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实训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6:17:08

装配实训报告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篇1

关键词:化工设备;拆装;实训

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之间都有着相互合作、各有侧重、互相支撑的关系,这一点在石油化工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化工设备是化工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化工装备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属于动设备,称作化工机器,主要是指具备驱动系统的传动装备,如流体输送的各种化工泵、压缩机、风机等设备,其主要部件是有相对运动的机械传动机构。第二部分属于静设备,这些化工设备主要特点是其主要零部件相对静止,如传热设备,储存容器、反应器等,应这些设备没有系列化生产,有时也称为非标设备。化工设备与其他机械的划分不是很严格的,例如一些用于化工过程的压缩机、输送泵,也是其它工矿行业采用的通用设备,同样在化工过程中化工机器和化工设备间也没有严格的区分,例如一些釜式反应器中也常常装有搅拌功能的传动机械。在石油、化工行业,设备是基础,工艺是主导,化工设备与化工生产工艺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专业,一方面工艺离不开设备,另一方面,设备也反过来制约着生产。化工工艺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化工设备的结构、功能,否则很难保证化工工艺的完整性,由此可见,高等工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开设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很有必要。

1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培养目标

包括化工设备在内的所有化工机械都是石化行业中实现安全稳定生产必备的装备。石化行业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控制和保证,都离不开化工设备的配备和正常运转。化工设备的选配必需通过对整个化工生产过程的工艺计算、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备制造和选型,要适应化工生产所需要。高校化工类学生开设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其课程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过化工设备、化工机械的拆装实训,使学生了解各种典型化工设备、常用机械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化工装备拆装实训,使学生熟悉化工设备、化工机械的通用、常用零部件的标准化,掌握其用途、结构及适用场合;通过化工设备拆装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化工设备、化工机械零部件的连接方式或装配关系,并了解装配质量要求;了解化工设备零部件拆装的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一般零件拆装的方法,以及拆装工器具的认知和正确选用。了解化工设备、化工机械拆装与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的关系,并对装配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让学生明确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性。

2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教学项目设置

因化工设备在行业上分为静设备和动设备两大类,所以在化工设备拆装实训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也将拆装实训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静设备拆装和动设备拆装,静设备主要以换热器、塔设备为主,动设备主要以离心泵、风机为主。因拆装对象不同,我们拆装程序是先拆装简单后拆装复杂、先把设备拆卸成零部件后再将零部件装配成整机、先拆装静设备后拆装动设备作为拆装的流程,使学生通过拆装的训练掌握常见化工设备、化工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3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安全管理

化工设备是化工生产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是石化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化工设备的安全强化管理,可以保障生产装置的稳定、连续运进行,减少设备事故,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实训装置是否科学、是否满足实训要求、是否适合学生操作、是否真正发挥其效能的关键所在,在整个化工装置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工程中,装置工艺方案设计是项目建设的质量基础,尤其是随着高校对工科类大学生工程技能要求的提高,实训过程中化工操作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实训过程安全和实用性,对于实训装置设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站在高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为了保障整个工程实训环节的安全性,担负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应当积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对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做到反复调研和沟通,考虑实训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杜绝在学生实训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以保证化工类实训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4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

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属于实践类选修课,该课程在校办工程实训中心机械拆装室进行,为了便于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我们将整个实训环节分三部分内容进行考核。考勤与日常拆装综合表现主要表现占20%,现场拆装、装配质量占60%,拆装实训报告占分值20%。考勤与日常拆装综合表现主要表现在出勤及实训课堂动手参与度、装配质量及课堂内与组员间的配合度。实训报告根据不同的拆装设备分别编写拆装报告,共拆装八种设备,需要编写八份拆装实训报告。零部件测绘图是根据所拆装的设备、机械,选择有代表性的零部件作为测绘对象,现场测绘草图,实训结束后课程下完成零部件工程图的绘制,图纸要求按照化工制图有关零部件图的标准来完成。

5结论

化工装备拆装实训是高校化工类本科专业一门很重要的工程类实践课,该课程通过对典型过程装备的拆装实训,使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规定的典型化工设备、流体机械等零、部件的拆卸和装配,可以了解机械、设备的拆卸、装配和修理的一般知识,了解拆卸和装配的工艺过程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为今后从事机械、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工程素养的锻炼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亮,姜国平,杜春,等.定置管理在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中的实践[J].甘肃科技,2015(24).

[2]李强,杨春华,张誉腾.能源化工专业虚拟实训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17).

[3]肖传豪,王艳萍.化工实训8S教学管理模式探索[J].化工时刊,2018(08).

[4]王仙惠.化工机械专业实训浅谈[J].化工设计通讯,2018(03).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篇2

关键词:化工设备;拆装;实训

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之间都有着相互合作、各有侧重、互相支撑的关系,这一点在石油化工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化工设备是化工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化工装备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属于动设备,称作化工机器,主要是指具备驱动系统的传动装备,如流体输送的各种化工泵、压缩机、风机等设备,其主要部件是有相对运动的机械传动机构。第二部分属于静设备,这些化工设备主要特点是其主要零部件相对静止,如传热设备,储存容器、反应器等,应这些设备没有系列化生产,有时也称为非标设备。化工设备与其他机械的划分不是很严格的,例如一些用于化工过程的压缩机、输送泵,也是其它工矿行业采用的通用设备,同样在化工过程中化工机器和化工设备间也没有严格的区分,例如一些釜式反应器中也常常装有搅拌功能的传动机械。在石油、化工行业,设备是基础,工艺是主导,化工设备与化工生产工艺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专业,一方面工艺离不开设备,另一方面,设备也反过来制约着生产。化工工艺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化工设备的结构、功能,否则很难保证化工工艺的完整性,由此可见,高等工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开设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很有必要。

