行已经拥有近400万借款者,还款率高达98.89%。它的成功在全世界反贫困事业中引起反响,23个国家复制了这种模式,它的成功也同样在金融界引起反思,很多主流金融机构开始把它看成未来的发展源泉,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

当前,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城乡经济、提高弱势群体收入是新时代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落脚点。而如何改革与完善城乡弱势群体的金融体制,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障。在这方面,从尤努斯教授及其领导的乡村银行得到了不少启示。

1城镇弱势群体应该得到平等的金融服务

1.1弱势群体也有足够的个人信用和创富潜力

“借了钱跑掉?跑到哪里?这只是城市人的想法。农村的人都在这里长大,人们不可能逃离他们的家园。即使有人消失了,他的家还在这里,母亲还在这里。我们对穷人信任,他们就不会辜负我们,还会帮助村里其他人不要辜负我们。”这是尤努斯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尤努斯遇见的那名赤贫妇女,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辛苦劳动的穷人,因为没有“本金”而无法摆脱困境,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只要借他们一点钱,他们就可以为自己工作,享受利润。

尤努斯和他的银行,不仅在物质上帮助穷人摆脱贫困,也在精神上赠与他们以尊严和信任。同时,他的成功证明了,即使是没有抵押担保能力的穷人,他的基本信誉也是可以信任的;即使是没有接受过充分教育的穷人,他们也有足够的理性,他们完全能够理解,自己必须保持一个良好还贷记录;即使是那些长期未能摆脱贫穷的人,他们创造财富的潜能也是可以期待的。

1.2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也应遵循正常的市场规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我国在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城乡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也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尤努斯的农村银行的模式最初需要政府或捐款资助,因为存款数额不足以支付贷款。过了数年之后,银行滚存了一点盈利,便可以补上存款的不足。所以农村银行自1995年便宣布停止接受捐款,最后一笔已议定的捐款于1998年到位后,农村银行便进入完全自给自足的时代。农村银行的成功核心是可以接受存款,这些存款成为银行继续发放贷款的财政支持,农村银行94%的股权,也是由存户所有,政府持有象征式的6%;农村银行的五人小组机制也是农村银行成功的关键。这可以让成员互相鼓励,也可以施予群众压力,因为成员虽然没有责任代其他成员还款,但如果小组内有成员还款纪录不佳,会影响整个小组日后的借贷额。

因此,小额贷款与慈善扶贫在出发点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将穷人当作正常的经济社会成员来看待,要求贷款人必须完整地承担经济责任。这样,小额贷款才可以遵循正常的市场规律运行并持续发展,而贷款人也不至于对银行产生依赖,这是将他们纳入正常社会轨道的前提,也一定是开发他们潜能的前提,并最终符合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有机统一的目标。因此,对待弱势群体的融资需求,也应该象对待普通融资对象一样,合规的手续、合理的计息、相关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均应落实到位。

1.3从尤努斯教授和孟加拉乡村银行得到的启示

综上所述,从尤努斯教授和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在城镇弱势群体得到平等的银行金融服务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第一,弱势群体虽然没有足够的抵押品,但他们也拥有与富人同样的遵守信用和创造财富的能力;第二,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支持,但也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2平衡利润、风险和责任,实现小额信贷业务的良性发展

2.1社会责任应该履行,但利润是履行责任的有力保证

尤努斯的农村银行的模式最初需要政府或捐款资助,到1998年后农村银行便进入完全自给自足的时代。农村银行自1983年正式成立以来,除创办当年及1991~1992年两个水灾特别严重的年头外,一直保持盈利,2005年的盈利达1521万美元。截至2006年6月底,农村银行有2185家分行,服务69140个村的639万借款人,97%获得贷款的人是妇女。而其员工总数只为18151人,平均每名员工要服务3.8个村子和352名借款人。

由此可见,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确应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协助他们摆脱贫穷,共同创造和谐富足的社会环境。但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长期、大量的无利润经营并非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可以做到的;另一方面,要求弱势群体偿还符合市场规律的利息,有利于加强其开展经营创业的发展动力,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约束感。因此,适当的利润,无论对小额信贷资金的提供者和接受者,都有着重要而有益的作用。2.2风险与利润密不可分,风险控制手段决定利润的持续回收

