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依法治教工作计划3篇

时间:2022-07-28 09:37:08

教育局依法治教工作计划3篇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大力实施依法治教,切实保障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促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更好地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总体要求,坚持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为保障和促进全县教育的改革发展,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六五”依法治教规划,树立法治理念,使教育行政管理由依靠行政手段转向运用法律手段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使广大教师成为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楷模,为青少年学生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学校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确保依法治教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实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程序规范化、执法监督制度化、执法责任明确化,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推进执法质量考评。严格按照《县2011~2015年依法治县规划》的统一部署,紧扣教育、预防、监督、奖罚等重点环节,实施执法队伍素质提高培训,打造一流的执法队伍;实施执法质量工程,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量,为全方位推进教育各项工作的依法治理奠定坚实基础;实施执法监督工程,使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实施执法绩效考评方法,实行科学的执法评估措施。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公开运作、监督有效的教育、预防、监督、奖罚机制,确保各项教育执法规范、高效、阳光运作。

(二)推进依法治教进程,提升教育法治水平。县教育局将把推进依法治教作为促进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保证教育局机关各职能科室自觉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履行学校的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形成推进依法治教的工作合力。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为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三)坚持法制教育和德育工作相结合,全面优化育人环境。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教师的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法律规范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促进教育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机制,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充分利用德育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切实促进依法治教的顺利开展。

(四)规范学校管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一是建立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和学生课业负担监测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法违规的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管理,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新出台的收费政策或具体的收费政策,要通过校内外公开栏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学校清清楚楚收费,学生家长明明白白交费,坚决杜绝乱收费;加强对学校收费的监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不断加大联合查纠力度,凡举必查,凡查必果,确保学校收费收入全部用于教育事业。三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增强广大师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和依法育人、依法参与民主管理、依法进行民主监督、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提升教育系统法治水平。

(五)开展系列法制教育,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工作。按照全县统一安排和部署,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工作。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深化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年度考试等制度,把法制教育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体规划,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的重要依据,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治教的水平。各镇办教委、县直各学校要建立中小学法制课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培训制度,把法制教育列为学习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教育,深入推进中小学校“法律进课堂”,做到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依托家庭、社区、街道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六)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障学生权益。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法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维护其人身权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健全和完善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完善学生申诉制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严格限制开除、劝退未成人学生就学,对学生的处理应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合法,符合法定程序,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新闻曝光案件追查等制度,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并依法予以处理。

(七)完善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实行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向县政府报告行政执法情况;实行重大案件行政处罚备案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报县人大和县政府法制室备案;实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教育系统制订的规范性文件报县政府法制室备案、审批;实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并层层签订行政执法责任书;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对行政执法人员加强教育管理,及时纠正执法中出现的偏差,查处执法违法行为;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和奖惩,并纳入机关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三、工作步骤和安排

本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下半年,各镇办教委、县直学校根据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规划,做好组织、宣传、发动等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至2015年,各镇办教委、县直各学校依据本单位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抓好组织实施。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9月底前,各镇办教委、县直学校进行自查,10月底前,县教育局组织进行总结验收;年底前,迎接省、市、县检查组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验收。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办教委、县直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依法治教工作的领导,成立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根据本规划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出本单位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有关制度,实施目标管理,注重实效。

(二)完善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教目标管理、任务落实、组织保障、工作成效等评估考核指标体系,适时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不断健全完善科学的依法治教工作评估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确保把依法治教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强队伍建设。各镇办教委、县直各学校要按照县政府的要求,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充分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等法律工作者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强本单位法制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法制宣传骨干的学习培训,及时进行法律知识更新教育,强化法制理论知识学习,大力提高法制宣传工作者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推进普法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学校法律教师、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推进志愿者活动向规范化、常规化发展。

(四)加大宣传,倡树典型。县教育局将在教育信息网开设专栏,加大对依法治教工作的宣传力度。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刊和板报、手抄报等宣传阵地,对活动进行宣传。同时,做好典型评选工作,及时宣传推广其典型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教育系统依法治教工作跃上新台阶。

(五)落实经费。各镇办教委、县直各学校要根据依法治教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专项经费,并及时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活动,订购学习教材及资料,确保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正常开展。

第二篇:教育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大力实施依法治教,切实保障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促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更好地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全面推进学校管理法治化进程,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目标。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向广大师生宣传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提高各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实现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办学由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向运用法律手段方向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干部、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水平,使广大教师成为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楷模。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完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使学校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突出抓好宪法学习宣传,广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努力提高干部、教师、学生的宪法意识,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学习宣传,加强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宣传,培养青少年民主法制观念和爱国意识,增强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广大师生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规范行为的自觉性。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组织教育行政干部特别是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理念,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带头依法办事,正确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职责,做学法用法的表率。

(三)深入学习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维护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依法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依法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及时查处违规办学、违规招生、违规收费、广告欺诈等不法行为。深入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幼儿园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宣传,为青少年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为合格的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四)深入学习宣传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有关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学习宣传有关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保险、邮政等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学习宣传有关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劳务输出等法律法规,促进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学习宣传有关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人才强县、文化发展等法律法规,促进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学习宣传有关交通运输、能源开发、水利安全和信息通信网络等法律法规,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五)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忠实履行法定职责,坚持政务公开,程序规范,结果公正,努力实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执法”,从制度上预防、减少违法或不当行政执法行为及行政不作为的行为发生,保证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高效的实施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建设,加强和完善师生维权机制建设,坚持校务公开,依法治校,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切实维护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