1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培养目标

包括化工设备在内的所有化工机械都是石化行业中实现安全稳定生产必备的装备。石化行业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控制和保证,都离不开化工设备的配备和正常运转。化工设备的选配必需通过对整个化工生产过程的工艺计算、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备制造和选型,要适应化工生产所需要。高校化工类学生开设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其课程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过化工设备、化工机械的拆装实训,使学生了解各种典型化工设备、常用机械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化工装备拆装实训,使学生熟悉化工设备、化工机械的通用、常用零部件的标准化,掌握其用途、结构及适用场合;通过化工设备拆装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化工设备、化工机械零部件的连接方式或装配关系,并了解装配质量要求;了解化工设备零部件拆装的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一般零件拆装的方法,以及拆装工器具的认知和正确选用。了解化工设备、化工机械拆装与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的关系,并对装配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让学生明确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性。

2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教学项目设置

因化工设备在行业上分为静设备和动设备两大类,所以在化工设备拆装实训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也将拆装实训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静设备拆装和动设备拆装,静设备主要以换热器、塔设备为主,动设备主要以离心泵、风机为主。因拆装对象不同,我们拆装程序是先拆装简单后拆装复杂、先把设备拆卸成零部件后再将零部件装配成整机、先拆装静设备后拆装动设备作为拆装的流程,使学生通过拆装的训练掌握常见化工设备、化工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3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安全管理

化工设备是化工生产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是石化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化工设备的安全强化管理,可以保障生产装置的稳定、连续运进行,减少设备事故,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实训装置是否科学、是否满足实训要求、是否适合学生操作、是否真正发挥其效能的关键所在,在整个化工装置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工程中,装置工艺方案设计是项目建设的质量基础,尤其是随着高校对工科类大学生工程技能要求的提高,实训过程中化工操作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实训过程安全和实用性,对于实训装置设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站在高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为了保障整个工程实训环节的安全性,担负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应当积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对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做到反复调研和沟通,考虑实训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杜绝在学生实训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以保证化工类实训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4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

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属于实践类选修课,该课程在校办工程实训中心机械拆装室进行,为了便于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我们将整个实训环节分三部分内容进行考核。考勤与日常拆装综合表现主要表现占20%,现场拆装、装配质量占60%,拆装实训报告占分值20%。考勤与日常拆装综合表现主要表现在出勤及实训课堂动手参与度、装配质量及课堂内与组员间的配合度。实训报告根据不同的拆装设备分别编写拆装报告,共拆装八种设备,需要编写八份拆装实训报告。零部件测绘图是根据所拆装的设备、机械,选择有代表性的零部件作为测绘对象,现场测绘草图,实训结束后课程下完成零部件工程图的绘制,图纸要求按照化工制图有关零部件图的标准来完成。

5结论

化工装备拆装实训是高校化工类本科专业一门很重要的工程类实践课,该课程通过对典型过程装备的拆装实训,使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规定的典型化工设备、流体机械等零、部件的拆卸和装配,可以了解机械、设备的拆卸、装配和修理的一般知识,了解拆卸和装配的工艺过程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为今后从事机械、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工程素养的锻炼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亮,姜国平,杜春,等.定置管理在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中的实践[J].甘肃科技,2015(24).

[2]李强,杨春华,张誉腾.能源化工专业虚拟实训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17).

[3]肖传豪,王艳萍.化工实训8S教学管理模式探索[J].化工时刊,2018(08).

[4]王仙惠.化工机械专业实训浅谈[J].化工设计通讯,2018(03).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篇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因此探索“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意识人才,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是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它是指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于“工程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综合性系统化的训练。[1]其目的是要求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现状

教育部信息与电子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四种技能要求是:(1)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与应用以及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电路测试的能力;(2)综合运用电路知识进行电路设计与实验的能力;(3)利用系统环境CAD分析与设计的能力;(4)利用虚拟仪器的能力,[2]基于以上的四种要求,目前大部分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在学生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重点放大第一项上,也就是是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常识,熟悉仪器仪表的使用,通过手工焊接练习,学会组装一个“简单的电子系统”,如万用表、稳压电源、超外差收音机等。这种传统的训练模式内容单一,手段落后,主要是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极大的限制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

三、电子设计综合训练改革与实践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教育部四种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充分调研和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电子设计综合训练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初步构建了“一条主线,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在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一主线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活动分为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个层次。并且完善了“电子设计综合实训”培养计划,拟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对于培养目标和综合实训的教学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面向社会和生产实际,其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原有硬件条件基础上,对实践教学必修内容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实训内容上设立了三个必修模块,即印刷线路板设计、计算机仿真技术和电子工艺装配等内容,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将内容分为“必选模块”与“自选模块”,对于“必选模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实训内容。在必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目的是满足参加“电子竞赛”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可以自行确定电子设计实训方案,在设计中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对“电子小系统”的设计。这种把“必选”与“自选”内容结合起来,引入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教学理念,可以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4]。

四、构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评价体系

构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评价体系是对学生整个实训效果的检验,是整个实训过程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对学生的实训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评价,其主要考核内容是:开题报告(前言、序言)5%、方案设计5%、电路图设计5%、软件设计10%、电路仿真过程10%、印刷板设计10%、印刷板制作10%、元器件检测5%、装配工艺5%、通电前检测5%、通电静态调测5%、通电动态调试5%、整机调测5%、故障分析维修5%、综合实验报告10%。同时在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过程中,教师要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加强各环节的指导工作[11]。