有利润的地方就有风险,对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信贷业务来说,其风险更是显而易见。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也没有更多的资产作为贷款的保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家庭出现经济困难,更是血本无归。尤努斯教授的乡村银行却突破这了一限制,他们通过整贷零还、小组模式、随机回访等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在无需抵押和担保的情况下,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性,为盈利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乡村银行将5~10个贷款户划分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对贷款进行内部评估,互相鼓励、互相监督。正是这种内生性的激励机制替代了抵押担保制度,成为乡村银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针对弱势群体采取适合他们的风险控制手段,是保证小额信贷业务利润的重要条件,也是使更多弱势群体人士顺利得到无抵押、无担保信贷援助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更有利于培养弱势群体良好的信用意识和信用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因此,要支持弱势群体的发展,向其提供信贷援助,不仅必须采取风险控制手段,更要因地制宜,根据他们的特点制订出可行有效的控制措施。

3结合自身经营特点,促进个体经济发展

3.1积极开展个人经营贷款,推动个体经济发展

个人经营贷款是专门针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经营者开发的个人贷款业务品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州分行自2004年开办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以来,经过近3年的发展,商业银行发放了一大批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贷款对象包括企业经营者、投资股东,以及相当部分的个体工商户,行业涉及生产企业、贸易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该批贷款资金的投放,有力地帮助和推动了借款客户自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2推出“理财房贷”服务,帮助客户盘活资产

随着广大城镇居民创业、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商业银行面对广大个人购房按揭贷款客户推出了“理财房贷”产品。即商业银行在借款人以所购房产作抵押担保使用购房贷款的同时,向借款人提供一定的房产抵押授信额度,供其循环使用。理财房贷授信额度包括两类申办对象:第一类是借款人在申请个人购房贷款时,如果借款人未用足可用贷款额度,未用部分可作为借款人的授信额度,循环使用。第二类是借款人开始偿还个人住房贷款后,其贷款余额小于银行可给予的贷款额度,其小于部分可作为借款人的授信额度,循环使用。理财房贷产品使一批已偿还了一部分贷款,但又存在投资经营需求的客户得到了极大的帮助,有效地盘活了个人资产,顺利投资经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3.3即将大力推广“理财智业卡”,全面提升客户融资渠道

信贷业务论文范文篇8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30多万户,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0%,所缴纳税额占全国的50%,并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在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是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也焕发出中小企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如长春地区就以一汽集团为中心辐射发展了众多的汽车配套及服务企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而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来自银行贷款。由于中小企业发展快、淘汰率高、规模偏小等原因,许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很小。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后,同时也由于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方向。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诚信度差、担保法律滞后、信息透明度低等诸多不利的风险因素也逐渐凸显,如何防范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已刻不容缓。

二、中小企业信贷的主要风险

市场风险。在我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周期的波动不可避免,这就给信贷带来了市场风险。中小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知名度低、依附性强,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主导市场的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信用风险。中小企业大多信用水平不高,自身品牌和声誉尚未建立,在贷款时只能通过实物抵押或保证人来进行。但目前社会信用担保机制缺乏,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并且中小企业普遍家底较薄,特别是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容易造成担保空缺。经营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家长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经营决策由实际控制人一人敲定,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更多地反映在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能力和经验上。有70%的中小企业会在创业后的五年内被淘汰,而运行期超过十年的不足10%。道德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有的还弄虚作假,银行无法全面准确的把握企业的真实状况,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对信贷资金的风险。另外企业偿还信贷资金的意愿也更多体现在实际控制人的信誉上,造成了有的企业恶意拖欠贷款。

三、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范策略

(一)严把信贷准入资格

准确把握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要重点关注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出台的对各行业提出的鼓励、限制或淘汰政策,以及相关部门通过技术鉴定、资格准入、环保标准、区域政策等条件设立的行业准入限制,权衡政策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还要考虑中小企业在专业特色市场中的地位、在大型核心企业上下游中的卫星小企业群体中的地位等。详细了解企业经营者从业经历和信誉。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多取决于实际经营者的从业经验和商业头脑,所以应要求实际控制人在本行业有一定的从业年限。对经营者的个人信誉,应从商业信誉、融资信誉、工商信誉、税务信誉等方面进行调研和了解,重点关注其不良信用记录。

