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研究

时间:2022-01-15 03:30:09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信息化教育重要特征的出现,高职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进入了教育信息化时代,微课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在《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解决了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文中阐述微课教学环境的构建和微课的应用情况,微课助教助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模具制造工艺;微课;信息技术

1前言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深刻影响着我们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能让所有学习者在目前的技术支持下都可以得到适合的个性化教育。设想一下,未来的教学环境,学习不再被动,知识不再遥远,教室不再固定,师资不再难找。2012年3月,教育部了指导性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以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从国家层面上对信息化教学指引了方向。

2微课的兴起

在信息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它通过微小、快捷的信息单元把信息传递给每个人,以小撼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信息化涉入教学中,微课概念逐渐兴起,并广泛应用在高职教学中,显示出其惊人魅力。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10分钟以内的课堂教学视频,同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练习测试等。微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精悍,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对特定的知识点进行精细讲解,它适合线下课堂研讨、线上自主学习。

3微课教学的意义

(1)方便了学生任意时间段学习学生课堂的学习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不过10分钟左右,如果上一节长达45分钟的网络课程,冗长拖沓,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微课将重要的知识点浓缩至10分钟以内的精髓,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内外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可以利用许多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2)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互联网、智能手机已普及,高职院校正迈向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移动设备、电脑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和推广,学生观看教师设计好的微课视频,实现了师生之间的零距离沟通,学生还可以有目的地查找网络上一些相关的微课教学视频,观看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拓展了学习的空间。(3)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可以自由地在电脑、手机上学习微课视频,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学习不受多方面的限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学生大多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在高职学生使用微课教学可以改善这一现状。(4)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微课制作与教学中,教师要搜集各种特色的新资源,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要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做到微课内容精炼,逻辑性强,知识点明确,视频观赏性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增加了交流,在整个过程中提高了教师教学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4课例采用微课教学的必要性

微课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可用在在线式的课堂学习。下面介绍高职《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课例中微课设计与教学情况。《模具制造工艺》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把已学过的模具设计、工艺基础知识与实践教学中的各种加工工艺结合起来,主要任务为模具零部件的工艺编制和模具装配工艺编制,对模具制造起到规范、指导作用。不同于单一的机加工工艺,模具制造工艺教学所要求掌握的专业知识广泛,综合了前面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使用的机加工方法、机床设备较多,它是由多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所串连而成的,在这门课教学中引入微课,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可以随时在手机上预习新知识,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过的内容,遇到难点则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解决疑点。微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老师将上课的重难点、易错点制作微课,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冲裁模具装配工艺编制任务为例,任务为根据给定的冲裁模图纸进行装配工艺分析,安排零部件的装配顺序,确定零部件的装配要求并选择凸凹模间隙调整方法,编制出装配工艺卡。模具装配图纸较复杂,学生识图有难度,且由于不在生产现场上课,冲裁模的凸凹间隙调整在教室呈现是一大难点,即使是在实训室上课,由于实训条件受限,也难以做到把各种间隙调整方法都讲清楚,为此准备了“冲裁凸凹模间隙调整”微课视频,运用信息化技术,把需要在生产现场才能学到的凸凹模间隙调整知识进行概括、浓缩,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方便学生课内外学习。以下说明冲裁模具装配工艺编制任务中“冲裁凸凹模间隙调整”微课设计与应用。

5微课教学设计

“冲裁凸凹模间隙调整”教学设计如下:(1)导入学习内容——冲裁模的凸凹模间隙的调整。通过一段冲裁模拆装的仿真视频,指出模具装配的重点是凸凹模间隙的调整。(2)多视角、多方位让学生认识凸凹模间隙。先是以一段模具冲裁过程仿真,对运动过程中凸模、凹模零件剖面作局部放大处理,以认识凸模、凹模作用,掌握凸模和凹模的功能,了解凸凹模间隙调整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二维、三维模具装配图上指出凸模、凹模零件,从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明确凸凹模间隙要求。然后,在一张仅有凸模、凹模的简图中说明凸凹模间隙的计算公式。最后,以生产实物图片来说明凸凹模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冲裁质量的影响,并以动画来说明冲压中不同的凸凹模间隙得到不同的光亮带,对裁件质量的影响是明显的,突出冲裁模具间隙调整的重要性。(3)以操作视频来介绍凸凹模间隙的两种方法,包括从生产现场冲裁模具安装、间隙调整、试模全过程,视频进行后期配音,分步讲解。分别对同一模具分别用透光法、垫片法来调整模具间隙,然后依次用纸板试冲、钢材试冲得到冲裁件,从冲裁件断面分析冲件是否合格,完成装配调试,视频中信息量较大。(4)对本知识点进行简单小结,并提出问题。问题是通过观看半分钟视频后,让学生思考视频中使用了哪一种方法来调整凸凹模间隙。

6微课在教学中的组织方式

在冲裁模具装配工艺编制任务中教学中,学生把微课作为掌握难点的利器。学生学习过程如下:(1)资讯。学生接受工作任务,分析模具结构和装配技术要求;了解设备条件及技术参数信息,工艺编制规则、标准;掌握模具装配工艺的必备知识。(2)计划决策。学生分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步骤,准备好必要的参考资料。学生观看“冲裁凸凹模间隙调整”微课视频9分钟,思考视频中提出的问题,然后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分组讨论,提出疑点,教师引导、解答。(3)实施。根据微课知识,学生确定模架、冲孔凸模组件等装配工艺,确定上、下模的装配工艺,确定凸凹模间隙调整的方法,编制装配工艺。(4)检查评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析工作过程,提出改进措施;技术文件归档,完成个人工作任务报告。微课以模具二维、三维图纸引入凸模、凹模,学生观看装配图和零件图,利用三维立体图剖析冲裁模结构。接着,以冲裁过程仿真来说明凸模、凹模间隙的形成,这些运动和静止的断面图使学生容易直观地掌握模具零件结构和装配关系,有助于学生多方位认识凸凹模间隙。然后,后面的动画和图片直观地说明了凸凹模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重要性。最后,微课中模具间隙调整的操作视频来源于企业。依托“校中厂”企业,将企业中真实生产制造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理论与实际生产的结合,进一步了解企业,确保学校育人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学生在观看微课中,思考教学模型企业实际生产的模具有何不同,企业工人是如何操作模具的,企业制造现场环境是怎样的,解决了重点难点,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课堂组织从传统的满堂灌输变为自主学习,从被到的听课变为积极动手、动脑学习,课堂大部分时间由学生安排,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微课的知识点是高度概括的,里面的视频是由跨度较大的资源组合而成,信息量大、新、精,表现形式新颖,教学内容精简,突显教学主题,容易被专业基础一般的高职学生接受,工作任务完成较好。

7小结

微课是将传统的结构知识结构打破,在知识的不断更迭的时空下,把新知识、信息和技术即时传播出去。微课是将传统的结构课堂知识体系打破,它将疑难知识点进行精细化、形象化、透彻化,它的产生符合知识传授的一般过程。微课是将传统的结构课堂知识体系打破,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应该是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一个过程,通过多个微课的学习,就拓宽了学习者的知识面。另外,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共享资源,推翻了名校的高墙大院,给每一位学习者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为高职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宁苗.微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7-39.

[2]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28.

作者:莫文锋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