五、结束语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篇4

关键词:校中厂;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校企合作

2013年7月安徽省教育厅了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全省有32所高职院校布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校生也位居前20位[1]。由于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班级授课制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快速培养毕业生,缓解人才市场技术工人的短缺,但是这种模式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真正培养技能型人才。2015年1月安徽省教育厅了《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任务,明确了以服务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以传承技术技能、提高师生解决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以教产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双师型”师资和实验、实训、实习、实践基地及专业带头人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2]。2014年12月教育部也出台了加快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施意见。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培养技能型人才在实施学徒制研究的成功经验上,以当前政策环境、实训条件为背景,分析技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深究现代学徒制的内涵,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中厂”,解决该专业的课程开发、实训项目实施,真正做到无缝对接。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企业真实需求存在偏差学校的实训教学同企业需求存在差距,企业到底需要何种人才?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核心技能?学校在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以至于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存在错位情况。(2)学生对企业工作岗位无感性认识高职学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确定性方面进行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还需要掌握大量的技能型知识,同时有些技能型知识需要实践操作、情景认识、不可言传性的感性认知等获得。上述企业要求的核心技能型知识往往需要依靠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师傅示范和样本式的手把手传授,二是徒弟stepandstep式的模仿以切身经历获得经验的感官认识[3]。尽管近几年大多数高校进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但限于实训条件、师资、教学组织方式等因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工程实际的感官认识不足,难以获得相应的技能知识。(3)校内实训设备利用率低大多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依然沿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一般前3-4学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后2-3学期进行技能型学习,这样的结果是实训室某一阶段负荷很大,而某些学期及寒暑假非常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4)企业资源利用不足目前很多学校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专业建设委员会,也将能工巧匠聘入学校担任专业课的兼职教师,但是鉴于企业和学校追求的目的不同,实际效果不理想:比如企业师傅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由于教学素养等因素造成与学生无法沟通,影响教学质量。(5)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实训课程的评价应该全方位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职业素养、技能水平,而现行的评价指标单一,要么“纸上谈兵”,要么只看结果不重养成,要么主观臆断忽视主体[4],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

2.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铜陵市有大小模具企业40多家,其中三佳模具为上证上市企业,另外在开发区专门兴建了“模具创业园”;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服务地方产业、企业的定位,通过走访企业,确定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熟悉模具加工工艺;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冲压模、塑料模及其产品的初步设计能力,具有一定模具装配、维修技能;具有一定模具装配、维修技能;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模具行业生产和管理等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基于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思路,与校中厂进行深度合作,共同遴选本专业的校内、厂内双导师,共同分析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原先的课程体系进行再重构,新的课程组成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三个方面,具体情况见表一。上述表格中的公共基础课有理论课教师授课,集中在第一、第二学期完成,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地点设置在校内实训基地,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专业核心课程由校内双师型教师和工厂师傅共同授课,其中理论部分由本校教师讲授,操作部分由师傅带徒弟式传授,最终考核由工厂质检部对产品进行检测,通过评价机制对成绩进行评价。

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

(基于现代学徒制体制的校中厂模式)(1)确定核心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对本地企业进行充分调研、专业委员会及校企恳谈会的基础上,总结本专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见表一所示。核心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打破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已建成的“校中厂”———铜陵市格瑞特挤出模有限公司为依托,以该公司的主要产品PVC,PE,PET,PP等塑料异型材模具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为项目,校企融合共同授课,实行双导师制,进行现代学徒制体系的研究探索,具体的流程环节见图一。(2)核心课程实施案例塑料栅栏挤出模是“校中厂”—格瑞特挤出模有限公司的一个主打产品,此产品牵涉到模具制造技术、注塑模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CAD/CAM、数控编程、机械制图等方面的的理论知识,选择注塑模的制造与安装调试这个任务需要的知识,进行理论课讲解,这部分有双师教师讲解。对于上述工作任务的实施,有工厂的加工车间、装配车间两名师傅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传授,然后由学生进行工作任务的体验,最终完成产品。本工作任务有教师1、教师2、教师3、师傅1、师傅2共同评价学生成绩。

4.基于现代学徒制体制的“校中厂”模式效果评价

(1)校企深度合作,互惠共赢格瑞特挤出模有限公司2008年开始在我校建立校中厂,通过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教师下厂实践、订单培养、外协加工、技能鉴定、员工培训等七个方面的合作,有利的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招人难问题,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学院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利用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解决了教学组织中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现代学徒制(学生与师傅、教师与师傅)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2)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就业底气更足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现,学生具备了双重身份,学生和学徒;该专业大部分学生通过企业轮岗(核心技能)学徒,掌握了更多的技能知识,对以后的工作岗位有了更感官的认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更明显,就业底气更足。(3)价值感归位高职学生高中阶段成绩普遍较差,社会认同感、价值感缺位[4],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学生在学习(学徒)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同时能够获得一定的报酬,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感。(4)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高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社会融合度都有明显改善,近几学年该专业学生获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六次,三等奖5次,全国三等奖一次。

5.结论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学习方式的继承和发扬,在发挥传统学习方式优点的基础上渗透了现代元素。传统学徒制侧重于手艺的传承,而基于“校中厂”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既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特色,又添加了职业发展目标、课程评价体系、环境培养等新的创新,因此他是职业学院工科类专业的全新培养模式。

作者:张晓春 单位: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2013年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R].2013.

[2]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R].2015.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篇5

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国赛,是指201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举办的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焊接技术赛项比赛,是焊接专业高职院校首次开展的赛项。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是由国家有色金属行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举办的全国性行业技能大赛,“焊接技术”比赛项目分为理论比赛和实际操作比赛两个环节,实际操作环节涵盖了装配、焊接、参数调整、焊材选用等方面的技术比拼,旨在全面检验选手在焊接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安全环保意识、创新精神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焊接国赛,是全国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大比武,从焊接国赛成绩能够直接反映出学校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与问题。

2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进

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取决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师资力量、实训教学条件、学生生源质量等客观因素,难以快速改变改进,此外还包括教学方法,是可控影响因素。调研分析省内外高职焊接专业在省赛、国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进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与建议:(1)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不能脱节,应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从各省赛以及国赛的比赛成绩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焊接专业的学生选手单项目比赛成绩较高,或理论比赛分值偏高、或实践分值偏高。这说明,在赛前训练以及日常的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的老师还是理论课堂纯理论教学、实训课堂纯实训教学,号称教学做一体化的学校也多是仅仅将理论课堂的位置由班级搬到实训室,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流于形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①需要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在实训室内,应配备好足够的桌椅、移动黑板与多媒体投影设备,有满足全部学生学习配套数的实训工位与设备。②需要开发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依托实训报告、实训指导书、学生任务单、学生工作页等载体让课程教学能够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边思考、边阅读查资料、边记录、边操作。③焊接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需要配备良好的、专业的排风系统,否则因为焊接作业的影响,室内烟气呛人难以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2)焊接专业有服务地方产业的特色,但是不能忽略焊接的通用性教学。从比赛项目来说,焊接比赛内容可能与学校的教学重点、与学校培养的行业需要不统一,这是比赛成绩失利的原因。不同焊接院校的专业设置因为人才培养面向的行业背景不同,有的是面向压力容器焊接、有的是面向铁路车体的铝焊、有的是面向建筑行业的焊接、有的是面向船舶制造维修行业的焊接、有的是面向汽车装配厂的钣金焊接等,不同行业的焊接设备、焊接工艺方法有明显区别,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难免有自己的针对性,可以称为专业的行业背景特征。

