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时间:2022-04-12 10:05:03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时展的主题,不仅符合近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客观发展要求,也迎合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潮流。2012年新加坡政府通过建设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来维持其在亚洲及全球领先的教育地位,体现出办学和培养目标国际化、师生及管理人员来源国际化,并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知识经济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也紧随全球化进入深度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但是符合近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客观发展要求,也是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潮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先后实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贵为亚洲教育之都的新加坡,2012年通过建设第四所公立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来近年因要维持其在亚洲及全球领先的教育地位,锐意发展高等教育。特别地新加坡建设第四所公立大学—新科大,其愿景在于建立世界一流的设计管理类大学,力求在设计及管理领域实现高度国际化的标准以此应对全球高校国际化的潮流。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回顾

(一)建国至21世纪初期:高等教育借助经济实力快速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浪潮开启后,新加坡政府将教育发展的焦点集中于发展高等教育中来。以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重点提出了要以加速塑造发展经济所必要的科技人才及为此实施英才教育。因此新加坡高校成为培养社会精英、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新加坡高校从自身的硬件发展到参与国际化的浪潮当中。在2000年时,新加坡就被世人誉为“亚洲教育之都”,[4]其高校的高质量培养人才方针享誉于世。为了继续维持其教育的领先优势,新加坡政府加大力度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度。诚然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是对其高等教育深度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回应,高校国际化能有效应对全球化的变化,其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新加坡也有其本土特殊的环境。新加坡是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融之地,[1]多民族下的多元文化常常激烈碰撞,为新加坡高校进行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土壤。

(二)当今发展现状: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力遥遥领先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14年9月2日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4-2015)》,新加坡在国际竞争力的排位高于美国及众多欧洲国家,仅次于瑞士,位列全球第二位。[2]其辉煌的成就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及丰富的人力资本。人才的资本对国家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人才的角逐则聚焦于教育,进一步来说高素质的人才往往跟其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体系由公立大学、私立专科学院及培养教师的专业师范学院构成,现有大学4所,分别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及新科大。四所高校均在全球范围内招生优秀学生,实行由本科至博士的培养层次。[3]新加坡高等院校虽不多,但其教学广度(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设置了由人文学科至理工学科共30多个系别)及教学深度(如四所高校均设置了博士点并且涵盖了大部分学科)十分全面。虽然建校历史时间比较短,但其发展速度却是令世人都为之惊叹。在201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分别位居世界22位及39位,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高居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首位,其专业学科进入全球前20位多达23个[1]。可见,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使新加坡教育摆脱一体化模式,向教育更多元化发展。另外,新加坡实行精英治国的政策,保证了新加坡的命运始终由精英人士或集团掌握,使新加坡的每一次教育转型都较为顺畅及高效。[4]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

(一)办学和培养目标国际化

诚如过往,在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世界各地的优秀研究机构及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将目标定位“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显然新加坡国立大学要以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为愿景。而现今新科大也以培养管理与设计的新型复合人才为重,以世界性实用人才为办学宗旨,力求在管理及设计专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例如,新科大与众多企业进行合作,以企业高管人员培养学生世界先进的管理技巧及分析真实的管理案例,[5]力求其学生能够在日后工作能够顺利承接。新科大还致力培养学生全球范围内的责任感,力求使其学生拥有一个对全球范围的敏锐触角,对全球的视野的一个高度的察觉能力。

(二)师生及管理人员来源国际化

在《丹顿报告》的出台下,[6]新加坡高等学校国际化开始“起航”。此报告建议发展与海外学府的联系、聘请海外学者,以此提高大学的科研质量。在过往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培养“世界公民”为导向,而新科大从更细微的方面对“世界公民”的培养作出了更为完全的规划,包括在全球招聘高学术水平的教授及专家,师资的招聘与培训充分体现了新加坡办学的全球化思路。[2]新科大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师资,大批引入麻省理工及欧美其他大学的教授,所有候选教师均由麻省理工代为面试、招聘。2011年起,新科大将全部教师(包括了中方的教师)送至麻省理工工作培训1年,为更好地教授学生做足专业上的准备。在招生方面,新加坡政府视人才如珍宝,新科大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及研究生,该校十分重视国际优秀学生的资源,通过建立海外招生委员会专门负责在全球范围内招收优秀学生。另外奖学金制度的设立是给予全球极其优秀或某学科领域上的超卓学生,助学金政策对经济有困难之学生进行无息贷款顺利地帮助其完成学业。[7]可见新加坡政府用更好的保障制度保存人才,不但为其本土的市场经济提供大量的后备力量,也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新科大在管理层上也适当地引进麻省理工的高层管理精英担任新科大的校长及各大院系的主任,这些高层通过应用当今先进的管理理念,如领导教师团队合作、对教师进行职前专业培训的手段,有效鼓励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及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可以看出,新科大的高层管理人员将肩负着新科大教学及行政管理的重任。

三、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国际化教育接轨,应该开拓国际视野,实行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创造更多高质量、高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努力朝着大学教育多样化、师生背景多样化及学位教育多样化、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多样化等方向发展。

(一)拥有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氛围多为闭塞,特别在教与学中,单方向的知识流动仍然是主流,教师依旧单一地将知识及理念单向传授于学生,这致使学生的知识面严重狭窄及其价值观普遍单一。[8]在这种闭塞的教育环境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接受外界信息比较缺乏,致使其主观能动性比较低,认知能力直接受到限制,阻碍了师生国际视野和思考能力的发展。在全球化知识浪潮的背景下,这种状况必然导致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滞留不前。中国高校要培养出跨时代的先锋队,走向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在于转变闭塞的观念。可将理念着力点放于培养全球化的公民为导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全球化视野以及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全球化知识经济要求学生具备解决困难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理念要有一个思想上的飞跃,要由过去单纯吸收知识的纯知识灌输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9]因此在教学上,我国高等教育应该转变教学模式,将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例如,可以适当地推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或探索性学习的教学计划,这些能很好地给予学生接受及开发新知识的机会。[10]另外,在高等院校文化建设上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不同的文化元素,适当地安排国际交流的活动,据此来增强学生、教师的国际视野及综合思辨能力。

(二)健全海外招聘机制和加强教师培训

在专家团队方面,新加坡高校有50%的教师来自全球各地,而且均属于优秀人才。[11]新科大也是如此,通过大批引入麻省理工及欧美其他知名大学的教授来提高大学的专业化程度。反观我国的现状,我国高校教师绝大多数为本土教师。一方面可能来自高校招聘小组大碍于自身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而甚少亲自前往海外招聘人才,但主要原因应归结于我国缺乏健全的高校海外教师招聘机制,如众多高校往往将焦点只放于本土人才上,缺乏一套良好的海外人才招聘流程及规则等。[12]因而中国高校可以善用国家人才计划,成立国际招聘小组,招揽更多的世界性人才,使学校文化多元化。这既可传授多视角的观察方法给予学生,亦可增强大学在国际的综合影响力。另外,我国还要加强本校教师到海外参与培训的力度。正如新科大之举,将全部教师送至麻省理工工作培训1年,这种国外实战经验将有力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及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作者:程嘉晖 单位:香港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范燏.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3(13):22-27.

[2]吕冰冰.新加坡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3]沙红.新加坡高等教育:经验与借鉴[J].教育发展研究,2006(7-8):78-86.

[4][5]宋若云.新加坡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02-108.

[7]徐颖.浅析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出版),2003,28(3):102-105.

[10][11]王战军.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2.

[12]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