(六)深入开展依法治理,自觉接受监督评议。认真贯彻落实《县2011~2015年依法治县规划》和《县教育系统2011~2015年依法治教规划》,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把法治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与评先树优相挂钩,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取措施保证依法治理工作有序开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完善和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把加强教育监督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定期进行检查评估,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监督评议工作,保障教育系统依法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深化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并按照教育普法规划的要求切实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和落实工作,进一步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年度考试等制度,把法制教育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体规划,不断加强法制课程建设,为领导干部提供先进的法治文化知识,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的重要依据,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切实转变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职能、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治教的水平。

(二)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把青少年学生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突出宪法教育,使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常识,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中小学校“法律进课堂”,做到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作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与竞赛、法律知识演讲与表演、模拟法庭、“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校园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学法用法氛围;充分利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参与性强的校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校电视、校园网、校报校刊、黑板报等多种阵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依托家庭、社区、街道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确保教育效果。

(三)切实提高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各镇办教委、县直各学校要按照普法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安排“六五”普法规划规定的学习内容和有关教育法规的学习。第一,加大对校长的法律培训,提高依法治校的意识和能力。校长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切实提高依法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和任职的必修内容,学校依法治校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办学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重要指标。第二,加强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依法执教的自觉性,增强教师依法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建立教师法律培训制度,将法制教育列为必修课或者考核内容。中小学教师培训、进修应安排法制教育课程。第三,各中小学继续完善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制度,进一步明确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本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下半年,各镇办教委、县直学校根据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规划,做好组织、宣传、发动等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至2015年,各镇办教委、县直各学校依据本单位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抓好组织实施,搞好监督和中期检查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9月底前,各镇办教委、县直学校进行自查,10月底前,县教育局组织进行总结验收;2015年年底前,迎接省、市、县检查组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验收。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办教委、县直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成立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有关制度。要根据本规划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实施目标管理,注重实效,组织、开展好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

(二)完善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普法依法治理目标管理、任务落实、组织保障、工作成效等评估考核指标体系,适时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不断健全完善科学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评估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创新、科学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法制宣传骨干的学习培训,及时进行法律知识更新教育,强化法制理论知识学习,大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并不断充实普法教育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普法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法律职业者和学校法律教师、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推进志愿者活动向规范化、常规化发展。

(四)做好普法教材和宣传资料的征订工作。各镇办教委、县直各学校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障标准,并安排相应经费,保证普法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五)强化理论研究。要深入实际开展经常性调查研究,及时把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规律,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第三篇:幼儿教师三年培训工作计划

为全面提高全县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级《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本着突出实效、全员参与、人人成长、共同提高的原则,统筹规划全县幼儿教师和园长培训工作,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和完善幼儿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二、培训目标

以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为目标,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县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进行一轮专业培训。加快骨干园长与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对从事0~3岁早期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幼儿教师队伍。

三、实施方案

(一)园长(幼教干部)培训

1.培训内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人力资源有效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幼儿园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园所环境创设及文化构建、园本教研及参与式教研活动研究、带量食谱的制定、幼儿园卫生保健等内容。

2.培训方式:组织园长培训班或高级研修班,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著名园长等授课,采取集中培训、观摩实践、考察研讨等方式进行培训。

3.计划安排: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分期分批分层次对全县幼儿园园长(幼教干部)进行研修培训,每期培训结束对学员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园长培训结业证书。

(二)幼儿教师培训

1.培训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专业理论主要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学法与五大领域教学(讲座和优秀课例展示)、班级环境创设(含主题墙等)、幼儿园游戏教学、区域活动创设、家园联系等内容;专业技能主要是普通话、舞蹈、键盘、声乐、美术,具体内容以《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为主。

2.培训方式: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原则,立足县内,以集中培训为主,组织骨干教师培训班、专业技能培训班等,并通过教学研讨、技能比武等活动达到以赛促训的目的。

3.计划安排:利用三年的时间,分期分层次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专业理论利用假期集中培训,专业技能利用一个学期时间进行练习,期末统一测查。

(三)早期教育师资培训

1.培训内容:早教机构(亲子园)的管理与环境创设、0~3岁儿童生长发育与喂养、心理发展与教育、早期教育课程设计与指导、家庭教育指导、亲子活动观摩与研讨。

2.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选派外出、入亲子园实践观摩等方式进行。

3.具体安排:根据培训需求适时安排。

四、机制保障

(一)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将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整体规划。积极争取财政加大对学前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幼儿教师培训经费,各单位要安排幼儿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逐步建立财政投入、幼儿园收费等共同分担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二)建立和完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加强幼儿教师培训管理工作,建立培训档案。各单位幼儿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作为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教育局成立县幼儿教师三年培训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培训方案的执行情况。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培训工作的具体贯彻落实,根据培训计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及时确定培训人员,按时选派参训教师,确保高质量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