3提升学生焊接专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1)实训室开放。焊接专业的实训教学,不能单单依靠有限的课堂内学时完成。焊接专业是属于典型的动手型专业。很多高职焊接专业同行表示,学生在校期间的很多学时被数学、英语、体育、思政等公共课程占用,大一还要开设焊接专业的制图、电工电子、金属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因此通常整个大一阶段学生几乎没有接触焊接的专业课程。学生到了大二,才开始接触焊接课程,这个阶段还有体育、思政课程和公共选修课占据一部分课时,学生的实际焊接专业课程学时间受到明显的限制。再加上课程教师1~2人面对几十人的教学班额,难以一对一的全程指导,学生的实际教学学时又打了折扣。通过调研发现,对学生组织实训室开放的高职院校在焊接省赛与国赛中取得成绩更优异。分析原因,将焊接专业课程教学由课堂有限学时延展到课外的实训室开放,能够为学生的焊接练习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2)生产性实训教学。焊接专业,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工种,需要大量的焊接作业练习来获得焊接技术与焊接经验。因此,在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耗材较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与耗材的投入呈现正比关系。办学成本高、学费标准低,是所有焊接专业办学面临的现状。受到办学经费投入限制,很多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属于非重点建设专业,难以申请到充足的耗材资金审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限制。对此,生产性实训教学是目前解决焊接专业办学经费投入有限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调研发现,有生产性实训的高职院校的省赛、国赛参赛成绩明显高于其他院校。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有各种高性能除尘装置、交流焊机、直流焊机、二保焊机、氩弧焊机、埋弧焊机、等离子焊机,以及磁粉探伤仪、X光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和液压拉伸试验机等检测设备,具有专业化的师资,完全有能力接受企业的焊接订单生产任务。高职院校应该创造条件,允许与鼓励焊接专业生产性项目进校园,将企业的焊接生产任务作为教学载体,以企业的焊接产品作为学生的作业,以企业的焊接质量要求作为课程成绩评定标准,依托生产性任务,利用真实的职业环境开展课程教学或课外训练,实现学生动手练习,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焊接学习与练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成就感。

总之,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注重焊接的通用性教学、并大力开展实训室开放与生产性实训,这是众多兄弟院校焊接专业的办学成功经验和竞赛成功经验。

作者:王滨滨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远温.湖北省第一届高职院校焊接技能大赛圆满落幕[J].现代焊接,2011,(8).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篇6

学校把技能大赛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建设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身份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与适应。

二、技能大赛促进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1、依据大赛的指导思想,调整课程模块化设置

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将课程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主要有基础能力模块,核心能力模块,综合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技能实训和岗位训练模块。例如,我院的学生在学完基础课后进行普通钳工实习,机加工实习,cad实训周,模具钳工实习四个技能实训模块。在学习完专业课后,进行模具拆装实训和模具加工综合实训,其实训项目是按照大赛要求并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项目。通过这种模块化的学习,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2、根据大赛考核内容,提出项目教学法

针对模具专业职业技能教学要求,提出项目教学方法,把以学习课程内容转变为以学习技术,完成任务为中心,以多个项目体现其教学内容。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模具技能大赛的要求是塑料模具结构设计,加工工艺设计,型芯和型腔的加工,模具CAE分析并优化设计。以《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为例,采用项目教学法,如学习注射模项目时,我们以手机外壳作为载体,使用pro/e进行设计、然后用CA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最后用MasterCAM进行仿真加工,让学生熟练掌握该项目的学习过程,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技能大赛,加大实训教学改革力度

纵观近几年全国技能大赛模具设计项目的试题,都是现实生产中的一些真实产品。对于这些比赛的题目,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很难遇到,因此,我们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按照大赛的题目,使实训内容项目化。根据近几年我们专业团队对模具专业课的教学实践,将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对应一个项目。比如《模具拆装实训》,我们仅有一周的时间,理解内容较多,动手能力训练项目较多。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更容易学好这门课?首先,根据实训室的具体条件设置实训项目,制定实训的目的、方法、步骤和要求,明确实训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然后根据实训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分组学习,以任务驱动,完成实训项目。最后,学生写出实训报告,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非标准件的零件图。这种项目教学法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4、通过技能竞赛,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篇7

1引入模块化、层次化教学理念,完善电子实训教学体系

以往多数院校开设的电子工艺实习,大多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电子元器件的常识,熟悉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通过手工焊接练习学会组装一个超外差收音机、稳压电源或声控台灯之类的简单电子小产品[3]。这种传统的实训内容单一,实习设备落后,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回流焊接技术和SMT等工艺的引入,改变了传统过孔插装技术的局限性[4],而EDA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原有硬件条件基础上进行了实训教学改革,每学年针对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电类专业十几个教学班,进行2周的电子设计综合实训[5]。在实训内容上设立了3个必选模块,包括印刷线路板设计、计算机仿真和电子工艺装配实习,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基本内容的实训。设计项目改变原来的单一产品,在必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对于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自行准备设计方案和电子电路,灵活安排开放实验室,给予他们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把“必选”模块与“自选”模块相结合,引入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教学理念,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因材施教目的,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模块组成见图1。

