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时间:2022-11-21 02:33:54

人本管理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实施,传统的机械式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发展。要想保持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转变管理方式这一选择。因此,怎样才能脱离旧有管理制度的枷锁,制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发展策略,使教育更加自由多样化,使管理更有成效,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管理十分重视的热点。注重老师、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成了当下教育改革所要努力达到的新目标。

关键词:教育改革;管理模式;人本思想;完善教学体系;实践应用

社会所需要的大部分人才都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学校的教育对社会过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学校管理中,既有对老师教学工作和进程的管理,还有对学生遵守校章制度、保证学习质量的管理。管理的主体都是人,即学校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而人是具有思想和感情,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而,要想保持学校教育事业的稳定长期发展,就必须使学校每一位师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受过分的约束。因此,采用人本主义管理就成了学校管理规划的必然选择。

一、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的个性无法发展。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学校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家长管理孩子,尤其是小学,是一个人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最原始的场所。有父母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再不乖就把你送到学校里去。”学校俨然成了代替家长管教约束孩子的地方。在学校里,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偏离这个方向的行为和举动,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受到家长的抱怨和指责,更不用说离经叛道,会立马被学校制止,甚至被开除。学生则必须遵守校方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考核标准,每天的任务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课本上的内容知识,只要有一点不合规矩或者不认真的举动都会被老师训斥。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下,教师和学生自身的鲜明个性都严重被束缚起来,得不到尊重,更不用说发挥,创新和奇思妙想也被约束起来,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发展。

2.学校教育管理的负担加重。当前各学校的入学门槛都有所降低,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学生多,老师少,教学资源严重告急,一位老师可能同时要代好几个班的课,每天忙着穿梭于各个教室、各班学生之间,下班后还要批改作业、进行第二天的备课等工作,完全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改革。老师不得不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继续用传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成为教书匠。这也无形中把学习这个沉重的担子压在了学生肩上,使得学习知识这样本该愉快的事情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和烦恼的来源,使每一次学习都变成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如果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会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很大的快乐和满足。但若对学习失去兴趣,后果可想而知。

二、构建人本管理模式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1.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建设及管理中的实施。(1)制定量化评估条例,激发教职工积极性。现在大部分学校对教师采用的都是量化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数据指标来评测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表面上看起来无可挑剔,又公正又科学,但其实这种量化管理“伤害”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这些规章制度并不能全面反映教师工作的质量好坏,学校优秀教师评选、职位晋级,以及每个月工资的多少都是由所谓的教学质量决定的,甚至教师的个人“饭碗”问题也不例外。而学生考试的分数和毕业班学生的升学率都成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压力。一个老师,每天都顶着巨大的思想负担给学生上课,这样状态下的课堂效率有可能会高吗?课堂效率不高,学生成绩自然会下降,升学率也会降低,老师就会被划分到教学质量不高的行列,然后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这就不能用一个具体的计算标准来衡量贡献的大小,也会严重打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对于教师的业绩没有一点要求,老师就会懈怠工作,上课也变成应付工作。因此,制度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须在规定制度时融入一些人文情感,以人为本,将制度制定得合情合理。学校管理者可以与教师多聊天,交流关于教学的方式方法,拉近彼此的距离,少些上下属的严肃,多些同事间的亲和,在对学校进行管理时,多些人情味。制度的制定可以严格些,但在管理时要人性化些,严宽结合,这样每一位教师都会十分自觉且乐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了。(2)鼓励教师参与管理。以人为本理念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人人参与管理。当被管理者反过来成为管理人员后,心态会发生很大改变,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学校应从中得到启发,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让教师体会到学校的难处的同时,懂得及时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这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里,教师和校长应该是平等的,都有权利对学校的发展建设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主人之一。学校管理者要以非凡的亲和力融入教师群体中,与教师平等相处,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前线人员,多年的教学经验使他们看待学校发展方向的视角独特而准确,相较于学校领导,他们深知学校的优势和不足。要重视学校每一位教职工的作用,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和意见、建议,将治理好学校变成每个人都自觉为之奋斗的目标,从而使全校师生更加团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提高教师素质。只有当教师的素质较高时,教出来的学生质量才会有保障,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想尽办法,利用可利用的手段和资源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全力对教师进行教育投资,让教师走出去,及时了解外界的新气象和新的教育观念,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壮大学校的师资力量。应注意的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范围不能局限于一些优秀教师,因为每一位教师都全心全意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并不能因为他们某段时间的工作没有出成绩就否定他们的辛苦和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平等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这能极大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人本文化深入人心。小学的教育管理者尤其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对学校实施管理的时候要把它作为最基本的管理理念。要敢于放手,不干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研究更多更合适的新型教学方式。当管理者和老师在关于教学方式、内容等方面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要放下架子和教师平等交流,主动和教师讨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把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提出来并认真听取教师的解答,让教师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教师的一些创新观念和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做法,管理者要保持信任的态度,不能拒绝和教师交流,否则只会在彼此间产生嫌隙。因此,培养互相尊重的人本主义文化氛围,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这对于小学生的人格形成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3.课堂教学也要体现人本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使他们明白知识的珍贵和重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和热情。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为他们制订适合自身的独特学习方法和策略;激发每个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采用真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小学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选择的所感兴趣的内容,指导他们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进行更深入的自主探索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高潮,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知识更深入更迫切的渴望。总之,学校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系统而繁杂的工程。学校管理者应严格执行建学初期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其变成符合时展的新型教育理念,结合教育行业的发展规律对学校进行科学管理。其中,要把人本意识作为实现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真心实意地把教师、学生当作学校的主人。学校管理者在对教师、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对教师、学生的服务,不断探索完善这种模式。将人本管理理念应用到学校教育管理中,能提高管理效率,使管理工作更好更省力,保证学校管理真正走上发展的道路。

作者:陈丽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信义假日名城小学

参考文献:

[1]刘巍巍.浅论人本思想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8).

[2]易文.人本管理在 小学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