(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由于中小企业存在信息透明度差、资料不完整、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单纯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营资料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价不足以支撑其信用的可信度。因此,商业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的高成长性、效益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制定不同于大型企业标准的信用评级标准,使信用等级体系能够合理反映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为信贷部门的信贷审批提供有效支持。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必须考虑企业贷款规模小、流转快、周期难以确定、容易逾期等特点。除客户财务指标外,还应将客户的固定资产、抵押物资、经营动态、企业资信记录、企业经营者个人征信记录、贷款担保方资信变化等有关因素纳入到评级范围。

(三)健全贷款担保体系

采取多种担保途径。对首次接触的小企业客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可靠的第二还款来源对授信决策至关重要。对于银行优质客户、世界500强企业或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的稳定供销、协作关系的中小企业贷款,应由以上优质核心企业提供担保。要积极促进社会担保公司的发展,建立商业银行、担保公司、中小企业的三方合作关系,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难的问题。是加强抵押品的管理。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设立一定的抵押品很重要。抵押品的设定应以简明、增值、易处理为原则,比如土地、房屋、存货等。同时对抵押品要有科学的估价,并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掌握其贬值或升值的动态,规避风险。

(四)建立贷后管理机制

信贷业务论文范文篇9

1998年,东亚及东南亚各国经历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为进一步提高亚洲国家抵御危机的风险防范能力,欧洲经济共同体联盟出资设立了基金并由世界银行负责资金监管。1999年5月,我国财政部与世界银行签署了该基金中一笔为一百五十万美元的“赠款协议”,确定该笔赠款用于帮助国内银行改进信贷业务流程。同年,中国人民银行推荐交通银行为受援银行。在经过严格的招标程序后,世界银行确定由普华永道咨询公司负责具体实施本项目。交通银行总行确定郑州分行、深圳分行为项目的试点分行。此后,根据国际银行业授信业务管理先进经验设计的一套完整的、切合实际的新信贷业务流程逐步在交通银行推广。

(一)新信贷流程项目的主要特点

新流程项目最主要的特点和核心内容在于其严密的信贷管理制度、科学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完善的授后监控及风险预警系统等。

1.严密的信贷管理制度。授信业务组织架构不合理将带来管理制度的缺陷,从而造成整个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为此,新信贷流程项目将授信业务营销与审查审批相分离。其中业务营销部门负责市场调查、目标客户选定、授信产品制定和风险分析、提出授信申请。而授信业务审查审批实行独立垂直管理,即在总、分行两级建立起授信业务首席执行官领导下的授信审查委员会和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集体决策机制,总行首席信贷执行官对分行首席信贷执行官授权,两者共同为权限范围内资产质量负责。授信审查委员会负责正常类授信业务的风险审查,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负责问题类及潜在风险较大的授信业务审查,两者拥有否决权,首席信贷执行官对经上述两会审查同意的授信业务有行使最终否决的权力。这种首席信贷执行官负责下的信贷管理制度重在层层揭示风险,摆脱了业务营销压力对授信决策的影响,并有效避免个人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资金损失,能够更好地保障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2.科学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我国银行业现有的信用风险分析技术围绕的重点是客户最终还款能力,使用净资产加权法评价客户变卖资产后的还款能力。新信贷流程项目更新了风险理念,采取以客户现金流量为风险分析核心的新技术。新技术要求在行业和管理风险分析基础上,对客户进行全面财务分析,产生关键财务指标的未来预测值,从而预测客户未来的现金流量变动得出量化的借款原因与还款能力,为客户授信额度的确定做依据。新分析技术把客户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第一还款来源,较以往分析方法更为慎重、科学。