2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充实实训内容

2.1实训教学大纲和内容体系的整合我们在总结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6]。对于培养目标和教学重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面向社会和生产实际。对于产品设计,要让学生了解有关国家技术标准和各种常用电子器件的技术参数,学会查阅各种资料,并了解电子新工艺、新技术,强化电路设计和动手能力。教材对于电子实训也十分重要。我们在多年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编写了《电子技术实习指导》,内容包括印制电路板设计、计算机仿真和电子工艺实习三大部分,介绍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焊接技术、波峰焊、再流焊等,以及印刷线路板设计、电子电路仿真、典型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等内容,并通过对T-2906FM收音机的焊接调试和安装,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工艺,熟悉SMT器件的组装技巧。我们进一步整合了实训内容和各部分学时分配方案,重在加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学时分配见表1[7]。

2.2教学手段和资源的整合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是针对电类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实践课程,一般在学完“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后进行。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量方法,了解手工焊接和自动焊接技术的基本机理,观看焊接工艺视频等,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感性认识,再通过实际制作组装FM收音机等电子产品,了解整体电路的调试方法,熟悉完成一件电子产品的全过程,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如Multisim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Protel印制电路板(PCB)设计等软件,已成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教学环节中必备的工具和手段。我们结合省级精品课程“电工电子课程群”和示范中心建设,丰富了“电子设计与综合实训”网站资源,使教学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完善实训考核机制

在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对于学生遇到的各种故障现象,要现场分析故障原因、示范讲解排除故障的方法和调试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印刷板设计的布线技巧和仿真结果分析等也要提出具体要求。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考核是对学生整个实训效果的检验,是整个实训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考核机制要全面、客观[8]。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考核成绩主要由出勤情况、实践操作、总结报告3个部分组成,尤其是电子产品制作环节的考核,不仅要看学生作品的外观组装情况,更重要的是看调试过程是否规范、产品效果是否达到技术指标要求,例如FM收音机的灵敏度和覆盖调整等具体参数。电子设计综合实训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我们各部分的考核比例为:印刷板设计20%;计算机仿真20%;电子产品焊接工艺及装配35%;出勤及实结报告25%。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篇8

【关键词】模具制造工艺;微课;信息技术

1前言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深刻影响着我们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能让所有学习者在目前的技术支持下都可以得到适合的个性化教育。设想一下,未来的教学环境,学习不再被动,知识不再遥远,教室不再固定,师资不再难找。2012年3月,教育部了指导性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以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从国家层面上对信息化教学指引了方向。

2微课的兴起

在信息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它通过微小、快捷的信息单元把信息传递给每个人,以小撼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信息化涉入教学中,微课概念逐渐兴起,并广泛应用在高职教学中,显示出其惊人魅力。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10分钟以内的课堂教学视频,同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练习测试等。微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精悍,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对特定的知识点进行精细讲解,它适合线下课堂研讨、线上自主学习。

3微课教学的意义

(1)方便了学生任意时间段学习学生课堂的学习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不过10分钟左右,如果上一节长达45分钟的网络课程,冗长拖沓,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微课将重要的知识点浓缩至10分钟以内的精髓,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内外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可以利用许多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2)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互联网、智能手机已普及,高职院校正迈向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移动设备、电脑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和推广,学生观看教师设计好的微课视频,实现了师生之间的零距离沟通,学生还可以有目的地查找网络上一些相关的微课教学视频,观看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拓展了学习的空间。(3)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可以自由地在电脑、手机上学习微课视频,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学习不受多方面的限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学生大多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在高职学生使用微课教学可以改善这一现状。(4)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微课制作与教学中,教师要搜集各种特色的新资源,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要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做到微课内容精炼,逻辑性强,知识点明确,视频观赏性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增加了交流,在整个过程中提高了教师教学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4课例采用微课教学的必要性

微课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可用在在线式的课堂学习。下面介绍高职《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课例中微课设计与教学情况。《模具制造工艺》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把已学过的模具设计、工艺基础知识与实践教学中的各种加工工艺结合起来,主要任务为模具零部件的工艺编制和模具装配工艺编制,对模具制造起到规范、指导作用。不同于单一的机加工工艺,模具制造工艺教学所要求掌握的专业知识广泛,综合了前面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使用的机加工方法、机床设备较多,它是由多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所串连而成的,在这门课教学中引入微课,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可以随时在手机上预习新知识,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过的内容,遇到难点则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解决疑点。微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老师将上课的重难点、易错点制作微课,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冲裁模具装配工艺编制任务为例,任务为根据给定的冲裁模图纸进行装配工艺分析,安排零部件的装配顺序,确定零部件的装配要求并选择凸凹模间隙调整方法,编制出装配工艺卡。模具装配图纸较复杂,学生识图有难度,且由于不在生产现场上课,冲裁模的凸凹间隙调整在教室呈现是一大难点,即使是在实训室上课,由于实训条件受限,也难以做到把各种间隙调整方法都讲清楚,为此准备了“冲裁凸凹模间隙调整”微课视频,运用信息化技术,把需要在生产现场才能学到的凸凹模间隙调整知识进行概括、浓缩,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方便学生课内外学习。以下说明冲裁模具装配工艺编制任务中“冲裁凸凹模间隙调整”微课设计与应用。

5微课教学设计

“冲裁凸凹模间隙调整”教学设计如下:(1)导入学习内容——冲裁模的凸凹模间隙的调整。通过一段冲裁模拆装的仿真视频,指出模具装配的重点是凸凹模间隙的调整。(2)多视角、多方位让学生认识凸凹模间隙。先是以一段模具冲裁过程仿真,对运动过程中凸模、凹模零件剖面作局部放大处理,以认识凸模、凹模作用,掌握凸模和凹模的功能,了解凸凹模间隙调整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二维、三维模具装配图上指出凸模、凹模零件,从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明确凸凹模间隙要求。然后,在一张仅有凸模、凹模的简图中说明凸凹模间隙的计算公式。最后,以生产实物图片来说明凸凹模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冲裁质量的影响,并以动画来说明冲压中不同的凸凹模间隙得到不同的光亮带,对裁件质量的影响是明显的,突出冲裁模具间隙调整的重要性。(3)以操作视频来介绍凸凹模间隙的两种方法,包括从生产现场冲裁模具安装、间隙调整、试模全过程,视频进行后期配音,分步讲解。分别对同一模具分别用透光法、垫片法来调整模具间隙,然后依次用纸板试冲、钢材试冲得到冲裁件,从冲裁件断面分析冲件是否合格,完成装配调试,视频中信息量较大。(4)对本知识点进行简单小结,并提出问题。问题是通过观看半分钟视频后,让学生思考视频中使用了哪一种方法来调整凸凹模间隙。

