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加强教育改进发展意见

时间:2022-03-01 02:42:00

县委加强教育改进发展意见

根据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提出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按照“整体部署、有序推进”的原则,以创新体制、激活机制为目的,着力实施以建立和完善“校长选聘制、教职工竞聘制和绩效工资制”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改革,确保义务教育,办强普通高中,突破职业高中,扩展学前教育,促进民办教育,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目标任务

到年,使全县在园在班幼儿达10000人,4至6岁入园入班率达80%,使全县小学校点控制在280所左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入学率、巩固率均达99%以上,在校小学生达29000人;使全县“普九”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初中在校生达16000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普通高中在校生达4000人以上,加强县职教中心建设,加快职高发展,在校生达2000人以上,使全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40%以上。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使校长和教师队伍成为数量满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生力军,使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真正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教育发展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政府宏观管理职能,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对义务教育应承担的责任,构建优质的教育服务体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简政放权,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确立学校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教育服务。

(二)强化政府监督,培育优质教育资源

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县教育发展规划,增加教育投入,强化督导监督,切实解决好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特别要加大对贫困山区学校的投入和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教育服务体系和进行教育监督的过程中实行宏观管理。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师资和校长培训培养以及学校办学的指导、服务、评估等工作。

(三)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

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和管理人员的行政职务。县委组织部、教育局和各乡镇党委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加强校长的选聘工作,加强对校长的管理。县一中、二中、三中、柯街中学校长、副校长和职教中心主任、副主任由县人民政府任用,各乡镇中心完小、中学、示范小学、华侨农场小学校长和县幼儿园园长由教育局任用,各乡镇中心完小副校长、中学副校长、各村完小校长由乡镇任用。

(四)教职工实行县域管理

取消在岗教师流动审批制度。对教师实行敞开出口、严把进口、鼓励强者的县域管理办法。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按规定核定编制总数;县人事劳动部门控制当年教职工人数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并做好或参与做好劳动合同鉴证、社会保障、人事托管、教师职称评定认定和新增教师招录等工作。

(五)建立健全有效的投入机制,保障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深化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保必要的教育经费并不断增长。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全额投入教育;全县干部职工的集资、城市教育费附加作为项目配套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主要用于支付教育历史欠帐,清欠完成后仍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教职工工资和公用经费以上年投入为基数随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而同比例增长,如果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零增长或负增长,教职工工资和公用经费保持上年投入基数,如出现特殊情况另作决定。教育经费的使用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后,由财政局和教育局下达支付到独立核算学校。县乡两级财政部门和县教育局务必加强对学校财务的管理与监督。

(六)合力构建扶持山区学校及救助贫困学生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教育扶助工程,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教育公平。重点实施好“两免一补”、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义务教育奖学金等政策,对农村学生和下岗享受低保职工的子女免缴杂费,对特困学生适当补助生活费。加大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提高助学金标准,集中财力资助特困学生完成学业;继续坚持高考奖励制度,进一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缓解困难学生入大学的经济困难问题。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措扶助资金的同时,要广泛动员,多方协调,开展不同形式的帮扶活动,使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得到社会救助,切实解决好特困家庭子女读书难的问题。

对乡镇所在地坝区以外学校任教教师优先安排外出培训,在村完小任教的补助50%的培训费用,在村完小以下学校任教的补助全部培训费用。在乡镇所在地坝区学校任教的教师参加培训,费用个人承担。

三、着力推行“三项”改革,增强教育内部活力

(一)推行校长选聘制

1、校长、副校长设置

各乡镇中心完小设一名校长,分别设教学、基教、校建三个副校长岗位,下属村完小各设一名校长,协助中心完小管理好本村小学。中心完小校长在管理本乡镇小学的同时负责联系本乡镇中学相关工作。

各完全中学、职教中心、各初级中学、湾岗九年制学校、县示范小学、县幼儿园各设一名校长(主任、园长),分别设教学、政教和后勤三个副校长(副主任、副园长)岗位。

教研室设一名主任,二名副主任;华侨农场小学设校长、副校长各一名。

2、校长的选聘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人才)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招聘、民主推荐、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原则,结合实际、精心指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3、校长的任职条件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良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五年及以上,具备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作风民主,身心健康,具有团结协作和改革创新精神;昌一中、昌二中校长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其他中学校长及职教中心主任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学一级教师以上职务;各乡镇中心完小、示范小学、华侨农场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具备中师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务。

4、校长的任期发展目标

根据全县教育发展规划,由教育局确定各类学校校长的任期目标。具体由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投入、骨干教师培养、学校安全等五个部分组成。