同时,新信贷流程项目还引入国际通行标准更新了风险评级方法,分别对客户和具体授信业务进行评级。对客户风险评级由财务状况评级、非财务状况评级、财务报表质量评价和客户行业及其相对地位评价四部分组成,并且加大了现金流量在评级中的权重;对授信业务评级是在客户风险评级的基础上增加了担保评价、授信目的与结构评价、国家风险评价等影响因素后调整得出。新的评级方法更为客观地反映了实际风险程度,为授信风险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3.完善的贷后管理系统。授后管理一向是国内银行授信业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为加强授后管理,新信贷流程项目规定了客户的授信额度需要根据授信业务风险等级确定定期审查频率,要求信贷主管人员要定期进行客户查访,填写格式规范、内容明确的监控报告,以便依其业务发展状况随时调整授信额度。同时,新信贷流程项目要求对客户进行不定期监控,发现风险预警信号及时报告。以此建立了一套风险预警系统以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实现贷后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二)新信贷流程项目的推广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银行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授信业务管理薄弱,管理人才缺乏,信贷资产质量不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外银行业的进人,国内银行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如果不能及时提高授信业务管理水平,信贷资产质量势必得不到改善,将形成较大的金融风险,直接危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国内银行的授信业务管理水平,严控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是当务之急。世界银行改进交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项目,经历了世界银行专家和普华永道咨询公司专家一年多的精心设计,并且在随后的试点工作中不断改进,因此它既包含世界银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风险分析技术,又充分结合了中国国情,形成了一套目前在中国银行业领先的信贷管理体系。新信贷流程项目在交通银行的成功实施,证明该流程能够较好地提高国内银行授信业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1.在观念上将树立起一种全新的风险意识。新流程要求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授信业务运行和管理的始终,在决策上更强调风险点的控制与防范,在操作上突出了量化和动态。目前在国内,大多数银行在对客户授信时,考虑的重点是客户变卖资产的最终还款能力以及担保单位情况或抵押物、质押物情况。而新信贷流程强调第一还款来源,要求在对授信对象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分析基础上,进行借款原因和还款能力的量化分析,考虑的重点是授信对象实际经营中的现金流量,从而更加严格地控制授信业务风险。

2.把国际上先进的授信业务管理经验和风险控制技术引入我国,有助于提升国内银行抗风险能力和经营水平,有助于应对国外银行的竞争。

3.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国内银行业在信贷业务运行中的弊端,如贷后检查深度、密度不够,信息反馈灵敏度不够、反馈渠道不畅,营销、授信、风险管理各个环节职责不清,风险的系统管理能力薄弱,信贷风险评估方法不科学等。

(三)推广新信贷流程项目的建议

新信贷业务流程项目如在中国银行业全面推广,必须在体制、机制、手段上同时进行改革。

1.以专业化、垂直型、独立性为原则,建立完善的信贷组织架构

(1)实行“信贷执行官”制度。让专家型的信贷执行官取代目前的行政领导。信贷执行官是相当于副行级的专家型职务,必须具备符合专业标准的任职资格,必须对全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实施有效的控制。

(2)成立信贷政策委员会。信贷政策委员会是银行对全行信贷政策制订和调整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为:拟订并批准新的信贷政策、信贷业务品种,制订授信业务组合上限,定期审核授信业务组合及质量状况。

(3)进一步明确信贷风险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公司部是风险成本的买人者和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者。信贷风险管理的对象是正常的客户关系(单笔交易),任务是对客户关系及交易中的信贷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跟踪和日常监管。授信管理部是风险成本的监测和风险管理政策的拟订者和督导者。信贷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银行自身的业务运作体系,任务是进行风险成本的测算,监测全行信贷风险的整体水平及其构成和变化,拟订以风险收益最优化为宗旨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风险资产管理部是高风险成本的处理者。信贷风险管理的对象是有问题的客户关系(单笔交易),任务是尽可能减小风险成本。

2.以风险收益最优为准则,建立全新的信贷运作流程

(1)制定能够实现风险收益最优化的业务战略和营销目标。信贷业务的高风险低收益对银行的战略提出挑战。银行必须以风险收益最优化为准则,确定其战略性信贷市场、信贷客户与信贷产品以及信贷组合的目标。

(2)制定全行统一的以现金流量分析为核心的信贷分析政策和工具。新信贷流程项目所引进的以现金流量分析为核心的信贷分析方法是对我国银行现有信贷分析实践的系统优化,我们应将其进一步完善。

(3)建立先进的风险评级系统以保障风险能够被准确地测量。新的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建立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其级别应不少于10级。新信贷流程项目引进的10级风险评级法的基本原理符合巴塞尔新协议内部评级法的要求,但需要大量后续优化工作。为此,建议国内银行成立专职的风险评级项目组,对10级风险评级进行持续优化,从而使银行的风险评级法能达到巴塞尔新协议的要求,较准确地预测客户违约概率和业务损失概率。