6微课在教学中的组织方式

在冲裁模具装配工艺编制任务中教学中,学生把微课作为掌握难点的利器。学生学习过程如下:(1)资讯。学生接受工作任务,分析模具结构和装配技术要求;了解设备条件及技术参数信息,工艺编制规则、标准;掌握模具装配工艺的必备知识。(2)计划决策。学生分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步骤,准备好必要的参考资料。学生观看“冲裁凸凹模间隙调整”微课视频9分钟,思考视频中提出的问题,然后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分组讨论,提出疑点,教师引导、解答。(3)实施。根据微课知识,学生确定模架、冲孔凸模组件等装配工艺,确定上、下模的装配工艺,确定凸凹模间隙调整的方法,编制装配工艺。(4)检查评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析工作过程,提出改进措施;技术文件归档,完成个人工作任务报告。微课以模具二维、三维图纸引入凸模、凹模,学生观看装配图和零件图,利用三维立体图剖析冲裁模结构。接着,以冲裁过程仿真来说明凸模、凹模间隙的形成,这些运动和静止的断面图使学生容易直观地掌握模具零件结构和装配关系,有助于学生多方位认识凸凹模间隙。然后,后面的动画和图片直观地说明了凸凹模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重要性。最后,微课中模具间隙调整的操作视频来源于企业。依托“校中厂”企业,将企业中真实生产制造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理论与实际生产的结合,进一步了解企业,确保学校育人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学生在观看微课中,思考教学模型企业实际生产的模具有何不同,企业工人是如何操作模具的,企业制造现场环境是怎样的,解决了重点难点,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课堂组织从传统的满堂灌输变为自主学习,从被到的听课变为积极动手、动脑学习,课堂大部分时间由学生安排,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微课的知识点是高度概括的,里面的视频是由跨度较大的资源组合而成,信息量大、新、精,表现形式新颖,教学内容精简,突显教学主题,容易被专业基础一般的高职学生接受,工作任务完成较好。

7小结

微课是将传统的结构知识结构打破,在知识的不断更迭的时空下,把新知识、信息和技术即时传播出去。微课是将传统的结构课堂知识体系打破,它将疑难知识点进行精细化、形象化、透彻化,它的产生符合知识传授的一般过程。微课是将传统的结构课堂知识体系打破,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应该是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一个过程,通过多个微课的学习,就拓宽了学习者的知识面。另外,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共享资源,推翻了名校的高墙大院,给每一位学习者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为高职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宁苗.微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7-39.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篇9

重要的安全

要进行钳工实训,安全问题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通过师傅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实训中同学们易犯的危险的操作动作。比如在车间里打闹嬉戏,不经师傅的许可便私自操作机床,以及操作时方法、姿势不正确,等等。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通过这次钳工实训,我了解了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学习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金属加工基本工种包括钳工、车工、铸焊工等的操作。

第一项:辛苦的钳工

在钳工实训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同时我也知道了钳工的安全技术为: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攻螺纹等。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两天来奋斗的结果

钳工的实训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老师在一旁指导,并且亲自示范,他也是满头的汗水,气喘呼呼的,看到这每每给我以动力。几天之后,看着自己的加工成果,我们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指导我们的老师了。

第二项:轻松的车工

车工不是由数控来完成的,它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首先老师叫我们边看书边看车床熟悉车床的各个组成部分,车床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组成。车床是通过各个手柄来进行操作的,老师又向我们讲解了各个手柄的作用,然后就让我们加工一个主轴两个小轮和两个大轮。老师先初步示范了一下操作方法,并加工了一部分,然后就让我们开始加工。车床加工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选择正确的刀,一开始我们要车个锉刀把。这对我们这种从来没有使用过车床的人来说,真是个考验。

不停的转动横向和纵向的控制手柄,小心翼翼的加工,搞了整整一个下午,自以为差不多的时候,准备在加以最后一刀,却操之过急,把圆弧的直径车小了!我痛心不已,惨啊!最难受的是站了一整天,小腿都疼起来.但当把车好的零件交给老师时那种成功的喜悦使我忘记了站得发疼得小腿.这种成功的喜悦只有通过亲身参加实训才能感受得到.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钳工实训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同学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指导教师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久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钳工实训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是另外一种学习课堂。通过我们动手,对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与质疑。这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正好相反。这两种学习方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能填补其中的空白,弥补其中一种的一些盲点。通过钳工实训,整体感觉实际生产方式还是相对落后,书本中介绍的先进设备我们还是无法实际操作,实训中的设备往往以劳动强度大为主要特征,科技含量较低,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第二项:危险的焊工

在电焊实训中,我们了解了电焊的实质,电焊机的组成与焊条的构成;学会了选用焊条的种类和如何操作电焊机。这次为期数天的电焊是我们参与实践活动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掌握了某些技能,在这数天的实训中我对电焊的焊接操作等电焊常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深刻体会。学到了很多在课堂没学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一、实训目的1.了解常见的焊接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工艺及应用实例。2.了解常见的焊接缺陷和焊接变形。3.了解电焊的基本原理,焊接过程,金属焊接的条件及电焊应用。4.了解电焊的安全技术。5.初步掌握电焊的应用范围。

总而言之,虽然在十天的实训中,我们所学到的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术人员也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而来的。最值得高兴的是没有同学在这些具有不同程度危险的实训工种中受伤,反而在实训中不时会出现一些甜甜的笑,这是和同学们的认真与用心分不开。钳工实训让久在课堂的我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工人的苦与乐,同时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钳工实训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世间无难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时光匆匆,岁月流梭,转眼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结束了。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钳工所必备的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伟大的诗人—李白那一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正内涵!