5、校长的选聘范围

一中、二中、县职教中心在市内选聘,其他局直学校、乡镇中学和中心完小在县内选聘。聘期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

6、校长、副校长选聘的组织领导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组织部、教育局、人劳局、乡镇等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士参加的校长遴选委员会,负责遴选产生县直学校和乡镇中学、中心完小校长。副校长及完小校长的产生,县直学校由校长提名,教育局组成考察小组考察任用;乡镇学校由校长提名,乡镇组成考察小组考察任用。

7、校长、副校长选聘的程序

校长选聘程序:公布岗位和任职条件、自愿报名和组织推荐、资格审查、教职工民主推荐、择优确定候选人、组织考察确定、按管理权限任用、与教育局法人签订聘约。

副校长和村完小校长选聘程序:校长差额提名、教职工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确定、考察单位任用、与校长签订聘约。

8、校长、副校长的管理考核

县教育局要加强对校长、副校长的督导管理,按照校长任期目标每年考核一次。对群众意见大、完不成主要工作任务或有严重过失的校长、副校长,由聘用法人提出解聘意见,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提交所在学校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讨论表决,形成解聘决议进行解聘,并办理解聘手续。

(二)推行教职工竞聘制

1、设岗定责、公岗聘用

中心完小以乡镇为单位,其他以校为单位,在编制内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岗位,并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岗位、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教职工根据任职条件和能力水平自主报岗,学校进行资格审查,择优聘用。受聘教职工与校长签订聘约,聘期一般3年,最短不少于1年,最长不超过6年。学校对教职工的聘用要主动接受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

教职工竞聘分四轮进行。第一轮聘用二级班子,第二轮聘用上课教师,第三轮聘用教辅人员,第四轮聘用工勤人员。在竞聘过程中,对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的教师以及特困家庭的教师给予优先聘用;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未受聘教师,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中学高级教师除外);对未受聘的教师实行待岗培训,如果连续3年未受聘且达到规定退休年龄的办理退休,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则辞退,并按政策规定办理辞退手续。

2、竞聘范围

教职工优先在原学校受聘,鼓励教师到边远、贫困山区任教。原县城局直学校或右甸坝区学校教职工到其他乡镇竞聘任教的,乡镇所在地坝区学校教职工到乡镇其他学校竞聘任教的,优先安排外出培训。学校新增教师时,可在县内外招聘,并优先招聘县内符合招聘条件的优秀教师和学校毕业生。

3、新人实行新政策

民办学校招录的教师按招录协议享受工资待遇,其他保障依法参与社会保险。公办学校固定在岗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分配制,退休时按档案工资领取退休金。公办学校确需使用代课教师,由教育局按教师条件公开招录。被录用的代课教师依法参与社会保险,并逐步实现与新招录的固定教师同工同酬。

4、教职工管理考核

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工的教育和管理,按岗位职责每学年考核一次。教职工聘用期内如群众意见大、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或有严重过失的,由校长提出解聘意见,经班子会议研究后提交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表决,形成解聘决议后予以解聘。

(三)推行绩效工资制

1、工资金额

乡镇中学、中心完小和局直学校的工资金额由上年基数、学生人数和区位状况三个因素确定,按月核拨。奖金根据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确定,一年兑现一次。在年内实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

2、校长工资待遇

实行岗位工资加奖惩分配制。完中校长和职教中心主任的岗位工资为副高职称最高档,其他局直学校、中心完小、初级中学校长(园长)的岗位工资为中级职称最高档。根据校长的任职目标确定奖惩,岗位工资的40%作为校长考核工资,实行学年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对完成任职目标的,根据学校类别不同,再给予1至6万元的奖励工资。

3、教职工工资待遇

实行结构工资加奖惩分配制。结构工资包括基础工资、课时及岗位工资、质量工资三个部分,分别占60%、15%、25%。基础工资和质量工资按职称级别确定档次,以职称结构比例确定档次数量。质量工资过程考核占50%,学年结束考核占50%。科任教师有课时工资,副校长、二级班子人员、班主任、教辅人员、工勤人员有岗位工资。学校根据可用的工资总额,确定各项结构工资标准,实行一次核定到岗,按考核结果发放。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教职工认同的奖惩办法,最大限度的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受

待岗培训教师,只享受基础工资。

四、以公办教育为主,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坚持公平公正、利于管理、师生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继续实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稳步推进股份制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加快幼儿教育市场化进程,拓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引进外资外智和管理合作办学。

五、教育改革的实施步骤

按照“整体部署、有序推进”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改革。年2月底以前完成配套文件的起草审定工作;年3月召开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教育改革;年4至6月各级各类学校宣传动员并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年7月全面实施学校综合改革;8月对教育改革工作进行认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