(4)贷款的定价应根据其风险级别而区别确定,以保障风险成本的转移。随着人行设定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逐步扩大,我国利率自由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因此,我们对每个客户制定的贷款利率都应考虑风险成本,应该根据不同授信业务的风险级别来提供不同的利率,从而保障风险成本的转移,实现风险收益最大化。

(5)实施信贷组合管理,防范风险集中。信贷组合管理的目的是实现银行的有限资源得到风险收益最优化的配置,其核心任务是对风险的构成进行合理的计划、控制和监测,具体体现为:制定风险接受的标准,确定针对行业、地区、交易对手和某一风险类别的限额,实时监测组合的状态,对业务战略提供指导等。

3.以手段、人员、技术为保障,建立完备的信贷支持体系

(1)尽快建立管理会计系统。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管理会计职能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一系列关键的风险管理手段是否能得到有效实施,如客户价值是否能得到准确判断、贷款定价是否能保证银行盈利、利润反映是否真实等。因此,我国银行应从战略高度重视管理会计职能的建设,尽快落实力量着手进行。

(2)建立系统化的信贷培训机制。信贷培训是对发展信贷业务的投资。银行应有专业的信贷培训岗位,拟订全行信贷人员信贷培训方案和计划,设计各类信贷人员(包括信贷执行官、贷审会委员等)的相关岗位课程,开发或确定相应的培训教材,培养内部师资、制定培训外包方案,检查基层培训的质量。

(3)提高数据质量,进一步加强IT在信贷流程中的运用。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是一系列IT支持功能实现的前提,我国银行必须将数据质量的管理提升到足够的高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考核手段,尽快解决数据质量低下的问题。

(4)以资本收益率(RAROC)为核心,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

为实现风险收益最优化应运而生的RAROC是美国银行家信托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出的一种测量风险的方法,现已被国外商业银行公认为是对利润中心进行业绩评价的最佳方法。其公式如下:

RAROC=(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其中:预期损失:授信业务金额X客户风险等级相对应的违约概率(PD)X客户违约造成的损失概率(LGD)

一般的资本收益率没有扣除风险成本,因此不能反映银行的真实利润,而RAROC就是扣除了风险成本后的资本收益率。这一指标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将当期发生的收益和与收益相对应的预期损失同时记人当期损益。RAROC应成为银行对各层次利润中心(分行、市场营销部门和客户经理个人)进行业绩考核的主导指标,因为它综合评价了业务发展和资产质量对银行利润的贡献,从而促使营销和客户管理的行为以风险收益最优化为目标,避免单纯追求规模的营销和贷后对客户监控的忽视。

参考文献:

[1]交通银行世行项目工作小组.世界银行“改进交通银行信贷流程”项目丛书[P].2002.

信贷业务论文范文篇10

造船行业既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等特点,造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主要造船国如日本、韩国等,都把造船业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政府通过政策性融资等手段大力支持造船业的发展。我国造船业凭借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造船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行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重点支持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的政策性银行,支持船舶出口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成立八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把支持我国船舶出口作为出口信贷的工作重点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业务累计对船舶出口发放贷款434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放款总金额的23%;办理船舶出口的对外担保22.5亿美元,占担保总金额的74%;共计支持了包括超大型油轮、大舱口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化学品船、高速水翼船和自卸船等在内的各种出口船舶708艘,总吨位1767万吨,合同总金额121亿美元。同时,为贯彻国家鼓励国轮国造的政策,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内销远洋船舶的建造也提供了少量的出口卖方信贷支持。目前,国内的大中型造船企业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客户,中国进出口银行近年来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支持率已经达到90%,与广大造船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八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对船舶出口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促进了造船工业及其上游行业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帮助相关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我国船舶出口连续数年居世界船舶出口第三位的成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既存在优势也面临困难。从优势来看,一是我国造船业技术力量较强,管理水平较高,不仅可以建造一般大型船舶,而且能够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造船的质量和服务都能满足船东的需求。二是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造船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三是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船舶出口得到了政府在出口退税和出口信贷等方面的支持。我国造船业虽然与韩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发达国家的不少船东预言,未来世界船舶建造的主要市场将转到中国,中国很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从面临的困难看,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造船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世界船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市场船价降低,我国造船成本提高,船舶出口难度加大。船舶出口如不能保持稳定增长,或者出现下降趋势,势必极大地影响造船业的发展,并将对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应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支持造船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造船和船舶出口大国。