我们实习的第一天看了关于金工实习的有关的知识与我金工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碟片。看到那飞转的机器、飞溅的铁花,令我既担心又激动。担心的是,如果那飞转的机器隆隆声让人心惊肉跳和那鲜红的铁花四处飞溅的发出耀眼的的光芒令人眼花缭乱;激动的是,等待了将近一年的金工实习就要开始了。这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第一次进入工厂当令人尊敬的工人,也是第一次到每一个工科学子一试身手的实习基地。我怎么会不激动万分呢?

两个星期,短短两个星期,对我们这些工科的学生来说,特别作为中国石油工业大市的大学学子是多少的宝贵。因为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好机会,又将全面地检验我们知识水平。

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会做得最好的!

金工实习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学生在金工实习过程中通过独立地实践操作,将有关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和基本工艺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的,进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训练及进行思想品德和素质的培养与锻练。

金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大学生、工科类的大学生,特别是处于石油工业大市的大学的机电学院的学生的必修课,十分重要的也特别有意义的必修课。金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这次我们金工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当一名钳工。

通过碟片的演示和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钳工。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有人说“当钳工是最累的!”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

钳工的常用设备有钳工工作台、台虎钳、砂轮等。

钳工的工作范围有划线、錾削、锯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装配、和修理等等。

其中钳工的实习安全技术为:

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4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有绝缘保护和安全接地措施。使用砂轮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在钳台上进行操作加工要有防护网。

5毛坯和加工零件应放置在规定的位置,排列整齐、安放平稳,要保证安全,便于取放,并避免碰伤已加工的表面。

6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时,工件一定要夹牢,加工通孔时要把工件垫起或让刀具对准工作台槽。

7使用钻床时,不得戴手套,不得拿棉纱操作。更换钻头等刀具时,要用专用工具。不得用锤子击打钻夹头。

以上都是作为一名钳工必须懂的基本知识。

这次金工实习我共做了五个零件。

第一天,来到车间,老师叫我们做的第一个零件是螺母。

听完老师的要求,也看了黑板上那看似简简单单的图样,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实习。首先是把在铁块上量好尺寸并画线,画线,这工作可马虎不得,一旦画错便会使自己的零件不合尺寸,还好听了老师说的注意事项,我按老师所说的,稍微把尺寸画大了一点。接着,便是令我一生难以忘怀的锯削了。我原先以为锯锯子嘛,就那么来回拖啊拖,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一桩。但是事实在锯锯子,也在诀窍的,锯锯子并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单纯的来回拖啊拖啊,如果是这样做的话,无论一个人多少强壮,都会累得两手发麻,两眼发慌的,我们首先要调节好锯口的方向,根据锯口的方向使力,起锯时应该以左手拇指靠住锯条,以防止锯条横向滑动,右手稳推手柄,锯条应该与工件倾斜一个锯角,约10度~15度,起锯过大锯齿易崩碎,起锯角过小,锯齿不易切入,还有可能打滑,损坏工件表面,起锯时锯弓往复程要短,压力要小,锯条要与工件表面垂直。

同时,锯削时右手握锯柄,左手轻握弓架前端,锯弓应该直线往复,不可摆动,前推时加压均匀,返回时锯条从工件上轻轻的滑过。往复速度不应该太快,锯切开始和终了前压力和速度均减小,以免碰伤手臂和折断锯条。还可加少量机油。

开始锯时我实在是吃了大亏,因为我一直都是用力的拉啊、推啊,完全是死力的锯削,结果弄断了一根锯条不说,第二天吃饭都成问题,右手像裂开了一样,真是惨啊,还好我终于学会了怎么锯削了。

锯完了,还得锉削,锉削也是一个又累又苦的差事,但是只要掌握方法,同样不难了。

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攻螺纹等。一块黑沉沉的铁块在我们的努力下变成又光又滑又可爱的螺母。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三天来奋斗的结果。

说起来一件、一件的零件的完成都那么的简单,其实做起来,我们才会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作为一名钳工的苦和累,也体会到为什么有人把钳工说成“钳工是地狱!”,但是我们也才会切身地体会到作为一名钳工的喜和乐。真真正正地体会到“只要功夫深。黑铁也能变成光滑可爱的螺母。

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结束了。虽然很累,但我却学到了很多:

1、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划线、錾削、锯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装配、和修理等等。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

2、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金工实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我们不但对金工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的所学的知识。

4、我们同时也学到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老师们不耐其烦地帮我们查找程序中的错误,一遍又一遍。有的程序特别长,可老师才不计较这些,只要有一点毛病,就一定要把它揪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同学们的作品修整得更为完美一点。有的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男同学帮助女同学、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同学,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既学会了如何合作又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5、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取得的劳动成果——精美的螺母、螺钉等。这些曾经让人难以致信的小铁器,竟然是自己亲手磨制而成,这种自豪感、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金工实习让久在课堂的我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工人的苦与乐,同时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金工实习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世间无难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光阴似剑,转眼间,两周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至于我总体的感觉只能用八个字来概括“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在这两周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工人们的辛苦和伟大,钳工实习是我们机电学校各个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许我们以后不会真正的从事工业生产,但这两周给我留下的宝贵经验是永远难以忘怀的,并将作为我可以受用终生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时间好漫长呢,两个周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熬过这实习的日子。可是,转眼间,最后一个周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天即将向我们招手,不知怎么的,原来一直盼望的最后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们突然对实习产生一种强烈的难以割舍的情愫,真的不愿和你分开——钳工实习,你让我们在快乐中获取无尽的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触,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刚开去的时候,看到那里环境那么恶劣,觉得自己来错了地方,很不满,也没心思跟着师傅学,心里想着自己是堂堂大学生还赶这样的又脏又累的活,那不是白读了大学吗?一次次的这样想,被老师发觉了,最后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和一些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师傅的谈心,才真的明白了。哪些有成就的人和有深厚技术的人不是经过长期不断的辛苦的工作劳动才变得那样啊。所以刚开始工作时,不要总看工作好不好,而是要脚踏实地去认真学习工作经验和技术技能,这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

两周看似漫长,其实也很短暂。其间有休息时师生共同的开怀大笑,也有工作时严肃的面孔。每天的五个小时很快的就过去了。直到下班时才感觉到累,但内心却充实了许多。虽然每天只有五个小时,但它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围,工作环境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受。

每一天,大家都要学习新的技术,并在5小时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解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两周的实训。实训期间,通过学习钳工。我们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工艺品。钳工是最费体力的,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手工将一个铁块磨成所要求的形状,再经过打孔、攻螺纹等步骤最终做成一个工件。一个下午下来虽然很多同学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浑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次实训给我的体会是:第一,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第三,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十分严格,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工作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第四,实训老师将我们加工产品的打分标准公布给我们,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确认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对我们的钳工实训成绩,实行逐个考察的办法,使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个工种和每个实习环节。

我觉得每一次的实训对我自己来说十分有意义,十分实在.它们给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精彩的一笔.让我更贴近技术工人的生活,让我增长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一年后我们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一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像钳工,它看似简单的锉和磨,都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反复实践,失败了就从头再来,培养了我们一种挫折感等等。两周的实训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训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总而言之,虽然在十几天的实习中,我们所学到的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术人员也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而来的。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篇10

1.合理安排实训项目内容

根据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汽车电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技术和汽车电器的原理与应用,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逐层分析了典型系统的电路原理图,以及处理典型汽车电器与电子系统一般故障的方法。将汽车电器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训项目,在实训项目中突出关键知识点,注重培养和加强规范操作,以满足汽车运用技术岗位的工作要求。“汽车电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如图1所示,其中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各占50%。

2.实训项目的设计方法

在教学计划安排中,“汽车电器”课程的前导课程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及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控制基础”等,考虑到高职汽车类专业的学生在电子技术基础方面普遍较弱,本门课程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课程本身也有较多枯燥和抽象的内容,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并且有畏难心理。在课程的实践部分中,学生也普遍只对汽车电器零部件的简单拆装感兴趣,不愿去对电路原理和系统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这些特点,在设计实训项目时应深入浅出,将各部分重要的知识点设计转化为高职学生可操作的实训项目,可考虑安排几个综合项目,要求学生参与并完成综合训练报告,包括项目要求、总体方案、完整的工作流程及训练成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电动车门窗这一部分,实训目标确定为掌握电动车门窗玻璃升降器的线路检测方法和故障诊断与排除。为达到这一目标,设计内容如图2所示,本项目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正确的拆卸和装配玻璃升降器的电器部分与机械部分,掌握玻璃升降基本工作原理后,要求学生对其线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检测,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每人动手设计一套玻璃升降控制系统,要求每人自己设计的系统能够通过组合开关正确的实现车窗玻璃的升降,对于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比如引导学生想办法实现车窗的防夹手功能,在完成前几项要求后,对于系统的故障诊断也会水到渠成。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设计成果,并且对成果有一种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汽车防盗系统检修等其他项目的设计也可以参考以上方法和思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3.实训评价体系的构建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汽车类专业的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都在不断的规范与完善,但不容忽视的是课程的实训部分还存在着相对自由、随意性大的特点,学生操作无序、不规范作业,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困难等问题。学生实训质量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平时的实训课属于过程评价,最后的期末实训考核属于结果评价。因此根据实训项目的特点,建立可行的学生实训评价体系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将每个实训项目的评价指标细化,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和完成后由实训指导教师给出评价,并且可以留出一定的分数比例给每组组长,也可使学生与其他组成员互相评价,客观的反映学生在操作熟练程度、规范性、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展开积极的竞争,避免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的随意和散漫。“汽车电器”课程中“发电机的拆检”实训评价表如表1所示,将发电机的拆检实训细化为包括拆卸装配、测量、操作规范、学生互评在内的8项具体指标,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出评分并记录,学生对操作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成绩则不同。完成实训目标后,成绩较好的学生会有成就感,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实训评价表找出存在差距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提高自身水平。平时成绩累计到最后的课程期末考试,对实训课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课程教学与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

考试对于教育而言,是一种手段而绝非目的,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往往舍本逐末,将通过考试看做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因此,如何将考试与平时的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有效的利用好“考试”这一手段非常重要。由于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考试的实操考核试题库是公开的,并且较为全面和系统,因此将职业资格考试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措施值得探讨,经过对新颁布的汽车维修电工中级实操考核试题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得出汽车维修电工实操考核内容分布与比例如图3所示,具体内容分项见表2.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器在汽车维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汽车维修电工已经是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毕业生的必考证书,因此“汽车电器”课程在实训安排时可适当与考工相结合,这样学生训练时也会动机明确、目的性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但是模块化教学改革后,根据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每一门课程都有其明确的教学大纲和目标,因此课程的教学也不能单纯以考工为“指挥棒”,而是应当有所重点、合理利用。

三、教学过程的优化研究

“汽车电器”课程重点讲授汽车常规的电器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分析电器电路,掌握电器电路故障的检测与诊断,通过分析找到故障,从而解决汽车电器和电路维修的问题。因此,本课程的每个实训项目都可以深入的挖掘其在企业和实际应用的背景。如在汽车防盗器这部分的实训教学设计中,结合市场上流行的某种电子防盗器的设计思路、安装方法,并以该防盗器防盗窃成功的典型案例作为情景来安排实训,学生以组为单位真正的在汽车上设计安装,并要考虑线路布局、防盗器安装部位隐蔽性、异常情况下熄灭发动机的不同途径、防盗器工作可靠性等多种因素。通过真实的实训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汽车电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色,建议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教学,如传统的教室内集中讲授与计算机多媒体(文本、图片、视频、声音、幻灯片等)、互联网等手段相结合,讲解汽车电器的基本理论知识,注意基本概念的引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总体、由分析到综合。在学生掌握汽车电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其在汽车维修方面的应用,从微观到宏观逐步构建汽车电器知识与技能体系。任课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教师自己必须进入角色,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且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讲授要富于逻辑性。在讲课时,要适当提一些问题,可以将一些比较枯燥的概念与日常生活实际及学生过去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