二、借鉴国际经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主要利用出口卖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同时,借鉴国际同类机构的通行做法,为我国船舶出口提供了出口买方信贷支持。向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是国际上通行的船舶融资方式。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贷款相比,买方信贷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为造船企业、船东和融资银行所普遍接受。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我们先后向挪威索莫盖斯有限公司和温特盖斯有限公司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支持他们从我国进口四艘8删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船和两艘1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船,反响很好,受到出口企业和国外船东的欢迎,这两笔贷款成为我们运用买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有益尝试。

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向购买我国船舶的外国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可以增强对船东的吸引力,提高我国出口船舶的竞争力。国外船东、船舶融资和中介服务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他们希望能够在为船舶及相关贸易提供融资与服务方面加强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合作,并得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我们向挪威斯考根海运集团提供买方信贷后,在国际上引起积极反响,一些国际知名船运公司和船东对我们向船舶出口提供买方信贷等融资服务很感兴趣,纷纷前来咨询,表示愿意探讨具体的合作项目。事实证明,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能够有效地增强我国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让国外船东作借款人,可以解决国内造船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从船舶建造到出口收汇,整个过程所需资金量大、占用时间长,如果单纯使用出口卖方信贷,会加大船舶制造和出口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承担一定的出口收汇风险。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也增加了船舶出口企业持续获得贷款和担保的难度。出口买方信贷免除了由造船企业直接承担的长期负债,不仅可以改善国内船厂的资产负债状况,解决他们贷款难及寻求担保难的问题,也解除了企业船舶出口后存在收汇风险的后顾之忧。

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有不少有利条件。首先是所需外汇资金有保证。建行初期,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外汇营运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曾通过为国外银团贷款提供担保的方式支持船舶出口。现在,国家外汇储备比较充裕,作为支持资本性货物出口的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通过购汇等方式补充外汇营运资金,因此,运用买方信贷业务支持船舶出口所需的外汇资金来源充足。其次是贷款风险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中国进出口银行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船舶出口融资业务,对中国船舶市场和造船企业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国外著名船东和融资机构也有比较广泛的联系。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船舶出口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船舶贷款的信贷资产质量也比较高,不良贷款比率低于其他行业的水平。在对船舶出口提供买方信贷时,我们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强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信用评估,控制和防范船舶建造风险。可以说,我国运用买方信贷方式支持船舶出口的条件已经成熟,只要各方共同努力,买方信贷应该也能够在我国船舶出口融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船舶出口融资方式。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同时发挥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的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进一步加大对船舶出口的支持力度。

三、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几点意见

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发展这项业务,加大利用买方信贷对船舶出口的支持。

一是充分利用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品种齐全、功能强大等优势,为船舶出口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根据企业的需要,在船厂交船前我们可提供出口卖方信贷,同时提供所需的履约和预付款等保函服务,满足企业在建造船舶中对资金的需求;在交船后根据船东及担保情况,或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或继续提供出口卖方信贷,使造船企业和船东得到全方位的融资服务。我们鼓励造船企业积极利用出口买方信贷方式进行融资。

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国外有关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内船舶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请国外金融机构继续为我行出口买方信贷提

供担保,还可利用这些机构长期从事船舶融资的经验,借助它们广泛的客户网络,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此外,对采用国外船用设备和材料、在中国制造并出口的船舶,可探讨由中外双方分别提供出口信贷,进行联合融资。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开展利用国外买方信贷进口国外造船设备的转贷业务,以支持国内造船企业更新设备,提高造船能力。要通过上述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扩大我国船舶建造项目订单的来源,为国内船舶出口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三是加强对船舶融资担保方式的调研,有效地控制船舶融资风险。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船舶融资模式还主要建立在银行信用担保基础上,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在船舶抵押担保基础上的融资模式,以降低船东的融资成本,有效地控制船舶融资风险,扩大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规模。此外,我们将借鉴国外有关金融及中介机构在控制船舶融资风险方面的成功经验,改善船舶融资的风险评估办法,更加有效地支持我国船舶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